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5号文库

第二次学生问卷调查分析报告修改版

第二次学生问卷调查分析报告修改版



第一篇:第二次学生问卷调查分析报告修改版

滁州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有效融合的实践研究》

(学生卷第2次)

一、调查背景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要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图形与几何)的有效融合,注重实效。要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开发并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有效地改进教与学的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可能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虽然我们都知道把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融合到一起,但教学效果不太理想。为了更好的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有效的融合到一起,于是组织了这次问卷调查。

二、调查目的

本次问卷调查目的是为了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更好的融合到一起,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同时为我校市级课题“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有效融合的实践研究”进一步提供研究材料。

三、调查时间、内容、对象及调查情况

调查时间为202_年11月22日。调查表以学生对信息技术与“图形与几何”有效融合的十个方面进行调查。调查对象为新区实验小学1-6年级(每个年级随机选取1个班级)的学生。参与本次问卷调查学生有329人,实收329份,回收率100%。

四、调查过程 1.研究调查计划 2.拟定调查问卷 3.开展调查 4.上交问卷及统计 5.进行综合统计分析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有效融合的实践研究问卷调

查分析(学生卷第二次)

成绩统计表:(第一次)

A123456789BCDE22.12%65.60%14.10%70.60%26.44%44.55%60.31%31.28%39.44%26.10%57.70%23.59%34.94%24.21%70.04%51.60%35.53%33.31%21.12%30.91%20.18%4.81%50.96%5.19%3.53%3.83%4.17%36.42%8.60%22.47%14.02%20.52%16.82% 10(第二次:)

A12345678910BCDE79.69%91.25%0.06%87.50%15.75%71.69%88.75%35.39%20.26%26.00%19.06%8.10%24.36%13.44%86.81%32.81%12.19%32.25%21.43%28.29%1.25%0.65%75.58%0.94%0.56%0.50%0.94%32.36%24.38%20.76%33.78%24.95%0.15% 1.你知道什么是信息技术吗?()A、知道且能准确表述

B、知道部分、不完整

C、不知道

分析:目前为止仍有小部分学生对于“什么是信息技术?”的了解不够完整,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知识拓展和外延。

2.你认为借助信息技术辅助图形教学时,学习起来更轻松吗?()A、很轻松

B、没变化

C、不轻松

分析:绝大多数同学再次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很轻松 ”,且比上次明显增多,更充分说明信心技术辅助教学让孩子感觉到很轻松。3.你希望以怎样的方式学习几何图形课()A、教师照本宣读并讲解 B、小组合作学习C、借助多媒体直观、生动形象演示学习

分析:四分之三以上的学生选择“借助多媒体直观、生动形象演示学习”,说明借助多媒体教学几何图形课以声形并茂的形式展示教学内容,学生很是喜欢这种学习方式。

4.学习有关图形与几何知识时,使用多媒体(课件、投影、视屏等)展示你觉得方便吗?()

A、很方便 B、一般 C、不方便

分析:本题的结果又呈现出很高的一致性,告诉我们使用多媒体(课件、投影、视屏等)展示有关图形与几何知识优越性。5.你认为应用信息技术辅助图形教学是否越多越好?()A、越多越好

B、适合就好

C、越少越好

分析:绝大多数学生支持应用信息技术辅助图形教学,并提出要“适合就好”。提醒我们教师在用信息技术辅助图形教学时要把握住“度”以及用在合适的地方。

6.你更愿意教师多采用信息技术辅助图形教学吗?()A、更愿意

B、愿意

C、不愿意

分析:数据充分说明孩子“更愿意” 或 “愿意”教师多采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7.对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辅助图形教学,在今后有关图形的课堂教学中,你希望教师都采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吗?()

A、希望

B、一般 C、不希望

分析:五分之四以上的学生“希望”老师在今后有关图形的课堂教学中都采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学生需要的就是教师乐于奉献的。教师在备课时要多备学生、多从学生的角度考虑如何教学,只有这样的课堂才能成为高校的课堂、学生喜欢的课堂。

