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校园四季歌
校园四季歌
金色的校园
我们喧闹而来
年轻的胸怀
溢满无限的期待
素裹的世界
我们尽情宣泄
火热的情怀
放射生活的多彩
绿色的校园
那些懵懂少年
张扬生命的光鲜
领略知识的无限
炽热的校园
那些年轻容颜
满载收获的知识
期待新的学年
四季的校园
多彩的一年又一年
转眼间
我们长大
于是
带着成长的愉快
我们默默离开
一片纯洁的沃土上
孕育着我们对明天的希望
我们渴望未来变成矫健雄鹰
翱翔于这苍穹之上
是你 让我在人生中有了好的开始
是你
激起了我对知识的渴望
是你
助我成材,助我飞翔。
你教会了我
赠人以鲜花,手留余香
你教会了我
增人以微笑,心留愉悦
今天
我要将最美的鲜花
今天
我要将最甜美的微笑
赠予你
我最亲爱的学校
我心里永远屹立不倒的丰碑
一条大路旁,记得有座小学堂。
清晨传来读书声,琅琅:
人人都是真栋梁。
任凭风雨狂,天南地北自翱翔。
而今含泪望故乡,茫茫:
何日向你诉衷肠?
第二篇:《四季歌》
《四季歌》教学设计
设计者: 宏畔中心小学 朱小凤
教材:人音版小学音乐第十册第四课《四季》 教学内容:欣赏管弦乐曲《四季歌》 教材分析:
《四季歌》是一首青海民歌,音乐旋律优美,节奏明快,富有律动感。根据民歌改编的管弦乐曲,旋律完全保持原貌,只是从音色、音区、力度、配器及伴奏织体方面予以不同的处理,造成每次旋律出现时在情绪、色彩上的变化。
旋律第一次呈现由独奏小提琴奏出,并辅以低音弦乐器拨奏的轻淡伴奏。当旋律第二次出现时则由小提琴齐奏主要声部,另外加上了对位声部,伴奏仍是弦乐器拨奏的固定音型。旋律第三次出现是乐曲的高潮。小号吹奏主旋律,各个乐器组也都进入,音量增大,音乐的气氛变得热烈起来。在此之后,音量减弱,固定音型“65 32”不断重复,又将音乐引回主题旋律初次出现时的轻盈、恬淡的意境之中。最后,乐队以很强的力度奏出前面出现过的固定音型,再一次把音乐推向高潮,结束了这首乐曲。设计理念:
五年级的学生对小提琴、小号等西洋乐器的音色并不陌生,能抓住乐器音色的特点。但学生对于作品织体结构、配乐、力度、情绪等变化的听辨能力会有难度。课标提示: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的培养应融于音乐实践活动中。鉴于此,本节课教学围绕着青海民歌“花儿”展开,从游戏“倾听花开的声音”入手,到“领略花儿风采”、“再现花儿新貌”,将不同形式不同版本的《四季歌》展现在学生面前。引领学生在实践中听、唱、演,以整体—局部—整体的模式由面到点层层深入,细致剖析音乐,并用形象的图谱展现织体、音色、力度等变化,学生切身体验了音乐织体、音色、力度等变化对音乐情绪的影响。教学目标:
1.熟悉管弦乐《四季歌》的主旋律,了解乐曲结构。
2.能从音响中听辨出低音伴奏织体,区分小提琴、小号等主奏乐器的不同音色,能从配器、音乐固定音组的增加和变化中,感受到音乐力度与情绪的变化。3.通过听、唱、演感受并表现乐曲,体验乐曲带给人们的各种享受、愉悦心情。教学重点:
1.熟悉主题旋律,听辨乐曲相同旋律不同主奏乐器的音色及伴奏织体。2.体验乐曲音色、力度、织体的变化及情绪的变化。教学难点: 1.听辨伴奏织体
2.体验乐曲音色、力度、织体和情绪的变化。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倾听花开的声音
师:春暖花开的季节,走进大自然我们可以听见花开的声音,听这两种花开的声音在力度上有什么不同?
