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谈谈如何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谈谈如何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摘要】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是教师和学生开展各项活动的最基本的组织形式,班级管理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马卡连柯说:“教育了集体,团结了集体,加强了集体,以后,集体自身就能成为很大的教育力量了
【关键词】凝聚力 班级 目标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集体是教育的工具”。确实,一个优良的班集体积极进取,全面发展,必将对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发展起着巨大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和激励作用。而要建设一个优秀班集体是非常艰巨的,关键要靠班级的强大的凝聚力作后盾。每次开学接手新班的时候,心里总会有一种陌生感和紧张感,但同时也会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油然而生。我将成为他们学习生活中的重要帮手,他们要在这个班级中学会做人,形成自己的个性,学习丰富的知识,掌握好的学习方法。要想使自己无愧于心,我必须尽力管理好他们,引导好他们,要尽力让他们心往一处想,尽往一处使,建立一个具有很强凝聚力的集体。
班集体作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成长的摇篮。实践证明,良好的班集体始终激励着学生不断进取,主动、健康地成长,能使学生心情愉快,更加积极、轻松,充满激情地投入学习、生活与工作当中去。要把班级管好、教好、培养好,要组织好、引导好、协调好同学们的学习、工作、生活,要把一个班级搞活,心向一处看,劲往一处使,建立一个具有很强凝聚力的班集体,班主任就必须付出相当的努力。
一、要使班级有凝聚力,班主任应对班上学生有“心”
作为“一家之长”,班主任应该关心这一集体,爱护这一家庭中的每一位成员,真正地从内心爱他们、关心他们,使他们感觉到老师真心的爱护,体会到大家庭的温暖,从而使得班集体真正成为团结向上、充满温暖、充满爱意、有极强凝聚力的集体。
爱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只有深深地爱学生,才能取得学生的信赖,使学生乐于接受教育。教师的爱比父母的爱更加广阔、更加高尚。他(她)必须无选择、无例外地爱孩子,给他们一点温暖,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以此作为他们进步的起点。“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再好的学生难免也有不足之处,再差的学生身上也有自己的优点。因此,班主任要及时捕捉学生的闪光点进行因势利导,使他们产生积极的情感,从而以点带面促使学生全面进步。
班主任爱学生,就必须尊重学生。尊重学生要以信任学生和理解学生为前提,能将学生看作是一个平等的对象来看待。韩愈有“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的说法。因此,班主任不要以“老师”自居,动辄就训斥、挖苦、讽刺学生。人都是有自尊的,自然要象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对学生要公平,一视同仁,不能因为学生成绩的好差、相貌的美丑、经济条件的好差而对学生另眼相看。对学生要始终表现出关注和热情,巧妙地对他们进行奖励和批评。这样,同学们就会觉得在这个集体中有温暖、有希望,从而更加热爱这个集体。班主任与学生之间有了真情,有了关爱,凝聚力自然就形成了。
二、要使班级有凝聚力,班级必须具有共同的目标
有没有共同目标、共同目标的好差,都能影响班级的风气和班级的凝聚力。共同目标是通过个体目标的实现而实现的。个体目标与个体现状的差异体现了学生发展与追求的差异。集体目标源于个体目标,又高于个体目标。两者的差异又会诱导学生产生新的追求与需要,调整设置新的目标。
所谓班风,是指班级的作风、风气。作为在一个有良好的班风的集体中生活与学习的学生,自然会有一种优越感和自豪感。班风越好,同学们个体目标完善的需要就越迫切,他们会为维护集体荣誉,完善与发展集体而自觉地奋发努力.班风是无形的力量,它影响着集体成员,使他们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进。学生们一个个生龙活虎、意气风发,班集体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不言而喻。
三、要使班级有凝聚力,就必须精心组织有特色的活动
