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文献检索报告
浅谈检索的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1995年尼洛庞德教授在其《数字化生存》中提出了“后信息时代”这一在当时还是极端前卫的概念,转眼十几年过去,生活在今天,21世纪已经过去了十年的人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信息、知识与情报带给人类生活人类生活的巨大变化。
检索技术涉及情报学的发展,情报来源于人类社会实践,是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共同作用的产物。人类正是在不断认识、改造自然与社会的过程中,在物质生产与科学实验的实践中,源源不断地创造、交流与利用各种各样的情报。早期的广义的情报主要是指为了生存的需要,人们互相告知有关吃、住、安全等人类生存所必需的基本情况和消息;阶级、战争的出现,导致了情报概念的产生,《辞海》中有:“定敌情如何,而报于上官者”是为情报;《辞海》中则说“战时关于敌情之报告,曰情报”。这是中国早期的定义。反映了情报作为消息传递的功能及构成情报的两个基本要素——“情”与“报”,强调情况、消息的传递作用。到了近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创造与传播知识的工作有了新的发展,专职情报机构的主要工作是使知识有序化,以解决情报检索问题。
情报作为与人类共生的精神和物质财富,在人类发展和进步过程中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早在人类诞生之初祖先们就知道从长期的生活经验情报中学习猎食、种植后来建立部落发展生产发明各种工具器具……人类走过石器时代,工业时代进而进入科技信息高速发展的二
十一世纪,不得不说情报在其中的力量是惊人的。二战德国失败后美国能迅速崛起并成为世界大国,它当年从德国吸收先进的科技,经济,文化情报意义重大。情报涉及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人们通过历史文献的记载可以了解人类发展的过去并从中总结出很多,一个朝代的兴衰和利弊从而合理吸收有意的情报作为后世的经验借鉴,情报正因为能以各种形式传播如书面文字,口口相传,各种现有的事物图像声音等等,也正因如此纷繁才得以使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得到有声色的发展,情报能够被记录下来,人们作为各种参考也正节约了一代一代的人们能以前人的脚步作为基础不断地进步…...作为发展的产物情报技术在人类发展过程中也不断地发展和完善着自己,最终形成了公认的公开十大情报源:1)图书,2)期刊,3)科技报告,4)会议文献,专利论文,6)标准文献,7)学位论文,8)政府出版物,9)产品资料,10)科技档案。
情报的交叉性使得我们无法从各个方面尽言之,所以先仅仅简述情报之于人类工程技术的发展。人类工程技术始于原始人的制造石器工具时代。当人类的足下第一次用石头做成原始的生产工具——石器工具时,便实现了从猿到人的转变,揭开了人类征服自然的历史序幕。从粗苯的石刀制造到日益精巧的石器加工,是人类历史上的一项重要创造。这一历程长达百万年的时间,但它却是人类工程技术的最初萌芽。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工业革命,是人类历史上使用铁骑之后的第一次技术革命,随后蒸汽机出现,在此基础上19世纪70年代开始了电力时代。20世纪40到50年代,出现了以原子能工业、电子
计算机和空间技术作为主要标志,而如今电子计算机的一次次革新深刻的影响了现代生产、经济、科学和人类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变革。
在现代社会环境下,环境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实现了全球资源共享。在网络环境下,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都将发生重大变化。数字化环境和信息网络技术影响并改变着人类传统的学习方式,面对浩瀚的信息海洋,人们应该充分借助于先进的技术去查寻并汲取有用的知识。
信息检索技术,为人类的学习构建了一个新型的平台,为现代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引擎,为个人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高效的工具。随着技术的发展,从图书馆书刊借阅到使用联机信息检索,从网络信息的浏览到利用学术搜索引擎,从一般的文献信息检索到知识检索与研究性问题的分析都可以看出掌握信息检索技术,有助于知识创新与能力发展,注重知识建构与问题解决。世纪是经济信息化、社会信息化的时代。终身教育、开放教育、能力导向学习成为教育理念的重要内涵。为满足知识创新和终身学习的需求,培养适应21 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新型人才,发达国家和地区纷纷将信息素养或信.息能力教育作为21 世纪人才能力的重要内容。目前,美国从小学、中学到大学都已全面将信息素养纳人正式的课程设置中,信息素养是一个带根本性的、重要的教育议题,是未来信息社会衡量国民素质和生产力的重要指标。我国在1999 年国务院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做出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在素质教育中,信息素质是一种综合的、在未来社会具有重要独特作用的基本素质,是当代大学生素质结构的基本内容之一。
信息素质既是一种能力素质,又是一种基础素质。它有其自身的内容结构,包括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信息意识是指人对各种信息的自觉反应。信息能力包括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信息查询、获取能力,信息组织加工和分析能力。信息道德是指整个信息活动中的道德,是调节信息生产者、信息加工者、信息传递者及信息使用者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通过信息检索知识的系统学习,学生对自身的信息需求将具有良好的自我意识素质,能意识自身潜在的信息需求,并将其转化为显在的信息需求,进而能充分、正确地表达出来,对特定信息具有敏感的心理反应。而且具有对信息的查询、获取、分析和应用能力,对信息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提炼、吸取符合自身需要的信息。可见,信息检索是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是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一、信息检索是创新人才应具备的基本技能
“ 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知识经济中的知识不再是传统意义上承袭前人成果,通过教育手段“传递”而获得的科学文化与技能,而是特指在知识创新、科技创新基础上,一系列科研领域重大成果的诞生和知识群的同时崛起。科学技术的发现、发明与创造,实质上是一整套的创新过程。科学的发现是科学家的创新思维和实验手段相结合的成果,把科学定理、定律转化为技术的发明也是一种创新,把新的科学技术运用到生产过
程,形成现实的生产力,当然离不开创新。所以,知识经济是以知识创新、科技创新、市场创新以及体制创新推动的经济。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要迎接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创新”。国家创新能力是决定其在国际竞争和世界格局中地位的决定因素。
情报的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利用其来创新,社会的迅速发展和进步也在于无论是科技、经济还是文化等的不断创新。
不言而喻,创新既是人类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又是人类的一种思维活动。创新人才是创新活动的根本,知识经济呼唤创新人才,21 世纪需要大批创新人才。所谓创新就是创新主体运用新思想、新方法进行开拓性劳动,并取得成果的过程。这是对前人的一种超越,是思想认识的升华。创新思维或创造性思维是实现创新的关键,在创新活动中起着主动作用。所谓创新思维是指人们在创造性活动中所特有的思维过程,它是以独特的思维方式发现、提出、解决疑难问题,创造出新观点、新理论、新知识、新方法的一系列心理过程。只有掌握大量的信息资料,在自由想象中创造灵感,在此基础上,才能在前人不曾涉及的领域有所建树和突破。只有培养学生自立和创新精神,日后才能成为创新人才。而自立和创新精神的培养,离不开对信息的搜集、整理、分析与利用。只有掌握信息检索技术与方法,才能高效获取、正确评价和善于利用信息。所以说,信息检索是创新人才应具备的基本技能。
二、信息检索是科学研究的重要环节
一个科技工作者创新成果的多少,一个科研项目科技水平的高低,都与其开发、占有和利用人类信息资源息息相关。因为科学研究具有连续性和继承性,没有继承就没有创新。正如伟大的科学家牛顿所说:“如果我比别人看得远些的话,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句名言极其深刻概括了科学研究的连续性和继承性的道理。《孙子兵法》中说:“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这也是古代人们对获取和利用信息重要性深刻认识的总结。
