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5号文库

回汉一家人

回汉一家人



第一篇:回汉一家人

回汉团结一家人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回汉团结一家亲。

有这样一个小城,汉族同胞占总人数的百分之七十左右,回族同胞占总人数的百分之三十左右。而这个小城便是生我养我的故土——宁夏中卫市。在这里生活的历代人都安居乐业。回族同胞的古尔邦节、开斋节,汉族同胞一起欢乐;汉族同胞的传统节日—春节,中秋节,端午节„„回族同胞同样去庆祝。在这片乐土上,生活着乐于助人,无私奉献,不分宗教信仰的勤劳的人们,传承着两族人民之间的文明;锦绣山川,悠久文化让我们两族人民学会文化的交流。

在学校里,同学之间的友谊也不分宗教信仰。不论是回民还是汉民同学,都相处的很好,谁也没有歧视谁,我们一块出操,一块在国旗下接受教育,一块儿在教室里读书写字、一块儿在操场上玩耍游戏,像亲兄弟姐妹一般。回民和汉民都是祖国的一份子,回民和汉民同住一个家园,都是兄弟姐妹,只不过在民族宗教、信仰方面有所不同,在生活习惯上有点不同罢了。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书写着她永不停息的、对美好幸福的追求,展示着她永不磨灭的、对民主富强的探寻。她延绵的历史、灿烂的文明从来就没有中断过。

第二篇:回汉一家

第一课

建筑美观的的清真寺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清真寺的建筑特点及用途

2、参观清真寺,尊重民族习惯。

二、重点、难点

尊重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新授

1、基本活动(1)(2)俗习惯。

(3)听阿訇讲解清真寺的有关知识。向学生介绍附近清真寺的位置、环境及特色。带学生参观清真寺,了解有关回族人民的宗教信仰及风

(三)拓展延伸

结合看图,找出清真寺的共同特点----------外观上,清真寺有浓厚的宗教特色,寺内布置西边有高宣礼塔。

(四)创新活动 画一画你看到的清真寺。

四、课堂总结。

第二课

多种多样的语言和文字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不同民族有不同的语言和文字。

2、了解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有关知识。

二、重点、难点

了解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有关知识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板书“中国”、China让学生说分别是什么语言。

2、师:不仅因为国家不同,语言会不同,在同一个国家,民族不同,语言也会不同。

(二)新授

1、师出示对联和回族人的“堵哇”,让学生讨论:(1)它们出现在什么地方? 大门上

(2)你认为它们各有什么意义? 祝福,喜庆(3)有什么不同? 书写方式不同

2、出示人民币,让学生观察上面四种少数民族文字-----四种文字意思相同,但是写法与读法不同。

3、生自读“多种多样的文字”了解不同民族文字的(1)书写方式:

维吾尔

哈萨克

从右向左

蒙古

锡伯

由上而下

从左到右(2)标点不同

4、生讨论交流,汉语与其它民族的语言的发音方式 师播放一段汉语录音和阿訇的经文,让生辨别。

(三)创新活动

1、观察校牌上的文字,有几种,分别是什么?你看后有什么想法?

(汉字与伊斯兰文字,体现民族特点,促进民族团结)

(四)课堂小结

党对少数民族语言和文字的政策。

第三课

各民族宗教信仰自由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宗教,我国主要有哪些宗教。

2、知道宗教对信仰自由的政策。

二、教学重难点

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

三、教具准备 图片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新授

1、生自读课文,思考交流。(1)什么是宗教?

(2)目前,我国主要有几种宗教?他们都信仰什么?(3)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有哪些?(4)讨论交流你身边人的宗教信仰。(5)说说你对宗教信仰自由的看法。

(三)看图比较

这两幅图分别是什么?你认为有何区别?

