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产品的主要污染源来自于工业三废污染
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产品的主要污染源来自于工业三废污染(废水、废渣、废气)、自然环境原始污染(土壤、灌溉水中有害、有毒物质)、城市垃圾污染(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农事操作中的污染(化肥、农药等)等四个方面,其中对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产品污染最直接、危害最严重的是农事操作中的污染,即过量或滥施农药、化肥。
工业三废污染主要是指工业生产中排放的有毒、有害的废气、废渣和废水对农业环境和农产品的污染,要解决工业三废污染,就需将农业生产基地设
在远离工业生产区域的地区,使用洁净水灌溉农田。
这种污染主要是指自然状态下农田土壤和灌溉水中所含的有毒、有害物质含量超标,如一些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元素(汞、铜、钼、铅等)、非金属元素(坤、氟等)、有害生物(病害病原微生物、害虫等)、化合物(磷化物、硫化物等)等。解决这种污染的办法是按照国家有关农业生产环境选择要求的规定选择生产基地并用符合要求的灌溉水进行灌溉。
城市垃圾污染主要是指城市居民的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对农业环境和农产品的污染。这种污染现象主要存在于靠近城市的乡村。解决这种污染的办法是生产基地要远离城市居民区,禁用城市生活垃圾作肥料和使用生活污水浇灌。
农事操作中的污染是最重要、最直接的污染,所造成的危害也是最严重的。农事操作中的污染主要是指滥用、滥施或过量使用化肥、农药等,使有毒、有害物质在农业环境和农产品中的残留,造成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产品的严重污染,进而直接危害到人体健康。
避免农事操作所造成的污染的最有效办法是多施有机肥、少施化肥,科学使用化肥和科学使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草害,尤其是选用生物源性农药、植物源性农药和国家推荐的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同时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农药安全使用间隔期。
农药是指用于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或者来源于生物、其他天然物质的一种物质或者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农药使用不当或滥施农药,会对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产品造成严重污染,进而直接危害到人类健康。
农药是指用于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或者来源于生物、其他天然物质的一种物质或者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农药使用不当或滥施农药,会对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产品造成严重污染,进而直接危害到人类健康。
1)安全间隔期:是指最后一次施药离作物收获期的间隔天数。农药的安全间隔期可根据各种农药的毒性和残效期制定。
(2)农药的“三致作用”:动物长期服用或接触小量的某些农药后,会逐渐表现出致癌作用、致畸作用和致突变作用等慢性中毒的症状。(3)抗药性:是指生物抵抗药物作用的性能。
(4)残留:是指动物、植物体内或体外以及环境中残存的有害化学物质及其衍生物。
六六
六、滴滴涕、毒杀芬、二溴氯丙烷、杀虫脒、二溴乙烷、除草醚、艾氏剂、锹氏剂、汞制剂、砷类、铅类、敌枯双、氟乙酰氨、甘氟、毒鼠强、氟乙酸钠、毒鼠硅等18种。甲胺磷、甲基对硫磷、对硫磷、久效磷、磷胺、甲拌磷、甲基硫环磷、治螟磷、内吸磷、克百威、涕灭威、灭线磷、硫环磷、毒蝇磷、地虫硫磷、氯唑磷、苯线磷、甲基异柳磷、特丁硫磷等19种。
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构成了我国食品安全的不同质量标准体系,其构成就象一座金字塔,金字塔的最底层是无公害食品,中间是绿色食品,最上一层是有机食品。
1、无公害食品的基本定义
无公害食品是对“无污染、安全农产品”的一种形象的表述。严格地讲,无公害农产品是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政府有关机构认定的无污染、安全、优质农产品。在保护环境和保持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前提下,通过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1)、强调农产品出自良好的生态环境。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从产地的生态环境入手,通过对产地及其周围的生态环境因子严格监测,判定其是否具备生产无公害农产品的基础条件,而不是简单地禁止生产过程中化学合成物质的使用,这样既可以保证无公害农产品的质量,又有利于强化资源和环境的保护意识,最终将农业和食品工业发展建立在资源和环境可持续利用的基础上。
(2)、对农产品实行全程质量控制。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实施“从土地到餐桌”全程控制,而不是简单地对最终产品的有害成分含量和卫生指标进行测定,从而在农业和食品生产领域树立了全新的质量观。
(3)、为了区别于一般的普通农产品,无公害农产品实行标志管理,其管理手段主要包括技术手段和法律手段。
第二篇:工业三废论文
本科毕业论文
中 文 摘 要
环境是围绕人群的空间及其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活动和发展的各种各样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总称。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一切因素与自然条件的总和。做好环境保护工作是我们每一个地球人应尽的义务和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近几十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面临日益严峻的污染。大气,水源,土壤等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环境的污染给生态系统造成直接的破坏和影响,沙漠化,森林破坏则给人类社会造成间接的危害。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给人类生活造成了严重危害,危害人们的生理和身心健康。而环境污染的因素中,“工业三废”造成的破坏是极为严重的。“工业三废”中含有多种有毒、有害物质,若不经妥善处理,超过环境自净能力的容许量,就对环境产生了污染,破坏生态平衡和自然资源,影响工农业生产和人民健康,污染物在环境中发生物理的和化学的变化后就又产生了新的物质。因此,在高速发展的现今,我们既要发展经济也要保护环境,坚决贯彻可持续性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是发展与可持续的统一,两者相辅相成,互为因果。放弃发展,则无可持续可言,只顾发展而不考虑可持续,长远发展将丧失根基。实现可持续发展,使自然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促进经济增长,同时也能更好地保护环境。
