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细说法国故事(埃菲尔铁塔)
埃菲尔铁塔背后的感人故事你又知道多少?
你一定知道法国的埃菲尔铁塔,但是你未必知道美丽的他背后那个感动千万人的爱情故事。
埃菲尔铁塔(法语:La TourEiffel)是一座于1889年建成位于法国巴黎战神广场上的镂空结构铁塔,高300米,天线高24米,总高324米。埃菲尔铁塔得名于设计它的桥梁工程师居斯塔夫•埃菲尔。铁塔设计新颖独特,是世界建筑史上的技术杰作,因而成为法国巴黎的一个重要景点和突出标志。代表着伟大的钢铁结构师埃菲尔对其妻子忠贞不渝的爱,总高300米,是当时全法国所有有名的建筑物的总高度,如:巴黎圣母院,巴黎歌剧院,七月纪念柱等。
1832年的冬天,古斯塔夫•埃菲尔降生在法国东部的第戎城里,他从小就对建筑构造很感兴趣,那时候并没有积木之类的玩具,小埃菲尔便用泥巴和小木棍搭建桥梁或建筑物。12岁那年,古斯塔夫•埃菲尔踏进学校的大门。12岁正是顽劣、淘气的年龄,在他家的院子里,经常可以看到一个满身泥污的小男孩兴致勃勃地不停忙碌着,院子里摆满了一个个样式奇特的建筑物。
埃菲尔把所有精力都用在了他感兴趣的建筑构造上,对学习完全不用心。但学习是一件需要日积月累的事情,付出多少才能收获多少。中学毕业时,他与自己梦想中的理工大学失之交臂,这对梦想成为一名工程师的埃菲尔来说,是一个严重的打击,他沮丧、灰心和难过,甚至想过去母亲的煤栈帮忙。如果他的生命中没有遇到一个名叫玛格丽的女孩子的话,可能这个世界上便会多一名煤栈老板,而不是一名著名的建筑工程师。
玛格丽是一个美丽而倔强的姑娘,有着一双清澈的眼睛,古斯塔夫•埃菲尔深爱着这位姑娘。在他最沮丧的时候,她握着他的手说:“埃菲尔,不要放弃,我相信你一定能够成为一名建筑工程设计师,一定能设计出闻名于世的建筑。而且我要听你在那座建筑上对我说你爱我!”望着玛格丽清澈而倔强的眼神,埃菲尔重重地点了点头。
爱情和梦想激励着埃菲尔,他选择了复读。这一次古斯塔夫•埃菲尔吸取了上一次的教训,无论是酷热的夏天还是寒冷的冬天,他总是坚持通宵达旦读书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二年古斯塔夫•埃菲尔凭着优异的成绩考上法国纵合技术学院求学,随后又转到工艺技术学校,并以良好的成绩拿到毕业证书。在埃菲尔24岁那一年,他接到了生平第一个工程——加隆河铁道桥工程。在工程设计中,他大胆地运用了高压空气来驱动桥墩的技术,他的大胆设计使工程获得巨大的成功。随后他又完成了波尔多大桥等工程设计项目。
在事业成功的同时,埃菲尔与玛格丽携手走进婚姻的殿堂。但他们的婚姻没有走完一生一世,在他们相伴15年后,玛格丽不幸生病去世,而这期间,埃菲尔完成了一个又一个工程项目,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成就。看着爱人的成功,玛格丽在欣慰中闭上了双眼,把孤独和悲伤留给埃菲尔一个人。玛格丽去世后,古斯塔夫•埃菲尔痛苦万分,但他并没有一蹶不振,他发誓,要再建造一座通天的高塔,他要站在离天堂最近的地方对玛格丽说他爱她。
