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作文尽吾志
“尽吾志”出自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意思是:做事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我们不能事事顺利,但可以事事“尽吾志”。
尽吾志,事情即使没有成功,也足以让人赞叹,让自己无悔。
我看过一场中国队对巴西队比赛,众所周知,巴西队乃世界强队,中国足球赛绩很差,几乎逢场皆输,胜的机会很少,比赛期间,中国队员输掉了很多球,但中国队员不泄气,时时刻刻保持最佳状态去接每个球,大家都看得挺感动,最后虽然我们输了,但是我们觉得中国队员是最棒的,他们已经“尽吾志”,在我们心里,他们就是赢了。
历史长河中,还有许多许多向他们一样的“失败者”,但他们皆为梦想尽力而为了。虽然“出师未捷身先死”,但他们无悔矣!他们的生命因尽力而精彩!因尽力而永恒!
人人皆知的三国鼎立时期的蜀国丞相诸葛亮,因为国力稍逊,蜀国出兵作战败多胜少,但是,诸葛亮尽心尽力,“奉命于败军之际,受任于危难之间”,他东讨西伐,南征北战,火烧新野,水浇曹营。走樊城,战赤壁,三分天下;摆八阵,擒孟获,六出祁山。真不愧为一个鞠躬尽瘁之人。诸葛亮虽是尽力了,但却命运不济,卒时仅六十有八。尽管他没有成功,但他留给后人的是为兴复汉室而尽忠尽职的智志,仁者、勇者的形象。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这正是谭嗣同从容就义的真实写照。“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那时的谭嗣同,是多么的豪迈、多么的慷慨!哪怕是死亡的结局,虽然不能根本改变历史,但此生足矣。因为他为自己、为国家,尽力而为了。他的精神,在历史的画卷中,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万户,世界上第一个尝试飞天的人,虽然和他的火箭一起在半空中灰飞烟灭了,但他永远住在了自己日夜梦想的太空上——月球上以万户命名的环形山昭示着他不可撼动的航天鼻祖的地位。他是失败了,但他尽力而为了,他的一生是辉煌的!
布鲁诺,坚决反对地心学说,提出宇宙无限的崭新学说,却被罗马教皇残忍地烧死在鲜花广场。他已尽力而为,虽败犹荣,他的热血在鲜花广场上刻下了无法抹去的印迹!
其实,不是所有的美梦都能成真,不是所有的理想都能结果。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中,有多少人能真正地“至险远之地”呢?早生华发、壮志未酬的人数不胜数,叹息“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的人更是成千上万。但是,只要抱定“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的心态,只要尽力而为、上下求索、屡败屡战,无论是否成功、是否第一、是否“至险远之地”,都可以活出无怨无悔的精彩人生!
第二篇:七年级关于自己的作文:《吾》
七年级关于自己的作文:《吾》
七年级作文:《吾》
吾人十年十三,生于七年级十五班,好诸可爱者,好文好学,好胡辣汤,极美汤。其无多大本事,只与人和。在心中?有一念,而且不闻窗外事,务凡圣贤书,夫爱读书,其最大者好,体质薄,每于动,哭天叫地。
说他最大的爱好是看书,我有些怀疑。
我看他每天从楼上到楼下跑来跑去,与邻家伙伴捉迷藏呀,什么的,一直玩到夕阳落,看不出他爱读书。
他最喜欢的作者大概是东野圭吾吧,他什么书都看过,《解忧杂货铺》《白夜行》《放学后》„„此类书其实都是侦探悬疑小说。
可是,他的风格还是没有改变,不变的风格,你应该会看腻死。他是一个男生,总是偏女人味儿,什么抒情呀,拟人比喻呀,什么一用一大堆。他说他喜欢东野圭吾的那一种风格,不啰嗦,但有一丝丝温暖,可是他怎么写也写不出来,很努力改变他不变的文风。有时候,他写完的时候,回去再看一遍,总是要把它撕去,重新写一次。求助,哪一位写作高手可以帮忙改变在下文风呀!
嘘!他爱看书,说出去绝对有人不相信,手上捧着一本书,手边IPAD的微信在响,“叮,叮,叮”,他放下书,总是去回微信。
话说,他是男是女,未知?!
