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鼓岭山顶有块神奇石头
鼓岭山顶有块神奇石头
鼓岭上的这块神奇石头常年不会干涸
本报讯(记者孔丽实习生高思颖/文林良划/图)“鼓岭真是一块神奇的地方,上周末上山发现一块石头下雨前会吐泡泡。”
昨天,福州郑先生逛鼓岭螃蟹岭时,发现山顶有块大石头形状像螃蟹,下雨前还会冒泡泡。当地老人告诉他,大石头一年四季永不干涸,即便是许久未曾下雨的三伏天。
一块普通石头怎么会有如此神奇?为了考证真实性,昨天小记跟着郑先生一起登上鼓岭,寻访这块螃蟹石。
螃蟹石貌似一只躺着的螃蟹
鼓岭万国公益社向前走50米左右,旁边有一条隐藏在草丛中的小道。郑先生说,这条小道通向螃蟹石,被当地村民称为“蟹道”。
走了200米左右,碰到了82岁的刘依姆。“不是像我这样上了年纪的人,基本上找不到螃蟹石。”老人家穿着雨鞋要给我们带路,她说当地人都叫螃蟹石为毛蟹石,长得像福州本地的毛蟹。
大约又走了200米,我们发现一块青黑色的石头,约有四米多长,形似一只躺着的螃蟹,“腹部”有很多小窟窿,窟窿眼里往外冒着水。
刘依姆说,螃蟹石永不干涸的传言是真的,每逢下雨前,都会冒很多小水泡,下雨时就成了个“小喷泉”,从窟窿里冒出很多水柱来。有螃蟹
石的地方俗称“螃蟹穴”。
“听村里人说,这是一只神蟹,从山下的梯田爬上来,到了山顶不小心翻了个,然后就永久地搁浅在这里。”刘依姆说,神蟹化作螃蟹石,流出清泉给村民饮用,也算是功德一件。
村民猜测石头中空里面积满水
螃蟹石为啥冒水?刘依姆说,村民推测,可能螃蟹石是中空的,里面平时就积满了水。螃蟹石旁都是草,雨前湿气先下来,附着在石头上,积成小水滴,滴到石缝里,螃蟹石的窟窿里面,水滴就会激起,远远看上去好像水泡。
老福州人郑先生说,以前也见过类似的石头能预测天气的,一般是下雨之前,石头表面会变得湿湿的。其实这和螃蟹石的原理一样,下雨之前水汽先下来,石头表面附着了水滴,就变湿了。
我们在《鼓岭乡志》等文献,都没有找到相关的文献记载,询问福州的地理文史专家,也表示知道此地但不知道神蟹的故事。唯独有文字记载的内容,就是鼓岭乡俗研究者郭健飞先生在他的一篇文章中说:蟛蟹岭(也叫螃蟹岭)后门山斜坡上有一块大岩石约有几十平方米,俗称蟛蟹穴。终年有水由穴中涌出,就是烈日当空或是夏季大旱,水源也从未间断,不论太阳多炎热都晒不干,真是奇迹。鼓岭人郭祥辉说,螃蟹盖子下面是一眼山泉,所以一年四季的泉水源源不断。
临走前,刘依姆有个愿望,她认为螃蟹岭最有价值的就是螃蟹石,希望这能成为一个旅游景点,让更多的人知道这块“神蟹”的故事。
作者:孔丽高思颖林良划 图
分享:
第二篇:鼓岭视屏讲稿
我们鼓岭旅游度假区在福州城的东部,距离福州城13公里,平均海拔800m,每年这个地方的最高温度也不会超过23.5摄氏度,所以在夏天的时候非常凉爽。
1840年的时候,福州被开辟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很多洋人来到我们福州这个地方做生意,常住在我们福州的人都知道,我们福州的夏天是非常的炎热,非常的闷,虽然说我们紧靠着大海,但是这个海风是吹不进去的,因为三面环山,我们老福州都叫我们夏天闷葫芦。在1885年的时候,一位美国教会的医生去赶往我们鼓岭后面的连江县会集镇,翻越偶们鼓岭的时候发现我们鼓岭的气候非常适合夏天居住,然后回去过后,在洋人圈就传开了。1886年英国医生任尼来到我们鼓岭修建了鼓岭的第一栋别墅,宜夏别墅。后来,居住在福州的来自十多个不同国家的洋人都在鼓岭修建了别墅,最多的时候300栋,来鼓岭避暑的洋人最多有3000多人。
2012年的时候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总书记去美国华盛顿发表了一篇演讲,将鼓岭带进了公众的视野,当时在华盛顿的时候习总书记讲的这个故事的主人公,麦尔顿加德纳。他年幼的时候就生活在这里,在二战的时候他跟家人回到了自己的国家,后面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再能到儿时的地方再看一眼,直到去世的时候嘴里还念着我们鼓岭,他妻子伊丽莎白看了之后非常的心痛,伊丽莎白几次来到中国,寻找鼓岭这个地方,找了好几次也没找到鼓岭这个地方,后面在一位中国留学生的帮助下,这个学生刚好写了一篇啊,鼓岭这样的文章,被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看见了,当时习总书记就要求福州外办邀请加德纳夫人1992年的时候来到鼓岭圆了他丈夫的这个梦。
