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5号文库

上善若水任方圆

上善若水任方圆



第一篇:上善若水任方圆

上善若水任方圆

(转载)

大道无形,方圆相济。方,规矩也,乃做人之本。圆,变通也,乃处世之道。为人处世,乃守本而行道也。寓圆于方,见方于圆,莫如水也。

——题记

水之圆在于行。

水的行为方式是迂回而极有韧性的。静态的水,其形状随容器而改变,且切合得完美无缺。而动态的水,遇到磐石、高崖、绝谷这诸多阻碍时,懂得避让、浸润——所以它无孔不入,无隙不穿。正是因为水的温润柔软,才使得它能够适应任何一种环境;正因为水懂得避让变通,才使得它能渡过逆境而不受伤害。世界上最柔的东西莫过于水,然而再坚硬的东西也阻止不了水的流动。甚至,磐石也会被水磨得圆润,高崖绝谷会被冲击为平地。这就是水的“柔德”所在。

到头来,水以柔克刚适应各种环境到了梦想的大海。而一路上,水滴石穿,浪淘崖平——它也改变了环境。

水之方在于性。

水的本质是澄明清澈的——无色无味,物理化学性质稳定。就算它高速流转时携沙带泥,但只要它停下来,就会慢慢澄清,又变为一汪清泓如初。水总是避高趋下的,它恪守着宇宙间最基本的法则——重力。不管中途何种阻挠,不管它迂回绵延了多么长,水都一刻不停地、毫不犹豫地向下,向下,下到心灵最初的本真。即使有高台迫使它停滞,它也不会违背原则向上流回。但是水也没有停止过自身的升华,纵使深陷泥垢,只要有热量,它就会蒸发最后以一种崭新的、更为纯净的形态遨游于蓝天,那就是白云——再没有什么可以阻止它的脚步了,它可以傲然地俯视世间万物,它是最后的王者。

处世之道亦如此。水之大道之行,方圆之妙,源于上善之心。水外圆内方,滋养万物而不与万物争,清心寡欲,不汲汲于富贵名利,不戚戚于贫贱卑陋。不争逐则无欲望,无欲望则无失望。剔除一切私心杂欲之后,才能真正把所有的心力专注于办事,从而无所不通。若外强中干,处处追名逐利,与人针锋相对,将自己的坚硬展露无遗,或碰得粉碎而苟延残喘萎靡不振,必将失去初衷而一事无成。

初中时的恩师曾将一句《金刚经》中的话赠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心若有所执着,犹如生根不动,则无法有效掌握一切。故不论于何处,心都不可存有丝毫执着,才能随时任运自在,而能体悟真理。此“执着”便指对外物的渴求,为外物所羁绊,则被欲望牵着鼻子走,身陷囹圄不能进退自如。坚守自己最本质的理想,心无杂念,便可发现没有什么过不去、没有什么气不可以忍,只要实现了自己的价值便无愧于心。而真正做到这些的人,才是最后的赢家。这也是水的实质之所在,更是方圆之本质所在。

人生自在方圆。

第二篇:上善若水任方圆

上善若水任方圆

漫步在商场内,随处可见用圆瓶装的红酒和用方盒装的牛奶。

——题记

俗话说:“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方圆自古以来即被看做制度的象征。的确,无论是瓶子还是盒子,都是用来约束其中的液体的。试想一下,若液体没有了这些束缚,它将会流淌的满地都是。从这个角度看来,虽然盒子方正有棱角,瓶子圆柔无阻碍,但本质上两者之间并无区别。

从此推广而来,在社会的制度之间也并无太大差别。有些制度严苛有些制度宽松,但实质上都是为了取得长足的进步。若是这个世界上没有了约束,那所带来的后果恐怕不仅仅只是一些表象上的混乱,接踵而来的可能还会有人类文明的飞速倒退。正如一滩肆意蔓延的液体。还好这种事并未发生。我常常见到一些人抱怨如今社会制度多么落后,多么不完善。确实,不完善的地方是必然有的,个别不公平的事件也有,总会引起媒体与群众的愤懑。政府能够改正,也是好事。但是万万不能否定一切制度,正是这些制度,才将我们如瓶中之酒,盒中之奶帮高度集中在一起。制度的作用功不可没。

