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5号文库

赵氏孤儿剧本

赵氏孤儿剧本



第一篇:赵氏孤儿剧本

第一幕

(士兵,士兵长在看守孩子)士兵 这些孩子真是太可怜了 士兵长(长叹)给他们喂些粥吧

(二母上,小心翼翼至士兵身前,做讨好状)士兵长 站住,干什么的? 母亲甲 大哥,您累不累呀?这天怪冷得!士兵长(打断)说吧,来这到底有何目的

母亲甲 大哥,您别误会,您看这天这么冷,我们也没别的意思,就是想给孩子喂点奶 士兵长 不行,速速离开这儿

母亲乙(瞅瞅四周,将银子递上前)大哥,这没啥人,这银两你拿着,跟兄弟喝点酒暖暖身。士兵长(推开银子)这真的不行!我们也有难处啊 母亲甲 大哥你就通融通融吧。

母亲乙 军爷,可我的孩子他从小就体弱多病,求你,求你让我喂他点儿奶吧!士兵长 说不行就不行!(欲走)(母亲已拉住他,跪倒在地)母亲乙 军爷,求求你可怜可怜我吧!让我见上孩子一面,就一面!士兵长(甩开她,母亲乙倒下)来人,把她们赶下去!士兵 大姐,你快走吧!我们也不容易啊(下台)二母心痛状)啊(颤抖)我可怜的孩儿啊!我的孩儿啊!(推下台)

士兵长 哎,我也可怜这些孩子啊!可屠岸大人下令,任何人不得接近孩子,若有差错,我也会有灭门之灾啊!(下台)第二幕 第一场

(程婴携妻到公孙府上)公 程婴老弟,你终于来了 程 公孙大哥(悲状)

公 快说说赵大人是怎回事,城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程 赵家被灭族了。屠岸古杀了赵家二百余人,(停顿)如今这是赵家唯一的血脉了(手中的孩子)

公 这,这,这是赵家遗孤,天不亡赵家啊!哈哈!程婴,你是赵家的功臣啊,受老朽一拜!程 大哥,这是折煞我啊!快快请起!

公 如今屠贼残暴不仁,晋公昏庸无能,我与赵公乃生死之交,却帮不上什么,不行,我要去杀了屠岸古这个贼人!

程(拉住他)大哥莫急,当务之急是想个法子救这赵孤,如今屠岸古正全城搜捕他!公 这事确实不好办,容我想想(踱步)老弟请借步到屋中。程 大哥,莫非想出了什么法子

公 还没,只是商议之事还是越少人知道越好。程 大哥是信不过糟糠?

公 并非如此,只是女人难免会妇人之仁!程 哦!(二声)

公 老弟这宋香手中的婴孩是? 程 托老天爷的福,那是我的儿子。

公 我看他和赵孤大小相仿。不如(停顿)哎!我在想什么呢 程 大哥,我知道你在想什么,我也知道你说不出口,可是就没有别得办法了吗 公 哎,能想的都想了,可行不通啊

程 用我孩子的命去换赵武的命!我舍不得啊!但别无他法!第二场

(程婴从屋出来)程婴:都听到了

程妻:一字一句,清清楚楚

程婴:只有这样才能救赵武,才能保住赵家的血脉,才对得起赵家的恩情 程妻:那你就让我的孩子去死吗? 程婴:谁舍得让自己的孩子死 程妻 那就把赵武交出去

程婴:不不,赵大人的孩子不能死,程妻:我们的孩子呢,他就该死,他就该当替死鬼,你还是个人吗?我现在就去找屠岸古,说赵武在我家,我这就去

程婴:不要疯,你把赵武交给他,他能信吗?你把赵武给他,我们的孩子也死,全城的孩子都死(二人抱着孩子失声痛哭)

程妻:不,我们孩子不会死…………

程婴 希望夫人能与我好好演完了这场戏,否则程婴必会性命不保!第三场

公 把宋香送回去了? 程 嗯,送回去了。

公孙杵臼:我与赵大人相交甚好,我前救不了赵大人,后救不了赵武,我心难安 程婴:大哥的言外之意是怕我舍不得孩子吧 公孙杵臼:老弟,那有人舍得让自己的孩子送死

程婴:若我一家三口人的命,能救全城婴儿和赵武,也死得其所 公孙 先生的大仁大义在下佩服

程婴 公孙大哥,你我皆知,这屠岸古生性多疑,该如何才能骗过他 公孙 现如今唯有一计,只是太过冒险,唉 程婴 大哥请讲

公孙 这换子的药方对,药分君臣,需要药引,这主药是孩子的命,药引嘛,是你我二人的命,一人窝藏,一人告发 公孙杵臼:窝藏之人必死 程婴:告发之人,带赵武成人 公孙杵臼:孰难孰易!? 程婴:生难死易 公孙杵臼:我选容易的 第三幕(屠岸古府上)屠 何事?

