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成语整理
八年级上册成语整理
高屋建瓴gāowūjiànlíng
建:倾倒;瓴:水瓶。把瓶子里的水从高层顶上倾倒。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遏的形势。现指对事物把握全面,了解透彻。【示例】 【结构】偏正
【近义词】居高临下、瀽瓴高屋 【反义词】螳臂当车、蚍蜉撼树
气势磅礴qìshì páng bï 气势:(人或事物)表现出的某种力量和形势。磅礴:广大无边的样子。形容气势极其宏壮雄伟。气势磅礴:形容宏伟壮观,雄壮有气势的样子(多形容景物)。【示例】我走到壶口瀑布边,黄河之水气势磅礴地飞泻而下!【结构】主谓
【近义词】气吞山河、气贯长虹、气壮山河 【反义词】有气无力
荡气回肠
dàng qìhuícháng 回:回转;荡:动摇,使肝肠回旋,使心气激荡。形容文章、乐曲十分婉转动人。【示例】这首乐曲旋律优美动人,令人荡气回肠。【结构】并列
【近义词】回肠荡气、感人肺腑扣人心弦
锐不可当ruì bù kě dāng 锋利无比,不可抵挡。形容勇往直前的气势无法抵挡。【示例】百万大军锐不可当,直袭敌人内部。
【近义词】势如破竹、势不可挡、攻无不克、所向无敌 【反义词】铩羽而归、损兵折将
诗情画意shīqínghuàyì
如诗的感情,如画的意境。指文学作品中所蕴涵的情趣。也指风景优美,耐人寻味。就像诗画里所描摹的能给人以美感的意境。
张皇失措zhānghuángshīcuò
张皇:慌张;失措:举止失去常态。张皇失措:形容慌慌张张,不知怎么办才好。【示例】那老人看见日本兵做出张皇失措的样子。【近义词】惊慌失措、手足无措、胆战心惊 【反义词】镇定自若、从容不迫、稳若泰山
月明风清yuâ míng fēng qīng 月光明朗,清风微动,用来形容美好的月夜。也比喻清闲无事。常用作衬托环境。【示例】在一个月明风清的晚上散散步,可以体会到一种超越喧嚣凡尘的快乐。
转弯抹角zhuǎnwānmòjiǎo
沿着弯弯曲曲的路走。形容说话绕弯,不直截了当。抹角:挨着墙角绕走。【结构】并列 【近义词】迂回曲折、隐晦曲折、闪烁其辞、拐弯抹角 【反义词】直截了当、开门见山、直言不讳
精疲力竭jīngpílìjié
精神、力气消耗殆尽,形容极度疲劳。精:精神;疲:疲劳;力:力气;竭:尽。【结构】并列
【示例】妈妈工作了一天,精疲力竭地回到了家。【近义词】疲惫不堪、筋疲力尽、精疲力尽 【反义词】精神抖擞
永垂不朽yǒngchuí bù xiǔ
垂:流传后世;朽:腐烂,磨灭。指姓名、事迹、精神等永远流传,不会磨灭。【结构】并列
【示例】为了人民利益而牺牲的烈士们将永垂不朽。【近义词】名垂青史、永不磨灭、垂世不朽 【反义词】遗臭万年
荡然无存dàng rán wú cún 完全不存在的意思。荡然:原有的东西完全失去。【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含贬义
【示例】站台和车站早已被炸得荡然无存。
【近义词】化为乌有、付之东流、无影无踪、消失殆尽、荡然无遗 【反义词】依然故我、原封不动
触目伤怀
看到家庭败落的情况心里感到悲伤。怀,心。
情郁于中qíngyùyúzhōng 感情积聚在心里。
微不足道wēibùzúdào
微:细,小;足:值得;道:谈起。微小得很,不值得一提。指意义、价值等小得不值得一提。【近义词】微乎其微、不足挂齿 【反义词】举足轻重、硕大无朋 【语法】作谓语、宾语;用于人
大庭广众dà tíngguǎngzhîng 大庭:宽大的场地;广众:为数很多的人群。指聚集很多人的公开场合。【示例】这是秘密的事,他敢在大庭广众之下喧扬起来? 【近义词】光天化日、众目睽睽 【反义词】暗室屋漏
长途跋涉cháng tú báshâ
跋涉,翻山越岭、趟水过河。指远距离的翻山渡水。形容路途遥远,行路辛苦。长途:形容词,路途远的;远距离。跋:翻越。
【示例】我背痛腰酸,真像经过了~似的,我倦得厉害。【近义词】跋山涉水、涉海登山风尘苦旅fēngchãnkǔlǚ
形容旅途奔波,忙碌劳累,辛苦。(“风尘”是用两个名词作形容词用。)
低眉顺眼dī mãi shùn yǎn 低眉顺眼:低着眉头,两眼流露出顺从的神情。形容驯良、顺从的样子。低眉:形容顺从或和善的样子。【近义词】百依百顺、俯首帖耳、唯命是从、忍气吞声、颔首低眉 【反义词】盛气凌人、刚愎自用、自以为是、昂首挺胸
穷愁潦倒qiïngchïu liáo dǎo 穷愁:穷困愁伤;潦倒:颓丧,失意。穷困愁苦,颓丧失意。形容读书人境遇困苦,意志消沉。形容又穷又愁,无路可走,非常失意。
【示例】他即使穷愁潦倒,也不会忘记心中的理想。
张生是一位穷愁潦倒的学生,为进京赶考,暂时借住在寺庙。
【近义词】羁愁潦倒、潦倒穷愁、贫困潦倒
生死祸福shēng sǐhuî fú
人生中的出生、死亡、灾祸、祥福。有涵盖人生世事的意思。祸:泛指人生中的各种遭遇。【造句】生死祸福是每个人一生中必备的经历。
惟妙惟肖wãi miào wãi xiào 肖:相似。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近义词】:栩栩如生 【反义词】:画虎类犬
巧妙绝伦qiǎomiàojuélún