班级组织有特色的活动,能使学生身心愉快,充分享受大家庭的温暖,使学生体会到他们所在的集体是幸福的集体、团结的集体、温暖的集体,从而更加热爱这一集体。这样,学生就能以更轻松的心情投入到学习、生活及工作中去。我国早期教育史上就有组织学生课余活动的记载。如:《学记》记载:“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并提出:“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故以虽离步辅而不及也。”很明显,它要求学生学习与游憩相融合――这样才会使学生感到学习生活愉快,从而亲其师、乐其友,达到信其道坚定不移的目的。可见,精心组织必要的活动是多么的重要。
班级活动形式多种多样,包括教育活动、教学活动、文娱活动等,开展时必须要有个整体的计划。应针对学生的特点,精心安排和设计活动,并且通过同学们的精心组织与准备,最后顺利开展。同时,必须提醒他们:在注重知识的同时,也要发展多方面的才能,从而真正做到知能并重、一专多能。
一系列的活动为学生之间架起了桥梁,密切了师生、同学之间的关系,使他们由相识到相知、相容、相助、相亲、相爱,使他们互相理解、互相关怀,增进了友谊,增强了合作意识。另外,这些活动也为同学们提供了舞台,提供了赛场,使他们能公平、合理、适度地竞争,激发了他们拼搏向上的精神。在活动中,学生能当家做主,其人格得到了尊重,参与意识、主人翁意识得到了加强,从而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
四、班主任高尚的人格魅力也是增强班级凝聚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班主任不仅要做到像韩愈所说的“传道、授业、解惑”,还应该具有崇高的人格魅力。渊博的知识,深厚的艺术修养,做得正、行得直的作风,都能使班主任在学生中树立威信,使得学生能尊重、支持他(她),主动地聚集在他(她)的周围,“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这样,班主任才能在教育中取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总之,增强班级的凝聚力,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相信,只要我们能勇于开拓、勇于创新,不断地总结经验、改进工作,就一定会建立一个生机勃勃的集体,一个团结向上的集体,一个具有凝聚力的集体。
第二篇:谈谈如何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著名的教育改革家魏书生曾这样说过:“班级就像一个大家庭,同学们如兄弟姐妹般互相关心着、帮助着,互相鼓舞着、照顾着,一起长大了,成熟了,便离开这个家庭,走向了社会。” 的确,一个班集体,就像一个大家庭,对每一个成员的成长,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而一个班集体如何健康良好地运作,班级凝聚力就成为了关键。
众所周知,班级凝聚力对班级学习风气影响最为强烈,一个班级如果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在学习上就很容易形成奋发向上、互帮互学的良好氛围,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下面,笔者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对增强班级凝聚力的看法:
第一、必须建立起强有力的班干部团队
班干部往往能够决定一个班级的精神面貌与风气。所以,班干部队伍选拔建设得好,不仅能让班主任从繁杂的班务工作中解放出来,对班级凝聚力和竞争力的形成,也是个强有力的支持。
选出了班委,班主任就要注意管理和培训好“核心”,大胆放权,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与工作的积极性,使他们有一个宽松的工作环境,真正成为自己的得力助手,而不是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传话筒。班干的工作责任心加强了,各项工作才能开展得井井有条。
上个学期,高一(4)班纪律情况基本稳定,但是临近期末的一段时间,不少同学和班干部反映,自习课班里的纪律较差,有时比较吵。针对这样的情况,我先在班会上,从“班级主人翁”和责任的角度对这些现象进行了批判,强调作为高一(4)班的一分子,每个同学都有维护班级荣誉的责任。接着,又在班干部会议上强调“核心”的带头作用,班干部应当以身作则,让每个班干部认识到,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会成为班级形象的直接反映。这些工作下来,效果比较明显,上学期末纪律情况基本得到控制。这个学期,我又对部分班干部作出适当调整,重新选出班长和纪律委员,新上任的纪委陈耀霖,在上任的第二天就制定了一份详细的班规,作为班上纪律管理的蓝本,让同学们自治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有理可判。
