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青年教师职称评定乱象
青年教师职称评定乱象:“七年老店”挂名出专著
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青椒”(青年教师)评职称如同翻山,且一山更比一山高,以至于评职称难成了不少高校“青椒”的心中之痛。
为更快翻到山那边以升职加薪,有人不惜铤而走险抄起了小道,花钱挂名专著、代发论文等,滋生出种种乱象。这其中究竟有何猫儿腻?折射出哪些评职称中的痛点?又该如何对症下药?
开学后,记者以“青椒”之名去探究了其中的“套路”,并采访了部分“青椒”、相关专家,试图寻求解决之道。
挂名专著,代发论文 “评职称”中的“套路”
记者在某购物网站上搜“专著挂名”,便蹦出约10家相关网店。
点进一家,咨询客服,“能专著挂名吗?”
“您是评职称用吗?”客服几乎秒回。
客服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来这里咨询、交易的人“基本上都是评职称”,代出独立著作至少需要2.1万元,合著则一般每人约1万元,找齐需挂名的作者后便可签订合同、付定金、安排出版、支付尾款。
其中,书的内容则由“专业人士”代写。客服向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解释:这是因为有的老师没时间写,“有的老师有书稿也没用,自己联系不了社里,需要专门的图书公司去向社里报题……有的书稿质量不行,反而会增加成本。”
另一家网店则直截了当告诉记者,专著的内容由“出版社编辑写”,而且会根据挂名作者的研究方向去写书稿,“书中每个作者负责部分章节内容,该部分章节的内容会和您的研究方向一致。”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继续以高校教师的角色向客服咨询如何出合著,客服则给记者抛出3本专业教材的名称、出版社信息,供记者选择,并向记者保证,“能接就肯定能出版”,需先确定书籍名称、字数、出版社、出版时间等信息,再签订合同,付全款一半,安排出版,新闻出版总署查图书在版编目cip(仅独著作者或者合著主编可查到),付尾款。其中一主编,10万字,9500元;二主编,8万字,8500元;三主编,8万字,7500元;副主编,3万字,2000元;参编,只挂名,不参与编撰,1000元……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了解到,该网店不仅能挂名出专著,还号称“可在某大核心期刊代发论文”。刊发的前提则是老师所在单位须是“二本单位及以上,有基金”,代写代发需1.7万元,3500元版面费则自理。
该店自称是“七年老店”,网店页面显示,“图书挂名”这一产品月销5215笔,“论文发表”月销11650笔,粉丝1.1万人。
重科研,轻教学 乱象中的职称之争
根据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于去年印发的《高校教师职称评审监管暂行办法》第十五条,高校教师职称评审中申报教师一旦被发现弄虚作假、学术不端等,按国家和学校相关规定处理。因弄虚作假、学术不端等通过评审聘任的教师,撤销其评审聘任结果。
然而仍有人铤而走险,这在福建省某公立高校讲师高护(化名)看来,不足为奇,“期刊的版面就只有这些,但要发论文的人那么多,不托人找关系很难发出来。所以有些人干脆找人代写代发也不奇怪了。”
近来,高护为托关系找期刊发论文已花费近万元,因为要评副教授至少需要3篇一类核心期刊的论文,其中一篇用一本专著抵消。对于高护来说,出专著“不成问题,学校出版社可以给免费出版”,但自己没时间写且又不想“随便写写”,而发论文则成了他的一大难题。
“高校青年教师评职称难确实是个客观存在的问题。”中国政法大学人事处副处长宋乃龙认为,评职称需要较高的教学科研水平,是个逐步积累的过程。但个别老师为了寻求快速成长做出急功近利的行为,这一方面与高校教师群体竞争压力大,待遇偏低,生活压力较大不无关系;另一方面,当前“重科研、轻教学”的评价导向,甚至是“重量不重质”的评价机制,使青年教师疲于学术产出,也刺激了个别青年教师为了完成评职称的科研量化指标,而做出一些学术不端行为。
“职称的评定主要有两大硬性标准:一是教师的资历;二是达到一定教学标准和科研的标准,其中科研的标准相对比较容易量化,比如论文、获奖情况等。”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大学党委书记、常务副校长张政文认为,在这一过程中存在着多年来没彻底解决的问题,比如重科研,轻教学。
究其原因,张政文认为,其核心的问题在于教学成果转化周期长,且教学成果不容易量化,在学生、同事评价老师时也出现一些问题。比如这位老师比较严厉,其实这未尝不是件好事,但同学就给老师打低分。
但也有“青椒”向记者“吐槽”,很难有完整时间进行科研。“上课、培训、各种会议等常占据了教师大半时间,利用零碎时间进行„见缝插针‟式的科研,反而成了很多人的常态,但科研若没有完整的时间和长时间的积累,也很难出精品”。
此外,在全国人大代表、贵州大学副校长宋宝安看来,目前很多青年教师感觉评职称难,也与高校岗位设置有关,“这么多年来,我们的人才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之前我们大量评职称,现在很多高校的岗位已经满了,所以只能退一个补一个,青年教师就更难一些。”
多元化,精细化 高校教师评价体系需完善
针对因“评职称”而催生的乱象,宋乃龙认为,应内外兼治。
“„挂名专著‟„代发论文‟等现象说明相关部门监管存在漏洞,特别是代发论文网站已成代发论文信息的主要集散地,查处起来非常困难。而且也没有操作性强的对此现象进行规制的文件,在某种程度上成了三不管地带。”宋乃龙建议,尽快通过监管操作性强的立法或其他规范性文件,构建新闻出版、公安、工商、市场监管等部门联合执法机制,惩处提供违法行为的企业,切断利益链条。
