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志向阅读答案
《志向》阅读原文:
李大钊还很小的时候,就听爷爷讲过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事情。当时八国联军队伍曾经从乐亭县沿海
登陆。到处杀人劫财。在那时,李大钊胸中就埋下了仇恨帝国主义,仇恨腐败的清政的种子,他渐渐长大
以后,一种救国救民的志向,一天天在他的心里萌发。..在他读小学的时候,他的老师黄玉堂老先生给他
讲太平天国的故事,他听得非常(入神凝神)。黄先生曾把他叫到自己的屋里,问他:“你听太平天国的故
事,有什么感想啊?”李大钊抬起头,眼睛里好象像喷着火苗一般,说:“我要学习洪秀全,推翻腐败的政
府,中国要富强,不受外国欺”。后来,李大钊在天津政法学校读书的时候,他的爱国思想进一步(增长
增加)。当时一般学生,有各种各样的思想,也有各种各样的志向:有的乐和一生;有的想着花天酒地,醉
生梦死;想做个名士,游山玩水,有的糊里糊涂混日子?
李大钊每天都把时间用在读书上,他胸怀大志,(寻求寻找)中国独立富强的道路。用他的思想帮助和
启发了一些同学。在当时那样的花花世界里,大钊一尘不染,有人问他“:你这样用心读书,....将来要
干点什么呢?”他微微一笑,认真地说:“我将来,只希望做一个对老百姓有用的人!活着,以自己的本领
为民众做事;我死后,一不要棺椁,二不要埋在地下,只希望把我的尸体扔进大海里,喂肥鱼虾,供民众
食用,也使人民得到我一点好处,这就是我平生的志向!”
《志向》阅读题目:
1、萌发在文中指:
——————————————————————————————————
2、一尘不染在文中指:
——————————————————————————————————
3、读句子体会意思。
李大钊抬起头,眼睛里好像喷着火苗一般。
这句话是对李大钊()和()的描写,从文中可以看出他()的思想感情。
4、李大钊的志向是什么?为了实现自己的志向,他是怎样做的?
——————————————————————————————————
5、你的志向是什么?打算怎样去实现自己的志向?
——————————————————————————————————
《志向》阅读答案:
1.救国救民的志向的李大钊心中产生了。
2.李大钊的纯洁,丝毫没沾上坏习惯。
3.动作和神态。可以看出爱憎分明的思想感情。
4.李大钊的志向是做对老百姓有用的人;我死后,一不要棺椁,二不要埋在地下,只希望把我的尸体
扔进大海里,喂肥鱼虾,供民食用,也使人民得到我的一点好处。
5.做一个对社会有帮助的人;要好好学习,积累丰富的知识。
有关李大钊知识点拓展:
李大钊(1889年10月29日-1927年4月28日),字守常,河北乐亭人,中国共产党主要创立人之一,中国
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之一,是中国国民党第一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之一,也是在北伐时期
推动颠覆中国政府的重要人物之一,同时为共产国际的成员及其在中国的代理人。
1913年8月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毕业,在校期间与同学郭须静一起加入中国社会党,毕业后到北京
参加中国社会党活动。同月中国社会党领袖陈翼龙被杀,社会党被查封,李大钊逃离北京,避难于家乡乐
亭县的祥云岛,后得到天津绅士孙洪伊的资助,赴日本留学。入早稻田大学政治科后,开始接触社会主义
思想。
1914年组织神州学会,进行反袁活动。次年为反对日本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以留日学生总会名
义发出《警告全国父老》通电,号召国人以“破釜沉舟之决心”誓死反抗。1916年5月回中国,在北京创
办《晨钟报》,任总编辑。旋辞职,任《甲寅日刊》编辑,推动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1918年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后任经济、历史等系教授,参与编辑《新青年》,并和陈独秀创办《
每周评论》,推动共产主义。
1920年,和陈独秀酝酿组建中国共产党,发起组织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同年10月,和邓中夏、高君宇、何孟雄等一同建立北京共产主义小组。中共建党后,任二、三、四届中央委员。1922年,李大钊根据