第一,他和我们一起去爬山,他极喜欢逗留一会儿,别人爬到山顶了,他才气喘吁吁地爬上去,神知道他干什么了!和他爬山,极烦。
他可能是在树下看到了一束彩色的花儿,一下子仿佛想到了什么青春呀,爱情呀。看见一只鸟,就马上想到了向往自由。某处不起眼的小地方,也可以联想到什么岁月呀,风霜呀。在八月十五的那一天晚上,看到了一轮明月,会想到在远方朋友,泪目。在游泳的时候,别人想的是怎么得到第一名,他却想到了什么拼搏呀,奋斗呀。一到秋天,桂花一束束凋谢,他总爱感伤一会儿。
还有,他和男生玩不来,一玩就聊学习,但是和女生比较合群,一下几个人围在一起。嗨,男生一聊,就聊游戏。
最后,他还喜欢花花草草,家里一大堆,摆都摆不下,天天买花草,被他爸妈骂死:“男孩子养什么花花草草!”他就不乐意了,说什么养植物,度时光。
别的男生什么踢球呀,打球呀,什么的最开心,可是他一听到打篮球,踢足球什么的,也不知道怎么的,十分讨厌。上体育对他来说简直是煎熬。
他最可恶的是几乎没有脾气,一整天乐呵呵,奇怪。
每一次看他照镜子,脸上那块“熊猫斑”总是晃来晃去,话说他还是挺可爱的。
第三篇:陈星志作文
击鼓传花
102班 陈星志
今天上语文课,李老师竟然要我们玩游戏,名字叫“击鼓传花”。大家听了都议论纷纷,李老师好不容易才让同学们安静下来,然后开始说游戏规则:“我敲鼓时第一个同学把我手中的花往后传,我的鼓声停时,花在谁手上,谁就上来表演节目,可以表演讲故事、背古诗、讲笑话等。”
鼓声开始了,我赶紧往后传,花传到了姚诗玉同学的手中,李老师的鼓声停了,姚诗玉很大方的上台背了古诗。
李老师的鼓声又响起来了,同学们赶紧往后传,传到了朱鑫怡同学时鼓声停了,她往后看了一下,就走上讲台给大家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鼓声再次响起,传到姚志祥时他传给了旁边的同学。忽然有同学说:“姚志祥犯规!”老师叫姚志祥上台表演节目,他犹豫了一会儿,走上台一句话也不说,老师要他唱歌他摇摇头;要他讲故事,他也摇摇头。最后李老师要肖沅宏上台,姚志祥学他做了个鬼脸,同学们这才放过他。
时间过得真快,击鼓传花的游戏结束了,同学们还沉浸在欢声笑语中„„
我家厨房里的声音
102班 陈星志
在我们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声音,有小鸟叽叽喳喳唱歌的声音;有小河哗啦啦流水的声音;有树叶被风吹动的沙沙声;还有校园里同学们朗朗的读书声„„但我记忆最深的声音是外公做菜时厨房里的声音。
每天我回到家,看见外公系着围裙、戴着袖套,在厨房忙碌着,“哗哗”的流水声是外公正在洗小白菜;他拿出砧板把准备好的瘦肉“啪啪啪”的切好了;又拿了一个西红柿和一个鸡蛋准备做我最爱吃的西红柿蛋汤。等烧热的锅“呼啦呼啦”冒气的时候,“叮当叮当”铲了几下,把倒进锅里的油均匀了,然后,外公“扑通”一声把瘦肉倒进锅里,听到了锅铲翻炒的“沙沙”声,锅里的油不停的发出“嗞嗞”声,酱油、味精、盐、蒜、辣椒等配料放入锅里,一盘香喷喷的瘦肉出锅了。下一道菜是做西红柿蛋汤„„外公熟练的把几道菜做好了,色、香、味俱全,看到红红黄黄的西红柿蛋汤,我这个小吃货口水都快流出来了,外公做的菜真好吃,我每天都吃得饱饱的,我要长得高高的。
外公每天辛勤的做饭,谢谢您,我的好外公!
