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传承雷锋精神,创新志愿服务”沈阳理工大学应用技术学院大学生志愿者服务优秀项目申报材料
“传承雷锋精神,创新志愿服务”
——沈阳理工大学应用技术学院大学生志愿者服务优秀项目申报材料
在今年恰逢雷锋同志牺牲五十周年暨毛泽东同志为雷锋题词四十九周年之际,也是我校开展“传承雷锋精神,创新志愿服务”为主题的志愿服务项目收官年,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我们收获了诸多优秀成绩,为我校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积累了大量经验,开展了极具代表性的系列活动。
“传承雷锋精神,创新志愿服务”项目是由沈阳理工大学应用技术学院大学生团体联合会船钉志愿者协会和各级学生会、志愿者组织联合组成的,并成立沈阳理工大学应用技术学院学雷锋志愿者服务队,由我校学生处团委直接指导,现有志愿者800余名。项目组自2010年3月成立以来,本着“立足校园,服务社会”为工作理念,充分发挥我校学生的自身优势,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为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使我校的青年志愿者行动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基地化的轨道。
一、完善组织体系,规范管理制度
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是活动项目开展的有力保障,也是进行管理规范的重要措施。为了更好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开展“传承雷锋精神,创新志愿服务”项目活动,切实服务国家教育事业,我校学雷锋志愿者服务队采取如下了措施:
一是项目组指导教师小组建设。指导教师领导小组组长由我校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担任,副组长由学生处处长***、学生处副处长团委书记***担任,学生处团委老师及各院系团总支书记为小组成员。
二是2010年3月初组建学雷锋志愿者服务队,服务队成员必须经过指导教师小组面试和审核观察后才能正式加入,服务队队长由前任船钉志愿者协会会长、现任大学生团体联合会副主席***同学担任。
三是制度的管理建设,项目组是直属我校学生处团委管理的,并制定了相关工作要求,对系列志愿活动进行统筹安排,确保行动有计划、计划早安排、安排即开展、开展后总结。
二、“传承雷锋精神,创新志愿服务”系列活动。
(一)船钉追思仪式
黄船钉同学是当代大学生的优秀代表,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黄船钉同学在危急时刻,用他宝贵的生命诠释了人生的价值,谱写了“船钉意义”——船钉虽小、作用巨大。为进一步学习船钉精神,我校船钉志愿者协会于2010年开始,每年的3月29日均要举行“船钉追思仪式”。
志愿者代表集体宣誓
(二)雷锋战友乔安山先生报告
乔安山是雷锋生前最亲密的战友,几十年来,默默坚持传播雷锋精神,是当代活雷锋的代表人物。2011年4月6日,我校特邀乔安山先生来我校做题为“谈雷锋精神”的主题报告会,为同学们解析新时期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
乔老在报告会上向大家凝练了雷锋精神的真谛,即雷锋精神就是我们国家的党魂、军魂,更是一种民族精神。乔老先生结束报告时向师生发出“让雷锋精神永存!”的响亮号召,期望师生学习雷锋事迹,传承雷锋精神,争做现时代雷锋式人物。
乔老在报告会上及会后与船钉志愿者协会代表合影
(三)德育基地建设
1、与抚顺市夕阳红养老院共建船钉志愿服务基地。
为培养同学们尊老爱幼的思想,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并倡导同学们以实际行动来践行雷锋精神,2012年5月31日,我校船钉志愿者协会在校团委的大力支持下,与抚顺市望花区夕阳红养老院联手共建船钉志愿服务基地,并进行了揭牌仪式。船钉志愿服务基地的建立实现了“群众所想,社会所需,志愿者所能”的服务要求,确保了志愿服务活动的长期稳定、持续深入,使服务时时刻刻都在进行,活动分分秒秒绽放光彩。
