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楚门的世界视听语言分析
该影片讲述的是一电影为了制作出全球最受欢迎的纪实性肥皂剧“楚门的世界”而培养了一名婴儿并记录了他的一生,然而最终却由于导演克里斯托弗的失误,使剧中的群众演员即扮演楚门的父亲以及女孩施维亚出于对楚门遭遇的同情,突然出现,打破了他的正常生活,并指引他走出了这个海市蜃楼般的囚笼。
从视听语言角度分析,楚门的世界中拍摄镜头运用灵活,整个影片运用镜头表达了楚门的时时被监控的生活状态,比如影片 2 分 47 秒处,楚门刚出家关上门,中近景,稍微仰角镜头,画面四角阴影化处理(表明摄像机的存在),画面整体带有偷窥性质;接着 2 分 51 秒处,楚门向路人打招呼,镜头快速向前推,单人特写,画面保持稳定的中心渲染效果。如果觉得第一个画面仰角镜头(表示楚门的优势地位)和偷窥视角(楚门是被偷窥者,劣势地位)相矛盾的话,后一个镜头打消了我们这样的疑虑:快速稳定的推拉加上摄像机视点
镜头,表明摄像机绝对的主宰地位,人物完全处在摄像机的监视控制之下。前一
个画面出现的稍微仰角只是摄像机为了达到隐蔽而造成的效果。
同时运用镜头的变化来表示楚门的内心变化,首先影片一开始(1 分 16 秒处),电影通过电视机画面(画面右下角 LIVE 字样和电视机框透露)表现楚门早晨出门前对着“镜子”自言自语:近景、摄影机视点、平行镜头、画面静止,这时楚门被拍摄被直播却毫不知情、也没有意识改变。
随后在 70 分 13 秒时变成: 面对镜子,楚门边吹口哨边用肥皂在镜子 上画了一个外星人。这个场景发生在楚门发现自己的妻子身为护士却不会手术、想逃离桃源却被各种设计阻拦、自己的“爸爸”死而复生被挚友带回来和自己相 认之后。这时的楚门已经意识到自己处在无处不在的摄像头的监视和拍摄之下,他想要寻找办法让自己逃脱。这时在镜头上的表现虽仍为摄像机的视点镜头,但 一个重要的变化是楚门开始采取行动对摄像机进行挑战。楚门在镜子(隐藏镜头)上画外星人(这时楚门已经意识到身边的摄像头)代表着他试图消解摄像机的控 制权,是对摄像机主观视点的反叛。
最后72 分 30 秒,楚门在和客户谈保险时,将手中的铅笔插进 了一个卷笔筒(或是收音机),画面随之切换到卷笔筒中隐藏摄像机的视点镜头,画面受到铅笔的阻挡呈现大片黑影而且在铅笔的拨动下转了几圈。这是全片楚门 对隐藏摄像机最大的一次干扰,虽仍是摄像机视点,但可以明显感受到,楚门已 经意识到自己的处境并不断与潜在的控制抗衡,这在画面呈现上就表现为他对摄 像机视点的干扰和挑战(之后楚门使用计谋成功逃脱监视驾船到“大海”)。楚门的觉醒和反抗在镜头语言上第二个表现为镜头的不稳定性不断加强。
所以说楚门的世界这部电影是灵活运用镜头的佳作
第二篇:《楚门的世界》风格分析
《楚门的世界》风格分析
作者:云卷云舒
电影《楚门的世界》,在一开头即交代这是一场真人秀的剧中剧,让观众在全知型叙述中参与“真人实录”的观看,同时也旁观了其创造者基斯督对节目的操控,获得双重身份。影片特殊的设置使观众与剧中除主角之外的其他角色所知范围都大于主角楚门。而全片的情节发展就是楚门不断加深对他所处的人造世界的怀疑并最终挣脱这个世界的过程。
影片仍是采用叙事性的组织形式,将情节时间选定在从真人秀节目播出的第10909日开始,中间穿插闪回镜头交代楚门的“诞生”,“学会走路”,“初吻”以及关于父亲的记忆。在叙事上使用平行对应法。大多数重要的技巧以我们所见的方式创造了一种平行对应。例如开篇即通过剪辑,使剧中楚门的表现与剧外人物的解说评价平行发展,让观众在镜头切换中获得双重认同和全知的认识地位。在整部影片中,剧内与剧外场景交替出现,平行的剪辑确定了场景之间的联系,使观众可以通过“剧外”基斯督工作室里的活动推测“剧内”事件的发展。同时楚门的人造的虚假世界与基斯督“造人”的真实世界对应我们的理想世界和现实世界,构成了完整的社会。随着情节的推进,场景的转换体现了“剧内”的楚门与“剧外”的操纵者之间的矛盾发展。