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省考行测图形推理纸盒问题4大妙招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2014省考行测图形推理纸盒问题4大妙招
大家熟知,行测中有一类题叫图形推理。一类不需文字阅读,不需大量计算,令人一看就愉悦的智力测试题。但是,图推中有一种考查形式往往会让很多考生绞尽心思,这就是立体图形的考查,对于空间想象感稍弱的童鞋来讲,这个每年必考的看似简单,实则困难的题让其伤透脑筋。下面,中公教育专家就同大家一起来探讨一下图推立体图形的几大解题妙招,总有一款适合你哦。
妙招一:画橡皮。
对于没有空间想象感的童鞋来说,要把展开图在脑子里面构造成立体图是非常困难的,这时候借助一个六面体模型会让你事半工倍。如果把展开图上的图形挨个画在事先准备好的橡皮擦上,再把橡皮摆成各个选项的样子,你就知道哪个是正确的了。但是怎样画这个橡皮是有技巧的,一般是从展开图的顶部作为基准面开始画,并根据所画面的走向翻转手中橡皮,大家最好在平时就多练习画一画,尽量找到适合自己的画法,若在考场上不小心画错,就弄巧成拙了。由于这个基于实际操作,文字不好表达,这里就不细说画法了。
妙招二:找准对立面。
如果确定两个面在展开图中是对立面,那他们是绝不可能在立体图中相邻的,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如果选项中出现对立面相邻的情况,进行排除。便于大家理解,我们直接上图。
在这样一个题中我们很容易会发现斜圆点和正方形是对立面因此不可能在立体中相邻,古选项B是错误的。也许大家还不太清楚怎样判断两个面是不是对立面,你接下来就给大家介绍一种找对立面的方法,Z字法。Z字的两端所致的面即为对立面,大家要注意Z字两端延伸的长度要相同,因此对于第一个图形来说,全阴影的对立面是半阴影,而不能继续延伸到后面的正圆点上。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从上题中我们会发现不论是三角形还是竖线或者箭头都有一定的指向性,我们可以利用这些指向判断选项的对错。
比如A选项,如果三角形按尖朝上的方位出现在前面,那圆应该在它的左边,而不该在右边,故A错误。B选项,如果箭头指向右边,那立体中的顶部应该是正方形,而不是竖线,故B错误。C选项,如果竖线出现在立体的正面,那么其顶部要么是空白,要么是三角形,不可能是圆,故C错误。
其实抓指向性元素很容易,就如第一个题我们也可以用指向性来排除一些选项。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中公教育专家认为,其实解决立体纸盒问题有很多小方法,但是其实大家要明白,方法虽多,但不必全部掌握。大家只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常用其练习即可。如果你全无立体感,那橡皮法绝对适合你,若你有一定想象感,那么也可以先用对立面法排除,进而用指向性元素法辅助,或者用时针法确认。立体几何并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难,培养空间想象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希望大家能够乐在其中。
更多备考信息请关注中公教育湖北官方微信huoffcn 官方二维码
第二篇:行测图形推理经典总结
图形推理
(一)图形推理的技巧:
一,解答图形推理题时,第一步就是要仔细观察。对两套图形都要做细致的观察,观察的要点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图形大小的变化,图形的旋转方向,图形的笔画,图形构成要素的增减,图形的组合顺序以及图形的叠加等等其他特殊的让大家意想不到的规律。
二,找出规律才是解题的关键。一些简单的题目,只立足于第一套图形即可直接找到规律,但是,对于比较复杂的图形推理,必须结合第二套图形分析比较,这样才能找出规律。三,根据规律选择正确的答案。在选择时一定要仔细,不要发生视觉错误。图形推理的解题方法:
一、方框内“#”字图形。一般是从行或列中寻找规律。当以中间图形为中心时,则顺(或逆)时针按一定的角度旋转,方能找出正确答案。有时还需要加个常数或者是扩大多少倍,方能找到正确答案。
二、单个图形分解后的图形。主要掌握在平面上移动,方向上有变化,即量变,不能出现质变。找出量变后正确的一幅图形,才是正确答案。
三、矩形内部图形的变化。从中找出规律,从而得出第4或第5(或更多)个图形的正确答案。
四、平面变立体图形。要找准相对面的关系才能找出正确答案。画下平面图后剪下来折叠成立体图形,与四个选项比较即很快找出正确答案。
五、左右上方两组图形。从左上方一组图形的变化规律,找出右上方?处的图形来。
六、延续类图形的做题方法。主要是从上面几行的变化规律推导出?处一行来。
七、多列类图形主要从左面几列的规律推导出?处这一列来。