(四)知识链接

补充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宗教信仰的政策。

(五)课堂总结

第三篇:回汉一家亲

回汉一家亲

秦雨果

我家是典型的回族大家庭。爷爷奶奶同大多数的回族老人一样每天礼拜上寺,严守伊斯兰教规。回民老人很多怕被汉族同化,不与汉民打交道。但是,爷爷却说:“我们都是中华民族,都是一个大家庭,所以我们要亲如一家人。”

爷爷家的邻居赵爷爷家是汉族,他们家与爷爷家关系就非常好。去年夏天,赵爷爷家的儿媳妇生急病住院了,他儿子正好出差了,老两口要去医院照顾病人,家里还有一个两岁的小孙子没人管。爷爷说:“你们去好好照料病人,孩子我来管!”爷爷把小豆豆接回家,好可爱的孩子,但是也够调皮的。那天,爷爷打电话叫我陪豆豆玩。一进门,我就吓一跳,本来干净整洁的屋子,乱七八糟。小豆豆一会儿跳上了床,一会儿蹦到了沙发上,手里还拿着玩具枪“哒哒”冲锋着。真让人头痛,我束手无策,只好向爷爷求救。爷爷说:“豆豆,想不想听孙悟空的故事啊?”“听!”欢快的蹦到爷爷怀里,安安静静听故事了。爷爷一直帮他们照顾了两星期,病人出院,才将豆豆送回家。从此以后,他们两家关系就更亲了,赵爷爷家从老家拿来好多土特产送给爷爷家,爷爷家过乜贴也一定会给他们送油饼和粉汤。奶奶也与赵奶奶成了好朋友,一起晨练,一起买菜,一起逛街。

今年年初,奶奶得了脑血栓,赵奶奶去医院探望了好几次。出院后,病人需要每天运动,但又怕跌倒,需要有人陪着,家里人都太忙,爷爷身体也不好。赵奶奶义不容辞的承担起陪伴奶奶的任务。如果你看到:一个满头白发、精神矍铄的老太太左手扶着一个步履蹒跚、戴着白纱巾的回族老人,右手提着一大包水果和蔬菜的情景,那就是赵奶奶与我奶奶,她们已经是小区里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

因为团结邻里,家庭和睦,爷爷家也获得了吴忠市“五好家庭”、自治区“书香之家”的荣誉称号。回族与汉族,虽然宗教信仰不同,但我们都是炎黄子孙,要团结起来,共同创造祖国繁荣灿烂的明天。

第四篇:回汉一家亲主题班会

中卫职业技术学校信息技术部 《回汉一家亲》主题班会教案

13级计算机

班主任:曾泽宇

一、教学主题:回汉一家亲

二、教学对象:13计算机班全班同学

三、教学目的

1、知道祖国的兴旺发达离不开各民族的团结。

2.懂得在社会主义中国各民族之间应当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和睦相处

3、愿意和其他民族的人们友好交往,对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论和行为感到气愤。

四、教学方法:讨论法、多媒体演示法、陶冶法

五、教学内容:

1、利用贴近学生名族英雄案例进行学习。

2、民族团结的意义

七、活动准备

1、收集回族风俗习惯及宗教信仰。

2、利用网络、报纸等媒介收集回汉实例资料光盘播放,筛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为班会主题服务。同时,让同学联系周边实际案例,自主分析。

八、教学课时:1课时

九、教学过程

一、听民族音乐,导入新课

1.播放民族歌曲联唱:

《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汉族)

《回汉一家亲》(回族)

《新疆好》(维吾尔族)

请学生猜猜:这些都是哪个民族的歌曲?

2.谁能说说在我国社会主义大家庭中,除汉族外,还有哪些民族?(出示政区版图)

边交流边指出这些少数民族的区域,并出示部分民族娃娃。

3.出示各民族照片:这是一张怎样的合影?(各民族在一起的合影

4.师:不同的民族虽然在服饰、语言、生活习惯等方面有所不同,但都是中华民族的一员,是一家人。千百年来,各族人民团结友爱,共同建设着祖国,共同创造了祖国的灿烂文化,才使我们的祖**亲变得如此强壮,如此美丽。

二、领悟道理

1.师:民族的团结和睦是祖国兴旺发达的重要条件,中国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团结互助、共同进步的历史。

(1)回族发展的历史?

(2)为了促进回汉的交流和发展族青年怎么做的?

师:回汉是一家。民族之间只有团结友爱、互帮互助,才能促进祖国的兴旺发达和进步。

板书:祖国的兴旺发达

2.师:在中国的革命战争年代,民族团结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小组讨论:回族英雄有哪些?

(2)如果不这样做,可能会有什么后果?

师:红军的诚意和尊重,赢得了彝族人民的信任,也使革命得以顺利进行下去。

3.在战争年代,民族团结是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条件。那么,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我们还需要民族团结吗?