关键词 : 经济
环境保护 可持续发展
本科毕业论文
Abstract The environment is around the population space and can be direct or indirect impacts of human activiti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various kinds of natural factor and social factor.Environment is the human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all the factors and natural conditions the sum of.Do a good job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s our earth every obligation and responsibility.But in recent decades,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the progress of science,human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is facing increasingly serious pollution.Air,water,soil and other destruction.Environmental pollution to ecological system caused by the direct destruction and the influence,desertification,forest destruction is to the human society causes the indirect harm.The greenhouse effect,damage to the ozone layer to human life caused serious harm,harm people’s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But th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factors,”industrial waste”damage is very serious.”Industrial waste”contains many toxic and harmful substances,if not properly treated,exceeding the environmental self-purification ability of tolerance,on the environment pollution,destruction of ecological balance and natural resources,influence of industrial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people’s health,contaminants in the environment of physical and chemical changes after had new material.Therefore, in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oday, we should not only develop the economy also should protect environment, firmly implement the strateg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reunification, the two complement each other, reciprocal causation.Give up, n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t all, but without considering the sustainable, long-term development will lose the foundation.To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natural resources are fully utilized, to promote economic growth, but also can better protect environment.[Keyword]:Economics,Environmental protection,Sustainable development 3
本科毕业论文
目
录
中 文 摘 要 ····························································································································································· 1 ABSTRACT ····························································································································································· 3 引言 ··········································································································································································· 5 1 工业三废概述 ···················································································································································· 6 1.1工业三废的概念 ····································································································································· 6 1.2工业三废的研究现状 ····························································································································· 6 1.2.1西方发达国家对工业三废的研究 ································································································ 6 1.2.2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国内的基本研究状况 ···································································· 6 2工业三废造成的危害 ··········································································································································· 7 