我们也见到过高档的白酒,先将它们圆瓶装住,再在其外用方盒包裹,不仅美观,而且大方,给人视觉上的舒适感。没有人会不惊叹,外方内圆竟会如此奇妙的效果。其实社会规则也是一样,在外先用刚厉简洁的条约束缚,但内部却可刚可柔。如法律,遇到不公平事,可

酌情处理;如班规,内部问题内部可解决,并不会那么刚硬死板。

至于“外圆内方”,更是耳熟能详。这个词常常用在人的品格上,据说是做人的最高境界了。没错,外表圆滑,与人交往便如鱼得水;内心方正,处事绝不会毫无原则。自先秦的商鞅管仲,自大唐的房杜两相,在到明朝的徐阶张居正,无一不是外圆内方。

一方,一圆,搭配起来实在是巧妙绝伦,在为人处事,建立制度时如何应用,自己可要好好想想。

2013-7-30

第三篇:上善若水任方圆论

上善若水任方圆论

(转载)

本来是想写“上善若水论”的,但是突然想起了老邢当年的教导:“小切口,深入发掘。”于是就只论述“上善若水”的一个方面吧。

为人处世总是不能一帆风顺的,总会有一些挫折,哪能事事顺心呢?但是为什么有的人就是坚强的克服困难,有的人却是被挫折击败了呢?

实际上这都是一种“气”的问题。一辆大卡车满载货物经过一个山洞,货物比山洞顶端稍微高一点,结果就是进不去。当然可以把货物卸下一部分,回头再搬过去。但是最好的办法却是把轮胎稍微放一点气,然后就过去了。

老子说过,上善若水。水有很多优点,但是最重要的还是随物适型的本领。你把它装在杯里,它就是杯的形状。你把它装在碗里,它就是碗的形状。你把它装在胃里,它就是胃的形状。上善若水任方圆。水是完全不受力的,外界有压力就适应,但是水的力量也是无穷的,只有适应了,存在了下来,才有最终翻盘的那一天。

而且有的时候你不能中途退出的,你就必须在那里撑住。电脑游戏,玩的不顺利了你可以重新开一局,但是人生你能重开吗?

十几天前的F4F DOTA比赛,Fnatic对阵ENR。Fnatic在最后只剩一座兵营的情况下,一个漂亮的防守反击使对方团灭,最终完成了惊天翻盘。Fnatic的队长Loda说,那一场打得很崩溃,很多次都想gg了事,但是还是咬牙坚持下来了。真的很难,特别是在完全看不到希望的情况之下。

罗伯特·布鲁斯,苏格兰的开国者,当他七战七败孤身逃亡的时候,他心里是什么感受?他可以选择就此放弃,因为实在是看不到希望。但是他没有。老毛当年带着几百号人,上井冈山投奔土匪的时候,他心里是什么感觉?谁也不要说他就没有绝望的时候。但是只有坚持。

文革的时候,同样是戴高帽子游街坐喷气式,有的人就是坚持下来,活到了平反的那一天,有的人知道自己第二天将要被批斗,头一天晚上就疯了。像崇祯皇帝,农民军攻破北京城的时候他上吊死了。放弃了,固然可以一了百了,但是你一直絮叨“无颜见列祖列宗于地下”,你自杀了就有脸见他们了吗?

有的人坚持下来了,有的人把自己逼死了。表面上是心理承受能力的问题,或者说是“志气”的问题,但是最根本的还是思维方式的问题。

如一块砖头,如果一块大石头压在上面,一定会把它压碎。但是同样的大石头,压在海绵上面,海绵只是变扁了。压在水上面,水完全就没有感觉,只是温柔的吞没了大石头。外界有什么事情你不能硬抗,所谓“顺应”,不是只是说行为上要顺应,关键是心也要去顺应,为什么说心灵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呢,就是这个意思。只有这样你才能撑到翻盘的那一天——就像Fnatic。

当年康熙他老人家还健在的时候,有一次对后来的雍正说,小子,爷有句话跟你说,你丫给爷好好听着。然后他老人家写了四个字,曰“戒急用忍”。

忍,这个字从形状上来看,是如同刀刃在心上割的感觉,由此可见忍的难度。其实很多时候使得我们不能忍的东西,并不是什么真正重要的东西,更多的时候只是争那一口气而已。文革的时候很多人疯了,自杀了,其实未必就是受到了多大的屈辱,只是忍不下这口气。有人说,男人最看不开的是事业,女人最看不开的是名分。什么是名分?就是那一口气。作为男人如果这么小心眼,到真是像个婆娘了。

