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5号文库

适合湖南生长的植物

适合湖南生长的植物



第一篇:适合湖南生长的植物

月月季季花花

生长习性(环境):适应性强,耐寒耐旱,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富含有机质、排水良好的微带酸性沙壤土最好。喜光,但过多强光直射又对花蕾发育不利,花瓣易焦祜,喜温暖,夏季高温对开花不利。

喜日照充足,空气流通,排水良好而避风的环境,盛夏需适当遮荫。每天需要接受5-8小时以上的阳光直射,才能生长良好。多数品种最适温度白昼15~26℃夜间10~15℃。较耐寒,冬季气温低于5℃即进入休眠。如夏季高温持续30℃以上,则多数品种开花减少,品质降低,进入半休状态。一般品种可耐-15℃低温。要求富含有机质、肥沃、疏松之微酸性土壤,但对土壤的适应范围较宽。空气相对湿度宜75%~80%,但稍干、稍湿也可。有连续开花的特性。需要保持空气流通,无污染,若通气不良易发生白粉病,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氯,氟化物等均对月季花有毒害。

花(或花栽种)的特点:花朵常簇生,稀单生,花色甚多,色泽各异,径4-5厘米,多为重瓣也有单瓣者;萼片尾状长尖,边缘有羽状裂片;花柱分离,伸出萼筒口外,与雄蕊等长;每子房1胚珠。果卵球形或梨形,长1-2厘米,萼片脱落。花期4--10月。

地栽:宜选择地势较高、阳光充足、空气流通、微酸性土壤地段。地栽月季有三种种植方式:平面、垂直和立体。平面绿化应选择直立型和扩张型的月季品种栽植,若具有花香、多季开花、生长旺盛、抗病力强、花径大和重瓣的更佳。平面种植又分为规则式和自然式两种。在道路两旁、建筑物周围,通常采用规则式种植;花园、小游园和草地等多是自然式种植。

秋秋日日落落叶叶与与枯枯萎萎的的花花 月季园林用途:在公园、风景区、广场等主要通道两侧,将月季做3-5行带状栽植,可种同一品种,形成单色彩花带,也可每行种同一品种,色彩由浅到深变化,如白、粉、红色品种搭配或白、淡、黄、橙色、紫色等,形成波浪状的色带;另外,在草地零散栽植一些红、黄、白等具有一定观赏价值的月季品种,会呈现一片绿中一点红的优美景象。

桂桂花花树树

生长习性(环境):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耐高温而不甚耐寒,为亚热带树种。我国桂花集中分布和栽培的地区,主要是岭南以北至秦岭、淮河以南的广大热带和北亚热带地区,大致相当于北纬24°~33°。该地区水热条件好,降水量适宜,土壤多为黄棕壤或黄褐土,植被则以亚热带阔叶林类型为主。

桂花对土壤的要求不太严,除碱性土和低洼地或过于粘重、排水不畅的土壤外,一般均可生长,但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砂质壤土更加适宜。不耐干旱瘠薄土壤,忌盐碱土和涝渍地,栽植于排水不良的过湿地,会造成生长不良、根系腐烂、叶片脱落,最终导致全株死亡。

花(或花栽种)的特点:

1、采种桂花9至10月开花,果实于翌年3月下旬至4月下旬成熟。当果实进入成熟期,果皮由绿色逐渐转为紫黑色时即可采集。采集的果实堆沤3天左右,待果皮软化后,浸水搓洗,去果皮、果肉,得到净种,稍加晾干湿润沙藏。因桂花种子有后熟期,一般要湿沙催芽8个月后才能发芽。

2、育苗常用播种育苗法。播种育苗能获得大量的桂花实生苗,适宜用作行道树。播种常用宽幅条播,行距20至25厘米,幅宽10至12厘米,每亩播种20公斤,每亩地产桂花苗2.5至3万株。播种前要将种脐朝向一侧,覆一二厘米的细土,再盖上薄层稻草,喷水至土壤湿透,以防土壤板结和减少水分蒸发。当种子萌发出土后,及时揭草,将草放置于行间,既可保持土壤湿润,又能防止杂草生长。然而不同的桂花又不同的花季如:八月桂八月开四季桂常年开花

桂花园林用途:桂花的应用较广泛。常植于园林内、道路两侧、草坪和院落等地,是机关、学校、军队、企事业单位、街道和家庭的最佳绿化树种。由于它对二氧化疏、氟化氢等有害气体有一定的抗性,也是工矿区绿化的优良花木。它与山、石、亭、台、楼、阁相配,更显端庄高雅、悦目怡情。它同时还是盆栽的上好材料,做成盆景后能观形、石花、闻香,真是“一举三得”。除此之外,桂花材质硬、有光泽、纹理美丽,是雕刻的良材。桂花是制作桂花糖、桂花茶、桂花酒、桂花糕的重要原料,从桂花中提炼的香精,广泛运用于食品行业和化工业。桂皮可提取染料和鞣料,桂叶可作为调料。为食品增进清香。

杜杜鹃鹃花花

生长习性(环境):杜鹃花属种类多,习性差异大,但多数种产于高海拔地区,喜凉爽、湿润气候,恶酷热干燥。要求富含腐殖质、疏松、湿润及pH值在5.5~6.5之间的酸性土壤。部分种及园艺品种的适应性较强,耐干旱、瘠薄,土壤pH值在7~8之间也能生长。但在粘重或通透性差的土壤上,生长不良。