此外,宋乃龙认为,要大力提高青年教师地位待遇,为青年教师发展解决后顾之忧,同时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对于师德师风违规行为,坚决实施师德一票否决制。更重要的,则是“完善考核评价机制,构建符合教师发展规律的公平、公正、公开的教师发展环境”。
“不能再唯论文论。”宋宝安态度坚决地说。他认为,高校老师往往担任着教学与科研的双重任务,那么对于高校教师评价就要多元化,将老师分为教学型、科研型等不同类别,对于教学型老师则主要将上课效果、精品课程、教学教改、学生满意度等作为评价指标。
对于这一点,张政文也有所思考。
在此基础上,他认为还要对不同岗位的老师进行更细致的划分,结合老师的具体岗位、定位来进行分类评价衡量,并在教学能力和科研要求等方面作出明确的区分,“不同岗位的老师情况不一样,如教专业课程的老师要比公共课的老师作出科研成果的几率大,教物理学的老师则要比激光专业的老师更难产出论文。”
在宋乃龙看来,还应结合教师职业生涯发展阶段,实施精细化分类支持,对于新入校教师、从事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研究或前沿研究的教师以及教学经验丰富、但科研创新能力处于下降期的老教师,进行分类考核评价,比如在其学校中就实行,面向新入校教师实施预聘制,面向青年教师实施破格晋升不限指标制度,学术质量高、数量欠缺的教师允许通过更为严格的代表作评价标准进入聘任程序等。
宋宝安认为,目前高校也在不断调整,随着高校自主权的空间扩大,学校也将在岗位评聘、绩效考核、教学管理上有更多的自主权,“我们以后可能会根据学校的需求考虑增加岗位,向教师打开更多晋升渠道。”
第二篇:职称评定————指导青年教师小结
指导青年教师小结
XX中学
XXX
指导青年教师小结
XX中学
XXX 青年教师是我校教学的新生力量,是我校未来的希望,他们的成长对我校教育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多年来,我对指导青年教师方面倾注了满腔的热情,在平时的工作中,注意利用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对他们予以关心和帮助,坚持“以诚相见,共同提高”的原则,促使他们的成长更加迅速和快捷。
在我校举行的“2+2同伴互助”的活动中,学校安排我确定XXX、XXX老师为指导对象,为了从思想到行为对她们进行指导和培养,使其尽快的成长。我首先同她们通过深入的交流,坦诚地分析了她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存在的优势与不足,然后我每周对她们进行一次业务上的指导;每周听她们的一节课,听后并指出2个优点和2个不足;每周和她们至少研究一次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并制定出解决措施。她们则每周向我汇报一次一周的教学情况;每周听我的一节课并进行评议剖析问题并取长补短;每周和我研究一次教材;平时发现问题及时向我请教。我们团结合作,互帮互学,以达到共同进步,共
同提高的目的。
两年的时间里,我们几乎每天都交流自己的心得和体会,每周相互听一节课,然后展开讲课和说课的活动,在我们的共同合作中,我从她们身上吸取了很多难得的优点和长处;同时在我的悉心指导下,她们的进步也非常迅速,教学成绩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如今她们已经成为全校生物教师中的佼佼者。也较好的完成了帮带任务,我为她们的进步深感欣慰。
在今后的教学生涯里,我还要继续对青年教师做类似的工作,尽自己的所能,收好徒,带好徒,为他们的成长起到铺路石的作用,为我区的教育事业尽到自己的微薄之力。
2010年12月12日
第三篇:中国经济乱象
中国经济乱象.txt 股市--中国股市自92年(记不清具体年份)开市,历经起伏跌宕,圈钱、国有股减持、全流通改革、到现在大小非减持,无数人,灰飞烟灭。分红,现在稍微多了点,杯水车薪。中石油、建行等超大国企,海外分红与对中国百姓分红,天壤之别。原证监会副主席王益刚被双归,传言牵扯到不少证监高官。6000高点不放外资进,现在,2800点要放外资。近来,股市跌跌不休,高层要基金讲政治,无用。中国股市,经常看到,神仙打架,小民丧生。一句话,总结,中国股市,自始至今,利益分配架构未变。
也许,我们可以指望大小非减持完毕真正全流通之后的股市能有真正规范保障机制建立,恩,此指望,为,雾里看花。
房市--98年正式房改至今10年,房产市场由最初政府行政力强行造就的市场,演变为一场击鼓传花的金融游戏。地方政府、kfs、银行构成房市供给方,百姓为买单方。银行左手贷款给kfs盖楼,右手贷款给百姓买房,在地方zf、kfs、炒房者共同努力下,中国房市出演了一场波澜壮阔飙升大戏,高潮迭起,无数人,沦为房奴。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全球楼市陷入衰退,越南金融危机房价腰斩再腰斩,中央开始动手戳破泡沫,cctv连续4天炮轰,很多官员涉及房产落马,中国房市进入衰退。
近两周,随着房市泡沫崩塌,之前掩盖问题纷纷爆发,房市利益团体,人心惶惶。中央为防银行危机,转向稳定。商务部立即下放外资进入房市备案权;银行放贷亦开始松动。
一句话,总结,中国房市已成金融游戏,后果,一、这些年占用了大量可投向其他行业的资金,其他产业无力发展。纵观世界,无任一国家,靠盖房发达。
二、透支百姓未来2、30年财富,其间,利益团体趁机疯狂掠夺;中国经济靠内需拉动成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三、疯狂泡沫,带来银行危机,据消息,上海各银行不良贷款率55%,从此点看,房市,确实绑架了中国经济。
四、大批官员涉及房市落马,进而,激化了社会阶层矛盾。
五、由于未来几十年钱现在流通,造就通货膨胀基础。
中国房产泡沫,必破,也必然给中国经济带来重创,对社会造成冲击。任何违背经济基本规律的行为,必受严惩。