船钉志愿者协会代表宣誓及与夕阳红养老院工作人员合影
2、与抚顺市雷锋纪念馆共建德育基地。
抚顺市是雷锋的第二故乡,是雷锋精神的发源地。为弘扬雷锋精神,在学校中进一步深入开展学习学雷锋活动,培养学生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的精神,2012年6月11日上午十点,我校和抚顺市雷锋纪念馆协商一致,共同签署《沈阳理工大学应用技术学院与抚顺市雷锋纪念馆建立德育基地协议书》并进行了揭牌仪式。这是我校继船钉志愿服务基地之后的又一大学生德育实践教育基地,是我校加强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举措之一。
签署共建协议及我校领导、老师和船钉志愿者协会代表合影 结合与抚顺市雷锋纪念馆德育基地建立,为进一步丰富我校志愿服务的内涵,增强志愿者服务队伍的针对性﹑有效性,也为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创造新的载体,6月11日下午3点30分,我校在图书馆大礼堂隆重举行学雷锋志愿者服务队授旗仪式暨《诠释雷锋精神》报告会。抚顺雷锋纪念馆馆长**女士,我校党委书记**,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学生处处长***等领导以及我校广大志愿者成员出席了本次授旗仪式暨报告会,师生代表共计1000余人与会。
报告会现场及会后雷锋纪念馆馆长陈茁女士与志愿者代表合影
(四)走进齐大山 走近郭明义——我校师生到鞍钢感受郭明义魅力 2012年7月11日,伴着绵绵的细雨,我校部分学生工作干部与志愿者学生代表,在副校长***和校德育导师、雷锋同志亲密战友乔安山的带领下,乘车来到鞍山市齐大山矿区看望郭明义,近距离接触这位当代活雷锋,切身感受这位道德模范的大爱与人格魅力。
当天上午10时,师生们到达鞍山齐大山矿区,由于受暴雨影响,矿区部分路面出现塌方,郭师傅正在和工友们加班加点对路面进行整修。为了不耽误郭明义工作,师生们乘车来到了齐大山铁矿办公楼参观了他的荣誉室以及纪念品存放室。下午13时,得知郭明义终于抽出了时间,师生们非常高兴,立即赶往他工作的现场看望他。见到郭明义时,他显得风尘仆仆,可能还在为路面塌方情况担忧。“辛苦你们了,这么远的路!”见到大家,郭明义亲切地问。当乔安山老人迎上去时,郭明义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与喜悦,与乔老亲切的拥抱在了一起,他激动地说:“这是我一直盼望的时刻,乔老先生是我的榜样!”随后,我校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刘树民向郭明义赠与了“当代雷锋、服务于民,时代楷模、功在千秋”的锦旗和由我校艺术学院教授绘制的花开富贵牡丹图,以及记录黄船钉同学事迹的《闪光的“钉子”》一书一并赠送给他。同时,在现场举行了简短的聘任仪式,聘请当代雷锋郭明义为沈阳理工大学应用技术学院德育导师。
我校师生代表与郭明义、乔安山合影
三、“志愿在我心,服务为他人”
本次项目的开展,立时五个月,参与人次达两千余人,使我校广大青年学生深入、持久地学习了雷锋精神,使同学们以雷锋、郭明义、黄船钉为榜样,不断地总结自我,服务他人。此次系列活动全面、务实、灵活,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基本道德教育为基础,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提升学生素质。切实地起到了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自觉弘扬雷锋精神的目的。在以后的工作中,我校将通过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方式弘扬“雷锋精神”和“船钉精神”,展现新时期大学生风貌,坚持把学雷锋活动与爱校教育相结合,为学校乘势而上,再创佳绩贡献力量。精神文明建设为党的十八大献礼,争先创优现九十年辉煌!