2.1工业废水所致危害 ································································································································· 7 2.1.1对人的健康的危害 ························································································································ 7 2.1.2危害工农业生产 ···························································································································· 7 2.1.3水富营养化的危害 ························································································································ 7 2.2废气对环境及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 ····································································································· 8 2.2.1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 8 2.2.2对植物的危害 ································································································································ 8 2.2.3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 ···················································································································· 9 2.3固体废弃物污染 ····································································································································· 9 2.3.1对大气的污染 ································································································································ 9 2.3.2污染水体资源 ································································································································ 9 2.3.3危害土壤 ······································································································································ 10 2.3.4影响环境卫生,广泛传染疾病 ·································································································· 10 3工业三废产生的原因 ········································································································································· 10 3.1工业废水的产生源 ······························································································································· 10 3.2工业废气主要产生的原因 ··················································································································· 11 3.3固体废弃物是如何产生的 ··················································································································· 11 4改善工业三废的措施及其利用价值 ················································································································ 11 4.1解决三废的措施 ··································································································································· 11 4.1.1对废水采取的解决方法有过滤法、沉淀法、中和法等 ···························································· 11 4.1.2改善废气的方法包括催化氧化法、酸碱中和法等 ·································································· 12 4.1.3处理固体废弃物的方法包括压实、破碎、分选、固化、焚烧、生物处理等 ······················· 12 4.2三废的利用价值 ··································································································································· 13 4.2.1废水综合利用 ······························································································································ 13 4.2.2工业废气净化与利用 ·················································································································· 14 4.2.3固体废气物资源化利用 ·············································································································· 14 5 结束语 ································································································································································· 14 参考文献: ····························································································································································· 15 致谢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本科毕业论文