8.信息技术在图形与几何的教学中你觉得有哪些优点?()【多选】

A、学习素材丰富多彩 B、动画演示生动形象 C、图形学习灵活有趣

分析:本题反映出信息技术在图形与几何的教学中的优势很多特别能将“学习素材丰富多彩”,将会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产生深远的影响。

9.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辅助图形教学时,你认为失败的地方主要在哪里?()【多选】

A、内容太多,演示速度快,来不及思考和吸收

B、和教学内容脱节,冲淡主题 C、教学内容不适合应用多媒体 D、生搬硬套信息技术的使用,不能达到教学目标 E、其它 分析:本题值得我们反思,提一醒我们在今后应用信息技术辅助图形教学时的注意环节,要时刻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努力打造学生满意的课堂。

10.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辅助图形教学时,你认为成功的地方主要在哪里?()【多选】

A、和教学内容有机地融合,恰到好处 B、让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形象化、清晰化 C、把课堂还给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D、恰当使用信息技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增大容量,清晰直观地做可视化思考与练习

分析:从同学们的答案可以看出,教师在应用信息技术辅助图形教学时的成功之处很多。给教师莫大的鼓舞,也告诫我们在今后的这类教学中要继续努力争取更加完美。

通过调查最终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目前为止仍有少部分学生对“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有效融合”的理解不够,平时的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知识的延伸。

2.经过近两个学期的实践研究取得显著成果绝大多数学生都喜欢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将信息技术与“图形与几何”有效融合在一起,能大大提高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乐意并有可能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3.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将信息技术与“图形与几何”有效融合在一起“度”的把握值得我们在实践中继续研究、探索。

第二篇:学生问卷调查总结分析报告

学生基本学习情况问卷调查总结分析

一、活动简介:

(一)调查时间: 202_年5月中旬

(二)调查地点:学校

(三)调查对象:二至六年级学生(下发了268份问卷,收上来256份)

(四)调查意义:

为了解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况,倾听他们的心声。便于今后的教学工作。

二、调查结果:

1.你对带上学的态度咋么样?()

喜欢上学的占90%;认为老师不关心你的学习,有点害怕的约占9%;不喜欢上学的约占1%。

2.你感觉自己的学习压力大不()

认为没什么压力的约占80%;认为还可以接受的约占20%。

3、在学校你最喜欢?()

认为竞赛活动的约占4%;认为学习和课间和课外活动和竞赛活动的约的76%;认为课间和课外活动的约占12%。

4.你对学习有信心吗()

信心十足的的约占83%;有信心无把握的约占14.55%,没有信心的约占2.45%。

5.在你所学的科目中你最喜欢的科目/()

喜欢语文、数学、思品、体育、美术等所有科目的约占48%;喜欢美术的的约占18%。喜欢体育的约占13.1%,喜欢英语的约占19.9%。喜欢科学的约占1%。

6.对课堂上老师的提问你会?()

马上回答的约占27%;想一想回答的约占71%。等别人回答的约占2%;

7、你在家是咋么完成作业?()

自主完成的约占85%;家长督促完成约占15%。

8、课堂上你会集中精力认真听吗?()

认真听的的约占76%;有时是的约占22%。很少的约占2%。

9、你有托交作业的情况吗?()

从不在约占39.28%;有时有的约占58.5%。经常有的占2.22%。

10、你抄袭别人的作业吗?()

从不在约占69%;有时有的约占27%。经常有的占2%。9、11、你和老师的关系怎么样?

无话不说的占31%,害怕的约占49%,20%不说话。

12、自己会不会自觉、自主地进行预习、复习学习内容?每次都会的约占71%,偶尔会的约占21%,从不的约占7%。

13、你愿意主动发言或主动参与小组讨论吗?

愿意的约占74%,偶尔会的约占22%,不愿意的约占4%。

14、在做作业时偶尔遇到困难怎么办?

找老师同学帮忙的约占79%,把困难放在一边不管它4%,自己想办法解决的有18%。

15、上课时老师讲课引起你的学习兴趣吗?

很有兴趣的约占68%,没感觉的约占18%,没有兴趣的约占14%。

16、当老师把你叫到办公室单独辅导你会咋么想?