很多事情你觉得应该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完成,但是又不能马上实现,于是你就急躁了,一旦急躁,就不能静下心来,就容易出现错误。但是有意思的是,如果真的所有的事情都是按照你的想法去发展了,那还要你来干什么呢?你不就是一个废物了吗?首先要全心全意的接受现在的状况,然后才能考虑下一步如何做,如何改进。不要只是迫于事实,外表上接受了而心里仍然保持原来的看法,这样你会觉得自己已经改进了,事实上却是没有改进。这样就埋下了隐藏的祸根。

第四篇:湖北高考作文——“上善若水任方圆”

湖北高考作文——“上善若水任方圆”

朱昌球

湖北高考作文弘扬的是一种人生境界。

2013年湖北的高考作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你注意到了吗?装鲜牛奶的容器一般是方盒子,装矿泉水的容器一般是圆瓶子,而装酒的圆瓶子一般又装进方盒子里。方圆之用,各得其妙。正如古诗所云:“方圆虽异器,功用信俱呈。”人生也是如此,所谓“上善若水任方圆”。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明确立意,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上善若水任方圆”,提倡的是一种水文化。“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仁者静,智者动”。灵活的不断变化运动的“水”,给了人们不尽的启示和无穷的力量;正如老子所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任方圆”,“任”字极为关键。它不是“放任”,也不是“任凭”;而是“适应”、“顺应”;这“适应”与“顺应”是主动的,积极的自然而然的,无任何勉强和牵强之嫌。

“方圆”是客观存在,是千变万化的客观事物,是千奇百怪的社会现实,是瞬息万变的时势境况。所以,只得主动适应,积极应对,顺应其固有规律“与其同行”。

“方圆之用,各得其妙。”“妙”在何处?妙在有时是以“方”对“方”,以“圆”对“圆”;有时却又反其道而行之,“方”对“圆”,以“圆”对“方”。

许多事物,看其形似,实则神异。而本质相同的事物却又在外在的表现形式上各呈异彩。“透过现象看本质”说的就是这个中道理。

“看菜吃饭”,“量体裁衣”,“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说的都是方圆之法的妙用。

“方圆虽异器,功用信俱呈。”这其中的“器”,可以说是事物,问题,麻烦,也可以说是对待事物的态度,处理问题的方法,解决麻烦的心态、策略、措施、途径等等。

“俱呈”,是特征鲜明,原因清楚,路径明晰。中国有句古话,“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知道事物的特征,知道问题的根源,知道麻烦形成的路径,叫做“知彼”;也知道自己的长处,自己的本领,自己的智慧和机巧,叫做“知己”。

物有所长,事有所短。但是,其“功用”都是客观存在的。“物无所弃”,“物尽其用”,说明了客观存在的合理的普遍性;用其所长,避其所短,物事互补,又揭示了客观存在的功用的特殊性。

湖北的高考作文试题倡导的是一种朴素的辩证的古老文化,但要弘扬的却是道家的思想精髓——一种超越时代的生活智慧和求是精神,以启迪人们达到一种完全可以超越自我,超越现实,超越社会的人生境界。

第五篇:【经典名言荟萃】812上善若水任方圆,取舍进退自在

【经典名言荟萃】812  上善若水任方圆,取舍

进退自在

上善若水任方圆,取舍进退自在“ title=”[转载]【经典名言荟萃】812 上善若水任方圆,取舍进退自在“ style=”max-width: 650px;“>

1.记住,宁可装傻,也不要自作聪明。宁可辛苦,也不要贪图享乐。宁可装穷,也不要炫耀财富。宁可吃亏,也不要占小便宜。宁可平庸,也不要沽名钓誉。宁可自信,也不要盲目悲观。宁要健康,也不要功名利禄。宁可勤奋,也不能无所事事。宁可偏执,也不能放弃理想。

2.一件事你期望太高你就输了,一份情你付出太多你就累了,一个人你等的久了你就痛了。记住,生活中没有过不去的难关,生命中也没有离不开的人。如果你不被珍惜,不再重要,学会华丽的转身。你可以哭泣,可以心疼,但不能绝望。今天的泪水,会是你明天的成长;今天的伤痕,会是你明天的坚强。