另外,在真人秀节目中事件是平行的,楚门每一天的生活已形成一致的模式。从第10909期的节目中,我们可以看见他早起,对着镜子自言自语;而后出门,笑着与邻居一家打招呼,接下来是一个推镜头,推向楚门的中近景,“假如再碰不见你们,早安,午安,晚安。”他向史宾沙老人问好,受到史宾沙的斑点狗惊吓。然后楚门驾车去上班,中途在报亭买报纸和时尚杂志,路遇双胞胎兄弟;下面是楚门在保险公司上班的镜头,最后是他下班在家割草。而这一串流水账似的镜头在影片后面重复出现,甚至人物及服饰,对话,事件顺序,镜头的运用都变化很小,大体相同的平行对应和特殊的风格技巧,体现基斯督对楚门的生活章程化的控制。再如楚门与他的挚友马龙的三次倾心交谈都安排在黄昏或夜晚,四周的黑暗既可以摒除外界干扰,又有利于在人物身上合理布光以突显人物面部表情并强化交流氛围。同时相对微弱的光线与楚门的心境相符。这在场面调度上又构成一重平行关系。另外,音乐也能产生平行的对应,在这两段相似的情节中,配合的音乐相同,都是欢快愉悦的,与剧情的气氛,主人公的心情吻合。传统叙事找寻模式的运用引导着情节的发展。从影片一开头,楚门就一直在寻找一个叫“菲济”的地方,并想尽一切方法要到那去,为此他尝试了坐飞机,乘巴士以及亲自驾船等各种方式,在后面的闪回情节中我们可以知道他是在寻找心上人罗兰。而另一条寻找线索是从楚门在街头邂逅他“死去”多年的父亲开始的,这勾起了他在记忆中的找寻。在寻找过程中他事事碰壁,因此强烈感觉到“受人操纵”、“身不由己”。这激起他对周围人的不信任而更执著于自己的寻找,并以不断反叛的方式企图打破这种束缚,冲突由此被逐步发展继而推向高潮。影片最后,正如基斯督预言的,楚门在冲破重重阻挠后找到了逃离这座人造小岛的出口,毅然走出了这个虚假的世界。表面上基斯督的控制与楚门的反控制、追求自由构成了冲突的两个方面,而深层次上的矛盾则是现实社会“真”与“假”的不可调和。基斯督想要在充满谎言和欺诈的虚假的现实世界中构筑起一个没有“虚伪表情”,没有“花巧特技”的“实录”世界,但这个世外桃源般的世界却同样需要用残酷的谎言和欺骗来维持。不管是理想中的,还是现实的,单纯的真实永远无法实现。影片的叙事发展仍然是遵照“遭遇——冲突——结束”的传统戏剧化模式展开的。
电影镜头运用也独具特色。镜头的中心时时跟随楚门运动,但镜头的角度和拍摄方式却变化很大,交替运用俯摄、仰摄,甚至利用汽车和商店里镜子的映像跟踪拍摄。另外广角镜头重复出现,它使人物向外膨胀,夸张变形。而深焦镜头则压缩景深,虚化前景和后景而使观众的注意力集中在楚门身上。画面上四角黑暗处理刻意圈出一个圆形区域,模仿人直接透过摄像机镜头向外看的感觉。有时候我们甚至可以听到推拉和移动镜头的声音。这些都在专门为观众制造一种窥视的快感,让他们感觉自己是通过基斯督设置在不同方位的摄像头参与跟踪拍摄一个真人秀节目。而楚门的生活始终不是自由的,是被框在摄像头的范围之内的,是被束缚在基斯督的控制之下以及全球观众的关注之下的。严格的说,影片中没有楚门的主观镜头,如楚门与马龙谈话时一系列交叉反打的镜头,都只是基斯督的调度人造出来的“主观叙述”。而楚门回忆往事时的闪回镜头也是以完全客观的叙述方式来呈现,甚至包括一些他所不知道的事件。镜头只是在来回搜索楚门身边的一切客观事物以向观众展现“真人实录”,但正如楚门所说:基斯督永远无法在他的头脑里架设摄像机。他也不可能获得真正的主观叙述。
影片中声音的运用加强了效果的表现。同种风格的音乐不仅强化叙事的平行对应,而且建立起时空的联系。如楚门回忆与罗兰相处的情景,通过罗兰的一件红毛衫将现实过渡到记忆。而在从现实到过去再回到现实的时间跨越过程中,背景音乐一以贯之舒缓浪漫的旋律,将不同时空紧密联系在一起,也保持观众情感的延续。而在不同场景,使用的音乐也依人物的心情作出改变:早晨的音乐轻松欢快,舞厅的音乐热情疯狂,而楚门与父亲重逢时则配合抒情而略带感伤的钢琴曲,令人潸然泪下。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楚门与妻子开车经过跨海大桥的那段情节,声音的运用使紧张情绪被渲染到极致。开始时低沉的鸣音附和了楚门在桥头犹豫恐惧的心理,接着背景音乐的风格突然切换,音强骤然加重,节奏也越来越快,表明此时楚门已下定决心穿过大桥但同时心里的恐惧也达到了顶点。音乐的节拍可以让人们感知角色的心跳速度,同时也带动起观众的紧张情绪。另外,镜头在人物中近景与车轮之间来回切换,随着剪辑越来越快。女主人公美露惊恐的尖叫以及车轮与地面刺耳的摩擦声混合在一起,把这种情绪进一步强化。听觉的加入激发观众去认同楚门的主观感受,使爱森斯坦所谓“感官同步”成为可能。