杜鹃花对光有一定要求,但不耐曝晒,夏秋应有落叶乔木或荫棚遮挡烈日,并经常以水喷洒地面。杜鹃花抽梢一般在春秋二季,以春梢为主。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5~20摄氏度,气温超过30摄氏度或低于5摄氏度则生长停滞。冬季有短暂的休眠期,以后随温度上升,花芽逐渐膨大,一般露地栽培在3~5月开花,高海拔地区则晚至7~8月开花。北方在温室栽培。1~2月即可开花。杜鹃花耐修剪,隐芽受刺激后极易萌发,可藉此控制树形,复壮树体。一般在5月前进行修剪,所发新梢,当年均能形成花蕾,过晚则影响开花。一般立秋前后萌发的新梢,尚能木质化。若形成新梢太晚,冬季易受冻害。为常绿或落叶灌木。

快快速速走走向向枯枯萎萎的的杜杜鹃鹃花花

黄黄色色杜杜鹃鹃花花{{湖湖南南}}

花的特点:杜鹃花是一种杜鹃花科杜鹃花属的常绿、半常绿或落叶的丛生性灌木,也有像大树般的乔木。有的品种,竟是高达20多米的参天大树,花开时像一把巨大的彩伞。但绝大多数是植株低矮的。此花植株分枝多,枝条细而密,幼枝有毛,棕色或褐色。叶互生,因种类不同而有圆形、椭圆形、卵形、披针形、卵状披针形等。花色繁多,因品种而异,有白、紫、粉、黄、红、淡紫、洒金,有的还有双色,有的花朵还有香气。葫果成熟时呈暗褐色,种子暗黄色,细小。春鹃叶片较大,花期在4-5月,先开花后发新叶,树形直立。花形有大的和小的两种;夏鹃叶片较小,花期在5-6月间,先发叶后开花,树形张开,花大瓣平;春夏鹃的花期介于二者之间,花和叶几乎同时萌发。

快速走向枯萎的杜鹃花。

杜鹃花园林用途:杜鹃花花繁叶茂,绮丽多姿,萌发力强,耐修剪,根桩奇特,是优良的盆景材料。园林中最宜在林缘、溪边、池畔及岩石旁成丛成片栽植,也可于疏林下散植。杜鹃也是花篱的良好材料,毛鹃还可经修剪培育成各种形态。杜鹃专类园极具特色。

柑柑橘橘树树

生长习性(环境):我国柑橘分布在北纬16°~37°之间,海拔最高达2600米(四川巴塘),南起海南省的三亚市,北至陕、甘、豫,东起台湾省,西到西藏的雅鲁藏布江河谷。但我国柑橘的经济栽培区主要集中在北纬20°~33°之间,海拔700~1000米以下。全国生产柑橘包括台湾省在内有19个省(市、自治区)。

柑橘生长发育要求12.5~37℃的温度。秋季花芽分化要求昼夜温度分别为20℃左右和10℃左右,根系生长的土温与地上部大致相同。过低的温度会使柑橘受冻,甜橙-4℃,温州蜜柑-5℃时会使枝叶受冻,甜橙-5℃以下,温州蜜柑-6℃以下会冻伤大枝和枝干,甜橙-6.5℃以下,温州蜜柑-9℃以下会使植株冻死。

高温也不利于柑橘的生长发育,气温、土温高于37℃时,果实和根系停止生长。温度对果实的品质影响也明显: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通常随温度增高糖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增加,酸含量下降,品质变好。柑橘是耐阴性较强的树种,但要优质丰产仍需好的日照。一般年日照时数1200~2200小时的地区均能正常生长。如日照好、热量丰富的华南与日照少的重庆柑橘产区相比:果实糖含量高、酸含量低,糖酸比高。一般年降雨量1000毫米左右的热带、亚热带区域都适宜柑橘种植,但由于年雨量分布不均而常常需要灌溉。土壤的相对含水量以60%~80%为适宜,低于60%则需灌水,雨水过多,造成土壤积水或地下水位高,排水不良的柑橘果园,会使根系死亡。柑橘果树要求空气相对湿度以75%左右为宜。

柑橘对土壤的适应范围较广,紫色土、红黄壤、沙滩和海涂,pH值4.5~8均可生长,以pH值5.5~6.5为最适宜。柑橘根系生长要求较高的含氧量,以土壤质地疏松,结构良好,有机质含量2%~3%,排水良好的土壤最适宜。

带带着着花花的的柑柑橘橘

未未成成熟熟的的柑柑橘橘

特点:柑橘芽为裸芽,无鳞片,只有苞片。因枝梢生长有“自剪”的习性,故无顶芽,只有侧芽。柑橘芽是复芽,着生在叶腋中的芽叫腋芽,一个叶腋内可着生2~4个芽。柑橘一年能发多次芽,芽分叶芽和花芽。

柑橘的花是混合花,萌发后具有枝、叶和花等器官,花有单花和花序两种:红桔、温州蜜柑等为单花,甜橙、柠檬、葡萄柚等除单花外还有花序,柚以花序为主。柑橘通常需授粉受精后才结果,但温州蜜柑、脐橙等不受精也能结果,此为单性结果,也称单性结实。

柑橘,常绿小乔木或灌木,高约2m。小枝较细弱,无毛,通常有刺。叶长卵状披针形,长4~8cm。花黄白色,单生或簇生叶腋。果扁球形,径5~7cm,橙黄色或橙红色,果皮薄易剥离。春季开花,10~12月果熟。性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性较柚、酸橙、甜橙稍强。柑橘属芸香科柑橘亚科是热带、亚热带常绿果树(除枳以外),用作经济栽培的有3个属:枳属、柑橘属和金柑属。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栽培的柑橘主要是柑橘属。

