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_作文



第一篇:送别_作文

[送别_作文]

送别· 拾起一片落叶,抬头,天空的颜色瞬间变得透明......题记

· 漫漫人生路,多少悲伤,多少痛?多少离别,多少泪?长亭外,古道边,送别_作文。夕阳山外山,天之涯......《送别》再次响起,或许...只有等待下一次重逢吧......· 她站在村头,我在她的身旁。

· 姐,不走行吗?我恳求着她。妹乖,等姐去赚了钱回来给妹买好吃的。姐的眼眶里带着离别的不舍,含着的泪,始终流下来了。姐。我用尽全身力气喊着她。姐摸摸我的脑袋,没有说话,只是微笑。车来了,姐没有回头,而是躲进了客车,我仰起头来看着姐,我与她隔着一层车窗,姐把脸贴在窗上,任泪水肆意的流着,初中一年级作文《送别_作文》。我望着行驶了很远很远的客车,依旧呆呆的站在那里,泪水流了很久很久,直到模糊了我的视线......· 那年姐15岁。· 后来跟姐保持着联系,很多时候都是在电话上跟姐聊天,姐说她的情况很好叫我不要担心,我也渐渐的放心了。姐走了两年了,我和她还未曾见过一面,差不多已经淡忘了姐得模样,但心中却永远不了姐曾经给我的疼爱。

· 后来,姐回家来看望我们。两年了,第一次见到姐,发现姐变了,变得更加坚强了,比起两年前的她更加的成熟了。但姐身上唯一不变的就是那份温暖。这一次的相聚迎来了下一次的离别......· 姐的这一走不知又是几年,泪水依旧在流,却多了几份对姐的祝愿......

第二篇:【热门】送别作文300字

【热门】送别作文300字3篇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送别作文300字3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送别作文300字 篇1

(一)动物和人

暑假到了,妈妈说带我去旅游,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我们收拾好行李,等待着明天出发。

第二天早上,我们家的邻居都来送我,说什么的都有,连狗狗也不例外,它汪,汪,汪地叫了三声,好像在说:“别走,我想和你玩。”连狗狗也依依不舍,真是世间有真情啊。

(二)死去的太太

太太,您在我还小的时候就去世了,我不知道“去世”是什么意思,就经常问妈妈:“妈妈,太太去哪儿了?”妈妈总是对我说:“太太睡着了。”谁知你“一去不复返”。

长大之后,我明白了,原来您是死了。虽然您的身体被火焚了,但是,您一直活在我们的心中,我们会经常去看您的,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您的。

(三)搬走的邻居

我们家旁边读三年级的孩子,是我的好朋友,不过,他要搬家,在他临走前,我要送他一个我最珍贵的玩具,每一次当他看见那个玩具时,就等于看见我。

虽然,很多人都不在我身边了,其实,他们一直在我心里,只要我一打开“心门”,就能看见他们。

送别作文300字 篇2

今天晚上,我的眼前总是浮现着实习老师们的样子。他们的模样使我难以忘怀。

今天,我突然听说实习老师要走了,我和同学们都很着急。难道实习老师真的要走了吗?我和大部分同学都露出了依依不舍和一些悲伤的感觉。老师似乎看出了我们的.心思,说:“同学们,现在实习老师要走了,我们照一张相来留念吧。”我们高兴地叫起来,只是声音并不大。我们排好队照了一张相,然后又回到了教室。班长上来说:“同学们,实习老师对我们非常宽容,教给了我们许多知识,我们要感谢他们,祝贺我们的实习老师一路顺风!”实习老师对我们说:“谢谢同学们对我们的祝贺,谢谢大家。”突然,教室里传出了班干的哭声。很多同学们都为了舍不得实习老师,一个个都哭了。我的脑子里也浮现出实习老师对我们做的事情,我想哭,却哭不出来。这时,我看见实习要给同学们签名,我也拿出一张纸叫实习老师签名。下课铃响了,我们紧追为舍地看着实习老师,他们正一步步地离生命攸关而去。

虽然他们还没成为真正的老师,可是,我已经把他们看成真正的老师了,他们分别是邓老师、莫老师。

送别作文300字 篇3

今天可是特殊的一天,我们家来了一位小客人,她是我的同班同学,可是她马上要转学到北京了。我们要天各一方,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再次见面,她就是吴衍昭,想到这,心里还真不是滋味。