师弹:两种力度的63 23〡63 23 1.聆听花开声,体验不同力度的声音。
2.用语言和肢体动作表现两种不同的力度的声音。
(设计意图:游戏时将音乐中的固定音组作为声音素材,学生根据音响力度的变化想象花开的情景,并用动作表现出来。在有趣的声音律动游戏中,使学生从形体动作与声音的结合中感受力度变化对情绪的影响。固定音组的听、唱、演为后面欣赏乐曲中的伴奏织体打下基础。)
二、欣赏教学:领略花儿风采
师:同一个音组用不同的力度演唱,可以表现出不同的情绪和景象,这就是音乐的魅力。今天这节课,我们就随着这个神奇的花开声,走进大自然。
(一)初听全曲,感受乐曲情绪 1.找“花开声”
师:请同学们听一听大自然的声音,找一找里面有没有这个神奇的花开声?当你听到它的时候请举手示意,如果没有听见请把手放下。(播放管弦乐《四季歌》)
师:从大家举手的情况看来,像这样类似的花开声一直伴随着整首乐曲,你能猜一猜这个声音是用什么乐器演奏出来的吗?
生:大提琴 2.表现“花开声” 师:没错,这个声音其实是用大提琴拨奏发出来的,跟老师一起感受一下大提琴的拨奏吧!(音乐加肢体动作)
3.理解“花开声”
师:像这样一直伴随着乐曲的低音组合,我们把它叫做“低音伴奏织体”,有了这些“低音伴奏织体”,让单一的旋律显得更丰富、饱满了。
(设计意图:通过聆听乐曲,使学生初步感受乐曲情绪。通过找“花开声”到表现“花开声”,帮助理解低音伴奏织体特点。)
(二)熟悉主题,体味音乐特点 1.熟悉第一乐句
师:随着这动听的花开声,小花瓣开始在空中飞舞。A 出示带有旋律的花瓣拼成的花朵
师:小花瓣拼成了3朵小花,还有两朵相同的小花,你发现了吗? B 找相同花朵并唱一唱 C 唱一唱整条旋律
师:花朵随着歌声开始飞舞,请仔细听和看,最后小花是飘到了空中还是落在了地上?整个旋律的走向是怎么样的(上扬)D分析旋律特点 2.熟悉第二乐句
师:小水滴听到了花儿的歌声,也不自由的哼起它自己的歌来 A聆听第二乐句(旋律线)
师:小水滴边唱边跳,让我们随着它的舞步来唱一唱吧。B指着图形谱唱旋律
师:可爱的小水滴在这里(三连音)扭了扭腰。让我们加上扭腰的动作唱一唱。
师:小水滴的歌声汇成了一条小河,从上游到了下游,它的旋律走向又是怎么样的呢? 它与花朵的歌声一上一下,互相呼应,回荡在大自然中。C分析旋律特点 3.熟悉第三乐句
师:小河里的小鱼听见了小水滴的歌声,也想学一学,你听,小鱼学会了几个小节?哪几个小节是自己编的?
A聆听音乐,找相同乐句,并唱一唱(幻灯片出示两个对比乐句)4.完整演唱主题旋律
(设计意图:乐曲的主体是不断重复的主旋律,通过画图形谱、旋律线将音乐的流畅优美富有动感的特点形象地展示出来。演唱时学生很容易抓住旋律特点。各种形式的接唱解决了单一不变的重复,将记忆旋律融入有趣的活动中,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记忆效率。)
(三)复听全曲,理清乐曲结构
师:花儿、小水滴、小鱼的歌声汇成了大自然最动听的旋律,让我们来听听这段旋律在大自然中传唱了几次?