银行--wto至今不知中国允诺了哪些条款,入世后,中国银行开始改革,先剥离几万亿资产到几大资产管理公司,消除银行坏账,然后,引入海外投资者,国有四大银行,折价贱卖给外国,建行海外上市大手笔分红,美国银行因此避免了次贷危机造成的巨大冲击。国有四大银行,理论上,属于中国全体人民。
前建行行长张恩照落马,各行也屡有大案发生,动辄过亿,犯事高管纷逃欧美。
中国房市泡沫大戏中,银行,作为发动机,赚取丰厚利润,亦累积了巨大风险,房市泡沫破裂,银行严收开发贷款,严查三假,kfs贷款摸底,银行不良贷款几率激增,中央为保银行,暂稳房市。
总结,中国各银行改革贱卖,疑雾重重,国人指责。当初贱卖,若因资本不足,几万亿不良资产可剥离,拿不出贱卖的钱?发特别国债、哪怕借外债均可应对,无需卖大量股份;若因体制技术革新层面海外银行帮助,高薪聘国际大行高管或专业咨询公司,均可应对,与成百上千亿分红相比,成本,天壤之别。如未记错,国有银行,属于全体人民。银行在房产泡沫中,投入大量资金,金融游戏,导致超额货币,通货膨胀,同时,导致,其他产业后继无力,大量公司搁下主业涌进房产。银行内部体制改革,高管与基层收入差距大幅扩张,改革具体成果未知,银行创新,未见。
通胀与通缩--07下半年开始,通胀加剧,这几月,官方数据都在7、8,根据惯例,实际通胀应远高于此。中国,通胀内因,在房产泡沫,未来过多的钱流入现在,属超额货币;外因在美,美元贬值以逼世界各国为其分担经济衰退,人民币升值,导致大量美元进入中国,央行被迫发行超额货币;加上国际投机资金在纽约交易所推高国际油价及大宗商品,造成全球成本通胀,亦加剧中国国内通胀。高通胀不仅重创经济,亦造成社会动荡。
在刚完毕的中美对话,签署中美能源合作,发改委立即上调油价电价。继续放开油价,将导致,中国全领域的剧烈通胀。
通缩,按郎咸平说,地方政府利益相关如基建、房产领域过热,其他产业过冷。央行为控制通胀,不断提高准备金率,发行票据回收货币,加息。房产金融游戏因此中断,泡沫破裂。同时,其他产业,尤其民营企业,无贷款,呈现通缩。
总结,恶性高通胀将毁灭中国经济,油价接轨,加剧通胀飙升;高通胀同时,造成社会动荡,矛盾加剧。其他产业通缩,使经济衰退,实体经济基础面变差,一国竞争力减弱。
汇率--人民币在此次升值之前,为低估,目的,为保证出口拉动经济模式的继续运转。美元此次贬值,国际压力下,人民币升值,中国陷入被动,呈内外交困之局。人民币升值至今,大量出口企业倒闭,珠三角浙江大量劳动密集型低利润率高能耗企业倒闭,中国出口这驾马车减速。同时,大量国际资本赚取升值套利,进入中国,央行被迫发行货币,大大加剧国内通胀;同时,国际资本,给中国经济带来莫测风险。
总结,该升时不升,时机不对,陷入被动,内外交困。
基建等大额投资--地方zf换届,进行新一轮基建投资,成为惯例。原因,一、道路、礼堂等建筑成为政绩。
二、大额投资,可大大拉动地方gdp增长,政绩。
三、某些官员在其间贪污良机。从基建到早几年大型电厂钢厂等大型项目重复建设,中国政府投资冲动从未停止,投资,是拉动中国经济gdp另一架马车。但,投资,或称刺激性财政政策的实质(世界经理人博客http://blog.icxo.com),是,透支消费,借未来的钱投到今天。美国是此类经济模式的典范,但,美国有美元世界基础货币为支撑,可无限制印发,让世界分担;中国所有增发货币,只能在国内流通,结果,就是通胀。而且,美国,有高科技实体经济为基础;中国,没有,政府投资,不是基建就是重复建设,作为产业升级经济发展模式改变的高科技行业在投资之外。
总结,无法遏制的政府投资冲动,结果,一、造就通货膨胀;
二、加剧中国矿产、能源等资源的大量消耗;
三、压制产业升级经济模式改变;
四、为贪污腐败提供良机;
五、不可持续,中国现存经济模式将不断累积风险。
最后,总结上述,所有经济乱象的根源,在与体制,体制已不适应中国经济的发展,进而造就中国经济诸多扭曲与乱象。
演讲稿
尊敬的老师们,同学们下午好:
我是来自10级经济学(2)班的学习委,我叫张盼盼,很荣幸有这次机会和大家一起交流担任学习委员这一职务的经验。
转眼间大学生活已经过了一年多,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我一直担任着学习委员这一职务。回望这一年多,自己走过的路,留下的或深或浅的足迹,不仅充满了欢愉,也充满了淡淡的苦涩。一年多的工作,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多,下面将自己的工作经验和大家一起分享。
学习委员是班上的一个重要职位,在我当初当上它的时候,我就在想一定不要辜负老师及同学们我的信任和支持,一定要把工作做好。要认真负责,态度踏实,要有一定的组织,领导,执行能力,并且做事情要公平,公正,公开,积极落实学校学院的具体工作。作为一名合格的学习委员,要收集学生对老师的意见和老师的教学动态。在很多情况下,老师无法和那么多学生直接打交道,很多老师也无暇顾及那么多的学生,特别是大家刚进入大学,很多人一时还不适应老师的教学模式。学习委员是老师与学生之间沟通的一个桥梁,学习委员要及时地向老师提出同学们的建议和疑问,熟悉老师对学生的基本要求。再次,学习委员在学习上要做好模范带头作用,要有优异的成绩,当同学们向我提出问题时,基本上给同学一个正确的回复。
总之,在一学年的工作之中,我懂得如何落实各项工作,如何和班委有效地分工合作,如何和同学沟通交流并且提高大家的学习积极性。当然,我的工作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比日:有的时候得不到同学们的响应,同学们不积极主动支持我的工作;在收集同学们对自己工作意见方面做得不够,有些事情做错了,没有周围同学的提醒,自己也没有发觉等等。最严重的一次是,我没有把英语四六级报名的时间,地点通知到位,导致我们班有4名同学错过报名的时间。这次事使我懂得了做事要脚踏实地,不能马虎。
在这次的交流会中,我希望大家可以从中吸取一些好的经验,带动本班级的学习风气,同时也相信大家在大学毕业后找到好的工作。谢谢大家!