影片结尾楚门巧妙地以他日常对人们的问候作为他与那个虚假世界的告别语:“假如再碰不见你们,早安,午安,晚安。”这作为片中重复出现的“母题”使影片前后贯通成为整体,同时它也暗含着不可测性。此时,虚假世界里的光线强烈,而通向现实社会的出口却是黑暗的,二者形成鲜明对比,加深了这种未知感,给观众留下思考的余地:正如基斯督所说,“外面的世界与我给你的世界一样充满欺诈。”一个来自世外桃源的人将如何去面对纷繁复杂的现实社会呢?《楚门的世界》中各种技术手法的运用有助于叙述的处理,它的风格模式强化了叙事的发展,塑造了特殊的观影方式。
第三篇:楚门的世界视角分析
目 录
摘要.....................................................1 关键词...................................................1 0绪论...................................................1 1零聚焦视角:摄像机下的完美人生..........................2 2内聚焦视角:孤独者的内心剖白............................2 3多重视角下的“看”与“被看”............................3 3.1参演演员和主人公楚门:敬业和非敬业的区分...........3 3.2电视节目观众和节目演员:看客心理的冷漠.............4 3.3编导等制作人员和参演演员:操控与被操控.............4 3.4观影者和电影内角色:全知全能视角的俯视.............4 小结.....................................................5 参考文献.................................................5 《楚门的世界》叙事视角分析
摘要:论文通过借助热奈特的“聚焦”理论和“看”与“被看”视角的研究角度来分析西方电影《楚门的世界》中的叙述视角的独特性。试图梳理片子中不同角色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人群之间的视角问题。在叙事学的学科范围内对电影进行分析,揭示电影在不同视角运用下产生的独特内涵。
关键词:《楚门的世界》
叙事视角
0绪论
在文学作品解读过程中,叙事视角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研究点之一。卢柏克就曾在《小说技巧》说过,“在写小说的技巧方面,我认为整个复杂的方法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叙事的角度问题—这就是叙述者和故事之间的关系问题。”①同样,对于作为大众传媒的重要方式——影视作品而言,叙事视角同样至关重要。电影史上《禁闭岛》、《记忆碎片》、《白夜行》日版、《走出非洲》等片子都曾因为讲述故事独特的视角引起过专业人士和影迷的热议。在由西方著名导演彼得·威尔执导,著名喜剧演员金·凯瑞主演的影片《楚门的世界》中,对于多重视角的应用让大家看到了电影故事被叙述的另一种可能性。