第二篇:传承雷锋精神 深化志愿服务
“传承雷锋精神
深化志愿服务”活动计划
————服装与纺织学院
“天行键,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在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50周年之际,这句很早就萦绕耳畔的话再次打开人们紧闭的心,让雷锋精神重新以创新时代的形象被人们传承。因此,深化辽东学院青年志愿者行动,以项目化促进学雷锋志愿服务常态化、长效化成为传承雷锋精神的基本理念,同时,为达到切合实际的效果,各基层要把即将开展的“迎全运”七大社会志愿服务主体作为统揽,本着群众化努力搭建社会平台,以大力宣传的方式实现服务项目社区全覆盖、全民大参与。按照团中央有关部署,团省委、省青年志愿者协会决定,根据我校实际情况,我院将在2013年3月集中开展“迎全运”学雷锋志愿服务等一系列活动。
活动主题:传承雷锋精神,深化志愿服务。 活动对象:服装与纺织学院年全体人员。 活动地点:服装与纺织学院。 活动要求:明确“迎全运”学雷锋志愿服务的目标,通过微直播、发布活动照片、开展微访谈等方式不断提升活动影响力,确保将本次活动的任务落到实处。 活动目的:弘扬中华民族的时代精神、激发广大人民的服务热情、带动全运会的渐进发展,传承雷锋精神、深化志愿服务已成为全运会的核心主题,同时,让我院学生用实际行动以扶老助残、帮困解难、应急求助等形式多样的“迎全运”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掀起“传承雷锋精神,深化志愿服务”的热潮。 活动内容:在加强“迎全运”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的项目建设中,“金山社区携手服装学院学习雷锋活动启动仪式、全运会宣传、去黑沟小学送温暖、志愿者到景点服务、植树活动、慰问敬老院”等一系列传承雷锋精神,深化志愿服务的活动开展起来。具体内容如下:
1、金山社区携手服装学院学习雷锋活动启动仪式
如今,雷锋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脊梁,由社会为基础,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将雷锋精神以“迎全运”的主要内容进行大力宣传。以此为目的,金山社区社会群众将携手服装学院在3月5日当天开展学习雷锋活动的启动仪式,这是全体雷锋精神的传承者、“迎全运”的参与者共同的期望。
2、“迎全运,共参与”全运会宣传活动
在本次“迎全运”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中,各基层团委不仅要进一步加强十二运志愿者和“关爱行动”官方微博的建设和运营,发挥其在“迎全运”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中的积极作用,更要适当召开“迎全运”学雷锋志愿服务的宣传活动,让“雷锋精神,服务社会”在同学和广大群众心中根深蒂固。因此,我院领导经商议决定在3月15日活动期间开展“全运会宣传活动”,通过绘制海报、召开班会等趣味模式进行有效宣传,以便加深“全运会”以及“雷锋精神”的影响。
3、“学雷锋,送温暖”黑沟小学捐赠活动
雷锋精神明确发扬“帮困解难、应急求助、便民利民”的重要核心,旨在借全运期间通过为普通群众送温暖将雷锋精神有效的诠释。因此,计划在3月13日为黑沟小学送去温暖成为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我院社会实践部成员带领组织给学校送去温暖,使学雷锋志愿服务真正的做到切实可行,并广受好评。
除此之外,3月12日植树,3月20日慰问敬老院也在活动内容的日程之中,由我院学生会成员组织全院学生参与,合理分配,计划将一系列的“扶老助残、帮困解难”的活动依次顺利进行,为雷锋精神和全运会的大力宣传做出了根本性的贡献。
人们在社会中摸索前进,一片土地就这么大,精深的内涵却无止境的延伸了一个世纪。雷锋精神已经成为国人的依托,它在等待着,人们将它洒满神州大地,传遍每个角落。这半个世纪艰难而坎坷,而雷锋精神经历了长河的淘沙、时间的历练、历史的考验,光芒万丈的毅力在东方。而今,全运会的热潮又起,它用年复一年的重现,带出了被掠过的精彩,全运会携手雷锋精神,阔步昂扬。在“传承雷锋精神,深化志愿服务”的主题带领下、学生会成员和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下、各项工作筹备的详细准备中,愿“‘迎全运’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圆满成功。
服装与纺织学院 2013年3月1日
第三篇:传承雷锋精神 践行志愿服务
传承雷锋精神 践行志愿服务 ——海安中学2014年“学雷锋志愿服务月”全面启动 为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和倡导“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我校团委以“传承雷锋精神 践行志愿服务”为主题,引导我校团员志愿者开展 “学雷锋”志愿活动。