引言
人类一直以为地球上的水、空气是无穷无尽的,所以不担心把千万吨废气送到天空去,又把数以亿吨计的垃圾倒进江河湖海。大家都认为世界这么大,这一点废物算什么?我们错了,其实地球虽大(半径6300多公里),但生物只能在海拔8千米到海底11千米的范围内生活,而占了95%的生物都只能生存在中间约3公里的范围内,人们肆意地来弄污这有限的生活环境。近年来,随着工业经济的增长,在工业“三废”排放量持续增加、环境污染加剧的背景下,工业发展的规模效应扮演着重要角色,尤其对于工业废水和废气来说,规模效应是其排放量增加的最大因素。工业发展的排放强度效应大于规模效应,是导致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减少的最主要因素,说明产生固体废弃物工业部门的生产和环境技术水平有很大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由于受循环经济理念推动的结果。我们提倡工业循环经济思想,不断提高工业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再利用率,减少污染,走工业可持续发展之路。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我们还面临着一些实实在在的污染问题。譬如,工业三废问题还未根本解决,在发展工业同时该如何注重环保等问题,亟需我们研究解决。
本科毕业论文 工业三废概述
1.1工业三废的概念
工业三废指的是工业生产所排放的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
废气如:二氧化碳、二硫化碳、硫化氢、氟化物、氮氧化物、氯、氯化氢、一氧化碳、硫酸(雾)、铅、汞、铍化物、烟尘及生产性粉尘,排入大气,会污染空气。
废渣如:高炉矿渣、钢渣、纷煤灰、硫铁灰、电石渣、赤泥、白泥、洗煤泥、硅锰渣、铬渣等。
废水如:纺织废水、冶金废水、炼油废水等。
1.2工业三废的研究现状
1.2.1西方发达国家对工业三废的研究
在许多经济发达的国家,例如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工业发展历史悠久,经过若干年来对环境保护政策的调整,由先污染、后治理转为以预防为主,预防与治理相结合,总结和摸索出了一套可供发展中国家借鉴的,正确处理资源开发和环境协调发展的经验。针对环境污染的问题,发达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法规,健全了环境管理体制,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实行环境监督检查与强制执行制度等。这一系列的措施,取得了可人的效果,初步改善了环境污染问题,对其他国家都起了很大的借鉴作用。
1.2.2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国内的基本研究状况
改革开放20多年,中国的工业化进程更加突飞猛进。从1990年到2001年,我国的国内资源再也难以支撑传统工业文明的持续增长,我国的环境更难以支撑当前这种高污染、高消耗、低效益生产方式的持续扩张。中国几千年文明史中,人与自然的矛盾从未像今天这样严重,中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中国人口的继续膨胀,开始愈来愈面临资源瓶颈和环境容量的严重制约。我们必须发展循环经济以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必须发展新能源以实现生产方式的彻底超越。唯有如此,我国人民才能告别历史上曾出现过的种种灾难,建立起一个全新的社会,培育出全新的生态文明。
本科毕业论文
2工业三废造成的危害
2.1工业废水所致危害
2.1.1对人的健康的危害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工业污水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带来的困扰也越来越多,饮水安全也成为了人们较为敏感的话题。
水体污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目前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令许多人较为关注,笔者对水体污染对人体的危害进行简单介绍:首先,水体污染易引起急性和慢性中毒。水体受有毒有害化学物质污染后,通过饮水或食物链便可能造成中毒。其次,水体污染对人体造成的间接影响同样不容忽视。水体污染后,对人的健康虽无直接危害,但可使水发生异臭、异色,呈现泡沫和油膜等,妨碍水体的正常利用。
2.1.2危害工农业生产
水质污染后,工业用水必须投入更多的处理费用,造成资源、能源的浪费,食品工业用水要求更为严格,水质不合格,会使生产停顿。这也是工业企业效益不高,质量不好的因素。农业使用污水,使作物减产,品质降低,甚至使人畜受害,大片农田遭受污染,降低土壤质量。海洋污染的后果也十分严重,如石油污染,造成海鸟和海洋生物死亡。同时对大自然水资源也会产生一定的危害,如果严重的话对动植物有生命危害。工业废水对土壤也有污染,严重的话能使土壤寸草不生,导致良田荒漠化等。工业废水严重危害了工农业的发展,因此,解决废水污染问题势在必行。
2.1.3水富营养化的危害
含有大量氮、磷、钾的工业污水的排放,大量有机物在水中降解放出营养元素,促进水中藻类、植物疯长,使溶解氧下降,甚至出现无氧层。以致使水生植物大量死亡,水体发臭发黑形成“死湖”、“死海”,进而变成沼泽。这种现象称为水的富营养化。富营养化的水臭味大、细菌多,水中的鱼大量死亡。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包括:
(1)赤潮和水华现象。水体发生富营养化现象时,水体中某些微小的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开始大量繁殖和生长,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发生突发性地增殖和聚集,随着藻类及浮游生物种类和数量的不同,水体反映出不同的颜色,一般由占优势的浮游生物的颜色决定。这种富营养化现象发生在江河湖泊叫做“水华”,发生在海
本科毕业论文
洋叫做“赤潮”。一旦发生赤潮或水华,水体中藻类及浮游生物和绿色植物迅速繁殖,使水体透明度下降,溶解氧减少,水质恶化,导致鱼类及其他水生生物大量死亡。目前,赤潮已成为一种世界性的公害。
(2)影响水体的利用。水体富营养化现象一旦出现,水就不能被人畜直接利用。大量生物和有机物残体沉积于水的底层,在缺氧情况下,被一些微生物分解,产生甲烷、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富营养化的水体中还存在能使人畜中毒受害的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物质。出现富营养化现象的水体 ,不仅影响水体的处理和利用,造成水生经济生物的损失,而且恢复水体的清洁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3)加速水体沼泽化、陆地化进程。由于富营养化的水体含有大量营养物质,使得藻类和水生生物大量生长和繁殖,加速了水体沼泽化和陆地化进程,破坏了特定地区的生态平衡。
2.2废气对环境及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