柑橘园林用途:柑橘四季常青,枝叶茂密,树姿整齐,春季满树盛开香花,秋冬黄果累累,既有观赏效果又获经济收益。

金金银银花花

生长习性(环境):生于山坡灌丛或疏林中、乱石堆、山足路旁及村庄篱笆边,海拔最高达1500米。

喜阳光和温和、湿润的环境,生活力强,适应性广,耐寒,耐旱。在当年生新枝上孕蕾开花。对土壤要求不严,酸性,盐碱地均能生长。根系发达,生根力强,是一种很好的固土保水植物,山坡、河堤等处都可种植。在荫蔽处,生长不良。喜温和湿润气候,喜阳光充足,耐寒、耐旱、耐涝,适宜生长的温度为20-30。℃,对土壤要求不严,耐盐碱。但以土层深厚疏松的腐殖土栽培为宜。

金银花的特点: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被国家林业局授予“中国金银花之乡”之荣誉。金银花一年开花四次:第一茬花为春花,第二茬花为夏花,第三茬花为夏末花期,第四茬花为秋期花,每茬花都可分萌芽期,现蕾期,三青期,幼果期,果实成熟期5个时期,湖湖南南隆隆回回县县梅梅果果树树金金银银花花((未未开开))

栽培技术:用种子和扦插繁殖为主。种子繁殖:4月播种,将种子在35-40℃温水中浸泡24h,取出拦2-3倍湿沙催芽,等裂口达30%左右时播种。在畦上按行距21-22cm开沟播种,覆土1cm,每2d喷水1次,10余日即可出苗,秋后或第2年春季移栽,每1hm2用种子15kg左右。扦插繁殖:一般在雨季进行。在夏秋阴雨天气,选健壮无病虫害的1-2年生枝条截成30-35cm,摘去下部叶子作插条,随剪随用。在选好的土地上,按行距1.6m、株距1.5m挖穴,穴深16-18cm,每穴5-6根插条,分散形斜立着埋土内,地上露出7-10cm,左右,填土压实。也可采用扦插育苗;在7-8月间,按行距23-26cm,开沟,深16cm左右,株距2cm,把插条斜立着放到沟里,填土压实,栽后喷一遍水,以后干旱时,每隔2d要浇水1交通,半月左右即能生根,第2年春季或秋季移栽。同时它是一种功能多的药物。

园林用途:

金银花,又名忍冬和金银藤,为忍冬科忍冬属,半常绿缠绕藤本。是北方常见的野生观赏植物和园林绿化及药用、保健植物之一。金银花晚春绽出白色小花略带紫晕后变为黄色,芳香宜人,浆果球形,黑色。是著名的观花赏果藤本,也是园林绿化的重要攀缘植物。

金金银银花花的的各各种种形形态态

金银花茶的特有功效:

 抗病原微生物作用。对多种致病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霍乱弧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等均有一定抑制作用;

 对肺炎球菌、脑膜炎双球菌、绿脓杆菌、结核杆菌、志贺氏痢疾杆菌、变形链球菌等有抑菌和杀菌作用,对流感病毒、孤儿病毒、疱疹病毒、钩端螺旋体均有抑制作用;

 抗炎解毒作用,对痈肿疔疮、肠痈肺痈有较强的散痈消肿,清热解毒、消炎作用;

 疏热散邪作用,对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身热头痛、心烦少寐、神昏舌绛、咽干口燥等有一定作用;

 凉血止痢作用,对热毒痢疾、下痢脓血、湿温阻喉、咽喉肿痛等有解毒止痢凉血利咽之效。

 金银花茶味甘,性寒,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的作用。金银花有清热解毒、疏利咽喉、消暑除烦的作用。可治疗暑热症、泻痢、流感、疮疖肿毒、急慢性扁桃体炎、牙周炎等病。

板板栗栗树树

生长习性(环境):多年来,湖南省湘潭市、县两级林业主管部门及茶恩寺镇一带农民多次反映,茶恩寺镇花桥管区有一种成熟特早的优良本地板栗(暂称花桥特早熟板栗),农历七月中旬成熟,果粒大,经济效益好,可能是一个新的板栗优良品种。为此,我所板栗课题组进行了调查研究,已基本掌握了花桥特早熟板栗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及结果习性。1 分布区自然概况和栽培历史

花桥位于湘潭县南部,属中亚热带东部季风湿润气候区,在湘潭县农业综合区划中属南部低山丘陵林、粮、畜牧农业区,山体密集,竹林茂盛,植被覆盖度大,森林小气候环境较稳定。最高海拔421.5m(天马山),一般海拔200~250m。年平均气温15.1~17.3℃,最高气温40.3℃,最低气温-9.9℃,日照1 580~1 685小时,≥10℃年积温4 522~5 200℃。年降水量1 300~1 445mm,年干燥度0.79~0.87,无霜期265~270天。花桥土壤主要为板页岩发育的红壤,质地重壤至轻粘,pH值5左右,腐殖质层较厚,一般3~5cm,有机质和氮、钾较丰富,但磷缺乏,保水力较好,适宜杉木、檫木、楠竹、松树、茶叶和板栗等林木生长,竹木、板栗、生姜、白薯和湘莲是其主要的农副特产。