吴衍昭送给我几样离别的礼物:一个藏族的背包,小兔玩具,虎头小包和一支巨大的红铅笔,她让我永远记住我们之间纯真的友谊。今天我可要和她尽情玩一天。

我和她在妈妈的带领下来到照大头贴的地方合影留念,我们俩梳着一样的辫子,做出各种各样的姿势,照了一张又一张,每一张照片、每一个动作都代表我们俩渴望永不分离的心情。我准备送给吴衍昭《智慧背囊》这本书,因为我自己也有一本。我把我们合照的大头贴贴在书上,我想让吴衍昭背着“智慧的背囊”到了北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并和我共同努力,记住我们之间的友谊。我把我心爱的幸运彩球也送给了她,这个彩球是由二十四种颜色的丝线,精心用绣花针一针一线缝制而成的,它是一个彩色的六面体,下面缀着黄色的流苏,它代表着吉祥、如意和幸运,我想念这个彩球会把幸运、幸福带给我最好的伙伴。

我有很多很多的心里话想对吴衍昭说,但我却一句也说不出,就让我的礼物代表我的心吧!

第三篇:送别

送别

我独自走在站台上,不敢回头,怕你看到我朦胧的双眼。不是没有送别过,也不是没有过在站台上和亲友分手,但是,第一次心中有这种酸痛的感觉。以前都是你送我出现,这是第一次我送你回家,送别的滋味原来是这样。

刚才在火车上,把你和儿子在卧铺车厢安顿好,看看表,还有一刻钟才发车。好像有好多话要说,可又什么也说不出口,看看你依依不舍的眼神,看看儿子期盼的目光,真想就这样和你们一同回家,可是又怎么可以呢?我请假来广州送你们,工作没有交接,工资没有结算,总不能就这样一走了之吧!刚在还欢欢喜喜的儿子,现在也不言不语,我忍不住悲伤起来,对你们我没什么好担心的,在火车上睡一觉,明天一早就到家了,到时我大哥会到车站接你们,到家后,我父母必定会准备好丰盛的饭菜与你和他们的宝贝孙子接风。可我呢?又要孤孤单单一个人了,你美丽的容颜、儿子童真的笑脸,何时才能再看见;你那温柔的话语,儿子那稚嫩的童音,何时才能再听到!还是我先走吧!省得火车开动了,我会更孤单。和儿子说再见,他不理我,我是理解儿子的,他舍不得和我分开;和你说再见,你紧握着我的手,你是理解我的,感觉到了我的孤单和内心其实并不想说再见。一回头,刚才强忍的泪水就朦胧了我的双眼。

中午在候车室,由于正装修,餐厅没开,你我一人一碗方便面,吃的那么开心,一家三口,有说有笑,吃什么都会感觉到甜。饭后午休,你坐在靠背椅上,我头枕在你的腿上,儿子趴在我肚子上,是那么的和谐、那么的自然。两个小时不知不觉的从身边溜过,那时,我没有伤感,只感觉到幸福和满足在心间。

怎么能不想你呢?昨天,你把我所有的衣物清洗一遍,把我的被子拆洗、晒干又缝好,有到我的宿舍整理一番。儿子睡着后,你有说不完的悄悄话,诉说着相见后的欢乐和分手时的思念。是啊!你是,结婚九载,第一次分开半年,一开始还好,总以为我像以往一样出差,可一两个月后还不见回来,心里总是空空的,于是就一直思念。你又说,我走后,儿子总是问他爸爸什么时候回家,一开始时是说:“我的好爸爸什么时候回来啊?”到后来就说:“这个坏爸爸、臭爸爸,怎么还不回家。”于是,你就和儿子一起看我们以前在家时刻录的光碟,在电视上看他爸爸,可越看越思念。

怎么能不想儿子呢?儿子是那么的漂亮那么的聪明,我们单位的同事没有一个不喜欢他的。记得那天我们带他到“康之宝”超市去玩,先买了儿子喜欢的蒙牛鲜奶,看到一种包装的花花绿绿的新上市饮料,他喜欢就又买了一罐。出超市后,他说渴了,要喝饮料,我把饮料打开给他,儿子喝了两口说:“好喝,爸爸,给你喝。”我心想,儿子长大了,知道把好吃的东西给爸爸吃了。我接过饮料喝了一口,有点苦又有点酸,根本不好喝,我知道上当了,我不动声色,对儿子说:“是好喝,还是给你喝吧。”他说:“我不喝饮料了,我要喝牛奶。”我只好把牛奶打开给他。我悄悄对你说:“这个小东西,才四岁,就会耍心眼了。”你告诉我:“你才知道,在家里,他经常这样耍些小心眼,咱爸妈根本对方不了他,还经常被他耍的团团转。”

