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叫声妈妈》观后感
《叫声妈妈》观后感
随着一声“妈妈”的呼唤响彻了整个电影院,苏亚楠和小姨无比幸福地拥抱在一起,眼泪夺眶而出。它滴进了小姨那历经风霜的心灵、也划过了亚楠灿烂的笑容、呼唤出了我们大家心灵的颤动与眼眶的湿润„„那感动场面至今我仍历历在目,无法忘怀。
片中的亚楠是不幸的,但又是幸福的。她虽然没有妈妈甘甜的乳汁,却拥有姥姥慈祥的笑容;她虽然没有妈妈轻柔的抚摸,却也不失小姨的呵护倍至„„亚楠用她的纯真、善良、智慧„„赢得了姥姥、小姨、同学们的喜爱。对于贫困的家庭,亚楠毫无怨言,以微笑面对所有的嘲讽,以捡易拉罐来减少姥姥经济上的压力,虽然三餐不饱、虽然旧衣常穿,但亚楠却在学校一直名列前茅。这些也使不愁吃穿、坐享其成的我深感惭愧。
面对遥不可及的学费,亚楠该如何翻越这一座山呢?是的,她在不断努力,不断争取、甚至下跪。终于得到这梦寤以求的机会。在这里,亚楠是倔强的、是顽强的、也是幸运的„„终于我们又看见亚楠迎着朝阳跳跃在上学路上„„
最慈祥的姥姥,虽有女儿的不快、经济的重担、身体的不适,但都因她对亚楠的爱而被她埋在心底,直至逝世。
片中的“妈妈”则是一个内热外冷的、无私付出的人,她为亚楠牺牲了锦绣的前程、美丽的爱情、以及无数的汗水、泪水„„早上迎着朝阳卖报纸,之后又去上课,到了晚上又披着夜色洗车„„
看完全篇我感到无地自容,我是一个奢侈者,是被浪费思想挖空的人,这样的生命就像是白蚁蛀空的长堤一样。我只知随着书本朗诵,却不知亲身感受。从今天开始,我会永远记住这部电影,它使我受益匪浅。它使我懂得了节约、知足以及母爱的伟大。有爱的地方,母亲永在!
延安路小学 乐乐
第二篇:《叫声妈妈》观后感
《叫声妈妈》观后感
看完了这部电影,我几乎快哭了。也是一部关于爱的故事一位叔叔出车祸。他的妻子生了个孩子叫——苏亚男。因为自己得了子宫癌,不得不她把自己的亲身骨肉交给了一位卖盒饭的老奶奶。那老奶奶有个叫刘爱洁的女儿,刘爱洁坚决认为不收养这个孩子,这个孩子最终留下了。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眨眼苏亚男就上6年级。老奶奶就把亚男骗到城里上课。一次亚男因考上二中而高兴。
后来知道要交20000元的借读费。在后来红星小学收留了她。苏亚男在一次获奖中说她想叫小姨一声“妈妈”。我写着写着不禁流下泪水。
普明中学七年级 李波
第三篇:鸟儿叫声
鸟儿叫声大全
1.鸟叫声:
(1).啾啾
(2).唧唧喳喳
(3).叽叽喳喳
(4).叽喳--叽喳--
(5).吱喳吱喳
(6).啁啾
(7).唧啾
(8).嘤--
(9).害啦--害啦--
(10).喈喈
(11).咕咕
(12).喳喳
2.水鸟叫:嘎嘎
3.鸟儿扑翅声:
(1).扑棱棱
(2).扑啦啦
(3).扑楞楞
4.鸟儿飞动或起飞声:
(1).嗖嗖嗖
(2).呼--
(3)呼啦
(4).扑棱
(5).扑啦啦
(6).蓬
5.鸟儿拍翅声:
(1).扑扑扑......(2).啪啪啪......6.鸟儿惊飞声:啪啦--一.野鸡:
1.叫声:(1).咯咯咯(2).咕咕嘎嘎
2.起飞声:扑棱棱
二.野鸭叫声:(1).嘎咕--嘎咕--(2).嘎嘎嘎 三.白头翁叫声:咕嘟噜 四.乌鸦叫声:
1.刮!刮!2.呱呱呱 3.哑哑 4.吱哇 5.哇哇
6.呀呀呀
7.刮呀!8.苦呀!苦呀!9.哑--五.孔雀叫声:1.咕咕咕 2.科科科 六.喜鹊
1.叫声:
(1).鹊!鹊鹊!