八、特殊类图形解题方法因题而异。
(二)寻找图形规律的时候要着重注意以下几点: 1 图形大小的变化 图形旋转或移动及旋转方向上有无规律 3 图形相对称或相似 4 图形组合与叠加的变化 5 图形阴影部分的变化 图形构成元素数量递增或递减的变化 7 图形构成元素笔画的相同或增减的变化 8 图形构成元素移动方向的变化 9 图形构成元素组成或分解的变化 10 图形构成元素形状的变化 11 多个图形构成元素相同的部分
(三)图形推理形式题型: 一.规律推理类
(一)规律推理类(一幅图给出性质,多幅图给出规律)1类比推理类
观察:(组成元素完全相同,一个小方框加一个黑点)抽象:位置发生变化 推理:平移,翻转 2对比推理类
3坐标推理类(给出一个九宫格)
坐标推理的推理路线:横行(很少),竖列,S型,O型(中间全黑或全白),对角线 4空间重构类
平面组成型(肯定平移)折叠组合型
(二)规律推理类分为三类
数量类
(1)题目特点:各图组成元素凌乱(位置看不出,没有共同样式)
(2)数量类型:①点(交点),点一般有个割线 ②线(直线,笔画),线一般是直线和笔画
线包含笔画,包含一笔画问题;奇点(点引出奇数线)的个数为0或2的图形可以一笔画。如日,奇点数为2.③角,角是有曲直 ④面,(几个面)
⑤素(元素,包括个数和种类)
⑥数整个点线面素都选完了,就选局部,小圆圈的个数是0,1,2,3 如何分局部?
1要不分样式(比如上图小圆圈)
2要不分位置(上下左右里外),分位置数元素的个数和种类。
(3)数完数量,就看数量的规律:要么单调,要么对称,要么看规律,要么计算
九宫格的两项不可以构成数列,所以两数递推或三数叠加。下题就是三数叠加:
数量规律推理类总结: 第一步,图形化为数字: 点,线(笔画),角,面,素
整体不行,一笔画问题,分位置,分样式 第二步,数量确定规律
增加,减少,恒定,对称,奇偶,乱序,运算 位置类
(1)题目特点:各图元素组成基本相同,位置上变化明显(2)变化类型:平移,旋转,翻转。
旋转和翻转的区别:是否改变时针的方向(从长到短标时针方向)。
当做旋转和翻转的题目,要转化为箭头,更有利于做题。
九宫图中间空白或全黑,所以是O型推理路线
(3)位置规律推理类总结:
组成元素基本相同,位置平移,旋转,翻转(用箭头标时针方向或度数)样式类
(1)特点:各图元素组成相似,图形部分元素非实质性残缺
先看样式遍历(所有的样式再出现一次)
相似和凌乱的区别:凌乱是没有相同的样式,相似是有相同的样式。
样式不变,用样式遍历,显然缺两个椭圆和一个括号。(2)样式规律推理总结: 1样式种类不变时,样式遍历
2样式种类变化时,样式运算——加减同异。
记住一句话:先看样式遍历,再看加减同异
(三)规律类图形推理总结:
二.空间重构类
(一)解题方法 1平面组成(平面)
先看元素个数,保证不缺元素
第二考虑平面翻转时会发生的错误,所以数时针法(看哪个发生翻转)
2折叠图形(立体)
先看单面特征,先看特殊面,保证每个单面要存在
再看双面关系,如果两个面是相对关系,仅能看到一个面。,选择只有一个黑框的
看双面关系,如果两个面是相邻关系,是否还有有公共边
(二)空间重构类总结
(四)基本思路:看是否相加,相减,求同,留同存异,去同相加,相加再去同,一笔划问题,笔划数,线条数,旋转,黑白相间,轴对称/中心对称,旋转,或者答案只有一个图可能通过旋转转成。视觉推理题(即给出四个图形推出第五个图形)偏向奇偶项,回到初始位置。注:5角星不是中心对称。
(五)特殊思路:
1.有阴影的图形 可能与面积有关,或者阴影在旋转,还有就是黑白相间。
第一组,1/2 1/4 1/4 第二组,1,1/2,(1/2 A)
两个阴影,里面逆时针转,外面顺时针转。
2. 交点、露头个数 一般都表现在相交露头的交点上
交点数为,3,3,3 第二组为3,3,(3)
交点数为,1,1,1 第二组为2,2,(2)但是,露头的交点还有其它情形。
此题露头数,1,3,5,7,9,11,(13 B),15,17
3.如果一组图形的每个元素有很多种,则可从以下思路,元素不同种类的个数,或者元素的个数。出现一堆乱七八遭的图形,要考虑此种可能。
第一组2,4,6种元素,第二组,1,3,(5)
种类,1,2,3,4(5)
元素个数为4,4,4 4,4,(4)4.包含的块数 / 分割的块数 出现一些乱七八遭的图形,或者出现明显的空间数,要考虑此种可能。
包含的块数,1,2,3,4,5,(6,B)
分割的块数为,3,3,3,3,3,(3,A)
5.特点是,大部分有两种不同元素,每个图形两种类个数各不相同。
圆形相当于两个方框,这样,全都是八个方框,选D 6.角个数 只要出现成角度图形都需要注意
3,4,5,6,(7)
7.直线/曲线出现时,有可能是,线条数。或者,都含曲线,都含直线,答案都不含直线,都不含曲线。
线条数是,3,3,3 4,4,4 8.当出现英文字母时,有可能是笔划数,有可能是是否直线/曲线问题,又或者是相隔一定数的字母。C S U , D B ? A.P B.O C.L D.R 析:C,S,U都是一笔,D,B,P都是两笔。
