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癌症的中药治疗
1.疾病與藥膳
梁文俐
助理教授
1-1 癌症藥膳
1-1-1 外科手術治療之藥膳
黃耆燉鱸魚
材料為黃耆20g、新鮮鱸魚一尾,黃耆以3杯水加入,置於電鍋中燉煮,或是加入4-5杯水後於瓦斯爐上以小火煎煮至3杯水時,除去殘渣,鱸魚洗淨切塊,加入黃耆煎液,以小火繼續燉煮至魚熟後即可食用。黃耆具有補氣固表、利尿、扥瘡生肌作用,並經實驗證實能增加免疫功能,而鱸魚是台灣地區病患外科手術後,促進傷口癒合時常食用之食膳,其具有高量之蛋白質且較易於消化,對於手術後之傷口癒合有加速作用。1-1-2 放射線治療之藥膳
補氣生津茶
材料為參鬚10g、麥門冬10g,將參鬚切碎加入麥門冬一起放入磁杯中,加八分滿的水,放入電鍋中,外鍋加半杯水,加熱至開關跳起,略放涼後即可當茶飲用。經放射線治療的病人,常有口乾舌燥、口破、口腔潰爛等症狀產生,此時應選擇具有清涼滋補、生津止渴、消炎消腫的食品,而麥冬性味為甘寒微苦,能滋陰生津、潤肺止咳、清心除煩,特別是熱病傷津及放射療法所造成之咽乾口燥;人參能大補元氣、生津止渴,但性熱,因此選用參鬚,弱身體較虛弱者,則可改加人參片5g,若飲用後有口乾舌燥時則停用,並改用參鬚較緩和。1-1-3 化學治療之藥膳 醒胃茶
材料為麥芽6g、山楂5g、陳皮3g、黨參10g,將上述四味藥加水煮沸5~10分鐘後放涼,當茶飲用。化學治療是屬於全身性的治療法經化學療法治療的病人,不但能殺死癌細胞,對正常細胞也不例外,因此副作用非常大,一般會有食慾不振、噁心嘔吐、白血球下降、免疫力下降、紅血球不足之造血功能障礙等症狀,若有食慾降低,胃脹滿想嘔吐者宜選擇和胃降逆的食品,本藥膳茶劑中麥芽性味甘平,含有消化酵素及維生素B、C,具有疏肝醒胃、消食下氣功用,能促進胃酸分泌,對於因米、麵、水果類過度食用引起之消化不良具有消食作用;山楂含有枸椽酸、維生素C、B2及收斂性的單寧質,具有消食化積、袪瘀行滯的功能;上述二者藥物配合同具有行氣化滯之陳皮,可幫助消化、促進食慾,加入黨參則具有補氣作用,同時可防止腹脹。防癌養生藥膳 緩和醫療藥膳 1-2 腦血管疾病藥膳
菊杞茶
材料為菊花10g、枸杞子40粒,將藥材放入磁杯中加水,加八分滿的水,放入電鍋中,外鍋加半杯水,加熱至開關跳起,略放涼後即可當茶飲用。菊花具有疏散風熱、明目、清熱解毒、清肝火等功能,可用為明目、降肝火、解毒化膿及降血壓之藥材;枸杞子性味甘平,可補肝腎,生精血,滋養,強壯,陰陽俱虛,潤肺,用以治療慢性肝炎,肝硬變,腰膝痠軟,遺精,帶下,目眩眼花,老年性白內障,糖尿病等疾病。1-3 心血管疾病藥膳 1-3-1 心臟病之藥膳
薤白粥
材料為薤白10~15g(新鮮品30~45g)、粳米100g,用洗淨之薤白及粳米同煮成粥,每日早晚餐溫熱食用。薤白又名久白、小根蒜、野蒜、薤白頭,具有行氣,鎮痛,健胃,祛痰,增進食慾,止瀉,用以治療胸痛,胸膜炎,心絞痛,肋間神經痛,胃腸濕滯,瀉痢,慢性胃腸炎。適用於冠心病、心絞痛、老年人慢性腸炎等疾病病人在平時之膳食。1-3-2 高血壓之藥膳
芹菜果菜汁
材料為新鮮芹菜250g,新鮮芹菜洗淨後,以沸水燙2分鐘,切碎絞汁,每次1小杯,每日2次,芹菜具有降血壓、平肝、鎮靜、解痙、和胃止吐、利尿等作用,適用於眩暈頭痛、顏面潮紅、精神易興奮之高血壓病患。風熱茶
材料為決明子10g、菊花20g、桑葉10g、枸杞子10g,將決明子洗淨,於炒鍋中炒香至焦,決明子、菊花、桑葉、枸杞子一起放入不鏽鋼鍋中,加30倍量之水,用大火煎煮20分鐘,再改用小火煎煮10分鐘,熄火後用雙重紗布過濾,再加適量冰糖,可置魚冰箱中當成冰品飲用。決明子有清肝明目、袪風熱、通便、降血壓之作用;菊花有疏散風熱、清熱解毒之作用;桑葉具有疏風清肺作用;枸杞子為天然的中藥。因此風熱茶極適合用為高血壓體質者平時之飲品,以及下既眼紅、眼腫、結膜炎、角膜炎之預防。1-3-3 貧血之藥膳