2.2.1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人需要呼吸空气以维持生命。一个成年人每天呼吸大约2万多次,吸入空气达15~20立方米。因此,被污染了的空气对人体健康有直接的影响。下面列举一些常见的有害气体及其危害:
SO2是一种无色、不燃、有恶臭并具有辛辣味的窒息性气体,对人眼及呼吸道黏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大量吸入可引起,肺水肿、喉水肿、声带痉挛而致窒息;大气中的SO2在阳光、水气和飘尘的作用下,生成的SO3与水滴接触形成酸雾,遇雨则形成酸雨(PH<5.6),酸雾和酸雨对自然界、人体都有严重危害。
CO是无色、无臭、无刺激性气体,是一种窒息性毒气,空气中控制标准为小于30mg/m3。空气中CO浓度达到1.2g/m3时,短时间可致人死亡。
2.2.2对植物的危害
大气污染物,尤其是二氧化硫、氟化物等对植物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当污染物浓度很高时,会对植物产生急性危害,使植物叶表面产生伤斑,或者直接使叶枯萎脱落;当污染物浓度不高时,会对植物产生慢性危害,使植物叶片褪绿,或者表面上看不见什么危害症状,但植物的生理机能已受到了影响,造成植物产量下降,品质变坏。
本科毕业论文
2.2.3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
大气污染物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是十分显著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说明:(1)增加大气降水量:大工业城市排出来的微粒,有很多具有水气凝结核的作用。因此,当大气中有其他一些降水条件与之配合的时候,就会出现降水天气。
(2)下酸雨:有时候,从天空落下的雨水中含有硫酸。这种酸雨是大气中的污染物二氧化硫经过氧化形成硫酸,随自然界的降水下落形成的。硫酸雨能使大片森林和农作物毁坏,能使金属的防锈涂料变质而降低保护作用,还会腐蚀、污染建筑物。
(3)对全球气候的影响:近年来,人们逐渐注意到大气污染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问题。经研究,人们认为在有可能引起气候变化的各种大气污染物质中,二氧化碳具有重大的作用。二氧化碳能吸收来自地面的长波辐射,使近地面层空气温度增高,这叫做“温室效应”。经粗略估算,如果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25%,近地面气温可以增加0.5~2℃。有的专家认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照现在的速度增加下去,若干年后会使得南北极的冰熔化,导致全球的气候异常。
2.3固体废弃物污染
2.3.1对大气的污染
堆放的固体废物中的细微颗粒、粉尘随风飞扬,从而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固体废物堆中的尾矿、粉煤灰、干污泥和垃圾中的尘粒会随风飞扬,遇到大风,会刮到很远的地方。焚烧法是处理固体废弃物目前较为流行的方式,但是焚烧将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和粉尘,一些有机固体废弃物长期堆放,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会被微生物分解,同时释放出有害气体。
2.3.2污染水体资源
不少国家直接把固体废物倾倒入河流、湖泊、海洋,甚至把海洋投弃作为一种处置方法。美国70年代末将15%的污泥等废物投弃海洋。中国由于向水体投弃废物,80年代的江湖面积比50年代减少2000多万亩。固体废物进入水体,还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和水资源的利用。投弃海洋的废物会在一定海域造成生物的死区。废物堆或垃圾填地,经雨水浸淋,渗出液和滤沥会污染土地、河川、湖泊和地下水。
本科毕业论文
2.3.3危害土壤
固体废物任意堆放占用土地,损伤地表。越来越多的城市垃圾等侵占了大量土地,直接影响了农业生产,妨碍了城市环境卫生,并且埋掉了绿色植物,破坏了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固体废物及其渗出液和滤沥所含的有害物质会改变土质和土壤结构,影响土壤中微生物的活动,有碍植物根系生长。土壤是许多微生物聚居的场所,这些微生物与土壤本身构成了一个平衡的生态系统,而未经处理的有害固体废物,经过风化、雨淋等作用,其有毒液体将渗入土壤,进而杀死土壤中的微生物,破坏了土壤中的生态平衡,污染严重的地方甚至寸草不生。
2.3.4影响环境卫生,广泛传染疾病
垃圾粪便长期弃往郊外,不作无害化处理,而简单地作为堆肥使用,可以使土壤碱度提高,使土质受到破坏;还可以使重金属在土壤中富集。被植物吸收进入食物链,还能传播大量的病源体,引起疾病。据统计,我国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置率已达60%以上,但可采用的方式大都是简单的堆放。
3工业三废产生的原因
3.1工业废水的产生源
产生工业废水的途径多种多样,归纳起来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1)不完全产生的废料工业生产过程中,一般的反应转化率只能达到70%~80%,未反应完的原料一部分可以回收再利用,但最终有一部分因回收不完全或不可回收而在不同环节转入废水。
(2)许多生产工艺中都需要大量的冷却用水,如炼钢、炼油等。冷却的方式一般有直接冷却和间接两种。直接冷却是使冷却水直接与冷却的物料接触,很容易成为工业废水;间接冷却的冷却水虽然不与物料直接接触,但因为其中往往需要加入防腐剂、杀藻剂等化学物质,故也受到一定的污染。但间接冷却水相比其他工业废水较为清洁,可通过一定的处理后循环使用。
本科毕业论文
3.2工业废气主要产生的原因
随着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为产生的空气污染物所占空气总污染物的比例在不断增加、对人类自身健康的危害在不断增大。目前,排放空气污染物最多的工业部门有:石油与化学工业、冶金工业、电力工业、建筑材料工业等等。焦化生产排放的有害物主要来自于备煤、炼焦、化工产品回收与精制车间,气体污染物的排放量由煤质、工艺装备水平和操作管理等因素决定。
(1)备煤车间产生的污染物主要为煤尘。备煤过程向大气排放煤尘,其数量取决于煤的水分和细度。
(2)化工产品回收车间排放的有害物主要来自化学反应和分离操作的尾气,燃烧 装置的烟囱等。主要污染物为 NH3,H2S等。
3.3固体废弃物是如何产生的
固体废弃物一般是指被丢弃的固体和泥状物质;从废水、废气中分离出的固体颗粒等,也简称废物。这里的废物是指物质在某一利用过程中,或在物质的某一方面没有使用价值,而并非指某一物质的一切使用过程中,或一切使用方面都没有使用价值。这样,在某一使用过程的废物,往往又是另一使用过程的原料,所以废物又有“放在错误地点的原料”之称。固体废物主要来源于分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人们在开采资源和制造产品的过程中,必然要产生废物;任何产品经过使用和消费后,也都会变成废物。
4改善工业三废的措施及其利用价值
4.1解决三废的措施
4.1.1对废水采取的解决方法有过滤法、沉淀法、中和法等
工业废水的有效治理应遵循如下原则:
①最根本的是改革生产工艺,尽可能在生产过程中杜绝有毒有害废水的产生。如以无毒用料或产品取代有毒用料或产品。
②在使用有毒原料以及产生有毒的中间产物和产品的生产过程中,采用合理的工 11
本科毕业论文
艺流程和设备,并实行严格的操作和监督,消除漏逸,尽量减少流失量。
废水处理方法包括:
(1)物理处理法,通过物理作用,以分离、回收废水中不溶解的呈悬浮状态污染物质(包括油膜和油珠),常用的有重力分离法、离心分离法、过滤法等。
(2)物理化学法,利用物理化学作用去除废水中的污染物质,主要有吸附法、离子交换法、膜分离法、萃取法等。
4.1.2改善废气的方法包括催化氧化法、酸碱中和法等