1889年巴黎举行世界博览会,为此政府决定在巴黎建造一座标志性的建筑群来纪念这次会议。参选的古斯塔夫•埃菲尔设计了一座摩天高塔,为了设计这座高塔,埃菲尔用了足足有五千张设计图,幸运之神总是光顾用心之人,他独具匠心的设计和精湛的建造技术在众多的设计图中脱颖而出。虽然取得了设计权,但政府在高塔建成之前只提供五分之一的资金,为了完成对玛格丽的承诺,埃菲尔毫不犹豫地将他的建筑工程公司和全部财产抵押给银行作为工程投资。
建成后的高塔是钢铁结构,重达9000吨,塔高300米,从一侧望去,像倒写的母“Y”,倒“Y”形塔身分3层,第一层平台距地面57米,为商店和餐厅;第二层平台高115米,设有咖啡馆;第三层平台高达276米,供游人远眺,底部面积10000平方米,在第三层处建筑结构猛然收缩,直指苍穹。
玛格丽去世后,古斯塔夫•埃菲尔一直未再婚,守着对妻子的爱恋和怀念,他度过剩下的日子。晚年时,他登上埃菲尔铁塔的顶端,在离天堂最近的地方,他对苍穹大声喊着玛格丽的名字说:“我爱你!”多年以后,这份爱的表白依然在高塔上空回荡,埃菲尔铁塔也因此成为忠贞爱情的象征。
第二篇:埃菲尔铁塔
埃菲尔铁塔
埃菲尔铁塔是现代巴黎的标志,是一座于1889年建成位于法国巴黎战神广场上的镂空结构铁塔,高320米。埃菲尔铁塔得名于它的设计师桥梁工程师居斯塔夫·埃菲尔
埃菲尔铁塔位于巴黎市中心的西区,临塞纳河的左岸。铁塔建成于1889年,是为了庆祝法国大革命100周年和迎接巴黎世界博览会而建立。埃菲尔铁塔分为三层,从塔座到塔顶共有1711级阶梯,分别在离地面57米、115米和276米处建有平台。据说,该塔共用去钢铁7000吨,12000个金属部件,250万只铆钉而相连起来。
埃菲尔铁塔的设计者是法国建筑师亚历山大·居斯塔夫·埃菲尔。早年他以旱桥专家而闻名。他一生中杰作累累,遍布世界,但使他名扬四海的还是这座以他名字命名的铁塔。当初,法国政府虽然决定在巴黎建造一座世界最高的大铁塔,但提供的资金只是所需费用的1/5。埃菲尔为实现他的设计,曾将他的建筑工程公司和全部财产抵押给银行作为工程投资。
1887年1月28日,埃菲尔铁塔正式开工。250名工人冬季每天工作8小时,夏季每天工作13小时,终于,1889年3月31日这座钢铁结构的高塔大功告成。埃菲尔铁塔的金属制件有1.8万多个,重达7000吨,施工时共钻孔700万个,使用铆钉250万个。由于铁塔上的每个部件事先都严格编号,所以装配时没出一点差错。施工完全依照设计进行,中途没有进行任何改动,可见设计之合理、计算之精确。
1889年5月15日,为给世界博览会开幕式剪彩,铁塔的设计师居斯塔夫·埃菲尔亲手将法国国旗升上铁塔的300米高空,由此,人们为了纪念他对法国和巴黎的这一贡献,特别还在塔下为他塑造了一座半身铜像。
直到2004年1月16日,为申办2012年夏季奥运会,法国巴黎市政府特意在埃菲尔铁塔上介绍了其为申奥所做出的准备情况,而埃菲尔铁塔更成为了法国申奥的“天然广告”。