老师对我期望很大,我一定不会让他(她)失望的约占92%,叫了就去应付一下约占6.35%,真烦,最讨厌去办公室了约占1.65%。

17、对教师的提问你感到紧张吗?

很紧张的约占12%,有些紧张约占9%,不紧张的约占79%。

三、由此引起的思考,(一)值得肯定方面

1.“三项工作”普遍开展得较扎实

大部分学生会自觉主动的进行预习和复习学习内容,能主动学习的占88.27%。

多数学生学习态度端正,对学习有信心占总数的83.4%。

大部分学生能够主动完成家庭作业,在做作业遇到困难是会找老师或同学帮助解决。

(二)存在问题

1.仍有个别学生出现抄袭作业和托教作业坏习惯。

2.对教师提问有些紧张。

3.部分学生有些害怕和老师说话。

4.有部分学生对老师所讲知识没有兴趣。

四、今后工作中采取的措施

教师要做到:

1.老师在布置作业上要精心,细心,所留作业要与当堂所学知识紧密相连,作业要别出心裁,别具一格。在作业量上几个主课老师要相互协调,严格控制在所规定的时间内。

2.备课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总体水平和个别学生的知识水平,精心挑选提问题目和人选。在课堂提问过程中,应注意提问题目的适用性,有效性。不能毫无规则,毫无准备的随意进行课堂提问。要保证使用的成效。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有意无意的提问偏向,既

能面向全体学生,又能照顾到个别学生。

课堂提问中,师生的交流不只局限于文化知识,教师的言行也在思想上影响着学生。所以应该注意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提高。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多表扬鼓励,少讽刺贬低。培养学生学习的信心,维护其自尊心,使其身心健康发展。另外,教师不能只看重学生回答得对错与否,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及其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和深刻性。

对不善于主动发言的学生,教师可以创造小组讨论的方式鼓励其与其他同学交流。在民主、热烈的讨论气氛中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3.作为一名老师要学生喜欢你,敢于和你交谈,说简单也简单 说难也很难,这就要看你怎么去和学生沟通怎么走进他们的生活了,作为老师你担负的责任不只是传授知识那么简单 在课堂上你是他们的老师是引导者是知识的传播者你要对学生认真负责 耐心细心的去引导和教育他们,再课堂外你要成为他们的最知心的朋友 理解他们的所作所为 看懂他们的内心世界去感受他们的情感,让学生信任你崇拜你。

4.首先得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所有的孩子生来就这样认为,并且将继续这样认为,直到我们使他们相信学习是非常艰难和讨厌的工作。有一些孩子则从来没有真正的遇到这个麻烦,并且终其一生,他们都相信学习是唯一值得玩的有趣的游戏。我们给这样的人一个名字,我们叫他们天才。”的确,一个刚出生的孩子会认为学习是有趣的。他们经常会摆弄着一些东西,他们很好动。孩子们认

为这是很有趣的事情,他们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地认识这个世界,他们在学习着。但对于许多孩子来说,这种对学习的兴趣最长将持续到上学前。上学后,许多孩子都会逐渐地对学习、在学校的学习产生厌恶感,他们认为在学校学的知识很枯燥,没有意思。现在,我们应该转变自己的观念,重新寻找并发现学习中的乐趣,要学生树立起学习的兴趣。

不要强迫学生,给学生更多的空间,也许是因为教师和家长对学生有很高的期望,也许是因为当前社会上的竞争更加激烈,总之,现在的学生的确不轻松,许多无形的压力被加在了学生的身上。假如这些压力真的来源于日趋发展的世界,我们无可厚非。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许多压力是教师和家长所造成的,这时我们需要说的是:不要总是强迫学生,给学生更多自己的空间吧。在学生们“自由”的基础上,老师和家长应该注意启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比如老师在上课时多使用一些幽默的语言,有条件时多安排一些实验,启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把理论变得贴近生活„„这样可以让学生自己认识到学习的趣味性和必要性,也就会自觉地学习了。

通过此次对学生的基本学习情况进行调查后,我们学校要及时纠正教师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良现象,坚决扼止不规范甚至严重违背教育科学的教学、教学管理行为,努力保护学生身心健康。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将扬长避短,弥补不足为孩子们营造更加和谐的成长环境。

5.