那我们现在就去伊丽莎白当时居住的别墅,宜夏别墅去参观参观。宜夏别墅顾名思义,适合夏天居住的别墅,1992年的时候习总书记也是在这里接待了加德纳老太太,现在的宜夏别墅是我们的一个中美友谊屋,我们走去里面看看,现在我们来到了宜夏别墅的里边,这里面放置了很多欧洲运过来的古董家具这栋房子的结构在100多年前就有了一个空气的自动循环系统,我们再看地面上有这个孔,其实它下面是一个镂空的一个架空层,夏天得时候风从下边吹进来再从我们墙上的孔上排出去,形成了一个屋内特有的空气循环系统。
现在我们进去柳杉王公园看一下,各位游客,我们现在来到了我们鼓岭的柳杉王公园,近些年来,我们的柳杉王公园几乎成了我们鼓岭的代名词,在公园的正中有一棵1300多年的柳杉树,大约在唐朝的时候就开始生长了,树高有30m,树冠直径有25m,树围达到8.6m。要八九个人合抱,我们走近仔细看,会发现这棵柳杉王并不是一棵树长成的,它是两棵树环保而成的,我们称之为夫妻树,情侣树,象征着和睦,高贵。很多游客看了这棵树之后都感到非常的震撼,都会问到鼓岭这么多柳杉树为什么只有这一棵长到了1300多年,大家这可看这课柳杉树长的是畸形的张牙舞爪的,再看看旁边的柳杉树是长的笔直笔直的,在当时来说的话村民都把笔直的树砍回去建房子,那么这棵柳杉王的话由于长的比较畸形,在当时来说的话没什么建筑价值,以至于村民没有去砍它,让他长到了1300多年。
现在我身后的这栋别墅是当时洋人保留下来的十多栋别墅里面唯一一栋两层结构的,在二战的时候,这栋别墅用来做过山上的小学,后面被我们的福州海防将军 李世佳 来作为别院,后来是作为我们鼓岭旅游度假区的历史文化展馆,现在是大梦书屋,作为福州海拔最高的书屋,当我们走进书屋,我们来到大梦书屋里面会发现简直文艺的不行,既有中式风格也有欧式风格,抬梁式的房梁和门窗简直是绝美的搭配。
现在我们来到了鼓岭的百年泳池,洋人来到山上肯定有一个茶余饭后消遣娱乐的地方,于是就修了这个游泳池,在当时来书哦,我们山上的村民并不知道游泳池是个什么东西,当时洋人挖了这个游泳池过后,村民以为是用来养鱼的,结果人家从国外空运过来这个水泥,当时我们国内是没有的,然后与洋灰用水一和,坚固如石,让当地的村民叹为观止,修建这个游泳池的选址特别好,在我们的后方有泉水,夏天把泉水引到游泳池里面,他们是在泉水里边游泳,这个泉水是冰的,所以在有用之前,他们都会在两侧的平台做一些热身运动,村民都以为他们是在演猴戏,都会围在周围看,旁边的这栋小别墅是当时游泳池的配套,游泳过后他们会在这里换上衣服,拿上椅子在这里晒太阳,另外他们这个泉水呢还别有用处,他们在来游泳的时候都会带上啤酒可乐甚至是西瓜往游泳池里面一扔,因为我们鼓岭的泉水非常的凉像一个天然的冰箱,游泳过后可以在这里晒着太阳,喝着冰镇啤酒,想想这是100度年前这个小小山村的的生活,想想就觉得特别的惬意。
现在我们来到了鼓岭的万国公益社,这可以说是我们福州比较早的会所了,这是当时300多户洋人家庭,每个家庭出资了一些美金,建了这个万国公益社,并且每个家庭每年还回出资五美元的年费,平时他们在舞会酒会和一些慈善会,现在这个万国公益社还会给一些慈善公司来这里做一些免费的活动。我们当地的居民在晚上也会在这里跳跳广场舞。曾经郁达夫在登鼓岭的时候,刚好走到这里,看到我们山上的村民在这里摆清明宴,然后山上的村民就拉上了郁达夫一起吃清明酒,郁达夫在文章中还提到了鼓岭的青红酒,他说这个鼓岭的青红酒堪比西方的香槟。我们现在进去万国公益社里边看看吧,现在我们来到了万国公益社里边,里面非常的宽敞,曾经在山上居住的这些洋人们,每逢礼拜六礼拜天都会来这里做舞会,我们看到身后的舞台在这边,我们再去看看墙上的图片,墙上的这些老图片呢就是站在我们万国公益社的后边拍的。我们看这张照片,一层一层像梯田一样的是洋人当时修建的网球场,他们曾今会在这里打网球,还会叫我们当地村民的小孩子去捡球。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在去往古街的路上,看我们古街这两边的房子非常的有特色都是我们村民的房子,都是用石头建的,鼓岭用石头建的这个房子冬暖夏凉,冬天冷空气进不去,因为墙体比较厚嘛,相反的,夏天热空气进不去,是非常的凉爽的。这里有个说法就是白天摇大扇,晚上盖大被,因为我们后边就是大海,晚上海风吹过来是非常的凉爽,所以晚上要盖被子。曾经在鼓岭古街,这条长300米左右的街道上,异常的繁华,在100多年前,这条街上粮店肉店一应具有,还有一个市场一天会宰10头羊一头牛,供山上3000多号洋人食用。