埃菲尔铁塔是巴黎的标志之一,被法国人爱称为“铁娘子”。它和纽约的帝国大厦、东京的电视塔同被誉为西方三大著名建筑。铁塔设计离奇独特,是世界建筑史上的技术杰作,因而成为法国和巴黎的一个重要景点和突出标志。
第三篇:埃菲尔铁塔之感
鉴赏埃菲尔铁塔
在世界上堪称历史性的艺术品的我认为是法国的标志性建筑物—埃菲尔铁塔。埃菲尔铁塔是现代巴黎的标志,是一座法国巴黎战神广场上的露空结构铁塔。埃菲尔铁塔得名於它的设计师桥梁工程师居斯塔夫·埃菲尔。铁塔设计离奇独特,是世界建筑史上的技术杰作,因而成为法国和巴黎的一个重要景点和突出标志,被法国人爱称为“铁娘子”。它和纽约的帝国大厦、东京的电视塔同被誉为西方三大著名建筑。
埃菲尔铁塔的设计者是法国建筑师居斯塔夫·埃菲尔。早年他以旱桥专家而闻名。他一生中杰作累累,遍布世界,但使他名扬四海的还是这座以他名字命名的铁塔。用他自己的话说:埃菲尔铁塔“把我淹没了,好像我一生只是建造了她”。当初,法国政府虽然决定在巴黎建造一座世界最高的大铁塔,但提供的资金只是所需费用的1/5。埃菲尔为实现他的设计,曾将他的建筑工程公司和全部财产抵押给银行作为工程投资。它坐落在巴黎市中心塞纳河南岸,是世界上第一座钢铁结构的高塔,被视为巴黎的象征。因法国著名建筑师斯塔夫·埃菲尔设计建造而得名。建于1887—1889年。塔高300余米,塔身重达9,000吨,分三层。第一层平台距地面57米,设商店和餐厅;第二层平台高115米,设有咖啡馆;第三层平台高达276米,供游人远眺,底部面积1万平方米,在第三层处建筑结构猛然收缩,直指苍穹。从一侧望去,象倒写的字母“Y”。该塔由1.8万余个组成部件和250多万个铆钉构成。有电梯或徒步登塔顶。入夜,塔顶发出转动着彩色探照灯光,防飞机碰撞。塔旁竖立长方形白色大理石柱,柱顶安放斯塔夫埃菲尔镀金头像。
1889年,法国大革命100周年,巴黎举办了大型国际博览会以示庆祝。博览会上最引人注目的展品便是埃菲尔铁塔。它成为当时席卷世界的工业革命的象征。埃菲尔铁塔的设计者是法国建筑师居斯塔夫·埃菲尔。早年他以旱桥专家而闻名。他一生中杰作累累,遍布世界,但使他名扬四海的还是这座以他名字命名的铁塔。用他自己的话说:埃菲尔铁塔“把我淹没了,好像我一生只是建造了她”。当初,法国政府虽然决定在巴黎建造一座世界最高的大铁塔,但提供的资金只是所需费用的1/5。埃菲尔为实现他的设计,曾将他的建筑工程公司和全部财产抵押给银行作为工程投资。1887年1月28日,埃菲尔铁塔正式开工。250名工人冬季每天工作8小时,夏季每天工作13小时,终于,1889年3月31日这座钢铁结构的高塔大功告成。埃菲尔铁塔的金属制件有1.8万多个,重达7000吨,施工时共钻孔700万个,使用铆钉250万个。由于铁塔上的每个部件事先都严格编号,所以装配时没出一点差错。施工完全依照设计进行,中途没有进行任何改动,可见设计之合理、计算之精确。据统计,仅铁塔的设计草图就有5300多张,其中包括1700张全图,直到1930年它始终是全世界最高的建筑。如今,铁塔上增设了广播和电视天线,它的总高已达320米。站在塔上,整个巴黎都在脚下。每天都有世界各地的游客慕名前来参观。到1988年,“铁娘子”已迎接来自五大洲的游客1.23亿人次。