废气处理有两大要素:一要看是否是工业场所适用。废气处理要区别民用场所空气净化。二要能有效去除工厂车间产生的甲苯、醋酸乙酯、乙醇、甲醛等有机废气。工业废气处理普遍应用于化工厂、橡胶厂、石化行业等产生粉尘、烟尘的场所。
一般废气处理包括有机废气处理、异味废气处理和空气杀菌消毒净化等方面。废气处理的原理有活性炭吸附法、酸碱中和法、等离子法等多种原理。下面我们着重阐述低温等离子体废气处理技术原理:
等离子体中包含大量的高能电子、正负离子、激发态粒子和具有强氧化性的后型自由基,这些活性粒子和部分废气分子碰撞结合,同时产生的大量OH、O等活性自由基和氧化性极强的O3,能与有害气体分子发生化学反应,最后生成无害产物。
在放电过程中,电子从电场中获得能量,通过非弹性碰撞将能量转化为污染物分子的内能或动能,这些获得能量的分子被激发或发生电离形成活性基团,同时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分在高能电子的作用下也可产生大量的新生态氢、活性氧等活性基团,这些活性基团相互碰撞后便引发了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从等离子体的活性基团组成可以看出,等离子体内部富含极高化学活性的粒子,如电子、离子等。废气中的污染物质与这些具有较高能量的活性基团发生反应,从而达到净化废气的目的。
4.1.3处理固体废弃物的方法包括压实、破碎、分选、固化、焚烧、生物处理等
固体废弃物的处理通常是指物理、化学、生物及生化方法把固体废物转化为适于运输、贮存、利用或处置的过程,固体废弃物处理的目标是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有人认为固体废物是“三废”中最难处置的一种,因为它含有的成份相当复杂,其物理性状也千变万化,要达到上述“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目标会遇到相当大的麻烦,一般防治固体废物污染方法首先是要控制其产生量,其次是开展综合利用,把固
本科毕业论文
体废物作为资源和能源对待,实在不能利用的则经压缩和无毒处理后成为终态固体废物,然后再填埋和沉海。
固体废物处理涉及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机械工程等多种学科,主要处理技术有如下几方面:
(1)固体废物的预处理。在对固体废物进行综合利用和最终处理之前,往往需要实行预处理,以便于进行下一步处理。预处理主要包括破碎、筛分、压缩等工序。
(2)化学法处理固体废物。通过固体废物发生化学转换回收有用物质和能源。煅烧、溶剂浸出、热分解、焚烧、电力辐射都属于化学处理方法。
改善工业固体废弃物的措施主要有:
①改革生产工艺,少排废物:提高产品质量,生产使用寿命长的产品,使物品不致很快变成废物。采用精料,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废物排放量。
②制定固体废物的管理法规:有关防治固体废物的污染和利用固体废物的政策都通过立法手段体现出来。一些国家都制定固体废物管理法规以及环境标准。
4.2三废的利用价值
4.2.1废水综合利用
10月22日,由中南大学与中钢集团湖南特种金属材料厂共同完成的“四氧化三锰生产废水循环利用的研究与应用”成功通过湖南省科学技术厅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该项目彻底解决了生产四氧化三锰过程中产生氨氮废水污染环境这一难题,整体技术居国内领先水平。
该成果与同类含锰銨废水处理方法相比,成本低廉、工艺清洁高效、无二次污染、操作简便、运行稳定,而且该技术节约了水资源,同时回收了废水中的锰。新技术具有显著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一定的经济效益,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首先要循环利用废水,如造纸厂回用白水,以减少洗涤水用量。煤气发生站排出的含酚废水, 一般应通过处理后闭路循环使用。各种设备的冷却用水都应循环使用。在某些情况下,废水可顺序使用,即将某一设备的排水供另一设备使用。
本科毕业论文
4.2.2工业废气净化与利用
近年来,许多公司已开始从事于工业废气的净化和利用工作。废气净化主要是指针对工业场所产生的工业废气诸如粉尘颗粒物、异味气体、有毒有害气体进行治理的工作。常见的废气净化有工厂烟尘废气净化、有机废气净化、化工废气净化等。废气净化设备普遍应用在化工厂、汽车厂、塑胶厂等产生异味、有毒有害气体的行业。废气净化方法主要有活性炭废气净化吸附法、药剂吸收废气净化法、热力燃烧废气净化法等。选用废气净化方法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选用费用低、耗能少、无二次污染、尽量做到节约能耗,有利环保。
4.2.3固体废气物资源化利用
固体废物资源化途径主要有3种:
(1)废物回收利用:包括分类收集、分选和回收。
(2)废物转换利用:即通过一定技术,利用废物中的某些组分制取新形态的物质。如利用垃圾微生物分解产生可堆腐有机物生产肥料;用刻塑料裂解生产汽油或柴油等。
(3)废物转化能源:即通过化学或生物转换,释放废物中蕴藏的能量,并加以回收利用。如垃圾焚烧发电或填埋气体发电等。结束语
为了创建一个和谐美好的家园,需要我们全人类的共同努力,既要发展经济,同时也能注重环保,这将是一条任重而道远的路途。现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已经开始重视污染与环境问题,认识到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证,已经逐步加大对环保的力度,努力改善已经千疮百孔的环境家园。我们既要发展经济也要保护环境,坚决贯彻可持续性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是发展与可持续的统一,两者相辅相成,互为因果。放弃发展,则无可持续可言,只顾发展而不考虑可持续,长远发展将丧失根基。实现可持续发展,使自然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促进经济增长,同时也能更好地保护环境。在高科技迅速发展的21世纪,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条件的发展,人们能够更好地处理经济与环境的关系,认识坏境的重要性,从而建立一个更加美好的家园,美好的明天。
本科毕业论文
参考文献:
【1】 李文博 鲁晓丹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 第11期 【2】 李海萍 《环境保护》 2009 第14期
【3】 田晓四 陈杰 朱诚 朱同林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7 第4期 【4】 严圣华 李兆华 周振兴 张劲 余祺 陈红兵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7 第B03期
【5】 侯纪蓉 张雨风 《化工环保》 1998 第1期
【6】 田刚 《废(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论文集》 2007 第二章 【7】 马俊 《上海市工业“三废”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研究》2009 【8】 彭丽娟 姜志德 《工业发展对“三废”排放的影响因素分析》 【9】 韩焕豪 《认清当前环境形势 探求解决问题之道》 2009 【10】 《张家港日报》 2007年7月31日 B7版
【11】 陈德敏 黄伦宽 《我国城市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管理立法刍议》2005 【12】 云南信息报(昆明)《废水利用 工业“缓旱”之计》 2010 【13】 《辽宁省工业废渣、废水、废气综合利用管理办法》 1991 【14】 徐丽华 王立本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06 第8期
