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5号文库

教育随笔:做孩子的知心朋友(精选5篇)

教育随笔:做孩子的知心朋友(精选5篇)



第一篇:教育随笔: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教育随笔: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教育随笔: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一天户外活动时,我和往常一样带着孩子们去滑滑梯,首先,讲了滑滑梯时应该注意事项和要求。然后,孩子们开始玩有的三人一组,有的五人一组,兴趣很高。每次,我总是站在旁边看着孩子们在上面开心的玩。忽然,我产生一个念头,也想和孩子们一起滑滑梯。于是,我走过去也想一起滑。这时刘豪斌看见了大喊:快看,老师也要玩滑梯,话音刚落,全班孩子都喊起来,老师要滑滑梯?晨晨说,老师你会滑吗?能滑下去吗?我说,试试看吧,喜欢和老师一起滑滑梯吗?浩浩说,老师,我们可喜欢和你一起玩了,可是你每次总是看着我们玩,我们以为你不敢滑滑梯,滑不下去,不喜欢和我们一起玩呢。我说,我们一起滑滑梯好不好?大家齐声说好,我和孩子们一起玩起了滑梯,一会,沃雷怡说,老师来这边滑,一会那边的稍娜又叫我了,我们玩的可高兴了。我和孩子们过了一个有意义的户外活动。

听到孩子们刚才说的话,我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在孩子们心中认为老师不敢打滑梯,不喜欢和他们玩。看到孩子们的对我打滑梯的态度,我才知道平时我和孩子们太疏远了,我和孩子们之间缺乏沟通和理解,我总以为我喜欢孩子们,孩子们也喜欢我。我们之间的关系是亲密的。通过这件事使我明白,我的想法是错误的。原来我和孩子们之间有隔阂。

于是,我想改变孩子们对我的看法。在以后的日子里多和孩子在一起玩滑梯,做游戏,经常在一起谈心,多去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倾听孩子们的心声,只要我有耐心和爱心,就一定会感化孩子们。成为孩子们的知心朋友。

第二篇: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202_-202_)第一学 刘佩庆

上课铃声响了,同学们像往常一样很快的站好队,我宣布了上课内容,这时班里赵XX举手说道:“老师,我肚子疼。”凭着我多年的教学经验,我看出这位学生是在“装病”。如何处理?我当时很冷静,因为我知道这件事,如果处理不得当,势必会产生非常不好的副作用,出于这个目的,我说:“这样吧,你先到篮球场旁边休息。”他默默地走到篮球场旁边坐下。这时,我想这种情况如果不加以控制,在以后的教学中此类的事情会越来越多,将来有可能达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如何做呢?我带着学生一边做准备活动,一边思考着这个问题。学生们对这个问题也表露出一些自己的看法,因为有人在窃窃私语,我听出来的意思是:上节体育课学习的“三步上篮”,他就没有学会,是不是怕大家笑话他呀?我突然想起上节课学习“三步上篮”时,他就没有掌握这个动作,我当时还批评了他,是不是当着全班学生批评他,伤害了他的自尊心?一种内疚感从我心里涌现出来。如果是这样,我应该如何弥补呢?