1989年3月31日,埃菲尔铁塔整整100岁。为此巴黎铁塔管理公司特地主持隆重的纪念活动,重现了百年前埃菲尔率众登顶的历史场景:身着黑色礼服、头戴宽边礼帽、手持国旗的“埃菲尔”和30名“知名人士”、“建筑工人”,在隆重的鼓乐声中拾级而上。当他把三色旗插上塔顶时,21响礼炮齐鸣,群鸽绕塔飞翔,彩色气球飘上蓝天。在铁塔2层平台的围栏上悬挂着用世界各国文字书写的“庆祝铁塔100岁”的彩色条幅。无数游客翘首目睹了这一壮观场面。埃菲尔铁塔经历了百年风雨,但在经过本世纪80年代初的大修之后风采依旧,巍然屹立在塞纳河畔。它是全体法国人民的骄傲。
建筑物属于固定资产范畴,一般指指供人居住、工作、学习、生产、经营、娱乐、储藏物品以及进行其他社会活动的工程建筑。埃菲尔铁塔可供人观赏,而高压线的铁塔于更注重的是实用价值,作为一种必要的电力工具存在于人们的生活当中。根据上一段落得注解来说高压线铁塔属于建筑物。只是人们的观念俗成认同埃菲尔铁塔为建筑物但高压线铁塔非也。浪漫的巴黎人给铁塔取了一个美丽的名字--“云中牧女”。就象二次大战胜利后远渡大西洋、在纽约落户的自由女神像一样,埃菲尔铁塔在不和谐中求和谐,不可能中觅可能。它对新艺术运动的意义决不能牵强附会地理解为只是从塔尖到塔基那条大曲线,或者塔身上面一些铁铸件图案花边:铁塔恰如新艺术派一样,代表着当时欧洲正处于古典主义传统向现代主义过渡与转换的特定时期。埃菲尔铁塔是为隆重纪念法国1789年资产阶级革命100周年在轰动世界的国际博览会举行之际而建的。以设计人法国著名建筑工程师居斯塔·埃菲尔的名字命名,并在塔下为埃菲尔塑了一座半身铜像。近年来巴黎市政府对铁塔进行了大的维修。从1985年圣诞节起,铁塔改用碘钨灯照明,夜晚塔身呈现金黄色,既节省电,也更加美观。1889年适逢法国大革命100周年纪念,法国政府决定隆重庆祝,在巴黎举行一次规模空前的世界博览会,以展示工业技术和文化方面的成就,并建造一座象征法国革命和巴黎的纪念碑。筹委会本来希望建造一所古典式的、有雕像、碑体、园林和庙堂的纪念性群体,但在700多件应征方案里,选中了桥梁工程师埃菲尔的设计:一座象征机器文明、在巴黎任何角落都能望见的巨塔。
我听到耳边的风呼呼响,紧张地抽搐着的风,拍打你,推动你,如巨鸟扑翼,直贯长空。你是一记雷声,一道阳光,一束电波,一条飞船,轻轻扬扬却又闪电般地穿过大气层,突破大气层,抛开大气层。我睁开眼,密封的电梯舱内,四周是人。风被隔绝在远远的脚下与上天,只是在鞭笞我的神经。风在这里变成了速度,变成了晕眩--我只觉得地面迅疾地脱离我的脚跟,向一个无底的深渊坠落。笔直地、赤裸裸地坠落下去,如悬崖上坠落的石块,无遮无拦,无法无天地要去撞击地层深处。地壳在下陷,在沉没。而四处空荡荡,一片汪洋,一个无可攀挂,无可扶靠、无可呼救的绝境。人竟是如此孤立无援,如此微不足道么?我有些惧怕,又有些怜悯自己。我为瞻仰它的伟大与雄奇,才执意汇入登塔的人群,奇怪的是我竟然感觉不到电梯的上升。我只是觉得从我登上铁塔的那一刻起,巴黎便开始庄严地降落。它疯狂地钻入地底。我透不过气来,这透明的铁盒子,快闭上你恶魔的眼睛,我想出去!
