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科普作文 鸡蛋的秘密
鸡蛋的奥秘
牛顿发现了地球引力,伽利略发现了摆的秘密。有一天,在无意间,我发现了鸡蛋的奥秘。
星期六早上,爸爸妈妈都去上班了,我一个人在家,觉得肚子饿了,就想自己去弄点吃的。我想了想,最后决定煮鸡蛋。
我在冰箱里拿了出了两个鸡蛋,把它们放进锅里。过了一会儿,鸡蛋就煮熟了,因为肚子实在太饿了,顾不上把鸡蛋凉一凉就伸手去抓,结果把手烫起了一个小泡,疼的我直叫唤。我连忙随手把鸡蛋放在了一堆生鸡蛋旁,跑去用凉水冲手。等我回来的时候,熟鸡蛋和生鸡蛋混在了一起,分不出来了。
唉!!好倒霉啊!这二十多个鸡蛋怎么找出来啊!
我本想放弃,可是这该死的肚子又开始“不合作”了。心想就这样白白浪费我辛苦劳动得来的成果吗?真有些不甘心。我越想越气,就把气全洒在了那些鸡蛋上。我随手拿起一个鸡蛋在桌子上用力一扭,鸡蛋摇晃了几下就停住了,我又抓起一个蛋,在桌子上一扭,鸡蛋和上一个一个样。第三次,我拿起鸡蛋用力一扭,鸡蛋竞飞快的转了起来。这是怎么回事呢?接着我又把剩下的全都扭了一遍,结果都和第一二个相同,唯有第三个鸡蛋特殊,真是个怪蛋!先拨开看看,兴许就是那个熟的鸡蛋。我小心翼翼的把蛋壳敲开,拨开一看,真是我“朝思暮想”的熟鸡蛋。我不经意间竟然发现了一个生活的小窍门,我高兴极了!
鸡蛋的奥秘不止一个哦!
一天早上,正在吃早饭的时候,爸爸在厨房里拿出一个熟鸡蛋给我吃,我剥开壳,只见蛋白上面写着:早上好,几个字!我问:“爸爸,蛋白上面怎么有一句话啊?”爸爸说:“让我们来做个实验吧!”
先把盐和醋用开水调成含碘的混合物。冷却后,爸爸让我用一根小棍子沾上混合物在鸡蛋壳上写几个字。等字干后,放在锅里煮,不一会儿,鸡蛋就熟了,剥开蛋壳一看,几个字清清楚楚的呈现在蛋白上。
这就是科学的奥秘!他给我带来了无穷的乐趣!
第二篇:科普鸡蛋
非常高兴今天能有机会和大家一起分享、探讨科学的魅力,交流有关科普的一些小知识。
鸡蛋,想必大家都很熟悉,餐桌上的常客。购买回家后的鸡蛋,我们往往都会放在冰箱里保存,细心的朋友会发现,家里的冰箱一般都有专门搁置鸡蛋的盒子,按照盒子的样式,鸡蛋需要竖着放。那么,储存鸡蛋时一定要竖着放吗?且听我细细说来。
一般新鲜鸡蛋的蛋白会比较浓稠,分布有规律,能够有效地将蛋黄固定在鸡蛋中央。但随着时间的延长,尤其是外界温度比较高的时候,在蛋白酶的作用下,蛋白慢慢变稀,这时蛋白就失去了固定蛋黄位置的作用。又由于蛋黄比重轻于蛋白,鸡蛋横放,蛋黄就会上浮,更靠近蛋壳,因而变成“贴皮蛋”,容易形成“臭蛋”。如果在放置鸡蛋时,大头向上,直立存放就不会出现贴皮蛋。因为鸡蛋的大头有一个气室,即使蛋白变稀,蛋黄上浮,也不会使蛋黄贴在蛋壳上,大大降低了黏壳蛋的风险。所以,鸡蛋放置时,竖着摆放最合适。刚买回来的鸡蛋蛋壳上可能会有一些脏东西,于是有人会将鸡蛋清洗后再存放。殊不知鸡蛋壳上不仅有气孔,还有一层很薄的膜,清洗过程中会破坏鸡蛋原有的外蛋壳膜,使细菌和微生物进入蛋内,加速鸡蛋变质。在保存过程中,鸡蛋放入冰箱冷藏室中保存即可。鸡蛋在冰箱内最长可保存两个月,如果想追求更好的口感,可以在10天以内食用。