西方著名叙事学理论家热奈特曾借用语言学中的术语“语式”和“语态”来解决叙事中重要的“谁说”和“谁看”的问题。热奈特从“看”的角度出发,提出了“聚焦”的概念,并将“聚焦”分为三类:第一类,把传统叙事作品的代表类型——全知型叙述,称为无聚焦或零聚焦叙事;第二类为内聚焦叙事,即叙述者=人物的叙事视角,这一视角又可以分为固定式视角(即由一个人物的视角观察)、不定式视角(即视角在不同人物之间变换)、多重式视角(即多个视角多次聚焦于同一事件);第三类是外聚焦,即叙述者<人物的叙事②。这一理论为我们更好的解读《楚门的世界》这一影片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纵观影片,我们可以地清晰地看到影片中出现的多重叙述视角:主角楚门的视角;真人秀编导、工作人员以及电视机前的观众的视角以及荧幕外看电影的我们的视角。正是这多重的“看”与“被看”的同时存在,使影片的叙事视角成为重要的表现手段,让影片用一种 ①②[英]福斯特:《小说面面观》,朱乃长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年版,第205页.[法]热拉尔·热奈特:《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工文融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128页.独特的表达方式再现了剧本所要表达的深刻内涵。
1零聚焦视角:摄像机下的完美人生
整部影片的主要视角即是在真人秀导演克里斯托弗及其节目制作团队控制下的摄像机视角——零聚焦视角。零聚焦视角的全知全能性好处充分的体现在影片的摄像机镜头下。影片中交代在摄影棚内安装了5000个左右的摄像头,这些无处不在的摄像头让主人公楚门的生活得到了24小时的无间隙播出。
正是借由摄像机的镜头,我们知道了主人公楚门一开始就是节目组欺骗下的人物本色演出。影片一开始就采访了诸多节目中参演的演员,相对于刚进入影片的观影者而言,他们的观点给了我们最初的线索:没有人认为楚门待在这个虚拟的桃花源中是不对的,没有人反对这种形式下的“欺骗”。借由摄像机的全能视角,观影者在屏幕外看到了楚门日常生活的重复与单调,看到了诸多的广告植入镜头,看到了导演在演播室给参演朋友的“马龙”下指令,甚至我们还能看到电视机前观众们的不同生活。这些观众在值班室里,酒吧里,浴缸里,家中的沙发上等观看着唯一不知情的楚门的生活点滴。为了证实节目的国际化,我们还可以看到亚洲国家,欧洲国家以及美国不同城市的人民在收看节目的镜头。而在摄像机下,导演演播室里的画面以及导演等主创参加其他节目的采访以及电话连线等都在观影者的面前呈现,节目组的观点和曾经参演初恋角色的施维亚之间的冲突也在我们的视线中,而这点呼应了在楚门拿起施维亚临走前留下毛衣时电视节目中切换的关于楚门初恋事实的插入。
这种摄像机下的零聚焦叙事让观影者成功成功第三种视角参与到影片的接受和解读中,作为观影者的观众们在观看的时候很多不清楚的事实能够得以了解,而之前楚门的身世,家庭、节目的制作缘由、楚门的初恋、楚门的婚姻甚至楚门“爸爸”乌龙事件等等都有交代。在影片中这种零聚焦叙事视角是最主要的呈现视角,对影片结构的完整与连贯起到了重要作用。
2内聚焦视角:孤独者的内心剖白
电影中的内聚焦视角主要集中在主人公楚门的身上。
在影片中,作为电视节目的观众和观影的观众,楚门的身份我们一清二楚,但是主人公楚门对自己的一切在施维亚出现之前一直都是被欺骗的状态。正是这种在我们看来和常人生活似乎相同实则完全不同的经历让楚门变得偶尔孤独和困惑。节目中楚门和扮演好朋友“马龙”之间20多年的友谊让他们无话不谈,所以楚门有了心里话总是找他喝酒谈心。除此之外,我们总是能看到孤独的楚门对着一堆瓶瓶罐罐自言自语。楚门和空气诉说自己的困惑和无奈,诉说自己的心里话。这时候的视角全在楚门的表现之中,观众不知道楚门是怎么想的,正是这种自言自语的内聚焦方式给了我们一个了解楚门的窗口。一直处在“被计划”生活中的楚门找到了为自己说话的方式。另外,楚门对自己的初恋女友施维亚一直念念不忘,她每天买时尚杂志一本,将其中的美女插图偷偷撕下脸部,用眼睛和脸部等图片拼凑出了记忆中的初恋女友。之前我们不知道楚门的真实意图,但是当我们在摄像机镜头下看到在地下室里凝望拼图和毛衣的时候,我们借助零聚焦的摄像机镜头中的回忆镜头了解了之前的故事。在这里,楚门的内聚焦视角和摄像机下的零聚焦视角一起配合,让我们更清楚了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3多重视角下的“看”与“被看”
