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2号文库

大家访活动

大家访活动



第一篇:大家访活动

泰安第十三中学大家访活动

为进一步促进和谐密切家校联系,落实泰山区教育局大家访活动工作要求,关注学生在家的学习和安全,关注特殊学生群体在家的生活,全面构建和谐教育,提升群众对学校的满意度和美誉度,我校按照泰山区教育局指示精神,继续开展“走进千家万户,关爱万千心灵”以为主题的教师家访活动。

暑期期间于8月11日上午,我校全体班主任按照学校要求到校集合,开始暑期大家访活动,董付华校长对本次大家活动做了认真的分工和安排,同时对每位班主任针对此次家访活动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要求每位班主任严格落实区教育局大家访工作安排,做到严肃认真,一丝不苟,体现教师师德素养。树师德,塑形象。大力宣传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我校教育工作取得的巨大成绩;及时了解学生生活、学习和思想等各方面情况;详细掌握家长对学生的家庭教育情况;广泛征集家长对学校和教育工作的意见与建议,切实破解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难题,促进教师师德建设,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要求每位班主任在与家长们、学生交流学习和管理的同时,切实把安全问题放在工作的重点,到河边走访钓鱼和放羊的百姓,详细了解有没有学生到河边游泳和玩耍,做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八点整,张胜书记带领部分班主任到旧县、颜张、桂林、居岭庄等所属沿河村庄;宋文龙副校长带领另一部分班主任到埠阳庄、孙家庄、逯家庄、吴家庄、邱家店等沿河村庄进行家访活动及巡河活动。

开学初学校次召开“千名教师访万家”推进会,总结了前段工作情况,传达了新的工作方案,部署下一阶段工作,提出新的要求。要求利用国庆节假期集中继续家访,深入到学生家中实地走访。

开学后级部、班级依据实际情况,邀请了部分家长到校继续座谈交流。同时利用微信平台与家长沟通、交流。截止目前,共走访学生家庭382户,邀请248位家长到校座谈;初三级部召开了家长会,有286名家长到会,班主任、任课教师与家长进行座谈交流。

家访中,老师们和家长们用心交流,增进彼此了解;老师们还耐心倾听家长对学校工作的反馈和建议,取得了家长的理解与支持,加深了老师与家长的感情。老师们的爱心、真心、贴心深深地感动了家长、学生,学生家长感慨地说,教师家访,给学生带来了信任和支持,也带走了家长的迷惘和困惑。通过家访,进一步构建了和谐的家校关系,形成了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合力。

第二篇:大家访活动

镇巴县职业中学

2013年“大家访”活动实施方案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全县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我校教师作风建设,办人民满意的学校,做人民满意的教师,进一步密切家校联系,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实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有效衔接,依据镇巴县县《中小学教师“走进家庭、携手育人”大家访活动实施方案》,结合我校实际,特制订本方案。

一、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家访是了解学生家庭具体情况,与学生家长交换意见,共同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一种方式,是教师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家校沟通的重要渠道,是服务学生、服务家长的有效形式,是教师发挥自己专业优势去影响家长的教育行为、指导家庭教育的一种优质服务。家访有利于提升教师对职业的理解和感悟,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促进教育的有效性。

二、组织领导 组

长:刘本一

副组长:陈伦奎

汪义钦

张力筠

成员:李高锡

黄兴国

赵希高

郝明华

刘明斌

姚友儒

郝艺

李谋新及全体班主任。

三、活动内容

(一)家访的内容。一是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成长环境及在家的思想与表现。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在校表现,与家长共商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措施、方法和手段。二是宣传教育法律法规和教育政策,介绍学校的办学理念、规章制度、办学特色和学生安全教育知识,指导家长转变教育观念,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孩子,对家长关心的热点问题做好宣传解释工作,让家长理解和支持学校的各项教育活动;三是征求家长对学校的意见和建议,让家长和教师共同承担起教育学生的责任。