在我身后的这个是鼓岭最早的照相馆,在100多年前我们福州也没有几家,我们鼓岭已经有了当时的柯达照相馆,这栋房子呢,跟我们前面看到的老别墅不太一样,前面的都是后面修复的,而这栋是完全没有经过修复的,这个是当时帮洋人修建房子的一个工头,叫洋人帮自己设计的一个房子,现在他的后人还住在里面。大家看粘合的材料呢,并不是当时的水泥,修补长城用的就是这个,糯米粉贝壳和少许的沙粘在一起非常的坚固。
现在我们来到了鼓岭邮局,我们这个邮局是中国夏季五大最古老的邮局之一,这个夏季邮局呢,顾名思义就是夏天开的邮局,它是为当时我们山上的避暑的洋人专门修建和创办的,它在每年的端午节和中秋节洋人上山避暑的时候才开放,当时我们这个小小的邮局有局长,办事员和邮差,最初的时候,每天收发两次,后面这个山上有老虎出没,为了我们邮递员的安全改成了一天只收发一次。
在2012年的时候我们的习总书记在美国华盛顿发表鼓岭梦的演讲,这里边的主人公就是靠我们鼓岭夏季邮局的邮戳找到了鼓岭这个地方。现在,我们来到了邮局里边,墙上有当时居住在山上的洋人亲手绘制的一张在当时所有居住在山上的洋人别墅的分布图,当时是为了方便我们的邮递员,在这个图上别墅还编了门牌号跟我们现在是一模一样的。在我们邮局的旁边有一口井,这是一口百年古井,这口古井非常的特别,在外壁上写了本地外国公用水井,这是我们当地的村民跟我们外来的洋人的一口友谊井,这口井说明了我们当地的居民与居住在这里的洋人之间是相处的非常好,这口井一直沿用至今,里面的水非常的清澈,它的矿物质含量非常的高,可以高出茶杯3mm不溢出,硬币放下去甚至不会沉,当地的居民经常会到这里拎水回去泡茶。
各位游客,我们鼓岭有两条旅游线路,现在我们已经游览完了第一条,也欢迎各位游客下次来的时候可以去游览我们的二号线路,二号线路可以看到我们全福州最美的日出跟最美的日落,还可以看到我们的三江口,谢谢大家!.柳杉王 鼓岭柳杉王
柳杉王公园位于福州鼓岭风景区,它因一株高30米、径围约10米、直径3.2米的“柳杉王”而得名。
柳杉似松似杉,又称三春柳或红柳。鼓岭有多处成片柳杉林,树龄数百年的有数十株,其中最为署名的就是长于园中的一株“柳杉王”。据史料记载这棵大树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柳杉王”常年郁郁葱葱,中间一枝分为两枝,人称“夫妻树”、“情人树”。“柳杉王”已被列为中国古树名木加以保护。“柳杉王公园”也是福建省海拔最高的公园。
公园小径两边翠竹清丽,当风潇洒。径旁是涓涓小溪,逸出流动的凉意。小径通向“揽翠亭”。揽翠亭有联:倚仗闲吟松风万壑;凭栏远眺灯火三山。据说,过去从鼓岭西望,蜿蜒流淌、千折百回的内河把城区“写”得像个草书的“福”字。
柳杉王公园说不上是让人流连忘返的佳境,不过因为“柳杉王”的名气慕名而至的人很多,而让多数人觉得那个公园就是鼓岭风景区乃至全福州市的最佳景点。
树旁,另有一天然泉水涌出,终年不竭,水质甘醇,与“柳杉王”相映成趣。“柳杉王”现己被国家列为中国古树名木加以保护。
2.大梦书屋—唯一一栋两层结构的别墅 3.泳池—泳池旁边的小别墅 4.万国公益社
万国公益社是鼓岭上颇为有名的历史建筑,被誉为福州最早的会所。由于年代久远,这座石屋有些破败,但特色尚存。石屋的墙体用青、黑、白等不同颜色的石头砌成,处处透露着波希米亚风。经过简单装修后,这座石屋如今已成为一个老人会馆,供老年人在这里娱乐。作为福州最早的西式俱乐部,万国公益社内设歌舞厅、化妆室、更衣室等,设施非常完善。除了是休闲会所,万国公益社还筹办了鼓岭第一所侨民医院(鼓岭卫生院前身),但20世纪50年代,外国人陆续回国,万国公益社就变得冷清了。万国公益社后曾建有七个网球场,也已荒废,变成了菜园。5.古街山庄
照相馆—完全未经修复 6.鼓岭邮局
1902年6月16日开办的鼓岭夏季邮局,是中国最早的邮局之一,也是当时全国仅有的五个夏季邮局之一。
鼓岭老邮局是鼓岭上另一处著名的历史建筑,这个邮局开办于1902年,每年在端午节后开张,农历八月十五后关闭,属于季节性邮局,与庐山邮局等并列,属于中国早期五大著名的“夏季邮局”。2012年后在邮局遗址原样修复并对外正常运营,在当年邮局旁的一口古井,井圈外壁上的字迹,还能看出“外国、本地、公用”六个阴刻的字。邮局内部有一幅手绘的地图,洋人居住的分布图 邮局旁边有一口百年古井,现在还在使用