阳性,北方品种耐寒.耐旱。南方品种耐寒耐旱较差。

未未成成熟熟的的板板栗栗

特点:板栗是落叶乔木,实生板栗可高达20米,寿命长达百年以上。其繁殖培育方法主要是:播种嫁接法。实生繁殖栗树4~8年才结实,15~16年进入盛果期,嫁接繁殖的2~3年开始结果,4~8年进入盛果期,在良好的管理条件下盛果期可维持50年以上。

板栗为深根性树种,根系发达,根系的水平分布通常为树冠的2.5倍。板栗的花芽分化时间很长,从上年的6~7月份到下年的新梢生长初期都能分化。板栗自花可孕,异花授粉可提高结实率。栗果的生长发育可分为四个时期:受精期、胚形成期、胚乳吸收期、子叶增重期。从8月起属于子叶增重期,大约1个月时间,栗果干物质的积累主要在这个时期,尤其是在成熟的前几天增重最快。因此,栗子的采收必须在充分成熟后,这样的栗子产量高、品质好。

园林用途:树冠圆广.枝茂叶大.可孤值或群值。具有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栗子亦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板板栗栗花花

刚刚开开不不久久的的板板栗栗花花

板栗的其他用途:

祖国医学认为,栗子能养胃健脾、壮腰补肾、活血止血。在干果中,栗子提供的热能很高,充饥的同时能促进脂肪代谢,因此可益气健脾、厚补肠胃。《本草纲目》称其有“治肾虚,腰脚无力,以袋盛生栗悬干,每日吃十余颗,次吃猪肾粥助之,久必强健”。栗子味甘平性温,入脾、胃、肾三经,功能补脾健肾、补肾强筋,有活血止血的功效,适用脾胃虚寒引起的慢性腹泻,肾虚所致的腰酸膝软、腰肢不遂、小便频数、折伤肿痛等症。因而,肾虚者不妨多吃板栗。

栗子的吃法多种多样,既可鲜食、煮食、糖炒、菜用,又可加工成各种食品。南方以栗做菜,为宴席佳肴,板栗乌骨鸡、板栗红焖羊肉、栗子炒鸡块、栗子炖猪蹄等家喻户晓。北方糖炒栗子,糯、香、甜,味美可口。把栗肉碾细,与糯米一起煮粥,清香味鲜,同时也是上等的药膳。栗子与粳米一起健运脾胃,增进食欲,又能补肾强筋骨,尤其适合老年人机能退化所致的胃纳不佳,腰膝酸软无力者服食。

板栗生吃难消化,熟食又容易滞气,一次吃得太多会伤脾胃。吃栗子要细细嚼碎,至口感无渣成为浆液时,一点一点咽下去才能起到保健效果。

已已成成熟熟的的板板栗栗

板栗的吃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l)风干栗子:用网袋将板栗悬挂风干,每日吃15个生票子,吃时要细嚼慢咽。可治老年肾亏、腰腿酸软。

(2)栗子粥:取栗子 10个和大米适量,共煮成粥,也可将栗子风干磨粉,粥成兑入,再加适量红糖后食用。可补肾气、强筋骨、治腰腿无力。

(3)糖水板栗:取于板栗30个,加水煮熟,再放适量红糖后食用,可治病人体虚、四肢酸软、跌打损伤、瘀血肿痛。

栗子:有健脾养胃、补肾强骨的作用。栗子营养丰富,被称为“千果之王”,每100克栗子含碳水化合物40.5克、蛋白质4.2克、脂肪0.7克以及其他多种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栗子有健脾益气、消除湿热、补肾强筋的功效。

香樟

生长习性:

樟树喜光,稍耐荫;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性不强,对土壤要求不严,较耐水湿,但不耐干旱、瘠薄和盐碱土。主根发达,深根性,能抗风。萌芽力强,耐修剪。生长速度中等,树形巨大如伞,能遮阴避凉。存活期长,可以生长为成百上千年的参天古木,有很强的吸烟滞尘、涵养水源、固土防沙和美化环境的能力!此外抗海潮风及耐烟尘和抗有毒气体能力,并能吸收多种有毒气体,较能适应城市环境。

香樟适应海拔高度:1800m以下 绝对最低温:-10.00°C 光照反应: 喜光 水分反应:喜湿

对特殊土壤条件的适应能力:不耐瘠薄 耐盐碱 忍受大气污染种类:多 地形条件:丘陵、平原 土壤类型:砂壤土

树种分布区:浙江、福建、江西、台湾、湖北、湖南、广东、云南 花期:第一次4月~ 5月,初夏开花,黄绿色,圆锥花序 果期:第一次8月~ 11月 树高:可达3000.00cm 树高年生长量:100cm 胸径年生长量:2.40cm

形态特征: 香樟常绿大乔木,高达30m,胸径5m,树冠近球形。树皮灰褐色,纵裂,小枝无毛。叶互生,卵状椭圆形,先端尖,基部宽楔形,近圆;叶缘波状,下面灰绿色,有白粉,薄革质,离基三出脉,脉腋有腺体。花序腋生,花小黄绿色。浆果球形,紫黑色,果托杯状。树形巨大如伞,能遮阴避凉。存活期长,可以生长为成百上千年的参天古木,有很强的吸烟滞尘、涵养水源、固土防沙和美化环境的能力。此外抗海潮风及耐烟尘和抗有毒气体能力,并能吸收多种有毒气体,较能适应城市环境。

繁殖培育:

播种、扦插或萌芽更新等方法繁殖。以播种为主。幼苗怕冻,苗期应移植以培育侧根生长。绿化应用2m以上大苗,移植时须带土球,可修枝疏叶,用草绳卷干保湿,要充分灌水或喷洒枝叶,时间以芽萌动后为好。

园林用途:

香樟树种枝叶茂密,冠大荫浓,树姿雄伟,能吸烟滞尘、涵养水源、固土防沙和美化环境,是城市绿化的优良树种,广泛作为庭荫树、行道树、防护林及风景林。配植池畔、水边、山坡等。在草地中丛植、群植、孤植或作为背景树。开开花花的的香香樟樟树树

香香樟樟树树结结的的果果实实

其它作用:

香樟为常绿乔木,树冠广展,枝叶茂密,气势雄伟,是优良的行道树及庭荫树。香樟树对氯气、二氧化硫、臭氧及氟气等有害气体具有抗性,能驱蚊蝇,能耐短期水淹,是生产樟脑的主要原料。材质上乘,是制造家具的好材料。香樟根系发达,但遇硬物就停止生长,对建筑物不会造成危害;香樟喜温暖湿润气候及肥沃、深厚的酸性或中性砂壤土,不耐干旱瘠薄,是比较适宜栽种的树种,目前已在城区及乡镇普遍栽培。湖南香樟基地,本苗场的移栽大香樟树形美观,树干独特,容易栽培。可谓香樟中之极品。

第二篇:植物生长日记

植物生长日记

永泰小学

五(2)班

我认为植物生长离不开水、温度、湿度、空气、阳光。

而我为了证明植物生长离不开这些,我就按照书上的要求,做了一个实验。第一组叫做:实验组;第二组叫做:对照组。我要往实验组里放绿豆、放水,并放在充足的阳光下;而对照组就什么也不用放,只放绿豆。第一天,实验组就在阳光下吸水,但是对照组却一点变化都没有;第二天过去了,对照组仍然一点变化都没有;而实验组却长出小芽,绿豆的绿皮渐渐脱落了;第三天也过去了,对照组还是没变化,而实验组的绿豆嫩芽长(zhang)长(chang)。第四天过去了,对照组的绿豆一直没变化,实验组的绿豆已经长出劲了······

通过这次的实验,我知道了种子发芽需要水,空气和适宜的温度。保存种子必须保持种子的干燥。

第三篇:精品教案——生长的植物

生长的植物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植物的生长规律,通过收集资料了解常见植物的生长规律。

2、了解植物的结构特征,通过对植物的描绘进行生活中处处有美的情感教育。

3、培养观察力、记忆能力以及根据记忆表现画面,表现视觉感受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植物的结构特征。

教学难点:了解植物的结构特征,能表现有视觉感受力的画面。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事先了解植物的生长规律和结构特征, 记号笔,水笔等绘画材料。

(教师)各种植物的图片资料,有关植物的文字作品、范画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书写“植物”两字,学生齐念。

教师:生活中离不开植物,植物供我们欣赏,能装饰点缀我们的生活,植物能陶冶我们的情操,植物能„„

2、看到植物两个字,首先就给我们一种积极向上的形象。你们知道的植物有哪些呢?你最喜欢哪种植物呢?能否从美术的角度来谈谈喜欢的理由。(从植物的形体、线条、色彩、光影及其周边环境的协调等方面赏析)

学生:

为什么?

学生:向日葵(热情的,向上的)

梅兰竹菊(四君子)

松树(树中的君子)等等

3、植物是有生命的,(板书:生长的),生长的植物需要什么呢? 学生:

今天,我们就来画一画《生长的植物》。该怎么画呢?我们一起来讨论,研究一下。

二、欣赏

1、观察植物的结构

自然界中植物的种类不计其数,大部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由根、茎、叶组成,都需要阳光和水份。在阳光和雨露的滋润下,他们一最美的姿态呈现在我们面前。

(1)看图,这些花花草草,你能用一个词儿或一句话来概括一下吗? 学生:百花盛开

万紫千红、争奇斗艳

范例:荷花,每到夏天西湖边都是挨挨挤挤的荷花。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荷叶出水很高,象亭亭舞女的裙。”——朱自清散文《菏塘夜色》小结:这些美丽的花花草草争奇斗艳,生机盎然,嫩嫩的叶子,细细的茎,花瓣小小的,一朵朵小花聚在一起,就像一张张小朋友的笑脸,那么可爱,富有活力。

(2)看图,整体观察各种不同形态的树木。同样是树,不同在哪里?(树干的的粗细、高矮、,树桠的疏密,树叶的形状,色彩都不同。)(3)看图,从这些在沙漠中生长的植物身上你看到了什么?(植物顽强,旺盛的生命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过渡:教师总结:通过欣赏,我们知道植物有着美丽的姿态,它既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同时又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精神享受。

2、植物是地球的最美好的礼物。

教师提问:植物除了供我们欣赏外,它还有什么功劳吗?

学生

根据事先了解到的知识进行讨论后回答。

教师总结:首先,植物是人类和部分动物的食物之源;带来荫凉,抗噪音。还能制造氧气,挡沙,防止水土流失,净化空气,装饰点缀美化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吃、穿、住、行都离不开植物。植物是我们地球最好的礼物。

果实,带来经济效益。

3、植物也是历史的见证。

教师:植物除了是精美的艺术品,它还能使我们联想到什么吗?

看我们西湖公园里的古树,见证着西湖的变迁!

4、欣赏大师笔下的植物。

出示图片资料,学生欣赏《古墙老藤》版画、《被美洲豹袭击的马》油画。

教师提问:①美术大师是用什么方法来表现树的?

②大师笔下的树在造型上、色彩上、明暗,肌理上分别有什么特点?

③你得到了什么启发?

