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5号文库

三毛,相识在遥远的地方

三毛,相识在遥远的地方



第一篇:三毛,相识在遥远的地方

那是四月的一个黄昏,他正坐在沙发上打盹,轻轻的叩门声响起。拉开门,他看到了站在他面前的那个女子:直黑的披肩长发,美丽的黑眼睛晶亮,一身黑红格子的套装,庄重而不失活泼。

相识在遥远的地方

女子开口轻笑,介绍自己是三毛时,他一下子就楞在那里。只听说三毛是红透海峡两岸的女作家,却从来没想过有一天,自己能与她面对面地一起交谈。

彼时,他已是七十多岁的老人,在那个略显空旷的家里,陪伴他的,只有音乐。他对三毛,知之甚少。可他不知道,那时的三毛,已哼唱着他的歌走过了千山万水。她喜欢他的音乐,从小就是。

去西班牙求学,去大漠深处流浪,《在那遥远的地方》、《达坂城的姑娘》„„异乡的寂寞里,那些民歌是三毛心中最熟悉的旋律。因为喜欢那些歌、那些音乐,对音乐背后的他,也就多出几分仰慕与渴望。

那次,三毛跟随一个旅行团到敦煌、吐鲁番旅游。到***后,大家准备搭乘返回的飞机,只有半天的停留时间。同伴们都忙着在那个城市观光购物,三毛则利用那宝贵的半日空闲,敲开了他的门。

那是他们第一次相见,三十几年的岁月差距,不同的人生经历,不同的专业领域,却并不影响他们促膝交谈。

他谈自己大半生的坎坷经历,也谈自己追随一生的音乐事业。她静静地听,心里的那份敬慕,移到现实中来,变成一种亦爱亦恋的复杂情绪。

短短半日相聚,她要返台,他去宾馆找她,为她送行。在宾馆大门口分手时,她调皮地向他大声呼喊:“给我写信,我希望回去就能收到你的信。”那份热烈新鲜,那样的不遮不掩,是她的性格。他却不得不用一份自嘲来掩饰自己对她的喜欢,在此后写给三毛的信中,他这样说:“萧伯纳有一柄破伞,早已失去了遮挡风雨的作用,可他每天出门还是带着它,只为把它当作拐杖用。我就是萧伯纳那柄破伞。” 此后,很多天,他没有再给她写信。三毛的信却匆匆到了:“你好残忍,你让我失去了生活的拐杖了。”

是的,她已在无形中将他当作自己的精神伴侣。那个梦,很美。为了那份美,三毛也勇敢地向前走着。

桃花源里烟火气

信来信往,她以自己的热烈,去点燃他的木讷与迟缓。终于不再刻意回避隐瞒,通信四个月后,她简单地收拾自己的行装,飞越千山万水,向自己梦里的家直奔而去。

厌烦了红尘喧嚣的她,原想着那里有他们的世外桃源,有她深深依恋的精神恋人。可才下飞机,她就被迎面扑来的鲜花、闪光灯照花了眼。不知他如何打通了机场的渠道,竟然西装革履地等在停机坪上,手捧鲜花,含笑等她。他的身边,是成群的媒体记者。

那一刻,她有种被出卖的感觉。用手遮了脸,不让眼泪流下来,心却一路跌向无边的黑暗。他读出了她脸上的不悦,轻轻地向她解释说,媒体正在制作反映他生涯的一部纪录片,知道她要回来,执意要拍进去。她没再说什么,机械地接过满怀的鲜花,机械地一一同上前来的人握手。

结束了那天的拍摄,她匆匆钻进车里。车门一关,世界在外面,他们在里面。望着他额上细密的汗,她的心,又疼了。他不过是一个经历坎坷的老人,她不过为他做了一点点牺牲。

接下来的那段日子,他仍然在忙着纪录片拍摄的事,她却在那个三居室的家里留下来。乐声流淌的房间里,她腰系围裙,为他做着可口的晚饭。他们的日子,刚刚开始,却并不是完全脱离烟火。

可她很快发现自己错了,那里不是净土,更不是她想要的世外桃源。他的节目,断断续续,一直没有拍摄完毕。那些扛着摄像机的人,又从机场追到他们的家里。她精心为他挑选的礼物,被当作道具,一一摆到镜头面前来。童话终究是童话,在现实面前,一塌到底。她崩溃,莫名地向着忙碌着的他,大发一通脾气,收拾起东西,回到海的对岸去了。