班干部是班集体的核心,是学生自己的组织,班委的工作组织能力对增强班级凝聚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二、班主任真心关爱学生
著名教育家李镇西曾说过:“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作为“一家之长”,班主任应该关心这一集体,爱护这一家庭中的每一位成员。班主任爱护班级,关心学生不应表现在语言上,更重要的要落到行动上。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使学生无时无刻不在感受到班主任的关心和爱护。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不仅要把自己扮成严师的角色,而且还要扮演好“管如严父,爱如慈母,亲如朋友”的三重角色,做到以心换心,以诚对诚,学生的崇敬之情便会油然而生。
我把师生关系定位在一种互相平等、互相尊重、互相理解的关系,我追求的是一种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像一个大哥哥时时处处关心、爱护、体谅学生,课下,同学们极少称呼我为老师,他们都喜欢叫我“韬哥”,我也乐于接受这样一个称呼,和谐,亲切而又充满人情味。
高一(4)班的林丽婷同学,是个集体荣誉感极强的女孩,上个学期的年级女子篮球比赛中,她为了班级荣誉,带病上场,拼到了比赛的最后一秒钟,也拼尽了自己的全部体力,比赛后,她就出现头晕、呕吐、抽筋等症状,在校医的建议下,我们陪她决定到九江医院去检查。班上的关颖雯、潘敏仪、高嘉欣、朱茗豪、张照荣、周思洋等同学主动要求一起前往照顾。由于女生宿舍在6楼,当时的林丽婷已经完全没有力气走路,我和几个男生就轮流把她背到了楼下,陪着她一起上医院检查。虽然这只是很小的一件小事,但是却深深地感动了班上的同学,一位同学在周记中写道:“如果我们是地球,那么您就是太阳,照亮我们前进,如果我们是一张纸,那么您就是一支笔,用您的墨水为我们画出这个美好的世界,多谢您,韬哥!”
一个班级班风学风和团结向上的班级感情,需要一个长期的培养过程,去年一年来,我带高二(2)班虽然时间很短,但我和同学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真正做到了对同学们“严如父”、“爱如母”、“亲如兄”。虽然高三我未能继续担任他们的班主任,但是我会陪着孩子们一直走完高三的这一年,因为我真心地爱着他们!我对孩子们说,班里的学号62号就是我,我会在你们的背后默默注视着你们。他们在广州参加术科考试,我还专程到广州去探班,同学们看到我,都很开心地笑了,看到他们的一张张亲切的笑脸,我觉得,我没有离开这个班集体,我很欣慰。现在,我也经常上去六楼探望他们,希望他们能在2008年高考中取得一个大丰收!
只要班主任能真情付出,学生必然会真情相报。班主任与学生之间有了真情,有了关爱,我想没有比这更具有凝聚力的了。
第三、有特色的活动是增加班级凝聚力的有效途径
班级活动形式多种多样,包括班会、第二课堂、课间活动、校运会、大型文艺活动等。开展活动时,班主任必须要制订整体计划。一系列的活动为学生架起了桥梁,密切了生生关系,他们由相识到相知、相爱,到互相理解、互相合作。另外这些活动也为学生提供了平台,激发了他们拼搏向上的精神。在活动中,学生的参与意识、主人公意识得到加强,班级的凝聚力也在无形中增强了。
去年带艺术班,经过了短暂的师生磨合期后,我很快得到了全班同学的接受和认可。可是这时却出现了另一些问题,首先是班级间的敌对情绪,在分班以后出现比较严重。一个班几十个学生,他们的情绪、气质、意志、兴趣和爱好不尽相同。如果每个人都我行我素,各行其事,班集体岂不成了一盘散沙? 加上之前高一两个艺术班之间的恩恩怨怨,遇到这样的班级,注定会遇到很多想象不到的困难。原来高一(1)班和(2)班同学之间互相排挤,互不信任,整个高二(2)班显得松松垮垮,没有一点凝聚力。针对这样的情况,接着学校举办运动会和体艺节的机会,我把原先分属两个班的同学分到了同一组,从设计班徽、海报、宣传画、出师表到运动员、啦啦队,处处为他们制造合作的条件和机会,加上后来的游园活动,我们班是成了当天最热门的游戏摊位,通过这些大型的活动,不仅使我们高二(2)班在学校得到老师同学们的肯定,而且极大地增强了我们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第四、要有明确的班级目标
如果说一个班集体是一艘远航的船,那班主任就是领航的船长,每个同学就是这艘船上的水手,而班级目标,就是引导航船正确前行的灯塔。班集体的共同奋斗目标,是班集体的理想和前进的方向,班集体如果没有共同追求的奋斗目标,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有没有共同目标,共同目标的好差,都能影响班级的风气,影响班级的凝聚力。
去年接受高一(4)班之初,在第一节班会上,我便对同学们提出了学期的奋斗目标,在文明班评比中获得前五名。当时提出这个目标,我心里是忐忑不安的,因为我不知道这个目标能不能实现,同学们认不认同。结果一个学期下来,我的担心慢慢地变成了信心,五次文明班评比下来,我们班拿了3次第四,虽然一次先进文明班都没有拿到,虽然每次都只差一步之遥,但是我坚信,只要我们努力,这个学期一定能完成至少拿一次先进文明班的任务。