方法或技术灵巧高明,超乎寻常,无与伦比;绝:没有。伦:同类。指精巧奇妙到了极点,在同类事物中没有能与之相比的。
【示例】来到苏州园林,花园里那巧妙绝伦的亭台,那五彩斑斓的池鱼,都令我豁然开朗。
这副对联作的真是巧妙绝伦。
煞它风景shā tā fēng jǐng 煞:原意指凶恶的神,这里指与当时所处的环境完全不搭调或与之背道而驰。也译为削弱、损坏、破坏。同作“杀”。①本义是损坏美好的景物,比喻在大家高兴的时候,突然出现使人扫兴的事物。②要给其难看一下(借代,借指说话的对象,也可以借指人物。)在《桥之美》中的含义:破坏人的兴致。
【示例】美丽的湖面上飘着塑料袋,很是煞它风景。【反义词】大煞风景
因地制宜yīn dìzhì yí 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制定或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处理一些事。因:根据;制:制定;宜:适宜的措施。【示例】我们要因地制宜发展适合本地特色的产业,不能盲目发展。
在区环卫所的支持下,今年三月因地制宜地开始建造,一间垃圾间可放二、三只垃圾圆桶,大的可放六只。
【成语故事】从前长安城里有一个佝偻人郭骆驼以种树为生,很多有钱人争相请他去移栽树木,因为他有丰富的种树经验,经他移栽的树木长势很好,有人询问经验时,他说只是因地制宜,让其自然生长,很多人从他种树经验上悟出治国的道理。(出自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近义词】因势利导
【反义词】刻舟求剑、生搬硬套、一成不变
重峦叠嶂chïngluán diãzhàng 峦:连绵的山。山峰一个连着一个,连绵不断。
别具匠心biã jùjiàng xīn 匠心:巧妙构思。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
【近义词】别出机杼、别具一格、匠心独运、独辟蹊径、匠心独具、别出心裁、别开生面、不落窠臼 【反义词】拾人牙慧、老生常谈、平淡无奇、如法炮制、步人后尘、因循守旧、亦步亦趋、袭人故智、自出心裁zìchū xīn cái 心裁:心中的设计、筹划。出于自己的创造。指不抄袭、模仿别人。
销声匿迹xiāoshēngnìjì
原意是不公开讲话,不公开露面。在《大自然的语言》中指昆虫都无声无息,无影无踪了。【近义词】隐姓埋名无影无踪销声敛迹 【反义词】死灰复燃东山再起 【谜语】曲终人不见
衰草连天shuāicǎoliántiān
形容荒草遍地,极其荒凉的样子。
风雪载途fēngxuě zài tú
风雪载途:一路上风雪交加,形容气候恶劣。暗指人生路上的挫折很多,仿佛冬天一般。【例句】:一路风雪载途,使得他们对这趟旅行十分不满。
周而复始zhōu ãr fùshǐ
周:环绕一周:复:又。转了一圈又一圈,一次又一次地循环。【近义词】循环往复、终而复始 【灯谜】循环;星期一
草长莺飞cǎo zhǎng yīng fēi 形容江南暮春美好的景色或生机勃勃,万物复苏的景象。莺:黄鹂。〖反义词〗万物凋零 〖近义词〗鸟语花香
相安无事xiāngān wúshì
相:互相;安:安稳。指彼此相处没有什么争执或冲突,还过得去。【近义词】风平浪静、天下太平【反义词】:动荡不安、多灾多难 【灯谜】谢太傅隐居东山
天衣无缝tiān yī wú fâng 原指仙女的衣服没有针线缝过的痕迹,现用来比喻事物周密完善,找不出什么毛病。通常形容计划周密严谨,或做事情不留痕迹。【近义词】完美无缺、浑然一体、无懈可击、无斧凿痕 【反义词】千疮百孔、漏洞百出、破绽百出、挂一漏万
啸聚山林xiào jùshān lín 旧指盗贼盘踞山林。啸聚,形容互相呼叫,拉帮结伙。贬义。
【近义词】占山为王
在劫难逃zàijiénántáo 旧时迷信的人认为命里注定要遭受的灾难是无法逃脱的.现有时也用来指某种灾害不可避免.五彩斑斓wǔ cǎi bān lán 形容多种颜色错杂繁多耀眼。五彩:指青、黄、赤、白、黑五色。斑斓:色彩错杂灿烂的样子。形容颜色非常好看,色彩相当丰富。
【近义词】五颜六色、五彩缤纷、五光十色、色彩斑斓、色彩缤纷、万紫千红、绚丽多彩 【反义词】黯然失色色彩单一
【示例】在五彩斑斓的水石间,鱼群闪闪的鳞光映着雪水清流。
束手无策shùshǒu wú câ
束:约束,捆绑。策:办法。好像手被束缚住了,无法解脱。后泛指对遇到的麻烦没有办法解决,一筹莫展。【示例】:梅飏仁正在~的时候,听了师爷的话说甚是中听,立刻照办。【近义词】:无能为力、一筹莫展﹑爱莫能助、束手无计 【反义词】:得心应手、左右逢源
无动于衷
wúdòngyúzhōng
衷:内心。动,动作,触动。1.比喻一点儿也不动心,不动摇。2.也指面对诱惑,能够坚守自己。3.还指对应该关心、注意的事情毫不关心,置之不理。4.心里一点儿也没有触动,毫无感触,漠然置之。
【近义词】不动声色、麻木不仁。【反义词】:感人肺腑、见义勇为、喜形于色、欢欣雀跃、拔刀相助、百感交集、情不自禁。
物竞天择wùjìngtiānzé
物竞:生物的生存竞争;天择:自然选择。生物相互竞争,能适应者生存下来。原指生物进化的一般规律,后也用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近义词】适者生存