程 在下是来给大人治病的 屠 胡说,我何来的病

程 大人得的是心病,症状就是杀全城的婴孩 屠 是窝藏赵氏遗孤之人要婴孩死的

程 大人,在下的药方可治大人病,亦可救婴孩命。屠 继续 程 这药就是赵家之子 屠 大胆

程 大人恕罪,小人只是平日在赵府上看病,只是赵家给的赏钱较多,仅此而已。只是当时公主苦苦哀求,我一时心软才接受她的请求。屠 为何现在才来!

程 大人全城搜捕婴孩,我前思后想,他们是无辜的,不能因为赵孤一人而害了全城的孩子,这件事我程婴做不出啊!

屠 那还不是因为你!现在婴儿在何处 程 在公孙府上 屠 大胆!程 小人没有说谎 屠 来人,包围公孙府!第四幕 赵朔灵堂

(公孙杵臼抱着孩子,跪在灵堂前)

公孙杵臼:时候到了,赵朔大哥,我该带着这个孩子去找你了,今天我们要做顶天立地的汉子。(官兵包围过来)来了,我们该上路了 公孙杵臼:吓,好大的场面啊 屠岸古:你手中的婴儿是谁的? 公孙杵臼:管你何事!?

屠岸古:哼,来人,带程婴(程婴和妻子抱子上台)

公孙杵臼:你……程婴,你个无耻小人,你怎么能投靠屠岸古,赵大人两次救你,你既然帮不了我,何必出卖我。你跟屠岸古这个奸贼有什么区别!程婴:要救全城的孩子,赵武必须死

公孙杵臼:啊啊,屠岸古,你个恶贼,我要跟你拼了,只要有我公孙杵臼在,谁也别想带走赵武。(公孙杵臼被杀,程婴立即抱过孩子,抚摸着)公孙杵臼:苍天保佑!赵氏不灭!

程婴:公孙大哥!我对不起你,(俯首轻语)赵氏不灭…… 屠岸古:程婴,今夜我就要这赵武命丧于此,你亲手杀了这个婴儿 程婴:大人,我……我是个医者,我…

屠岸古:你已经背叛了赵家,公孙杵臼也被你害死,你怕什么!程婴:我……我,我,啊啊啊(程婴举起婴儿,准备要摔死)程妻:啊啊,不不,别

(程婴回身看看妻子,刚准备要摔死婴儿)

谋士:住手!(低声跟屠岸古)大人,属下感觉此事有点儿蹊跷,屠岸古:噢,说来听听

谋士:大人,这程婴既然已经背叛赵家,就一定知道赵武会死,那他和他的妻子表现为何如此挣扎,刚才我发现就在杀公孙杵臼时,宋香竟然想要冲过去,还有众所周知,程婴是何等仁义,怎会做出这样的事。大人,属下认为,程婴定是把自己家的孩子和赵武给偷换了,所以才会如此,我们不如直接…… 屠 来人啊 把程婴待下去

屠 夫人担子不久 身子虚弱 快快请坐 妇 谢将军 屠 不知程家家境如何 妇 夫家世代行医 家境贫寒

屠 那揭发赵氏孤儿赏银千两足可保你百世无忧。为何不揭发呢? 妇 我夫君重义,而且赵家对我们有恩,我们是不会出卖赵家的。屠 你可知道我能灭赵氏全族也能灭程氏全族 妇 为了正义 我们不怕死

屠 好好好,那我就不杀你们。我这就贴出榜文说我屠岸古无能找不到赵氏遗孤,为了灭除祸根只得将全城的婴儿都杀了。再放出风去说是你程氏夫妇窝藏赵氏孤儿。想想那些疯狂的父母。你放心我说了不杀你,我不但不杀你,还要派士兵去保你两的性命周全。我屠岸古说到做到。你还是不说 来人啊

妇 大人不要,我说,我全说。大人,那天我夫君去找公孙大人,他们商量要用我们的孩子去换赵氏孤儿的性命,我作为母亲,怎么舍得让自己的亲身骨肉送死,我心疼,我舍不得,可是我没有办法……将军,求你,救救我的儿子,求求你。