为把遗憾赎回来

岁月留下的痕迹,唯有岁月能懂。他是一位难得的民歌大师,一位可敬的师者长者。他们的关系,只能如此。

此后,她又给他写过一封信,信里说,她已与一位英国人订婚。很明白的一个谎言,却还是骗过了他。

他欣慰之余,给她的,只有祝福。尽管,那时的他,才发现自己竟是如此在意她。

1991年1月5日,袖珍收音机里的一条消息,如晴天霹雳,震倒了他。他竟然再没有等到她回来。只当是一场梦。那些日子,他只能借着那些辛辣的液体,来麻醉内心深处的那份疼痛。

醒来之后的他,拨动了吉他的琴弦,把心中的沉痛倾诉:

你曾在橄榄树下

等待再等待

我却在遥远的地方

徘徊再徘徊

人生本是一场迷藏的梦

且莫对我责怪

为把遗憾赎回来

我也去等待

每当月圆时

对着那橄榄树独自膜拜

你永远不再来

我永远在等待

等待等待

等待等待

越等待,我心中越爱!

王洛宾把这首歌题名为《等待——寄给死者的恋歌》,送给他心里永远的三毛。

1996年3月14日,在三毛离世五年多之后,王洛宾老人也带着一份遗憾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三毛与王洛宾那段忘年恋,曾在他们生前身后打动过无数柔软的心灵,是不是因为他们各自的懂得,又因为那份永远没有办法再赎回来的遗憾呢?

第二篇:在那不遥远的地方

在那不遥远的地方

哪里会有小桥流水 哗啦啦的洗去尘灰 漂浮桃花蕊它有多美 采一片换你真心相对 哪里会有彩云在追 明月又能无缺几回人生不完美 不要后退 一路上有我风雨相随 在那不遥远的地方 埋着你的梦想 散发出微小的光芒 那是属于你的土壤 等着你去开掘宝藏 就算一路跌跌撞撞 在那不遥远的地方 有我为你鼓掌 坚强是你一贯形象 瞄准属于你的方向 放开手去追逐希望 心中的某个地方 哪里会有小桥流水 哗啦啦的洗去尘灰 漂浮桃花蕊 它有多美 采一片换你真心相对 哪里会有彩云在追 明月又能无缺几回 人生不完美 不要后退 一路上有我风雨相随 在那不遥远的地方 埋着你的梦想 散发出微小的光芒 那是属于你的土壤 等着你去开掘宝藏 就算一路跌跌撞撞 在那不遥远的地方 有我为你鼓掌 坚强是你一贯形象 瞄准属于你的方向 放开手去追逐希望 心中的某个地方 青玉案上玄机深藏 你蓦然回首也许就豁然开朗 层云叠嶂你也别慌 有一段月光 穿破迷惘 陪你到天亮 在那不遥远的地方 埋着你的梦想 散发出微小的光芒 那是属于你的土壤 等着你去开掘宝藏 就算一路跌跌撞撞 在那不遥远的地方 有我为你鼓掌 坚强是你一贯形象 瞄准属于你的方向 放开手去追逐希望 心中的某个地方

对话老师

在你的监督下 我们前途有没有变得更加耀祖 从你的角度 划分人之初 三六九等会不会太离谱 我不喜欢背书不代表糊涂 每个人都要选最适合自己的路 不做大人物 七十分很满足 请别对我动怒 老实说 下课前的那三分钟最难耐 不停看表多想时间能飞奔起来 我成绩又不坏 却坐在最后排 是否在你心里我已淘汰 下课后的那十分钟多愉快 躲在走廊角落约会喜欢的女孩 和她相谈甚欢 让你极度愤慨 我写检讨的文采不到写情书的一半 从你的角度 划分人之初 三六九等会不会太离谱 我不喜欢背书不代表糊涂 每个人都要选最适合自己的路 不做大人物 七十分很满足 请别对我动怒 老实说 下课前的那三分钟最难耐 不停看表多想时间能飞奔起来 我成绩又不坏 却坐在最后排 是否在你心里我已淘汰 下课后的那十分钟多愉快 躲在走廊角落约会喜欢的女孩 和她相谈甚欢 让你极度愤慨 我写检讨的文采不到写情书的一半 昨天的叛逆某天终会成熟 享受生命中每一个脚步 何必那么严肃 何必那么束缚 何不让青春自己做主 下课前的那三分钟 不停看表多想时间能飞奔起来 我成绩又不坏 却坐在最后排 是否在你心里我已淘汰 下课后的那十分钟多愉快 躲在走廊角落约会喜欢的女孩 和她相谈甚欢 让你极度愤慨 我写检讨的文采不到写情书的一半 你做学问的本领有没五柳先生一半