生:四次。
师:同学们都有一双灵敏的耳朵,没错,这段主题旋律在这首《四季歌》里共出现四次,这首乐曲的结构也特别简单,我们就按照主题出现的次数,把乐曲分为四段,外加一个小小的尾声。让我们来分段细细品味。(四)深入细听,品味伴奏织体
听辨每段的主奏乐器,感受不同的力度、情绪变化。1.细听第一段:
A:主奏乐器是什么?(小提琴)
B:小提琴的音色是怎么样的?(清亮、细腻、飘逸)C:除了小提琴,你还听见了什么声音?
(你听得真仔细!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低音伴奏织体 D:随音乐用动作表现低音伴奏
E:交流:加入低音伴奏后的音乐和单一的旋律比较,你觉得有什么不同感受?
师:小提琴轻柔的旋律,加上这些短促跳跃的低音伴奏,让我们的旋律变得更加的轻快。
2.细听第二段:
A:当音乐主题第二次出现的时候,你听到什么没有变?你觉得音乐的力度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力度会变强呢?
师:主奏乐器小提琴从独奏变成了齐奏。师:力度变强了,那情绪发生了什么变化?(比第一段更欢快了)3.细听第三段:
A:第三段中增加了许多乐器组,它使音乐变得越来越丰富,你听到它的主旋律变成什么乐器来演奏了呢?(主奏乐器变成了小号)
师:小号的音色是怎么样的?(宽厚、明亮、开朗)
B:复听,在第三段音乐中除了之前的低音伴奏外,新增加了一个不断重复的音组。我们仔细找找,是什么音组?出现在哪?当你听到时请马上举手。(65 32)
C:唱一唱65 32(la),并加上甩手动作
师:两个固定音组交相辉映一起出现,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心情呢? E:组合表演(旋律+音组)
师:加上了这两组音组,音乐的力度发生了什么变化?追问:音乐的力度加强时,情绪变得怎么样?(音乐的力度更强了,情绪更激昂、激动了)4.细听第四段
师:音乐渐渐弱了,一切恢复了宁静,我们的心情渐渐平息,让我们来听听第四段。当音乐慢慢平静下来的时候,和那一段特别相似呢?(第一段)5.尾声:
音乐慢慢平静了,进入了乐曲的尾声,尾声部分的力度和情绪又会有怎样的变化呢?
师:力度?(很强)情绪?(非常热烈)再一次把音乐推向高潮,结束了这首乐曲。
(五)聆听全曲,完整表现
(设计意图:这首管弦乐的结构有些特别,四段的变奏主要通过乐器、配器、织体的改变,引起乐曲力度情绪的变化,这样的变化学生不易比较,教学中主要引导学生在聆听时关注主奏乐器的变化和伴奏低音的固定重复出现。通过模拟演奏低音伴奏动作表演等使学生在实践中体验音乐要素变化和情绪变化。)
(六)揭示课题,了解“花儿”
师:刚才我们所聆听的乐曲是由管弦乐演奏的《四季歌》,它是根据青海民歌改编的,又名《花儿与少年》。由于歌词是根据一年的四个季节创作的,所以取名为《四季歌》,歌曲具有“花儿”的音乐风格,“花儿”是我国西北地区的一种山歌,青海是“花儿”的家乡,每年都会举行“花儿会”,那时人山人海,场面非常热闹。
三、拓展延伸:再现花儿新貌 1.欣赏不同表现形式的《四季歌》
师:让我们来欣赏这首青海名歌《四季歌》 A:欣赏独唱《花儿与少年》
师:很多音乐家把这首脍炙人口的《四季歌》改编成了各种音乐作品。独奏、独唱、合唱、民乐等等。
B:欣赏女子十二乐坊演奏的《花儿与少年》,比较我们刚才学习的管弦乐《四季歌》有什么不一样?