信息检索是科学研究的重要环节。科技工作者在科学研究中,从选题、立项、试验、撰写研究报告、研究成果鉴定到申报奖项,每一环节都离不开信息检索。据统计,科研人员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查阅文献信息的时间要占全部科研时间的4O %左右。只有大量搜集、整理、分析与利用信息,才能弄清楚古今中外进行过哪些研究、运用什么理论、采用何种方法、取得什么成果,达到何种水平、哪些研究领域还没有涉及、哪些研究项目具有可行性、重要性和发展前景。掌握了这些信息,首先,可以了解国内外科技发展水平与动向,利用已有的科研成果,避免重复他人的劳动,把自己的研究工作建立在一个较高的起点上。其次,通过信息这一智慧的火种,可以使科研人员开阔视野、发展思路、启迪创造力、开拓更新的、更高层次的、更广阔的研究领域。再次,掌握信息检索技术与方法,可以大大提高信息检索效率,为科研工作赢得大量宝贵时间,缩短科研周期,加速科研进程,创造出更多的高附加值的技术成果。
在科学研究中注重信息搜集与利用,使某一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的实例屡见不鲜。相反,忽视信息搜集与利用,盲目重复前人的研究,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巨大浪费的例子也不胜枚举,在此,不再赘述。总之,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检索对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作用日趋明显。
三、信息检索是开发信息资源的有效途径
在人类漫长的发展历程中,物质、能源和信息三种资源支配着人类最基本的生产活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这三种资源有着不同的地位和作用。由于信息技术的推动,促使人类经济模式转换,人类从工业经济时代进人信息经济时代,信息成为社会生产所需要的中心资源。正如美国未来学家奈斯比特所言:“在我们的新社会里,战略资源已是信息。它不是惟一的资源,但确是最重要的资源。”因为物质资源提供的是各种各样的材料,能源提供的是形形色色的动力,而信息资源提供的是知识和智慧。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知识就是力量,信息就是财富,信息资源在社会生产和人类生活中将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邓小平曾指出:“开发信息资源,服务四化建设。”江泽民同志一再强调:“四个现代化哪一个也离不开信息化。”人们通过开发信息资源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信息的占有和使用已成为国家兴衰和个人成败的关键。谁优先掌握了有价值的信息,谁就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随着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一方面信息数量激增,另一方面信息老化加速。据有关专家估计,2O 世纪4O 年代以来产生和积累的信息
量已经大大超过了在这之前人类有史以来的所有信息量之和。自19 世纪以来,人类知识信息每50 年增长一倍,20 世纪中叶每lo 年增长一倍,2o 世纪7o 年代以后每5 年增长一倍。进人20 世纪90 年代以来,人们在社会上实际面对的正式出版物和各种非正式渠道传播的信息几乎每过一年就要翻一番。而信息的实效性极强,据统计每年约有ro %的信息还未进人交流系统就已成为垃圾。人们呼吁 “我们都被淹没在信息的海洋中,但我们渴求新的信息”。人们对信息的渴望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烈,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都离不开信息的参与。面对信息的汪洋大海,如果不掌握信息检索技术、方法与途径,人们就会陷人找不到、读不完的困境。信息检索技术就是从信息的集合中识别和获取信息的技术。利用这种技术人们可以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更广泛、更快捷、更全面地吸收和获取信息。因此,信息检索是开发信息资源的有效途径。
四、信息检索是科学决策的前提
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人们经常要作决策,一些重大决策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团体的成败和个人的前途,为此,必须进行科学决策。信息在决策中起重要作用,它是决策的前提和基础。正确的决策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其决定因素在于决策者对决策对象有确切的了解和把握,对未来的行动和后果有正确的判断,这就取决于及时、准确、全面的掌握信息。信息的重要性在于消除不确定性,做到知己知彼,只有情况明,才能决心大。而且信息的作用贯穿于决策的全过程,从提出问题到选择方案,从确定目标到具体实施,每一步骤都离不开
信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是信息模糊、不畅与失真所致,通过信息生产力的作用,有助于缓解和消除矛盾,减少冲突,使生产关系更加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知识经济是以知识决策为导向的经济。知识和信息对社会各生产要素的作用,就如同人的大脑与其他器官一样,居于支配地位,发挥主导作用。信息既是资本经营的指挥棒,也是有限资本的倍增器,它可以通过杠杆的作用,对国家的经济运行产生巨大的影响。信息化使以市场为导向的生产经营的盲目性大大降低。高效的信息传递,不但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费,而且通过信息的导向为宏观政策制定灵活的发展战略,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自身的经营方针。把握了瞬息万变的信息,就意味着把握了稍纵即逝的商机。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及信息将超越土地、人才和资源等生产要素,成为第一生产力。科技的迅猛发展不仅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而且日益成为拉动消费,推动社会发展,实现经济增长的动力。无论是国家、部门还是企业都将更多地依赖于数据等信息的迅速交流、传播和利用。智能技术日益成为制定政策的手段。知识和信息日益成为科学、民主、合理决策之源泉。而信息检索则是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是科学决策的必要前提。
综上所述,在经济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21 世纪,无论是素质教育的实施,创新人才的培养,科学研究的开展,信息资源的开发,还是科学决策的进行,都离不开信息检索技术的普及与应用。信息检索的重要作用及意义在未来的社会中将日益显现。
文献检索报告
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
焊接技术与工程 学号:
0907074119 姓名:
陶 庭
第二篇:文献检索报告
文献检索课程 综合检索报告
姓名:孙源
班级:智能化工1班
学号:2101240120
检索课题 中文:撞击流反应器
英文:Impinging Stream Reactor
一.检索策略:
1.检索词
主题词:(中文)撞击流(英文)impinging stream
副主题词:(中文)反应器(英文)reactor
2.检索使用的数据库名称
1).中文数据库:知网,维普,万方,读秀,NSTL
2).英文数据库:SCI-E,specialsci,science direat,E-V, wiley online library
一.检索报告
1.数据库:中国知网
检索途径:CNKI----高级检索----主题,主题
检索词: 撞击流 反应器
双组分层撞击流反应器浓度场混沌分析张建伟许仲荟董鑫冯颖沙新力沈阳化工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摘要:采用平面激光诱导荧光技术测量双组分层式撞击流反应器撞击区浓度分布,利用混沌理论分析不同喷嘴间距、喷嘴直径和射流雷诺数下撞击流反应器浓度场混沌特征参数(关联维、Kolmogorov熵和最大Lyapunov指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撞击流反应器内浓度场混沌特征参数随喷嘴间距的增大呈上下波动的变化趋势,Kolmogorov熵在L=2d时达到最大。浓度场混沌特征参数随喷嘴直径增大而先增后减,Kolmogorov熵在d=8 mm时最大;射流雷诺数为Re=22000时各点混沌特征参数最佳。受二次撞击区的影响,撞击面上靠近二次撞击区各点的混沌特征参数有明显提高。
关键词:
撞击流;浓度场;混沌;关联维;Kolmogorov熵;最大Lyapunov指数;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21476141); 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项目(编号:XLYC1808025); 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项目(编号:2020JH6/10500051);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编号:202_-BS-172;202_-MS-230);