在文学作品中出现“看”与“被看”的叙述视角非常常见,而在影片《楚门的世界》中也存在着多重的“看”与“被看”的视角。纵观影片,我们可以发现:主人公楚门和参演演员之间;电视节目观众和节目演员之间;编导等制作人员和参演演员之间;观影者和电影内角色之间。在这多重的“看”与“被看”视角之中,每一层都从不同的角度为我们塑造了更为丰满的人物形象。在丰满的人物形象背后,我们也可以看到导演想要表达影片的多重内涵。3.1参演演员和主人公楚门:敬业和非敬业的区分
影片中的不少电视节目参演演员和楚门一起出演了20多年的节目,早已建立起非比寻常的关系。美露作为楚门的妻子,日常角色是医院的资深护士,家庭的贤妻。在影片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情节有妻子时不时出来卖个广告,后来在楚门的质疑声中百般否认。在楚门生气的质问中,她大声喊出来想找人救她,后来是马龙的出现让一切恢复正常。在整部影片中除了扮演楚门初恋的施维亚和父亲两个演员外,可以看出大部分的演员都非常地敬业。他们日复一日地扮演着重复的生活,说着同样的台词,认真的执行着导演来自演播室的命令。在得知楚门失踪后,所有人开始寻找楚门。发现楚门在海上后,在导演的命令下,虽然工作人员并不情愿,但他还是执行了造出巨大风浪的任务。即使有人指出这可能会让楚门死在海里,即使此刻有成千上万的人在观看着直播节目,这种命令还是会被执行。这种遵从命令的麻木让观影者不禁细思极恐。这种情节设置所引发的思考让我们对影片内涵的解读多了一种理解。
3.2电视节目观众和节目演员:看客心理的冷漠
这些节目中的演员每天看着长大的楚门生活在他们的精心演出之中,却丝毫没有生出其他心思。没有人试图拯救他,也没有人试图打破这种局面。这种听从和冷静的“看客”的心态净让人不禁想起鲁迅笔下的“庸众”。这些参演人员和电视机前的观众靠着自己的观看满足了自己的偷窥欲望,满足了自己内心的某种渴求。这种看客心理和当初鲁迅笔下的“看客”,不禁让人震惊中西方文化的“看客”的惊人一致性。相比而言,楚门每天早晨的“早上好。假如再也见不到你,就再祝你下午好,晚上好,晚安!”口号则更让人感到一阵心酸。在影片中的这对视角的设置让观众在观影的同时也许还有自省的想法生出。3.3编导等制作人员和参演演员:操控与被操控
集演播室内导演、制作人、和监制大权于一身的克里斯托弗在整部影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敏锐的眼光和前瞻的想法让这部真人演出的片子取得了相当不俗的收视率和数以亿计的经济效益。他不惜重金打造了精致的摄影棚,在拍摄之前就找了6个候选者来作为被挑选对象,在施维亚试图改变拍摄的原计划时他毫不留情地将她清除出场。在海中更是强行“淹死”楚门的“父亲”,正是一系列的果断和决绝让他成为整部片子中的绝对操控者。在这里,他是权威,是唯一的掌控者,所有事情在他的安排下几乎是完美地被执行着。即使在后来的采访中他们明言曾经出过不少的意外,但是最后节目组读完美地解决了。无论是镜头的切换,配乐的插入,广告的植入,人物的生死,场景的制作,一切的一切被一个人一手遮天的全部操控。而节目中的演员如同木偶一般,所有人听从他的指挥。在这里,“看”与“被看”的视角淋漓尽致地表现出大众传媒盛行的社会中,媒介可以在多大程度上操纵着观众。这种深刻的隐喻在片子中还有不少。像是大众文化中的寓言一般,故事中的人物在扮演着自己的角色,同时又何尝不是“被扮演”。
3.4观影者和电影内角色:全知全能视角的俯视