第三篇:学生问卷调查情况分析

学生问卷调查情况分析

为了便于更好的管理好学校,把学校变得越来越好,上周对全校学生做了一次问卷调查,现分析如下:

本次问卷一共设置了9道选择题,3道问答题。对于“你喜欢什么样的学校”有49%的学生选择“教师待人公平”,49%的学生选择学校的教学成绩优秀,1%的学生选择学校有名气,1%的学生选择学校设施好;对于“喜欢什么样的老师”90%的学生喜欢待人公平,乐于交谈的老师,5%的学生喜欢理解学生,5%的学生喜欢幽默慈祥的老师;有97%的学生认为“学校的环境卫生”整洁美观,3%的学生认为比较整洁;80%的学生的“到校时间”是7:40,20%的学生是7:30(六年级居多);学生“喜欢的课余活动方式”基本上都是和同学玩,有10%的学生分别喜欢看课外书和看电视;对于“你喜欢空竹吗”这个问题,有30%的学生选择喜欢(集中在高年级),20%的学生选择无所谓,50%的学生选择不喜欢(基本上低年级居多);有50%的学生欢迎教师家访,有44%的学生选择无所谓,6%的学生选择不欢迎;对于“你觉得学校提供的课余活动场所丰富吗”这个问题,65%的学生选择还可以,35%学生选择丰富;有50%的学生认为“红领巾监督岗对于督促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非常有用(集中在低年级),50%的学生认为一般(集中在高年级)。对于第一个问题,90%的学生喜欢干净、整洁、美丽的校园,并且选择无建议,有10%学生希望学校的乐园新进一些游乐设施,并且种一些花草,让学校变得更美丽;对于第二个问道题,99%的学生认为老师很好,无建议,1%的学生希望老师能公平待人,乐于交谈。对于第三个问题,93%的同学比较认可红领巾监督岗,希望红领巾监督岗更严厉一些,7%的学生对红领巾监督岗提出建议,希望下次看到没有戴红领巾的现象,不要没收,提醒学生带上。

根据上面的分析,我们发现同学们非常热爱自己的学校和自己的老师,也希望我们的学校变得更好,所以看到同学们的答卷,我非常感动,同时,根据同学们提出的意见,我也认真做了分析,根据调查分析结果,下一步我们把学校变得更好的措施为:

1.认真做好,抓好学校的日常行为规范工作;

2.做一次教师培训,让老师感受到学生的爱,同时走进学生,多和学生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想法;

3.对红领巾监督岗成员进行一次培训,使监督检查更规范。

4.做好学校的绿化工作。

第四篇:开题报告第二次修改

嘉兴学院南湖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目: 活性污泥法处理印染废水的现状及研究进展

系 别: 生化系 专 业: 环境工程

班 级: 环境工程N081 学 号: 200845849128

学生姓名: 丁昊

一、选题的背景、意义

1.印染废水现状分析

印染废水是只印染加工过程中各工序所排放的废水混合而成的混合废水,染废水水质随原材料、生产品种、生产工艺、管理水平的不同而有所差异[1]。近年来,新型助剂、染料、整理剂等在印染行业中被大量使用,难降解有毒有机成分的含量也越来越多,有些甚至是致癌、致突变、致畸变的有机物,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废水的处理难度,对环境尤其是水环境的威胁和危害越来越大[4]。废水如果不经过处理或处理未达标排放的话,不仅直接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而且严重破坏水体、突然及生态,将造成不可想象的后果。因此,了解和开放有效的印染工业废水处理技术是环境保护业一直关注的课题[5] 考虑到《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87-1992)中规定的一级标准,因此中小城镇的污水处理厂处理该镇所排放的污水,要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以减轻对当地纳污河流的污染

2、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及动态

印染废水处理工艺以生化法为主,常常与物理、化学法串联,才能取得较好的处理效果。生化法采用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活性污泥法一般用完全混合方式曝气池,生物膜法一般采用塔式生物滤池和生物接触氧化池。印染废水的处理工艺也随着染料的改进,有新的发展,并且通过研究与实践,综合处理几个成熟的处理工艺[6]。