专辑:
工程科技Ⅰ辑
专题:
有机化工
分类号:
TQ052
2.数据库:维普
检索途径:维普----高级检索----主题,主题
检索词:撞击流 反应器
撞击流反应器撞击面稳定性研究进展 认领
Research progress on stability of impact surface of impinging stream reactor
在线阅读 免费下载
收藏分享导出
摘要撞击流技术因其良好的混合特性近些年用于强化制备超细粉体反应中的混合过程。撞击面的稳定影响反应器内的混合效果,所以本文对撞击面稳定性的研究进行了综述。撞击流反应器不同结构形式包括平面撞击流、轴对称撞击流和微型撞击流等。文中简述了撞击流稳定性的实验研究手段,分析轴对称撞击流反应器的径向偏转振荡的起止条件和不同喷嘴间距下的轴向偏移振荡规律,并且分析平面撞击流反应器的撞击面偏转周期以及偏转振荡的起止条件。得出轴对称撞击流与平面撞击流撞击面驻点的振荡对混合都有促进作用,并且偏移振荡周期不定,轴对称撞击面偏移振幅与喷嘴间距和雷诺数相关。平面撞击流的偏转振荡周期与进口流速成反比,反应器结构参数是撞击流稳定性的影响因素之一。根据轴对称撞击流偏移振荡对混合的促进作用,本文提出一种新型的预设流量波形双组撞击流反应器。新型撞击流反应器的独特结构克服了物料反应通道单一缺点,通过预设波形控制其进口流量,增大其撞击面偏移振幅,消除撞击面无序振荡,使流动轨迹扩展,扩大混合区域,并设计实验装置与方法讨论动态流量撞击流反应器撞击面稳定性对混合效果的影响。最后,本文对轴对称撞击流反应器的混合性能研究前景进行展望。Impinging stream technology has recently been used to enhance mixing process in the preparation of ultrafine powders due to its good mixing properties.The stability of the impact surface affects the mixing effect in the reactor,so the research on the stability of the impact surface was reviewed.Different structural forms of impinging stream reactors include plane impinging stream,axisymmetric impinging stream and micro impinging stream,etc.A brief description of the experimental research methods of impinging stream stability,the deflection period of the impinging surface of the plane impinging stream reactor and the start and stop conditions of the deflection oscillation of the plane impinging stream were analyzed.It was concluded that the oscillations of the stagnation points of the axisymmetric impinging stream and the plane impinging stream promoted mixing,and the offset oscillation period was indefinite.The offset amplitude of the axisymmetric impinging plane was related to the nozzle distance and Reynolds number.The deflection oscillation period of the plane impinging stream was inversely proportional to the inlet flow velocity.The structural parameters of the reactor were one of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stability of the impinging stream.According to the promotion effect of the axisymmetric impinging stream offset oscillation on mixing,a new set of preset flow waveform doublegroup impinging stream reactor was proposed.The unique structure of the new impinging stream reactor overcomes the single shortcoming of the material reaction channel,controls its inlet flow through preset waveforms,increases the offset amplitude of the impinging surface,eliminates random vibration of the impinging surface,expands the flow trajectory,and enlarges mixing area.The experimental device and method were designed to discuss the impact of the stability of the impinging surface of the dynamic flow impinging reactor on mixing effect.Finally,the research prospects of the mixing performance of axisymmetric impinging stream reactors
作者张建伟 张一凡 闫宇航 冯颖 董鑫 马繁荣ZHANG Jianwei;ZHANG Yifan;YAN Yuhang;FENG Ying;DONG Xin;MA Fanrong(School of Mechanial and Power Engineering Shenyang Univenity of Chemieal Technology,Shenyang 110142 Liaoning,China)
机构地区沈阳化工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出处《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_年第10期3859-3869,共11页Chemical Industry and Engineering Progress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476141)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XLYC1808025)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2020JH6/10500051)沈阳市中青年科技创新人才项目(RC190323)。
关键词受限撞击流反应器 撞击面稳定性 偏转振荡 偏移振荡 混合confined impinging stream reactor impact surface stability deflection oscillation offset oscillation mixing
分类号TQ052.5 [化学工程]
3.数据库:万方
检索途径:万方----高级检索----主题,主题
检索词:撞击流 反应器
基于制备超细复合含能材料的对置受限式撞击流反应器微观混合性能
Micromixing efficiency of opposed confined impinging jets reactor base on ultrafine energy-containing materials
下载在线阅读 导出 收藏 分享
摘要: 由于对置受限式撞击流反应器较高的传热及混合效率,能够制备出粒径小、均匀且分布范围窄的超细颗粒.本文采用碘化物-碘酸盐平行竞争反应体系研究入射速度、结构尺寸对对置受限式撞击流反应器微观混合效果的影响规律,并将混合腔尺寸同等比例放大一倍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入射速度的增大,离集指数减小,微观混合效果提高.喷嘴间距与喷嘴直径比的增大使得离集指数增大,微观混合...查看全部>>
doi: 10.16085/j.issn.1000-6613.202_-0896
关键词: 含能材料 对置受限式撞击流反应器 微观混合 离集指数 超细颗粒
作者: 梁鹏飞 张阿芳 陈锦芳 郭新俊 刘所恩
Author: LIANG PengfeiZHANG AfangCHEN JinfangGUO XinjunLIU Suoen
作者单位:山西北方兴安化学工业有限公司,山西太原030008山西北方兴安化学工业有限公司,山西太原030008山西北方兴安化学工业有限公司,山西太原030008山西北方兴安化学工业有限公司,山西太原030008山西北方兴安化学工业有限公司,山西太原030008
刊名:化工进展
Journal:Chemical Industry and Engineering Progress
年,卷(期):202_, 39(z2)
所属期刊栏目:化工过程与装备
分类号:TQ027TQ560
在线出版日期:202_-11-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页数:共6页