第四篇:乱象整治
乱象整治“难”也“易”
从公司治理不健全到侵害金融消费者权益,从违反宏观调控政策到违法违规展业,种种银行乱象不仅仅是对相关行业秩序管理的挑战,破坏了稳健的金融市场环境,更埋下了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祸根。银保监会坚决对“银行乱象”说不,不仅仅是“真刀真枪”促良性循环、稳健康发展,更是勇涉乱象整治深水区,打赢银行业风险化解攻坚战。
乱象发生的原因是深层次、多方位的。目前银行业资金多层嵌套、盲目加杠杆等不规范行为仍然存在;在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银行创新业务多而杂,甚至出现跟风、攀比等不理性创新行为;银行内部员工合规意识较薄弱、责任意识不强;各商业银行片面的追求高增速发展,从而忽略了银行发展的质量。同时,外部监管出现短板,监管定位不端正、监管氛围不严肃,导致金融市场乱象和违法违规行为高发多发势头大涨,监管缺乏有效性,更谈不上持久性。
习近平在比利时布鲁日欧洲学院演讲时,引用《老子》中一句话: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治理天下难事大事必先从小事做起。同样在谈到银行乱象整治时,也必须从小事、易事做起。作为一名银行基层柜面员工,从做好柜面现金存取业务的身份识别工作到对公开户资料审核细致;从自身行业操守的塑造到监督同事行为规范,无疑每一个小小的举措,对于乱象整治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在参加溧水农商行组织的知合规、讲合规、做合规演讲比赛之前,作为一名新员工对于合规的认识还是止步于不要被监控拍的违规行为而罚款,对于合规意识的建立还是非常的薄弱,甚至觉得合规就是不罚款。但是参加完比赛,学习到同事对于合规的理解,让我清醒的认识到合规的重要性,在每次业务办理过程中牢牢拴住合规的绳子。刚刚加入农商行的大家庭时,办理超过5万元现金存取业务时,往往在核查客户身份信息时,流于形式,只是盖一个核查章,人行核查系统无法查找核查的日志,违规的办理存款业务,核查流于形式。但是现在,我在办理每一笔需要核查的业务时,严格核查客户身份信息。一个小小的核查动作,可能微不足道,但确是对于存取款业务合规的认真完成,是合规意识的树立。如果乱象整治分为小点,每一点多可以化为微不足道,每一点都可以成为一件易事,这需要银行人的合规意识、合规言谈、合规举止。
第五篇:理财乱象
目录
理财经理伪造“内部理财产品”骗了40多人骗到3600多万................1 理财经理骗五千万连亲哥哥也不放过....................................5 柬埔寨交易所仅一只股票 投资者多为中国人.............................6 父子租房后一房多卖骗4000万 房客同时看房导致事发....................7 90后女子谎称炒外汇骗3个富二代300万元............................10 老人轻信工行专业推荐购理财产品 5年间13万变7万...................11
理财经理伪造“内部理财产品”骗了40多人骗到3600多万
2012年02月22日 02:51
来源:现代快报
一个只能完成基本工作任务、每月只拿2000多元基本工资的理财经理却在一年间买了一套别墅、两套商品房和一辆宝马轿车。证券公司负责人也感觉奇怪,她没做什么业务为什么每天都那么忙?直到证券公司发现其做的一份虚假理财产品并报案后,她的“发财之路”才揭开神秘的面纱。
南京玄武警方查明,这个理财经理从2009年便开始销售一份虚构的“内部理财产品”,以高达15%的年化收益率吸引了40多名客户、3600多万资金,而这些钱几乎全都进了她自己的腰包。目前,该理财经理因涉嫌非法集资诈骗已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
□快报记者 陶维洲 特约记者 杨维斌 东窗事发
证券公司意外发现 超高收益理财产品
去年8月中旬的一天,南京某证券公司和往常一样忙碌,理财经理小李正在为一名客户做购买理财产品的合同。在这个业务办理大厅中,理财经理们都是共用有限的几台电脑,小李打开其中一台电脑为客户打印合同单据。正当寻找电脑中的理财合同格式样本时,他突然发现在电脑桌面上有一个陌生的理财产品合同。
“这个产品没听过,好像不是我们公司的。”小李怀着好奇心打开这个文件,发现这是一份已做好的理财合同,金额为8万元,年化收益率15%,而且还加盖了证券公司的业务专用章。“一般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只有5%-6%,这么高的收益率可能性很小。我们公司根本就没有这个产品,这份合同从哪来的?”小李立即向领导进行了汇报。
“如果这是某位员工的疏忽差错还好说,要是有人故意做虚假的理财产品,将给公司带来巨大的损失。”公司负责人马上展开了内部自查,好在只发现了这一笔,金额不大。于是证券公司向南京市公安局玄武分局经案大队报了案。
玄武警方接报后,立即展开调查。由于这份虚假理财产品合同上只有客户名字,办案民警便从客户端展开调查。“受害人是一个60多岁的老人,一开始她还不配合我们的调查,深信这份理财合同是真的,将给她带来丰厚的利润。”
玄武分局经案大队大队长殷虎告诉快报记者,在经过民警和证券公司工作人员的共同劝说后,老人才明白自己受骗了。而和她签订这份理财合同的,正是该证券公司理财经理何丽。老人说,何丽不仅是证券公司的理财经理,还是自己以前的同事,何丽一家人她都认识。再加上合同上盖有证券公司的业务专用章,她就更不怀疑了。
那么这个何丽仅仅做了这一份虚假理财产品吗?这仅仅是一个案值8万元的小案件吗?经过数月的调查和何丽的交代,一个涉案资金达3600多万元的非法集资诈骗大案逐渐浮出水面。据玄武警方调查,截至案发,有40余人购买了这一虚构的理财产品,这些人大部分是何丽以前的同事,多为下岗工人、退休老人等。
炒股亏损欠下几百万元债务 聪明努力的她为何想到编织骗局? 炒股亏损欠下几百万元债务
