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2号文库

数控铣床操作中常见问题分析及应对策略

数控铣床操作中常见问题分析及应对策略



第一篇:数控铣床操作中常见问题分析及应对策略

数控铣床操作中常见问题分析及应对策略

引言 中职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主要培养企业 需的具有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生产一线的初、中级技能型人才。其主要的就业岗位为数控机床操作工。因此,对学生的操作技能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使中职数控专业的学生能迅速熟练掌握数控铣床的操作技能,提高实训教学的效率和质量,现就华中“世纪星”HNC-21数控系统数控铣床操作中常见问题分析及应对策略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数控铣床操作中常见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数控专业学生在操作实训中经常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尤其是初学者出现的问题更多;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由机床的故障、数控系统不稳定、编程错误或工艺不合格以及学生操作失误四个方面引起的。下面仅就学生操作中出现问题以及产生的具体原因进行归纳分析如下:

1、回参考点时出现超程现象:这是因为数控铣床的X、Y、Z三轴中的某轴距离参考点太近,回参考点时各轴按系统设置的较快速度移动,由于惯性作用,伺服机构撞到行程限开关,必定会产生超程急停报警。在初学者中,要数Z轴出现超程次数最多,这是因为我校数控铣床采用机用平口钳作为夹具,安装在工作台上,为了避免撞倒现象,刀具一般放置在平口钳上方,造成Z轴离参考点更近,且回参考点操作时,又是先使正轴面参考点故出现上述情况。

2、解除超程操作无效。通过多次观察发现,学生按住超程解除键后,当工作状态显示为“手动”或“手摇”时,就松开了超程解除键,超程轴还没有向超程的反方向移动,行程限位开关还没有释放造成电磁继电器重新动作断电报警。其根本原因是学生没有弄清行程限位开关的工作原理,提前松开“超程解除”键造成的。

3、要编辑修改程序第一行的指令或参数时,按下“编辑程序”键后,该行显示红色亮条,不能对该行的字母或数字进行修改。这是因为该程序已装入加工缓冲区,命令行显示“程序开始”,已做好加工准备,因此,第一行不允许修改,当然其它行可以编辑修改。

4、程序校验后,命令行显出“XX行语法错”检查该行语法发现不了语法错误的原因,无法修改。这是指令输入时,数字“1”和“0”与字母“I”和“O”没有分清楚,输入错误造成语法错误。而数字“1”和“0”与字母“I”和“O”在屏幕上显示的字形没有明显的区别,因而难于发现错误。

5、程序校验后,显示程序正常;而加工时,出现报警,命令行显示“XX行刀具干涉”。这是在校验程序时,没有输入刀补值或刀补表中有原来的刀补值且较小,所以检验时程序正常;加工时,再输入刀补值时,由于编程时建立刀具补偿的路径太短,或者是刀补值设置不合理,所以造成刀具干涉。

6、程序校验后,显示程序正常,而加工时,子程序不能运行。子程序不能运行的情况较多,且通过程序校验,容易检查出来,多数是编程错误造成的。在学生中实训中发现最多的是程序单没有错误校验时没有出错提示其根本原因是将调用子程序指令“M98”输入为G98或者根本没有输入“M98”指令,而G98是每分钟进行方式指令,是正确指令,在程序校验中,不能检验出错误,造成程序中根本没有调用指令,所以子程序不能运行。

7、加工时,发生“撞刀”现象。产生这种现象有两大类原因,一是编程错误引起的,二是由于操作失误引起的。由操作失误引起“撞刀”又分为两种情况,(1)换刀后忘记“对刀”,而造成“撞刀”(2)“对刀”时,在长度补偿里输入的数值错误而引起的。

 应对策略

(一)当学生遇到上述问题时,教师不要忙于帮助解决,而应当让学生试着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启发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尽量要求学生自己思考,自己操作,以培养其独立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师现场指导学生操作,解决上述问题。其具体的解决方法为:

1、回参考点时,要先检查各轴的位置是否正常,离参考点太近的,要通过“手动”或“手摇“方式调整相应的轴的位置,防止离参考点距离太近,再进行回参考点操作,就可以避免超程现象发生。