共产国际指示,赴上海会见孙中山。
1924年,参与“国共合作”,出席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任国民
党第一届中央执委。李大钊曾在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演说:“本人原为苏联党员、第三国际
共产党员„„。”
李大钊代表中共立场,公开向北京政府请愿,要求正式承认苏联政府,并且支持苏军驻兵外蒙古。据
北洋政府外长顾维钧回忆李激昂地声称“即使把外蒙置于苏俄统治下,那里的人民也可以生活得更好”。
1925年五卅运动爆发后,李大钊与赵世炎等人在北京组织5万余人的示威。李大钊因“假借共产学说,啸聚群众,屡肇事端”而被北洋政府下令通缉,遂逃入东交民巷俄国兵营。
1926年3月,李大钊领导并参加了北京“反对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
1927年4月6日,张作霖派军警突袭搜查苏联大使馆,李大钊全家同时在苏联大使馆被捕,李大钊接受
军法审判。在此期间李大钊著有《狱中自述》。由于李大钊是北京大学教授,各方都有人试图营救,张作
霖面临很大压力。为此他给政府前方将领如张学良、张宗昌、孙传芳等六位发电征询意见,除阎锡山没有
回复,其余将领都主张立即正法。南方的蒋介石发来密电,建议“速行处决,以免后患。”4月28日,李
大钊等20名国共人员被以“和苏俄里通外国”为罪名绞刑处决,时年38岁。20名遇难者中,第一个受刑的
就是李大钊,最后一名为张挹兰(女)。为了折磨李大钊,竟绞了他三次,历时28分钟(一说48分钟)。另说,李大钊要求对自己实施绞刑而非枪决,为此,张作霖还自掏腰包从欧洲进口了一具绞刑架,但是,刽子
手因为不熟悉新刑具性能而把李大钊绞了三等多个。
第二篇:志向作文
志向作文
志向作文
(一)孔子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人可以没有物质精神享受,但一定不能没有志向与理想。
法国作家雨果曾经说过:“人有了物质才能生存,人有了理想才谈得上生活,你要了解生存与生活的不同吗?动物生存,而人则是生活。”一个人一旦没有了理想,那他就只是会生存的动物,而不是会生活的人。
对人来说,理想是一道阳光,没有阳光赋予生命的作用,地球会是一片死寂,毫无生机没有理想的人,会因为失去追求而碌碌无为,就像一只失去翅膀的雄鹰,身体再强壮,也无法拥有那片天空。
有志者事竟成。任何一位有所成就的人,都是由树立远大目标开始,经过不懈努力,最终取得成功。志向和理想就如同加速器,在放慢脚步时,提供了能量和力量志向和理想就如同划破黑暗的光点,提供了前进的方向志向和理想就如同一扇窗,提供了了解未来的一双眼。一个人有了志向,生活就有了希望。
司马迁在饱受屈辱后并没有放弃,他苟且偷生,默默地承受着身体和精神上的摧残,这一切都是为了完成《史记》,了却他父亲生前未完成的愿望。是什么支撑他走下去,又是什么带给他身村的勇气?是理想,是志向给了他光明。
着名的音乐家贝多芬,在双耳失聪的情况下,写出了他一生中最着名的《命运交响曲》,他有理想,他要用音乐与世界沟通,用音乐把自己对钢琴的热爱传递给世界。这不灭的信心和毅力,都来源于他的伟大志向和崇高理想。
正所谓: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飘荡奔逸,终亦向何所底乎?
人只有有了志向,有了理想,才会有更大的动力去追求生活的品质,这样生活才会有意义。
志向作文
(二)每人心中都有一个埋藏已久的理想。它是人生导航的灯塔,在黑暗中照亮前进的路;它是为人指路的明星,引导我们迷茫的未来;它是为人照明的灯火,不但给人温暖,还为人们指引前方的道路„„它会引领你勇往直前,只要坚持不懈,就会成功!
同别人一样,我也有一个伟大的理想——当一名科学家。
我何尝不知道,当一名科学家需要付出多少汗水与艰辛。或许你付出了许多,却没有收获、没有回报。而且科学家不是纸上谈兵,更不是随口说说,这需要努力和汗水,更要有一个坚持不懈的精神和一颗奋发向上的心。
像爱因斯坦、牛顿、居里夫人那样伟大的科学家,哪个没有付出过汗水和努力,哪个又没有失败过?比如说居里夫人,在她发明镭射线的时候,她找了一吨可能含镭的废铁,她和她的丈夫在简陋的破房子里,用了一口口的大锅终日不停的冶炼,经过了三年又九个月才提取出零点一克的镭。就这散发的蓝色光芒的零点一克的镭,是凝聚了居里夫人多少的心血和汗水啊!