B,Q,P都含直线,曲线。A,V,L都只含直线。K,M,O D,F,? A.L B.H C,P D.Z 析:K,M相距2,O和M距2,D和F距2,F和H距2 A,E,I J,N,? A.G B.M C.T D.R
析:A,E,I是第1,5,9个字母,J,N,R是第10,14,18 9.明显的重心问题
重心变化,下,中,上 下,中,(上),选C 10.图形和汉字同时出现,可能是笔划数
笔划数为,1,2,3,2,(1)出现汉字,可是同包含
爱,仅,叉,圣,?A.天 B.神 C.受 D门 同包含“又” 11.图形有对称轴时,有可能是算数量
第一组对称轴数有,3,4,无数 都三条以上 第二组,5,4,(3条以上)
12.九宫格的和差关系,可能是考察行与行之间的关系。
第一行,等于第二行加第三行。
也可能是考察,一行求和后,再考察行与行之间的关系。
13.特殊:5,3,0,1,2,(4)遇到数量是这种类型的,可能是整体定序后是一个等差数列。慎用。
分析:观察所给出的左边的图形,出方框范围的线条有3,5,1,2,0,如果再加上4就构成了一个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选项C有4个出方框范围的线条,故选C。
14.数字九宫格这类九宫格经常把中间数化为两数相乘。
26=2*13=2*(7+8-2)10=2*5=2*(3+6-4)所求项为2*(9+2-3)=16
15.如果有明显的开口时,要考虑开口数。要注意这种题越来越多。
例:第一组是D A N 第二组是L S ? 选项:A.W B.C C.R D.Q 析:因为第一组开口数0,1,2 第二组开口数是1,2,3(A)
例题解析
<1>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左边一组中图形分别是上面小下面大(三角型),中间宽2头窄(圆),上面大下面小(倒三角型),所以第2组里也是一样的道理,满足上面大下面小要求的就是D选项 <2>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这道题目我们将内切的也就是大圆内的小圆看为负,第一个图中相交的小圆也看为负,而外切的小圆看为正,然后第三个图形就是2个图形相抵消,所以左边图形最后就剩一个小圆和一个大圆,而右边的图就剩一个大圆,答案就是D <3>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左边图形规律分别是1条虚线和1条实线相交以及2条虚线和2条实线相交,右边的图形前2个图的规律是1条实线和1条虚线不相交,所以第3个图就是答案便是2条实线和2条虚线不相交
<4>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左边图形的第1个变为第2个规律是横着的2条线移动其中1条消失,第2个边到第3个规律是一样,竖着的2条线移动到中间并去掉其中一条,而横着的线也被去掉,这样右边的图形一样推,右边图1到图2是2条线都移动并都去掉1条,这样到第3个图也就是答案便是都去掉,答案就是B <5>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这道题规律是2个图形重合的地方全部去掉,左边的图形先把2个图形合并就成为一个正方形里含个X,但这个X是由2个X合并的,所以并不是去掉X,而是去掉正方形里的整个内部,所以最后变成了一个正方形,右边图形也是把重合的整块都去掉,就是去掉长方形里的整块,所以就剩下了2个三角形,答案是C <6>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前4个图我们看到在正方形4个面,伸出来的线条是有规律的,分别是11,10,9,8条线伸出到正方形的外面,所以最后一个图对应应该是7条伸出来的线,大家去数数看,答案便是C <7>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2个图形同样的部分去掉,所以右边的图相同的去掉后便是一个三角形,答案是C <8>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左边的图形是左右对称,有边的图形是以45度的角度的2边对称,所以答案只有C是这样对称的 <9>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规律是图形里的角的个数加上图形里点的个数都是8个,答案里只有D符合这个规律 <10>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左边图中第三项向中间移动,可以得到第二项,再移动,得到第一项,右边图中两个对三角向中间移动,相交得第二项,继续移动得到B <11>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图形全黑的对应双数的线条,图形不黑的对应单数的线条,所以答案就是A <12>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旧字的一竖向中间移动就成了甲字,旦字下的一横想上移动就成了目字,答案就是C <13>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在左边的图形中,第一个图去掉右半部分后正好是第二个图,而第三个图正好是第一个图的右半部分与第二个图的上下结合(去掉重叠的边线)所以依照这个规律,答案选C <14>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笔画算:左边一组笔画分别是1,3,5成等差,右边的前2个笔画分别2,4,所以答案应该是6画的也应该是成等差