变化多端 biàn huà duō duān 形容变化极多。也指变化很大。
【近义词】变化莫测、变化无穷、千变万化、复杂多变
【反义词】一成不变、强弩之末、一如既往、原封不动、依然如故 【造句】这个人变化多端,让人捉摸不透。
这里的天气变化多端,这一天温度差别极大。
日薄西山rìbóxīshān
日薄西山,指太阳快要落山。比喻人到老年或腐朽的事物衰败接近灭亡。近义:日薄崦嵫、气息奄奄、奄奄一息、风烛残年、气息奄奄、行将就木 反义:朝气蓬勃、蒸蒸日上、如日中天、风华正茂
气息奄奄qìxī yǎn yǎn 形容呼吸微弱,快要断气的样子。也比喻事物衰败没落,即将灭亡。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示例】:新厂长上任不久,大刀阔斧进行改革,这家气息奄奄的工厂很快就恢复了正常生产。
世外桃源 豁然开朗 无人问津 怡然自乐 鸡犬相闻 豁然开朗
发音huî rán kāi lǎng 释义豁然:形容开阔;开朗:开阔明亮。从黑暗狭窄变得宽敞明亮。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出处晋·陶潜《桃花园记》:“极初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示例宝玉~笑道:“很是,很是。(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十一回)无人问津
发音 wú rãn wân jīn
释义问津:询问渡口。比喻没有人来探问、尝试或购买。出处晋·陶潜《桃花源记》:“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示例这部传记小说,虽然摆在书架上,却根本~。世外桃源
发音shì wài táo yuán
释义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后也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界。
出处晋·陶潜《桃花园记》描述的一个与世隔绝,没有遭到祸乱的美好地方。示例在这儿,在这~的仙境中,有了人世喧嚣的声音。(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三章)
第二篇:人教八年级上册《背影》
讲课稿
各位老师、同学:
大家好,我是来自西安文理学院汉语言文学四班的付丹丹,今天我要给大家讲课的内容选自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篇文章《背影》。
一、导入
同学们都喜欢拍照吧,那老师想问问大家一般喜欢拍正面还是背面呢?嗯,老师听到了,大多数同学都喜欢拍正面,极少有人拍背面。其实啊,许多作家在刻画人物形象时也像大家这样常作正面描写,可是现代著名散文家朱自清给父爱“定格”时,却别具匠心地“摄下”了父亲的背影,就是这个背影,几十年来感动了无数读者,令许多人泪湿衣衫,那作者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看到背影呢?作者又是怎样描写这个背影呢?请同学们把课本翻开,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板书:“背影朱自清”PPT①
二、作者简介
说到朱自清,在学习《春》的时候已经向大家介绍了朱自清,那今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好吗?(PPT②)很好,看来大家掌握的不错,接下来请同学们朗读一下老师PPT上的内容(PPT③),了解一下本文的写作背景。
板书:作者及写作背景
上节课老师已经布置过课前预习的作业,那老师来做一个小小的检查,哪位同学能给大家读一下老师准备的生字词呢?(PPT④)好,这位同学给大家读一下吧,(板书:生字词)这位同学读的非常准确,可见同学们课前的预习工作做的很到位,(PPT④)同学们可以对照幻灯片,看看自己的注音是否正确,另外,老师还准备了一些新词的解释(PPT⑤),同学们可以参照课文下的注释去掌握一下。
三、划分层次
老师已经把文章的段落层次划分好了(PPT⑥),请同学们在文章中标注一下,便于大家更好的理解文章。大家都标完了吧。
四、整体感知
下面请同学们前后四人为一小组合作讨论老师提出的问题(PPT⑦),这篇文章以什么为线索?主要写谁?反应的主题是什么?给同学们三分钟时间讨论。
板书:整体感知
老师看到大多数小组已经讨论完成,那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篇文章以什么为线索?对,以背影为线索,(PPT⑦)板书:背影,主要写谁?(PPT⑦)我的父亲,板书:父亲,那反映的主题是什么呢?(PPT⑦)对,父爱,板书:父爱
文章以背影为线索,那背影一共在文中出现了几次,给同学们五分钟时间快速默读文章并找出描写背影的语句。
(下去转)嗯,老师看到大多数同学都已经完成了,文中一共几次写背影啊,四次啊,大家回答的很正确,看来大家读的很认真,哪位同学能说说第一次写背影在什么地方?