全球变冷 许嵩

风在淅淅沥沥的雨中撑伞走过那路口有人跌跌撞撞踩到我没说对不起借过表情无喜无悲的冷漠是这座城市的符咒每个人都害怕被看出内心的脆弱看你懵懵懂懂的眼中 布满太多的困惑自从经历过那些以后 你都没怎么笑过不必反反复复想太多 每天都要过的更洒脱看得透 放得下 拈花一朵如果能够多一点点微笑生命也会多一点点美好何必活的那么冷酷寂寥入夜总为小事而睡不着如果能够多一点点微笑快乐也会多一点点围绕不要等到全球变冷才觉不妙风在淅淅沥沥的雨中撑伞走过那路口有人跌跌撞撞踩到我没说对不起借过表情无喜无悲的冷漠是这座城市的符咒每个人都害怕被看出内心的脆弱看你懵懵懂懂的眼中 布满太多的困惑自从经历过那些以后 你都没怎么笑过不必反反复复想太多 每天都要过的更洒脱看得透 放得下 拈花一朵如果能够多一点点微笑 生命也会多一点点美好 何必活的那么冷酷寂寥入夜总为小事而睡不着如果能够多一点点微笑快乐也会多一点点围绕不要等到全球变冷才觉不妙

如果能够多一点点微笑生命也会多一点点美好何必活的那么冷酷寂寥入夜总为小事而睡不着如果能够多一点点微笑快乐也会多一点点围绕不要等到全球变冷才觉不妙

第三篇:我在遥远的地方给你写信诗歌

1

戴上耳塞,世界静了下来。

我听到了你的心跳,在一棵树上,一朵花里,露珠般滚来滚去。

2有多少雨水渗透进了你的身体?

现在,从你的眸子里汩汩流出......这个缠绵的雨季。

3知道身后,有一条河流紧紧追赶。

我 不敢回头。

4还记得吗?在屋后松林里,每次雨后,那些蘑菇,总是星星般的圣洁、美丽。

现在,在你面前,满满地一床。

如果没有雨水或眼泪,她们就会枯萎,死亡......5

即将到来的夏季里,你喜欢什么样的昆虫?

慢慢地,慢慢地,你就和他融合在一起了。

在你的体内,隐藏着一只什么样的昆虫?

一不留神,他就跳了出来,将梦搅得支离破碎。

这个早晨,这枝花盛开了几朵?几遍?

吃完早点,就是夏了。

这个夏天,你准备爬多高?看多远?

还没有仔细考虑好,就立秋了。

立秋了,你准备悬挂多少果实在枝头?

一阵风过,果实黄了,树叶全都落了。

晚饭的时候,我喝了两杯酒,对着窗户,耐心地等待着雪花落满我的头......

第四篇:在那遥远的地方教案

音乐教学设计《在那遥远的地方》

泉河头镇中学 主讲教师:刘雅萍

一、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音乐八年级(下)第四单元《神州音韵

(四)》,本单元是上学期《神州音韵》栏目的续篇,在学习我国民族民间音乐初中阶段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神州音韵》栏目旨在进一步培养学生感受、体验我国不同地区民族民间音乐的特点,了解民族民间音乐题材、形式等,进而认识到民族民间音乐在我国传统文化中重要地位和作用。

二、学生分析

《在那遥远的地方》是本单元中具有代表性的一首歌唱曲目,本课选用了有浓郁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特色的民歌。培养学生在歌曲演唱中注重严谨的咬字吐字以及气息控制,提高演唱技巧和水平,正确传情达意。