<15>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左边一组图形里,第三个图形是第一个和第二个图形相同的地方,所以,右边的图形取前两个的相同,答案就是D <16>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隔一个图后都是两个上下两端都有两条斜线的图形,依照这个思路,我们就可以的到答案是A <17>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第一至第四个图形是同一图形在平面内的不同位置旋转而得到的,而四个选项中只有D是这一图形在平面内的不同位置,其他图形在平面内是不同图形,或者说只有D图和原始图在平面内是相同的,答案是D 18>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四个图形都是可以一笔画完成的,答案是C 许多辅导书上给出的答案都是D,这是错误的 <19>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左边图形中图一和图三中心直线2端的2个图形都是不同的(即2个小圆),图二和图四的中心直线2端的2个图形都是相同的,由此可以断定第五个图形的圆外的2个图形一定在圆的中心直线两端,而且2个图形都不相同,所以答案是C <20>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左边一组中的3个图形分为3个部分(上中下),上部分的比较情况为第二个和第三个图形相同,中部三个图形都是相同的,下部第一和第二个图形是相同的,依据此规律推得答案是A <21>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左边图形中的多边形都有一条边双线,右边的图形中都有两条相邻的边双线,所以答案是C <22>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图形为两个相同元素构成的复合,其实别想多了,右边的图形构成元素一样,要的就是形状的不同,所以答案是D <23>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英文字母顺序间隔一个,所以答案是D <24>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大家注意下子这种题型,其实没什么特殊的规律,就是看元素的相似,这题就是构成元素不变套内图形相似,所以答案是B <25>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分析:本题所有图形均为左右对称的,将左边的一半去掉,剩下的右半边依次为数字1,2,3,4,据此,可知后面为5,答案为C
第三篇:2018年省考行测判断题:浅谈二难推理
2018年省考行测判断题:浅谈二难推理
在给大家具体讲二难推理和归谬法之前,我们先给大家看一道经典例题:某市要建花园或修池塘,有下列4种假设:修了池塘就要架桥;架了桥就不能建花园;建花园必须植树;植树必须架桥。据此不可能推出的是()。
A.最后有池塘 B.最后一定有桥
C.最后可能有花园 D.池塘和花园不能同时存在
根据题干我们可以写成:1.修池塘→架桥,2.架桥→不建花园,3.建花园→植树,4.植树→架桥。结合3.4的逆否等价,我们可以得出:不架桥→不建花园,依然得不出必然结论,那么此时就需要用归谬法解题了。
举个现实中的例子:如果明天天晴,咱们就去看电影,如果天不晴,咱们明天也去看电影。写出来就是:明天天晴→看电影,明天天不晴→看电影,看上去咱们挺为难的,但是其实仔细想想明天的天气无论是什么样的,都始终在天晴和天不晴的范围内,所以从这两句话中我们其实可以得到的结论就是无论明天什么天气,咱们都去看电影。这就是二难推理的原理,用公式表达出来就是如果A→B,-A→B都成立,那么B一定成立。
应用到之前的例题中,根据题干我们可以得到:不架桥→不建花园,架桥→不建花园,根据二难推理,就是无论架不架桥,都一定不建花园。所以不建花园就是我们得出的必然性结论。题目让我们找的是不可能推出的,故选择答案C。
那么以上就是相关二难推理的内容,你学会了吗?