页码:42-47
4.数据库:读秀
检索途径:读秀----期刊----中文搜索
检索词:撞击流反应器
撞击流反应器撞击面稳定性研究进展
外文题名 : Research progress on stability of impact surface of impinging stream reactor
作 者 : 张建伟;张一凡;闫宇航;冯颖;董鑫;马繁荣
刊 名 : 化工进展
出版日期 : 202_
卷 号 : 第39卷
期 号 : 第10期
页 码 : 3859-3869
ISSN : 1000-6613
影响因子 : 1.6108(202_)
作者简介 : 及通信作者: 张建伟(1964—),男,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化工过程机械。E-mail:zhangjianwei@syuct.edu.cn。
出版状态 : 预出版
关键词 : 受限撞击流反应器;撞击面稳定性;偏转振荡;偏移振荡;混合参考文献格式 : 张建伟,张一凡,闫宇航,冯颖,董鑫,马繁荣.撞击流反应器撞击面稳定性研究进展[J].化工进展,202_,(第10期).摘 要 : 撞击流技术因其良好的混合特性近些年用于强化制备超细粉体反应中的混合过程。撞击面的稳定影响反应器内的混合效果,所以本文对撞击面稳定性的研究进行了综述。撞击流反应器不同结构形式包括平面撞击流、轴对称撞击流 更多...5.数据库: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
检索途径:NSTL----期刊----高级检索----题名 题名
检索词:撞击流 反应器
矿物加工外循环撞击流反应器的强化微观混合性能
NSTL Metric
作者:佘启明 | 周春晖
机构:浙江工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杭州310032 | 黄山学院化学化工学院,黄山245041
出处:《第二届世界非金属矿科技和产业论坛论文集》 年:202_,-00000205~00000206 总页数:2
会议:第二届世界非金属矿科技和产业论坛 举办地:安徽青阳 会议时间:202_-10-20
语种:汉语
分类号:TB321
关键词:矿物分离 | 撞击流反应器 | 结构设计 | 微观混合摘要:撞击流(简记IS)的概念最初由前苏联Elperin提出,早期主要应用于气固相体系,是一类特殊的可以显著强化相间传递的流动结构.近年来,人们开始关注撞击流促进微观混合的特性及其应用潜力,并努力将这一特性应用于矿物加工分离工艺,如液相、液固相反应和反应—沉淀或结晶等过程.撞击流反应器正是利用撞击流促进微观混合的特性而设计,其内部特殊的流动状况使撞击流反应器的传热、传质效率得到了明显强化,在矿物加工工程中的矿物分离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馆藏: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馆藏号:H083459
6.数据库:E-V
检索途径:E-V----title
检索词:Impinging Stream Reactor
Comparison between the performance of an immobilized impinging jet stream reactor and a slurry impinging jet stream reactor for photocatalytic phenol degradation Jafarikojour, Morteza 1;Dabir, Bahram 1 , 2 , 3;Sohrabi, Morteza 1;Royaee, Sayed Javid 4
Source: Journal of Dispers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 40, n 3, p 338-345, March 4, 202_;ISSN: 01932691, E-ISSN: 15322351;DOI: 10.1080/01932691.202_.1468264;Publisher: Bellwether Publishing, Ltd.Author affiliations :Chemical Engineering Department, Amirkabir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Tehran Polytechnic), Tehran, IranEnergy Research Center of Amirkabir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Tehran Polytechnic), Tehran, IranFaculty of Petroleum Engineering, Amirkabir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Tehran Polytechnic), Tehran, IranPetroleum Refin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Division,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Industry, Tehran, Iran
Abstract :A new immobilized photocatalytic impinging jet stream reactor was designed, and the influences of the effective parameters like jet flow rate, TiO2 coating disc diameter, nozzle-to-disc distance, and initial concentration on phenol removal were investigated.The reactor was also used as a slurry reactor, and degradation efficiencies in both reactors were compared based on their catalyst loading.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slurry reactor has a higher degradation efficiency than the immobilized reactor at the same TiO2 loading and other operational conditions.The slurry reactor needs to separate and recover the TiO2 nanoparticles from the reaction medium which increases the overall process complexity and cost, while the immobilized reactor could be reused at least 4times without any significant decrease in removal efficiency.RTD result indicates that the tank in series model(N = 5)could properly predict the reactors hydrodynamic behavior.© 202_, © 202_ Taylor & Francis.(32 refs)
Main heading: Biodegradation-Efficiency-Oxide minerals Phenols Residence time distribution TiO2 nanoparticles Titanium dioxide
Uncontrolled terms: Degradation efficiency Effective parameters Hydrodynamic behavior Impinging jet Initial concentration
Operational conditions Photo catalytic degradation Tank-in series model
Classification code: 461.8 Biotechnology-482.2 Minerals-619.2 Tanks-802.2 Chemical Reactions-804.1 Organic Compounds-804.2 Inorganic Compounds-913.1 Production Engineering-922.1 Probability Theory
Funding text:The authors would like to honor the memory of Prof.Morteza Sohrabi, who passed away unexpectedly during this research project.Database: Compendex
7.数据库:SCI-E
检索途径:SCI-E----高级检索----title
检索词:impinging stream reactor
Study of the drying characteristics in an asymmetric impinging stream reactor
作者Yue, S(Yue, Song)1Liu, XQ(Liu, Xueqing)2 CHEMICAL PAPERS 卷75期8页4355-4370
DOI 10.1007/s11696-021-01681-0 出版时间 AUG 202_ 在线发表 MAY 202_ 文献类型Article