(2).唧唧喳喳
(3).喳.喳.喳
2.惊叫声:吱呀吱呀一.鸽子:
1.叫声:(1).咕---咕---(2).咕咕,咕咕咕(3).咕咕咕,咕咕咕
(2).咕噜咕噜
2.鸽子起飞声:啪啪啪 二.杜鹃(布谷鸟)叫声:
1.咕咕布谷......咕咕布谷......2.布---谷!布---谷!
3.咕咕---咕咕---
4.光顾打锄光顾打锄 三.草莺叫声:落落落落嘘 四.鸳鸯叫声:(1).嘎嘎
(2).咯咯 五.云雀叫声:(1).滴溜儿,滴溜儿(2).啾啾 六.丹顶鹤(仙鹤 白鹤)叫声:
1.叫声:咯---咯---
2.雄鹤叫声:嗝---
3.雌鹤叫声:嗝啊---
一.几维鸟叫声:几维---几维---二.鹧鸪叫声:
1.行不得也哥哥
2.支咕咕!支咕咕!三.纺花车鸟叫声:吱扭吱扭 四.画眉叫声:(1).啾咕,啾咕(2).啾啾 五.猫头鹰叫声:
1.咕......咕咕,咕......咕咕
2.呼噜.呼噜---柯克.柯克
3.咯娄娄,咯娄娄
4.唬唬
六.黄腹角雉叫声:呱呱,呱呱 一.斑鸠叫声:
1.气嘟嘟---嘟!气嘟嘟---嘟
2.滴咕儿滴咕儿
3.咕咕
4.咿---
5.啾---二.太阳鸟叫声:吱吱吱,呷呷呷
三.鸬鹚叫声:嘎啊---嘎啊---四.竹鸡叫声:叽叽叽
五.棕头鸥叫声:啊噢---啊噢---啊噢---六.鲣鸟叫声:嘎嘎
一.黑颈鹤叫声:果果---果果---二.白鹳叫声:嘎---嘎---嘎---三.鹁鸽叫声:得儿咕,得儿咕 四.琴鸟叫声:丁冬,丁冬......五.鹁鸪(水鸪鸪)叫声:咕咕!咕咕!咕咕......六.企鹅叫声:哦,哦......七.戴胜鸟叫声:呼---勃勃 八.雕叫声:嘎嘎 九.火鸡叫声:咯咯
一.天鹅:(1).咕咕
(2).叽叽呱呱 二.夜莺叫声:啾啾 三.鹰叫声:咕咕 四.鱼鹰叫声:嘎嘎哑哑 五.啄木鸟吃虫声:笃笃笃 六.金雕叫声:
(1).滋滋---咕咕---
(2).咻---咻
七.黑琴鸟叫声:啊---害---八.翠鸟叫声:喳喳喳 九.黄鹂叫声:
(1).嘎---嘎---嘎
(2).快--来--买--山--药哟
(3).快来坐飞机---
(4)啊---儿---
(5).啁啁啾啾
(3).呱呱呱
(6).嘀哩哩,嘀哩哩 一.大雁叫声:
1.嗷---
2.嘎嘎
3.呀!呀!