这位同学说第一次是第1自然段: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PPT⑧)那我们这里概括一下,就是:怀念父亲,惦记背影,板书:怀念父亲,点出背影;好,那这次写背影,有什么作用呢?对,开篇点题“背影”,还有呢?对,这句话引发我们思考:为什么与父亲不相见都二年余了,作者还是不能忘记父亲的背影呢?这样,就引导我们继续读下去,是吗?
那我们接着找,第二次是在哪里写到父亲的背影啊?对,第6自然段,这次呢,是写父亲为自己买橘子的时候,然后作者对父亲的背影进行了详细的刻画,对吗?(PPT⑧)那我们概括一下,即望父买橘,刻画背影,板书:望父买橘,刻画背影;
第三次在哪里呢,对,还是这一段,这一段最后“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是吗?(PPT⑧)这一次可以说是怎么样?父子分手,惜别背影,板书:父子分手,惜别背影;
最后一次呢,最后一次是在哪里?对,文章的结尾,儿子读着父亲的来信,在泪光中再次浮现了父亲的“背影”,(PPT⑧)也就是:别后思念,再现背影,板书:别后思念,再现背影。
五、重点分析
文中四次描写背影的语句我们都已经找出来了,可是作者花最多笔墨写的,是买橘子时父亲的背影,那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次的背影到底写了什么。(PPT⑨)
下面请这位同学给大家朗读一下,其他同学认真体会一下,作者是怎样刻画背影的。板书:望父买橘
这位同学朗读的很有感情,节奏也把我的很好,那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这是不是写父亲的穿着:黑、深青;布。看到父亲的穿着,老师想知道作者当时穿的是什么衣服啊?(紫毛大衣)把好的留给儿子,可以看出父亲对儿子非常疼爱。同时,父亲自己的穿戴也说明,怎么样?──家境不好,心情忧伤,而且在这样的情况下,父亲还为我买橘子,是不是更加突出父爱的崇高啊。
“蹒跚地走到铁道边”,这是不是写父亲走路的姿势啊,对;“蹒跚”是走路一瘸一拐的样子,父亲不是瘸子啊,他走路的姿势为何是蹒跚呢?因为父亲肥胖体衰,所以步履艰难,烘托出父亲对儿子深挚的爱。
“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是不是写父亲爬月台的动作啊,首先“探”字写出了父亲体胖动作不灵便,下铁道小心翼翼;“攀”是写手的动作,既写出月台的高度,又可以想象父亲爬月台时吃力的样子;“缩”是写脚的动作,表现了父亲的年老体衰,动作迟缓,不可能像年轻人那样灵活,一撑即上;“向左微倾”是写身体的动作,一是右手支撑有力,二是因为要把右脚跨上月台有困难,要借助身子的倾斜。
那这一整段通过父亲的穿着、走路的姿势以及爬月台时艰难的动作这一系列的形象刻画都能看出父亲买橘子的过程非常艰难,既然买橘子的过程这么艰难,(PPT⑩)父亲为何还要坚持去买这橘子呢?这位同学说:橘,有吉的谐音,里面包含了父亲对儿子的希望,希望儿子能够平平安安;还有同学说是因为父亲担心儿子路上口渴,橘子可以为儿子解渴。嗯,同学们都说的很有道理,其实不管怎么说父亲买橘子是不是都是为了儿子,因为他疼爱自己的儿子。
六、拓展延伸
(PPT11)父母爱子女之心无微不至,本文以小见大,将父母的“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挚爱全部凝聚在这个背影里,读了本文,你会想到父母平时对自己的许多爱了吧,其实所有的亲情之爱都是感人的,也许你承受着却没有发觉,也许你失去了才觉珍贵。接下来,老师为大家播放一个短片。播放短片
七、小结
短片看完了,相信每位同学都有很深的感触。(PPT12)其实父母的爱很平常,也很实在:也许只是一个眼神,也许只是一句叮咛,也许只是早餐时装在你书包里的一盒牛奶„„但父母的爱也很伟大,值得我们去感恩。大家不妨试着在父母疲倦时端上一杯热茶,在餐桌上给他们夹一次菜,在他们工作之余给他们捶捶背、揉揉肩„„
用心观察他们的反应,用笔记下你们的感受。
八、布置作业(PPT13)
①找出文中父亲所说的话,这些简单的话语包含着父亲怎样的深情?