时间过的真快啊,半个月前你们才来的情景仿佛就在昨天,你们在沙井汽车站下车,我包车去接你们,可司机把我带到了沙井客运中心,等我赶到沙井汽车站,你们茫然的站在马路边正紧张的东张西望,旅途的劳累使你看起来有些憔悴,半年的分别使我们都有点拘谨,我一把就把儿子抱在怀中对他说:“儿子,怎么不喊爸爸啊?”儿子才怯生生的叫“爸爸!”看看你,你那乌黑的眼睛一闪一闪,你告诉我,你来沙井的路上一直晕车,吐了一路,还好儿子听话,用安全带把他绑在椅子上,一路上就自己坐着,还不时的安慰你:“妈妈,没事吧?妈妈,没事!我们快到了。”

你们走了,十四天的团聚是那么的短暂,分手在一瞬间,在重逢却又要漫长的、难耐的半年。不经意的默诵起李商隐的两手诗:一首《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再一首《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现在才理解了相见时难别亦难的感受,什么时候我们再见料共同分享我现在这美丽的送别后的伤感!

街上传来料悠扬的歌声: “Looking at a crowded street, Listening to my own heart beat So many people all around world Tell me where do I find someone like you girl”

第四篇:送别

(一)、新歌导入

大家好!很高兴见到你们,你们也让我想起了儿时的我,那时的 我也是小学四年级,喜欢音乐课,酷爱唱歌,想知道老师上小学时爱唱什么歌吗?请听!这首我当年最爱唱的一首校园歌曲,请大家猜猜他的歌名。(播放《童年》)

今天我要与大家一起欣赏的也是 一首校园歌曲,但不是《童年》而是 一首传唱了百余年的校园歌曲。(出 示幻灯片《送别》)

老师;古往今来,关于送别的诗词数不胜数,大家谁还记得有关于送别的诗词呢?

学生;《赠汪伦》唐·李白《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

“李白乘舟将欲行,渭城朝雨浥轻尘,忽闻岸上踏歌声。客舍青青柳色新 桃花潭水深千尺,劝君更尽一杯酒 不及汪伦送我情。西出阳关无故人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别董大》唐·高适

故人西辞黄鹤楼,千里黄云白 日曛,烟花三月下扬州。北风吹雁雪纷纷。孤帆远影碧空尽,莫愁前路无知己,惟见长江天际流。”天下谁人不识君。

(二)学堂乐歌介绍:同学们请看屏幕,为什么老师出示的是——“学堂乐 歌”之《送别》呢? 老师:学堂乐歌:1901 年清政府实施了“废科举、兴学堂”的 改良措施,那么“私塾”就变成了“学堂”也就是我们今天的学校。有了学堂后就把在学堂里唱的歌叫乐歌,并开设了乐歌课,相当于我们现在的 音乐课。后来就把20世纪初流行于学 校的歌曲,统称为学堂乐歌。今天我 们就来学习这首学堂乐歌的代表作之一《送别》。

(三)、作者介绍;词作者李叔同,学堂乐歌的代表性人物,1880年生于天津,1942年 病逝于福建泉州开元寺。祖籍浙江平湖市,原名广侯,号叔同。他是一位 才华横溢的艺术教育家,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于一 身。也是一代高僧,人称弘一法师。截止到1918年出家为僧那一年共创学 堂乐歌五十余首,其中代表作品《送 别》,历经百余年传唱经久不衰,成 为经典名曲。这支歌对离愁的渲染一 直感染到今天的人们。词作者是美国艺人约翰·P·奥德威(名·名·姓)。李叔同1905年到日本 留学期间非常喜欢当时在日本很流行 的歌曲《旅愁》的曲调,就借用了 《旅愁》的曲谱创作了《送别》,而 日本词作家犬童球溪的《旅愁》又是 借用了美国艺人约翰·P·奥德威所作《梦见家和母亲》的旋律。

(四)、学习歌曲

1、有感情,有节奏朗读歌词:

老师;同学们有感情的朗读以后,能从歌词中体会到那些感情呢? 学生;答 老师(总结);这首歌词清新淡雅,情真意挚,深刻体现了离别的忧伤与凄凉。长亭、古道、芳草、晚 风、夕阳„„都是离人眼中所看到的景物,景物依旧,人在别时,渲染了离别时的凄凉情绪。