當歸補血湯
材料為當歸1g、黃耆5g、雞翅1支或小雞腿1支,將雞翅或雞腿清洗後以開水燙洗過,放入小瓷器燉鍋中,加入當歸、黃耆及水,放入電鍋中,外鍋加半杯水,加熱至開關跳起,即可取出食用。當歸具有補血,行血,潤腸,調經,鎮靜,鎮痛,興奮子宮等功能,為婦科重要用藥,用以治療經閉,經痛,月經不調,產前產後血虛,心血虛之心悸,健忘,失眠,心神不寧,貧血等病症。黃耆具有補氣升陽,固表止汗,利水消腫功能,用以治療慢性衰弱症,中氣虛弱,體倦乏力,語音低微,脈微,中氣下陷之脫肛,子宮脫垂,內臟下垂,崩漏,氣血虛弱,凝滯不通之疼痛,血痺,表虛自汗等病症。1-4 糖尿病藥膳
知母人參茶
材料為知母4錢、吉林人參2錢,將藥材放入磁杯中加八分滿的水,外鍋加半杯水,加熱至開關跳起,略冷後即可取出飲用,可不拘時間代茶飲。糖尿病病人容易有口乾舌燥、尿頻量多等症狀,而知母人參茶中,知母有清肺胃熱、生津止渴、補益元氣作用;人參具有生津止渴、補益元氣作用,適用於糖尿病、體質虛弱者。若服用後口乾舌燥更明顯時,此為實證體質,宜改用參鬚。1-5 肝臟疾病藥膳
茵陳粥
材料為茵陳15g、淡竹葉15g、米50-100g,將茵陳、竹葉洗淨,加入10倍量的水煎煮20分鐘,去渣,煎液加入洗淨之白米,共同熬煮成粥,加入適量冰糖,略冷後即可食用,每日2-3次服用。清利濕熱,退黃疸,適用於急性傳染性黃疸型肝炎。茵陳性味苦微寒,具有解熱,利膽等功能,常用於濕熱黃疸,急性黃疸型傳染性肝炎,膽囊炎,慢性黃疸型傳染性肝炎等疾病之治療;淡竹葉性味甘淡、微寒,具有清熱除煩,利尿通淋功能,常用於熱病煩渴,發熱不退,口舌生瘡,牙齦腫痛,小便澀痛,尿路感染,熱病小便短赤,外感風熱等疾病之治療。肝火旺之藥膳 1-6 腎臟疾病藥膳
車前葉粥
材料為鮮車前葉30-60g、蔥白1根、白米50-100g,將車前葉、蔥白洗淨切碎,以水30倍煎煮20分鐘,去渣,加入淘洗乾淨的白米,熬煮成粥,略冷後即可食用,每日2-3次服用。車前草具有利尿、清熱、明目、袪痰功能,適用於小便不通,尿血,水腫之急性腎炎患者,需注意有遺精、遺尿之病人不宜。茅草根茶
材料為鮮茅根200g(乾品50g)、米200g,將茅根洗淨切碎,加水煎煮半小時,去渣,加入淘洗乾淨的白米熬煮成粥,每日分頓服用。茅根具有清熱解毒,利水消腫功能,適用於水腫、小便不利者。1-7 肺臟疾病藥膳 1-7-1肺炎之藥膳
牛蒡粥 材料為牛蒡子10g、蓬萊米1/4杯,將牛蒡子洗淨加水200毫升煎煮至100毫升,米洗淨後加入牛蒡子煎汁中熬煮成粥,趁熱服用,每次1碗,每日2次。牛蒡子具有清咽利喉、宣肺袪痰功能,適用於肺炎者因高熱遇風導致頭痛、口渴汗出、身體痠痛、咳痰黏稠、扁桃腺發炎等症狀,但因牛蒡子含豐富脂肪可通便,固瀉下者勿用。紫蘇粥
材料為紫蘇10g、生薑3片、大棗3粒、蓬萊米1/4杯,米洗淨,加清水淨泡後煮成粥,加入紫蘇葉(烘乾後以咖啡機粉碎)、生薑、大棗,改用小火燜煮,趁熱分服,每次1碗,每日2次。紫蘇具有袪風散寒、理氣寬中、健脾的功能,適用於受風寒致咳嗽咳痰、頭痛、惡寒、不思飲食之肺炎病患服用,以減緩咳嗽、頭痛等症狀。1-7-2 氣喘及慢性支氣管炎之藥膳
黨參大棗雞
材料為黨參10g、大棗3粒、雞小腿1支,將雞腿洗淨沸水川燙後,放入燉鍋中,加入黨參、大棗,用電鍋燉煮,趁熱服用,每日1次。黨參具有 補中益氣、健脾功能,適用於氣喘病人在無發病期時服用。
第二篇:癌症治疗
癌症治疗