(二)家访的形式。采取入户走访的形式,要求教师全员参与,学生家庭全部到访。对家在外地(本镇以外)的学生可用电话、邮件或书信形式家访。实行以班主任和科任教师为主,学校领导包年级、包人的办法进行。主要活动的形式有:

(1)登门访问。家访以班主任为主、任课教师为辅、学校行政干部参与的方式进行。

(2)电话沟通。通过电话直接与家长交流、沟通。(3)信息传递。利用校讯通、互联网等现代通讯工具或书信形式传递相关信息。

(4)家长到校交流。班主任、任课教师有针对性的召集个别家长或部分家长到校进行面对面交流。

(5)召开家长会。学校、年级或班级组织召开家长报告会、家长经验交流会等。

(6)设立家长开放日。请家长走进校园,走进课堂,了解学校工作情况,征求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7)举办家长学校。结合学校实际,定期邀请家长来学校参加培训,传递学校办学的相关信息,交流子女教育的方法和经验,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

四、活动步骤。家访活动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1、准备阶段(2013年3月至5月)

做好宣传动员工作,利用教师会、家长会、校园网、标语等措施广泛宣传大家访的目的、意义、内容和要求;通过动员会、培训会、座谈会等形式,鼓励广大教师全员参与、积极主动开展大家访活动。

制定活动方案和工作计划。学校要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本校实际制订《大家访活动方案》,各班结合本班学生家庭实际情况制定好家访计划。

2、推进实施阶段(2013年6月至2013年11月)

各班班主任、科任老师要摸清学生家庭情况的底子,根据不同学生、不同的家庭背景确定家访对象。每次家访时要做到“五个明确”,要明确家访的目的,明确家访人员,明确家访的内容,明确家访的时间,明确家访的对象,明确解决的问题,使计划符合实际,内容具体,操作方便;做到“五个注意”,一是要注意衣着大方,态度和蔼、诚恳,与家长交流,要注意方式方法,以鼓励为主,对存在问题的学生应向家长提出合理建议,不准向家长发脾气。二是教师向家长介绍学校情况,宣传教育法律法规,传授教育方法,要注意抓住时机,讲究分寸,不准只讲问题,不讲方法。三是教师要注意多倾听家长的意见和建议,能解答的要尽量解答,不能当时解答的要把意见带回学校集中讨论,统一意见后按约定的时间给予答复。四是要注意廉洁自律,家访期间教师不允许接受家长的宴请,也不允许接受家长的馈赠礼物等。五是教师要注意交通安全,女教师不要单独出行,不要佩戴金银饰物,不要带大量现金,尽量不要晚上家访。建立家访登记制度,记录教师家访的简要过程和心得体会。家访结束后,要分阶段把家长反映的问题、建议及时向学校领导作汇报,把了解到的学生的家庭情况,与其他任课教师进行沟通,以便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师要跟踪了解学生在家访后各方面的变化、反应,并及时给予相应的教育。

对个别情况特殊的学生要经常个别回访、结对帮扶。针对学生的心理需求、能力结构、个性特征等方面的问题,制定科学合理的解困策略,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帮扶。特别注意的是,既要解决显性问题,如贫困生的经济资助;更要解决隐形问题,如家境贫困带来的心理影响以及接受资助造成的心理负担等

3、总结阶段(2013年12月)

认真总结开展大家访活动取得的成效和经验,形成完整资料,在此基础上形成今后巩固和扩大活动成果的意见,建立健全家访活动的各项规章制度,形成家访活动长效机制。

五、活动要求

1、要高度重视,合理安排。开展“走进家庭、携手育人大家访”活动是转变工作作风,密切家校联系,创建和谐校园的重要载体,是树立教师良好形象,提高教书育人水平的一项重要工作,因此全体教师要高度重视,切实把这项工作落实好。德育处要对缺乏家访经验的青年教师要进行指导培训,明确家访的意义、内容和方法。要积极做好访前准备,深入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和思想状况;访后要及时做好记录,认真总结家访工作经验,将工作做实、做细、做出成效。