板书:“觚”(gu)古代饮酒用的青铜器,也有 用“斛”(hu)、“壶”等字的。

(五)老师唱

老师提出要求:

一是八处长附点节 奏的准确演唱“拂·柳、山·外、浊·酒、别·梦、此·去、莫·徘、难·得、别· 离”; 二是要有感情的轻声唱;

三是结束句应唱得渐慢渐弱,才能表达出的依依不舍的离别之情。

(六)播放音乐

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情感。让学生跟唱一遍。

(七)分小组 分男生女生 比赛

(八)、知识延伸 正是由于这首歌的清新、淡雅、忧美,带有凄凉与忧伤的离别情怀,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获得国际金鹰大奖的《城南旧事》,就是用这首《送别》作为电影主题曲的,它给影片增 添了无限的诗情画意。

(九)、技能拓展

老师;

1、寻找古诗:今天欣赏的《送 别》是选曲填词的。现在老师想请同 学们帮我寻找一些描写离别题材的古诗词,想一想告诉老师

2、选曲填词:通过让学生寻找古诗和对选曲填词的演唱加深了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也提高了对曲调的演唱 能力。)3.与家人观看电影《城南旧事》

(十)、小结下课 今天我们一起欣赏了这首清新、淡雅、忧美的《送别》,也体会了歌曲的深刻内涵,感受到亲友间离别时忧伤与凄凉的不舍之情,在这里,老师也真诚的希望同学们都能够珍惜我们现在的同学情,师生情,在学习和生活中少一点冲动与矛盾,多一些宽 容与帮助,为我们的和谐班级和谐校园以及和谐社会做出自己的努力,也让我们将来的离别不留有遗憾。谢谢 大家!让我们唱着《送别》说再见吧。

第五篇:《送别》

歌曲 《送别》 李叔同版介绍

《送别》曲调取自约翰·p·奥德威作曲的美国歌曲《梦见家和母亲》。李叔同在日本留学时,日本歌词作家犬童球溪采用《梦见家和母亲》的旋律填写了一首名为《旅愁》的歌词。而李叔同作的《送别》,则取调于犬童球溪的《旅愁》。《送别》不涉教化,意蕴悠长,音乐与文学的结合堪称完美。歌词以长短句结构写成,语言精练,感情真挚,意境深邃。歌曲为单三部曲式结构,每个乐段由两个乐句构成。第一、三乐段完全相同,音乐起伏平缓,描绘了长亭、古道、夕阳、笛声等晚景,衬托也寂静冷落的气氛。第二乐段第一乐句与前形成鲜明对比,情绪变成激动,似为深沉的感叹。第二乐句略有变化地再现了第一乐段的第二乐句,恰当地表现了告别友人的离愁情绪。这些相近甚至重复的乐句在歌曲中并未给人以繁琐、絮叨的印象,反而加强了作品的完整性和统一性,赋予它一种特别的美感。“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淡淡的笛音吹出了离愁,幽美的歌词写出了别绪,听来让人百感交集。首尾呼应,诗人的感悟:看破红尘。

这首广为传唱的歌曲就是李叔同的代表作。

李叔同是我国现代歌史的启蒙先驱。接受了欧洲音乐文化的李叔同,把一些欧洲歌曲的现成曲调拿来,由他自己填写了新词。这些歌曾在全国范围内广为传播。曲调带着强烈的外来色彩,歌词带着浓重的旧体诗词的韵调,这便是最初的,也是宣告一个新的时代已经到来的歌。李叔同用这样的歌完成了启蒙者的历史任务。

李叔同不仅是中国“学堂乐歌”最为杰出的作者,而且较早注意将民族传统文化遗产作为学堂乐歌的题材。他于1905年编印出版的供学校教学用的《国学唱歌集》,即从《诗经》、《楚辞》和古诗词中选出13篇,配以西洋和日本曲调,连同两首昆曲的译谱合集而成的。其中的《祖国歌》,还是当时为数较少、以中国民间曲调来填词的一首学堂乐歌,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不久他东渡日本,学习西方音乐、美术、戏剧理论,主攻钢琴。曾创办我国第一部音乐刊物《音乐小杂志》,竭力提倡音乐“琢磨道德,促社会之健全,陶冶性情,感精神之粹美”的社会教育功能。同时发表了《我的国》、《隋堤柳》等怀国忧民的乐歌。