癌症是顽症、疑难症,但不是不治之症。癌症重在预防,若患了癌症,就应抓紧时间积极治疗,以免失掉治疗良机。癌症的首次治疗至关重要。首次治疗是否成功,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死存亡。不少癌症病人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因为癌症本身,而是由于误诊、错治或治疗不当,致使病情延误,失去彻底治愈的机会,也给以后的治疗造成极大的困难,有些甚至只能采取补救措施,无法给予根治。癌症从病程上看,属慢性病,治疗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在治疗中,选择什么治疗方法是决定治疗效果的前提。在选择治疗方法时,要根据患者的年龄、发病部位、身体素质以及病情(初发、巳转移或扩散)等多方面的情况决定。同样的病情,年龄、身体素质不同,也不能选用同样的治疗方法。目前,治疗癌症主要有化疗、放疗、手术和中医药治疗等四种疗法。这四种疗法,在治疗中各有其优点和不足。化疗,是用化学药物对癌细胞进行杀伤的疗法。其特点是药力猛,可杀伤癌细胞,见效快;但由于选择性差,在杀伤癌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细胞也有杀伤,副作用大。此法适用于癌症早期而体质较好的患者。治疗中所引起的副作用,还需用其它药物进行矫治或辅助治疗。放疗,是用放射线杀伤局部癌细胞的疗法。适宜于局部肿瘤患者;此法对癌症早期效果较好;不足之处,是副作用大、无法清除病根。手术,即切除局限肿瘤。适宜于早期无转移肿瘤单一的患者。优点是能最快地切除癌肿原发病灶,对癌症早期治疗效果较好。但手术只能切除可见肿瘤,对分散的、不可见的癌细胞无法消除,不能根除病因,不适宜于晚期和年老体弱的患者。中医药治疗,是按中医药理论,运用中药治疗。一般有内服、外贴或内外结合等方法,适宜于癌症治疗的全过程。特点是辨证施治、攻补兼施、标本兼治,局部和整体配合用药,药效平稳持久,既能杀伤癌细胞,又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和调整机体的阴阳失衡,并对化疗、放疗所引起的副作用还有很好的矫正效果。但中医药治疗,药物作用起效慢、疗程长,有时会延误治疗良机。另外,统计资料表明采用单一放、化疗或手术治疗的处于癌浸润期、播散期的各种肿瘤患者,其肿瘤有微小变化者,在3个月内的复发率达68.6%;而一般临床确诊的肿瘤患者又绝大多数是处于浸润期或播散期的。因此,凡选择放、化疗或手术治疗的患者,需辅以其它手法以弥补其不足。综上所述,一般情况下,早中期局限性的肿瘤,可用手术摘除或放疗、化疗,争取尽快消除或控制局部原发病灶,避免拖延时间,减少癌肿转移或扩散的可能,实“急则治标”的办法;同时,还需使用中药调整机体的平衡,补虚扶正,提高机体抗病能力,清除残留癌毒和根除病因。在同样条件下,年龄大、体质虚弱和晚期或已转移的癌症患者适宜于中医药治疗,手术、放疗、化疗不能作为常规治疗手段,因为老年或晚期癌患者,往往正气衰败、身体虚弱,不能承受严重副作用的侵袭,相比之下,中医药治疗比较安全、稳妥。
第三篇:中医中药以毒攻毒治疗癌症
中医中药以毒攻毒治疗癌症——肿瘤克星湖南新化苏四光专家
2008-03-06 00:00:00 湖南在线1099名网友正在讨论 点击查看
关键词: 肿瘤克星以毒攻毒中医中药癌症治疗 恶性肿瘤晚期
专访直肠癌患者李高志
专访鼻咽癌患者宾柄文|视频
专访肺癌患者段国兵家属|视频
专访直肠癌患者李高志|视频
破译苏四光
——大陆新化县“肿瘤克星”调查
特约撰稿:李俊
苏四光的出位,有种异乎寻常的味道。
异乎寻常是因为,它和砒霜、斑蝥等剧毒的药名连在了一起。它身后的那个人,以其“以毒攻毒”的叛道行为,在一些癌症患者的口头相传中,竟然享有着“肿瘤克星”的隆誉。癌症尚未被现代医学攻克的当下,一个山野之中的草根医生,凭什么赚得了如此的美名?是野狐禅似的民间话本?抑或是蓄意的商业炒作?