②写一篇500字的小短文,记述你和你父母之间让你感动的一件事。
第三篇: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文成语
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文成语汇编
锐不可当:
〖解释〗锐:锐气;当:抵挡。形容勇往直前的气势,不可抵挡。
〖示例〗那是~,无坚不摧的。
转弯抹角:
〖解释〗抹角:挨着墙角绕走。沿着弯弯曲曲的路走。比喻说话绕弯,不直截了当。
〖示例〗他说话总是直来直去,从不~。
张皇失措:
〖解释〗张皇:慌张;失措:举止失去常态。惊慌得不知怎么办才好。
〖示例〗不管风浪多大,他也不会~的。
荡然无存:
〖解释〗荡然:完全空无。形容东西完全失去,一点没有留下。
微不足道:
〖解释〗微:细,小;足:值得;道:谈起。微小得很,不值得一提。指意义、价值等小得不值得一提。
大庭广众:
〖解释〗大庭:宽大的场地;广众:为数很多的人群。指聚集很多人的公开场合。
〖示例〗这是秘密的事,他敢在~之下喧扬起来?
长途跋涉:
〖解释〗跋涉:翻山越岭、趟水过河。指远距离的翻山渡水。形容路途遥远,行路辛苦。
穷愁潦倒:
〖解释〗穷愁:穷困愁伤;潦倒:颓丧,失意。穷困愁苦,失意消沉。形容读书人境遇困苦,意志消沉。
鸡零狗碎:
〖解释〗形容事物零碎细小,不成系统。
〖示例〗那~的事,恕不细说,但值得大书特书的奇迹,放过未免可惜。
低眉顺眼:
〖解释〗低着眉头,两眼流露出顺从的神情。形容驯良、顺从。
惟妙惟肖:
〖解释〗描写或模仿的非常逼真。
〖示例〗她扮演一位英雄的母亲,言谈举止,无不惟妙惟肖。
因地制宜:
〖解释〗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
〖示例〗定个收入指标,实事求是,~。
销声匿迹:
〖解释〗销:通“消”,消失;匿:隐藏;迹:踪迹。指隐藏起来,不公开露面。用于人或事物。
周而复始:
〖解释〗周:环绕一圈;复:又,再。转了一圈又一圈,不断循环。
草长莺飞:
〖解释〗形容江南暮春的景色。
天衣无缝:
〖解释〗神话传说,仙女的衣服没有衣缝。比喻事物周密完善,找不出什么毛病。褒义词。
〖示例〗这篇文章立意明确,论述周到、深刻,真可谓~。
在劫难逃:
〖解释〗旧时迷信的人认为命里注定要遭受的灾难是无法逃脱的。现有时也用来指某种灾害不可避免。贬义词。
束手无策:
〖解释〗像捆住了双手,没有一点办法。
〖示例〗船工们面面相觑,束手无策。
物竞天择:
〖解释〗物竞:生物的生存竞争;天择:自然选择。生物相互竞争,能适应者生存下来。原指生物进货的一般规律,后也用于人类社会的发展。
无动于衷:
〖解释〗衷:内心。心里一点儿也没有触动。指对应该关心、注意的事情毫不关心,置之不理。
〖示例〗面对集体财产遭到大火的威胁,我们怎么能~呢?
变化多端:
〖解释〗端:头绪。形容变化极多。也指变化很大。
〖示例〗旧朋友是~,几乎是不剩一个了。
日薄西山:
〖解释〗薄:迫近。太阳快落山了。比喻人已经衰老或事物衰败腐朽,临近死亡。
气息奄奄:
〖解释〗形容呼吸微弱,快要断气的样子。也比喻事物衰败没落,即将灭亡。油光可鉴:
〖解释〗形容非常光亮润泽。
〖示例〗他年近三十岁,留着‘西洋装’的头,梳的蓬蓬的,~。
抑扬顿挫:
〖解释〗抑:降低;扬:升高;顿:停顿;挫:转折。指声音的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深恶痛绝(疾):
〖解释〗恶:厌恶;痛:痛恨;绝:极。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
〖示例〗不象他对于墨家那样的真心的~。
粗制滥造:
〖解释〗滥:过多,不加节制。写文章或做东西马虎草率,只求数量,不顾质量。
藏污纳垢:
〖解释〗污、垢:肮脏的东西。比喻隐藏或包容坏人坏事。
〖示例〗这个地方曾经是一个~的黑窝。
郁郁寡欢:
〖解释〗郁郁:发愁的样子;寡:少。形容心里苦闷。指闷闷不乐。
〖示例〗在她给余永泽和王晓燕的信中充满了悲天悯人和~的情绪。
鹤立鸡群:
〖解释〗象鹤站在鸡群中一样。比喻一个人的仪表或才能在周围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
〖示例〗正在谈论,谁知女儿国王忽见林之洋杂在众人中,如~一般。
正襟危坐:
〖解释〗襟:衣襟;危坐:端正地坐着。整一整衣服,端正地坐着。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
〖示例〗R先生把我请在一把上位的太师椅上坐下,~和我对话起来。
诚惶诚恐:
〖解释〗诚:实在,的确;惶:害怕;恐:畏惧。非常小心谨慎以至达到害怕不安的程度。
〖示例〗一些成了惊弓之鸟的部员们算也~地先后把那段危险的地面通过了。
无可置疑:
〖解释〗事实明显或理由充足,没有什么可以怀疑的。
黯然失色:
〖解释〗黯然:心里不舒服、情绪低落的样子;失色:因惊恐而变以脸色。本指心怀不好,脸色难看。后多比喻相形之下很有差距,远远不如。
〖示例〗所有同类题材的绘画和它比较起来,都~。
恰如其分:
〖解释〗指办事或说话正合分寸。
〖示例〗老师举的这个例子恰如其分,同学们很快就掌握了这种方法。
油然而生:〖解释〗自然地产生(某种思想感情)。
花团锦簇:
〖解释〗锦:有文彩的丝织品;簇:丛聚。形容五彩缤纷,十分鲜艳多彩的景象。也形容文章辞藻华丽。
〖示例〗上下人等打扮的~。
美不胜收:
〖解释〗胜:尽。美好的东西很多,一时看不过来。
〖示例〗展览馆里展出的各种工艺品琳琅满目,~。
繁花似锦:
〖解释〗繁:多而且茂盛。锦:织有彩色花纹的锦缎。许多色彩纷繁的鲜花,好象富丽多彩的锦缎。形容美好的景色和美好的事物。
风云突变:
〖解释〗风云:比喻变幻动荡的局势。局势突然发生了变化。
不可名状:
〖解释〗名:用言语说出;状:描绘,形容。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落英缤纷:
〖解释〗形容落花纷纷飘落的美丽情景。
〖示例〗四次来游,满天满谷的~;树上剩得青叶与绿叶,更何处寻那淡红娇嫩的樱。
期期艾艾:
〖解释〗形容口吃的人吐辞重复,说话不流利。
〖示例〗感情的激动使我说话~了。
拖泥带水:
〖解释〗比喻说话做事不干脆利落。
〖示例〗这篇文章~,读起来索然无味。
海誓山盟:
〖解释〗指男女相爱时立下的誓言,爱情要象山和海一样永恒不变。与“信誓旦旦”不同。