何丽今年40岁,原是南京某国有企业职工,后来,她通过自己的努力,进入南京某证券公司当理财经理。在别人眼中,何丽一直是个聪明而努力的女人,理财业务曾经做得风生水起。由于何丽的父母也是某国有企业职工,所以对她知根知底的不少老同事便很信任地购买她所做的理财产品。
不过,好景不长。2007年股市红红火火,何丽将自己的积蓄全部投入了股票市场,这也成为何丽人生恶梦的开始。2008年,股市急转直下,何丽举债三四百万用于炒股,结果“全军覆没”。
当时,何丽的年收入不过十多万元,沉重的债务压得她喘不过气来。随着股市的亏空越来越大,何丽在债主们的催逼下,开始构想一个宏大骗局。
向老熟人推销虚构理财产品 她通过什么手段,骗了些什么人? 向老熟人推销虚构理财产品
2009年5月开始,何丽找到一些熟人,向他们宣称自己所在的证券公司有一个“内部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高达15%。何丽称,所谓“内部理财产品”就是专供内部员工的,证券公司是将其当做福利发的。
而最让这些受害人放心的是,何丽给他们出具的理财合同上盖有其所供职的证券公司的业务专用章。“经过我们调查,证明这个章是伪造的。”殷虎告诉记者,何丽在推销虚假理财产品时,找到自己的一个债主,让他帮忙刻个假章。债主为了快些拿到何丽的欠款,便欣然应允了。
正规证券公司的理财经理,熟人,又有单位的专用章,这几个要素一齐备,受害人便乖乖地将钱投向了根本不存在的理财产品。
常利用蝇头小利稳住受害人 3年来,受害人都没有怀疑过她? 常利用蝇头小利稳住受害人
“何丽有自己的招数来安抚受害人,让他们一直‘甜蜜’地被蒙在鼓里。”殷虎说。
“何丽的资金量很大,她可以轻松地拆东墙补西墙,兑付高额回报。”殷虎告诉快报记者,何丽虚构的理财产品有半年期、八个月期、一年期等多种,产品到期时,她会主动联系受害人询问是继续持有还是套现或取息。如果受害人要求套现或者取息,何丽都会很快将相应的钱打进受害人账户。正是由于何丽的“诚信”,所以不少受害人在产品到期后选择了追加和继续持有。另外,何丽还时不时给受害人送上一些小礼品、礼金券等,美其名曰是证券公司给大客户的奖励。一名受害人告诉警方,何丽出手很阔绰,动不动就是一两千元的购物卡。
找人冒充证券公司老总来应付 碰到“难缠”的受害人她怎么办? 找人冒充证券公司老总来应付
当然,何丽也遇到过难对付的受害人。张倩是个小老板,手上有不少资金。何丽在推出这一虚假理财产品时,张倩陆续向其中投入了2000多万。虽然对何丽信任有加,但是投入这么多钱张倩还是不放心,便要求何丽安排她与证券公司负责人见面。这也难不倒何丽。她告诉张倩,她会安排一个饭局,让张倩和公司负责人一起吃顿饭。不久后的一天晚上,何丽带张倩到了南京一家高档餐馆,点了一桌子价格不菲的菜肴。到了约定的时间,来了一名男子,何丽介绍这是公司的姚总,双方寒暄几句吃了点菜后,姚总便以还有其他应酬为由先走了。“其实,所谓的姚总是何丽找人假扮的,并关照他少说话,坐一会儿就走。”办案民警介绍。
狂敛3600多万买了别墅豪车 非法集资诈骗来的钱都到哪去了? 狂敛3600多万买了别墅豪车
在侦办这一案件时,追查何丽所骗巨额资金的走向成为警方的重点工作方向。有了钱后的何丽花钱明显比以前大手大脚。仅2010年,何丽就在南京买了三套房,其中一套为别墅,而且都是全款付清。她还买了一辆宝马车,这几项支出共1000多万元。
对于何丽的突然“暴富”,办案民警在对其丈夫进行谈话时问道其是否知道何丽的资金来源。何丽丈夫表示,何丽自称这些钱是证券公司发给她的奖金。
事实上,何丽因忙于编织骗局,几乎将证券公司的工作给撂下了。“这几年她业绩一直很差,每月只拿2000多元保底工资。”证券公司负责人表示,他一直疑惑,何丽业绩那么差,但每天都忙忙碌碌的,现在终于明白她是忙着自己的“内部理财产品”呢。
警方提醒
内部理财产品不存在收益畸高的大多是骗局
针对此案,玄武公安分局经案大队大队长殷虎提醒广大市民,选择理财产品应谨慎。“现在有不少打着‘内部’旗号的理财产品、投资项目等等,经过我们向相关金融机构的核实,这种所谓‘内部’理财产品根本就不存在。”殷虎说,市民在遇到有人推销所谓的“内部”产品时就要留个心眼。
同时,一些收益畸高的理财产品大多是骗局。办案民警介绍,目前市场上的理财产品绝大部分年化收益率最高也就6%左右,超过这一收益率的理财产品很可能意味着更高的风险,有的甚至就如此案一样只是一个骗局而已。另外,何丽的骗局也不是没有漏洞。“她在收取受害人资金时,是将钱打到她个人账户上。”办案民警说,根据我国金融机构的程序,这是绝对不允许的。所以从这种程序上的瑕疵,市民就能判断理财产品是否一个骗局。
(文中人物除民警外皆为化名)理财经理骗五千万连亲哥哥也不放过
2011年12月01日 07:32
来源:深圳晚报
据新快报报道 银河证券中山小榄证券营业部原理财经理梁某伪造该公司印章及理财产品合同,以年收益10%~30%为诱饵,共骗得15名被害人5048万元,日前该案在中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审理。
据介绍,在2006年2月至2011年1月期间,时任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中山小榄证券营业部理财服务经理的被告人梁某,伪造该公司印章及理财产品合同,向15名被害人谎称该理财产品保证返还本金并获利息10%~30%,诱骗被害人投资。客户同意后,梁某又谎称在将资金转入北京总公司账户中,要求被害人将注入资金的银行存折、密码、身份证等交给其操作,但实际上梁某将受害人的资金用于赌博、非法炒股及个人买别墅挥霍,共骗得被害人投资金额5048万元。今年4月14日,梁某被中山市公安机关刑事拘留。
记者了解到,受害人基本都是中山小榄当地人,与梁某互相熟识,其中包括其亲哥哥,还有幼儿园同学、朋友、邻居老人。
男子骗走摩托车后短信致歉:手头宽裕时一定还 2012年04月28日 10:41 来源:武汉晚报 作者:杨京 杨涛 假称“买车” 骑走崭新摩托 骗车男竟发短信“致歉”
本报讯(记者 杨京 杨涛)新买的摩托车被人从眼皮底下骑走,车主事后还收到对方发来的短信说抱歉。说起这段经历,车主于先生颇有些哭笑不得。
于先生是一家航空公司的工作人员,前不久刚从长春调来武汉工作。为了出行方便,于先生购买了一辆价值7000多元的摩托车。事后得知,无法给摩托车上牌,于是决定将车转手出售,并在网上发了帖子。