克瘤神话源起新化
生于中医世家,毕业于湖南衡阳医学院。10岁随父上山采药,12岁代父出诊,15岁坐堂应诊。现为湖南新化协民医院院长、新化县政协常委。
这样苏四光,只是一个普通中医的成功的人生案例。
14年来,接诊了来自各地的肿瘤患者万余人,收到了来自美国、加拿大、日本、新加坡、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的数十封医药专家的交流信件。《人民日报》、《新华每日电讯》、《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健康报〉、〈中国中医药报〉、《中国卫生政策》、《半月谈》、《科技日报》、《湖南日报》、《羊城晚报》、香港〈新晚报〉、〈大公报〉、澳门日报》等30余家新闻单位为其做了报道。
这样的苏四光,却让我们不由得有了相当的疑惑。
如此的声名鹊起,在炒作成风、职业的道德底线屡屡被突破的当下,不能不让人有所警惕。更何况,他和人类健康的宿敌——癌症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媒体,是不是也陷落了对这一神话的盲从中?在网上,只要输入“新化协民医院“或“苏四光”,很容易就能搜索到一些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
长沙铁路分局株洲段列检员卿万吾,现在终于可以兴高采烈地坐在电视机前看他喜欢的世界杯了,曾经,他生命的大门就差点被恶性肿瘤攻破。被省内某大医院CT确诊为肺肿瘤晚期,先后到过北京、上海、广东等10余个城市的大医院就诊,花了半年时间,用了数万元费用,均无济于事。医生断言他最多只能活3个月。卿万念俱灰之际,苏四光收治了他。经过4个多月的精心治疗,卿奇迹般地起死回生了,疼痛消除,能下地行走。经CT检查,肿块病灶已经消失。
和卿一样向肿瘤说再见的,还有原新化县氮肥厂退休职工刘某、新化县农机厂女工刘某某、南县茅草街镇李某某、湘乡白田区金薇中学教师刘某某之子。。。也都是苏四光“以毒攻毒”疗法的受惠者。
“苏院长,我家祖孙三代都给您磕头了„„”见诸报端的长沙重型机器厂退休职工宾柄文的故事,更是渲染着苏四光的神奇。
1997年10月,宾老被某大医院确诊为鼻咽肿瘤晚期,医生判断最多活50天,经放射治疗后,卧床在家苟延残喘,全家陷入悲境。
宾的老伴偶遇到一位经苏四光治疗的病友,该病友推荐其找苏四光试试。抱着病急乱投医的心理,宾柄文半信半疑地求医于苏四光。苏四光细心进行“望、闻、问、切、诊”后,精心制订出整套治疗方案。服药后,宾柄文疼痛减轻,大小便恢复正常。几个疗程后,即起床行走,精神好转,脸膛开始出现红润。2002年再去做CT复查,证实“未见肿块、结节病变”。宾的亲友们惊呼“奇迹!”
狂喜刚从天上降下,然而,又一个灾难却接踵而至。宾家的一位亲属也被查出肿瘤,手术后身体状况不妙。于是再次向求救于苏四光。苏及时妥善处方,精心配药,很快也使其病情趋缓,身体状况逐步好转,体质一天天地增强。
有感于苏四光的恩德,宾柄文亲笔写了一封情真意切的感谢信,说出了代表全家的肺腑之言。
从恶言相向到登门致歉,媒体端出陈某某的转变,用一种戏剧化的方式,佐证着苏四光的神话。
半年前,一名叫陈某某的青年风尘仆仆来到位于湖南省新化县的协民医院,一进门,陈某某就把一面锦旗展开了,锦旗上面写着八个大字:“以毒攻毒,独步天下”。见到苏四光医生,他连连致歉说:“苏院长,以前我是有眼不识泰山,错怪你了,希望你不要太介意。”原来,苏四光独树一帜的“以毒攻毒”治疗肿瘤的方法,一开始其实并不被患者和家属理解。陈某某的母亲当初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来找苏医生看病,但当看见中药方剂中都是一些诸如“砒霜”、“斑蟊”剧毒草药时,陈某某不免心生疑虑,认为苏医生是不负责的“开毒药杀人”,对着苏医生就破口大骂。但事后的结果却让陈某某不得不来向苏医生道歉。
太多的新闻报道,无一不在描述着“这一个”苏四光。同时,一个有关苏四光跻身庙堂的版本,也成了媒体津津乐道的新闻元素。
1996年6月,苏应邀出席中国国际老年医学学术会议。面对世界医学界顶尖权威、医学泰斗,他宣读了其历尽艰辛、独辟蹊径研究写成的《“以毒攻毒”为主治疗318例癌症病人》的论文,博得全场雷鸣般的掌声。与会的联合国卫生组织副主席、世界老年医学会主席、澳大利亚医学博士安德鲁斯(Andlors)先生破例单独会见了他,亲切地称他为“Professor”(教授)。安德鲁斯说:“目前,世界上治肿瘤有五大手段,除手术和放、化疗外,中医药和保健法都是中国的优势,你的研究已完全触到了肿瘤医学发展史的未来。”
甚至,有媒体还在新化这方山水上做起了文章。新化地处大陆腹地的湖南省。民擅武,风剽悍。地蛮夷,产神奇。这里是人类祖先蚩尤的故里,有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著名的革命先行者陈天华、成仿吾,著名的教育家袁吉六,还有抗日名将陈正湘,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罗盛教。。。一大串的名字罗列之后,媒体竟然如此收笔:年轻的肿瘤专家苏四光,也是这块沃土孕育的又一孩子。
难道,世界尚未攻克的难题能在新化找到答案?难道,神奇的山水就必然会养育出神奇的人物?这样的故事,这样的逻辑,我们,真的难以相信。
破译征途意外连连
是离经叛道的无心插柳,还是独辟蹊径的有意栽花?