(1)水解酸化-UASB-SBR工艺 在运行过程中,用高浓度、高碱度的煮炼和丝光废水取代清水加碱的脱硫除尘用水,达到以废治废的效果。采用调节池和酸化池共建,既保证了调节池容量的足够大,解决了印染废水多变化的难题,又节约占地和投资,由SBR排出的剩余污泥不是直接排放,而是返回了调节酸化池,在进入UASB反应池以厌氧消化后再排放出,这种污泥回流方式可使污泥基本实现稳定,易脱水,不发臭,可直接用作肥料。

(2)水解-混凝-复合生物池工艺流程

水解、混凝、处理可以降低废水PH值,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有利于后续的生物处理,混凝气浮脱色使色度去除率达76.6%,复合生物池生物量大,运行稳定。抗冲击复合强。对于可生化性较差的废水有较好的去除效果,COD去除率90.5%,BOD去除率96.6%。(3)涡凹气浮(CAF)-A/O工艺流程

原理是通过独特的涡旋曝气机将微泡注入废水中,实际使用证明,该系统非常适合于洗毛染色废水的处理,其处理效果为COD:70%;BOD:46%;SS:90%以上。

(4)新型内电解铁屑过滤塔-生物接触氧化池工艺流程

采用内电解铁屑过滤塔作为印染废水的预处理单元,铁屑过滤塔的填料有铁屑与辅料按1.5:1的比例组成,辅料的加入可以防止铁屑板结和塔内沟流并提高脱色效果。

(5)推流式曝气增氧活性污泥工艺流程

该工艺将水解酸化池前置于系统中,能将不易降解的染料、印染助剂等大分子有机物分解成小分子有机物,提高了废水的可生化性,为后续的好氧处理起铺垫作用。在活性污泥前设置了生物选择器,二沉池的回流污泥在此充分接触,提高了基质的浓度,菌胶团细菌在生物选择器中媳妇了大部分的溶解底物,在后续的活性污泥池中利用这部分底物继续生长。而丝状细菌在高基质浓度下生长缓慢,进入活性污泥池后可以防止污泥膨胀的产生,而且其COD和色度的去除率达到90%以上,BOD的去除率可达99%。(6)接触氧化-电解工艺流程

采用的电解池,工艺简单,又运行管理方便。客服了混凝气浮或沉淀工艺的复杂,其中电解池是集氧化还原、混凝、气浮于一体的多功能处理装置。在电解池的作用下,一方面污泥物在阳极失去电子或在阴极等到电子发生氧化或还原反应,另一方面废水中的物质如氯离子,被电解成次氯酸跟,氧化废水中的污染物,即所谓的间接氧化,而铁阳极发生溶蚀,产生的铁阳离子对废水中的胶体物质、细小悬浮物、大分子有机物等就又絮凝的作用[8]。

二、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难点及预期达到的目标

课题的研究内容如下:

1、按照废水处理工业设计计算指导丛书,进行对拟定工艺有关的主体建筑物及附属建筑物的设计计算;

2、根据各设备及建筑物的设计尺寸、废水处理厂的占地面积、常年主导风向及气候等因素进行处理厂的总平面布置;

3、依据处理厂的地形状况、各建筑物的这几高度、按照废水处理厂的高程布置原则进行废水处理厂的高程布置;

4、通过CAD技术,进行图纸绘制,包括废水处理厂的总平面图、高程图、各主体建筑物等。

本课题针某企业排放的印染废水,设计采用完全混合式活性污泥法进行处理,要求经过设计处理后,水质达到《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87-1992)中规定的一级标准。

设计水量5000t/d;水质pH 4~9;COD 800~1200mg/L;BOD5 200~300mg/L;SS 300~500mg/L;NH3-N 20-30mg/L。

三、论文详细工作进度和安排

202_.11.22-202_.2.19 完成外文翻译、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等工作; 202_.2.20-202_.3.11

编写毕业设计方案,做好设计所需前期准备工作; 202_.3.11-202_.4.10

完成工艺、设备设计计算,编写设计说明书;