屠岸古:来人啊,将宋香怀中的婴儿带过来。把程婴也带上来

程婴:大人,这是何意?我家孩子幼小,不知道哪里得罪大人,大人赎罪啊

屠岸古:哼,程婴,罪过?你自己心知肚明,什么赵氏孤儿,什么背叛赵家,都是一派胡言,程婴啊程婴,好计谋,差点儿被你骗了过去,不过你这当父亲的也够狠,竟然舍得杀自己的孩子,虎毒尚且不食子,佩服佩服

程婴:大人,何出此言,这却是赵氏孤儿,怎么会是我家孩子,大人肯定搞错了。程妻:孩子,我的孩子。。程婴:你疯了,一边去!

屠岸古:哈哈,程婴啊,你还有什么话说。来啊,我要亲手杀了赵武,毁灭这赵氏遗孤!(亲手杀了婴儿)

程婴:放过孩子啊!屠岸古,你个奸臣贼子,我与你不共戴天!!公孙大哥,赵大人,我程婴对不起你!程妻:啊……啊,孩子,我的孩子(屠岸古等人先下台,程婴携妻下台)

旁白:程婴心里难受极了,因为只有他知道,那个真正被杀的才是他的孩子,现在这个才是赵氏孤儿。但是他没有跟任何人说,包括他的妻子。就这样,程婴一家躲了起来,直到赵武长大成人,最终屠岸古被灭,赵氏复兴。程婴和公孙杵臼的忠义也被后世所称赞。

第二篇:《赵氏孤儿》

《赵氏孤儿》的故事本来就很俗202_年12月08日 13:46:50

陈凯歌的《赵氏孤儿》才一上映,果然不出所料,叫好声渐渐的就弱了下来。之所以不出所料,并不是对陈凯歌有什么偏见,而是觉得,在现在的中国之文化背景下,要出现一部有深度的文化作品,难于上青天。小说如此,电影亦如此。

推荐阅读:

《哈姆雷特》与《赵氏孤儿》:

陈凯歌其实并不是一个善于讲故事的优秀导演。当年他的成名作《黄土地》得奖的时候,许多电影院里观众了了无几人,究其原因,故事讲得太枯燥。后来的《大阅兵》,故事讲得也很糟糕。唯一把故事讲成功的,是《霸王别姬》,那是因为小说的原作者是香港作家。

陈凯歌的《无极》之所以输给了恶搞《无极》的小品《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就是因为《馒头》的故事讲得比《无极》有趣多了。看电影,大多数人是来看你讲故事讲得如何生动的。从这点上来说,张艺谋的故事,基本上讲得就比陈凯歌动听多了。陈凯歌有艺术功力,却没有讲故事的才能,如果他能够得到一位擅长讲故事的高手辅助,那么他的导演才华就会得到进一步的升华。反之,他的导演能力就一直会被蹩脚的故事所束缚。

这一次,陈凯歌为了把故事讲得有趣一点,专门找了一个生动的历史故事作素材,不是靠那种蹩脚的编剧吹出来的蹩脚故事了。但这故事的历史,已经不太适合这个现代化的时代了。从故事本身来看,《赵氏孤儿》其实是一个很俗气的故事。能把这样的故事讲好的大陆人应该是不多的。中国的影视界一直不重视编剧的地位,其实影视剧要把故事讲得完美,离开了专业的编剧是不可能的。张艺谋不愿意把讲故事的钱分给编剧分享,自己来讲故事,结果把《英雄》、《满城尽是黄金乳》等的故事讲得令人大倒胃口,《英雄》于是和《无极》不争第一,只争更二。

为什么大陆人讲不好《赵氏孤儿》的故事呢?因为没有这样的思想境界。深受儒教文化毒害的大陆文化人,其思想高度,还没有超出春秋时代留下来的文化典籍。

你想,赵家被灭门后,赵家的二个门客为了保护赵家唯一留在世上的一个婴孩,一个叫程婴的门客献出了自己的孩子,另一门客则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活下来的的程婴还要背着叛徒的骂名,把赵家的儿子当作自己的孩子抚养。古代人这么做,的确很了不起,甚至可以说是伟大,但现时代要是仍然把这样的事迹当成是可歌可泣的故事,则未免愚昧。用自己的孩子的生命换来赵家孩子的生命,救一人杀一人,哪点值得歌颂?