一切活动都按部就班的进行着,学生们“三步上篮”的动作越来越正规,越来越合理、越来越接近实战。可我心里还一直惦记着那个大家“遗忘”的同学,我不时偷看着他,通过他的表情,我能感觉到,他有一种浅浅的自卑感,而我越来越感到自己上次课处理问题的不得当。这节课,绝大多数的学生通过练习,都能够比较熟练的运用“三步上篮”这项技术,按说应该是很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但是,我上次课处理问题不得当,导致一个学生对体育课有可能产生了厌烦,也许影响到他的一生。我决定不能再耽搁了。安排好学生自己练习,我来到了那个学生面前,下面是我们的一段简短的谈话。师:“怎么样?肚子好点了吗?还疼得话,赶紧去校医室去看看。”赵XX支支吾吾地说:“老师,其实我肚子根本就不疼。”我试探着问他:“那你为什么你不去上体育课呢?你不喜欢篮球吗?”他挠挠头说:“老师,“三步上篮”我学得不好,我怕同学们笑话我,还有„„”我一下子就明白了他的想法,还是在“想着”我上节课对他的批评。他又接着说:“我回家后还让我爸教我着呢。可是还是做得不熟练,不敢做。”“你看这样好不好,老师跟你一起到那个篮球场上,你做一次,让老师看看可以吗?”我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指着楼侧面的一个篮球场,班里的学生基本看不到那个篮球场上的情景。他欣然同意了我的提议。我们来到了篮球场,他做了一次,动作还是掌握不太好,但是明显比上节课好多了,我鼓励他再来一次,第二次又有了很大的进步,我又针对与他的问题对他进行了专门的辅导,他的动作好多了,基本能够独立完成了。为了能够激发他的斗志,建立起他在同学之间应该有的信心,我对他说:“你的动作没有什么问题,就是再熟练一点就更好了。一会儿,你敢不敢在大家面前做一次?”“老师,我还是怕出问题,怕同学们笑话我。”“这样吧,你再练练,如果你感觉没问题了,就去做,怎么样?”“我试试吧。” 我来到大家面前,把大家召集起来,简单得把这个学生的心理负担说了说,跟大家商量出一个办法。一声哨音,大家集合起来,那个学生也回到了队伍里面,我简单的总结了一下刚才学生练习的情况,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学生们接着练习,轮到那个学生做动作了,他犹豫了一下,在我眼神的鼓励下,他终于运起了篮球,一个还是比较生疏的“三步上篮”展现在了大家的面前,他还没有反应过来,全班同学都用力的鼓起了掌,这也是我刚才跟大家商量的一个对策,他不好意思地拿到篮球,回到了队伍里,接下来的练习,我和大家好像忘记了那个“蹩脚”的“三步上篮”、忘记了那个“生病”的学生。下课了,看到同学们满头大汗的离开了篮球场,我心里非常高兴。我的结论就是:理解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第三篇:和孩子做约定幼儿教师教育随笔(小文档网推荐)

小朋友们年纪小,自制力自然也不会特别好,尤其是这段时间,总和孩子接触,我发现他们常常管不住自己的嘴巴,坚持不了几分钟就开始叽叽喳喳吵个不听,即使你不停的提醒,哪怕是你因此生气了,嗓子喊破了,小朋友也只会安静一小会,也许不到一分钟就开始窃窃私语。

我想如果他们吵闹的行为会影响他们接下来的利益,那他们必然会有所收敛,于是我采用了这样的方法——约定五分钟。我和宝贝们约定安静的休息五分钟,如果他们做到了,我就会让他们看电视,但是如果我一再的提醒却无效的话,那就不能看电视了,遗憾的是,第一次进行这样的约定,很多孩子不放在心上,仍然控制不住自己嘴巴,时间到了之后,我问小朋友“现在五分钟到了,我刚刚答应了小朋友,五分钟之内你很安静的话,我就会让你们看电视,可是,你们刚刚一直保持安静吗?”这时小朋友开始保持沉默,不吭声了,有一个小女孩小声的说“说话了……”“对了,我们说好了安静五分钟的,但是你们没有做到哦!我不能让你们看电视哦!”小朋友们开始有点垂头丧气了,也许从来没有人这样和他们约定,也从来没有人这样严格的执行约定。

我答应小朋友只要你们上课很乖,待会老师还会给你们一次机会,如果你们做到了,就可以看电视了,如果做不到,还是不能看电视哦!

第二次约定孩子们吸取了教训,大部分孩子在五分钟之内一声不响,少数几个自控力实在是太差的,在老师的提醒下也能安静下来,从一分钟,到五分钟,不断的提醒,不断的鼓励,孩子们做到了!

约定好的五分钟,如果孩子们在这五分钟内能够保持安静,那我答应小朋友的事就会兑现,如果做不到,就要让孩子们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将幼儿园一日生活细化,事先约定的方法,会带给你意想不到的结果!

第四篇:孩子愿意做值日了教育随笔

天气越来越冷了,多数孩子们做值日的积极性越来越差了,可是杨新雅、张松林两个小朋友做值日的劲头一点没减,每天入园后,他们第一件事情就是:拿起笤帚,认真的帮老师清扫院子,对这两名小朋友,我每次都要进行表扬,一是对这两名孩子进行鼓励,更重要的是为了激发其他孩子做值日的愿望,可是,其他孩子似乎并不在意老师的表扬,仍然是很少主动做值日,为了培养小朋友们做值日的愿望,我采取了以下几种做法:

1、通过演唱歌曲《幼儿园里好事多》和朗诵儿歌《值日生》使孩子们进一步明确了值日生的职责,同时让孩子子们知道了每天每做值日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情,逐渐的大家开始做值日了,慢慢的提高了孩子们做值日的积极性。