时间,才是检验“肿瘤克星”这一神话的最科学的试纸。我们随机抽取了苏四光救治过的病人的名单,有选择性地进行回访,尽可能地在一个真实的跨度上,去验证“肿瘤克星”的可信性。
收到有记者前来调查的讯息,不善言辞的朱春光显得格外地重视。他以文字的形式,讲述了被苏四光救治的过程,并且,还加盖了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青山头镇源头村村民委员会”的印章。
“我是2006年感到肝部疼的,当时就到和萍乡合作的湘雅医院,一个多月没见什么好转,就转到长沙市湘雅医院。经过器械透视、名医会诊,结果是晚期肝癌。到了这个地步,再加上家庭困难,我只得辞医回家。
经人介绍,说是新化医院治好过很多癌症,抱着死马当作活马医的想法,决定还是去新化试试。苏四光医生看过我的病后,给我开了三个疗程的中草药。服用过后,感到自己的精神有了很大的好转,全身的肿胀也慢慢消失了。再到医院一检查,让全家人难得相信的是,肝部的癌包也不见了。经过一段时间的中草药调养,现在一般的家务和农活我也能做了。”如果说这样的结果,或许在我们的意料之中,那么,对朱春光邻居们的突访,得到的有关他的身体变化的信息,开始慢慢动摇着我们的怀疑。
同在江西的患者钟昌龙唯恐记者不信,在他的书面证言中,加盖的更是“赣县沙地镇人民政府”的大印。
“我是2005年确诊为肺磷状细胞癌的。在赣洲医学院附属医院进行的右肺中叶切除手术,但是因为已扩散到肺气管凸,没得办法彻底清除癌细胞,医生建议进行化疗。我看到化疗花钱如流水,又加上我体质本就不好,所以,我就干脆回家了。
就在我坐着等死时,有乡亲在江西日报上看到了苏四光院长用中草药治癌的事,都要我再去看一下。在乡亲们的鼓动下,我就去了新化。治疗5个多月后,我到医院搞了X光片、CT、血检,结果各项指标正常了,癌细胞没了,阴影也没了。
特别让我感激的是,苏院长知道我家的情况后,免去了后期的所有医疗费,还答应对我实行终生跟踪免费保养。我想请你们帮个忙,向苏院长多说声谢谢。”
这样的回访,仍然让我们心存疑虑。在一个炒作无所不用其极的今天,多些问号,或许才是理智的方式。所以,在抽取的名单之外,身在长沙市的患者宾柄文,就成了我们不速而至的访问对象。
指着在阶前修剪着盆栽的一个瘦削的背影,邻居告诉我们,那就是宾柄文。说明来意,老人把我们热情地引进了客厅,斟上茶水后,老人便打开了话匣子。
“我是1997年10月被湘雅附属二医院确诊为左鼻咽部Ⅵ晚期结核,当时医生通知家属说最多活50天,10月27号我转到湖南省肿瘤医院,住院进行放射治疗。
两个月后出院,回家后,身体各部位感觉十分痛苦,由于放疗毒副作用大,牙齿全部脱落,牙龈肿痛、吞咽十分困难,头、颈、脸都肿大、精神状况极差,急得走投无路,到处寻医问药,但是病情越来越重,毫无起色。1998年8月的一天,我们在省中医学院遇到一位病人,他介绍新化有一个医生擅长治癌,叫苏四光。我们马上上门求救,吃了苏医生的药方,二十几天后病情有明显好转,自此我们便一直找苏医生看病。这十年来我和苏医生结下了不解之缘。我的病情反反复复,一次一次都是苏医生帮我度过难关。长沙到新化,两地路途遥远,一遇到他有事经过长沙或到长沙开会,总是从百忙中抽空上门为我摸脉开药。十多年过去了,我这个被判了‘死刑’的人能活到今天,都是苏四光医生的大恩大德。”
看见我们在不舍的追问,宾的老伴还找来了一叠化验报告。那是已经泛黄的各大医院的检查结果。在一大叠科学的检测报告前,我们不能再说什么了。
来自于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表明,全世界每年死于肿瘤者逾140万人之众。同样来自于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不断地发出如下的警醒,随着人类生存环境的日趋恶化,肿瘤病人的数量将会大幅度增加。然而,癌症,一直是全世界医学界难以跨越的一大障碍。在一场又一场的较量中,医学,始终处于下风。
我们看到了,可是,我们仍然有着疑惑。这些单个的案例会是一个崭新的开始吗?胜利的天平就此会倒向人类这边吗?。
中医克瘤,是科学还是神话?
尾随着一长溜的候诊的患者,记者最后一个坐在了苏四光的面前。此时,已是晚上七点多了。
当记者亮出身份时,苏四光显得十分的坦然。面对质疑,他用不紧不慢的语调,回答着每一个尖刻的提问。
苏四光的回答,却是从西医切入的。治癌而言,现代西医之法,外科一刀切去癌症,以求斩草除根;放疗尤如无形的手术刀,硬是烤得你皮焦肉燥;化疗更是去癌症于无形,化得你身乏血不生,呕吐不入食。其实,这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以毒攻毒。”
在歼灭癌症的战役中,“以毒攻毒”并不是在孤军奋战,现代西医也在提供着有力的支持。苏四光话锋一顿,侃侃地聊起了世界各国癌症研究的前沿报告。
英国《卫报》报道,英科学家试验用感冒病毒对付癌症。如获成功,病毒疗法将成为化疗和放疗之后又一种对付癌症的西医疗法。
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一项临床试验传来好消息,一种能够对付中枢神经系统的一类复发性癌症的疫苗的初步试验数据展现出好前景。
澳大利亚的科学家也找到了“讨伐”皮肤癌的武器——感冒病毒。将感冒病毒注入,然后让感冒病毒自我复制,逐渐发展成为歼杀黑色素皮肤癌细胞的大军。
日本名古屋大学教授中尾昭公宣布,他已向该校伦理委员会提出申请,准备研究用疱疹病毒来治疗胰腺癌。
一个显见的事实是,目前西医临床上广泛应用的化疗药物几乎清一色都是含有剧毒的药物。这些药物大量临床实践证明,化疗药物的毒性与其疗效成正比,其毒性越强疗效也越好。苏四光以西医为匙,机巧地试图打开我们的问号。
西医的实证,中医的相生相克的原理,都证明了“以毒攻毒”的合理性。鉴于此,苏四光提炼出了自己的治疗肿瘤的“毒论”:治疗肿瘤的关键是要扶正祛邪,以毒攻毒。“以毒攻毒”是蕴藏在浩瀚的中医传统里的一股未尽开发的精髓。自称“遍阅历代典籍”的苏四光,言辞之中有着相当的底气。
中国古代认为“药者毒也”,民间现在也有“是药三分毒”之说,说明药物具有毒副作用已经是尽人皆知。所以自古以来流传有“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的传说。而《尚书》记载,“若药弗瞑眩,其疾弗疗”,是说只有有一定毒副作用的药.治疗疾病的效果才好,因此《内经》说:“齐以毒药攻其中”。中药抗癌.常用的药物多半是有一定毒性的峻烈药,否则不足以降服癌魔。所谓“非常之病必得非常之药”。
虽是“以毒攻毒‘的实践者和先行者,苏四光却笑说自己有着更多的“理性的审慎”。只有扶正和祛邪兼顾,才能真正达到治疗救人的目的。
“以毒攻毒”这个耳熟能详的成语,在苏四光的眼里,是一种“生命的哲学”的最高体现。治疗肿瘤,应该如何把握其中的辩证关系?