4.呷呷
5.吱儿吱儿
6.咕嘎咕嘎 二.麻雀叫声:
1.小麻雀叫声:(1).唧唧(2).唧唧啾啾
2.叽叽喳喳
3.叽叽喳,叽叽喳---
4.吱喳,吱喳---5.吱吱吱,喳喳喳
6.起飞声:麻雀噌的一声飞上房.三.燕子叫声:
1.啾啾
2.唧
3.叽叽叽
4.叽喳,叽喳---
5.叽叽喳喳 6.吉骨,吉骨......住......四.鹦鹉叫声:(1).咯咯呱呱(2).吱呱 五.海鸥叫声:咕,咕咕......点击欣赏
第四篇:虫子的叫声
第一课时
(一)、情境激趣导入
1、播放夏日虫鸣的声音。
2、交流:你听到了什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大自然的声音和色彩总能让人陶醉,走进去使人流连忘返。让我们跟随着作者的步履慢步走进《草虫的村落》,去享受大自然为我们带来的乐趣吧!
(二)、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生字、词语。(找出来,大家共同想办法解决。)2.寻觅作者的踪迹。
作者的目光分别到了哪里?(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
(三)、静读课文,感受情趣
1.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自己感受较深的语句。
2.你在“草虫的村落”里看到了些什么?印象最深的是哪些?
(四)、回归整体,提出疑问(为第二课时做准备)1.接读课文,简单评价。
2.引导学生就课文各个方面提出问题。(能马上解决的相机解决,与后面学习内容相关的教师作好记录,作为调整下堂课教学内容的依据。)[预设]:
“我还看见了许多许多„„„”还看到了什么? 作者怎么知道小虫在做什么,想什么呢? 作者是怎么写得如此生动,有情有意的?„„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内容
1.简单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放声读一遍课文,解决上节课学生提出的有关内容上的疑问。
(二)、品读课文,体会表达
1.边读边画,解决第一课时留下的有关表达上的疑问。2.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指导朗读。[预设内容]:
(1)“我真想也跟它们寒喧一下,可惜我不懂它们的语言” 你能读懂作者的心思吗?(抓住“真想”“可惜”)把这种心思读出来。
(2)“甲虫音乐家们全神贯注地振着翅膀,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来”。评价一下甲虫们的音乐演奏得怎么样?
作者是通过哪些语句把这“优于人间一切的音乐”表达出来的? 听录音──虫鸣,读句子。
(3)“我悠悠忽忽地漫游了一个下午,直至夕阳亲吻着西山的时候,红鸠鸟的歌声才把我的心灵唤出来。”
谈谈你对这个句子的认识,哪些词用的好?好在哪里?(联系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把体会到地放在这个句子里尽情地读出来。(4)自由读三、四、五自然段。
从这些文字中,你感受到了哪些情趣?(小虫驻足痴望、“村民”熙熙攘攘往来、意味深长地对视、像南国的少女、交流、攀谈的投机„„)作者是怎样让我们感受到这种情趣的?
把这些情趣通过你的朗读传递给大家,共同分享。3.体会表达方法、表达效果: 出示课文开头:
“今天,我又躺在田野里,在无限的静谧中,忘了世界,也忘了自己。”(1)结合课文内容谈谈对这句话的认识和自己的体会。
(2)你认为课文中还有哪些句子写得好,好在哪里?(可以小组交流,讨论、总结)
(三)、积累语言
1.把文中自己认为写得好的词句抄写在摘抄卡上。2.交流摘抄卡,读给同学听。
3.背诵摘抄的内容。
4.提倡尽可能地在习作中用一用。
(四)、回归整体,拓展延伸
1.配乐朗读全文(接读),尽情抒发“草虫的村落”给我们带来的情趣。2.课文作者想象丰富,感受独特,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丰富多彩、富有情趣的虫子们的世界。你有没有类似的经历,讲出来和大家共同分享。3.写一写自己观察过的小虫,注意展开想象,融入自己的感受。(随堂落实“小练笔”)
4﹡索溪峪的“野”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方法与过程目标
学习作者通过优美的语言字里行间的透漏出自己的情感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感受索溪峪天然野性的自然风光。
四、课前准备:收集张家界、索溪峪等有关的照片和文字资料。做成课件。
五、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件展示,揭题导入
1、欣赏张家界索溪峪的迷人风光。
2、揭示课题:索溪峪的“野”
(二)、简介索溪峪
(三)、初读课文,感知索溪峪的“野”
1、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
2、指名分段读课文,初读反馈。
3、抓题眼,引入研读。
(四)、合作研读,感受索溪峪的“野”
1、读了课文,索溪峪给你总的印象是什么?(野)课文通过哪几方面的描述来写出索溪峪的“野”?(山是野的、水是野的、山上的野物当然更是“野”性十足、连游人也渐渐变得“野”起来。)
2、选择其中一个部分,分组研读,交流讨论,体会作者是怎样描绘索溪峪的山、水、野物和游人的“野”的?