三、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中国少数民族地区音乐的韵律美,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建立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2)演唱、聆听优秀音乐作品,建立正确音乐审美观,培养学生能够甄别日常生活中良莠不齐的音乐作品。

2、过程与方法(1)采用听唱、视唱、教师范唱相结合,引导学生解决歌唱中音准、节奏等问题,感受乐曲中的韵律。

(2)培养学生以积极心态去演唱歌曲。

3、知识与技能

(1)用有气息支持的声音演唱歌曲,体会歌曲优美、连贯的旋律。

(2)掌握歌曲演唱特点和咬字吐字方法,做到依字行腔,字正腔圆,声乐技能与实践能力相结合,学生能开口唱,能演唱。

四、重点与难点

重点:演唱歌曲时气息控制、咬字、吐字的正确运用,演和唱相合。

难点:歌曲音准、节奏、乐曲风格的结合与把握。

五、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音乐更是光彩夺目。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三个歌曲片段,大家说说各是哪个民族的歌曲、歌曲名字是什么?

播放歌曲片段《青春舞曲》《北京的金山上》《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设计意图】让优秀通俗音乐走进课堂,贴近时代,引起学生共鸣。了解少数名族的音乐风格。

(二)讲授新课

1、作者简介

王洛宾(1913-1996),中国最负盛名民族音乐学家,被誉为我国“西部歌王”。王洛宾老先生在大西北生活了近六十年,搜集整理并创作了1000多首优美的西部民歌,将传奇的一生都献给了西部民歌的创作和传播事业。主要代表作有《在那遥远的地方》、《达坂城的姑娘》、《阿拉木汉》等。

2、介绍创作背景

1939年王洛宾老先生到青海拍摄纪录片,在这段时间里,他结识了一个漂亮的藏族姑娘,名叫卓玛,他们一起在青海湖畔策马扬鞭,欢歌笑语,互生情愫,分别之后怅然若失,于是王洛宾老先生在思念中写下了这首不朽名曲《在那遥远的地方》。

3、欣赏歌曲,体会感情学生完整欣赏歌曲,边听边思考这首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是一首青海民歌所改编,曲调委婉抒情,表达了真挚的爱情。

4、老师范唱歌曲

【设计意图】使学生进一步整体感受歌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学唱歌曲一二段,注意演唱的基本姿势和高音处咬字吐字的处理。【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良好的演唱习惯。a、歌曲一共分几段,几个乐句? b、视唱歌谱

【设计意图】在教学过程中渗透视唱技能的练习。c、复习变音记号 d、学生打最高音处的节奏

e、讲解咬字、归韵。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会出现咬字吐字不准确的问题。如:在歌唱时带有浓郁的地方音调,以及初中段部分学生处于变声期,所以在教学中应重视咬字吐字问题。中国汉字拼音是由声母和韵母构成,唱歌时要多关注韵母,比如“方”—fang,在演唱时声母f要短促,快捷地过渡到ang上,这就是声乐中的归韵。

【设计意图】讲解歌唱中咬字吐字,简单发声练习,提高学生演唱技能、技巧。

6、学生分组拍手带节奏朗读三四段歌词

【设计意图】学生对歌曲中“非音乐因素”的理解,激发其演唱热情。

7、学生演唱三四段

8、学生完整演唱整首歌曲

9、观看幻灯片,请思考:歌曲是如何描绘姑娘美丽的? 出示一二段歌词

10、一二段与三四段的区别是什么?

前两段用形象的比喻赞美姑娘的美貌,后两段则表达青年对姑娘真挚 的爱情。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整体感知歌曲情绪,深刻理解歌曲绪。

11、找四名学生演唱歌曲1—4段

提示学生唱出歌曲风格,把握乐曲浪漫、幽默的情趣。

(三)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学习和掌握情况,表扬学生们的优点,同时指出存在的问题,在发声和演唱的时候不但要注意咬字吐字的准确,还要用好气息,做到以气带声。

第五篇:《在那遥远的地方》说课稿

《在那遥远的地方》说课稿

----人教版音乐八年级下第四单元《神州音韵

(四)》

各位前辈,各位同仁。大家好。今天能坐在这里,我感到万分荣幸,感谢白塔中学给我们提供了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让我学到了很多我平时在课堂上再怎么闭门造车也无法体会的东西,真的是让我受益终生。接下来我简单的把我今天的课汇报给大家。有什么说的不得体、不对的对方还请各位前辈见谅和赐教。