帖子发出后没多久,立刻有人联系上了于先生。前日下午5时许在汉口花园道见面交易,对方是一名20多岁的年轻男子,戴着一副黑框眼镜,“看上去斯斯文文,像个学生。”双方见面后,男子要“试试车”。于先生将车发动后,男子遂跨上摩托车,趁于先生不备,男子竟突然加大马力逃离。于先生虽奋力追赶,但最终无果。
事发后,于先生多次拨打了该男子的手机号,但无人接听。郁闷的于先生遂给对方发去短信,指责对方“太不厚道”。
让于先生没想到的是,没过多久,对方竟然回复短信称:“对不住了,不是因为家中急需用钱,我也不会做出这种事,你放心,这车钱我迟早会还你的。”随后,对方又发来一条短信,承诺等到自己手头宽裕,一定把钱还给于先生,并要求于先生将银行账号发给他。
这一要求让于先生哭笑不得。“他拿了我的账号,又动什么坏心思怎么办?”他后悔地表示,自己还是放松了警惕,才让对方钻了空子,“希望大家吸取我的教训”。
目前,于先生已就此事报警。柬埔寨交易所仅一只股票 投资者多为中国人
2012年04月20日 08:05
来源:北国网-时代商报 作者:综合
柬埔寨当地时间4月18日,柬埔寨第一只股票金边水务局正式上市交易,当日股票飙升47.6%,参与公开募股的投资者收获颇丰,这其中,中国炒家的身影吸引了众多眼球。水务局首次公开募股时共有1119名投资者中标,获得10万股以上的投资者人数是21人,其中一半以上是中国人或者有中国背景。
这个股市只炒一只股票
4月18日上午9时09分,随着柬埔寨首相洪森在电视讲话中敲响股市开市钟,柬埔寨股市历史上首个交易日开始。
柬埔寨证券交易所只有一只上市股票——金边水务局,截至当地时间12时整,首个交易日结束。金边水务局最终收盘价为9300柬币(约合2.32美元)。相对于认购价格,金边水务局股价首个交易日上涨47.6%。当日,总成交量为879426股,换手率约为6.76%。
位于金边市中心的加华银行等三家金融机构有权代理股票交易。当天,交易大厅里投资者并不是很多。分析人士称,投资者第一天普遍预测金边水务局股价会接近涨幅上限,所以投资者多考虑长线持股,令交易大厅稍显冷清。
柬埔寨股市从开始筹备到正式交易用了近7年时间。今年将有3家柬埔寨国有企业上市。除金边水务局外,柬埔寨电信和西哈努克港计划年底上市。
中国股民热衷炒“新”
金边水务局首次公开募股(IPO),共有1119名投资者中标,其中获得分配股票数量最高达83.7万股,占此次金边水务局IPO整个上市流通股数量的0.96%。值得关注的是,在有幸竞购成功的投资者中,相当一部分是外国炒股人。
根据金边水务局3月23日公布的配售结果,获得10万股以上的投资者人数为21人,其中一半以上是中国人或有中国背景,基本都是自然人。
已有10年炒股经验的中国股民张宇轩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已在柬埔寨加华证券开好了投资账户,并参加了金边水务局IPO询价。
老张是北京人,曾在越南和老挝等股市摸爬滚打过。按照老张总结的经验,最新的股票市场,肯定最具有吸引力;首先发行的股票,肯定最具有投资潜力和投资价值。“柬埔寨股票市场刚刚开市时,在很大程度上将与中国、越南刚刚开设股票市场的时候类似。而且柬埔寨是自由市场经济国家,资金进出方便,又属于新兴市场,对于外国投资者来说,这正是机会。”
一河南的职业股民高先生也表示,柬埔寨最吸引他的地方在于其是新兴市场,回报通常会比较高,股票整体价格偏低,而且技术分析相当有效。
在柬埔寨开户仅需5美元
“钱多、人傻,速去”、“A股的钱难赚,还是办个自由行去柬埔寨开个户,炒柬埔寨的股吧!”„„18日,柬埔寨股市开业的消息在网上引发热议。
如何到柬埔寨去开户和炒股呢?是否有很多限制条件呢? 事实上,到柬埔寨证券交易所开户限制并不多。查阅柬埔寨证券交易委员会公布的信息,无论外籍还是柬籍人士都享有开设证券投资账户,进入柬埔寨证券交易所邮轮と灰滓滴竦娜ɡU庖簿鸵馕蹲牛砥艺墒锌Р⒚挥泄拗啤
按照规定,投资者取得合法的证券投资账户必须经过两道程序:首先,投资者可以直接到证交委或通过证券公司申请投资者代码,而收费标准为个人投资者手续费2万柬币(约5美元,31元人民币)、机构投资者手续费5万柬币;在获得此代码后,投资者方可申请开设证券投资账户。
根据柬埔寨证交委披露的程序,个人投资者申请代码,需要携带身份证(柬籍公民)或护照(外籍公民),还有个人近照1张,同时根据证交委的规定,投资者还需填写个人简历。
中国投资者主要借道外资银行进入柬埔寨股市,也有一些中国投资者选择了非法的地下钱庄,这些地下钱庄业者一般在中柬两国都有生意。
借道外资银行的梁先生,在老挝万象经营家具生意。他表示,柬埔寨ACLE-DA银行在老挝有分行,通过ACLEDA银行老挝分行将资金汇入ACLEDA在柬埔寨的总行非常方便。
但为了抢得时间以及获得更优惠的汇率,也有一些中国投资者选择了地下钱庄。一从事地下钱庄多年的业者透露,从中国汇款到柬埔寨一般当天就可以到账。具体做法是:资金先在中国存入地下钱庄业者指定的账户,待该笔款项到账后,投资者可以在当天前往金边指定的货币兑换点提取所需的投资资金。
专家提醒,这些投资者除了资金存在安全隐患之外,柬埔寨股市的风险也不能小觑,其毕竟还属于新生事物,过度爆炒的结果,既可能紊乱市场,更可能让部分投资客陷入击鼓传花的陷阱中。
新兴市场的“危”与“机”
柬埔寨这样的微型股市在近期的亚洲市场并不罕见。在柬埔寨股票交易所成立之前,全球最微型的股票交易所位于柬埔寨的邻国——老挝。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老挝交易所(LSX)成立于去年1月11日。当时总共只有老挝电力公司和老挝外贸银行两只股票上市。这两只股票占老挝证交所综合指数[2066.73-0.01%]的权重分别为17.48%和82.52%。
彭博资料显示,在老挝证交所运营的前三周中,老挝证交所综合指数由1065.24涨至历史最高水平1693.76,涨幅达59%。不过,随后该指数就一直下跌,截至4月18日,该指数为1007.25,较最初低5.44%。
事实上,柬埔寨证交所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它的新鲜,通常刚起步的新兴市场回报都比较高,这与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初期非常相似,股价低廉且成本不高。不过,对于这种对新事物过度爆炒的行为,也有专家提出了质疑,认为此举可能会造成市场紊乱,存在一定风险。