共同目标是通过个体目标的实现而实现的。个体目标与个体现状的差异体现了学生发展与追求的差异。集体目标源于个体目标,又高于个体目标。两者的差异又会诱导学生产生新的追求和需要,调整和设置新的目标。所以,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应该有一个集体的奋斗目标,这个目标应是远期、中期、近期目标的结合,逐步实现目标的过程会产生激励的效应,形成强大的班级凝聚力。作为班级组织者的班主任应结合本班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实际,制定出本班的奋斗目标。在实现班集体奋斗目标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集体中每个成员的积极性,使实现目标的过程成为教育与自我教育的过程,每一个集体目标的实现,都是全体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要让他们分享集体的欢乐和幸福,从而形成集体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第三篇:浅谈如何增强班级凝聚力
浅谈增强班级凝聚力的方法和途径
天全县城区一小李粹琴孙学琼
【摘要】
班级凝聚力是班级文化氛围的核心,它是一种吸引力、向心力、亲和力,更是一种推进班风建设的动力,它从多个方面和层面展示着一个班级的生机和活力。我的实践证明可以从下三个方面增强班级的凝聚力:一是经常地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二是要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三是充分发挥小助手的作用。
【关键词】
班级凝聚力方法途径思想交流开展活动培养干部
【正文】
班级凝聚力是班级文化氛围的核心,它是一种吸引力、向心力、亲和力,更是一
种推进班风建设的动力,它从多个方面和层面展示着一个班级的生机和活力。一个班级,是不能没有凝聚力的。同学们互相帮助,这是班级凝聚力的体现。为了班级去奋斗,也是班级凝聚力的体现。甚至,在班级受到公告栏批评的时候,偷偷去擦掉公告栏黑板上的批评文字,这也是班级凝聚力的体现(虽说有些不太光明正大)。那如何才能有效地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经常地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能有效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我非常重视与学生的思想交流。高段的学生都是十几岁的大孩子了,很多道理他们都明白,自尊心也很强,直接的批评换回来的可能是思想的叛逆,于是我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和学生促膝谈心,及时对不同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在这个时候,我就是他们的好朋友,尽量为他们排忧解难。交流中,我总是毫不吝啬我的赞美声,把赞美送给每一位学生,哪怕他是班里学习最差的。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连科曾经有这样一句话:“用放大镜看学生的优点,用缩小镜看学生的缺点”,作为班主任应该善于捕捉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虽然可能只是一个小小的闪光点,但很有可能你通过这个小小的闪光点可以挖掘出埋藏在他心里头的大金矿,慢慢地我赢得了学生们的喜爱和信任。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能很好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1、利用课间开展集体活动增强班级凝聚力
记得刚刚接班主任时,为了增加班级的凝聚力,我组织学生进行踢毽子了比赛,让学生把过剩的精力在课余时间通过锻炼发泄出来。这样,孩子们在过道上追逐打闹的身影消失了,不但规范了学生的课间活动,而且,班上掀起了踢毽子比拼热潮,学生在活动中明白了一些事理、长了一些见识,增进了同学间的友谊,更重要的是有效增强了学生的进取心。在学校运动会中,由于我们班人人会踢毽子,因此在参加踢毽子比赛集体项目的时候,我们班遥遥领先其他班,学生们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以后的大型文体活动,学生们总是在刚接到任务后就积极的准备,基本没让我多操心了。
2、利用班级宣传阵地来增强班级凝聚力
黑板报是宣传的最有效、最直接的途径.我把板报交给学生,组织一批有能力并喜欢宣传工作的学生,教会他们发扬各自长处,团结协作,精心设计板报内容(尽量适合我班最热点的问题展开),合理安排板报布局,把板报办得实在、有效。