我不知我应该怎样下去,或者说,我希望永远也不要再下去。人到达过那样的高处,对地面便有了淡漠;人有过那样的恐惧,对安全便有了蔑视;人走近过那蓝色的梦想,又不得不回到原处,便偿到探险的悲哀。因为那不是山的高度,不是悬崖的恐惧,而是人在一个世纪之前的真实创造,是一个永远矗立的丰碑。你没有接近过它,你便没有权利轻视;有一日它终会化成一堆废铁,但它曾独一无二地存在过。
当它存在的时候,在巴黎城挤挤撞撞的建筑物中,它雄奇,却也孤独。它没有对话者。只有风,只有云,只有鸟,是它寂寞的伴侣。无数双温热的手抚摸它冰凉的铁杆,它的内心却依然孤独。
第四篇:《埃菲尔铁塔》读书笔记
《埃菲尔铁塔》读书笔记
巴黎埃菲尔铁塔从饱受诟病到成为巴黎人的骄傲、法国的象征经历了一个多世纪。历史上从来没有哪个建筑会像埃菲尔铁塔一样,建造之初便经受如此大的阻力,承受如此多的讽刺与谩骂。也从来没有那个建筑会想埃菲尔铁塔那样,经历时间的考验与涤荡,成为巴黎的象征,法国的象征,人类工业文明的象征。
在巴黎,几乎在城市的各个角落都能看到埃菲尔铁塔的剪影,它已经融入了巴黎人的生活。不管什么季节,不管云雾弥漫、阴天、晴天还是雨天,不管你在那里,也不管那一幢建筑物、教堂或树木的枝叶把你和它隔开,铁塔总在那儿。而当无月的夜色模糊了它的形影,差不多要使它看不到了,使它不再显现了时,两束微弱的灯光点亮,在塔顶上轻柔地闪烁着。于是漫漫长夜中它将仍在那里。中国古人喜欢望明月思念亲人,也许是因为想到自己看到的跟远方的亲人看到的是同一轮明月。顿时觉得埃菲尔铁塔之余巴黎人,犹如明月之后中国的古人,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从上空把我们的有人联系在一起,因为我们可以同时看到它。
最初人们企图埃菲尔铁塔是一座“科学庙堂”,到当今它已经变成一个隐喻。然而既不是科学殿堂也不能当做博物馆来参观,那么为什么这座空的纪念塔每年接待的游客比卢佛宫还多两倍,比巴黎最大电影院的观众人数还多得多?
原因就是埃菲尔铁塔俯瞰着巴黎。我们先不去讨论是不是只要能俯瞰巴黎的建筑物都可以成为第二个“埃菲尔铁塔”,或者是倘若当初没有埃菲尔铁塔,可能会有别的什么高耸的建筑取代它今天的地位。仅就它俯瞰着巴黎这一点就够了。铁塔不仅是一座具独特风格的纪念碑,它也提供了一个观景台。在铁塔上眺望的不仅有大自然,还有城市。或者说,它使城市变成了一种自然,一种人类空间的新的大自然:川流不息的人潮,车水马龙的街道,高楼林立的社区就是风景。
铁塔把最初在文学中流露出来的俯瞰全景的想像加以物质化了,他向人们提供了俯瞰巴黎全景的机会。每一位铁塔的参观者都可于瞬息之间将一幅鸟瞰图景尽收眼底,这幅图景,向我们呈现的是被读解的世界,而不只是被觉察的世界,因此它相应于一种新的图象观感,这种全景图像的观感有抚慰人心的奇妙的力量。我们先设定一个坐标轴,横向是我们现在的世界,纵向是时间。当我们登上埃菲尔铁塔俯瞰巴黎的时候,会产生横、纵两个坐标轴方向的奇妙的遐想。在横轴方向,我们看到了巴黎的全景,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山丘、河流、森林,看到我们所熟悉的各个地点与场所,我们在实践着一种建构,寻找那些看得见的,或者是看不见的地点。我们心中便产生一个巴黎的模拟物,这个模拟物的诸成份展现在眼前,它们是真实的,自古已然的,但却在呈现给你的整个空间内迷失了方位。在纵轴方向,时间绵延本身成为全景式的了。我们会在脑海中浮现出一幕幕历史上的场景,从史前的孤岛、海洋,到中世纪的巴黎圣母院,到当代历史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厦„„