7.鼓岭梦—习近平在华盛顿演讲时(伊丽莎白)2012年2月15日中午,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习近平在美国华盛顿访问时向中美来宾生动讲述了一段20年前发生在鼓岭的中美友好交往的佳话。8.宜夏别墅(加德纳)
1886年,外国牧师任尼在鼓岭建避暑别墅,此后外国人竞相效仿,到光绪二十五年已有80栋。宜夏别墅虽然该年一场台风过境,仅剩12座,但是不久又陆续恢复。1935年,这里的别墅群,已拥有各具特色的别墅366座,这里也因此获得“左海小庐山”美誉,是全国最早的外国人度假村。
宜夏别墅位于鼓岭乡宜夏村,现在这栋别墅是鼓岭上保护最好的一栋,也是建造最早的一栋。别墅用石头建成,长约25米,宽约35米,外观已修缮,石头之间破损的缝隙用白灰勾边。走入别墅,里面有十余个大大的房间,全部粉刷一新,老别墅的整体状况很不错。
福建华南女子职业学院在2002年前后接手了这栋别墅。多年来,学校不断维护这栋老房子。学校外籍教师很多,最初设想是作为教职员工暑假避暑休假地点。打算做中美合作办学的纪念地和校史展览室,并用于学校招待中外友人。
2012年前后,由鼓岭旅游度假区管理委员会接收,重新修缮后对游客开放,现为开放的鼓岭摄影展展室。
鼓岭的老别墅最多时有300多栋,绝大多数都用当地石材建设,墙体较厚,风格主要是西方近代样式。这些建筑多属避暑暂住性建筑,兼之山区建材、工匠均不便,因而大多规模较小。
第三篇:鼓岭导游词
鼓岭导游词
我们鼓岭旅游度假区在福州城的东部,距离福州城13公里,平均海拔800m,每年这个地方的最高温度也不会超过23.5摄氏度,所以在夏天的时候非常凉爽。
1840年的时候,福州被开辟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很多洋人来到我们福州这个地方做生意,常住在我们福州的人都知道,我们福州的夏天是非常的炎热,非常的闷,虽然说我们紧靠着大海,但是因为三面环山,这个海风是吹不进去的。在1885年的时候,一位美国教会的医生去赶往我们鼓岭后面的连江县的时候,翻越鼓岭的时候发现我们鼓岭的气候非常适合夏天居住,回去过后,就在洋人圈就传开了。
1886年英国医生任尼来到我们鼓岭修建了鼓岭的第一栋别墅,宜夏别墅。后来,居住在福州的来自十多个不同国家的洋人都在鼓岭修建了别墅,最多的时候300栋,来鼓岭避暑的洋人最多有3000多人。
2012年的时候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总书记在美国华盛顿发表了一篇演讲,将鼓岭带进了公众的视野,总书记讲的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叫做麦尔顿加德纳。他年幼的时候就生活在这里,在二战的时候他跟家人回到了自己的国家,后面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再能到儿时的地方再看一眼,直到去世的时候嘴里还念着我们鼓岭,他妻子伊丽莎白看了之后非常的心痛。伊丽莎白曾几次来到中国,寻找鼓岭这个地方,也没找到鼓岭。后来一位中国留学生写了一篇关于鼓岭的文章,被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看见了,当时习总书记就要求福州外办邀请加德纳夫人来到鼓岭圆了他丈夫的这个梦。
那我们现在就去伊丽莎白当时居住的别墅,宜夏别墅去参观。宜夏别墅顾名思义,适合夏天居住的别墅,1992年的时候习总书记也就是在这里接待了加德纳老太太,现在的宜夏别墅是我们的一个中美友谊屋,我们走去里面看看,现在我们来到了宜夏别墅的里边,这里面放置了很多欧洲运过来的古董家具。值得一提的是这栋房子的结构在100多年前就有了这样一个空气的自动循环系统,我们再看地面上有这个孔,其实它下面是镂空的一个架空层,夏天的时候风从下边吹进来再从我们墙上的孔上排出去,形成了一个屋内特有的空气循环系统。