摘要A short particle residence time results in inadequate and incomplete drying in impinging stream reactors.The fluid and particle motion process and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in an asymmetric impinging stream reactor are studied and compared with those in a symmetric reactor,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rying characteristics and particle residence time is analysed.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itial conditions of the particle and fluid and the geometric parameters of the reactor mainly determine the drying process and particle residence time in the high-temperature region.Reasonable settings of the factors v, T-m, T-p0, u(m), u(p0)and L/D and the particle position can greatly increase the particle residence time and ensure the completion of drying of the impinging stream reactor.Compared with the asymmetric impinging stream reactor with v = 0.7, the total residence time and the dry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ymmetric impinging stream reactor can be increased by 28.5% and 54.0%, respectively
8.数据库:ScienceDirect
检索途径: ScienceDirect----advanced research----title title
检索词:impinging stream reactor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Volume 409, 1 April 202_, 128248
Application of the engulfment model in assessing micromixing time of a micro-impinging stream reactor based on the determination of impinging zone with CFD
Author links open overlay panelRenjieGuaKunpengChengaLixiongWenab
Research Center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for High Gravity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Beijing 100029, China
College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Beijing 100029, China
Received 25 September 202_, Revised 8 December 202_, Accepted 18 December 202_, Available online 24 December 202_.9.数据库:specialsci
检索途径:specialsci----advanced research----title,abstract
检索词:impinging stream, reactor
Effects of operating parameters of impinging stream dryer on parboiled rice quality and energy consumption
Ponlakrit Kumklam 1 | Somkiat Prachayawarakorn 2 | Sakamon Devahastin 3 Division of Energy Technology, School of Energy, Environment and Materials, King Mongkut’s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honburi, Bangkok, Thailand;2 Department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Faculty of Engineering, King Mongkut’s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honburi, Bangkok, Thailand;3 Advanced Food Processing Research Laboratory, Department of Food Engineering, Faculty of Engineering, King Mongkut’s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honburi, Bangkok, Thailand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发表年份:202_被引:1下载:0
集合名: Drying Technology 卷:38 期: 5-6 系列号:ISSN 0737-3937;1532-2300
10.数据库:wiley online library
检索途径:wol----advanced research----title
检索词:impinging stream reactor
Research article
Degradation of phenol by heterogeneous Fenton process in an impinging streams reactor with catalyst bed
Maryam Dinarvand,Morteza Sohrabi,Sayed Javid Royaee,Vahid Zeynali
First published: 08 June 202_
https://doi.org/10.1002/apj.2104
Citations: 3
Read the full text
PDF TOOLS SHARE
通过研究与实践发现:撞击流在促进化学反应的同时可以增强传质传热过程从而提高生产设备的生产能力,还可以应用于多种化工单元的操作。而在撞击流的理论基础上诞生的撞击流反应器,为强化传质过程提供了极好的条件。因此,为了提高反应的转化率、产品的收率和降低能耗,我展开了对撞击流反应器的课题研究。
撞击流(Impinging Streams,简称IS)技术最早由白俄罗斯科学家Elperin在1961年提出,被定义为在过撞击点平分线垂直正、反方向上具有一定动量通量的两股包含或不包含分散相的连续流体相向流动撞击的流动结构。撞击流反应器,便是利用相向高速射流之间的撞击,形成高度湍动的撞击区,有效的促进热质传递进而强化反应的一种反应器。其基本原理为:两股等量的流体同轴相向并以较高的速度流动,在两根加速管的中间(也叫撞击面)相互撞击,形成了一个高度湍动的撞击区,这个撞击区的颗粒浓度最高,湍动速度最大,利于强化传质过程。
撞击流反应器(Impinging Streams Reactor,简称 ISR),主要类型包括:浸没循环 ISR[14]、对置式 ISR[15],T 型 ISR[16]等,相比于传统 STR,ISR 具有显著的强化微观混合过程[4]的特点。目前撞击流反应器有以下几种研究方向:1.对喷嘴的改进;2.改变撞击形式与传统,其中较多的一种改进类型是设置撞击壁,使流体在撞击壁上产生强烈碰撞,提高混合效果;3.与其它混合方式结合使用。研究表明 ,撞击流反应器比惯用的强化方法效率更高,能耗更低。而且几乎所有的化工过程 ,都可以用撞击流来实现,撞击流已经越来越多的应用于生产实际中。
但撞击流反应器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方面的研究尚未完善 ,尤其是这一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就更少 ,因此仍需对诸多疑问 ,例如 ,撞击流反应器的结构和类型、操作条件的选择、操作方式选择 ,以及撞击流的流动模型、强化流体传递与混合过程机理等理论进行研究和解答。目前,越来越多的学者和企业开始重视到这个问题,逐步努力使使撞击流在化学工业中成为一类通用的工具。
三.专业期刊
1.中文:化学工程杂志 英文: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中文:工业工程化学研究 英文:INDUSTRIAL ENGINREERING CHEMISTRY RESEARCH
3.中文:化学工程科学 英文: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NCE
4.中文:化学工程研究设计 英文:CHEMICAL ENGINEERING RESEARCH AND DESIGH
5.中文:德国应用化学 英文:ANGEW
五.