第四篇:省考最新行测题
行测真题之常识判断典型例题精讲
中政行测中政行测 2014-03-03 22:32 点击:
301 [摘要]行测的常识判断模块,涉及的知识面很广,重在平时的积累和学习。
1.下列关于卫星导航系统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GPS的信号强度与准度是可控的 B.GPS是欧盟建立的卫星导航系统
C.北斗导航系统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卫星导航系统
D.“伽利略”导航系统是第一个基于民用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解析: 本题属于科普常识题。GPS是美国建立的卫星导航系统,不是由欧盟建立。故答案为B。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当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与交警的指挥不一致时,应当服从信号灯的指挥 B.强降水是泥石流、滑坡的主要诱因
C.举办大型会展和文化体育等重大活动,主办单位应制定应急预案并报当地人民政府备案
D.有关单位和人员报送、报告突发事件信息,应当做到及时、客观、真实,不得迟报、谎报、瞒报、漏报
解析: 本题属于生活常识题。当交通信号灯和交通警察的指挥不一致时,应当服交警的临时指挥。所以A错误,故答案为A。
3.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关头,中国共产党成功地完成了三次重大转变: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由战争转向生产建设;拨乱反正,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下四项中哪一会议与这些转变无关?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八七会议 C.七届二中全会 D.遵义会议
解析: 本题属于历史常识题。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因此A项不符合题意。八七会 议坚决纠正了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投降主义,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因此B项不符合题意。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作了重要 报告,指出在全国胜利的局面下,党的工作重点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因此C项不符合题意。遵义会议是党第一次自主运用马列主义基本原理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 重要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但是它没有涉及题干中所述的三次重大转变,因此D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为反映某政府预算执行的结果,需要编制该的政府决算
B.为提高出口货物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世界各国一般多在本国实行出口退税制度
C.如果货币的期汇比现汇贵,则称该货币远期升水,否则,称该货币远期贴水 D.根据现代企业制度,公司的权力机构是董事会
解析: 本题属于经济常识题。政府决算是指经法定程序批准的政府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因此A项正确。出口退税主要是使本国企业出口的货物以不含税的价格参 与国际市场竞争,从而增强竞争能力,扩大出口创汇。为提高本国出口货物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世界各国一般多在本国实行出口退税制度,因此B项正确。货币 远期升水是指一种货币的远期汇率高于即期汇率,远期贴水是指远期汇率低于即期汇率,因此C项正确。公司权力机构是股东大会,因此D项不正确。故答案为D。
5.下列关于太阳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于太阳风的作用,彗星周围的灰尘和气体会形成彗尾 B.太阳风会促进大气中臭氧的产生,影响地球的空间环境 C.太阳风是太阳黑子活动高峰阶段射出的超音速等离子体流 D.两极的高层大气收到太阳风的袭击会发出光芒,形成极光
解析: 本题属于科普常识题。太阳风会使彗星周围的灰尘和气体形成长长的向着反太阳方向延伸的彗尾,A项正确。太阳风会严重影响地球的空间环境,破坏臭氧层,B项 错误。太阳风是太阳黑子活动高峰阶段射出的超音速等离子体流,C项正确。太阳风与地球磁场发生作用后会在两极高层大气中形成极光,D项正确。故答案为B。
6.下列做法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是()。A.某区人大常委会接受区长辞职 B.某县人民法院受理起诉县教育局的案件 C.某省人民政府制定《行政程序暂行规定》 D.某市人大常委会听取市长的述职报告并进行评议
解析: 本题属于法律常识题。《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第27条规定:“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和人民政府领 导人员,人民法院院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可以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提出辞职,由大会决定是否接受辞职;大会闭会期间,可以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 出辞职,由常务委员会决定是否接受辞职。”由此可见,A项符合法律规定。根据《行政诉讼法》第14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案件管辖若干问题的规定》第 1条的规定,被告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第一审行政案件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但以县级人民政府名义办理不动产物权登记的案件可以除外。而B项中被告为县教育 局,并非县人民政府,因此B项案件由县法院管辖符合法律规定。根据《立法法》第73条第1款的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法 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性法规,制定地方政府规章。因此,某省人民政府只能制定《某省行政程序暂行规定》,全国性的有关行政程序的行政 法规只能由国务院制定,C项不符合法律规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第27条规定:“„„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在本级人 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对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另据《人民日报》2000年2月16日第12版报道,当年的元旦前夕,时任武汉市长 的王守海向市人大常委会递交了述职报告,陈述自己一年来的任职情况,并接受人大常委会的评议。由此可见,D项符合法律规定。故答案为C。