以上就是我分享的关于鸡蛋的小知识,谢谢大家。
第三篇:鸡蛋科普
鸡蛋科普
鸡蛋分土鸡蛋和洋鸡蛋
土鸡蛋指的是农家散养的土鸡所生的蛋,洋鸡蛋指的是养鸡场或养鸡专业户用合成饲料养的鸡下的蛋。另外,土鸡蛋,也有草鸡蛋,笨鸡蛋、本鸡蛋、山鸡蛋等方言称谓。对于这两种鸡蛋哪种营养价值更高一直有争议。从科学上对两种鸡蛋的17种氨基酸含量进行测定分析,没有明显的差异,但土鸡蛋蛋黄更黄,蛋清更粘稠,营养含量及营养价值略高。好像白酒一个72度一个42度,都是酒只是浓度不同。很多人愿意买土鸡蛋,因为土鸡蛋的养殖更生态。很难分辨出两种鸡蛋,这里有一些经验可以告诉你。
从鸡蛋的外观上看,一般土鸡蛋个稍小、壳稍薄,色浅(粉色),较新鲜的有一层薄薄的白色的膜。洋鸡蛋蛋壳大,蛋壳呈(深)褐色,蛋壳厚。有的农户用蛋鸡品种的鸡散养也能下出与普通的鸡完全一样的品质的蛋,而且增加了蛋的单个重。所以光凭蛋壳颜色以及大小不能完全说明问题。
如果你还不能确定,可在购买后打开蛋壳,放在平底碟子里,蛋黄占蛋体比例大,呈金黄色,蛋黄蛋清能看到高低三层,特别蛋清粘稠的是土鸡蛋;蛋黄占蛋体比例相对少,呈浅黄色,基本平铺在碟子里,分不出高低层次的为洋鸡蛋。
在笼养鸡蛋与散养鸡蛋的分辨中,人们往往忽视了对蛋清的分辨,蛋黄的黄度固然重要,但是有不良的人可以通过添加违禁添加剂来达到目的。而粘稠的蛋清只有能跑能跳能飞的活动度大的鸡才能生出来的,这个比蛋黄更能说明笼养鸡蛋与散养鸡蛋问题。适合人群
一般人都适合,更是婴幼儿、孕妇、产妇、病人的理想食品。一般人每天不超过5个即可。从营养学的观点看,为了保证膳食平衡、满足机体需要,又不会营养过剩,一般情况下,老年人每天吃1~2个鸡蛋为宜。中青年人、从事脑力劳动或轻体力劳动者,每天可吃2个鸡蛋;从事重体力劳动,消耗营养较多者,每天可吃2~3个鸡蛋;少年儿童由于长身体,代谢快,每天也应吃2~3个鸡蛋。孕妇、产妇、乳母、身体虚弱者以及进行大手术后恢复期的病人,需要多增加优良蛋白质,每天可吃3~4个鸡蛋,但不宜过多。
鸡蛋吃法多种多样,就营养的吸收和消化率来讲,煮蛋为100%,炒蛋为97%,嫩炸为98%,老炸为81.1%,开水、牛奶冲蛋为92.5%,生吃为30%~50%。
煮蛋方法
煮鸡蛋时经常会出现蛋壳破裂,避免破壳的基本要领是“开水煮冷蛋”。
蛋壳破裂的原因是由于蛋清蛋黄在加热时体积会膨胀,而且液体膨胀率大于固体蛋壳的膨胀率,当内容液体的体积大于蛋壳容量时,蛋壳就会胀破。
但是,鸡蛋里的蛋白质在凝固时会收缩,如果把鸡蛋快速加热,当蛋清外层受热膨胀时,内部还是冷的,没有膨胀,总膨胀量就比较小,蛋壳膨胀增加的容量以及鸡蛋里气室的容量就能承受,不会胀破。继续加热,内部开始受热膨胀时,外层蛋清已经凝固收缩,总膨胀量也比较小,蛋壳也不会胀破。快速加热的最好方法就是把鸡蛋直接放入开水里煮。[1]具体做法是:
待水开后,把凉鸡蛋搁在小漏勺里放入开水中煮8分钟即可熟透(想吃半熟鸡蛋可以减少煮的时间),这样既可避免烫手又可防止跌破蛋壳,而且时间易于控制。只要保持水开,小火即可。鸡蛋要凉,刚从冰箱取出的鸡蛋或者在冬天最好,如夏天鸡蛋不在冰箱存放,把鸡蛋在冷水中浸泡一会儿凉透也可减少破壳。冬天,鸡蛋和水都比较凉,即使用凉水煮,只要水少,加热快速,蛋壳一般也不会破。
最错误的做法是,鸡蛋放在冷水里小火缓慢加热,热量有足够的时间传递到鸡蛋内部,蛋清蛋黄内外同时受热膨胀,膨胀量大,结果胀破蛋壳。这时往往蛋清还没有达到凝固温度,蛋清会流出壳外,凝固成白色团絮状。
鸡蛋煮多久
“3分钟鸡蛋”是微熟鸡蛋,最容易消化,约需1小时30分钟消化;
“5分钟鸡蛋”是半熟鸡蛋,在人体内消化时间约2个小时;煮沸时间过长的鸡蛋,人体内消化要3小时15分钟。
“5分钟鸡蛋”不仅软嫩、蛋香味浓,而且有益于人体摄取营养。
鸡蛋皮怎么剥
煮鸡蛋有时不好剥,其原因一是鸡蛋没有煮熟,这样的蛋剥一块皮掉一块蛋白。二是蛋虽煮熟了,但蛋壳和蛋白粘在一起,即使一块一块把壳剥下来,蛋白也会被带下,费时费力不说,看上去也不美观。为此,可将煮好的蛋,趁热放在冷水中浸一浸,再剥就好剥了。选购技巧编辑
新蛋辨别可用日光透射:用左手握成圆形,将蛋放在圆形末端,对着日光透射,新鲜的鸡蛋呈微红色,半透明状态,蛋黄轮廓清晰,昏暗不透明或有污斑的,说明鸡蛋已经变质。可观察蛋壳:蛋壳上附着一层霜状粉末,蛋壳颜色鲜明,气孔明显的是鲜蛋;陈蛋正好与此相反,并有油腻。可用手轻摇:无声的是鲜蛋,有水声的是陈蛋。可用冷水试:如果蛋平躺在水里,说明很新鲜;如果它倾斜在水中,它至少已存放3~5天了;如果它笔直立在水中,可能存放10天之久,如果它浮在水面上,这种蛋有可能已经变质,建议不要购买。
真假辨别
根据专家提供的意见,大家可从以下几方面鉴别鸡蛋的真伪:假鸡蛋蛋壳的颜色比真鸡蛋的外壳亮一些,但不太明显。
用手触摸假鸡蛋蛋壳,会觉得比真鸡蛋粗糙一些。
在晃动时会有声响,这是因为水分从凝固剂中假鸡蛋溢出的缘故。
用鼻子细细地闻,真鸡蛋会有隐隐的腥味。
假鸡蛋打开后不久,蛋黄和蛋清就会融到一起。这是因为蛋黄与蛋清是同质原料制成所致。
第四篇:科普鸡蛋(长)
非常高兴今天能有机会和大家一起分享、探讨科学的魅力,交流有关科普的一些小知识。
鸡蛋,想必大家都很熟悉,餐桌上的常客。可是如何选购好的鸡蛋,买回家的鸡蛋又该如何存放?可能在座的各位就不太清楚了吧,那就听我细细说一下。
散黄蛋、发霉蛋、粘壳蛋等鸡蛋会影响人体健康,因此,可以通过“一看”、“二听”、“三掂”、“四照”来挑选鸡蛋。“一看”蛋的颜色和光泽:新鲜鸡蛋蛋壳比较毛糙,壳上有一层霜状粉末,表皮没有破损、颜色鲜亮;陈蛋的蛋壳稍暗,表面光滑;霉蛋的外壳有灰黑色针尖至小米粒大的霉点或斑块。“二听”蛋内的声音:用两指夹住鸡蛋,靠近耳边轻轻摇晃,鲜鸡蛋气室、蛋黄完整,饱满无响声;劣质鸡蛋因蛋液变稀、变少,摇时有晃动感,并伴有轻微的响声。“三掂”蛋的重量:对于同样大小的鸡蛋,如果手感越沉那就说明鸡蛋越新鲜,劣质鸡蛋手感轻飘。“四照”:把鸡蛋握在手中,对着白光或灯光照,鲜鸡蛋透光度好,呈淡红色,中间隐隐可见蛋黄。劣质鸡蛋即使对着强光,也依然发黑,透不出光来。
挑选好了鸡蛋,带回家,又该如何存放呢?