整部影片中一开始就知晓所有事实的就属荧屏外观影的观众了。观影者一开始就知道是一档节目录制,中间所有的事实都被摄像机镜头记录下的画面所补全。经过飞机,大巴,铁路等多次离开桃园镇失败后,楚门决定从海上离开这片土地,然而最后在终于历经风暴雷电之后走到大海尽头的他却绝望地发现他面前的大海和天空竟然是幕布,竟然也是小镇摄影棚的一部分,这时克里斯托弗在演播室里从容地向楚门讲述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并用尽自己的手段试图告诉楚门他如今 已经是世界上最受大众喜爱的明星,他在今天所获得的一切成就是常人无法做到的,如果他愿留下来就可以继续自己的明星生活。即使是明知外面的世界依然可能可怕,但是此时的楚门不为所动,毅然走向出口,跨出了勇敢地一步,走向了自己的自由之路,未来之路。值得玩味的是楚门问道:“一切都是假的?”导演克里斯托弗回答道:“你是真的,大家都爱看你„„”楚门——“Truman”——真的人,讽刺的是他是真的人,别人却是假的“人”。而之前克里斯托弗还在其他节目的采访中直言“我给了Truman过正常生活的机会。而你所生活的世界,是一个病态的世界。”在这个知晓所有人的观影者心中,一切的了如指掌满足了读者的“期待视野”,同时又在不断的故事细节补充之中让情节一波三折,高潮迭起。
小结
在影片《楚门的世界》中,作者充分地利用叙事视角的多样性让整部影片充满了挑战性和刺激性。在不同视角的切换当中,导演成功地借助零聚焦视角和内聚焦视角让整部影片看起来既流畅生动,又连贯圆满。在不同视角的自由切换之中,导演更是成功地调动了一切的角色成为观众,正是层层的“看”与“被看”的设置让每一层观看过程都成为一次丰富的内涵解读过程。作为一部优秀的片子,除了金·凯瑞等优秀演员的演出之外,叙事视角的选择与安排也让这部片子增色不少。
参考文献
专著:
[1][美]华莱士·马丁:《当代叙事学》,伍晓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版。
[2]申月
一、韩加明、王丽亚著,《英美小说叙事理论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3]谭君强:《叙事学导论:从经典叙事学到后经典叙事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4]申月·:《西方叙事学:经典与后经典》,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5]杨义:《中国叙事学》,人民出版社,2009年。
[6]福斯特:《小说面面观》,朱乃长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年。
期刊论文:
[1]金岚.无可逃遁的孤独——评析《楚门的世界》看与被看的隐喻[J].电影评介,2007,05:36-37.[2]徐芳.“真”与“假”的窥视——以《楚门的世界》为例[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02:42-45.[3]贾随平.真实与虚妄之间——《楚门的世界》之再次多维解读[J].电影评介,2010,12:55+78.[4]郝强.论《楚门的世界》的三重“观看”[J].电影文学,2014,07:98-99.[5]费小琴.《楚门的世界》:主题、叙事与人物[J].电影文学,2014,14:93-94.[6]李腊.《楚门的世界》后现代主义解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10:75-76.[7]胡莎.生活在别处——《西蒙妮》与《楚门的世界》之影评[J].电影评介,2006,13:25-26.[8]王一山.浅谈《楚门的世界》中的真实与虚幻[J].青年文学家,2011,21:10+12.[9]王川.寓言的预言——浅析电影《楚门的世界》[J].东方艺术,2005,20:29-31.