7.城市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如果规划不当,到了炎热的夏天往往会出现热岛效应。下列有关热岛效应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热岛效应只会在大城市出现,中小城市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B.城市增加的车辆与住户的空调加剧了热岛效应
C.出现热岛效应的地方,温度比周围郊区一般要高两三度甚至四五度 D.城市高楼大厦越来越多,通风与气流不畅是造热岛效应的原因之一 解析: 本题属于科普常识题。由于城市化的速度加快,城市建筑群密集、柏油路和水泥路面比郊区的土壤、植被具有更大的热容量和吸热率,使得城市地区储存了较多的热 量,造成了同一时间城区气温普遍高于周围郊区的气温,高温城区处于低温郊区的包围之中,如同汪洋大海中的岛屿,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城市热岛效应。热岛效 应不只会在大城市出现,中小城市也会出现这种情况,因此A项不正确。故答案为A。
8.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选人用人制度改革逐步展开、不断深化,取得了巨大成就。以下不能体现中国干部人事制度变迁轨迹的一项是()。A.建立公务员制度 B.推行新闻发言人制度 C.实行企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 D.实现干部“四化”
解析: 本题属于政治常识题。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了建设国家公务员制度的目标,因此A项正确。B项不属于人事制度变迁。改革开放以来,企事业单位先后推行 了干部聘用制,因此C项正确。1980年8月,邓小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干部队伍要实现“四化”,即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因此 D项正确。故答案为B。
9.下列关于医学常识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体内缺乏维生素E易患夜盲症 B.现有抗生素药物对超级细菌不起作用
C.贫血指血液中红细胞和白细胞数量低于正常水平D.手足口病的最主要传播途径是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
解析: 本题属于科普常识题。人眼底的视网膜上存在一种感光物质叫视紫红质,这种感光物质是由维生素A(视黄醇)参与的蛋白质,当光照射时,这种蛋白质发生结构的 改变随之引发神经冲动传入大脑形成影像,而视紫红质自身则会“褪色”。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内有足够的维生素A,能够促进视紫红质再生,恢复对光的敏感性,使人在暗处可以看见物体,但是如果机体严重缺乏维生素A,视紫红质将不能再生,此时当人从亮处进入暗处时就会看不见物体,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夜盲症”。因 此A项错误。超级病菌是耐药性细菌,能在人身上造成浓疮和毒疱,甚至逐渐让人的肌肉坏死。更可怕的是,抗生素药物对它不起作用,病人会因为感染而引起可怕 的炎症、高烧、痉挛、昏迷直到最后死亡,因此B项正确。贫血是指全身循环血液中红细胞总量减少至正常值以下。但由于全身循环血液中红细胞总量的测定技术比 较复杂,所以临床上一般指外周血中血红蛋白的浓度低于患者同年龄组、同性别和同地区的正常标准。因此C项错误。手足口病传播渠道主要有:一是人群密切接触 传播,通过被病毒污染的手巾、毛巾、手绢等物品;二是患者喉咙分泌物(飞沫)传播;三是饮用或食用被患病者污染过的水和食物;四是吃有病毒或苍蝇叮爬过的 食物。因此D项错误。故答案为B。
10.下列关于我国武装力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我国武装力量受中国共产党领导
B.中国人民武装警察的职责中不包括防卫作战 C.国务院、中央军委共同领导全国的国防动员工作
D.我国的武装力量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及预备役部队、武装警察和民兵组成
解析:本题属于法律常识题。《国防法》第19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受中国共产党领导。武装力量中的中国共产党组织依照中国共产党章程进行活 动。”A项说法正确。《人民武装警察法》第2条规定:“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担负国家赋予的安全保卫任务以及防卫作战、抢险救灾、参加国家经济建设等任 务。”B项说法错误。《国防动员法》第9条第1款规定:“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共同领导全国的国防动员工作„„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和 国家主席发布的动员令,组织国防动员的实施。”C项说法正确。《国防法》第22条第1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和预 备役部队、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民兵组成。”D项说法正确。故答案为B。
第五篇:行测最新归纳的图形推理的十大规律
图形专项突破中绝大多数例题都是公考真题,命题规范,指导性明确,具有很高的价值。图形专项突破编写系统,几乎含盖图形推理全部类型的题目。
图形推理的两大灵魂是数量关系和图形的转动。牢牢把握住这两大灵魂就基本把握了图形推理题目。在这两大灵魂统帅下的十大基本规律,是每个想要在公考中取得优异成绩的考生必须系统熟练把握的。
图形推理的两大灵魂:数量关系和图形的转动。这里以200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为例子来说明图形推理的两大灵魂。
分享一点个人的经验给大家,我的笔试成绩一直都是非常好的,不管是行测还是申论,每次都是岗位第一。其实很多人不是真的不会做,90%的人都是时间不够用。公务员考试这种选人的方式第一就是考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就是考思维,第三考决策力(包括轻重缓急的决策)。非常多的人输就输在时间上,我是特别注重效率的。第一,复习过程中绝对的高效率,各种资料习题都要涉及多遍;第二,答题高效率,包括读题速度和答题速度都高效。我复习过程中,阅读和背诵的能力非常强,读一份一万字的资料,一般人可能要二十分钟,我只需要两分钟左右,读的次数多,记住自然快很多。包括做题也一样,读题和读材料的速度也很快,一般一份试卷,读题的时间一般人可能要花掉二十几分钟,我统计过,最多不超过3分钟,这样就比别人多出20几分钟,这是非常不得了的。QZZN有个帖子专门介绍速读的,叫做“得速读者得行测”,我就是看了这个才接触了速读(帖子地址按住键盘Ctrl键同时点击鼠标左键点击这里就链接过去了),也因为速读,才获得了笔试的好成绩。其实,不只是行测,速读对申论的帮助更大,特别是那些密密麻麻的资料,看见都让人晕倒。学了速读之后,感觉有再多的书都不怕了。另外,速读对思维和材料组织的能力都大有提高,个人觉得,拥有这个技能,基本上成功一半,剩下的就是靠自己学多少的问题了。平时要多训练自己一眼看多个字的习惯,慢慢的加快速度,尽可能的培养自己这样的习惯。有条件的朋友可以到这里用这个训练的软件训练,大概30个小时就能练出快速阅读的能力,这也是我最最想推荐给大家网站,极力的推荐给大家(一样的,按住键盘左下角Ctrl键,然后点击鼠标左键)。大家好好学习吧!祝大家早日上岸!