总评:这次的检索由于所选主题相对比较小,导致在检索过程中有很多中文外文数据库都没有检索到结果。
建议:希望学校有可能的话可以多购进一些数据库,或者稍微优化一下学生在校外使用图书馆资源时的体验,毕竟此次检索工程中有部分数据库无法正常使用。
第三篇:文献检索报告
文献检索报告
姓名 龚淼森班级09应用化学学号 0910403101
4检索课题:电镀技术研究与应用
检索工具:全国报刊索引
检索途径:分类
检索式:
检索结果:
1、退除不良镀层的方法
(三)/程泸生//电镀与涂饰(广州).-202_,28(7),-16-192、电镀过程中清洗的注意事项/李飞//电镀与涂饰(广州).-202_,28(7).-20-21,243、化学镀法制备蛋壳型银-铜双金属粉/徐锐,周康根,胡敏艺//材料科学与工艺(哈尔
滨).-202_,17(3).-333-3354、化学镀Ni-P-MoS2复合镀层制备与表征/潘兆花;谢广文//电镀与涂饰(广
州).-202_,28(7).-25-27,385、电沉积制备Ni-S涂层电极的研究/袁铁锤;李瑞迪;刘红江//功能材料(重
庆).-202_.40(7).-1121-11236、晶化温度对非晶态Cr-Fe-C合金镀层的影响/伊志娟;席慧智//金属热处理(北
京).-202_,34(7).-38-417、阴极电流密度对电镀Ni-W合金镀层质量的影响/蔡羽;陈艳芳;宫方方等//热加工工艺
(兴平).-202_,38(14).-97-988、磁场非平衡度对Cr镀层晶体生长过程的影响/文晓斌;李里;梁戈等//人体晶体学报(北
京).-202_.38(3).-693-6999、铜铁件上薄层亮的空隙及其封闭实验/袁诗璞//电镀与涂饰(广州).-202_.28(7).-12-1510、不同镀锌工艺三价铬钝化耐腐蚀性研究/吴育忠;黄美玲;李伟善//电镀与涂饰(广
州).-202_.28(7).-39-41
检索小结:
第四篇:文献检索报告
科技信息检索 检索报告
级 专业 班
学
号
姓
名
说 明
利用所学的文献信息检索知识和检索方法,结合自己的专业,自定检索课题,从多方面广泛收集有关资料,并完成该课题的综合检索报告。
一、数据库选择要求
1.中文数据库:CNKI系列资源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科技期刊数据库、超星数据图书馆。
2.外文数据库:EBSCO、springer等。3.搜索引擎:读秀、google、百度等。
4.专利数据库: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专利信息中心。
二、条目解释
1.“检索年限”:范围限定在最近十年以内,各种数据库(检索工具)尽量选用同等年限,以便之后根据检索结果进行比较,从而加深对各类数据库(检索工具)的认识。2.“检索词”:列出与课题内容相关的关键词或主题词。
3.“检索式”:运用布尔逻辑运算符来表达检索词与检索词之间逻辑关系,以及检索项(如:题名、主题、关键词、摘要、作者、作者单位、来源、全文、参考文献、基金等)。如:题名=汽车 and 尾气 and 排放and 控制。请注意各数据库检索式不一定相同。4.每种检索系统检索完毕后,记录检索结果(检出文献篇数),按规定条数列出与课题密切相关的文献(只需列出5条最相关的,不足5条请注明原因),注:中外文数据库列出题名、作者、出处、摘要;专利列出专利名称、申请号、申请人和摘要;搜索引擎列出标题、网址、摘要。
三、其它要求
检索课题概况
1、检索课题名称(中英文)信息技术对企业的影响
2、分析研究课题
迅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以其自身的特征对企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改变了企业内外部环境,引发了企业系列变革。
如今,信息技术对企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技术对企业的影响_从CAD到Intranet 2.信息技术对企业纵向边界的影响-模型及应用 3.信息技术对企业管理的影响及模式优化研究
根据以上分析,本课题主要是根据信息技术对企业_从CAD到Intranet和信息技术对企业管理的影响及模式优化研究进行相关材料的查找。
3、检索策略 3.1 检索工具
1)利用“中国知网”查找有关硕士、博士论文。2)利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查找相关期刊论文。3)利用“维普科技期刊数据库” 查找相关期刊论文。4)利用“超星数字图书馆”查找相关图书。5)利用“SpringLink”查找相关论文。6)利用“百度”搜索相关知识。3.2 检索词
1)信息技术 and 企业 and 管理 2)信息技术 and 企业
3)信息技术 and 企业 and 影响
4、检索步骤及检索结果 4.1 检索工具 中国知网(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4.1.1检索式
1题名=信息技术 and 企业 2主题=信息技术 and 企业管理 4.1.2 检索年限 202_.1.1——202_.3 4.1.3 检索结果.赵良才 辅助工艺设计 机械工业出版社 , 202_ 2.李德庆 计算机辅助制造 机械工业出版社 , 202_ 3.刘昭东 信息与信息化社会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2_ 4.李正男 信息高速公路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2_ 4.2 检索工具 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4.2.1检索式
1题名=信息技术 and 企业 2主题=信息技术 and 企业管理 4.2.2 检索年限 202_.1.1——202_.5.1 4.2.3 检索步骤与结果......5、检索结果评价 本次检索采用4个中文数据库、3个网络搜索引擎、1个外文数据库,查找到的信息有博士论文、优秀硕士论文、期刊论文、电子图书、网络评论等多种形式的资料,内容完整,且都是近十年的最新材料,有较高的参考价值。通过检索,不仅查找了课题相关信息,也发现了一些课题的新问题和新动向,检索结果良好。
6、综述
本次检索获得了20个检索结果,文章1《信息技术对企业管理的影响及模式优化研究_黄红梅_4典型案例分析_52_57》以此为背景探讨了信息技术与企业管理的互动关系,找出二者的结合点,并在此基础上,系统地剖析了信息技术对企业管理的影响,从管理技术方法、管理组织模式、管理行为、管理思想、管理职能五个方面详细展开,认为信息技术对企业管理影响的现状体现于优化的管理技术方法、灵活的管理组织模式、教练式的管理行为、柔性的管理思想、创新的管理职能,并认为信息技术对企业管理影响的现状为管理模式的优化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从理论上研究了企业管理模式的优化:集成化的管理方法;扁平化、柔性化、网状化的管理组织模式;人性化的组织管理即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数字化的战略管理,构建了企业管理模式优化的模型:企业管理模式优化的底层支撑框架、企业管理模式优化制约要素互动解析模型、信息技术对企业管理模式优化的刺激模型、企业管理模式优化的综合模型。文章结合信息技术对企业管理影响的现状及企业管理模式优化的理论和模型研究,设想了一种符合时代背景的新型管理模式:创新导向型管理模式,认为创新导向型管理模式体现了信息技术的特征,符合信息社会企业的生存规则,能够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快速作出反应,及时进行变革,拿出创新的举措,寻求新的发展。创新导向型管理模式设想的基本思路是以观念创新为先导,培育企业创新文化,以人本管理和基础管理为支撑,推进技术创新和经营管理创新。文章采用理论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长春市中小型企业管理的现状进行了实地调查,以两个比较有代表性的企业:长春第一光学精密仪器厂、长春机械印刷厂作为案例,对其管理进行全面分析,图文并茂地展现信息技术对管理影响的现状。