3.阳光,不只来自太阳,也来自我们的心。心里有阳光,能看到世界美好的一面;心里有阳光,能与有缘的人心心相映;心里有阳光,即使在有遗憾的日子,也会保留温暖与热情;心里有阳光,才能提升生命品质。

4.一念花开,一念花落。这山长水远的人世,终究是要自己走下去。人在旅途,要不断的自我救赎。不是你倦了,就会有温暖的巢穴;不是你渴了,就会有潺潺的山泉;不是你冷了,就会有红泥小火炉。每个人的内心,都有几处不为人知的暗伤,等待时光去将之复原。

5.生活越接近平淡,内心越接近绚烂。只要内心的绚烂,不张扬、不过分、不形式主义。宛如经历了世事的智者,也终于领悟到,太过用力太过张扬的东西,一定是虚张声势的。而内心的安宁才是真正的安宁,它更干净、更纯粹、更饱满,更接近那个叫灵魂的地方。上善若水任方圆,取舍进退自在” title=“[转载]【经典名言荟萃】812 上善若水任方圆,取舍进退自在” style=“max-width: 650px;”>

6.人生就像一口大锅,当你走到了锅底时,无论朝哪个方向走,都是向上的。最困难的时刻也许就是拐点的开始,改变一下思维方式就可能迎来转机。乐观豁达的人,能把平凡的生活变得富有情趣,能把苦难的日子变得甜美珍贵,能把繁琐的事情变得简单可行。新的一天,纵使没有阳光,也要迎着乌云。

7.好好享受拥有美丽的过程,我们才会在磨练中成长。——越是平凡的陪伴,就越长久。放弃失落带来的痛楚,放弃屈辱留下的仇怨,放弃无休无止的争吵,放弃没完没了的辩解;放弃对情感的奢望,放弃对金钱的渴求。人活一世重要的是经历。成长是一段锥心的疼痛。思念就跟爱情一样,是会耗尽的。

8.心是心的全部,心是情的根源,心是念的当下,心是行的导航,心是口的开启者,心是身的行动者,心是脑的指挥者,心是业的统领者。心是身心的管家,心是世界的董事,心是喜怒哀乐的导演,心是人我是非的小丑,心是福寿康宁的长者,心是杀盗淫妄的土匪,心是真善美慧的圣者。心是一切……

9.做人,不一定要风风光光,但一定要堂堂正正。处事,不一定要尽善尽美,但一定要问心无愧。以真诚的心,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以感恩的心,感谢拥有的一切。

以宽阔的心,包容对不起你的人。没有人能预知未来,生命有时是如此的脆弱。所以要忘掉过去,珍惜现在,活在当下,实实在在的过好每一天!

10.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大。山不拒细壤,方能就其高。我们现在做的工作,也许过于平淡,也许鸡毛蒜皮。但这就是工作,是生活,是成就人事的不可缺少的基础。对于敬业者来说,凡事无小事,简单不等于容易,容易不等于没价值,没价值不等于没意义。上善若水任方圆,取舍进退自在“ title=”[转载]【经典名言荟萃】812 上善若水任方圆,取舍进退自在“ style=”max-width: 650px;“>

11.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只有灵活应变,不断创新,不断超越同行、超越自我,才有竞争力,才能在机遇与风险当中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反之,懒于创新、墨守成规者,不是事业做不大,就是惨遭淘汰。《孙子兵法》中提到韬略运用时,最忌讳的就是墨守成规、一成不变、照搬照抄、生吞活剥,其提倡的观点就是要灵活机动,随机应变。

12.教化人的最高境界是“润物细无声”,所以管理者懂得因势而动,随遇而安很重要。如果你特别刚性地想去改变别人,相应的,你受到的反弹力也会相当大。所以管理者要向水学习,一定要懂得你要想改变什么,先要去适应它。做到上善若水任方圆,取舍进退自在心。

13.人生是一场艰辛之旅,心智成熟的旅程相当漫长。成熟是一种深刻的生命进程,是自身的不断更新与完善,是思想的升华与灵魂的深化。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不成熟付出代价,这种代价,便是那些我们早已蹉跎的青春岁月。