此外,交易规则、法律法规的差异,新开市场的不健全,投资柬埔寨股市也有很多不确定因素。综合
父子租房后一房多卖骗4000万 房客同时看房导致事发
2012年04月20日 07:23 来源:新京报 作者:张玉学 昨日,被告人康贵、康瀛父子俩在法庭上受审。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新京报讯 租赁多套房子后,康瀛对父亲谎称有关系可以低价买房,让其帮着向街坊邻居及朋友宣传。父子涉嫌骗取32名被害人4000余万元。
昨日上午,父子均因涉嫌合同诈骗罪站在二中院受审。被害人同时看房导致事发
康瀛,23岁,高中文化,无业。
据检方指控,2009年10月至2011年1月间,被告人康贵、康瀛父子相互勾结,虚构低价出售商品房的事实,采取租赁房屋后一房多卖、编造虚假房源等手段,与李女士等32名被害人签订购房协议并收取购房款,共计骗取人民币4007.3万元。所得赃款均被挥霍。
其中,父亲康贵参与诈骗20名被害人,涉案 金额2314.6万元。据检方称,2011年1月18日,一名买房人前去看房,拿着钥匙打不开门,但听见里面有动静。该买房人叫开门后,发现房子有人居住,随后又有多人前来看房。看到这些被害人立即报警,康瀛随后被控制。
“签合同都是在车里或者某个茶楼、咖啡馆。”被害人贾女士说,正式购房合同上连个公章都没有,但不知为何当时就相信了。
儿子法庭为父亲开脱
对检方指控,康瀛表示认罪,但对指控涉案数额其称最多只有2500万。父亲康贵称自己根本没有参与诈骗,他只是和被害人有接触,没有犯罪行为,也不知道儿子骗人。
“这事和我父亲没关系,他是按照我说的做,而且他还是最大受害者,他被我骗了500多万。”法庭上,康瀛一直维护父亲。
对父子的说法,公诉人称,康贵在被儿子欺骗后,在房屋近两年内没有拿到的情况下,还帮儿子宣传骗取多名被害人,犯有合同诈骗罪。公诉人称康瀛为主犯,康贵为从犯。
庭审中,康瀛表示愧对于被害人。此案未当庭宣判。回放
租一套房卖给四个人 康瀛是如何诈骗的呢?
据公诉人介绍,在2010年6月前,康瀛没有租房的时候,就开始通过父亲对外谎称能够买到便宜房,街坊邻居及朋友就找到康瀛交钱买房。
部分人不看房就签合同
公诉人说,2010年6月之后,康瀛开始在外面租房,总共租了有20来套。
“租金是他用涉案款付的,之后他通过父亲或者买车认识的霍某在外宣传,更多的人开始找到他买房。”公诉人说,在此期间,康瀛或者康贵就带买房的人到租房处看房,甚至康贵还把一套房卖给四个被害人。
看好房后,康瀛和被害人签订购房意向协议,之后被害人交付购房款,康瀛出具收条,然后正式签订购房合同。还有一部分人不看房就和康瀛签订购房合同。
被害人曾查询涉案房屋
“我现在负债100多万,要和妻子一起还50年才能还清。”昨天,说起被骗的事,李先生眼含泪水。
据李先生介绍,他和妻子通过同事介绍认识了卖便宜房子的康瀛,与康瀛接触过程中,康瀛把自己渲染得非常好,并且还拿出成功案例给他看,这才让他动心。
“后来我通过各种渠道偷偷查询所买房子是否有问题,结果给出的答复都是正常。”李先生说,他更加相信了,就向亲朋借了100万,然后作为房款给了康瀛。
-人物
自称亲戚是“高干” 认识很多开发商 被告人曾低价卖车证明自己有能力
起诉书上显示康瀛为河北人,康瀛在法庭上否认这个籍贯,称自己出生在北京,是“北京人”。
“因为我家住的地方离外国人居住地较近,所以从小就和外国孩子一起玩。”康瀛说。
康贵这样说自己的儿子:“康瀛上初中成绩很优异,后来因患忧郁症学不进去,中考失利,没有考上一所好的高中”。
康贵的朋友王先生专程来旁听案子,王先生说对康瀛行骗“特别惊讶”,因为是“看着康瀛长大,康的脑子不怎么好使,所以就想来听听他是怎么行骗的。”
卖便宜房后广受欢迎
据康贵介绍,2009年底,康瀛跟他说能买到便宜房,但需要钱,于是他就把家里的一套房子卖掉,又加上家里的积蓄给了康瀛500多万,让康瀛去买房。“他有什么能力能弄到便宜房?”公诉人问。“我也不知道,就知道他人际关系比较广,觉得他能做到。”
庭审中,公诉人称康瀛还向外宣称自家亲戚都是“高干”,还认识很多外国朋友及开发商,自家有好几套房都是开发商赠予的。
被害人李先生称,康瀛渐渐成了朋友圈子里的红人,并赢得了大家的尊重。
低价卖车证明自己“能力”
公诉人还称,骗取钱的去向被康瀛用在了买车、转账、挥霍和购买黄金上,“康瀛还为他女朋友买了辆保时捷[1.67 0.00%]。”据康瀛说,他买车后还把车低价卖掉。
据被害人贾女士介绍,康瀛低价卖车就是为了让别人相信自己,比如他买一辆40万的车,只卖25万或者更少,让人相信他有这个能力搞到便宜车,其实他这是在忽悠更多的人上当。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张玉学
90后女子谎称炒外汇骗3个富二代300万元
2012年03月29日 11:29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鹿轩
普普通通的长相,略显丰腴的身材,超乎年龄的成熟„„
站在被告席上的张某,无论是看到绍兴老家赶来的父母,还是面对公诉人的质问,又或听到为期12年的宣判,始终透出一丝冷漠。很难想象,她还是个90后。
她曾被人看作是富二代,手上拎十几万的爱马仕包,4克拉的“钻戒”落在酒店,干脆就不要了„„
3个温州的富二代,遇到这样一个很有“实力”的富二代时,分3次将300万打到她的银行卡上,想让她帮着炒外汇赚钱。
她却拿着这笔钱大肆挥霍。两个月后,她被抓,卡里只剩下280元。4克拉“钻戒”丢了一点不心疼 张某,绍兴人,21岁。
张某是怎么认识这群温州朋友的?这得从去年说起。
王某(化名,22岁),温州人,几年前在江西做生意,认识了一个叫华仔(绰号,30多岁,嵊州人,刑拘在逃)的酒吧经理。去年3月,华仔到温州找王某玩,同行的有张某。
他们在温州的香格里拉大酒店[10.24 0.59%]见面,跟王某一起来的,还有他的朋友李某和严某。王某等3人,都是20岁出头的富二代。
华仔说,张某的家人在香港经营房产,身家几百个亿。王某等人一开始不相信,相处了几天,他们真的见识了张某的“实力”。在温州玩了3天,张某约王某和李某到绍兴玩。
高速上,张某突然大叫:“我的4克拉钻戒不见了!”