2、向学生介绍行程限位开关的工作原理,并强调超程解除操作时,要先查看故障报警显示,并弄清是那根轴超程。再按住超程解除键,不得提前松开,要等超程轴向超程反方向移动一段距离后,行程限位开关真正释放后,再松开“超程解除”键,就完成了超程解除操作。

3、要修改有红色亮条显示的第一行,应先按“停止运行”键后,使该程序退出“加工开始”状态,再按“编辑程序”键,红色亮条消失时,就可对第一行修改。

4、程序校验后,命令行显示“xx行语法错”时,重点检查字母“I”和“O”与数字“1”和“O”有没有输错位置,在屏幕显示中字母统一显示“白色”,数字统一显示“黄色”,从颜色上从很容易判断是否输入错误,再进行修改。

5、程序检验后,显示程序正常;加工时出现报警,命令行提示“xx行刀具干涉”。为避免这种情况出现要求学生在校验程序前,一定要先输入要使用的刀补值,再进行程序校验操作,就不会出现上述情况,先输入刀补值,再校验程序,即使刀补值设置不合理,在校验时就会报警。

6、程序校验后,显示程序正常,而加工时,子程序不能运行。对于这种情况重点是检查“M98”指令是否输入成“G98”,或者程序中根本没有“M98”指令,再进行编辑修改,就可以解决上述问题。

7、加工时,发现“撞刀”现象。要求学生换刀后,一定要进行Z轴对刀,还要注意不能在长度补偿里输入错误的数值,就可以避免“撞刀”现象发生。

(三)在操作训练前对学生在操作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要进行集中讲解,训练结束后,要及时总结点评,使学生真正掌握出现问题的原因及处理办法。

(四)编制纠错顺口溜或口诀,写在墙上,记在本子上,让学生背诵,并在操作中应用。

我编制的上述七种情况的纠错口诀如下:先看、先看,再参考点;莫慌、莫慌,移动之后再释放;先“停止”,再编辑;“I”和“1”,“O”和“0”颜色不同,莫输错;先刀补后“校验”;98、98,字母不能写岔;换刀要“对刀”,输入正确不“撞刀”。

结束语:上面所概括的是学生在操作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及采取的应对策略。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采用上述应对策略,对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水平有很大的帮助,效果较好。数控铣床操作实训中出现的问题非常多,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地总结归纳,采用好的应对策略,不断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原因,实现毕业即就业的中职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

第二篇:数控铣床操作步骤

数控铣床操作步骤

1、开机回参考点

2、把机床工作台移到机床中间(按负键,否则会超程),把工件放到工作台上。

3、用百分表找正,然后夹紧工件(如工件允许,夹紧后铣四方也可以,就不再用百分表找正);如果是使用平口钳,则先要校正钳口。

4、对刀:主轴装上对刀仪,主轴正转(光电对刀仪不转动),先X向对刀,把操作界面旋(按)到手轮,先把刀具移到工件右端,然后—X方向慢慢靠近工件直至准确,Z向提刀(X向不能移动),X向相对坐标清零,然后把刀具移到工件左端,然后+X方向慢慢靠近工件直至准确,Z向提刀(X向不能移动),记住此时的X向相对坐标值,把它除以2后得到一个值,再向+X方向移动这个值,准确后记下此时的机床坐标,填入到G54等工件坐标系当中。

5、以此方法再Y向对刀,从+Y向—Y对刀。

6、Z向对刀:利用塞尺、量棒、Z向压定器等对刀,准确后,把当前机床坐标值加上一个负的(塞尺、量棒、Z向压定器等)的厚度,填入到G54等工件坐标系当中。

7、如果运行的是手工编的程序,还要把刀具半径补偿值填入到刀补当中。

8、运行手工编程:调出该程序,按自动,按单段,再按循环启动。

9、运行自动编程:按DNC,按单段,按循环启动,PC机上的通讯软件按发送。

第三篇:小型数控铣床操作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实验内容:小型数控铣床操作实验2011年10月31日 院系:物科院班级:085学号:07080518姓名:陈实

一、实验目的1、熟悉简易数控机床,掌握简易数控系统操作方法;