铁塔能够使这些互不适应的材料(玻璃、金属),这些新的形式同往昔的砖石和圆顶协调一致。在铁塔的注视下,在历史绵延中的巴黎,使自己成为一块抽象的画布,在这块画布上,深色的椭圆形(从很久以前沿传下来的)与现代建筑的白色长方形交错并列着。在这里我们能感觉完全与世隔离,但仍是世界的主人。
第五篇:埃菲尔铁塔的故事 纪念1889年法国巴黎世博会
埃菲尔铁塔的故事 纪念1889年法国巴黎世博会
2008年01月15日
名称:第三届巴黎世界博览会
会期:1889年5月5日至1889年10月31日
主题:纪念法国大革命100周年
参展国:35
参观者:32,250,297
1889年,为纪念法国大革命100周年,在巴黎举行法国第三届世博会。本届世博会的诸多展馆民族气息浓郁,笔者精选了多幅历史图片以飨读者。但埃菲尔铁塔的光芒盖过了当年的一切,是世博会留给人类最璀璨的创作。埃菲尔铁塔的故事,已经跨越了三个世纪,而且还会一直讲述下去。
300米的埃菲尔铁塔
埃菲尔
铁塔,象征现代化法兰西
1884年11月8日,法国政府宣布将于1889年在巴黎再次举行世界博览会,以纪念法国大革命100周年。1886年5月,法国为此向世界招标:在巴黎战神广场设计一座高塔。最初的要求并无特别之处,只要高塔能够吸引参观者买票参观,并且在世博会后能轻易拆除。
不久,法国官方就收到不少应征方案。有人提出建造一个巨大的断头台,象征昔日帝国的结束;有人提议竖起一个高耸的洒水装置,在干旱的季节喷淋整个巴黎;有人设计了一座刻有法国大革命英雄人物的金字塔;还有人建议在建筑顶上,安装一个巨大的电灯,让巴黎从此没有黑夜,人们能在子夜方便地阅读报纸。结果这些提案都没有通过评审。
时年53岁的古斯塔夫·埃菲尔设计的是一座钢铁结构的拱门高塔,这个方案最终胜出。世博会组委会的官员这样阐释:“这个世纪即将结束,我们应该欢庆现代化的法兰西的诞生!当时人们谈到金属和机械的高度发展,我们有理由把金属和机械作为胜利的标志。”
法属新克里多尼亚馆
铁塔,征服传统的法兰西
一位著名的建筑师曾经说过,一座建筑诞生初期的评价没有实际意义,时间将证明一切。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终将成为人类进步的里程碑。建筑师的坚持需要极大的勇气和毅力,也终将换来后人无比的崇敬。埃菲尔和他的塔用超越世纪的时空证明了这一说法。
埃菲尔将塔的高度确定为300米,为什么?因为只有达到这个高度,才能超出巴黎当时伟大传统建筑高度的总和:巴黎圣母院68米,巴黎歌剧院54米,圣雅克塔52米,凯旋门49米,七月纪念柱47米,古埃及方尖碑27米,它们加起来的总和为297米,而铁塔的高度将达到300米。
儿童馆
卫生馆
埃菲尔:我真是没有想到
埃菲尔和法国政府、巴黎市政府签订了铁塔建造合同。1887年1月26日,埃菲尔的工程公司开始动工,并支付建造总预算160万美元中的130万美元,埃菲尔将会获得在博览会期间和此后20年的由此铁塔而获得的各项收入。这意味着政府已经同意保留铁塔至1909年,然后由政府决定是否继续保留。
与政府态度截然不同的是,埃菲尔没有预料到反对的声音如此喧嚣。