202_.4.11-202_.5.1

用Auto CAD画出污水收集和预处理工艺流程和主要设备、构筑物图;

202_.5.1-202_.5.12

毕业设计初稿撰写、修改及定稿,评阅; 202_.5.15-202_.5.22 论文ppt制作、参加设计答辩,提交与毕业设计相关的其它材料。

202_.5.24-202_.5.30 毕业论文答辩资格审查、答辩和成绩评定。

四、主要参考文献:

[1]吴济华,文筑秀.纺织印染废水处理工艺[J].工业给排水,202_.21-24.[2]袁飞,徐晓丹.印染废水处理工艺的实践与探讨[J].污染防治技术,202_(8):60-61.[3]朱月海.印染废水处理工艺及浅析[J].工业给排水,1999.31-39.[4]景晓辉,尤克非,丁欣宇,等.印染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与进展[J].南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_(9):23-27.[5]张宇峰,滕洁,张雪英,等.印染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J].工业水处理,202_(4):23-27.[6]彭会清,许开.印染废水处理现状与进展[J].四川纺织科技,202_:1-14.[7]明银安,陆晓华.印染废水处理现状及其发展方向[J].工业安全与环保,202_(8):16-19.[8]赵庆良,李伟光.特种废水处理技术[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2_.30-49.[9]唐受印,戴友芝等.废水处理工程(第二版)[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2_.36-237.[10]张忠祥,钱易.废水生物处理新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2_.33-185.[11]高廷耀,顾国维.水污染控制工程(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3-231.[12]陈家庆.环保设备原理与设计[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2_.92-312.[13]张大群.污水处理机械设备设计与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2_.127-153.[14]高峻发,王社平.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2_.131-198.[15]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院主编.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一、九、十一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70-527.指导教师审核意见:

系意见:

学院意见:

签字: 签字: 签字: 年 月 年 月 年 月 日

第五篇:学生学习方式问卷调查及分析报告

学生学习方式问卷调查及分析报告

永安二中张先村

调查目的 :为了了解我校学生学习方式现状和学生学习效果,深入掌握教与学当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我校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加强教学科研管理服务。教务处设计了本次问卷调查表,分别从课堂学习方式,课堂提问、课堂内容、课堂发言、提出建议等方面设置了10个问题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时间:202_年9月14日

调查班级:九(1)班

调查人数:46人

调查结果:

1、你喜欢的学习方式

A、合作学习B、自主学习C、探究学习D、研究性学习E、基于对话的学习F、利用网络学

2课堂上你最喜欢

A、3、你知道要上的课的内容吗?

A4、课堂学习中你用什么途径解决问题?

A5、当你的看法和老师不一致时,怎么办?

A、争取发言

6、当老师提问同学时,你在干什么?

A7、有自由表达看法的机会吗?

A、经常有B、有,但不是很多C、很少有

8、你认为老师课堂教学在时间分配上总体现状如何?

A、C、教师讲课所占时间合适

9、你上课时的状态大体如何?

A、总是在思索为什么

10、你希望怎么学习,对老师的教学有什么意见或建议

希望老师多让学生实践,希望老师上课讲详细些,希望老师多出些练习等

统计分析:

一、学习方式

从第一个问题当中可以看出学生到自由学习更喜欢占33%,基于对话的学习和利用网络学习占2%,学生上课中自我表现欲望大,希望得到认可,对于单纯的传统教学不太喜欢,其他的学习方式因为条件和实施的难度大些,学生不太喜欢。

二、学生课堂喜欢方式

从第二个问题当中可以看出学生大多数人还是喜欢老师讲解。这跟我们传统当中老师教学方式和学生个认知能力有关,学生对老师有依赖比较大。同时学生也希望教学当中有多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三、学习计划

课前有复习计划者占74%,这些数据说明学生明确计划对学习的重要意义,知道要制订相关计划。但有计划不等于学习就有保障了,事实上,有学习计划者76%是没有完全执行或不执行的;有复习计划者也有50%是偶尔制订的,更遑论落实到行动中去了