文章2《信息技术对企业的影响_从CAD到Intranet_左美云》研究了信息技术对企业的影响-从CAD到Intranet。
信息技术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 ,以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为标志,渗透于各种传统技术中,由此又形成了许多边缘学科和许多新概念、新理论、新方法 ,也出现一系列常在媒体上争奇斗妍的缩略语 :CAD、CAPP、CAM、OA、M IS、DS S、ES、N C、M RPII、PLC、FM S、C IM S、In-tranet、Internet 等等。那么 ,这些概念或词组的含义究竟是什么,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又怎样?本文试图用一个简单的示意图(图 1)勾画出这其间的相互关系 ,并扼要地阐述其内容和关系。
文章3《信息技术对企业纵向边界的影响_模型及应用_林丹明》对模型进行了简单的应用分析,所得结论与现实状况有较好的相关性。至此,我们初步对“信息技术和网络环境下企业纵向边界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变 动”这一问题给出了理论上的回答。应用了信息技术之后,不仅企业,它的供应商、客户甚至竞争对手都会受到影响,它们也会通过调整边界以适应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纵向边界变动就不一定能保持有效性。如何克服这些不足,使模型的分析和结论更完善,是以后研究中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综上所述,创新导向型管理模式,体现了信息技术的特征,符合信息社会企业的生存规则,能够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快速作出反应,及时进行变革,拿出创新的举措,寻求新的发展。创新导向型管理模式设想的基本思路是以观念创新为先导,培育企业创新文化,以人本管理和基础管理为支撑,推进技术创新和经营管理创新。从CAD 到 Intranet ,无不体现了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巨大影响。当然 ,文中所提到的各种概念和系统 ,并非所有企业都适用 ,也未必就穷尽了其中内在联系,本文只是试图通过层次分析 ,使信息技术对现代企业的影响清晰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 ,至于 CIMS、Intranet 在欧美国家也属最先进系统,在我国则是试点阶段。我们了解信息技术对企业影响的全貌 ,有助于把握我国企业的发展方向。
第五篇:文献检索报告
《文献检索与科学研究方法》课程考核报告
姓名: 学号: 专业班级:
3D 打印技术在食品行业的应用
摘要:3D 食品打印机是在 3D 打印技术的基础上发展的一种快速食品制造机械,不仅可以人性化的改变食物形状,改良食品品质,还可以自由搭配均衡营养。3D食品打印机让人们无须满身大汗的在炉火前烹煮,轻轻松松就能制作出美味食品,其目的在于帮助人们节省手工烹煮时间,精简制作过程,从而鼓励人们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多吃自制食品。
关键词: 3D 打印技术健康 自制食品
Application of telecom 3D printing
technology in the food
Abstract: 3D food printer is a kind of fast food development based on 3D printing technology on manufacturing machinery, not only can the humanization change shape of the food to improve food quality, but also free collocation nutrition.3D food printer let people do not sweat cooked in front of the fire, you can easily make delicious food, its purpose is to help people save manual cooking time, streamlining the production process, so as to encourage people to develop healthy eating habits, eat Homemade food.Key words: 3D printing technology healthy homemade food.引言
中国食品安全备受关注,近几年接二连三爆出社会食品安全问题。202_年含敌敌畏的金华火腿,对肠食道胃粘膜有影响,可能致死;202_年阜阳劣质奶粉:“大头娃娃”,营养不良导致免疫力低下,严重可致死;202_年碘超标的雀巢奶粉,影响甲状腺功能;202_年含瘦肉精的猪肉,人食用会出现头晕、恶心、手脚颤抖,甚至心脏骤停致昏迷死亡;202_年含三聚氰胺的婴幼儿奶粉,可能导致肾结石,肾衰竭等泌尿系统疾病,严重者可致死。而3D打印技术的出现无疑给食品安全提供了极为有效的技术保证。3D打印是一种与传统的材料加工方法截然相反,基于三维CAD 模型数据,通过增加材料逐层制造的方式。其采用直接制造与相应数学模型完全一致的三维物理实体模型的制造方法。采用3D打印技术,可以有效控制食品原料的添加,制成所需食品,对于食品的节约发展有极大的意义,同时技术的发展与完善也有利于提高劳动效率从而降低生产成本,使人们可以享受到最好的安全食品。食品3D打印技术
一定给食品安全带来新的生机。
3D 打印技术是迅猛发展的快速成型技术催生而出的一项新兴技术,它代替传统制造业的机床、刀具和流水作业等繁琐工序,以快速、方便、灵活、高精度、高质量、低成本等特点受到国内外研究人员和社会人员的广泛关注。自1986年美国推出第一台 3D 打印机以来,3D 打印技术已有近30年的发展时间,在此期间3D 打印技术经历了从萌芽阶段到快速发展阶段的巨大变化,主要体现在核心技术发展、设备大小得到改良、应用领域逐渐拓宽、打印成本不断降低等方面。同时3D 打印技术被认为是推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因素之一,以新材料、新技术为主要优势,在医学、航天、食品工业等领域得以广泛应用。
一、3D 打印技术在食品行业的应用
1.1、3D 食品打印机