14.人生几十秋,何忧风雨稠!错落的风景里穿行着生命之舟,匆匆而至又匆匆调头,看似来来去去的奔走,或擦肩而过、或点头牵手、或停下来暂作守候。谁也不能一直持太多的拥有,无数次的豁达及看透,安慰着自己的失落和疏漏。曾经的付出和感受,得到过,放开过,从善如流,享受过程就足够。

15.淡定看人生,宁静做自我。人生充满变数,定力如何,直接影响到人生的走向。所谓定力,就是对自己的控制力。定力好的人,谨言慎行,不随波逐流,不放纵欲望,有所为,有所不为。因而常不被情绪左右,淡看名利得失,宁静做自我,从容过生活。淡了、静了,你的生活才会听从你的安排。上善若水任方圆,取舍进退自在” title=“[转载【]经典名言荟萃】812 上善若水任方圆,取舍进退自在” style=“max-width: 650px;”>

16.岁月如流,光阴荏苒。唯一能回去的,只有存于心底的记忆。再多的困惑,再复杂的结果,一切都只不过是个过程。该忘记的,就让一切随风飘散;该珍惜的,就好好把握用心铭记;对别人好一点,也对自己好一点。假如生活欺负了你,不要悲伤,不要气馁,因为只要你愿意抬头,阳光就在你心中。——恒愚法师

17.命里有时终需有,命里无时莫强求。有喜有悲才是人生,有苦有甜才是生活。无论是繁华还是苍凉,看过的风景就不要太留恋。再大的伤痛,睡一觉就把它忘了。背着昨天追赶明天,会累坏了每一个当下。边走边忘,才能感受到每一个迎面而来的幸福。烦恼不过夜,健忘才幸福。——恒东法师

18.生活的禅法,在于开拓一个宽阔的视野,把生活里的那些烦恼、快乐、惆怅,协调的组合,成为一种适合生活的排列,该化解的化解,该放过的放过,这是一种温和的把握。心地的规范,是对人生的一种尊重,别说生活里存在哪些自己的不习惯,或者不喜欢,说句客观的话,也就是缺乏锻炼,生活不会刁难谁,但是生活的规则会让那些过度的自我成为一种自我的训练,建立一种温和的思维模式,别说自己与众不同,生活的各种定制,专治各种不服气。——延参法师

19.生活的佛法,在于对生活光明的理解、温暖的践行,没有谁会永远被悲伤所困扰,能放手的放手,能原谅的原谅,用足够的善意,作为自己前行的保障,为自己的生命负责,用自己生命的感动去奠定自己生命的改变。人的一生中,有许多无法预料的苦难悲伤。从表面看,它们十分强大,势不可挡,但这一切却并不真的那样可怕。最可怕的是人的颓靡不振。这正是许多人失败的真正原因。一个人的一生中,无论你从事何种职业,面对何种际遇,只要你永不气馁,就一定会有成功的那一天。——恒诲法师

20.倾听心灵的声音,你会发现心灵原本很简单,也很朴实。它不奢求富贵,不追逐权势,不喜好争斗,不计较得失。在心灵的世界里,善良是一朵最芬芳的花朵,像一朵雪莲,不仅纯洁而美丽,还能治百病,它能消融所有的误解,抚平所有的伤痕。

只要用善良的心去面对一切,你将看不到伤害。修持一颗平静的心,心放正了,一切都会一帆风顺。生活其实很简单,就是在当下;修行其实也很简单,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体现修行,修行时时处于生活。处处圆融,随缘自在,这就是生活。——恒诲法师

21.平安是幸,知足是福,清心是禄,寡欲是寿。处事不必求功,无过便是功;为人不必感德,无怨便是德。人之心胸,多欲则窄,寡欲则宽。宁可清贫自乐,不可浊富多忧。平生不做皱眉事,世上应无切齿人。受思深处宜先退,得意浓时便可休。势不可使尽,福不可享尽,便宜不可占尽,聪明不可用尽。——恒秋 上善若水任方圆,取舍进退自在“ title=”[转载]【经典名言荟萃】812 上善若水任方圆,取舍进退自在“ style=”max-width: 650px;">图转自网络,文编辑自【木子博客等】(转载 陈子山人新浪博客)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wenku/jingpin/15/796241.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