1.答案:B 分析:方法一,从图形旋转的角度来分析这个题目。顺时针方向看,会发现黑色小方框在作顺时针旋转。
具体的说,第一行三个图形中,黑色小方框在作顺时针旋转;然后从第三列往下看,发现黑色小方框仍然在作顺时针旋转。整个观察顺序是:第一行,从左向右,到了第三个图形,从上往下;到了右下角的图形,从右往左,到了左下角,再从下往上。
如果选择逆时针方向分析,会发现黑色小方框在作逆时针旋转。最后同样得到答案B。
方法二,从图形的数量关系来分析这个题目。图中含有黑色小方框的图形是成对出现的。因此答案为B。
2.1
答案:A
1,3,5。
第二列,从上往下,三个图形中,图形外的线段数量分别是7,9,11。
第三列,从下往上,三个图形中,图形外的线段数量分别是13,15,17。
从列的角度来考察的。分析这类题目的时候,如果从行的角度去考察,难以发现规律,不妨改变一下角度,从列的角度去考察。本题每个图形出头线段数目如下图:
分析: 第一列,从下往上,三个图形中,图形外的线段数量分别是
3.答案:D 分析: 这个题目看从什么角度来分析。如果把第一行三个小图形放在一起分析,然后把第二行三个图形放在一起分析,就很难找到正确的答案来。如果把第一列的三个图形放在一起分析,把第二列的三个图形放在一起分析,就比较容易找出答案来。整个题目的规律是:从列方向上来看,第一个图形的直线边数等于下面两个图形的边数之和。以前考试的题目和参考书上的练习题目大多是从行的方向来考察的,这次考题换了一个角度。根据前面几道题的特点来看,从列方向的角度来设计题目,应该是命题者的真实意图 4.2
答案:A 分析: 第一行的三个图形,封闭部分的数量分别是
3,2,3。
3+2+3=8 第二行的三个图形,封闭部分的数量分别是1,3,4。1+3+4=8 按照这个规律,第三行三个图形封闭部分数量之和应该是8。
第三行第一个图形封闭部分数量为3,第二个图形封闭部分数量为4。
第三个图形封闭部分数量应该是1。因此,答案应该是A。
5.答案:A 分析: 这个题目中,所有小图形的形状都是一样的。无疑是考察图形的转动。
至于具体怎么转动,没有必要深入考察。因为该图形不是规则图形,不好选择参照物。
实际上,看旋转状曲线的运动方向,很快可以找到正确答案。
第一行,旋转状曲线从外往里,分别呈顺时针方向转动,逆时针方向转动,顺时针方向转动。第二行,旋转状曲线从外往里,分别呈逆时针方向转动,顺时针方向转动,逆时针方向转动。第三行,前面的两个小图形,旋转状曲线从外往里,分别呈顺时针方向转动,逆时针方向转动。那么,第三个小图形的旋转状曲线从外往里应该呈顺时针方向。只有答案A 符合。
通过对以上5道图形推理题目的分析不难看出,其中有三道题目涉及到数量关系,两到题目涉及到图形的转动。数字是最有说服力的,古今中外对数字的认识是高度一致的,很少有分歧。因此,命题专家在设计题目的时候,为了避免争议,总是尽可能的用数量关系来设计题目。图形转动的一般特点是所有图形的形状都相同。当然也有的图形在转动过程中局部发生变化的。
图形推理的十大规律。图形问题花样繁多但总结历年考试真题,发现图形推理题目不过是以下十大规律的花样翻新。熟练的掌握了以下规律,考试就会得心应手。一.图形的转动(包括图形的翻转和旋转)例题1
A
B
C
D 答案:C 分析:第一个图形左右翻转得到第二个图形,第一个图形上下翻转得到第三个图形。
本题考察角度是图形的翻转。例题2
答案:C。
分析:第一个图形上半部分向下翻转一次得到第二个图形,第一个图形的上半部分连续向下翻转两次得到第三个图形。本题考察角度是图形的翻转。例题3
答案:A 分析:本题考察角度是图形的翻(旋转)转。每一行三个图形的变化规律是:第一个图形逆时针旋转90度得到第二个图形,第二个图形上下翻转得到第三个图形。例题4 4
答案:D 分析:本题考察角度是图形的翻转。规律是含有字母B的图形,在下次出现的时候上下翻转。含有其他字母的图形在下次出现的时候不做任何变动。例题5