现在我们前往柳杉王公园,各位游客,我们现在来到了我们鼓岭的柳杉王公园。近些年来,我们的柳杉王公园几乎成了我们鼓岭的代名词,在公园的正中有一棵1300多年的柳杉树,大约在唐朝的时候就开始生长了,树高有30m,树冠直径有25m,树围达到8.6m。要八九个人合抱,我们走近仔细看,会发现这棵柳杉王并不是一棵树长成的,它是两棵树环抱而成的,我们称之为夫妻树,情侣树,象征着和睦,高贵。很多游客看了这棵树之后都感到非常的震撼,都会问到鼓岭这么多柳杉树,为什么只有这一棵长到了1300多年,大家可以看到这棵柳杉树是畸形的张牙舞爪的,再看看旁边的柳杉树是长的笔直笔直的。在当时来说,村民把笔直的树都砍回去建房子了,由于这棵柳杉王长的比较畸形,在当时来说的话没什么建筑价值,以至于村民没有去砍它,让他长到了1300多年。
现在我们来到了鼓岭的百年泳池,洋人来到山上肯定需要有一个茶余饭后消遣娱乐的地方,于是就修了这个游泳池。在当时,我们山上的村民并不知道游泳池是个什么东西,当时洋人挖了这个游泳池过后,村民以为是用来养鱼的。结果人家从国外空运过来这个水泥,然后与洋灰用水一和,坚固如石,这在当时是绝无仅有的,让当地的村民叹为观止。修建这个游泳池的选址特别好,在我们的后方有泉水,夏天把泉水引到游泳池里面,他们是在泉水里边游泳。因为这个泉水非常冷,所以在游泳之前,他们都会在两侧的平台做一些热身运动,村民都以为他们是在演猴戏,都会围在周围看。旁边的这栋小别墅是当时游泳池的配套,游泳过后他们会在这里换上衣服,拿上椅子在这里晒太阳,想想就觉得特别的惬意。
现在我们来到了鼓岭的万国公益社,这可以说是我们福州比较早的会所了。这是当时300多户洋人家庭,每个家庭出资了一些美金,建了这个万国公益社,并且每个家庭每年还会出资五美元的年费,平时他们会在这里办舞会酒会和一些慈善晚会。现在这个万国公益社还会免费给一些慈善公司作为活动会场。曾经郁达夫在登鼓岭的时候,看到我们山上的村民在这里摆清明宴,然后山上的村民就拉上了郁达夫一起吃清明酒,后来郁达夫在文章中还提到了鼓岭,他说鼓岭的青红酒可是堪比西方的香槟呢。
我们现在进去万国公益社里边看看吧,现在我们来到了万国公益社里边,里面非常的宽敞,我们可以看到墙上有很多照片,墙上的这些老图片呢,就是站在我们万国公益社的后边拍的。我们来看这张照片,一层一层像梯田一样的是洋人当时修建的网球场,他们曾今会在这里打网球,还会叫我们当地村民的小孩子去捡球。各位游客,现在我们在去往古街的路上,看我们古街这两边的房子非常的有特色都是我们村民的房子,都是用石头建的。鼓岭用石头建的这个房子冬暖夏凉,冬天冷空气进不去,因为墙体比较厚嘛,相反的,夏天热空气进不去,是非常的凉爽的。曾经在鼓岭古街,这条长300米左右的街道上,异常的繁华,在100多年前,这条街上粮店肉店一应具有,还有一个市场一天会宰10头羊一头牛,供山上3000多号洋人食用。在我身后的这个是鼓岭最早的照相馆,在100多年前我们福州也没有几家,我们鼓岭已经有了当时的柯达照相馆。这栋房子呢,跟我们前面看到的老别墅不太一样,前面的都是后面修复的,而这栋是完全没有经过修复的,这个是当时帮洋人修建房子的一个工头,叫洋人帮自己设计的一个房子,现在他的后人还住在里面。大家看粘合的材料,并不是当时的水泥,是用糯米粉贝壳和少许的沙粘在一起非常的坚固,修补长城用的就是这个。现在我们来到了鼓岭邮局,我们这个邮局是中国夏季五大最古老的邮局之一,这个夏季邮局呢,顾名思义就是夏天开的邮局,它是为当时我们山上的避暑的洋人专门修建和创办的,它在每年的端午节和中秋节洋人上山避暑的时候才开放,当时我们这个小小的邮局有局长,办事员和邮差,最初的时候,每天收发两次,后面这个山上有老虎出没,为了我们邮递员的安全改成了一天只收发一次。
我们的习总书记在美国华盛顿发表鼓岭梦的演讲的主人公,就是靠我们鼓岭夏季邮局的邮戳找到了鼓岭这个地方。现在,我们来到了邮局里边,墙上有当时居住在山上的洋人亲手绘制的一张当时所有居住在山上的洋人别墅的分布图,当时是为了方便我们的邮递员,这些别墅还编了门牌号跟我们现在是一模一样的。在我们邮局的旁边有一口井,这是一口百年古井,这口古井非常的特别,在外壁上写了本地外国公用水井,这是我们当地的村民跟我们外来的洋人的一口友谊井,这口井一直沿用至今,里面的水非常的清澈,它的矿物质含量非常的高,可以高出茶杯3mm不溢出,硬币放下去甚至不会沉,当地的居民经常会到这里拎水回去泡茶。
各位游客,我们鼓岭有两条旅游线路,现在我们已经游览完了第一条,也欢迎各位游客下次来的时候可以去游览我们的二号线路,二号线路可以看到我们全福州最美的日出跟最美的日落,还可以看到我们的三江口,谢谢大家!