李叔同一生迄今留存的乐歌作品70余首。编作的乐歌继承了中国古典诗词的优良传统,大多为借景抒情之作,填配的文辞依永秀丽,声辙抑扬顿挫有致,意境深远而富于韵味。加上他具有较为全面的中西音乐文化修养,选用的多为欧美各国的通俗名曲,曲调优美动人,清新流畅,词曲的结合贴切顺达,相得益彰,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因此,他的乐歌作品广为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喜爱,像《送别》、《忆儿时》、《梦》、《西湖》等,特别是《送别》,先后被电影《早春二月》、《城南旧事》成功地选作插曲或主题歌,已成为了一个历史时期中国青年学生或知识分子思想感情的象征。由他自己写的词谱曲的《春游》,则是我国目前可见的最早的一首合唱歌曲。丰子恺版

李叔同《送别》手迹似未留存。《送别》最初发表版本见于裘梦痕、丰子恺合编的《中文名歌五十曲》。此书收入李叔同作词作曲或者填词的歌曲作品十三首。1927年8月由开明书店出版。有人说此书在1921年出版,是错误的。此书的歌词字体不是标准印刷体,而是手写体。书写之人可能是编者。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丰子恺(1898~1975)是李叔同的高足,与李叔同关系深厚。在1918年李叔同出家后,二人来往也十分密切。根据丰子恺年谱,1927年秋李叔同还曾在丰子恺家中小住。丰子恺曾向人推荐,李叔同的“作曲和作歌,读者可在开明书店出版的《中文名歌五十曲》中窥见”。因此,这个版本的可靠性无可怀疑,应视为正宗原版。

丰子恺版在传播过程中,曾发生个别错讹。“一觚浊酒”之“觚”,有“瓢”、“壶”、“杯”、“樽”等几种误植。“觚”与“瓢”字形相近,可能在传抄过程中被错认。但“觚”为古人盛酒的器具,“瓢”为农人从水缸舀水或者从面缸取面的器具,岂能混淆和替代。“壶”与“觚”(音孤)音接近,“觚”变为“壶”,当是传唱过程中听差所致。而“杯”、“樽”之讹传,传唱者记忆错误的可能性比较大。林海音版

台湾女作家林海音在其自传体小说《城南旧事》中两次提到《送别》这首歌。她记录的《送别》歌词是: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

林海音版和丰子恺版差别较大。有人认为这是林海音记忆错误或者对原词记忆不全,以杜撰填充。对此说法我不以为然。以林海音对童年往事的记忆能力,她断不会忘记她一生都非常喜爱的《送别》这首歌的歌词。我以为,林海音版的《送别》在历史上确实存在过。它曾经作为林海音在北京读书的那所小学在毕业典礼唱的仪式歌曲。林海音在《城南旧事》中把它称为“欢送毕业同学离别歌”。我想是这样的,那所小学采用《送别》作为“欢送毕业同学离别歌”,但鉴于李叔同原词中“一觚浊酒尽余欢”等句不适合儿童唱,就加以修改了。我只对“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中的“来”字有所怀疑,从意思上说此处用“还”似更为贴切,也避免和后面的“来”重复。而网上传抄本,也确有将“问君此去几时来”写为“问君此去几时还”的。

电影《城南旧事》版

电影《城南旧事》对《送别》的使用,并没有被林海音版所限。它实际是把丰子恺版和林海音版合二为一,但又有个别差异。影片在出现《送别》一歌时,没有字幕,我记录的两段歌词是: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

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

这个版本,文字上的最大特点是把丰子恺版和林海音版中的“地之角”变为“海之角”,不知是否有所依据。另外,“尽余欢”一句,我反复听,确定唱的是“瓢 ”。由于电影具有特别的传播力,特别是在八十年代初的时候,这个版本的《送别》传播最广。但不能不说,这个版本并不好。陈哲甫增续版

可能是因为《送别》比较短小,所以在其流行后有人续填歌词。而有的续词随原词一起传播,时间一长,被人误当作李叔同《送别》的第二段。最著名者当属陈哲甫续词。

陈哲甫(1867~1948),天津人。1903年留学日本。回国后历任北京高等师范(北师大前身)教授、燕京大学国文系主任兼教授、北京贫儿院院长等职。1928年后居天津。陈哲甫与李叔同相识,并可能和李叔同有亲戚关系。他写的《送别》续词收入杜庭修所编《仁声歌集》中。该歌集1932年12月由仁声印书局出版。《仁声歌集》将陈哲甫的续词和李叔同的原词同刊在《送别》歌中,形成《送别》的演绎版。全词为: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晓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觚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晓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孤云一片雁声酸,日暮塞烟寒。