【15】 Thamer A.Mohammed , Ahmed H.Birima , Megat Johari Megat Mohd Noor , Suleyman A.Muyibi , Azni Idris.Evaluation using membrane bioreactor for treating municipal wastewater at different operating conditions [EB/OL].http://www.teniu.cc/locate/desal , 2007-2-4
第三篇:农业污染源及农业环境保护
农业污染源及农业环境保护
一、农业环境的概念
农业环境是指农作物、林木果树、畜禽及鱼类等农业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条件的总称。近年来,随着人类社会的飞速发展,人类活动所引起的农业环境污染、农业环境质量恶化等农业环保问题日益突出。
二、农业污染的来源
主要有二类,一是来自农业外部的污染,主要是工业“三废”(废气、废水、废渣)的污染,居民生活废水、垃圾、出行(汽车)废气的污染,及经济活动(土地开发、矿山开采)等对农业大气、水体、土壤造成的污染,这类污染主要导致镉、砷、汞、铅等重金属污染。二是来自农业自身的污染,主要是过量使用化肥、农药,单一施肥,垦荒、过度放牧、耕作对植被的破坏,及农业废弃物处置不当的污染。过量使用农药,作物及土壤残留量高,生物链累积、浓缩,危害人类健康;过量施肥,造成水体氮、磷含量高,富营养化,藻类繁殖快,水体缺氧,影响鱼类生长;长期单一施肥,造成土壤硝酸盐累积、土壤板结、有机质下降,地力下降。
三、防止农业环境污染的措施。
1、发挥自然界的自净能力,塘、库、池、湖泊及土壤等都有自净作用。
2、维护生态平衡。森林、草原、水土合理开发利用,防止过度耕作、放牧。
3、耕作措施。合理使用化肥、农药;撒施石灰、磷酸盐、硝酸盐可抑制重金属的吸收。
小资料:全球公害的环境问题——塑料“白色污染”
危害:污染环境,难降解,自然状态下降解需100—200年,环境压力大;易燃物,火灾隐患。处理:卫生填埋、高温焚烧、回收再利用。
措施:一停止使用一次性餐具和超薄塑料袋;二是回收塑料袋并使之资源化;三是研究开发可降解塑料;四是加强环保宣传,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第四篇:硫酸 硝酸工业三废处理
硫酸工业三废处理
硫酸生产中的“三废”处理硫酸厂的尾气必须进行处理,因为烟道气里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硫气体,如果不加利用而排空会严重污染空气。
1)尾气吸收①用氨水吸收,再用H2SO4处理:SO2+2NH3+H2O=(NH4)2SO3(NH4)2SO3+H2SO4=(NH4)2SO4+SO2↑+H2O ②用Na2SO3溶液吸收:Na2SO3+SO2+H2O=2NaHSO3
③用NaOH溶液吸收,再用熟石灰和O2处理;(此方法反应复杂,还可能发生其他反应)
SO2+ NaOH = NaHSO3
NaOH +NaHSO3= Na2SO3+ H2O Na2SO3+Ca(OH)2= CaSO3↓+ 2NaOH 2 CaSO3 + O2= 2CaSO4 或者一是进行第二次氧化,即直接将尾气再次通入接触室让其反应;二是两次氧化后的气体加以净化回收处理
2)污水处理硫酸厂废水中含硫酸,排放入江河会造成水体污染。通常用消石灰处理:Ca(OH)2+ H2SO4=CaSO4+2H2O。生成的硫酸钙可制建材用的石膏板。
3)废热利用硫酸工业三个生产阶段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应当充分利用放出的热量,减少能耗。第一阶段黄铁矿燃烧放出大量的热,通常在沸腾炉处设废热锅炉,产生的过热蒸汽可用于发电,产生的电能再供应硫酸生产使用(如矿石粉碎、运输,气流、液流等动力用电)。第二阶段二氧化硫氧化放热可用于预热原料气,生产设备叫热交换器,原料气又将三氧化硫降温,再送入吸收塔。
4)废渣的利用黄铁矿的矿渣的主要成分是Fe2O3和SiO2,可作为制造水泥的原料或用于制砖。含铁量高的矿渣可以炼铁。工业上在治理“三废”的过程中,遵循变“废”为宝的原则,充分利用资源,以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硝酸工业废气物治理
硝酸装置最大的污染就是尾气排放,俗称“黄龙”,其主要有害成分是氮氧化物(N0),如NO,N0:硝酸生产排放的氮氧化物等有害物质与硝酸生产的方法及吸收操作条件的选择有密切关系,稀硝酸吸收法
利用NO,NO 在硝酸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大的原理,可用稀硝酸对NO 非其进行吸收。从吸收塔出来的尾气进入尾气吸收塔底部与稀硝酸逆流接触,经过净化的尾气进入尾气透平,回收能量后放空。吸收了NO 后的稀硝酸,返回吸收塔顶部流下,作为吸收部分液与工艺气逆流接触,在吸收塔底部有二次空气引入与下流的酸逆流接触,脱 除其中的NO .2 碱液吸收法
用碱液等温吸收NO 制亚硝酸钠处理硝酸尾气,反应机理如下: No+ NO2+ H2O — — 2HNO2 2HNO2+ Na2CO3— 2NaNO2+ H2O+ CO2 2NO2+ Na2CO3一NaNO2+ NaNO3+ CO2 此方法用碱液吸收NO 时无NO放出,吸收速度快,反应较完全,当NO氧化度小于50 时,只产生亚硝酸盐。而亚硝酸盐在工农业、医药、食品等方面都有着广泛的用途。在常压法生产硝酸的工艺此法被广泛用于尾气处理。但是此法生产的亚硝酸钠质量较低,产量也受到硝酸产量的影响。选择性催化还原法
选择性催化还原法通常利用氨为选择性催化还原剂,氨在铂催化剂上只是将尾气中氮氧化物还原,基本上不与氧反应。反应如下: 4NH3+ 6NO一5N2+ 6 H2O8NH3十6NO2-7N2+ 12H2O 此反应的适宜温度要控制在220~260。C为宜,因为温度过高会发生其他副反应,且随着温度升高副反应会明显增强。用氨作选择性催化还原剂,转化率可达9O 以上,但从经济上来看,该法将NOz还原为N。,浪费了宝贵的NO 资源。
非选择性催化还原法
含NO 的气体,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作用下,与还原剂发生反应,其中NO:还原为Nz,同时还原剂与气体中的氧反应生成水和CO。还原剂有氢、甲烷、CO等。金属铂、钯可作为非选择性催化还原的催化剂。
2H2+2NO 一2H2 O+N22H2+ O2— — 2H2O4H2+ 2NOz— — N2+ 4H2o CH4+2o2一CO2十2H2o CH4 +4NO— CO + 2N2+ 2H2O CH4 +2NO2一CO2+ N2+ 2H2O
第五篇:露天开采污染及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露天开采污染及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露天开采过程中的污染