第四篇:《神奇的石头》说课稿
这是一本探索石头的秘密的书;从最寻常的到最珍贵的;从最令人嫌弃到最漂亮的;应有尽有。往往外表最黯淡寻常的石头;却拥有最长的历史。下面是小编我为您准备的“《神奇的石头》说课稿”3篇,欢迎参考,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神奇的石头》说课稿一
⑴初读课文,目的有二:一是初步了解内容;二是请学生边读边想,自己玩过的捉迷藏与李四光玩的有什么不同,这可以使学生通过比较,尽快进入课文所描述的事件之中,同时引导学生领会李四光是如何在玩中思考的。在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李四光与同学玩捉迷藏对巨石由来产生疑问;向师长请教和去英国留学,才逐渐明白了其中原因;回到家乡考察,取得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
⑵在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所感知的基础之上,引导学生细读课文。为促使学生思考,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也可以启发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在师生、生生的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可以围绕“奇怪的大石头‘怪’在哪里”和“李四光是如何思考和解决自己的疑问的”两个问题展开讨论。
⑶在解决“奇怪的大石头‘怪’在哪里”的问题时,应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词句展开探讨。如,“这块巨石孤零零地立在草地上”,“孤零零”说明了其中一怪,它是独立的;“大石头把他的身影遮得严严实实的,小伙伴围着石头转来转去,也找不到他”,说明这块巨石体积庞大;老师说“这块石头恐怕有几百年的历史了”,说明时间之久;老师说它是“天上掉下来的陨石”,但李四光又不明白“为什么没卧进土里去”,并且连父亲也不清楚,说明它的由来连大人都弄不清楚,综合上述几个方面,说明了此石“真怪”。
正是因为大石头有这样几“怪”,李四光才产生了疑问,他是如何思考和解决自己的疑问的呢?首先是因为石头的“大”,才引起了李四光的兴趣,“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李四光去向老师请教。老师讲到了石头的几百年的历史,可是李四光并不知道“是谁把它放在那儿的”,于是老师推测是“天上掉下来的”陨石,李四光按照老师的推测进一步思考,这么大的石头,要是从天而降,应该砸一个大坑,可是为什么没有呢?对此,老师和父亲都说不清楚,这又进一步表明了石头的怪──大人也不知道。在教学过程当中,应该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老师与李四光的对话,感受李四光的思考问题的过程。除此之外,学生还应该明确,李四光的可贵之处在于,没有因为老师和父亲都未能解决自己的疑问而放弃求索,“这个问题李四光想了许多年。直到他长大以后到英国学习了地质学,才明白冰川可以推动巨大的石头旅行几百里甚至上千里”。“后来,李四光回到家乡,专门考察了这块大石头……他发现在长江流域有大量第四纪冰J!活动的遗迹……”,可提醒学生注意“许多年、直到、才、专门、考察、发现”几个关键词语,理解李四光执著探索的可贵品质。
学生在结合上下文对上述几方面内容进行理解、探讨、交流的过程当中,一方面要通过课文所描写的事件,懂得勤于思考、善于动脑,只有执著的追求才会取得成功的道理,在情感上受到熏陶和感染,另一方面,要了解作者是怎样把李四光勤于思考、执著求索写具体的。
《神奇的石头》说课稿二一、说教材
《神奇的石头》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艺术课本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大自然的赠礼”中课题一的教学内容,本课主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用审美的眼光重新审视、欣赏身边常见的小石头,感受他们的质朴、自然之美和形态之美。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新课改的教学理念,由浅至深地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大胆表现,发展学生的想象创造能力。在教学时则围绕着石头的自然美,对于石头的想象、石头的传说和对石头的创作等进行展开。因此,本课的教学主要是在石头上的添画创作。根据本课内容,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联系生活实际,认识、赏心悦析身边平凡的石头,了解石头的相关知识。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利用石头的不同形状、质地、颜色等特征进行美术创作,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艺术活动,感受石头的神奇、质朴、自然之美,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愿望。
教学重点:通过了解不同的石头,体会石头的神奇、自然之美。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根据石头的形状、质地、颜色等特征进行再创造,使平凡的石头变为艺术品。
教学用具:一些小石头,水粉颜料等。
二、说学情
本课内容主要针对小学义务教育阶段四年级学生进行教学。
我们学校是一所乡镇小学,农村是个广阔的天地。蓝天白云、山川河流、红花绿叶等五彩斑斓的大千世界为农村的孩子发现美、欣赏美,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小路、河流、大山中的石头随处可见。而小孩子们天性喜欢玩耍,漂亮奇怪的石头形象亦是他们的玩具。
三、说教法、学法
1、教法
神奇的石头画是培养学生对于自然的想象能力、发现能力,创造出一种全新的作品。所以,上好这堂课的关键是先要启发学生想象。在课堂中,教师结合自己的经历,给学生看各种千奇百怪的石头照片,照片中的石头具有明显的特性,学生进行想象没有多大的困难。初尝想象乐趣的学生这时一定会对着自己的石头进行联想,进行讨论,进行探究,课的进行也就顺理成章了。