二、实验设备

1、PC机及相应数控铣床控制软件一套(KCAM)。

2、数控试验箱一台,小型数控铣床一台。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1、数控试验箱的基本操作:

手动方式操作

(1)用并口线(25芯)连接数控试验箱与数控铣床的控制器接口。

(2)打开铣床控制器电源、数控试验箱总电源、数控部分分电源。

(3)在主菜单下,在编辑键盘区通过↑↓箭头选择“手动方式”。

(4)按X+,X-,Y+,Y-,Z+,Z-六个键,在XYZ方向上各自前进、后退10mm。移动距离可参考液晶屏幕的状态显示。

(5)用编辑区按键,改变移动步距小窗口内的数值为0.1,并按“ENTER”确认,再在XYZ三个方向各自前进、后退10mm。注意,如果按键长时间按下不放,就相当于快速连续按键。编辑时注意←→键控制移动光标,DEL删除光标后面的内容。光标移动到末行再按“ENTER”。

(6)利用操作控制区按键VVV↑ 将近给速度提高到F200%,再在XYZ三个方向各自前进、后退10mm。

(7)尝试按下操作区其他各按键,观察数控机床面板显示的变化,体会各按键的作用。

(8)按“ESC”键回到主菜单。

MDI方式的操作

数控系统中MDI为手动输入方式,可以理解成一种立即执行写入代码的模式,而不必注意完整的程序格式。例如可输入:G00 X10 Z3;按ENTER 即可执行该命令。(句末一定要加;)

(1)在命令小窗口输入“G01X20Y10”,按“ENTER”执行。

(2)在命令小窗口分别输入“M03”“M04”,“M08”,,“M09”,“F200”,“T03”,等命令,观察数控铣床系统的显示变化。

回零操作

有两种回零操作,一种是将当前显示的坐标清零。具体是移动光标到对应坐标,按“ENTER”键即可将该坐标清零。另一种是在回零子菜单下,将光标移到“回零”键,按“ENTER”确认,然后以当前的坐标为参照点,通过按“X+,X-,Y+,Y-,Z+,Z-”键,使各自坐标运动回到相对当前的零点。