教师:大师们用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表现植物的美丽、植物旺盛的生命力,用这种方式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学生练习用勾线笔勾勒

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四、点评作业。

在欣赏学生作品的同时,请思考下列问题:

(1)这次画的植物,有什么特点?和以往有什么不同?

(2)有哪些可取之处?说说你最欣赏的作品。

(3)课后还可以再观察别的植物,找出每样植物的精彩部分

8.小结。

教师:今天这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植物的知识,欣赏了植物美丽的姿态,艺术大师笔下的植物,并向大师学习画了画植物。下节美术课,请同学们带好水笔,我们要去户外感受大自然中的植物,亲自去感受那鲜活的生命!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各种绘画工具,水笔,钢笔,记号笔等。

(教师)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1.导入课题。

教师:上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植物的知识,欣赏了大师笔下的植物以及写生了植物的局部,今天这堂课我们要到大自然当中去感受植物的存在!

2.讨论树的结构。

看图片讨论树的大致结构,自然界中树的种类不知其数,但是他们的结构却是万变不离其中,一般由树干、树枝、枝桠组成。

3.到户外观察。

去校园里,围着树木仔细观察。

先摸摸树皮,谈谈感受:

学生:

(1)树皮粗粗的,很毛糙的感觉,有纹理。

(2)树干很粗,要好几个人围抱才行。

(3)谈谈树干,树枝,枝桠的结构关系。

(4)谈谈写生树的步骤,树干可以从下至上的画,树干、树枝、枝桠的关系是从大到小的!

学生边看边思考,可以用自己准备的材料来表现?

教师:可以用线描来表现树枝层层叠叠的感觉,树干可以用线描组织花纹来表现。可以用拓印的方法来表现树皮的肌理,体验肌理的质感。

4.教师示范作业。

(1)教师指导学生的写生方法,姿势以及教会学生如何观察。

(2)教师示范用宣纸拓印的方法。

(3)教师示范线描的方法,自下而上,由大枝干画到小枝干的方法。

教师强调重叠,穿插的画法。

5.学生分散写生,教师指导。

6.作业。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组合作,教师巡视辅导。

(1)在写生的过程中,碰到了什么问题?

(2)你们在写生过程中,想到了什么?对树产生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3)你觉得哪个小组画得最棒?画出了树的生机?

7.问题的反馈。

第四篇:植物的生长变化

第一单元 植物的生长变化

单元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绿色开花植物生长一般都要经历一定的生命周期:种子萌发、幼苗生长、营养生长、开花结果。一粒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能够萌发、长成一棵植物,这棵植物又能结出许多种子,植物的物种就是这样不断繁衍的。

2、植物的器官有自己特殊的结构,这种结构与它们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所承担的功能相适应。植物的根能够吸收水分和矿物质,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植物的绿叶可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体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3、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叶,根总是向下生长的;植物的花要经历花开花谢的过程。花谢后结果,果实是由花发育来的。

4、绿色开花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器官。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

5、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等条件。过程与方法:

1、种植和培育植物。使用放大镜。比较准确地测量植物植株的高度变化。

2、依据观察到的现象提出问题。以已有经验或观察到的现象为依据进行预测。用适宜的方式对观察到现象进行记录。对变化的事物进行观察,发现产生的新变化。

3、通过记录和比较描述植物所发生的变化。用统计图表、列表、画图等适宜的方法处理相关信息。运用查阅分析资料的方法解决问题,获得问题的答案。情感态度价值观:

1、形成用事实说话的意识,树立科学要讲求实证的思想。

2、激发关注和研究生命现象的兴趣。培养坚持性和合作能力。

主要材料清单

大豆、玉米、花生、莲花、风仙花等植物的种子,放大镜,花盆、土壤、铲子等种植工具,透明玻璃杯、卫生纸等;试管、带根的新鲜芫荽、植物油等;不同生长阶段的风仙花植株、风仙花朵,成熟的风仙花果实;图片或多媒体课件:刚出土的风仙花照片;植物叶的水平分布照片;植物叶的垂直分布照片;植物光合作用示意图;植物光合作用的相关资料及图片、几个主要生长阶段的风仙花照片等。

单元课时安排

每课1课时,机动、整理1课时,合计8课时。

1、植物新生命的开始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种子有自己特殊的结构,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萌发生长成一株植物。

过程与方法:用感官和放大镜观察种子的外部形态特征;根据植物生长的已有认识,预测植物种子的内部结构。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发关注植物生长变化的兴趣。【教学重点】 引领学生产生问题并积极思考,能用适宜的方式将自己的认识清楚地表达出来,并能想办法证明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教学难点】

观察各种植物的种子 【教学准备】

各种植物的种子、白纸、放大镜。【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听听说说

1、师:小猫是谁生下来的?小鸡是怎么来的呢?向日葵小苗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2、生:思考后,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3、师:(出示图片)验证学生说出的答案。

4、师:植物的一生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它的一生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二、想想画画

1、师:用图画和文字将植物一生的生长变化过程画下来和写下来。

2、生:在记录本上把“我知道的植物生长过程”画下来。

3、师:展示学生画的作品。

4、师:指名学生说说自己画的作品的意义。

5、师: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但是,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新的生命.三、观察种子

1、师:请把自己带来的植物的种子放到白纸上,观察植物的种子,边观察边记录。可以借助放大镜观察。

2、师:观察植物的种子,你准备观察种子的什么?

3、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4、师:你们说对了,我们观察植物的种子,要观察种子的形状、大小、颜色等。

5、生:观察植物的种子。

6、师:通过观察植物的种子,你发现了什么?