从中医的源头,苏四光梳理着他的攻毒心得:肿瘤的病理因素在于两个方面,一是瘀毒内盛,二是正气亏虚,尤以瘀毒内盛为突出。针对肿瘤形成的病理因素,采用中药里的毒草毒药,冲破中药学“十八反、十九畏”的传统配伍禁区,加以炮制而成的抗肿瘤专用配方为主要治疗药物,再配合辩证分型治疗。
以型为类,分而治之。在苏四光的用毒过程中,概括而论有四大种:痰湿瘀毒内结型,治以燥湿化痰,活血化瘀,解毒消肿,选用二陈汤合血府逐瘀汤化裁。血热瘀毒内结型,治以清热凉血,化瘀解毒消肿,选用犀角地黄汤合桃仁承气汤裁。寒积瘀毒内结型,治以温阳散寒,破瘀解毒消肿,选用五积散化裁。津枯燥热瘀毒内结型治以滋阴润燥,化瘀解毒消肿,选用沙参麦冬汤合四物汤化裁。
在层层深入的对话中,苏四光不断提及一点,治疗肿瘤不能一味只强调“以毒攻毒”。首先,不是简单的相加或相减,生理、病理、药理的综合考量是使毒的前提。毒量是一个带曲线的抛物线,增减有度,以变应变。其次,不是简单的外敷或内用,适应症、副作用的甄别是下毒的关键。毒质是一个有培护功能的介体,控制药性,减低损伤。
谈及介体,苏四光表现出了相当的自傲。他认为,毒不宜直接入药。他研究发明的是将蛋白质分别放入装有蟾、砒霜、斑蝥等毒物的温水中,慢慢煮沸,使得毒性适量地渗透到蛋白质中。通过病体服用蛋白质来控制药量与药性的大小,达到最大可能地减少毒副作用的目标。同时,配以对应的辅助药方,以利体内器官的少受侵扰。
对其“以毒攻毒”的疗法,苏四光表现出了相当的自信。西医治疗肿瘤主要采用手术、放疗、化疗等方法,这些方法都有其缺陷性,归结起来为:肿瘤细胞容易转移,且病人免疫系统破坏,生命堪忧,生存质量不高。中医“以毒攻毒”治疗肿瘤,是从整体观念出发,既考虑局部的治疗,又对患者全身状况进行系统的调整。他不无自得地说:用中药整体辨证施治,不但能使毒、副作用大大减少,而且对于手术后的肿瘤复发、肿瘤细胞扩散转移等均有稳定的控制作用,能使肿块消失,特别对中晚期患者疗效显著。
既是传统中医世家的传人,又是现代西医的科班出身,苏四光自认是站在了两种文明的肩膀上。中医为体,西医为用,他认为他找到了殊途的二者同归的途径。
“西医是个基础性的学科。”这是苏四光的认识。在以毒攻毒的同时,配以西医的对症支持治疗,就能起到1+1》2的效果。如果没有西医的基础,对病情不可能达到科学的诊断,也难以提出科学的治疗方案。
对肿瘤的治疗,不是简单和单一的医学知识就能解决的。苏四光的认知“已经走出了很远”。他一再谈到的是,必须具有哲学、心理学、历史学等学科的综合底蕴,还有对患者的地域特质、生活习惯、人文背景的全面了解。。。
溽热的夏夜终于扯出了丝丝的微风,缕缕的清凉似乎也驱散着我们的疑惑。由此,一条贯通中西医的治疗肿瘤的新路被开拓出来了吗?