3月6日下午,我校团委组织团员志愿者深入海安新港,开展了“学雷锋”义务打扫卫生活动。在我校王广大校长、符应航副校长、杨仕刚主任、金秋森副主任及学校团委副书记黄珠琴、少先队辅导员邓春柳的带领下,50余名团员志愿者同学走出了校门,深入到海安新港,打扫、清理了环境卫生,师生们在打扫过程中,不怕脏,不怕累,不回避、不嫌弃,干劲十足,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向大家诠释了雷锋精神的真正含义,充分展示了海中师生良好的精神风貌。此次“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得到了海安新港领导的高度评价,引起了很好的社会反响。
在本次学雷锋活动中,同学们秉着“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的精神,渴望在实际行动中进一步提高个人素质,让文明、爱国、爱社会之花由校园伸展至社会,提升了同学们的社会责任意识与服务意识。
第四篇:关于“传承雷锋精神,深化志愿服务”倡议书
“传承雷锋精神深化志愿服务”
---关于号召全院学生会干部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倡议书亲爱的同学们:
今年是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50周年。历经半个世纪的风雨洗礼,雷锋形象依然鲜活!任凭50年岁月磨打,雷锋精神依然光芒闪耀。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道德模范常态化。新的时代赋予了雷锋精神新的内涵,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更应责无旁贷地躬身践行雷锋精神,引领社会学习雷锋精神新风气。
在此,我们向全体学生会干部发出如下倡议:
一、争做雷锋精神的弘扬者。大力弘扬雷锋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弘扬雷锋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弘扬雷锋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的敬业精神,弘扬雷锋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弘扬雷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把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紧密融合,用雷锋精神武装我们的思想,指引我们的行动。
二、争做雷锋精神的践行者。坚持从身边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小事做起,传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乐于助人的优秀品德、敬业奉献的优良作风,积极参加学校和学院组织的雷锋月活动、义工服务、德育实践和“三下乡”社会实践等志愿服务活动。自觉成为雷锋精神的模范实践者。
三、争做雷锋精神的推动者。积极主动自觉地参与到学雷锋活动中来,激励更多的同学热爱学习、奉献社会、助人为乐,推动更多的时代雷锋涌现,树立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文明和谐的生活方式,积极为建设和谐班级、和谐社团、和谐校园添砖加瓦。
同学们!让我们从今天做起,进一步深入学习雷锋精神,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争取早日能够为祖国的水利事业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共青团长沙理工大学水利工程学院委员会二〇一三年三月六日
第五篇:传承雷锋精神 志愿服务社区
传承雷锋精神 志愿服务社区
宝林里社区
“我愿意成为一名光荣的志愿者。我承诺:尽己所能,不计报酬,帮助他人……”3月4日下午,金川区宝林里社区灯光球场一阵阵高亢而洪亮的声音吸引了众多居民,原来是社区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巾帼志愿者服务队、老年志愿者服务队、女子民兵志愿者服务队的队员们正在庄严地宣誓。
3月,是学雷锋月。为了传承中华美德,学习雷锋精神,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宝林里社区特别组织了这次“传承雷锋精神、志愿服务社区”活动。整个活动有授旗、志愿者代表发言、志愿者集体宣誓、组织开展各项志愿服务活动四个流程,其中组织开展各项志愿活动内容丰富,包括学雷锋志愿服务宣传活动、辖区环境卫生整治活动、修理自行车、修理小电器、发放宣传资料、教授广场健身舞等。志愿者们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让雷锋精神在宝林里社区永远传承。(来源:金昌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