伯劳东,飞燕西,与君长别离。

把袂牵衣泪如雨,此情谁与语。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续词中“此情谁与语”,也有写为“此情与谁语”的。两者都通,但孰是孰非,有待见过《仁声歌集》原书者指正。还有人误以为是“此情谁与予”。另外,有些文章将“把袂牵衣”写为“把裤牵衣”、“把袖牵衣”,显然不对。

陈哲甫的续词也不坏,但似乎写的是男女分别、儿女情肠,不如李叔同原词意义宽广。

佚名续增版

《送别》还有这样一个版本: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觚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韶光逝,留无计,今日却分袂。

骊歌一曲送别离,相顾却依依。

聚虽好,别离悲,世事堪玩味。

来日后会相予期,去去莫迟疑。

有不少人说第二段也是李叔同所作,但没有人提供原始证据。我分析,这也是一个续作。这段词突改第一段词意象联想、情景结合的风格,对光阴易逝、悲欢离合发表议论,味同嚼蜡,所作议论实际上是对第一段意思的重复,没有新意。作为歌词,它也不上口,几乎无法歌唱。因而我判断它不是李叔同手笔。从根本上说,《送别》原词内容完整,有始有终,根本就不需要第二段歌词。即使李叔同真的写了第二段歌词,那也是续貂之为。

这个版本的《送别》似乎是从港台传来。我在网上看到的一份“台中市立国中八十九学第一学期第二次成绩考查一年级国文科”试卷,将它作为阅读测验题。香港也有文章认为它是李叔同《送别》全词。丰子恺家庭版

有人回忆,丰子恺晚年见后辈学唱《送别》,觉得新时代的儿童应当唱朝气蓬勃的歌曲,于是重填了《送别》歌词,并改题为《游春》:

星期天,天气晴,大家去游春。

过了一村又一村,到处好风景。

桃花红,杨柳青,菜花似黄金。

唱歌声里拍手声,一阵又一阵。

这个歌词只是在形式上与《送别》相仿,构不成《送别》的演绎版本。这里仅仅将其作为《送别》传播史上的一个花絮加以介绍。其它版本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斛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美丽的,燕子啊,哭泣泥娃娃。

蜻蜓飞过夹竹桃,神仙不见了(liao)。

小斑马,蔷薇花,牧羊的原野。

群鸟翱翔的天际,岁月静流逝。

韶光逝,留无计,今日却分袂。

骊歌一曲送别离,相顾却依依。

聚虽好,别离悲,世事堪玩味。

来日后会相予期,去去莫迟疑。

席慕容的送别

不是所有的梦都来得及实现

不是所有的话都来得及告诉你

内疚和悔恨

总要深深地种植在离别后的心中

尽管他们说

世间种种 最后终必成空

我并不是立意要错过

可是我 一直都在这样做

错过那花满枝桠的昨日

又要错过今朝

今朝 仍要重复那相同的别离

馀生将成陌路

一去千里 在暮霭里

向你深深地俯首

请为我珍重

尽管他们说 世间种种

最后终必 终必成空

无名氏的送别

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译文:

杨柳青青柳条垂地,杨花飞舞漫天柳絮。

折柳相送杨花散尽,借问征人何时归期?——诗人抓住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杨柳,通过描写、渲染,抒发了离愁别绪。头两局极力渲染杨柳、杨花铺天盖地之势,借此烘托出挥之不去、难以割舍的离别之情。后两局写杨柳尚有飞尽之时,反衬出征人归期难料,从而更加重了离别的别凉气氛 周传雄的送别

歌词:

车窗外无声的雨一直下

弄湿了记忆模糊的映像

那时候

我们一心想占领天下

在季节的交替中不安的长大

长大了

我们学会了张扬

率性的不顾一切不一样

这些年

开始懂得孤单真叫人害怕

每当午夜梦回

把他乡变故乡

想要联络想要回到最单纯的那时候

谁来理解此刻慌乱的感受

我们曾经那么交心那么的无话不说

时光冻结了再也无法回头

长亭外 古道边

现在的你过的好吗

天之涯 旅人没有家

思念的夜伤感伴雨下

长亭外 隔天涯

过去的你还记得吗

天之涯 万般都放下

酒入愁肠再无需牵挂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wenku/jingpin/15/886118.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