虽然已是子夜,褪去的暑气着实让人清爽不少。但是,有一条疑虑,却仍然不能让我们尽释前怀。
去年一场关于中医存与废的论争,搅动了整个医学界,其硝烟甚至弥漫了百姓的生活。不论这场争论的是与非,但有一点,实实地击中了中医的软肋:非量化,能算是科学的吗?这一被争论放大了的“小节”,已经被苏四光视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他的表述是“把中医毒药的有效成分运用现代西医的科学手段和方法,进一步地实现量化与细化。”这一天,会到来吗?如果能,还有多远
【湖南在线】本文网址:
第四篇:治疗类风湿病的中药
治疗类风湿病的中药
治疗类风湿病的中药,是将青风藤,海风藤,忍冬藤,鸡血藤,红花,蚯蚓,秦艽,红线麻,狗脚草根,徐长卿,九节茶,黑皮跌打,寻骨风,分别研成粉面,混合均匀,分装成囊剂或制成丸剂;其配伍是:青风藤25-50g,海风藤25-50g,忍冬藤25-50g,鸡血藤25-50g,红花15-30g,蚯蚓15-30g,秦艽15-30g,红线麻15-30g,狗脚草根15-30g,徐长卿25-50g,九节茶25-50g,黑皮跌打15-30g,寻骨风25-50g。本发明具有滋阴清热利湿,和血化瘀,祛风通络,温经散寒止痛,增强免疫功能,调解内分泌,促进阴阳平衡等作用,主治类风湿和风湿性关节炎,服用本药可达到标本兼顾的治疗效果,无毒副作用,服用安全。
第五篇:中药治疗结肠炎偏方
中药治疗结肠炎偏方大全
马齿苋汤治肠炎
【功能主治】治肠炎,腹泻。
【偏方组成】马齿苋60克,大蒜(捣成蒜泥)15克。
【用法用量】先以马齿苋煎汤,冲服蒜泥,加红糖适量。顿服,每日2~3次。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患愈21例,其中痊愈20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5.2%。
白芍白术治肠炎
【功能主治】养血柔肝,行气止痛。主治慢性肠炎。
【偏方组成】炒白芍25克,炒白术15克,陈皮6克,防风10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病例验证】治疗慢性肠炎35例,痊愈28例(占80%),好转5例(占14.25%),无效2例(占5.7%),总有效率为94.3%。
葛根黄芪治肠炎
【功能主治】理气止痛,健脾止泻。主治急性肠炎。
【偏方组成】粉葛根6克,淡黄岑6克,川黄连2.4克,苦参片3克,川黄柏3克,广木香2.4克(后入),青、陈皮各3克,金银花(炒)9克,赤茯苓9克,炮姜炭2.4克,车前子(包)9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急性肠炎19例,其中痊愈12例(占63.1%),好转6例(占31。6%),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4.7%。
车前子金银花治肠炎
【功能主治】主治急性肠胃炎。
【偏方组成】车前子20克,金银花15克,防风、川黄连克10克,鸡内金8克。
【用法用量】将上药水煎,每日1剂,分2~3次口服。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急性胃肠炎患者39例,经用药3~6剂后,均获治愈。
仙鹤草桔梗治肠炎
【功能主治】补脾敛阴,清化湿热。主治久泻,包括慢性菌痢、阿米巴痢疾及慢性结肠炎,经常泄泻,时轻时剧,时作时休,作则腹痛,腹胀,大便溏薄,夹有粘液,间见少许脓血,反复发作,久治不愈者。
【偏方组成】仙鹤草30克,桔梗6克,乌梅炭4克,白槿花9克,炒白术9克,广木香5克,生白芍9克,炒槟榔10.2克,甘草4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2次,分2次服。
【加减】本方用治阿米巴痢疾时,应另加鸦胆子14粒,去壳分二次吞服;慢性痢疾、慢性结肠炎肝郁脾滞征象较著者,去槟榔,加柴胡4.5克,萆薛15克,秦艽9克;腹痛甚愈,应加重白芍与甘草用量:白芍15~30克、甘草9~15克;泄泻日久,体虚气弱,而腹胀不显者,去木香、槟榔,加炙升麻4.5克、党参12克、炙芪15克。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患者98例,其中痊愈者71例(占72.4%),好转25例(占25.5%),无效2例(占2%),总有效率为98%。
乌梅败酱治肠炎
【功能主治】清热化湿,调气行血,健脾抑肝。主治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长期腹泻,大便粘滞或带脓血,腹痛坠胀,或里急后重,脘腹痞闷,纳少乏力,面色黄白,舌质暗滞,苔腻,脉弦缓滑。
【偏方组成】乌梅12~15克,败酱草12克,黄连4.5~6克,木香(后下)9克,当归10克,炒白芍12~15克,炒枳实10克,太子参12克,炒白术10克,茯苓15克,葛根12克,炙甘草6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加减】后重甚者,加广木香3克、槟榔6克以导滞行气;热象明显者,加川黄连6克,以清热燥湿消炎;病延日久者,加肉桂3克以厚肠化湿;下腹胀满者,加炒莱菔子15克以下气宽膨。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患者117例,其中痊愈87例,好转2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5.7%。