主奏乐曲由西洋管弦乐器改为民族乐器,并加入了现代节奏元素,音乐风格改变了,具有强烈的动感,更现代、更时尚。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多方位的欣赏同一个音乐材料改变的不同形式的表现方式,拓展学生的音乐视眼。)
四、小结
只要我们用心聆听,潜心体味,音乐会像花儿一样清香扑鼻;只要我们用心聆听,潜心体味,音乐会像大自然一样敞开胸怀,奉献给我们他所有一切。非常开心今天能和同学们一起分享这首《四季歌》。
第三篇:四季歌教案
校性教学公开课
教案
《四季歌》 主讲: 郑穗穗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四季歌》感受日本民族特点,在感悟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想象和表现力的欲望。
2、掌握音乐基础知识:四种音符的时值时长。教学重点:让学生感悟音乐,表现音乐美。教学过程:
一、导入歌曲
1、引导学生练习两小节节奏(拍节奏)播放韩国dj舞曲《火花》,寻找刚学的节奏,随歌曲拍出来。
2、讨论歌曲主旋律素材来源:这是一首韩国舞曲《火花》,旋律来自一首脍炙人口的日本歌曲。(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来一起了解这首深受人们喜爱的日本歌曲《四季歌》。
二、学唱歌曲
1、轻轻地点拍欣赏第一遍,提出问题:比较歌曲的速度和情绪与舞曲《火花》的不同?(讨论)
总结:速度一个快一个慢,情绪一个热情一个抒情
2、欣赏第二遍,提出问题:歌曲表达的情感?结合歌词理解日本人民的尊敬师长、父母,热爱朋友的传统美德。有感情的朗诵歌词(用歌曲伴奏做背景音乐)
3、学唱与教唱,解决歌唱难点: 哼唱旋律,先用哼鸣,再用“啊“ 学习用圆润亲切的声音歌唱。歌曲中歌词安排可单独教唱。如:像紫 罗 兰 花儿一样;像冲打岩礁的波浪一样。
4、随伴奏有感情的完整歌唱
三、分析理解歌曲
1、视唱旋律,寻找四种音符:八分 四分 二分 全音符 根据旋律划分乐句和乐段:上下两个乐句,一段体。
2、将旋律音由低到高排列,寻找调式:自然小调67123456 总结自然小调的调性特点:优美柔和
3、用学过的四种音符创作一句自然小调旋律唱一唱,体验其特点。
4、听赏用三种乐器演奏的歌曲《四季歌》,体验歌曲的优美柔和
四、音乐与相关文化
1、日本的风土人情:先让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日本位于亚洲东部,主要有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大和民族,工业高度发达,外汇储备世界第一,樱花是国花,和服是传统服饰,富士山是日本的象征。观看日本风土图片。
2、日本舞蹈交流:观看视频,讨论舞蹈特点;老师和学生共同学习日本舞蹈动作,(身体三道弯,手势拇指贴向中指,动作注重礼仪)随歌曲练习,请同学表演
五、拓展总结
1、你还知道哪些日本歌曲 说一说唱一唱《樱花》《红蜻蜓》等 欣赏《樱花》:介绍樱花是日本的国花,歌曲更是日本民歌的代表。
2、请同学谈谈对日本歌曲的认识:
3、教师总结: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音乐都有自己的独特风格,音乐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但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二0一五年四月十五日
第四篇:四季歌教案
[四季歌教案]四季歌教案教学目的:1.在欣赏音乐过程中感受节奏、音色的变化2.在感悟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想象和表现力的欲望,四季歌教案。教学重要难点:让学生感悟音乐,表现音乐。教具:多媒体的课件、钢琴教学对象:小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1.导入:出示古诗一首,想一想这几首诗各描写的是拿个季节的景色?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师:大家喜欢哪个季节呢?说出理由师:由于各自的性格,爱好,对待四季也随着不同,四季其实都有他独特的魅力之处,像春天的生机,夏天的活力,秋天的浪漫,冬天的回忆,也许这些才是最吸引我们的地方.喜欢春天的人---心地纯洁的人喜欢夏天的人---意志坚强的人喜欢秋天的人---感情深重的人喜欢冬天的人---胸怀宽广的人师:那么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用音乐来展现四季的魅力.二、:听唱歌曲四季歌师:同学们看看歌曲,是哪个国家的歌曲,教案《四季歌教案》。生:日本师:好,那我们就怀捉一颗爱我的中国心踏上飞机跟老师一起去日本走走看看。