2、紧扣活动主题,力求活动实效。采取学校领导带头家访、班主任普访、科任教师联访等形式,统筹安排,精心组织实施。家访要从关心、爱护和鼓励学生的角度出发,实事求是地反映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纪律和思想品德等情况,让家长真正了解学生在校表现,同时学校要及时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对在家和学校发现的问题,要与家长共同商量解决的方法,并进一步探讨家校合作的方式,确保家访的有效性。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注重交流的方式方法,多鼓励、多赞赏、多倾听,创设和谐氛围,切忌告状式家访。

3、及时总结反馈,加强过程管理。家访后,要对家访中发现和掌握的情况分门别类地加以梳理,家访的老师要认真填写《家访手记》。同时,要通过文字、图片等形式建立学生家访档案,并做好家访信息保密工作,以切实维护学生及家庭隐私。要经常性的开展家访日记和家访调查报告征集评选、家访经验交流会、家长座谈会、家访事迹报告会等活动,总结经验,培养典型,不断提升育人整体水平。

4、重视家长心声,改进学校工作。家访的老师要在家访活动中注意收集、整理家长和社会对学校办学、教师队伍建设以及教育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结合自身实际,及时采取切实有效的整改措施与解决办法,加强和改进学校工作,积极回应家长、社会对教育工作的良好期待。

5、强化督查考核,构建长效机制。学校德育处要加强对家访活动的督查和指导,将家访工作情况纳入教师师德档案、业务档案和教师师德考评、绩效考核、评优晋级的重要内容之一。着力构建家访长效机制,建立家访登记、考核和特殊学生家庭跟踪回访制度,完善家访工作方式方法,推动教师家访工作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进程,学校将把此项工作的开展情况纳入教师的量化考核中。

镇巴县职业中学 2013年3月15日

第三篇:家访活动

榴园镇中心小学开展暑假家访活动

为进一步促进家校教育的有效衔接,形成教育合力,提高教育水平,7月15日,榴园镇中心小学开展暑假家访活动。家访主要采取登门走访的形式,学校行政干部参与,分组、分片、包班、包人的办法进行。对家在外地的学生可用电话、互联网等现代通讯工具的形式家访。活动内容:(1)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成长环境、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等;(2)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在校表现,与家长共商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措施和方法;(3)宣传教育法律、法规和教育政策,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做好宣传解释工作;(4)了解掌握特殊家庭学生(贫困生、单亲生、农民工子女、留守子女等)和行为偏差生(学困生、有不良行为习惯的学生)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帮扶、辅导和其他助学措施,鼓励他们积极上进、健康成长;(5)讲解有关学生安全教育知识,督促家长或监护人教育学生增强安全防范意识; 通过家访,教师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和成长环境,宣传正确的家庭教育思想,指导学生在假期不要盲目的参加辅导班,引导学生过一个健康、快乐的假期。

第四篇:家访活动

汉中市新民中学2011——2012学

家访活动实施方案

为加强教师师德建设,提高教师职业素养,建立家校沟通机制,根据《汉台区教体局中小学教师“走进每一个家庭关爱每一名学生”家访活动实施方案》文件精神,结合教体局2011—2012德育工作要点及工作实际,经校行政会研究,决定在全校教师中全面开展“走进每一个家庭关爱每一名学生”活动。为确保该活动科学有序、取得实效,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改进作风,优化业绩,家校共建,和谐发展”为主题,围绕教师强素质、学生得发展、行业出形象的总体目标,以人为本,科学有序,进一步加强学校行风建设,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全面提升教师职业道德水平,健全家校共建的良性互动沟通机制,促进我校教育教学工作和谐、稳定、健康、快速成长。

二、活动主题

走进每一个家庭 关爱每一名学生

三、活动内容

(一)领导小组

为切实加强本次活动的组织领导,特成立新民中学“走进每一个家庭关爱每一名学生”活动领导小组,负责本活动的规划、指导、协调、督促和落实工作。加强领导、统筹安排、狠抓落实,推进本次

活动的深入开展。名单如下:

组长:吴社华

副组长:吴波涛马炳玲吴小成成员:杨勇、王力、陈博、刘娟、孙志伟、各班班主任

(二)具体活动

1、开展三访问:针对六类特殊学生家庭,一是贫困生、学困生必访,二是单亲生、行为偏常生、家中发生重大变故学生必访,三是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随班就读三类残疾学生必访。我校将组织教师广泛开展家访活动,深入社区、家庭进行家访,范围要全方位,对象全吸纳,内容全覆盖。

2、进行三宣传:宣传家庭教育思想,宣传实施素质教育的理念、质量观、对学校和教师以及学生的新要求,宣传教育政策和法规。让全社会认识教育、理解教育、尊重教育、支持教育。每位教师要做到至少访问5名以上学生家庭,有详细的家访记录,并有活动照片。

3、达到三明白:通过“三访”、“三问”活动,要明白教育工作发展的新特点、新目标、新趋势,要明白个人的工作不足和薄弱环节,要明白学生对学校及教师的新要求。对照目标,改进方法,健全机制,促进发展,确保行业作风有变化,工作方法有创新,工作机制有改进,工作渠道有拓展,工作业绩有优化。

四、工作安排:

(一)宣传发动(5月上旬)

加强宣传,广泛动员。广泛宣传、引导师生积极行动起来,人人参与,真正把工作落到实处。采取包班、包人的办法,安排教师到学生家庭走访。开展培训,针对青年教师缺乏家访经验的现状,对家访教师进行全员培训。

(二)家访阶段(6月初—10月底)

1、要求分配到班的教师配合班主任至少选取5名以上学生家庭进行走访,其他教师至少选取3名以上学生家庭进行走访。

2、年级组长、蹲级领导负责包抓本年级家访工作。

3、要求详细记录家访内容,并有照片资料。

(三)总结表彰(11月上旬)

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并对活动中表现突出的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总结推广先进典型。

五、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学校将家访活动做为转变工作作风、强化师德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务必坚持不懈,认真实施,形成常规。每位老师每月至少进行两次家访,必须做好每一次家访记录,每月及时上交。

(二)讲究方法,注重实效。家访前要做好充分准备,对被访学生全面了解,明确谈话主题。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注重交流的方式方法,多鼓励、多赞赏、多倾听,创设和谐氛围。要从关心、爱护和鼓励学生的角度出发,让家长真正了解学生在校表现,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要与家长友好商量解决的方法,并进一步探讨家校合作的方式。

(三)尊重家长,树立形象。对家长态度要诚恳,加强与家长的感情联系,虚心接受家长的正确意见,及时向学校领导反映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对家长因不了解情况而提出的偏激或不正确的意见,要耐心诚恳地加以解释和引导,赢得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走访中,不得接受家长馈赠的礼物,树立和维护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

(四)做好记录,认真改进。进行家访时,要认真填写家访记录表。记录学生家庭和个人情况,认真分析家庭教育对学生成长的影响,对收集到的意见和建议,政教处要进行专门研究,拿出改进意见,采取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

(五)反馈交流。家访结束后,要把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向学校反馈,将家访结果与其他任课教师进行交流,共同制定促进学生发展的具体措施。同时,教师要跟踪了解学生在家访后各方面的变化、反应,并及时给以相应指导、关心和教育。

六、考核表彰

学校将家访工作纳入教师月工作考核和学期工作考评,并与绩效工资和评优晋级挂钩,对在家访工作中积极投入认真负责的教师,学校将给予表彰。

汉中市新民中学2012年5月12日

汉中市新民中学“走进每一个家庭关爱每一名学生”活动安排表

新民中学“走进每一个家庭关爱每一名学生”活动教师分工表

第五篇:大家访活动方案

吴家井乡新建小学 “教师大家访”活动实施方案

2014年5月6日

吴家井乡新建小学

“教师大家访”活动实施方案

为深入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促进家校共建,提升办学水平,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构建教育与社会、学校与家庭和谐共建的育人格局,我校决定在全校开展“教师大家访”活动,实施方案如下。