美术的学习是个性化的学习,最忌讳学生作业只有一种模式,一种风格。解决好想象的问题后,就要解决好如何绘画的问题。在课堂中,我引导学生从美术的角度去思考创作,从构图、涂色技巧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思考。
2、学法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新课改的教学理念,本课中要做到使学生通过联系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学习观察、体验、探究、发展的一个过程。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始终保持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而我,则是一个引导者。使学生的创造力在不知不觉中被挖掘、被激发。
作为现代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教学课件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如:课的开始以歌曲《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为导入,歌声委婉悠长极富感染力,点题和导入一箭双雕,把学生带入了一个全新的想象空间。“石头是神奇的,到底多神奇?”我这样问。眼见为实,耳听为虚,课件播放出神奇的石头图片使得这个悬念瞬息即破。
《神奇的石头》说课稿三《石头书》是义务教育国标本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课文通过川川和磊磊两个孩子与勘探队员的交谈,介绍了许多有关岩石的知识,也表现了两个孩子热爱科学,探求知识的强烈愿望。
本课情趣盎然,寓科学知识与充满童真的对话中,是一篇有趣的科普作品,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的好教材,也是对学生进行态度、情感、价值观熏陶的好体例。
我们学校的科技展厅里有一些化石和动物的标本,学生已经参观过,并且也像文本中的川川和磊磊一样对它们非常好奇。因此,当他们接触到这篇课文时,马上会进入文本所描写对话情境中。
基于以上对教材简析和学情分析,并根据《语文课程新标准》对本年级段的具体要求,我拟订了这样的学习目标:
认知目标: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认识一个多音字,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语。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情感目标:借助课文的语言文字,鼓励学生对周围感兴趣的事物刨根问底,乐于探究,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其中,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好对话,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而结合课文语境,特别是抓住文中叔叔的五次回答中的句子,来理解石头是一本怎样的书,从三年级学生的理解、接受能力来看我觉得既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也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将借助多媒体课件等有关必要的教学辅助手段来优化学习目标的达成度。
对于本课的教学,我安排了两教时。
第一教时,我准备安排“疑问导入”、“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习生字、指导书写”这三个环节。在第一个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中,我准备先板书课题,当你看到这三个字时,想到了什么?学生提出了一系列的疑问。教师小结:同学们脑海中一下子浮现出这么多问题,真好!大家都想很快找到答案,一直要把问题弄明白为止,学生齐声说:对!教师归纳:问个明白,探个究竟,这就叫刨根问底(板书:刨根问底)那么,就让我们轻轻打开书,到课文中去刨根问底吧。进入第二个环节“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在这个环节中,我首先布置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特别要指导学生读准生字词的读音,如“堪、炭”是前鼻音,壳是多音字,还要指导学生读好长句子的停顿,第七自然段,指导学生读通读顺。同时在读的过程中,借助多种方法理解部分词语,如借助媒体展现雨痕、波痕、矿物的画面,让学生理解石头书上的字是什么样的。通过理解“刨根问底”的“刨”是“挖掘”的意思,接着让学生找出他们问了哪些问题,请男同学问,女同学读叔叔的回答,再次感知课文内容。在这一教时的最后,是“学习生字、指导书写”这一环节。通过分析字形、示范书写、巡回指导,引导学生在田字格内把字写端正、匀称。
第二教时,我将在第一教时教学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精读课文的重点对话部分,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通过教师有机调控,学生自主参与达到逐步到位,对第二课时的教学,我也准备安排三个环节,分别是:复习检查,作好铺垫;精读课文,理解感悟;总结课文,延伸拓展。
课始,先对课文中出现的词语进行复习,然后对上堂课的学习进行回顾:让学生说说通过上一节课学习,对课文有了什么了解,从而为精读课文作好铺垫。在第二个环节“精读课文,理解感悟“中,我将引导学生抓住重点的字、词、句、段,通过读一读、想一想、看一看、议一议等形式引领学生进入文本,体会两个孩子热爱科学、探究知识的强烈的愿望。进而读懂石头书。比如在学习课文的第六至第九自然段时,我准备进行这样的预设:
1、请同学自己读读课文的第六至第九自然段,边读边想川川和磊磊提了一个什么问题?你读懂了吗?