3D 食品打印机是将 3D 打印技术应用到食品制造层面上的一种机器,主要由控制电脑、自动化食材注射器、输送装置等几部分组成,它所制作出的食物形状、大小和用量都由电脑操控,其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与 3D 打印机相似。其使用的打印材料是可食用的食物材料和相关配料,将其预先放入容器内,将食谱输入机器,开启按键后注射器上的喷头就会将食材均匀喷射出来,按照“层打印、堆叠成型”制作出立体食物产品。
使用者可以自主决定食物的形状、高度、体积等,不仅能做出扁平的饼干,也能完成巧克力塔,甚至还能在食物上完成卡通人物等造型。
用于食品打印的材料来源丰富,可以是生的、熟的、新鲜的或冰冻的各种食材,将其绞碎、混合、浓缩成浆、泡沫或糊状,打印出的食品口感各样,方便咀嚼下咽,同时还可自由搭配营养。对于咀嚼困难或有吞咽困难的老年人、病人,3D 打印食品不仅人性化地改变食物形状以及改良食品品质,更提供了均衡营养。世界首款3D食品打印机是西班牙创业公Natural Machines研制出的名为“Foodini”的食品打印机,是一款融“技术、食物、艺术和设计”于一身的家用食品机械,通过多 个喷嘴的不同组合,可以制作出各种各样的食物,如汉堡、披萨、意面和糕点等多种食品。
1.2、3D 食品打印机的应用进展 202_ 年,英国埃克塞特大学研究人员开发出世界首台3D巧克力打印机1,此后经过技术改进与202_ 年正式上市。3D巧克力打印机使用巧克力浆代替油墨进行巧克力打印,同时使用保温和冷却系统,每层巧克力打印后经过凝固过程,再打印下一层,打印形状丰富各异,受到了消费者的广大喜爱。
3D 打印食品原料简易,多为粉末或液浆,搭配方便,易保存且保质期长,这些特征使其在航天食品领域得以应用。202_ 年美国宇航局2投资研究经费开发3D食品打印机,方便宇航员在空间作业时使用。可以带去太空的新鲜食品类型有限,而3D食品打印机即能提供新鲜食物又保证营养,同时设备体积小节省空间。
Lipton J 等人3研究发现,在使用简单的添加剂和修改传统的食谱之后可以打印复杂的几何图形,经过煮制后成型完好。该试验在扇贝肉泥和火鸡肉泥中添加转谷氨酰胺酶,打印成半球型,经行煮制后发现成品可达到期
望的良好球面形状。在此基础上,又成功打印凝胶芹菜夹心的土耳其肉饼,肉饼形状保持立方体,且内部的凝胶夹心也完好保留并无露馅。
Periard D等人4表示,食品打印多用于难以手工制作的食品制造上,例如某些食品虽然材料单一,但需要比较复杂的制作方式,手工很难完成,而采用食品打印就方便快捷多了。Periard D认为食品打印有两大优点:I适用性广,操作简单方便使用,即使没有技术背景的用户也可以很快熟悉食品打印机的使用;II食品打印具有很大的创作空间,灵活性高,对于创意非凡的厨师以及其他使用者,是很大的创意施展平台。
二、3D打印技术
2.1、3D打印技术原理
通过计算机软件设计出产品的数字程序,将信息传达给特定的成型设备即3D打印机,机器接受程序信息后,采用分层加工方式,逐层将原料进行堆叠生成3D产品实体,因其加工过程与喷墨打印相似故称其为“3D 打印技术”。用于打印的原料可根据产品特征进行搭配和更换,如使用生物细胞打印皮肤、生物组织、器官,使用砂砾、塑料、金属等高强度的材料打印建筑材料和房屋,使用该改进后的生物陶瓷粉打印牙齿、骨骼,使用巧克力液浆打印巧克力,使用纳米粒子打印纳米材料,使用淀粉葡聚糖复合物打印装配式脚手架等5-10。
3D 打印主要工艺技术有熔融沉积成型(FDM)、立体光固化成型(SLA)、选择性烧结成型(SLS)、三维打印(3DP)11-12,其中技术最成熟且应用较广的是立体光固化成型技术。
2.2、3D打印技术的市场应用及发展方向
建筑模型的传统制作方式,渐渐无法满足高端设计项目的要求。全数字还原不失真的立体展示和风洞及相关测试的标准,现如今众多设计机构的大型设施或场馆都利用3D打印技术先期构建精确建筑模型来进行效果展示与相关测试,3D打印技术所发挥的优势和无可比拟的逼真效果为设计师所认同13。
玩具制作等传统的模具制造领域,往往模具生产时间长,成本高。将3D打印技术与传统的模具制造技术相结合,可以大大缩短模具
的开发周期,提高生产率,是解决模具设计与制造薄弱环节的有效途径。3D打印技术在模具制造方面的应用可分为直接制模和间接制模两种,直接制模是指采用3D打印技术直接堆积制造出模具,间接制模是先制出快速成型零件,再由零件复制得到所需要的模具14。
三、展望
近年来3D打印技术持续发展,成本的大幅降低使其已经从研发的小众空间向主流市场进军,发展势头不可阻挡,已经成为社会广泛关注、民用市场迅速崛起的新领域。3D打印制作的模型、礼品、纪念品乃至工艺品的应用,极大吸引了社会关注和投入,发展加速,市场开始呈现量与质的双飞跃。据预测,202_年3D打印成品将占产品生产总量的50%。
随着3D打印技术的不断突破,新材料的日益改善,3D打印的速度、尺寸在不断提高,其技术在不断优化,应用领域在不断扩展,特别是在图形艺术领域的潜力,三维的概念模型能更好地传达制作者的想法或解决方案,一张图可以胜过几百甚至上千个文字的描述。专业人士坚信个性化或定制化的3D打印可以将一个所想象的三维模型即时摆在眼前,能够快速改进产品,增长幅度将超过想象,将会改变社会各种应用的未来。
3D食品打印技术可以提供个性化的营养饮食。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需要从食物中获取各种营养物质,而蛋白质是机体组织细胞的基本成分,直接影响着儿童的身体和智力发育。根据中国营养学会的数据显示,成年人每天从膳食中摄取的蛋白质应在65克,儿童每天需要的蛋白质在80~85克,这就需要在儿童饮食中有所侧重地加大蛋白质的含量。假如你拥有一台3D食品打印机,那么就可以根据所需营养的比例对原料进行配置,打印出儿童饮食所需要的科学食物。这同样适用于对营养需求不同的青少年、老人、孕妇和病人等。3D食品打印技术的产生可能会颠覆固有的饮食习惯,从而建立起一种科学的饮食理念,减少肥胖、“三高”疾病和其他因为饮食结构不合理引发疾病的发病率15。
3D食品打印技术可以利用全新的食材,制成非传统食品,或许可以缓解粮食不足的难
题。根据联合国的统计数据,现在世界人口数量约为70亿,预计到202_年前,世界人口将达到80亿,世界上的人口越来越多,这将引发一系列的问题,而粮食不足、食品短缺将会是其中重要的一项难题。如果食品加工者能够从目前人类潜在的不太食用的东西中获取营养元素,运用3D食品打印机制作成健康营养的食品,那么,就可能会开辟粮食生产和食品来源的一种新途径。
总结
我国在202_ 年“两会 ”后首次将 3D 打印产业列入“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 计划)”。
我国的3D 打印技术虽然还不娴熟,研究进度慢、市场小,但随着后期的开发和不断进步,中国3D打印在各领域的应用将日趋见长,市场潜力大,有着良好的发展空间,有望逐步实现商品化。发展3D打印产业,可以促进我国各领域的发展,带动经济发展。政府应加强关注和重视,在资金上予以支持,重点培养技术,促进我国的 3D 打印产业快速发展。
3D 食品打印操作简便,制作速度快,食材搭配灵活,创作空间高。产品特征鲜明多样,口感独特,方便咀嚼,有趣好玩,营养好吃,其消费人群不受年龄限制,不仅吸引孩童,更方便老年人以及进食困难、吞咽困难的病人等。相信随着 3D 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广泛应用,3D 食品打印的市场空间和销售范围也会不断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