第四篇:致吾妻
深夜难眠,承吾妻顾氏之恩泽,致电与吾,几多问候,抒怀关心,爱意之情溢于言表。故挂电之后,跌宕之情难以平静,自知无以用言语表内心之情。唯有指尖滑动,谨以此文忆往昔,瞻明朝。
吾与吾妻顾氏相识于自律之部,相知于七餐之中,相爱与大海之旁。时间之快恰如白驹过隙,匆匆而过,吾与顾氏之感情随日月沉浮而愈加醇厚,点点心酸处处柔情。吾自感万幸能与吾妻恩爱,妻以宰相之度容吾之过错,在吾伤心至极之际给予莫大关怀,使吾重现朝气蓬勃之势。然悔恨羞愧之情实则难掩。只恨不能仿廉颇负荆请罪,若有遇柱而自撞之势。唯待妻呵之如不世之珍宝,护之如自己之薄体。千般骄纵,万般呵护。吾悔之未能与妻早日相见,歉意溢于胸间,忧思难忘,怯责悔恨。心情无以复加,唯面壁久思过。瞻明朝,吾愿执子之手,奋发图强,共铸明日之辉煌。
今日深夜思过,有感而发。语难成句,段不能章,若有语言欠妥之处,望诸君海涵。至此,吾有三愿:一愿天下父母身体安康,长命百岁;二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三愿吾与顾氏吾妻白首不离。
我爱
顾
芳本云中仙,问山水边。盼四方景,香在心间。
第五篇:吾家小史
读<<吾家小史>>心得
四<2>班栗金红
中央电视台播出关于家风报道后,孩子学校开展了一次”传家风,杨美德”的活动,在这次活动中,老师推荐了一些好书,让与孩子共同阅读.《吾家小史》就是这其中的一本.不知是谁说过,书籍是有灵魂的,读一本好书,可以让你人生观,价值观都受到影响.<<吾家小史>>就是这样一本让我读后深受感动而又让我思潮翻滚的好书.2013年6月,余秋雨把之前的《借我一生》《我等不到了》改写为《吾家小史》.它涉及余秋雨和他的家族诸多不为人知的经历,从前辈到自己,在父亲临终的床头重新拾笔,直到为母亲写出悼词,面对二十多年一拨拨不间断的谣言进攻,余秋雨不忍糟践,他把家庭魔咒转化成了生命笔墨,把自然灾难与人文灾难放在一起思考,”民族大灾难”的视角来提炼一家三代的经历.这本书是余秋雨的生命之旅.文中写到“因为我毕竟只有四岁,而去学校的路并不近,要穿过村舍、农田和两条河。妈妈想去送我。但是,祖母拉了拉妈妈的衣襟说:“不,让他自己走去。” “几年后的一天,妈妈与我商量,弟弟出生后,她家务太多,忙不过来,我能不能帮着她为村民写信、记工分。她知道这些事情会剥夺我玩乐的时间,因此想出了一个补偿方式。她说:“你所有的暑假作业、寒假作业,都由我来代你做。” 虽然看似有些残酷但就是这样的点点滴滴的潜移默化,才会使余秋雨及早的自立。也正是因为为村民写信、记工分才会使他日后 获得上海市作文比赛第一名,数学竞赛第一名的成绩。在余秋雨的一家我看见他们是一个不溺爱孩子,尊重长辈的意见,在平凡中使孩子独立成长的一个和谐家庭。我没有他的妈妈伟大,不会让孩子过早的承担家庭的重任,但我时常告诉孩子:“我们这个家庭每一个人都有每一个人的主要任务,你的主要任务就是学做人,学文化。但这些不是你唯一要做的,在闲暇之余,你要为这个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父母不能一味的付出,你也不能一味的索取。要爱家,爱家中的每一个人。”
余秋雨在文章中还写到“我和马兰都是在屈辱和苦难中长大,能活到今天十分不易,因此不在乎别人理解不理解,就像从乱石丛中挣扎出的两棵小树,虽然也为这个角落带来了一点风景,却并不指望乱石能点头”他们的一生是被谣言包围的一生,他的父亲也是看到一些关于他的谣言而被气死的。他记着这些人。但没有采取过任何行动。虽然命运坎坷,但是他们不屈服。我感慨他们这充满挫折的一生,同时,也佩服他们能如此坚强的活着。面对谣言时,他们很少辩解,选择逃避,不打击,不报复,让事实去说话。这种看似懦弱但实则大度的处事风格,让我欣赏。这种性格的培养和他的母亲息息相关。因为父母是孩子无形的影子。他的言行举止影响着孩子。我不禁想到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如果多一些余秋雨式的处事风格,也许,会让这个社会更和谐,更安定。一句常对孩子说的“做人要大度,处事也要大度”的话在我的脑海里掠过。文中最后《为妈妈致悼词》中,他说:“我一生见到的妈妈,永远只是善良,只是同情,只是微笑,只是倾听,只是腼腆,最多,只是沉默”但是他为妈妈的“只是”举了很多例子。只是想让大家都明白,妈妈一生的微笑和腼腆,绝不是害怕、躲避、无能、平庸。恰恰相反,她完成了一种特殊的强大。正是有妈妈的这种性格传承和平时对余秋雨的说道才会有他今天这不平凡的一生。
在这个让人血液沸腾的年代,拥有一颗平常心是如此的重要。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谆谆教导。我对孩子的教育我想会用一些最简单的语言来描述。在他不断地成长中这些语言会像是绵绵的细雨慢慢地浸入孩子的心脾。伴着他健康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