第四篇:楚门的世界
<<楚门的世界>>观后感
有这样一部电影,看了之后震动了我的心灵,让我陷入沉思。现在的生活是我想要的吗?我真正想要的究竟是什么呢?这部电影就是——《楚门的世界》。
演员都很擅长演艺,这是毫无疑问的。楚门以为自己是一个普通人,然而却生活在摄影棚三十年并且三十年来每天24小时被全世界关注着。不得不赞叹一下给楚门创造一个完美而又虚拟的世界,通过这样一种手段、给他的电视剧创造了奇迹般的收视率、当然还有无限财富的导演,他的想象力真是了不起。
楚门小的时候,就有走出他生活的地方,去外面的世界探索的愿望。一个“演员”想要走出片场,这是导演决不允许发生的。于是,在他和他的父亲在航海的过程中,因为他的好奇和固执,父亲不幸被活活“淹死”。从此以后,他的心里留下阴影,再也不敢坐船。就这样,如果他不克服心里留下的阴影,他就永远也别想走出摄影棚。
虽然生活在摄影棚里,但是楚门并不知道这一真相,所以他的演绎完全是纯自然的、不虚伪、不做作。他健康、快乐、乐观的生活着,吸引了大量的全球观众,他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全世界的心。我想着对于他来说,也是一种简单的幸福。
真实的世界里,冷暖自知,除了亲人、朋友,你悲伤也好,快乐也好,都是你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然而楚门,不夸张的说,有上亿的人关注着他的喜怒哀乐,因他喜而喜,因他悲而悲,因他哀而哀,因他乐而乐,这难道不是一种幸福吗?
对于楚门个人而言,被全世界关注,成为一个star,是导演的赚钱工具,活在一个虚拟的世界里,是他想要的生活吗?在他不知道真相的时候,或许很满足生活的现状吧!然而是什么驱动他,最后发现真相的呢?
学生时代,一个女孩让他心动,然而这个女孩并不属于他的世界,所以不得不离开他,这只是他生活里的一个闹剧,不管他是不是真心喜欢那个来自斐济的女孩,总之他一直记得斐济,并且保留着那个女孩的照片。后面我恍然大悟,难道是他潜意识里爱情的力量吗?或许是,也或许不是。
楚门所谓的父亲的归来,让他惊喜万分,同时也令观众感动不已,毕竟他不是演员,他流露出得是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父亲的归来,是一件好事,也是一件坏事。对于不同的人而言,就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但不容质疑的是,对于楚门而言,只是他成长史上历史性的转折,他克服了害怕海水的恐惧心理,终于驾着船,扬起帆,在黑夜里起航了,去寻找他想要的真实的世界。
有时候,我们想去做一件是,我们想要做的事,然而父母不同意,老师不赞成,朋友不支持,我们只是面临一种崩溃的境遇。然而,我们不可以放弃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啊!你的世界里,主宰者是你啊!如果真的有想法就要坚强起来、勇敢起来,创造有利于成功的一切条件,比如黑夜,楚门在黑夜里起航了,没人察觉到他的行踪,所以等到人们醒悟过来,已经很难阻止他了!当然,在最后的片段里,楚门经历了巨浪、闪电,那时的他拥有足够坚定的信念确定自己的方向,就算死也不畏惧,后来,他把自己用绳子紧紧的捆在了船上和巨浪抗战,也体现了他足够的智谋。所以,成功并不是那么简单,坚定的信念,不懈的努力,聪慧都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看似楚门的生活很简单,可是如果想突破重重阻碍,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还真是需要莫大的勇气,并且要以时间为代价,因为成长总是在时间的长河里慢慢变化!希望我们最后都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这样才能真正的快乐的生活!
第五篇:《楚门的世界》范文
《楚门的世界》观后感
如果你不相信世界是这个样子。
你想去发现,你想去改变。
他们会告诉你,世界就是这个样子。
当你去发现,当你去改变。
他们会告诫你,世界就是这个样子!
当你周围的人都说你是错的时候,你又会怎样做?