四、学生课堂学习上问题解决的途径

学生处在一个集体当中,班级每个人的层次和水平是不同的,同学对学习当中碰到的问题更喜欢与同学之间进行交流来处理,占到41%。说明同学之间更有团结意识也更容易交流,但层次较好的同学则喜欢自己独立思考,班级上总是有一批类子生,他们的习惯上更喜欢自己处理问题。

五、学生回答问题与老师不同时,学生的处理

从学生的答卷来看学生争取发言过其占到52%,说明学生大多数同学还是在认真听讲,专心学习,有跟着老师的思路在走。有些学生只是静心听别人的发言,他们对回答没有多少欲望。说明一堂课,并不是都能调动每个学生

六、学生学习态度

总体来看,在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态度是相当认真的,认真观察、积极思考的学生占41%;有11%的学生会经常开小差,但是,课堂学习中,主动学习、积极参与的学生的比例也不高,能主动陈述自己的想法的占41%;有48%的同学在观望,不积极进行思考。

七、学生发表看法的机会

课堂当中老师有给学生一定的机会来回答问题 但不是很多,有占43%的学生认为教学当中存在这种情况,有37%的学生认为很少有。说明我们教师在教学当中还存在“一言堂”的现象,这种课教学效率不高。

八、学生对老师上课时间合理性的回答

有54%的学生认为老师讲课所占的时合理的这说明老师有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出发组织教学活动。有26%的学生认为老师上课要多讲,有20%的学生认为老师要少讲,从中说明不同层次的学生对教学的不同要求。

九、学生自己上课状况

有65%的学生认为能把握知识要点,说明老师上课有从学生教学实际出发,有认真精心备好每一课,大多数学生上课专心听课,认真做好笔记,懂得学习。但有些学生缺乏自由观点,总想记住老师的每句话,这是不现实的,说明学困生还是有存在的。

十、学生的希望。

学生对老师提出的建议是比较客观的,大多希望老师在课堂上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参与其中,希望老师采取更多有效的教学方式。

调查结论:

一、学生有想学好知识的良好意愿,学生有进行自我学习的习惯,学生当中蕴藏着无限的智慧,他们创造能力有待于我们在教学当中给予重视和深入挖掘。

二、大部分学生学习态度端正,有较好的学习习惯。大多数时候上课时能专心致志地学习,认真听老师上课,做好笔记,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自我能力较强。但在上课当中也有一些学生不认真听讲,学困生存在一定的比例,要想提高好整体的成绩就不能放弃对学困生的关注和指导,要从总体上提高成绩就要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来吸引学生,要尊重学生的观点和意见,增强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由于学生性格差异及学习品质不同,有些学生在活动中不积极参与,坐享其成,使自主、合作学习成为部分学生的任务,达不到促进全体参与的目的,这是我们教学当中碰到的一个难题,要多想些办法来调动他们参与课堂的学习

四、教师要转变教学方式、方法,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深入进行新课程改革,与时俱进,积极探索新情况下教育教学改革,强化自我教书育人的水平和素养,提高个人业务能力,更好胜任教育工作。教学对策:

1、充分认识学习方式养成的重要性,营造积极的舆论氛围,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有关学生学习方式养成的理论书籍、刊物和文件,增强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方式养成的技能,在全校掀起良好学习方式养成的热潮。

2、虽然我们努力在接受新的观念,但有时传统的思想还会左右我们的思想和行为,所以并非在每一节课上我们都能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时课上还是以讲解语言知识为主,学生的自主、探究不够。我们还要继续学习,不断研究,坚持教学实践并及时反思总结,不断提升自己。

3、认真抓好自习课,给学生习惯养成提供时间上的保证。复习和预习习惯以及自主学习的习惯是在时间自主的条件下形成的,离开了时间自主,这些习惯的养成都将成为一句空话。

4、各教研组根据新课程要求和学科特点,研究制订具有针对性和指导性的学习方法指导,与学生学习常规一并贯彻于学生学习的各个环节。并制订各个环节具体的学习方法,如如何指导学生预习、如何指导学生复习、如何指导学生听课、如何指导学生笔记、如何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等等。

5、学校要像抓教学质量一样抓学生学习方式习惯的养成。要高度重视,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将这项工作落到实处。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