一般新鲜鸡蛋的蛋白会比较浓稠,分布有规律,能够有效地将蛋黄固定在鸡蛋中央。但随着时间的延长,尤其是外界温度比较高的时候,在蛋白酶的作用下,蛋白慢慢变稀,这时蛋白就失去了固定蛋黄位置的作用。又由于蛋黄比重轻于蛋白,鸡蛋横放,蛋黄就会上浮,更靠近蛋壳,因而变成“贴皮蛋”,容易形成“臭蛋”。如果在放置鸡蛋时,大头向上,直立存放就不会出现贴皮蛋。因为鸡蛋的大头有一个气室,即使蛋白变稀,蛋黄上浮,也不会使蛋黄贴在蛋壳上,大大降低了黏壳蛋的风险。所以,鸡蛋放置时,竖着摆放最合适。刚买回来的鸡蛋蛋壳上可能会有一些脏东西,于是有人会将鸡蛋清洗后再存放。殊不知鸡蛋壳上不仅有气孔,还有一层很薄的膜,清洗过程中会破坏鸡蛋原有的外蛋壳膜,使细菌和微生物进入蛋内,加速鸡蛋变质。在保存过程中,鸡蛋放入冰箱冷藏室中保存即可。鸡蛋在冰箱内最长可保存两个月,如果想追求更好的口感,可以在10天以内食用。
以上就是我分享的关于鸡蛋的小知识,谢谢大家。
第五篇:科普作文 马达的秘密
马达的秘密
马 达,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名词,他为赛车赋予了灵魂,使它在比赛场上奔驰。在生活中,你可能在某个地方看见过它,但 是,你注意过它么?你对它提出过疑问么?如果没有,那就听一听我和马达之 间的故事吧。
在上一个星期天,我约了几个朋友一起去公园“飙”遥控汽车,我准备了很长时间,要和他们决一死战。到了比赛时间,我准时带了自己的“宝车”来。“3,2,1.”随着指挥员的一声令下,赛车们像脱了弦的箭一样冲向终点,但是我的遥控汽车遥遥领先,经过三个漂亮的漂移后,只剩下一个弯路就到终点了,可是没留意地上的一洼水,滑了上去,撞到了树上,通过反弹腾空720度之后车重重的撞到了地上,看到遥控汽车出了“车祸”,我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跑到事发现场。遥控汽车躺在地上,我的心都碎了,急忙把他捧在手里:这可是哥哥送我的生日礼物呀。
小明走过来,安慰我说:“别难过,我来给你修,你看看,外壳都没坏,肯定是里面电线坏了,接上就行了。”说完,像变戏法一样拿出一个螺丝刀,动手修了起来。大家都围了上去,看小明如何修理。只见他把螺丝一个个拧了下来,打开车盖,看见了大大小小的电线和一个类似电池的东西。“这是什么?”我问道。“这是马达,用来发电的。”“那马达里又是什么呢?”“是几个磁铁和核心装置电磁铁组成的。”“那电磁铁又是什么东西组成的?”我爱问问题的毛病又烦了。“这个我真不知道。”小明说。这时,小明也找到了问题所在,原来是一条电线断了,小明把他接好了。大家都称赞小明,而我却连一句感谢的话都没说,只是心想:难道这条电线和马达有关系么?我怀着疑问回到了家。
到了学校,我打算在科学课上向老师请教。不料,刚上课,老师就说:“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电磁铁这一课。”通过老师的讲解,我终于知道电磁铁是一种什么东西了 :电磁铁是利用线圈把电能转化成电磁能的装置,是由线圈和铁芯两部分组成。看来我的猜想没错,电磁铁确实和那些电线有关。电磁铁与磁铁虽然听起来很相似,都能吸金属,都有同级相斥,异级相吸的原理,但是电磁铁还有两大好处:第一是电磁铁的南北极可以改变,这样可以很好的利用它。第二就是通电有磁性,断电磁性消失,这样可以节省劳动力。电磁铁在生活中应有很广泛,像闹钟上的电铃,提醒我们时间;电话上的听筒,为我们的通信立下不朽之功。难道电磁铁与我们的生活不是极其密切么? 其实电磁铁的秘密只是科学知识的冰山一角,只要你仔细观察生活中的一点一滴,有对追求科学的真相又坚持不懈的态度和敢于疑问的精神,科学就随处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