电影里的男主人公楚门伯班老是觉得他一直受到监视,但没想到这是真的。从他呱呱落地开始的三十年来,楚门班伯就是史上播映最久、最受欢迎的记录片肥皂剧的主角,他居住的理想小镇海景镇居然是一个庞大的摄影棚,而他的亲朋好友和他每天碰到的人全都是职业演员。他生命中的一举一动分分秒秒都曝露在隐藏在各处的摄影镜头面前。这就是《楚门的世界》,全球上亿观众都注意著他的一举一动,而他却不自知。
楚门是个普通人,普通得就像生活在我们身边。他有许多的欲望,又很容易满足。因此,他有时欣喜若狂,有时如丧考妣,大多的时候则彷徨郁闷,不知所措。这时,天才的导演又有了用武之地,他不断地制造新的刺激,使他的长剧变得波澜起伏,吊人胃口。他在楚门快乐的时候便给他制造些麻烦,在其沮丧的时候,则不失时机地给其开启一线生机。他让金发女郎如言情小说般突然出现在楚门的视线中,开启他爱欲的阀门,又让她突然离去,使其心灵坠入无底的深渊;他让楚门从未谋面的“已故父亲”突然现身,夸张滑稽的相认场面令其热泪盈眶,同时也赚取了电视观众的热泪;他又让楚门的知心朋友在其情绪恶劣的时候去关怀他、开导他,令其感受到这“荒漠中的甘泉”而重生信心,虽然那位朋友只是一个演员,而且正背着大段台词……
然后经过三十年的浑噩生活後,楚门终于感到他的生活有点不对劲,当他发现就像是活在谜团后他决定要不计代价地逃离海景镇。但是他必须面对《楚门的世界》的创始人、制作人和导演克里斯托,并且克服他内心最大的恐惧,才能突破藩篱,获得自由。最终楚门下定一个决心,去追究世界的真相,终究走到海洋的尽头,明白了,“世界不是我想象”。整个过程,楚门所有作为实际是给了每位看客一个反抗“控制”的样板,而这部电影实际上也成了一部现代寓言。假若楚门没开车出行,没驾船远游,他将是安全的,祥和的,单纯美好的,但同时他终究也将是可怜的,孤独的,被蒙蔽的。一个主角,不该平庸,逆来顺受,楚门完成的是最了不得的超越。楚门他展示给我们的,就是一个真正的人应该有的反应,应该有的道行。自己选择的很重要。一个缺乏自己选择的人很难真实的生活,而一个希望真实生活的必须有所付出和勇气。楚门给我们提供了一种生活的勇气和启示。
假若人生真是一场戏剧,观众们定然喜欢那些积极的,那些忠诚的,那些勇敢的,那些乐观的脚色,定然喜欢那些敬业的,那些忘我的,那些机智的,那些表现力丰富的演员。最后楚门深深一躬,告诉我们,要倾情演出,塑造真我。“Good morning, and in case I don't see you, good afternoon, good evening, and good night!”他告别着。
假若人生真是一场戏剧,那是我们自己决定着角色的塑造,有多少个演员,就有多少个导演。不知道怎么演的演员不是好演员。楚门决定走出那世界,告诉我们,自己要做自己的导演。也是电影想和我们表达的:跳出你的禁锢,勇敢追求。从另一个角度,电影让人们去思考、质疑自己所生活的世界,然后去寻求真理。
从表象上看来,影片讲述的似乎是一个荒诞无稽的人生寓言,然而深入其内部,你会发现,其中所蕴涵的意义是深刻的,它会让你觉得不寒而栗,因为也许有一天,你会开始担心
是否在自己的周围也会发生同样的事。想象一下你的人生被别人导演了,你活在别人为你创造的世界里,你的“父亲”“母亲”“老师”“同学”“爱人”“同事”“邻居”……都是真实或者不真实存在的,你最信任的朋友一直在为你隐瞒这个虚拟的世界,有一天你发现了,为了自己曾近似乎已经忘却的她而勇敢的走出这个虚拟的世界,其实你甚至都不知道走出去的将是个什么样的世界……你敢吗?
再不俗的灵魂,也脱不开着肉身。但没有点儿超越,人这一辈子还像什么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