充分利用班会课,教会学生剖析自己和反思自己。我们知道,一味地说教并不能起到更好的效果。我经常利用班会课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为了避免单调重复的说教,我经常给学生讲励志故事,有事给学生读一两则《哈佛家训》,把深奥的道理融于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之中,深入浅出,非常容易让学生接受。我还巧妙地引导学生从身边的事情说开去,让他们自己分析对与错,在不断的剖析和反思中学会自己解决出现的问题。有时则给学生读《心灵的鸡汤》,使学生从中受到启迪。同时,我针对学生的青春期发育特点,我到学校图书室借阅了关于小学高年级孩子的心理与生理方面的指导书籍,针对班上出现的问题,给予学生建议,为他们解惑。如班上有一位男生杨牧雨,由于发育变声期到了,嗓音变得怪怪的,于是他不敢大声说话,怕同学们嘲笑,我把学生生理发育特征读给孩子们听,并且告诉他你应该感到自豪,说明你长大了,从此以后,他又变得自信了。教室里总是远远能听见他还未完全变声的嗓音。
三、充分发挥小助手的作用来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班主任工作方方面面,比较繁琐,既要带领学生们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又要处理班内的一些小事情,如果这些全部由班主任来承担,往往会影响到教学工作。因此,在全面提高全体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同时,我更注重对能力比较突出的学生的培养,培养出了几个能管理班级的小助手,让她们来协助我管理班集体。班里的一些小事情,我就完全放手让她们去处理,因为学生与学生之间密切接触,她们之间更容易理解,更容易沟通。虽然班上有几个调皮捣蛋的男生不是太听话,但是我相信“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比如在我们班只要说起劳动委员杨然同学,没有人不竖起大拇指,我问同学们为什么服他,同学们说他总是抢着干脏活累活,其他人不好意思再计较了。
增强班级凝聚力的方法和途径还有很多很多,为了把班级搞得更好,我绝不会停止探索的脚步。
第四篇:如何增强班级凝聚力范文
如何增强班级凝聚力
临南镇教育办公室 赵淑红
[摘 要] 目前,我国的中小学教育正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正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中小学要有应试教育转到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上来。”该纲要既为中小学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也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指明了新的发展道路。既要求班主任对学生的管理和教育要勇于打破传统模式,进行新的探索,又要求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教育。笔者根据班主任的经历,充分认识到要管理好一个班集体,首先要使这个班集体有一个灵魂,而这个灵魂的核心就是整个班集体的凝聚力。笔者就如何培养班集体的凝聚力,根据平时做班主任的一些做法,进行简要的总结形成这篇文章。[关键词]班主任 班集体 凝聚力
班集体是学生成长的摇蓝,良好的班集体始终激励着学生不断进取,主动、健康地成长,能使得学生心情愉快,更加积极、轻松、充满激情地投入到学习和生活当中去。如何把一个班级搞活,心向一处看,劲往一处使,建立一个具有很强凝聚力的集体,这是每一位班主任都会关注的问题,我今天结合自己的班主任工作经历浅谈一下个人的几点做法和体会。
一、以身作则,树立良好个人形象
一个班的班主任,可以说在班内起到灵魂的作用,班主任的言行举止,都对学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要管理好一个班,班主任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自己要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人品,对学生起到言传身教的示范作用。班主任不仅要像韩愈在《师说》里说的“传道、授业、解惑”,还应该具有崇高的人格魅力、渊博的知识、深厚的艺术修养,做得正、行得直的作风,使得自己在学生中树立威信,使得学生能尊重你、支持你,主动地聚集在你的周围,“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这样就会使班级具有强大的凝聚力。班主任也才能在教育中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的效果。
二、选拔优秀班干部,建设一个强有力的班集体核心。“即使是最好的儿童,如果生活在组织不好的集体里,他也会很快变成一群小野兽。”这是马卡连柯说过的话。一个成功的班集体,除了要有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外,还必须有一支能干的班干部队伍。班干部作为联系班主任与学生的桥梁,作为班主任的助手,他们工作能力的高低,工作方法的对错,在同学中威信的高低,往往能够决定一个班级的精神面貌与风气。