虽然我们并不能够要求古人有现代思想,但现代人拍古代电影,最终还是为了拍给现代人看的,这程婴如此愚忠,现代人难以和他产生共鸣。在程婴把自己的孩子献出去的同时,程婴的行为就和现代人的思想产生了一道鸿沟。这鸿沟,如果只是把程婴救孤的故事简单的讲一遍,是难以填平的。因此《赵氏孤儿》也许可以圈点钱,但评价一定不会高。

如果有谁可以把《赵氏孤儿》的故事用《罗生门》的角度来讲一遍,那么《赵氏孤儿》的故事就有趣多了。程婴用自己的孩子换下了赵家的孩子赵武的生命,历史书上都这么说,但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呢?假如有人怀疑程婴献出的那个孩子才是赵家的那个真赵武呢?假如活下来的那个赵武其实是程婴自己的孩子“程武”呢?那样讲故事的会怎么样呢?用现代科技,当然只要查一查DNA就可以了。但古代没有NDA检查,最后活在世上的赵武,到底是赵武还是程武呢,真相只有一个人知道,那就是程婴。也就是说,讲故事的重点不是放在程婴救孤上,而是放在这“赵氏孤儿”到底是谁这一点上,故事才更有现代感吧?

千万不要以为掉换婴儿的故事只是现代人才会有的想法。讲宋代的故事,有《狸猫换太子》的故事,就和“掉换婴儿”有关。而更早得多的战国时代,有秦始皇的身份疑惑。秦始皇本来是秦庄襄王的儿子,但许多书上却认为,秦始皇其实是吕不韦的骨血,虽然说古人也

知道“十月怀胎”的道理,但牵涉到秦始皇的来历,很多书上却都说秦始皇的母亲怀胎了他十几个月。由此看来,假如有人怀疑赵武的真实血脉,理论上也是可能的。

《赵氏孤儿》如果能够把赵氏孤儿长大后报仇的简单故事,讲成程婴抚养的孩子,除了程婴自己,却没人知道他是谁的故事,也许才更吸引人,更有现代感吧?

第三篇:赵氏孤儿——读后感

故事叙述晋灵公武将屠岸贾仅仅因为自己与忠臣赵盾不和,并嫉妒身为驸马的赵盾之子赵朔,竟杀灭赵盾家300人,仅剩遗孤被程婴所救出,赵氏孤儿——读后感。屠岸贾下令将全国一月至半岁的婴儿全部杀尽,以绝后患。程婴与老臣公孙杵臼上演“偷天换日”之计,以牺牲公孙杵臼及程婴之子为代价,成功保住赵氏最后血脉,读后感《赵氏孤儿——读后感》。20年后,孤儿赵武长成,程婴绘图告之国仇家恨,武终报前仇。

我觉得文中的程婴是一个乐于助人的人,为了救忠臣的孩子,不惜将自己的孩子换忠臣孩子的生命,这种大公无私精神是很值得我学习的。

第四篇:赵氏孤儿观后感

赵氏孤儿观后感 电影简单介绍在春秋时期,晋灵公不喜权臣屠岸贾当道,且厌丞相赵盾专横.赵盾之子赵朔双喜临门,不仅战功卓著,而且妻子庄姬也身怀六甲.屠岸贾视之为心腹大患,设计在朝堂上投毒,借灵公之口,灭赵氏九族.庄姬在大夫程婴诊脉时,目睹夫君赵朔身亡,悲痛中决定生下婴儿.庄姬将婴儿托付程婴,让他交给公孙杵臼,后拔剑自刎.韩厥因此被屠岸贾砍伤,后者下令封城,挨家挨户搜查婴儿.情急之下,程妻把赵孤交上.程婴前去认领赵孤,程妻去见公孙杵臼.因封城,程妻母子被藏于影壁墙内.屠岸贾设苦肉计,逼程婴说出婴儿下落,相继诛杀公孙杵臼及程妻母子.程婴强忍悲痛,独自抚养赵孤.韩厥在求医时了解到真相,与程婴结下生死同盟.程婴携赵孤投奔屠岸贾门下,并让屠岸贾认下赵孤为义子.从此,展开了长达15年的复仇计划....程婴的精神让我们敬佩,屠岸贾的嘴脸却让我们厌恶