旱莲当归治肠炎
【功能主治】燮理阴阳,祛邪厚肠止泻。主治慢性腹泻(慢性结肠炎等)。证见腹泻经久反复不已,大便溏薄,日二三次,夹赤白粘液,腹痛隐绵,按之不减,形体消瘦,四肢不温,神疲倦怠,纳谷不馨,脘腹不适,口干粘或苦,不甚喜饮,舌质淡红或暗红,多细裂纹,苔薄白微腻,脉虚濡或细弦略数。
【偏方组成】旱莲草20克,当归、毛姜、阿胶、白术各10克,黄连、木香、防风、炙甘草各6克,干姜3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头煎2煎药液合并约400毫升,早晚2次空腹分服。其中阿胶应另炖烊化,分2次兑入药液中。症状缓解取得疗效后,可按上方剂量比例,研末(阿胶烊化)为丸,每服10克,日2次空腹吞服,以资巩固,以2~6个月为宜。
【加减】湿热偏盛者,加马齿苋30克;便血或赤冻多者,加地榆10克、鸦胆子(每服15粒,去壳吞服,日2次);阴虚偏甚,泻下量多者,加乌梅20克。
【病例验证】万某,男,32 岁,工人。腹痛便泻赤白粘液,时或便血半年余。多方医治乏效,乙状结肠镜检查发现18~20厘米处充血、糜烂,有出血点。见其面容憔悴,形体清癯,畏寒肢冷,四末不温,口干唇红,腹痛隐隐,按之不减,大便溏薄夹赤白粘液,日三四次,近几日以赤冻为多,舌淡暗有浅细裂纹,苔白薄微黄,两脉虚濡且细。证为阴阳两虚,气血不足,寒热气血壅遏为害,治当标本兼顾,缓调为要,遂拟本方加地榆10克、鸦胆子30粒(去壳2次吞服)。一月后诸症大减,大便成形,只后段略稀。做镜检,患处已无糜烂,仅见出血点。继服上方去地榆、鸦胆子,加乌梅20克、白芍10克以养阴和营。又20剂后临床症状痊愈,纳增便调,形体气色恢复正常。又镜检,已无出血点,溃疡已愈合。党参白术治肠炎
【功能主治】补脾健胃,止泻固肠,促进脾胃运化。主治慢性肠炎、慢性痢疾。证见脾胃虚弱,时溏时泻,脘闷腹胀腹痛,肢倦神疲等。
【偏方组成】党参、秦皮、炒白术克10克,炙甘草6克,木香、乌梅、黄连、炮干姜各5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分2~3次口服,也可按用量比例制成丸剂服用。
【加减】如因久作泻痢,气虚下陷,导致脱肛者,可加黄芪、升麻;若兼见晨起则泻,泻而后安,或脐下时痛作泻,下肢不温,舌淡苔白,脾肾阳气不足者,加补骨脂补命门火,辅吴萸、肉豆蔻暖肾温脾,五味子涩肠止泻;如年老体衰,气虚于下久泻不止愈,加诃子;因气郁诱作痛泻,症见胸胁痞闷者,加枳壳、白芍、防风以泄肝益脾。
【病例验证】李某,男,40 岁,干部。3年前因外出不慎饮食,出现腹痛下泻,住医院检查确诊为菌痢,留住院治疗近旬,腹痛下痢明显好转,因在外不便调理,返回继续门诊治疗。病情时好时发,但发作症状比初患症状为轻。迁延至今,近日应酬荤腥稍多,再见腹痛下泻,日1~2次,便呈黄色稀溏,少有粘液,无里急后重兼症,自觉食欲日趋减退,食后胀闷不适,精神常感时久不支,舌质淡、苔薄黄,脉弱。综析是症,显系泻痢日久,导致脾胃受损,气虚不运,兼见未尽湿热。本益气运脾、兼清湿热为治。用上方,去乌梅,加陈皮、厚朴、竹茹、佩兰,嘱服2剂。药未竟,上症尽为大减,患者以工作开会就医煎服不便,请开常服药治疗,遂以上方按比例制散或丸与服。服散剂2剂近1个月后,泻、痛已愈,食欲、精神日渐正常。
偏方(一)
【辨证】脾胃气虚,中气下陷。
【治法】补中益气止泻。
【方名】益气汤。
【组成】黄芪12克,薏苡仁12克,党参10克,获苓10克,血余炭10克,赤石脂10克,白芍10克,白术炭6克,陈皮炭6克,柴胡6克,厚朴6克,黄连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施今墨方。
偏方(二)
【辨证】脾失健运,湿热蕴于肠中,肝脾气滞。
【治法】健脾温中,清肠化湿。
【方名】温中汤。
【组成】党参9克,白术9克,炮姜3克,炙甘草6克,茯苓9克,防风9克,焦神曲9克,焦山楂9克,陈皮6克,白芍12克,秦皮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柴国剑方。
偏方(三)
【辨证】肝肾阳气虚弱,运化失职。
【治法】温阳益气,涩肠止泻。
【方名】赤石脂汤。
【组成】附子9克,黄芪9克,当归9克,桔梗9克,石榴皮9克,川楝子9克,肉桂3克,黄连3克,炮姜6克,诃子6克,赤石脂30克,肉豆蔻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姜春华方。
偏方(四)
【辨证】湿热邪毒壅滞胃肠。
【治法】清热利湿,健脾和胃。
【方名】解毒清肠汤。
【组成】白头翁30克,秦皮20克,黄柏12克,黄连16克,白芍30克,白术30克,苍术12克,茯苓30克,猪苓16克,匾蓄16克,山药30克,木香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涂家云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