一、教材分析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强调,音乐课不仅仅是教学生唱歌的课堂,它更是提高学生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的一个重要平台。《在那遥远的地方》本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音乐八年级(下)第四单元《神州音韵

(四)》,本单元是上学期《神州音韵》栏目的续篇,在学习我国民族民间音乐初中阶段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神州音韵》栏目旨在进一步培养学生感受、体验我国不同地区民族民间音乐的特点,了解民族民间音乐题材、形式等,进而认识到民族民间音乐在我国传统文化中重要地位和作用。

二、学生分析

《在那遥远的地方》是本单元中具有代表性的一首歌唱曲目,本课选用了有浓郁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特色的民歌。培养学生在歌曲演唱中注重严谨的咬字吐字以及气息控制,提高演唱技巧和水平,正确传情达意。而七年级的学生大部分对音乐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喜欢唱歌、喜欢跳舞、喜欢上音乐课,也有了一定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学习能力。但是由于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专业的音乐知识教学,所以对音高和节奏等音乐要素的把握往往不够好,突出表现在学生唱歌容易跑调、找不准调等情况。而且,受学生的学习条件影响,大部分学生无法坐在钢琴前进行相应的音高音准练习。因此,我在课堂上除了给学生教唱歌曲外,也会适当的给学生渗透一些简单的、常见的基本乐理知识。同时,也尽可能的多让学生欣赏、了解一些优秀作品,扩大学生的音乐知识面,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感知能力。最终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三、教学目标

1、情感 态度 价值观

(1)感受中国少数民族地区音乐的韵律美,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建立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2)演唱、聆听优秀音乐作品,建立正确音乐审美观,培养学生能够甄别日常生活中良莠不齐的音乐作品。

2、过程与方法

(1)采用听唱、视唱、教师范唱相结合,引导学生解决歌唱中音准、节奏等问题,感受乐曲中的韵律。

(2)培养学生以积极心态去演唱歌曲。

3、知识与技能

(1)用有气息支持的声音演唱歌曲,体会歌曲优美、连贯的旋律。

(2)掌握歌曲演唱特点和咬字吐字方法,做到依字行腔,字正腔圆,声乐技能与实践能力相结合,学生能开口唱,能演唱。(3)了解王洛宾先生及其音乐作品。

四、重点与难点

重点:演唱歌曲时气息控制、咬字、吐字的正确运用,演和唱相结合。

难点:歌曲音准、节奏、乐曲风格的结合与把握。

五、说教法学法:

教法:讲授法,示范法,对比法。

学法:探究学习法,比较学习法,模仿法。

五、说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音乐更是光彩夺目。接下来视听三首大家都比较熟悉的歌曲,播放歌曲片段:江苏民歌《茉莉花》、陕北民歌《信天游》、新疆民歌《青春舞曲》。

听完后,请同学们告诉我这三首乐段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相同之处:这三首乐段都是民歌。(简要介绍民歌)

不同之处:

1、江苏民歌《茉莉花》:旋律音调清丽、婉转、悠扬。旋律流畅,有典型的南方民歌的特点,其风格细腻优雅,听来感到新颖亲切,生动地刻画了少女追求美好生活的形象,很有艺术感染力。

2、陕北民歌《信天游》:《信天游》是陕北民歌中最具有代表性、最富有陕北地方特色的一种体裁,它的内容和曲调都异常丰富,其节奏一般较自由舒展,声音高亢、嘹亮,音域宽广,旋律有的起伏很大,有的则平稳委婉,有的感情豪放率直,有的则柔和抒情,表现出了各种不同的思想感情和意境。在演唱特点上,一种是以声音平直高亢的山歌风格来表现,另一种则以感情细致、声音委婉的小调风格来表现。

3、新疆民歌《青春舞曲》:新疆民歌一般都很热烈,有舞蹈的感觉。《青春舞曲》的曲调是小调式,颇具新疆风格,适合表现奔放、开朗的情绪,很符合新疆维吾尔人的民族特征。这首歌曲也是王洛宾先生脍炙人口的歌曲之一。

(二)讲授新课

回答问题:请说一说你所了解的王洛宾,他有哪些著名的作品,你能唱上一两句吗?