2、数控编程。

编写雕刻HELLO数控程序。

(1)进入编辑子菜单,编辑加工程序。以行号开始,句末不加“;”。

(2)很据HELLO字形,编写具体的ISO指令代码

O001 N014 G00 X67 Y49

N001 G92 X0 Y0N015 G00 Z-1

N002 G90 G00 X5 Y5 Z-1 N016 G01 Y5

N003 G01X5 Y49 N017 X85

N004 Y28 N018 G00 Z100

N005 X21 N019 G00 X91 Y49

N006 Y5 N020 G00 Z-1

N007 Y48 N021 G01 Y5

N008 G00 Z100 N022 X109

N009 X32 Y17 N023 G00 Z100

N010 G00 Z-1 N024 X126 Y29.5

N011 G01 X57 N025 Z-1

N012 G03 X55 Y10.2 I-12.5 J0 N026 G02 I0 J-12.5

N013 G00 Z100

(3)程序输入结束以后,按“SHIFT”、“SAVE”、“ENTER”保存,在急停或掉电以后按“SHIFT”、“LOAD”、“ENTER”调回该程序。

(4)全部输入程序后,按“SHIFT”“CHECK”进行检查语法错误。

(5)按ESC键回到主菜单

3、运行已经编好的数控程序。

(1)对刀

进入手动方式,将刀具移动到白纸左端某处,Z轴下移,使笔尖刚好接触到纸面。该点就设定为编程时的坐标原点。

(2)坐标清零

进入回零方式,将当前坐标清零。

(3)自动运行程序

一切准备就绪,进入到自动子菜单,可以看到刚才在编辑区编辑的程序。运行。

(4)加工过程出现异常迅速按“急停”。

第四篇:数控铣床操作实训总结

《数控铣床操作实训》总结

为期两周的数控铣床实训结束了,虽然时间不长,但我还是挺满意这期间学到的东西。

第一周的第一天,老师还是按惯例首先向我们详细讲解并演示了数控铣床的操作方法以及操作注意事项,比如如何装刀、操作过程中只能一人操作,不可俩人一起操作、女生如果是长头发的一定要把头发扎起来、装工件时一定要将工件夹紧、在操作工件之前一定要记得先对刀、切削时,要选择合适的刀具旋转方向和工件进给方向,切削速度、切削深度、进给量选择要适当、在每次操作结束后要把铣床切清扫干净才能离开等等,之后老师还教我们熟悉了操作面板,让我们掌握开机与关机的先后顺序、回零的操作以及什么情况下必须回零操作、编制程序以及如何输入程序,并教我们掌握了换刀操作、刀具半径补偿的设置以及图形模拟显示、了解了刀具的选择原则以及切削用量的选择,尤其是如何对刀。对刀在我们操作过程中非常重要,对刀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加工出来的工件的好坏,所以在这一周当中老师给我们的任务主要是学会对刀,我们也在这一周中经过反反复复练习,基本熟练的掌握了对刀,这为我们接下来的实际操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第二周,老师给我们的任务是加工出一个完整的工件。老师把一张图纸交给我们,让我们用自己编的程序把图纸里的工件加工出来,因为我们深知如何用自己编的程序加工出一个完整的工件是我们这次铣床实训的关键所在,所以当拿到老师给的图纸后我们组的组员就投入到编程当中。在我们组员的共同努力下,很快我们的程序就编好了,紧接着就进入实际操作,在实际操作之前,老师再一次为我们详细讲解并演示了数控铣床的操作方法以及操作注意事项。在实际操作时,我们认真地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但因为之前的编程知识掌握得不够完善和对数控铣床的实际操作还不是很熟悉,所以在操作中因为程序编辑错误遇到问题不少麻烦,在我们向老师请教的过程中都是老师非常认真的听我们的提出的问题并非常耐心解答我门的疑难困惑,给我们检查和修改我们编写的程序,帮我们更好达到实习的目的,在老师的精心辅导下,我们很快就熟练掌握了数控铣的实际操作并通过改良程序,在我们组员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组在四组铣床中最快操作出老师要我们加工的工件。

在这次铣床操作过程中,我们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遇到问题随时向老师请教,所以我们没有发生撞到事故。但是由于时间较短,没能熟练的掌握编程。以后要认真学习,提高编程水平,并加强操作水平的提高。

总之,本次数控实训确实比以前提高了水平,尤其在实际操作方面,遗憾的是时间有些短。通过本次实训我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主要是操作水平以及实践经验方面有欠缺。两周的数控实训带给我们的,不全是我们所接触到的那些操作技能,也不仅仅是通过几项工种所要求我们锻炼的几种能力,更多的则需要我们每个人在实训结束后根据自己的情况去感悟,去反思,勤时自勉,有所收获,使这次习实达到了它的真正目的。

第五篇:数控铣床编程与操作实验报告

实验四数控铣床编程与操作实验报告

班级学号姓名成绩

一、实验目的二、实验仪器与设备

三、实验内容简述

1、了解数控铣床的结构和常用功能指令

1)进一步了解数控铣床的组成部分、应用范围和坐标系(可参照实验一)

2)画出实验中你所用数控铣床(法兰克系统)的控制面板并说明常用按键(或旋钮)的功能。

2、练习数控铣床基本操作方法(可参考实验一)

3、写出数控铣床的常用功能指令,并说明其含义。

4、数控铣床的手工编程步骤

1)绘制所加工的零件图,并标出编程坐标系。

2)根据零件图样要求、毛坯情况,确定工艺方案及加工路线。

3)选择刀具。

4)确定切削用量。

5)确定工件坐标系、对刀点和换刀点。

6)编写程序(法兰克系统的加工程序)并加以注释。

5、数控铣床的操作

1)写出实验中你所用数控铣床的开机操作过程。

2)写出回零操作过程。

3)写出程序的输入、编辑和保存操作过程。

4)写出程序的校验操作过程(如显示程序加工图形校验、空运行校验)。

5)写出数控铣床(法兰克系统)的对刀并设定工件坐标系操作过程。

6)写出自动加工操作过程。

7)加工完毕,取下工件检验。

8)写出实验中你所用数控铣床的关机操作过程。

9)清理切削屑。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