2、为了让孩子们持之以恒的坚持做值日,我们每周进行一评选活动,评选出“明星值日生”,每天评选出能干的宝宝,为他们张贴小星星,一周进行总结一次,虽得到的星星多谁就是明星值日生,这样进一步激发了幼儿喜欢做值日生的愿望,现在孩子们每天来到园后,他们会争先恐后的打草卫生,孩子们做值日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

通过值日生活动,培养了幼儿的任务意识和责任感。现在孩子知道了做值日是一件很神气、自豪的事情!他们每天认真认真工作,在劳动中体验着为大家服务的快乐。

第五篇:怎样看待孩子就怎样做教师教育随笔

孩子在我们眼中是什么形象?天真、可爱、任性、贪玩、爱幻想、聪明、好奇心重、易受伤害、缺乏安全感……这些都是孩子在教师眼中的形象,而这直接决定了幼儿教师的工作职责和对待孩子的态度。

如果追溯童年的美好,会发现现在的孩子被圈在越来越小的活动范围中,被淹没在电子产品的洪流中,失去了很多自然的童趣。作为教师,我们多么希望孩子们能有比我们更色彩缤纷、精彩无限的生活体验,在自然环境中寻求创造性,感知自己的天赋以弥补自己的不足,成为内心丰盛、人格健全的独立个体,这本就是学前教育的目的和任务以及教师的工作内容。

但很多教师俨然一副传统教育专家的形象出现在孩子面前.而忘却了那个曾经小小的自己——会为小蚂蚁搬家困惑.想问“它们要去哪里”:小蜗牛为什么要背着壳等等,也忘却了自己的经验就是等待开发的宝贵教育资源。

教师在回忆童年游戏,挖掘自我教育潜力时,就是让孩子们在独立自主游戏中实现自我教育的出发点。幼儿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遵循场景法的理论原则:

探察,即分析生活场景,找出具有教学意义的幼儿教育关键场景。决策,即关键场景+教学目的=教学方案。在幼儿教育关键场景法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明白学前教育阶段应以孩子自我教育为主.教师是孩子自我教育的支持者,应当和孩子共同约定规则,再在日常生活中有意地解释价值和标准,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想象力和创造性。

幼儿教育关键场景法区别于当前流行的情景教学法的教学思想,它注重的是教师深度挖掘教育资源,形成大量涵盖幼儿教育关键场景的教学方案,通过关键场景使幼儿好奇心与幼儿教育形成联结,学前教育便水到渠成。

教师不同的教学风格由教师的专业特质决定,教师形象的形成源于我们眼中孩子的形象。教师专业特质类型包括“专业利他主义者”“社会工程师”“阐释生活者”。“专业利他主义者”眼中孩子是天真可爱、易受伤害的,全心全意热爱孩子几乎是一种自发行为,也是一种天赋,和孩子相处是工作的重中之重,比起教育方法、技巧和知识而言,与孩子的情感交流、对孩子的信任更加重要。“社会工程师”眼中的孩子是任性、顽皮,认为教育的合理规划是工作的中心。提供高效的服务需把教育目的、教学方法、教育管理三者有机结合。“阐释生活者”眼中的孩子是爱幻想的天才,所以尊重孩子的另类想法,观察孩子的行为并与孩子共同分析、阐释观察的结果。教育目的不是一成不变,教育过程是教师与孩子共同改变的过程,给孩子留出很多尝试与犯错的余地。不同的教师专业特质外化为不同的教学风格,形成不同的教师形象,从而在与幼儿的日常接触中,影响幼儿最初的情感培养。

不管教师拥有何种专业特质,在幼儿教育关键场景教学中,教师同时也是学生。重庆已跻身国际大都市之一,基于当前的发展速度和前景,幼儿教师会面对更多幼儿教育的问题,例如“跨文化交流问题”“传记式学习”,即通过研究“自传(自我经验)”和“他人的生活经历(他人传记)”形成具有普遍性的“主题视角”和“主题框架”,孩子不再是单独的个体,而是不同的群体代表,幼儿教师则要理解具有不同文化背景中的孩子的形象,达到自我教育和教育的目的,以这样的方式才能更好地应对未来的难题,促使幼儿教师挖掘更多的教育资源和创造潜力。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wenku/jingpin/15/2732859.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