答案:D 分析:本题考察的角度是图形的转动。阴影部分依次作逆时针转动135度,顺时针转动45度,逆时针转动135度,顺时针转动45度。
二.图形的对称(轴对称和中心对称)
例题1
三.图形的封闭(封闭图形以及图形的封闭部分之间的数量关系)四.图形的叠加
五.图形的笔画数以及边角数量的关系 六.图形的形状以及种类 例题1
答案:
B 解析 :本题目考察的是图形的种类。每一行都有3种不同的图形。例题2
七.(或者求异去同)例题1
A
B
C
D 答案:A 分析:所有图形的共同特点是都有三角形。该题目考察的角度是求同。即寻找所有图形的共同点。
八.权重问题
九.图形的拆拼组合。十.图形的重心位置。
图形推理注意事项。
1. 有时候曲线看作边,有时候不看作边。一般在国考中,边通常是指的直线边,而曲线不当作边。例如:
2007年国考真题:答案:D
分析:该题目考察角度的是图形边数关系。第一行三个图形边数与第二行三个图形边数对应相加等于第三行对应三个图形的边数。本题曲线不算边。考题中,解答有的题目我们需要把曲线也看成边。这与命题专家的喜好有关。根据具体题目,灵活处理。
在有的省考中,曲线和直线一样被 看作一条边。例如:
2006年江苏省考真题:
答案:C 分析:本题考察角度是图形边数关系。第一组图形,图形的边数和图形里面的小图案数量相等。
第二组图形,图形的边数比图形里面的小图案数量多1.本题中,圆圈被看作一条边。2006年江苏省考真题:
答案:B 分析:本题考察角度是边的关系。几个图形中,依次有1,2,3,4,5,6条边边长相等。
本题中,圆圈当作一条边。这个题目本来有难度的,但是答案选项的设置不是很好,很多考生直接选B。因为后面几个图形不就是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虽然这个思路是错误的,但同样得到了答案。本题没有起到考察的作用。
2.一些图形可以当作立体图形,也可以当作平面图形。
例如:
这个图形可以看作是立方体,也可以看作是平面图形六边形。当作平面图形看待的时候,该图形的封闭部分有3部分。该图形共有9条边。
2006年江苏省考真题:选出和所给图形规律不同的选项。
答案:A
两种分析得到同样的答案。
分析一:上面5个图形的边数分别是2,5,1,4,3。整理一下顺序,就是1,2,3,4,5。
下面4个图形的边数分别是12,6,8,7。
显然,上面5个图形和B,C,D三个图形放在一起,这些图形的边数分别是 1,2,3,4,5,6,7,8.这个规律是很明显的。
分析二:本题的关键在于对图形A的判断。如果认为A是立体图形,那么问题就变得相当简单。上面的5个图形,全部是平面图形。下面4个选项中,只有A不是平面图形。根据题目要求,要选择规律不同的图形。因此答案为A。显然,本题也是一个很有难度的题目,但如果把A当作立体图形的话,本题没有任何难度了。3.对九宫图,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考察。(1)行看:
答案:A 分析:每一行三个图形封闭部分数目是8.(2)列看:
答案:D 分析:每列的三个图形,第一个图形的边数等于后面两个图形的边数之和。
(3)交替看: 例题1
答案:A 分析:从第一行开始,用笔尖沿着螺旋线从外往里动,笔尖的运动方向依次是顺时针,逆时针,顺时针,逆时针„„如此交替出现。例题2 8
答案:D 分析:图形依次是由曲线,直线,曲线,直线。。。构成。(4)整体看: 例题1
答案:C 分析:所有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并且对称轴不止一条。例题2 9
答案:D 分析:所有图形都含有竖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