俗话说得好:“好有好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果然,十五年后,他终于遭到了报应,死在了赵氏孤儿的剑下。真叫人怡然称快。像屠岸贾这种人,在当时,就是一个社会的败类。从他身上,我真正的明白了三国时期刘备的一句话:“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如今,我们做为一个公民,做为社会上的一员,更应该多为社会做贡献,为社会注入新的活力。而不应该,一味的去干坏事,没有一颗善良之心,没有一颗关爱之心,没有一颗互助之心,没有一颗感恩之心。那只会像屠岸贾

一样,遭到人们的排斥,成为社会的败类。

每部影片都不同,每部影片也都发人深省。从《赵氏孤儿》中,我明白了做人的道理,他就像指路明灯,照亮了我前进的道路。观看了这部影片,我的心情至此还犹如汹涌澎湃的大海,久久不能平静,或许这就是影片的独特魅力所在吧!

第五篇:赵氏孤儿之我见

转发《<赵氏孤儿>之我见》

按语:这年头文字用起来真的很叫人捉急,以前的面对面都进化成了“键对键”,估计再往后,谦称笔者也要改为“键人”了。也罢,这也是应组织要求,加强红色熏陶,注重人文关怀,继《张思德》之后的又一叫人爱恨交加、痛哭流涕的经典,他妈的看《赵氏孤儿》?!还要有所感?!现将拙作转发,请圈内圈外各界关心人士批评指正。

《赵氏孤儿》之我见

从《左传》到《史记〃赵世家》,从《说苑》到《冤报冤赵氏孤儿》,从电影《赵氏孤儿》到电视剧《赵氏孤儿案》,围绕这个复仇题材,古人和今人展开了跨时代的激烈角逐,演绎了一幕幕悲恨别离,谱写了一曲曲轻吟浅唱,重温了一缕缕荡气回肠,在曲终人散、泪满湿巾之余,试问:子非鱼,安知鱼之悲?

历史上《赵孤》侧重忠君报国意识谱写赤胆忠义。《左传》里庄姬与赵朔和赵婴有一段三角恋情,赵氏家族出面干预,庄姬向晋侯进谗,与赵家有仇的大臣借机灭赵氏一族,赵武被庄姬藏于宫中,长成后重返于朝。《史记〃赵世家》

记载,晋景公期间,奸臣屠岸贾阴谋铲除忠烈名门赵氏,唯一漏网的赵朔之妻庄姬(晋景公之妹)产下一子---赵武,后藏于裤裆中逃过一劫,赵朔的门客程婴用买来的一个婴儿与其掉包,并与公孙杵臼演了一出双簧,后来程婴与赵武远走他乡,待晋景公下了赵氏平反令后,赵武杀屠岸贾以报赵氏之仇,程婴自杀以报老友公孙杵臼。《冤报冤赵氏孤儿》里面有较大改动,一是程婴的身份被确定为乡野郎中,从赵朔门客变成了草根医生,兼治跌打损伤和妇产科,将英雄出身平民化;二是程婴用自己的儿子与赵氏孤儿掉包,增添了舍己为人、大义凌然的忠君意志;三是程婴带着赵武投奔屠岸贾,做了屠岸贾家的座上客,深入敌后、勇探虎穴,在最危险的地方成就最非凡的复仇大业;四是程婴用连环画的形式重演了一遍历史,将赵武的身世书展于画卷之中,让那段辛酸史在赵武脑中定格,激起他的仇恨,坚定他复仇的信念,最终赵武不负众望,剑刺屠岸贾,报了赵氏一门血海深仇。细心思考就会发现,几种经典都阐述着一个道理:忠君报国才是王道。古代君天子家天下思想根深蒂固,草根出身的客卿必须要心存感恩,不惜以死报知遇之恩,为人门客,必须出谋划策、竭尽所能帮助主人成就事业,必要时候还要挺身而出,有的时候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敢死就是忠;有的时候为事业不惜抛妻弃子、舍生取义,敢舍就是义。在这种传统价值观大背景下,忍辱、复仇、取义就被无限放大,劳

