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课后服务监管制度
码头小学学生课后服务监管制度
一、课后服务开始前,服务教师到教务处签到,确认服务教师到位。
二、服务教师引导学生签到考勤,清点人数。
三、服务教师按学校安排带领学生到学校规定地点进行活动。
四、教师必须提前做好计划,备好课,有充分的准备,避免放养式管理。
五、活动中,服务教师必须密切关注学生活动状态,确保学生安全。
六、课后服务时间,如遇突发状况,教师必须及时做出处置,必要时向学校领导汇报,由学校启动应急预案。
七、课后服务结束后,服务教师须亲自将接受服务的学生送交家长接走。之后到教务处签退。
第二篇:课后服务交接班制度
课后服务交接班制度
1.教师要严格执行课后服务要求的时间,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各项活动。2.教师课后服务期间决不能离开学生,班级发生事故应由当班课后服务教师负责处理,并及时向领导汇报。
3.课后服务开始后班主任负责把各班需要课后服务的学生交课后服务老师统一管理,课后服务结束后班主任和课后服务老师必须把学生亲自交到家长手中完成交接后才可离开。
第三篇:膳食服务科监管制度
膳食服务科监管制度
为做好医院膳食安全卫生与质量监管,根据法律法规的要求,结合我院实际,制订本监管制度如下:
1、实行科长负责制,对全院的膳食服务进行监管。
2、科室人员分工明确,监管职责到位。
3、做好日常督查与整改,发现问题及时向领导报告。
4、配合上级部门做好人员健康证等相关证件的办理。
5、各分工负责人对食品安全为第一责任人。
6、对违反食品安全卫生规定的人员除进行业务培训学习外,应进行经济处罚。
7、医院督查部门(行风办)对群众投诉的有关膳食方面的属实问题,加强处罚。
第四篇:城镇供水服务与投诉监管制度
城镇供水服务与投诉监管制度
为促进城市供水行业健康发展,提高供水服务水平,创建和谐行业,特制定本制度。
一、供水服务与投诉管理
城乡水务局负责对全市供水行业服务与投诉进行监管,供水主管部门负责当地的供水行业的日常监督考核、供水行业投诉处理的协调、督办工作及供水行业的服务工作,并向社会公布投诉热线电话。
二、供水企业服务部门
1、服务网点
(1)供水企业应保证供水辖区至少拥有一个服务网点;不能满足的,可通过银行等其它网点补充。网点应交通方便,标志统一明显。
(2)城镇供水企业应当保证服务网点安全整洁,全年准时开门营业。
2、员工要求
(1)供水企业直接面对用户员工(窗口人员、客服人员、抄表人员、施工人员、维修人员等)应经培训后持证上岗;上岗时应着工作制服,配戴企业统一标示或携带证章。
(2)供水企业员工应熟悉所从事业务专业知识和技能,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开展服务工作,向用户正确解释有关问题;服务态度热情,用语文明礼貌。(3)提倡供水企业采取上门服务方式,上门服务需提前与用户预约。
(4)供水选择上门服务时不得迟到,更不得无故更改或取消上门服务时间;确需更改的,应提前与用户沟通争得同意。
3、城镇供水企业应公开以下内容:
(1)执行的政策、法律、法规和履行的主要法定义务。(2)用户申请办理各项业务的流程、条件和时限。(3)服务管理制度、服务承诺制度、服务投诉处理制度和服务责任问责制度。
(4)服务网点营业时间,服务电话号码和供水主管部门的监督电话号码。
4、供水企业客户服务热线电话要进行公开,接受用户咨询、求助和投诉。服务内容:
(1)客户服务中心对业务受理范围、办事程序、受理时限、服务承诺、投诉电话等服务内容,向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
(2)供水服务应建立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均等服务制、个性服务制等规章制度;对超出供水服务范围,城镇供水企业无法受理的业务,应明确告知用户原因。
二、接受投诉与服务的范围 水质、水质检测、供水压力、漏水抢修、换表、设施维护与管理、降压与停水、营业收费、营业服务、投诉处理。其它需要服务的内容。
三、投诉受理
投诉可采用口头、电话12345,12319,6290107或书面形式。涉及重大事项的投诉,应采用书面形式。
四、投诉处理程序
当地供水主管部门负责受理对供水服务投诉事件,对处理情况进行协调、督办,并对涉及行业服务管理内容的投诉进行回复。
被投诉的供水经营单位对涉及企业内部服务管理的投诉事件进行核实、整改,向投诉人回复,并及时向所属供水管理部门上报核实情况和整改结果。
市水务局定期对各地的服务、投诉工作情况进行监督考核。
五、日常监督考核。
(一)监督考核组织。当地供水主管部门按职责分工实施日常监督考核。
(二)监督考核方法。当地供水主管部门要按照监督考核内容和标准,采取查看原始记录、现场抽样检查和用户调查等多种方式,定期对供水经营单位服务工作进行监督考核。
(三)监督考核周期。根据日常监督考核内容分别以季、半年为检查周期,分析周期为一年,实行评价。
(四)监督考核结果。日常监督考核应形成监督考核结果汇总表和监督考核综合报告,综合报告包括:监督考核工作情况、监督考核结果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工作措施等内容。
第五篇:课后服务自查报告
课后服务自查报告
我校自xxxx年秋季开学以来,根据上级要求并征集了家长意见制定了课后服务实施方案,开展课后服务截至疫情前段时间效果不错,家长也比较满意。本学期第二周开始,我们继续开展课后校内课后服务。开展校内课后服务,是满足广大家长迫切需求,解决疫情下学生课后监管难题,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重要举措,是强化校内教育、促进学生学习,培养学生兴趣特长、丰富学生课外学习资源、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我校将全面推进课后服务工作规范化、常态化、以满足学生课后服务需求,帮助学生家长解决实际因难,办好社会、家长满意的学校。
一、课后服务时间:早晨、中午、傍晚。
因疫情防控错峰上学,早晨和中午一般都是由班主任值守,进行测温登记,下午第四节课是所有教师轮值服务。二、课后服务对象:本着自愿原则,确有需要课后服务的在校学生。
目前我校所有学生都在参与课后服务。三、课后服务原则
1、安全第一原则。学校把安全放在首位,落实安全责任,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加强安全卫生意识教育,强化安全检查和门卫登记等管理制度,制定并落实考勤、监管、交接班制度。确保每一项活动在教师组织下有序、有质量地开展。学校全面消除在场地、消防、安全保卫等方面的安全隐患,确保学生人身安全。校长负责活动期间全面检查工作,各中层领导承包不同年级,按时到位,在早、中、晚学生活动期间肩负起组织、安全防范、检查落实等职责
2、公益普惠原则。学校“响应学生发展需求、承担社会责任”的体现。本着服务学生、服务家长为原则,学校利用基于现有的资源、师资等条件,向学生提供免费的课后托管服务,以减轻家长经济负担。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宗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四、服务内容和形式
学校课后服务工作本着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围绕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兴趣、发展特长、开拓视野、提升能力,开展答疑解惑、强化实践。目前我校服务形式有教师辅导作业、音乐美术书法等兴趣小组、经典诵读、体育2+1活动、体育特长生训练、九年级体育中考专项训练、以及社会实践活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