〖示例〗非是我夸清正,只为他星前月下,亲曾设~。
长吁短叹:
〖解释〗吁:叹息。长一声、短一声不住地叹气。形容发愁的神情。
千山万壑:
〖解释〗壑:山沟。山峦连绵,高低重迭。
盛气凌人:
〖解释〗盛气:骄横的气焰;凌:欺凌。以骄横的气势压人。形容傲慢自大,气势逼人。
不自量力:
〖解释〗量:估量。自己不估量自己的能力。指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实力。
相形见绌:
〖解释〗形:对照;绌chù:不够,不足。和同类的事物相比较,显出不足。
沧海桑田:
〖解释〗桑田:农田。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鼠目寸光:
〖解释〗形容目光短浅,没有远见。
〖示例〗我们从小就应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决不做鼠目寸光的庸人。
相辅相成:
〖解释〗辅:辅助。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辅助,缺一不可。
〖示例〗学习和复习,是用以掌握知识和巩固知识的两个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目空一切:
〖解释〗什么都不放在眼里。形容极端骄傲自大。
莫衷一是:
〖解释〗不能决定哪个是对的。形容意见分歧,没有一致的看法。
〖示例〗人们议论纷纷,~。
胸有成竹:
〖解释〗原指画竹子要在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后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意。
〖示例〗毛委员~,决定马上向南去追赶部队。
不容置疑:
〖解释〗不允许有什么怀疑。表示论证严密,无可怀疑。
〖示例〗报告的内容与群众反映的情况一致,~。
一视同仁:
〖解释〗原指圣人对百姓一样看待,同施仁爱。后多表示对人同样看待,不分厚薄。
〖示例〗警察却不怕自行车,更不怕洋车和三轮儿。他们对洋车和三轮儿倒是~,一个不顺眼就拳脚一齐来。
任劳任怨:
〖解释〗任:担当,经受。不怕吃苦,也不怕招怨。
引经据典:
〖解释〗引用经典书籍作为论证的依据。
〖示例〗吃到这些臭东西,还要替他考证,你也忒爱~了。
悠游自在:
〖解释〗形容悠闲而舒适。同“悠游自得”。
当行出色:
〖解释〗指做本行本业的事,成绩特别显著。
肃然起敬:
〖解释〗肃然:恭敬的样子;起敬:产生敬佩的心情。形容产生严肃敬仰的感情。
囊萤映雪:
〖解释〗原是车胤用口袋装萤火虫来照书本,孙康利用雪的反光勤奋苦学的故事。后形容刻苦攻读。
随机应变:
〖解释〗机:时机,形势。随着情况的变化灵活机动地应付。
〖示例〗总而言之,我们做官,总要~,能屈能伸,才不会吃亏。
油嘴滑舌:
〖解释〗形容说话油滑,耍嘴皮子。
〖示例〗这个人~的,很使人烦。
一马当先:
〖解释〗原指作战时策马冲锋在前。形容领先。也比喻工作走在群众前面,积极带头。
〖示例〗李自成看见敌人增加了援军,士气复振,就赶快把人马整顿一下,由他~,继续猛冲猛攻。
顾名思义:
〖解释〗顾:看;义:意义,含义。从名称想到所包含的意义。
〖示例〗桂花蝉~,想是香味如桂花,或因桂花开时乃有,未详。
逢场作戏:
〖解释〗逢:遇到;场:演戏的场地。原指旧时走江湖的艺人遇到适合的场合就表演。后指遇到机会,偶尔凑凑热闹。
八面玲珑:
〖解释〗玲珑:精巧细致,指人灵活、敏捷。本指窗户明亮轩敞。后用来形容人处世圆滑,待人接物面面俱到。贬义。
〖示例〗原来宝廷的为人,是~,却十分落拓。
看风使舵:
〖解释〗看风向转发动舵柄。比喻看势头或看别人的眼色行事。
〖示例〗有些人惯于~,看领导眼色行事。
左右逢源:
〖解释〗逢:遇到;源:水源。到处遇到充足的水源。原指赏识广博,应付裕如。后也比喻做事得心应手,非常顺利。
〖示例〗这样,他们在落笔的时候,便已有着“成竹在胸”、“~”的形势。
孤陋寡闻:
〖解释〗陋:浅陋;寡:少。形容学识浅陋,见闻不广。
第四篇:人教语文八年级古诗(本站推荐)
人教语文202_新版八年级下册古诗文汇总(18篇)
(前加▲者为新选入篇目)
1、桃花源记(东晋)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2、小石潭记(唐)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huáng)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quán)石底以出,为坻(chí),为屿,为嵁(kān),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yǐ)然不动,俶(chù)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dǒu)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cī)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qiǎo)怆(chuàng)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
3、海国记(节选)(清)沈复
嘉庆四年,岁在己未,琉球国中山王尚穆薨。世子尚哲先七年卒,世孙尚温表请袭封。中朝怀柔远藩,锡以恩命,临轩召对,特简儒臣。
于是,赵介山先生,名文楷,太湖人,官翰林院修撰,充正使;李和叔先生,名鼎元,绵州人,官内阁中书,副焉。介山驰书约余偕行,余以高堂垂老,惮于远游。继思游幕二十年,遍窥两戒,然而尚囿方隅之见,未观域外,更历瀴溟之胜,庶广异闻。禀商吾父,允以随往。从客凡五人:王君文诰,秦君元钧,缪君颂,杨君华才,其一即余也。
五年五月朔日,随荡节以行,祥飆送风,神鱼扶舳,计六昼夜,径达所届。
凡所目击,咸登掌录。志山水之丽崎,记物产之瑰怪,载官司之典章,嘉士女之风节。文不矜奇,事皆记实。自惭谫陋,甘贻测海之嗤;要堪传言,或胜凿空之说云尔。
4、关雎 《诗经·周南》
关关雎鸠,在河之州。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5、蒹葭 《诗经·秦风》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