苦大众会争相传唱,社会各阶层也大力弘扬,将这种行为捧吹为圣人的作为,将这种思想鼓吹为圣人的境界,于是才有了广为流传的“程婴救孤”的佳话。

电影版《赵孤》更侧重于现代感情节合理复仇人文化。艺术不是历史,它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电影版《赵孤》把历史给形象化、把情节给合理化、把伦常给人文化,于是我们看到了几个颇具现代感的画面:一是程婴形象从历史到现实的转变,历史上程婴是赵朔家的门客,如果按旧观念发展,那灭门、易子、复仇等剧情就无可非议,不可能引起官大观众太多的共鸣,因为在其位谋其政,吃客卿的饭干客卿的事无可厚非,但是电影里将程婴定位为郎中,是因为一次出诊而卷入这场**,由开始的半推半就到后来主动作为,经历了丧妻、丧子、丧友等巨大生活变故,最终凭一份执着和勇敢成就了一段传奇;二是黄厥由屠岸贾客卿到程婴同谋的转变,黄厥本是屠岸贾的得力门生,执行对赵氏灭门的任务时良心发现,放过了刚刚临盆的庄姬,纵使程婴将刚出生的赵武带走,后东窗事发,被屠岸贾怒砍一刀,劈在貌似俊俏的脸上,于是暗生恨意,与程婴密谋报仇。用当前的话就是,因为领导一个欠妥的决定,就抛开家国大业,走上一条不归路;三是赵武由无知孩童到成熟男人的转变,之前的历史对于赵武来说只能是“被发生”,因为他无力改变什么,之后的历史强迫他迅速成长,担负起使命重任,他开始是极不情

愿的,甚至质疑过程婴和黄厥给他灌输的一切,贪图于“干爹”屠岸贾给他提供的舒适和安逸,一个深层印象里的慈父硬被人说成是“奸贼”、“仇人”,实在是叫他稚嫩的肩膀难以承受,但是当程英对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血泪的事实唤醒他骨子里英雄气的时候,他还是果断地站出来,承担了家国、父母、养父的殷切希望,复仇成功。

抛开《赵孤》跌宕起伏故事情节之外的思考。故事终究是故事,悲剧依旧是悲剧。这部电影抑或是电视作品之所以被人追崇,很大的原因是因为人们对它的困惑,或者说身临其境时如何来把握,绝大多数观众不禁会扪心自问:生之恩、养之恩,谁大?对于赵武来说,父母把它生下来,怀胎十月的辛苦自不必说;但是屠岸贾将它抚养成人,为他提供成长所需几乎所有的条件,并一直以“慈父”的形象待他,那十八年的养育之恩同之前的灭门之仇比,是否可以一笔勾销?对于程婴来说,他不选择与屠岸贾直面,也不去投毒陷害,反而是借他人之手复仇,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一个涉世未深的孩童,这种行为是否与起码的道德准则背道相驰?

对于以上的问题,我想浅薄的说,这些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赵氏孤儿”佳话也好、争议也罢,它必定是虚构的故事,是依托在历史基础之上的人为夸大的成分,它可以放在荧屏上供人们茶余饭后消遣,如真把它当作行为准则来衡

量、来效仿,就陷入了一个道德陷阱,最终就会进退维谷、左右为难。

生之恩、养之恩都大于天。生命本该敬畏,有人说“玉不雕不成器”,就认为后天的培养比生育更重要,这种思想是片面的,如果它不是玉,再怎么精雕细刻它也不能成为价值连城的翡翠;还以这个玉为例,它如果不被打磨,仅是一个毛石,也不可能体现出艺术品的价值,所以生之恩、养之恩同等重要,都是值得敬畏和珍惜的,不存在孰优孰劣。

程婴身上有一种精神值得我们细细体会。他本来是局外人,只因一次出诊就糊里糊涂地被卷入那场政治**,然后是接连的家庭变故,真可谓是命运多舛。他没有怨天尤人、自暴自弃,也没有像平常人那样呼天抢地、寻死觅活,面对突如其来的一切,他一定也彷徨过、迷茫过、绝望过,可最终他规划好了自己的复仇之路,尽管有违道德的规范。他苦苦等了十八年,用十八年来隐忍一切,每天面对自己的雪深深仇,冒着被怀疑、随时被发现的危险,只等赵武长大成人,可以秋后算账。可能有人说,程婴不够男人,没有血性,不敢和屠岸贾面对面、真刀真枪的干一场;也有人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他拼力不过,为何不选择投毒呢?这大概就是程婴的独特之处吧,他在剧中说,要让屠岸贾生不如死,应该就是策划让他用尽心血换来一场痛彻心扉吧,让他亲手抚养成人的孩子将利剑刺入自己的胸膛,用这种近乎残忍的方式

慰藉那些枉死之人吧。程婴身上的那种坚毅和执着令人不禁感叹,这需要多大的精神才能支撑起来呀,大概只有银幕上才会尽如人愿吧……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wenku/jingpin/15/2720742.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