3、赏析。(根据学生的回答选择板块进行教学)①赏析“山是野的。”
a齐读这一段,思考: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具体描述“山是野的”这个特点的?课文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是一种惊险的美。是一种磅礴的美。是一种随心所欲、不拘一格的美。)(先概括特点再具体描写。)
b赏析句子:“几十丈高的断壁悬崖拔地而起,半边悬空的巨石在山风中摇摇晃晃,使人望而生畏。什么‘一线天’,什么‘百丈峡’,听着名字就让人胆颤。” 你从哪些词语当中感受到了一种惊险的美?(板书:拔地而起、摇摇晃晃、望而生畏、胆颤)
c还有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一种惊险的美?(一线天、百丈峡,它们的名字听着也让人觉得害怕。)
d有感情朗读, 读出你的惊讶,读出你的赞叹,并谈谈自己的收获。
②赏析“水是野的。”
a让我们跟着摄像师的镜头,来领略索溪峪水的野吧!
b赏析句子“索溪峪像一个从深山中蹦跳而出的野孩子,一会儿绕着山奔跑,一会儿撅着屁股,赌着气又自个儿闹去了。”
“蹦跳而出的野孩子”给人活泼、灵动之感,把索溪峪想象成“野孩子”,十分传神地写出了索溪峪的“野”。它或“奔跑”,或“撅着屁股,赌着气又自个闹”,十分调皮、可爱。也从侧面表达出了行走在曲折起伏的索溪边的游人们轻松愉快的心情。这一段中,作者还有哪些奇特的想象?(索溪峪是一个野孩子,山路是它的哥哥,树木是它的大叔,石头是它的弟弟。)C赛读,读出索溪的趣。
③赏析“山上的野物是‘野’的。”和“游人也‘野’了起来。” a快速朗读,想想“野”加引号的含义。
b赏析句子“人们,在这山水中返朴归真了。”“返朴归真”是什么意思?(“返朴归真”的意思是去掉外在的装饰,恢复原来的质朴状态。)课文中怎样写猴子与游人的“返朴归真”?
(4)仔细观察文章各段的写法,说说作者在谋篇布局上采用了怎样的描写方法。(先概括特点,再具体描写。)朗读积累,体悟索溪峪的“野”
课文以作者独特的视角,表达了独特的感受,让我们身临其境。要求读出感受,读出韵味,读中想象。
(1)自己选择一部分练读。(2)合作读。
(3)齐读与个别读相结合。
(4)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句子积累。
(五)、回归整体,拓展延伸
1、不同的人对同样的风景,会有不同的感受。作者身处美丽的索溪峪,感受到的是一个字──“野”:这里的山野、水野,这里的野物“野”性十足,连来这里游览观景的游人也返朴归真,渐渐变得“野”起来。作者描绘了张家界索溪峪独特的美,在写景中表达了自己畅游其中的愉快的心情。
2、课后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描写张家界、索溪峪的文章,细细品读,注意体会:他们对索溪峪的感受是什么?又是怎样表达的?