小结: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各族人民只有加强团结,互相帮助,共同促进,才能保证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

三、观看录像,加深认识

1.师:长期以来,在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过程中,涌现出了许多动人的民族团结一家亲的事迹。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电影《孔繁森》片段。

(风餐露宿了解民情,实地考察;卖血抚养孤儿;关心藏族老人;因公牺牲。)

师:刚才我们看了电影《孔繁森》的片段,大家的眼中噙满了泪水,同学们深深地被孔繁森为了祖国建设、民族团结而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精神所感动。孔繁森牺牲了,当地人民又是怎样评价他的呢?(播放“灵堂拜祭”片段)

出示挽联:

一尘不染,两袖清风,视名利安危淡似狮泉河水;

二离桑样,独恋雪域,置民族团结重如冈底斯山。

2.你们还知道哪些有关民族团结、互相尊重的故事?说说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板书: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

3.生活在祖国大家庭中的各族人民,不仅在建设和保卫边疆中并肩作战,而且在生活上也同样亲如手足。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天山脚下有个回、汉、维三族聚居的村庄,那里的村民是如何互相尊重、和睦相处的。

小结:汉族也好,少数民族也好,都是中华儿女,都是一家人。只有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和睦相处,才能共建美丽的家园,才有利于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顺

齐读村民们的话:沙石结合在一起是座山,大家团结在一起能使荒滩变花园,民族团结就是好。

四、联系实际,辨析导行

1.师:各族人民不仅在生活上要互相照顾,建设中互相支援,还应互相尊重风俗习惯,这是搞好民族团结的基础。少数民族也像汉族一样,有许多风俗习惯,你们了解哪些?是怎样对待的?

2.讨论:苏意这样做可以吗?这样做会有什么影响?

小结:苏惠这样做是不对的,我们应当尊重他人的民族习惯。只有尊重他人的民族习惯才有利于搞好民族团结。

3.观看录像:《发展中的宁夏》

讨论:从录像中,你看到了什么?你是怎么想的?

五、归纳总结,提出要求

1.学了“回汉团结一家亲”这课书,你懂得了什么? 生交流,师补充板书:有利于

第五篇:回汉一家亲—— 王艺臻

回汉一家亲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每当耳畔响起这首熟悉的歌曲时,我就会想起我们班助人为乐的回族小姑娘——马宇昕。

马宇昕是个惹人喜欢的小姑娘。她的眉毛像一弯新月,一双会说话的大眼睛忽闪忽闪的,好像在向你透露着自己的心事;一张能说会辩的巧嘴,在你伤心时安慰你,在你灰心时鼓励你,真是让人喜欢。

记得有一天下午美术课,我忘记了带彩笔,我忧心忡忡的:这可怎么办,美术老师可是很严厉的,她会不会批评我呢?这时,马宇昕好像看透了我的心事,她来到我身边,轻轻地问:“怎么了,有什么事我可以帮你吗?”看着她那甜甜的笑容,那双温柔的眼睛,我渐渐平静了下来,对她说:“我忘记带彩笔了,这可怎么办啊?”马宇昕笑了笑,说:“原来是因为这个呀!你早点说不行了吗,我今天正好带了两盒彩笔,我去帮你拿。”

说着,她一转身跑到自己的座位上,取出一盒彩笔递给了我。“谢谢你呀!”我感激的看着她,而马宇昕还是一副大大咧咧的样子:“不用谢,同学之间互帮互助是应该的。”听了她这话,我心里暖暖的。

还有一次,我坐公交车去图书馆,在公交车上遇见了马宇昕,我们相互打了个招呼,便坐到了自己的座位上。这时,一位满头银发的汉族老奶奶颤巍巍的上了车,我定睛一看原来是我们家的邻居奶奶,我赶紧站起来,笑着跟她打了个招呼,然后环视了一下四周,看到座位满满当当的,正想给老奶奶让座,这时,一个甜甜的声音在我耳边响起了:“奶奶,您坐我这儿吧!”我回头看了看,原来是马宇昕呀!老奶奶和蔼地笑了笑,摸摸马宇昕的头,说:“谢谢你了,这位小姑娘。”马宇昕不好意思地说:“不用谢奶奶,这是应该的。”车上的人都向马宇昕投去了赞许的目光,当然我也不例外。

是呀,现在我们五十六个民族团结是一家,只有我们心心相连,手手相牵,五十六个民族才会融为一个真正的大家庭。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