6、式微 《诗经·邶风》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
7、子衿 《诗经·郑风》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8、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9、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
10、北冥有鱼 《庄子·逍遥游》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11、虽有嘉肴 《礼记·学记》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12、大道之行也 《礼记•礼运》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13、马说(唐)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4、卖炭翁(唐)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 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 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5、题破山寺后禅院(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16、送友人(唐)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
17、卜算子·定慧院寓居作(北宋)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18、卜算子·咏梅(南宋)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已是黄昏独自愁,零落成泥碾作尘,更著风和雨。只有香如故。
第五篇:人教八年级上册语文所有单元教学计划
第六单元教材计划
一、单元分析
本单元共选了九篇古代诗文,编为五课。这些作品都在描写自然山水之美中,融入了作者的细腻情思,是人心和自然的交融,是人与自然的交流与对话。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本单元,不仅要注意培养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品味这些诗文的优美意境,还要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对山水景物的感悟能力、欣赏能力。
1、课文分析
《三峡》是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水经注》中的名篇。文章以凝练生动的笔墨,描写出了三峡的雄奇险峻、清幽秀丽的景色,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欣赏之情。
《答谢中书书》是南朝梁的思想家陶弘景的一封回信。文章以清俊的笔触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并通过借古证今,强调了山川之美,表达出作者沉醉山水超脱俗世的愉悦之情和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记承天寺夜游》是北宋大文学家苏轼的名篇。全文通过对庭院的月光的描写,创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艺术境界,传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
《观潮》是南宋周密的晚年力作。文章运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方法,描写了南宋时期钱塘江海潮的景象和观潮的盛况,流露出身为南宋遗民的故国之思和亡国之怨。
《湖心亭看雪》是明末著名作家张岱的作品。文章用清新淡雅的笔墨,写出了雪后西湖奇景中游湖人的雅趣,寄寓了作者无限的故国情思。
《归园田居》是晋代大诗人陶渊明的诗作。诗歌描写了作者弃官务农后田园劳作之乐,表现了作者不与污浊现实同流合污的愿望。
《使至塞上》是唐代诗人王维的诗作。诗歌叙述了作者出使塞上的艰苦行程,描绘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表现了作者抑郁、孤寂的思想感情。
《渡荆门送别》是唐代大诗人李白青年时代的作品。诗作通过对出蜀至荆门沿途所见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大好河山的赞美和对故乡的无限爱恋之情。
《登岳阳楼》则表现了作者登楼看景而慨叹北宋灭亡的历史。
2、关于研讨与练习
本单元的练习设计除了有关于字词学习、课文内容和艺术特点
这类题目外,还设计了一些探究性学习和拓展性内容的研讨与练习题目,我认为这些题目对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语文能力都很有帮助。
比如在《三峡》一课中,练习给出了一首李白描写三峡风光的诗歌,要求学生阅读之后能说出它和课文之间的联系,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比较阅读能力。《观潮》的练习要求学生将一首写观潮的宋词改写成一篇记叙文。这首词同课文的题材一致,不仅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联想能力,也能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而《湖心亭看雪》一课中的两个练习:“柳宗元的《江雪》描写的也是雪景,也写到人的活动,体会它和本文在描写手法和表达情感上的异同。”“课外搜集描写西湖的诗文,并互相交流。”一个是比较阅读,一个是课外知识拓展。《诗四首》练习中要求学生思考讨论《红楼梦》里香菱对“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鉴赏,是为了引起学生品味名句的兴趣。另一题“试从这几首诗中任选一首,根据你的理解,用文字或绘画把你的阅读感受描绘出来。”更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培养学生面对古诗的联想、想像能力。