王某一听急了,问她要不要回去找找。张某却摇摇头说:“算了算了。” 到了绍兴,他们被安排住进了五星级的开元名都大酒店。华仔说,这酒店就是张家人开的。
接下来20多天,张某和华仔带着王某等人,玩遍了杭州、上海和海南等地,每到一处,张某都表现得很大方,住最好的酒店,上最好的餐厅,泡最高档的酒吧。
“炫富”骗来了300万
从海南回到温州后,张某带广州朋友林某过来。
张某和华仔一唱一和,说她的叔叔在香港炒外汇很赚钱,李某可以投钱进去,一个月就返还,最坏就是保本,运气好可以翻3倍。
李某等人开始并未动心,直到他们在房间里,“意外”听到张某和林某的对话。
林某说,那几天睡得很晚,因为要盯着外汇行情看,短短几天已赚了60多万。李某一听,觉得这钱好挣,和王某商量后,决定找张某投资。
去年4月,李某分两次打了100万到张某的账户(这100万元中,李某20万元,王某80万元)。而严某找父亲要了200万,汇给了张某。
300万根本没用来炒外汇,而是被大肆挥霍
收到300万后,张某根本没炒什么外汇,而是大肆挥霍。
去年四五月,张某在绍兴一家酒吧,就刷卡消费了二三十万。去年4月6日,她一口气买了4个爱马仕包。
检察机关查明,300万中,130万被张某刷卡消费,99万被她转账给了母亲,15万转给了父亲,7万转给了华仔的母亲,2万还给了严某。剩余的钱,都被华仔取现、转账或转支了。
被判有期徒刑12年
王某、李某和严某投钱一个月后,连本钱也拿不回来了。给张某打电话,她总是以各种借口推脱。
去年6月22日,张某到温州找他们谈话,被抓。张某银行账户的余额,仅有280元。
案发后,张某的父母只退赔了61万。而她根本不是富二代,父亲开菜市场,母亲开服装店,本人没有固定工作。
父母每个月给她1000元到2000元的生活费,之前炫富的钱,都是从朋友那里借的。她落在酒店的4克拉“钻戒”,只是水晶制品。
鹿城检察院检察官认为,张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伙同他人采取虚构事实的方法,骗取公私财物,数额特别巨大,已构成诈骗罪。
鹿城法院最后宣判,张某因犯诈骗罪,判有期徒刑12年,并处罚金两万元,责令继续退赔237万元返还给受害人。
老人轻信工行专业推荐购理财产品 5年间13万变7万
2012年03月06日 08:02 来源:西安晚报 作者:王赫刘宁 对理财知识毫无了解的古稀老人王淑琴,在一年间先后将13万元存款“变脸”成了国债、保险、基金等多种理财产品。让她始料未及的是,“三进三出”的频繁操作非但没能赢得丰厚回报,反而爆出6万多元巨亏。
老人讲述:轻信“专业推荐” 5年亏6万元
“听说保险理财收益更高,我就卖了国债买进保险,更后悔的是轻信银行理财师,又换成了基金,这下可把我亏惨了。”昨日上午,年逾七旬的老人王淑琴向记者讲述了她的经历。
2007年7月份,王老太去工行纬什街网点存款,意外听到网点一位姓袁的负责人给一位客户介绍基金,称“收益比存款高好几倍”。王老太听后动了心,就向负责人袁某了解具体情况,被告之“现在入市可以赚到比存款利息更多的钱”。“我把13万元保险取出来投入基金,在他的指点下购买了5款基金产品。”
“自购买了这5款基金,股指就一路下行,从2007年到现在没有挣到一分钱,反而赔了6万元本钱。”提起这次理财经历,王老太既懊悔又气愤:“我是个理财盲,对基金什么的一窍不通,而我轻信银行工作人员说的高收益,盲目投资导致损失惨重。”王老太认为,银行网点负责人袁某误导她购买基金产品,只夸大投资收益,却只字不提相关风险。为此,她将自己的遭遇多次向监管部门工行陕西省分行反映,但至今未得到理想解决。
银行表态:只是推荐 并未强行要求购买
“这个事情我知道,老太太已经多次前来反映问题了。”昨日下午,工行陕西省分行办公室一位曾姓负责人对记者表示,虽然与王老太多次交涉,但工行方面认为,所涉销售基金产品的过程中,银行方面没有任何过失。“她反映的问题已经过去四五年了,当时办理业务时的录像、录音等相关资料已经无从查找。经过银行调查,当事人袁某表示他只是给客户推荐了5款基金,而并未强行要求客户购买,也没有替客户操作交易,完全是客户的自愿行为。如果客户觉得银行工作人员强迫她购买基金导致亏损,可以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
“除银行存款无风险外,其他理财产品都有一定风险,这应该是所有投资者首先要有的意识。”业内人士建议,市民应根据自己的年龄段,结合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收入、家庭情况等,兼顾收益与风险来构建一个高效的投资组合,切不可盲目理财。对于银行来说,也应该综合考虑客户的个人情况,推荐适合客户的理财产品。
工行陕西省分行相关负责人也表示,他们已要求各网点工作人员向客户推荐匹配的产品。客户在购买前,可向银行客户经理详细询问产品的相关特性,并接受银行提供的风险承受能力测评,选择适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的产品。(记者王赫刘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