1、播放课件---日本的风情富士山樱花和服日本寿司
2、走进日本,几句日本的语言(课件)早上好音释空你气哇晚上好音释空你伴哇谢谢音释啊里格多再见音释沙哟那拉
3、播放歌曲,完整的聆听(课件)a、旋律流畅,深刻感人b节拍:4/4拍子
4、学唱歌曲(课件展现歌曲)a、跟着老师的刚琴轻声用啦把歌曲的旋律哼唱,教师强调声音的柔和b、跟老师把旋律唱一唱c、添上歌词。用充满深情的。淳朴的语言,颂扬了日本人民尊敬师长,热爱朋友的传统美德。d、介绍创作的背景。此歌曲是荒木丰尚创作的,他有一次在滑冰受伤而住院治疗,护士们对他进行的精心的照顾,在感激之余就谱写了此歌送给关心他的朋友们。引入感恩:我们要学会感恩,感激生活,感激师长,父母,同学朋友,用一颗感恩的心对待生活。知识点:(课件展现)6――――(全音符、4拍)6―(二分音符、2拍)6(四分音符、1拍)66(八分音符、1/2拍)
三、表现音乐(课件)
1、师:一边唱一边打节奏(柔和)教师播放《四季歌》的dj版,同样的旋律,节奏变化了,整首歌曲的感觉也跟着变化。
2、其别:日本的民歌《四季歌》歌曲节奏缓慢。柔和dj版《四季歌》节奏比较快热情狂野奔放
3、随着dj版《四季歌》的音乐,大家自由律动起来
4、全班同学齐唱歌曲5.下课铃响了。飞机就要起飞,我们在日本玩很开心,我们要日本的风情带回祖国。促进中日的友好发展,带着一课中国心我们踏上飞机回到祖国。
第五篇:四季歌 教案
[四季歌 教案]
现在要静下来把这次教学评比上的课好好地写下来,学区选拔是上3年级美术《四季歌》
教案 title=四季歌
原教材里是用绘画的形式,进行了改变,用撕贴画来表现,一来效果也比较容易出来,二来上评比课,需要自己给学生准备材料,这样的材料好准备,四季歌 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一年四季的知识,能运用花、树等自然界中的各种景物来表现四季的不同特征。2.培养学生运用彩色撕贴画表现四季,能用色彩表现四季的象征景色,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色彩表现力和综合创造能力。
3.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四季、热爱生活的情感,激发学生探究四季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用彩色纸撕贴四季的景色。
难点:表现四季的象征景色,能够在创作时表达自己的情感,教案《四季歌 教案》。教学过程:
1、由色彩联想季节
红、黄、蓝、绿4个海宝出示。提问孩子联想到季节,为什么?
“大自然像个色彩魔术师,给四季穿上了不同的颜色,你们看现在来了个好朋友(学生齐说海宝),海宝的颜色是??蓝色让你想起来了什么季节?”
“现在大自然施了个魔法让海宝也换上了不同的色彩”分别出现黄、绿、红海宝让学生联想季节。
2、欣赏图片,感受分析不同季节的色彩美。
(1)课件播放四季景色图片,教师旁白“首先我们来到了春天,春天是个万物复苏、百花齐放的季节„„”
(2)课件出示四季代表性的4张图片
学生说说每个季节的色彩特点,教师适当补充
(3)分析教师作品中四季色彩的处理
3、制作指导
(1)撕贴画的基本技巧指导
撕的方法及贴的方法
(2)教师示范制作一个季节(小东西事先撕好)
先撕大色块(如地面、山、树丛的色彩)
口决:先大后小,先里后外
4、学生制作
四季大比拼:每个小组完成一个季节,同桌合作一张,进行小组比赛。
5、作业展评
6、拓展
(1)欣赏有关四季古诗配画的绘画作品
(2)发动学生搜集有关四季的诗句试着配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