一、建立领导小组

组 长:朱子龙

副组长:徐睿成 李宝林 成 员:各年级班主任

二、充分认识开展“教师大家访”活动的重要意义

开展“教师大家访”活动是践行“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具体体现,是家校双向沟通联系的重要环节,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补充和延伸,是教师热爱学生、关心学生、了解学生的重要体现,也是增强群众观念,改进工作作风,严格执教行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举措。有利于完善学校与学生家庭的联系制度,促进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的相互沟通,形成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合力,保障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同时,也是争取家庭、社会对教育的关心、理解和支持,树立教育良好形象的有效途径。

三、“教师大家访”活动主要内容

(一)加强学校与家庭、社会的联系。了解学生家庭状况,了解学生成长环境、思想动态及校内外表现、学习生活习惯和个性特征;了解村组及社会各界对教育的需求以及对学校发展的意见建议。

(二)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深入村组、学生家庭,广泛宣传教育法规和政策,宣传学校的办学理念及教育教学管理中的思路和措

施。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在校表现,指导家长转变教育观念,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孩子,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与家长共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教育措施、方法和手段,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和价值观。与村组联合,构建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

(三)征求意见建议。与村组相关负责人及家长广泛交流,耐心交谈,虚心听取、征求对教育改革发展、学校办学行为和教师教书育人以及教育热点难点等方面的意见建议,让全社会认识教育、理解教育和支持教育。

四、“教师大家访”主要活动形式

(一)专程走访

领导走进村组。学校领导要主动走访村组介绍学校的发展情况、办学理念。广泛听取村组领导及群众对学校的意见和建议,研究改进措施,制定和完善学校发展规划,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教师走进家庭。所有科任教师要实施全员家访。侧重对一些经济有困难、学习有障碍、性格有缺陷、病残、单亲及留守学生家庭进行专程走访。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多鼓励、多赞赏、多倾听,及时掌握学生在家表现,让家长真正了解学生在校表现,有针对性地采取帮扶、辅导(含心理辅导和学习辅导)和其他助学措施,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鼓励。

(二)邀请家长进学校进课堂

要采取邀请专家讲座、现场答疑释问、师生家长互动等形式,开展家校交流学习活动。要定期举行“家长开放日”活动,让家长走进学校、走进课堂、走近孩子,零距离感受孩子的学习环境,体验校园生活。进一步关注教育,切实履行学校和家长双方的义务责任,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

五、活动具体安排

(一)一名教师走访五位学生家庭。我校教师要将“教师大家访”活动做为践行群众路线、转变工作作风、强化师德建设、构建和谐教育的重要举措抓好抓实。一名教师走访五位学生家庭,领导要科学规划,精心安排,不走过场,不图形式。通过专程走访确保每个学生家庭全覆盖。教师全员参与,明确此次活动的目的意义、内容方法以及应该达到的效果。家访活动要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不得占用正常的教学时间。

(二)建立教师走访学生家庭联系表、意见征求表。专程家访要提前预约,做好充分准备,全面掌握被访学生的情况,明确谈话主题。教师要做好家访记录和家访信息反馈表,请家长填写好意见建议征求表。要注重交流的方式方法,和家长在轻松、坦诚的气氛中共同商量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进一步探讨家校合作的方式。教师及时做好登记,随时整理专访内容。对收集梳理好的意见建议进行专门研究,拿出改进意见,采取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明确责任人,整改目标,整改时限,认真抓好落实,做到取信于学生,取信于家长。

(三)问题调查、报告总结。对家长态度要诚恳,虚心听取家长的意见,及时向学校领导反映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以及对教师的意见建议。对家长提出的疑问,要耐心诚恳地予以解释,赢得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解决不了的及时上报。建立学生情况档案,完成教师家访活动记载表、家访信息反馈表及意见建议征求表。走访中,不得在家长面前指责学生,不得随意训斥家长,不得接受家长的宴请和赠礼,树立和维护教师的良好形象。学校定期检查教师的家访情况,教师不定期的做好家访总结。形成家、校、社会齐抓共管,确保教育教学质量的大幅提升,实现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方针政策。

2014年5月6日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