3、关于综合性学习
本单元主要学习怎样搜集资料。搜集资料、获取信息不仅在语文及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很重要,也是现代信息社会人们生活中一项必备的能力。本单元学习搜集资料的三种常用方法,通过在搜集资料的专题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活动能力和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本单元设计的三个专题都是为了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实际操作能力。教师还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掌握搜集资料方法的重要性。有相当多的学生面对搜集资料的选题,无从下手,所以掌握操作性强的方法极为重要。最好确定一个选题,分别采用到图书馆、实地调查、上网搜集等方法来搜集资料。这个过程一定要落到实处,从理论上来看,这三个方法都很简单,但是实际操作起来会遇到许多具体问题。比如,怎样才能做到查询过程简便快捷,怎样把众多的材料进行科学的分类与管理等,都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的。还要注意对材料进行概括综合。与同一选题相关的材料很多,学生往往容易被材料所淹没。教师要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确定主选题下的子选题,缩小查找范围,力求事半功倍。
搜集资料的过程中,教师可指导学生上图书馆、上网查询。教师要及时解答学生在搜集资料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实地调查采访,如果没有条件的可以不集中组织。但是要将此项活动落实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节假日去旅游,要养成随时记录或拍照的好习惯,把各地的神话传说、逸闻趣事、诗文妙语、科学数据等等记录下来,形成自己的小小知识库,写作时就不会感到“书到用时方恨少”了。
二、单元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
1、积累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把握它们的读音和意义;积累一定数量的常用虚词和句式,把握它们的用法;
2、反复诵读,在整体感知本单元课文的基础上品味诗文中的优美意境;
3、培养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4、学习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过程和方法目标:
1、通过课前预习,使学生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疏通文章,并查找和课文有关的背景材料和作者资料。
2、把握文章的脉络和写法,抓住文章的主体内容,有效地提高学习文言文的能力。
3、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朗读、断句、背诵、译文,增强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4、揣摩语言,提高对文言文作品的赏析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联系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美丽的山川景色,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用自己的心灵去体会自然,融入自然。
三、教学重难点:
1、积累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虚词的含义,把握它们的用法;
2、熟读成诵,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品味诗文中的优美意境;
3、通过了解文章的背景及当时作者所处的环境、心态来把握文意,更有效地体会和感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4、运用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进行写景散文的写作训练。
四、教学设想:
1、本单元所选课文大都是以抒写自然景色为内容的古代诗文,因此宜充分寻找各课的教学资源,借助图片、音像等使学生对课文有直观认识,把书面语言形象化,便于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2、真正的“熟读”应是一种美的享受和美的创造。苏轼说:“三分诗,七分读。”此言道出了诗文诵读的重要性。古诗文教学尤其重视诵读训练,因此本单元宜以训练学生学习诵读的基本技能为主,以读代讲,从而达到理解、品读、鉴赏的目的。
3、落实古诗文中的词句理解依然是学生学习古诗文的一个重难点,不能放松。基于学生目前普遍对古诗文的释词译句感觉枯燥无味的情况,宜着重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大胆放手让他们借助工具书和课本注释自行翻译,教师无须逐字逐句讲解,避免一言堂的情况发生。
4、为了全面了解作家作品,自主地查阅搜集资料是必不可少的学习方法,这样可以使学生真正做到“立体的懂”,而不是“平面的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