1.1生态破坏问题。在进行露天开采的过程中,由于整个工程量是非常巨大的,并且在整个开采过程中经常会产生一些污染物质,例如在露天开采的过程中经常会对周边的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露天开采过程中人类过度的加工导致了这一区域内的矿产资源以及周边的生态结构出现了严重的缺口,假如相关工作人员没有采取相关的解决措施的话,那么会导致这一个区域内的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严重影响了矿区周边的生态环境。由于整个露天矿采中挖损是具有一定毁灭性的,并且整个露天开采所占地面积是非常大的,与此同时在露天开采过程中对矿区的地表以及地表植被造成了直接的破坏,在露天开采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染物也是比较多的,煤炭产业进行开采时每采出1万t的煤就会造成一定区域内土地的破坏,由于土地遭到了破坏,这一区域内的植被以及生态环境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导致了露天开采区域内的生态环境出现了不平衡的情况。1.2水系统的恶化。在进行露天开采的过程中,需要相关工作人员抽取开采区域内的地下水,这样才可以保证整个露天开采工作的有序进行,在露天开采的过程中整个占地面积是比较大的,并且相关的工艺也随着我国当前经济的持续性发展,露天开采作为我国主要支柱行业,有助于从整体上提高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但是在露天开采的过程中经常会存在诸多的污染问题,对我国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为了从整体上提高我国的生态化建设水平,相关工作人员应当根据露天开采过程中所出现的污染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维护我国的生态环境。□王平同煤集团忻州同舟煤业有限公司山西大同037000是非常繁琐的,这种操作很容易会导致矿区周边的水循环系统出现一定的缺陷,严重时还会出现地下水枯竭的情况,当地下水出现了枯竭时,那么在该区域内发生水土流失的几率会得到显著的提高,与此同时在矿区最为严重的就是在露天开采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染物质会对周边的水体造成严重的污染。在露天开采的过程中所挖出的矿物质是需要长期放置在露天环境的,这些矿物质在堆放的过程中,假如遇到了雨水天气的话,那么会造成一定的侵蚀,这些带有矿物质的矿产资源会渗入到地下水中,对原有的地表和水资源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和污染,当这些地下水发生了污染之后,会影响陆地上的动植物,间接性的对该区内的农业用水造成了影响,因此在露天开采的过程中对周边水资源的破坏是非常严重的,很容易引发一系列较为严重的后果。1.3生态环境质量的下降。在进行露天开采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一些松散性的物质,例如废石和废弃的矿物质等,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露天开采区域很容易出现水土流失的情况,并且在露天开采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在进行矿物质加工的过程中,或者是在矿物质输送的过程中都会产生大量的粉尘或者是其他的有害气体,对露天开采周边的大气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与此同时在整个露天开采的过程中所用到的设备也是相对来说较为复杂的,这些设备数量是非常多的,所以在露天开采过程中用这些设备进行加工时里产生了一些噪声污染,在露天开采的过程中,使得该区域内原有的土地和水资源都造成了各种各样的破坏,导致了这一区域内的自然环境及生态环境产生了一些缺陷,使得露天开采周边区域的环境质量下降。以上就是在露天开采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染以及对周边生态环境的破坏,相关工作人员应当根据露天开采所产生的污染物质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并且还要以生态化的理念来进行整个露天开采工作,从而保证整个露天开采工作的有序进行,周边的自然环境也会得到应有的保护。
2露天开采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2.1制定科学的生态保护计划。在进行露天开采的过程中,由于整个工程量是比较庞大的,并且在整个工作的过程中所用到的设备和材料也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会对周边的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所以相关露天开采的负责人员在进行实际工作之前,应当明确整个露天开采会对周边生态环境所造成的危害,根据实际生产情况以及生产要求建立较为完善的生态保护措施,在后续露天开采工作中还需要制定相关的补偿手段,从而降低露天开采对周边生态环境的破坏。在露天开采现场要一个专门的部门来负责整个生态环境问题对现场露天开采的实际情况以及所产生的污染类型进行全面的记录,从而保证所提出来的措施能够在实际中发挥其应有的价值以及效果。露天开采的负责人员可以借鉴其他露天开采基地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从而保证露天开采能够降低对周边生态环境以及自然环境的影响。在对露天开采周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的过程中,应当将预防和治理进行有效的结合,对露天开采过程中很有可能出现的污染问题进行提前的预测,并且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从而使得露天开采能够秉承着生态化的理念来进行,降低露天开采对周边自然环境的破坏。2.2规范建设矿区。为了有效地保护露天开采周边的生态环境,对露天开采矿区进行规范化的建设非常重要,一些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由于生态意识和保护环境意识较为欠缺,所以在进行实际生产工作时,并没有严格的按照相关的标准以及制度来进行,所以在实际露天开采工作中经常会出现诸多的污染,因此相关管理人员应当认识到进行规范矿区建设的必要性,全面的考虑露天开采中的限制因素,以提高单位面积的产能减少开,采用地为主来对周边的环境进行良好的保护。与此同时,还要降低露天开采中的排土占地。在露天开采矿区内实施科学化的管理制度,相关工作人员可以适当的增加天开才内排土场的高度。另外相关管理人员一定要加强对现场工作人员有关生态保护方面知识内容的培训,使得每一个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能够严格的按照相关的操作流程以及标准来进行,有效地降低在露天开采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染物,起到保护环境的良好效果。2.3工程措施。在露天开采的过程中,经常会存在废气的污染物,对周边的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相关管理人员应当采取相关的工程措施降低污染物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在整个开采的过程中,对于废弃物应当集中于一个场地内进行处理,从而有效的改善废弃的石头对周边植被的影响,在建设废弃场处理场地时,首先要用大块的石头进行垫层,这样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加快水分的渗透,防止在废弃物处理厂地中出现泡水的情况,与此同时相关工作人员还应当在废气处理场地上设置一些截洪沟,防止处理废物的场地受到雨水和洪水的侵蚀,再次对周边的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在矿物质运输道路周边设置相关的防护措施,防止矿物质跌落到周边区域,对周边环境造成恶劣的影响。管理人员可以安排相关的人员到道路中及时的收取所掉落的矿物质,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整体露天开采经济效益,还改善了周边的生态环境。
3结语
在整个露天开采工作区域内,由于整个露天开采工作是较为复杂的,在生产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废弃物也是比较多的,所以对露天开采进行生态环境的管理非常有必要。相关工作人员应当树立较为完善的环境保护意识,加强对周边自然环境以及生态环境的优化,将预防和治理进行相互的结合,从而使得露天开采周边的自然环境能够得到良好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