7、生:汇报自己的发现。

8、师:不同植物的种子,从外观来看,它们的形状不一样、大小不一样、颜色不一样、种皮不一样等。种子的里面有什么呢?

9、师:要知道种子的里面有什么,该怎么办?

10、生:先预测种子的里面有什么,再掰开种子看一看。

11、生:继续观察植物的种子。观察后汇报.11、生:继续观察植物的种子。观察后汇报。

12、师:(小结)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种皮等各不相同,但种子的里面是相同的,都有胚根和胚芽。

四、做好准备

1、师:本学期,让我们种植凤仙花,观察它的生长变化过程。

2、师:①准备凤仙花的种子。②查阅凤仙花的有关资料,了解凤仙花的栽培方法。③准备播种所需要的材料和工具。【作业布置】

家庭作业:准备凤仙花和四季豆的种子。【板书设计】.1.植物新生命的开始

植物的种子:外部:形状、大小、颜色 内部:胚根、胚芽 【教学反思】

2、种植我们的植物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学习掌握播种技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适宜的实验,观察种子的萌发过程;根据研究植物生长变化的需要,确定观察、记录的内容和方法;根据对种子萌发状况的预测,确定本阶段观察的重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用事实阐述观点的意识,即科学的实证思想;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播种的方法 【教学难点】

长时间坚持管理、观察和记录凤仙花生长变化情况。【教学准备】

小铲、花盆、泥土、凤仙花等种子、透明塑料杯或玻璃瓶、吸水纸等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习播种方法

1、师:“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播种的好季节。今天,我们来种植凤仙花。怎样种植凤仙花呢?

2、师:请大家看P4页中的“播种方法”。

3、生:阅读P4页中的“播种方法”。

4、师:指一名学生说说播种的方法。

5、师:播种凤仙花的方法是选种、放土、下种、浇水。

二、关注种子变化

1、师:播种了凤仙花以后做什么?

2、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3、师:播种了凤仙花以后,我们要关注凤仙花种子的变化。请大家阅读P5页顺数1~10行内容。

4、生:阅读P5页顺数1~10行内容。

5、师:注意观察透明玻璃杯中的种子生长变化情况;注意观察花盆中的凤仙花生长变化情况。

三、记录生长日记

1、师:种植植物是一项长期研究的观察活动,要做好管理、观察和记录等工作。要随时观察记录凤仙花的生长变化情况。每周要测量一次凤仙花的植株高度、观察凤仙花叶的形状和数量。

2、师:把你测量和观察的数据填写在记录本的表格中。

3、师:期末,每个学生要写一篇“凤仙花生长变化的日记”。

四、实地指导播种

1、师:实地指导学生在花盆里种植凤仙花;在玻璃杯里种植凤仙花。

2、师:督促学生养成长时间坚持管理、观察和记录的好习惯。期末,对长时间坚持管理、观察和记录做得好的学生进行奖励。

【作业布置】 家庭作业:在自己家的花台上,种植凤仙花。【板书设计】

2.种植我们的植物

记住播种方法:选种、放土、下种、浇水。

关注种子生长:先长什么、再长什么、根向什么方向生长。

【教学反思】

3、我们先看到了根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植物的根总是向下生长的;植物的根能够吸收水分和矿物质;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过程与方法:用适宜的方法记录、交流所观察到的现象;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提出问题;根据已有的经验和所观察到的现象,作出有依据的预测;用观察、实验的方法验证推测;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根吸收水分的实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观察植物生长变化的兴趣;树立科学是讲求实证的意识。【教学重点】

观察植物根的生长变化;根吸收水分的实验。【教学难点】 根吸收水分的实验。【教学准备】

前一周种植在玻璃杯里的四季豆,试管、水、食用油、一颗有根有叶的小植物。【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1、师:一棵大树,我们要把它从土壤中拔出来是很困难的;一株小草,我们要把它从土壤中拔出来,容易吗?

2、生:思考后回答。

3、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植物的根来。(出示种植在玻璃杯里的四季豆)我们种植的四季豆,你先看到了什么?

4、师:揭示并板书课题:我们先看到了根

二、观察植物根的生长

1、师:我们种下的四季豆已经发生了变化,现在请你们认真地观察观察,看看能发现什么?

2、生:学生观察自己在前几天种植在玻璃杯里的四季豆。

3、师:刚才,你们认真观察了种植在玻璃杯里的四季豆,有什么发现呢?

4、生;汇报自己的发现。

5、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小结: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植物的根向下的方向生长,根的生长速度快。

三、植物的根有什么作用

1、师:我们给凤仙花浇水时,一般往哪里浇?为什么大部分都浇到土壤上?

2、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3、师:植物的根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有什么作用呢?下面,我们来研究植物根的作用。

4、师:同学们想一想,是什么能使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5、生:讨论后回答。(根有固定植物的作用)

6、师:我们来做一个有趣的实验,看植物的根还有什么作用?实验步骤如下: 参看P8页书上的内容,教师边讲边操作。①选择一棵带根的植物装入有水的试管中。②将植物的根浸泡在试管里的水中。③在水面上滴一些植物油,试管口塞一些棉花,使试管中的水不会被蒸发到空气中去,并在水面处做好标记。④观察试管中的水量有什么变化。

7、师:过几天,试管中的水量变化说明了什么?