第五篇:漂亮妈妈观后感
《漂亮妈妈观后感》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观后感的写法和技巧。
2、了解影片的主要内容,并能写出优秀的观后习作。
3、让学生对身边的亲情有更深层次的认知,珍惜现在的生活。
教学方法:讨论法,点评法。
故事简介:女工孙丽英象中国所有的普通人一样,有一个三口之家。但她的儿子郑大却是先天失聪的。因为这个原因男人与她离婚而去,家庭破裂。母亲孙丽英独自承担起帮助失聪儿子郑大学会说话、入校读书、养家的全部责任。孙丽英辞去了外企一份不错的工作,找了一个可以带着儿子上班的活儿——送报纸。为的是能够时刻与儿子相处。
在母亲心中失聪的儿子和别的孩子是没有什么不同的,戴助听器和戴眼镜是一样的自然。可是,现实却一次又一次地捉弄着孙丽英善良的意愿,接二连三的不幸令这个女人彷徨无助。
要让郑大成为一个正常的孩子这一目标使孙丽英变得坚强起来,她拼死反抗一个叫贾老板的男人的侮辱,抢回了本该属于自己的钱,为儿子买了助听器。而少不更事的郑大又因外界对他的歧视而拒绝助听器,拒绝与母亲沟通。孙丽英在夜街上追着离家出走的儿子,让他戴上助听器,郑大的拒绝令孙丽英痛打了儿子!郑大仍执着地大声追问:“为什么只有我戴助听器。”孙丽英和儿子四目相对,终于艰难痛苦地向儿子承认:“因为你是聋的,你和别人不一样”……
孙丽英勇敢地直面不想承认的现实,勇敢地和儿子一齐逾越了生命的又一道坎。
一、教师导语:同学们,当你们坐在明亮的教室里接受教育,跟老师学习想学的知识,拥有一个健全的身体,是否感觉到了这是一种幸运?也许,你们认为这是再平常不过了。但是,你们有没有想到,那些身体残疾的孩子,他们不能像你们这样过上正常的生活,不能上学,该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今天我们看的这部影片,就说的是一个残疾孩子和他母亲的故事,看看故事中的男孩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下是怎样生活的呢?
开始播放影片,播放同时,提醒学生做好笔记。
二、整体感知,把握电影内容。
1、学生回忆影片,准备复述电影内容。
2、学生简要复述电影内容,把握电影中的主要人物及情节。
Q1、影片主要人物是谁?
Q2、影片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请用自己的话复述一遍。(学生在讲述的同时,老师加以点评。)
Q3、影片的哪一个情景让你至今难以忘怀?(感点)
三、把握感点,加以议论或抒发感想。
电影看完后,大家一定会被影片中的某个人或某件事所深深触动,请把它说出来,并说一说自己的感想。
学生研讨、交流,教师点拔:
观点
1、从这部电影中我感觉到了妈妈的伟大,因为他有着一股执着和坚强的信念。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跟正常人一样开口说话,可以说他克服了和她一般年龄大小的人所克服不了的困难,我很佩服她!
观点
2、这部电影让我感受到了我们的社会对残疾儿童的关爱还太少,要是社会上的人多一点帮助,对他们少一点歧视,我想他们的路不会走得这么艰难。„„
四、结合观看电影的感受,指导学生写作。
刚才,大家谈了许多对此电影的感想,那么怎样将自己的想法写成一篇观后感呢?
学生讨论后,教师点拔并明确:
观后感的写法大致可以分为三大步:
(1)首先谈谈影片的主要内容(注意这里只是作简要概述,可以按照我们
前面同学复述过的内容进行概括。)
(2)其次是结合感点和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这是写观后感的重要方
面。(可以借鉴刚才许多同学谈到的关于影片的感想。)
(3)最后总结全篇,提出自己的最大希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