在选择班干部时我采用民主选举的方式,我认为学生自己选出的班干部比较有威望,更有利于班级凝聚力的形成。班主任应十分注意发挥班干部各自的才能,让他们去组织和管理班级同学的学习与生活,大胆放权给他们,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与工作的积极性,使他们有一个宽松的工作环境,使他们真正成为班主任的得力助手与班级的中坚,而不是成为班主任与学生之间传话筒。班干部的工作责任心加强了,各项工作才能开展得井井有条。班干部将会从“班主任要我做”变为“我要班主任指导着做”,积极性、主动性大大提高。当然,对一些必须由班主任解决的事情,班主任必须亲自解决,而不能将一切重担都一古脑儿地推给班干部,对他们提出过高的要求,使班干部的工作处于被动地位,影响了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不利于班级凝聚力的形成。
三、建设班级共同的奋斗目标。班集体的共同奋斗目标,是班集体的理想和前进的方向,班集体如果没有共同追求的奋斗目标,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所以,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应该有一个集体的奋斗目标,才能形成强大的班级凝聚力。作为班级组织者的班主任应结合本班的实际,制定出班级的奋斗目标。在实现班集体奋斗目标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集体每个成员的积极性,使实现目标的过程成为教育与自我教育的过程,每一集体目标的实现,都是全体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要让他们分享集体的欢乐和幸福,从而形成集体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每一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荣誉感,设法激发整个集体的荣誉感,便能够凝聚这个集体。学校组织的各项比赛,是增强凝聚力的好机会。集体里每一个成员的全情投入都是一种体验,其实,结果有时并不重要,即使拿不了名次,准备的过程,比赛的过程就是一个很好的凝聚全班的过程。所以,班主任要带头投入,并且发动全班同学投入。每一个人投入越深,体验就越深,体验越深,集体归属感就越强,集体归属感越强,集体凝聚力就大。
四、班主任要用心去爱每一个孩子,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作为“一家之长”,班主任应该关心这一集体,爱护这一家庭中的每一位成员。真正地从内心爱他们,关心他们,在工作中我要求自己从以下两个方面去做的:
(一)要树立平等的师生观念,做孩子的朋友。高尔基曾说过“谁最爱孩子,孩子就会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我认为爱是一切教育的源泉,做为班主任要善于接近孩子,体贴关心学生,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亲近和“爱”,这是班主任顺利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
(二)公平、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保证学生健康发展。一个班级就是一个家庭,班主任应该像家长一样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我所任教的小学都是农村孩子,都属于“散放型”,家长没有辅导孩子的习惯,而是听之任之,加之其它方面的原因,孩子学习上表现出较大差异。做为班主任不能依据成绩主观地给他们下结论,进而呈现出喜爱和冷落的情绪。有的班主任偏向于心目中的好学生,让他们享受一些特殊的“待遇”,座位安排在前面,犯了错误可以不惩罚,各类活动优先考虑。其实,这样做的结果是可怕的,好学生因此骄傲自满,差学生则极易失落,自暴自弃。班主任的角色是一个平衡杠,应该调节好优生与差生的心理,优生不能给予过度的夸奖和宠爱,差生也不能受到太多的冷落,正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班主任要善于去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与鼓励,让每个学生的优点最大化,让每个学生都有被班级需要的感觉,激励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能使他们感觉到老师真心的爱护,体会到集体大家庭的温暖。从而使得班集体真正成为团结向上,充满温暖,充满爱意的集体,有极强凝聚力的集体。
总之,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要用容忍的心态去关注学生的每一个过错,用期待的心态去等待学生的每一个进步,用愉悦的心情去赞扬学生的每一次成功,只有这样,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奏效,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才能得以形成,班级的凝聚力才能得到长久的维持。