1887年2月14日,铁塔正式开工后的19天,埃菲尔接到了发表在当日巴黎《时代报》上由一批艺术家和建筑师联合签名的抗议书,名为《反对修建埃菲尔铁塔》,抗议书的内容是:“我们深爱巴黎之美,珍惜巴黎形象,现在以法国色彩被蔑视、法国历史遭威胁的名义,义正辞严地抗议这座修建在我们美丽首都的心脏位置的荒谬的怪物。请诸位设想一下,巴黎的美丽建筑怎么能与一个使人头晕目眩、怪异可笑的黑色大烟囱放在一起?黑铁塔一定会用它的野蛮破坏整个巴黎的建筑氛围,令巴黎建筑蒙羞,巴黎之美将在一场噩梦中彻底丧失。这是滴在纯净白纸上的一滴肮脏的墨水,是魔鬼强涂在巴黎美丽脸庞上的可怕污点。”最要命的是列在抗议书下面的签名在那一瞬间几乎把他击倒:古诺德、莫泊桑、左拉、小仲马、科佩、勒孔特、波吕多莫、布格鲁、麦索尼、萨乐杜、克尔尼、布洛伊、魏尔兰、胡斯曼„„联名达300人之众,几乎囊括了当时法国各艺术领域的头面人物,其中“短篇小说之王”莫泊桑更是扬言:“巴黎如果建成铁塔,我要永远离开这个城市。”
还有法国一位数学教授预计,当盖到228米时,这个建筑会轰然倒塌,以至一部分住在铁塔周围的居民赶紧搬离,一部分人跑到法院起诉埃菲尔:“铁塔要塌下来压了我的房子怎么办?”当造到这一高度时,有人在铁塔四周等待灾难的发生。这些反对者似乎忘记了埃菲尔是一位杰出的钢铁结构专家,自由女神像的钢架,以及数座钢结构桥梁都是出自他的设计。结果反对者期待的灾难没有发生,铁塔的轻盈造型倒是在关注的目光下日臻完美。
军事陈列馆
工艺美术馆
莫泊桑:狡猾的食言者
那一届世界博览会之后,埃菲尔铁塔获得世界的肯定,这无疑是一件令当初在《反对修建埃菲尔铁塔》抗议书上签下大名的诸多法国艺术名流难堪的事情,而按道理来说最下不了台的应该是莫泊桑,他的短篇小说名扬天下,并以“莫泊桑式的结局”令读者对他的小说留下难忘的印象。当时他既然扬言“巴黎如果建成铁塔,我要永远离开这个城市”,这话说得如此没有回旋的余地,所以世界博览会铁塔剪彩之后,人们最拭目以待的恐怕就是这位文学界的“短篇小说之王”是不是真的要离开巴黎了。
不过,据当时埃菲尔铁塔内的餐厅服务小姐所说,铁塔建成之后,来这里吃饭和用下午茶最多的人就是莫泊桑,虽然他总是说这里的菜口感并不好,但也总是隔三差五地来这里用餐和聊天,人们当时还好奇地问他是不是忘记了他在铁塔建造之初曾撂下的狠话,结果莫泊桑一脸无辜,并用他特有的“莫泊桑式结局”的方式说:“谁让这里是巴黎唯一看不见那座破塔的地方?”说完他又继续专注地往埃菲尔铁塔的特色熏肉上撒起了胡椒粉和精盐。
萨尔瓦多馆
法属殖民地主展馆
1889—1989,埃菲尔铁塔百年纪念
埃菲尔铁塔历经了百年风雨。20世纪初无线电技术出现后,再没有人提起要拆除铁塔,因为是巴黎最高点,铁塔上的无线电设备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截获了大量敌军密电;铁塔曾经被纳粹占领,差点被纳粹毁掉,终又回到人民手中;铁塔曾被用作气象观测站、航空通讯台、电台和电视发射站,不过最终还是回归到观光这个主要的用途,成为巴黎的“摇钱树”;铁塔上也经常有惨剧发生,第一个从铁塔上跳下去的是一位裁缝,他为自己缝制了一个蝙蝠翅膀的衣服,他以为自己能飞起来,但是很遗憾„„
1989年3月31日,埃菲尔铁塔整整100岁。巴黎铁塔管理公司特地主持隆重的纪念活动,重现了百年前埃菲尔率众登顶的历史场景:身着黑色礼服、头戴宽边礼帽、手持国旗的“埃菲尔”和30名“知名人士”、“建筑工人”在隆重的鼓乐声中拾级而上。当他把三色旗插上塔顶时,21响礼炮齐鸣,群鸽绕塔飞翔,彩色气球飘上蓝天。在铁塔2层平台的围栏上悬挂着用世界各国文字书写的“庆祝铁塔100岁”的彩色条幅。来自世界各国的游客翘首目睹了这一壮观场面。
突尼斯馆
玻利维亚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