8、师:(总结)植物的根有固定植物的作用;植物的根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矿物质。【作业布置】

家庭实验:参看P8页书,制作一个“植物的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的实验装置,并注意观察实验装置里水量的变化。【板书设计】

3.我们先看到了根

植物根的作用 :固定植物

吸收水分、矿物质

4、种子变成了幼苗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植物的绿叶可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植物的叶在茎上分布有利于接受更多的阳光。过程与方法: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提出问题;通过查阅资料的方法收集信息、寻找问题的答案。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到科学研究是艰辛的过程;激发学生像科学家那样从事研究科学的愿望。

【教学重点】

组织学生交流种子发育成幼苗后植物的生长变化,观察凤仙花幼苗的特征,研究植物叶的作用。

【教学难点】 研究植物叶的作用。【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刚出土的凤仙花照片、植物叶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的照片、植物光合作用示意图、植物光合作用的相关资料。

学生准备:生长四周的凤仙花、记录单。【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出土后幼苗的变化

1、师:我们种植的凤仙花已经变成了幼苗,现在我们以小组为单位,重点交流一下前一段时间凤仙花幼苗生长变化情况。

2、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

3、师:全面检查学生的观察记录,及时进行反馈,引领学生在以后的时间里坚持进行观察。

4、师:组织学生交流。(鼓励学生说出新发现、新问题)

5、师:指导学生观察实物凤仙花。

6、师:指导学生测量凤仙花植株的高度、叶的分布情况

二、我们的思考

1、师:为什么植物的叶子都是平展的,而且在植株上交叉生长?植物的叶子和幼小植物的茎为什么大部分是绿色的?听说绿叶是植物的“食品加工厂”,植物生长需要的食物是不是来自绿色的叶呢?植物的叶子还有什么作用?

2、生:根据自己所知道的知识回答问题

三、叶为植物提供“食物”

1、师:植物生长所需要的食物是从哪里来的?

2、生:讨论后说出自己的想法。

3、师:科学家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多数植物能自己制造“食物”——养料。

4、师:指导学生学习科学书P11页上内容。

5、师板书:

阳光

二氧化碳+水——→氧气+养料

6、师:(总结)植物的光合作用不仅为植物制造养料,还为我们人类和动物制造养料和氧气。

【作业布置】 家庭作业:回家仔细地去观察一棵植物,观察植物的叶子分布的情况,想想植物的光合作用。【板书设计】

4.种子变成了幼苗

阳光

二氧化碳+水——→氧气+养料

第五篇:【精华】植物生长观察日记

【精华】植物生长观察日记3篇

时间如快马般匆匆,一天又过去了,我们一定有不少所感触的事情吧,让我们一起认真地写一篇日记吧。快来参考日记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植物生长观察日记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植物生长观察日记 篇1

20xx年1月31日

今天,佳凌给我送来了一盆水仙种球。这些水仙花种球像一个个白白嫩嫩的胖娃娃,头顶长着一条尖尖短短的、顶部嫩黄色的小辫子,大种球两边各长着一个小种球;种球下面有许多细细的短须,这就是水仙花的根须了。我把水仙花种球小心翼翼地摆放到花盆里,倒入一些清水,放到桌子上。一会儿爸爸回家了,说:是谁把大蒜放到这里啊?

植物生长观察日记 篇2

我奶奶家的院子里,有两盆牵牛花,是隔壁的夏奶奶送给她的,用瓦盆装着。

瓦盆排列在墙角,从墙头垂下两根麻绳,每条距离七八寸,让牵牛花的藤蔓缠绕上去。藤蔓从两片叶子中间引伸出来以后,不到一个月的功夫,爬得最快的一株要齐墙头了。

今年,奶奶家院里的牵牛花的叶子格外的绿,绿得是那么茂盛,花蕾又格外的多,到底有多少?奶奶说:“反正今年开花要比去年开的多很多。”

牵牛花每一个叶柄处生长一个花蕾,当长到像谷粒那么大,便枯萎了。据奶奶几年的经验,奶奶已经知道了最初的一批花蕾是开不出花儿的,到后来发育得越来越茂盛,新的叶蔓比根部的肥大,那时的花蕾才会开花呢!

牵牛花的生命力非常强,一次,正当它含苞欲放的时候,我不小心,把牵牛花的.茎折断了,只剩下一小截还在土里,我不想让它死,所以我让它在盆里继续长着。奶奶发现了,硬要拔出来,我拦着奶奶坚决不让。奶奶说:“它已经不能活了。”我不信,我精心保护着它,天天给它浇水,过了几天,我惊喜地发现牵牛花又长出了新的芽儿。它竟然活了过来。我真不敢相信它有这么强的生命力。

差不多又过了一个多月,牵牛花开花了,一朵朵牵牛花像一个个小喇叭,淡紫色的,好看极了!

植物生长观察日记 篇3

我家里种了一种植物吊兰,通常我看见植物的跟都是生长在土里的。而我们家的吊兰的跟去长在水里的,跟被水泡的白白的,叶子依然绿绿的,我觉得非常奇怪,怎么花和鱼一样也能生活在水里呀,妈妈告诉我说:有些植物是可以水养的,那样会看起来干净一些。

吊兰有一种吊的本来。它不像文竹那样生长的节节向上刚,而是整个身子长成后向下悬吊着,叶子也随着向下垂,像是绿色的瀑布。

有一次,我发现吊兰花瓶的水干了,叶子也有点枯萎了,妈妈发现后,赶紧给它换水,过了几天竟然又活了而且从它的跟里又长出了一些新的嫩叶,吊兰的生命力真是顽强。它的乐观向上的生命力令人敬佩。

我和妈妈都很喜欢欣赏它,它可以为我家调节空气,还可以让我们的眼睛放松一下。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