第五篇:如何增强班级凝聚力
如何增强班级凝聚力
班级凝聚力是班级文化氛围的核心,它是一种吸引力、向心力、亲和力,更是一种推进班风建设的动力,它从多个侧面和层面展示着一个班级的生机与活力。因此探讨如何增强班级凝聚力,对强化班级管理,提高全体学生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用爱和信任来培养班级凝聚力
要想形成一个良好的班集体,除严格要求之外,还得把爱和信任寓于其中。真心爱护着班里的每位学生,也要求学生之间互相关爱,互相信任,平时经常表扬那些能关爱、帮助别人的同学。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爱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幸福和奖赏,这样既可以唤起学生积极上进的精神,也可使师生感情加深,班级凝聚力增强。用爱的教育来培养班集体的凝聚力,应该是切实有效的。你可以举一个身边的感人例子。只要班长爱字当头,诚心对待学生,爱和信任就是增强班级的凝聚力的粘合剂。
二、用科学的班干部管理方式来构筑凝聚力
能否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作用,对于构筑班级的凝聚力十分重要,学生是班主任的另一双眼睛。如何用科学的管理方式,发挥班干部的作用呢?首先通过细心观察,大胆提拔重用学生干部。其次还要严格的培养和考核班干部。在班委实行了层层负责制,定期召开班干部工作会议,通过总结,相互考评达到增强责任感、提高工作水平的目的。对有问题的班干部既做正面的引导和教育工作,也注重个别的交心谈心。由于干部选拔和培养工作比较到位,因此在班级管理工作上轻松了许多,使我有更多的精力去思考班级管理的深层问题及教学工作。
三、用共同的奋斗目标来引导班级凝聚力
班集体的共同奋斗目标,是班集体的理想和前进的方向,班集体如果没有共同追求的奋斗目标,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所以,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应该有一个集体的奋斗目标,才能形成强大的班级凝聚力。作为班级组织者应结合本班的实际,制定出班级的奋斗目标。在实现班集体奋斗目标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集体每个成员的积极性,使实现目标的过程成为教育与自我教育的过程,每一集体目标的实现,都是全体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要让他们分享集体的欢乐和幸福,从而形成集体的荣誉感和责任感。结合本班实际特制定了班规和一日常规,结合《学生守则》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进行有效的教育。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所做的行为规范和不规范,直接影响到班级考核的扣分和奖分。
四、用班级的声誉、荣誉来激励班级凝聚力
班级活动最能吸引学生,因此在活动中以班级的声誉、荣誉来激励班级凝聚力是一种有效的途径。班级所参加的活动形式多种多样,包括教育、教学活动,文娱活动等。当活动开展时,班长必须要制订整体计划。一系列的活动为学生架起了桥梁,密切了生生关系,他们由相识到相知、相爱,到互相理解、互相合作。在活动中不分你我,不计较个人的得失,始终把班级这个大集体放在第一位。所有同学都形成了这样一个共同的信念:集体的荣誉是最高荣誉,也是每个人必须维护的。
五、用民主、宽松的班级环境来生成班级凝聚力
首先,一个民主、宽松的班级环境,使学生能够获得充分的安全感和对教师的信赖,从而毫无顾虑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表露自己的困惑和疑问。其次,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鼓励学生多交往,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教育学生学会正确评价自己,不断调适自己的言行,进而形成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三是要关注学生的身边生活,用容忍的心态去关注学生的每一个过错,用期待的心态去等待学生的每一个进步,用愉悦的心情去赞扬学生的每一次成功,只有这样,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奏效,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才能得以形成,班级的凝聚力才能得到长久的维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