2、学生自读课文第六至九自然段。明白他们的问题是石头书上有字吗?有画吗?根据叔叔的回答学生明白了石头书和语文书一样,上面有字、有画。
3、引导学生再次进入文本,仔细读读,找出描写石头书上的字、画的一段,教师根据学生交流的先后顺序出示相应的句子引导学生仔细研读。“这是雨点留下的脚印,叫雨痕;这是波浪留下的足迹,叫波痕;还有那些小不点儿,黄的,黑的,红的,闪光的,透明的……叫矿物。这些都是石头书上的字。”“这是树叶,这是贝壳,那块石头上还有一条小鱼,这些都是化石。”
第一步:指名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第二步: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相机鼓励:你真行,一边读一边将“石头书”与“语文书”进行比较,发现他们有相同的地方。石头书上的字只有勘探队员才能看明白。
第三步:借助媒体,使“雨痕”这个石头书中的字变红,旨在引导学生好好读悟,交流各自感受。在学生的自主探究和教师的适当点拨下,体会出“雨痕”是“雨点留下的脚印”,教师出示放大的雨痕的图片,教师总结这些都是石头书上的字。这些字呀,可只有勘探队员才认识呢。所以,指板书,大家一起读:石头就是书。在感悟的基础上再读这句话,把句子中包含的情趣表达出来。
其他“波痕”“矿物”我也将采用上述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感悟。如在讨论“波痕”时重点抓住“波浪留下的足迹”引导学生体会波痕就是石头书中的字,也只有勘探队员才能看懂,所以指板书:一起读“石头就是书。学生再次分角色朗读这段对话。通过读读、想想、看看、等方法,紧扣“石头就书”来品悟文本内涵。
第四步:教师过渡,石头书中的画能看懂,学生读书上的话“这是树叶,这是贝壳,那块石头上还有一条小鱼,这些都是化石。”。
第五步:借助媒体,使“树叶、贝壳、小鱼”这些石头书中的画变红,旨在引导学生好好读悟,交流各自体会。你说你认识石头书中的画,那么你上次参观了我校的科技展厅,你说说看到了哪些画呀?学生争先恐后地说,估计会说:恐龙蛋化石,三叶虫化石等等。教师小结:所以,石头就是书。学生分角色朗读这段对话,把他们那种热爱科学、探究知识的强烈愿望表达出来。通过读读、想想、议议等方法,紧扣“石头就是书”来品悟文本内涵。并在这过程中,形成这样的板书:
石头书字:雨痕、波痕、矿物
画(化石)树叶、贝壳、小鱼
课文的最后一段对话化石说明的问题,我准备联系课文的第七自然段“这是树叶,这是贝壳,那块石头上还有一条小鱼,这些都是化石。”来学习,如果我们在这座山上发现有树叶的化石,说明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曾是什么?学生通过想想、议议发现曾是密林,我随即利用媒体把“密林”点红,出示密林的图片,引导学生读好“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曾是一片密林,地上有花有草,还有许多昆虫。”
其他的“大海”“高山”我也准备采用上述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感悟,让学生明白“石头书里的学问还真不少”再出示课文第一段,怪不得“他们在山上玩,看见一个勘探队员正趴在一块大石头上,聚精会神地看着什么”,原来,教师引读““石头书里的学问还真不少”。
学完课文,进入第三个环节,“总结课文,延伸拓展“。在这个环节中,我准备让学生当一回解说员,在创设了一个情境,我校的科技展厅缺少一个解说员,教师作当场测试进行选拔,题目:向游客介绍“石头书”。
以上是我对《石头书》一课的教学构想。当然,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我将根据学情作适当调整。谢谢!
第五篇:管理故事:神奇的石头
管理故事:神奇的石头
有位陌生人,来到一个小村庄。
他向迎面而来的几位妇女说:“我有一颗神奇的汤石,如果将它放入开的水中,会立刻变出一锅美味的汤来,如果不相信,我现在就煮给大家看。”
于是,有人找了一口大锅,也有人提来一桶水,还有人架上炉子和木柴,就在村子的广场煮了起来。
这个陌生人很小心地把汤石放入滚烫的锅中,然后用汤匙尝了一口,很兴奋地说:“哇!太美味了,如果再加一点葱就更好了。”
立刻有个妇女跑回家,拿了几根葱来放进了锅里。旅人尝了一口汤,“哇,太美了!如果能再加一些萝卜就更好了。”
又有个农夫,从家里拿了一颗大萝卜来加入汤里。然后,旅行人又尝了一口汤,“哇,真太棒了!如果能再有一些肉丝就更好了。”有几个村民急忙回家,将家中晒干的咸肉拿来,切成丝放入汤中。经过旅行人的调理,与村民几番的贡献之下,又加入了好些材料到汤里面。
“哇,真的很好喝呀!”当村民们围在一起,每个人都喝着一碗汤时,不禁同时发出了相同的赞叹声:“神奇的石头煮出来的汤,真的很好喝呀!”
故事的哲理
其实没有一次伟大的成功,不是依靠一个神奇的信念支撑出来的。但真正“支撑”成功的,其实又并不是信念,而是信念所激发出来的广泛参与及火热激情。优秀领导者的神奇,就在于要在现实的窘迫中“找到”超现实的信念,进而激发团队无限的潜能,创造看似不可能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