1、作者简介

王洛宾(1913-1996),中国最负盛名民族音乐学家,被誉为我国“西部歌王”。王洛宾老先生在大西北生活了近六十年,搜集整理并创作了1000多首优美的西部民歌,将传奇的一生都献给了西部民歌的创作和传播事业。主要代表作有《在那遥远的地方》、《达坂城的姑娘》、《半个月亮爬上来》、《掀起你的盖头来》、《阿拉木汉》、《在银色的月光下》等。

2、初次聆听歌曲,感受歌曲情绪。学生完整欣赏歌曲,边听边思考这首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歌曲是一首青海民歌所改编,曲调委婉抒情,表达了真挚的爱情。

3、请同学们朗诵一遍歌词,想一想:这首歌曲描述了怎样一幅景象?

4、介绍作者的写作动机和创作背景

1939年王洛宾老先生到青海拍摄纪录片,在这段时间里,他结识了一个漂亮的藏族姑娘,名叫卓玛,他们一起在青海湖畔策马扬鞭,欢歌笑语,互生情愫,分别之后怅然若失,于是王洛宾老先生在思念中写下了这首不朽名曲《在那遥远的地方》。

5、聆听教师范唱,回答问题:

(1)、这首歌曲的情绪是什么样的?我们应该用怎样的速度和感情来演唱?

(2)、这首歌曲分为几个乐句?

2个乐句: a、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位好姑娘

b、人们经过了她的帐房都要回头留恋的张望

6、学唱歌曲:

(1)、根据简谱演唱歌曲旋律。

(2)、跟随钢琴伴奏演唱简谱,注意变化音的音准。

(3)、试着填词演唱歌曲第一段。

(4)、欣赏王宏伟先生演唱视频,跟随王宏伟先生轻声哼唱歌曲。

(5)、讲解歌唱中咬字吐字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会出现咬字吐字不准确的问题。如:在歌唱时带有浓郁的地方音调,以及初中段部分学生处于变声期,所以在教学中应重视咬字吐字问题。

中国汉字拼音是由声母和韵母构成,唱歌时要多关注韵母,比如“方”—fang,在演唱时声母f要短促,快捷地过渡到ang上,这就是声乐中的归韵。

7、学生跟随伴奏演唱歌曲,注意演唱的基本姿势和高音处咬字吐字的处理。

8、提示学生唱出歌曲风格,把握乐曲浪漫、幽默的情趣。随着伴奏有感情地完整演唱歌曲。

9、你学会了吗?分小组比赛演唱歌曲。轮唱歌曲。

(三)、分析王洛宾先生收集的歌曲的美学价值。

王洛宾的歌曲为西部少数民族和内地汉族人民心灵沟通,架起了一座桥梁。

王洛宾曾经将他的毕生精力献给祖国的大西部这块热土,为发展和传播中华民族的音乐艺术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唱着王洛宾的歌,饱览祖国西部壮丽的山河,体会西部音乐文化的博大精深,更有千万华夏子孙,激起对祖国边疆、对西部生活的美好向往,在西部建设的时代大潮中建功立业。

(四)、拓展与欣赏:欣赏台湾摇滚乐团马蹄帮演唱的《在那遥远的地方》和著名歌手王力宏演唱的《在那遥远的地方》。谈谈你的感受。

(五)、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学习和掌握情况,表扬学生们的优点,同时指出存在的问题,在发声和演唱的时候不但要注意咬字吐字的准确,还要用好气息,做到以气带声,以声传情,声情并茂。希望同学们能在平时生活中多关注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发展,为弘扬我国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做出自己的贡献。

(六)、王洛宾先生曾说过:我愿意透过音乐带给人们美的享受。那么请同学们有感情的齐唱歌曲,把美的享受带给更多的人。

(七)、作业布置。

六、教学反思。

我这才疏学浅,脑子又笨,能反思到的内容就是这些,但是我深知我的课堂还有很多问题是我自己没有注意到的。还请各位同仁、各位前辈不吝赐教,给我多加指导。我定当不胜感激。谢谢各位啦!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