虽然是一个光荣的职业,但是,能翻越它的人却寥寥无几。而且,科学家有可能是几十年甚至一辈子都完成不了的事。所以,它就是一艘帆船,而它的公式就是:“理想是船,努力是风,机遇是帆。”有了努力,才会达到自己的目标,才能翻越这座世界上最高的山峰。
志向作文
(三)雄鹰注定能在蓝天中展翅翱翔,这是因为他有要搏击长空的志向;海燕注定能在狂风暴雨之中战风战浪,这是因为他有要冲刷黑暗的志向;种子注定能在细小的石缝中击碎磐石迎接阳光,这是因为他有要破土而出的志向;小苗注定能在贫瘠的泥土中长成参天大树,这是因为他有要茁壮成长的志向,天下之物,皆因有远大的志向而有动力去迎接生活。
动力来自远大的志向,这样,人方能不被生活的巨掌击倒一蹶不振,而是更加进取,去迎接雨后的阳光。
因为有了远大的志向,李白方能在难行的路上高呼:“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方能扬言:“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方能坚韧地继续走着生活的路。
因为有了远大的志向,杜甫才能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时心系天下寒士而不顾自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现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因此,杜甫孜孜不倦地用自己的笔触真实地记录着历史,呼出人民的心声。
因为有了远大的志向,司马迁在遭受宫刑后才能忍辱负重,对生活不怨不弃,呕心沥血,终成《史记》,博得“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美誉,如他所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他让自己的死重于泰山。
因为有了远大的志向,双目失明的鉴真不畏惧生活给予他的不幸,而是历尽艰险东渡日本,将中华的佛教之精华携带到这个岛国,将佛教传播发扬。
因为有了远大的志向,方使饱受冷眼之苦的苏秦刺股苦读,使家境贫寒的有志之士囊萤映雪凿壁借光,自己终成大器,也为历史留下一段段佳话„„
相反,没有了远大的志向,将会像井底之蛙一般自满自足,失去对人生的探索的欲望,整日碌碌无为,又何谈进取与动力呢?
动力来自远大的志向,远大的志向,使我们勇敢地追求,无畏地追求,执著地追求,使我们永远拥有充沛的精力,在生活的快节奏里前进!
第三篇:论志向
论志向
我是一个有志向的人,志向人人都有,而大小因人而异,人们常常所说的志向就是一般的小志向,是那种经过一定的努力在近期能够达到目的的短性投资,而我的志向却是那种所谓的长线投资,是世人所称之为不符实际的空想,正事如此所以这种志向更一步加大了她成为现实的难度,一旦这种长线型志向达到了她所期待的高度,世人才会拍手称赞,那某某小时候就有大志向,这种现象是社会普遍存在的,但是一旦有一天你失败了,你将会被人们所不齿,会对你大肆的评论,比如某某家的谁成天不务正业,说的大,总是夸下海口说能挣多少钱,可是现在呢?不过是一无是处罢了。
思路决定出路,观念标立贫富,小志向的人在我们身边很多,他们安逸于普通人的生活,对于生活的追求过于平淡,一味追求稳定的安逸,而这种人正是存在于这种观念中,就决定于他们会处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活水平,而那些有远大志向的人,对于生活有着他们的执着,他们有着独立的见解,有着一股天生的优越感,在他们看来我们一生就不该是平淡的,我们要站在别人的肩膀上,要比别人挣更多的钱,开最好的车,住最舒适的房子,活的要足够的精彩,他们不爱被约束,他们是一群追求自由的细胞,是一群有着顽强生命力的种子,他们都在寻觅着,只要哪怕只有一次机会抓住,只要有一次足够的肥料,他们就会以不可思议的速度成长茁壮。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本出自洪秀全之口,他的志向是远大的,当年轻的时候很多人认为他是痴人说梦,说他那些想法太过于自我,但是当他建立太平天国那一刻,那些人们口中的不符合实际的空想就成为了大志向。假如当初洪秀全是一个安于平淡的人就不会说出那些让人们所称之为“空想”的话,也更不会去建立太平天国,所以志向的大小决定成就的大小。
就拿我的母亲来说吧!她一直说想开一家“爱车洗浴中心”,然而我的父亲总是说:“那能赚钱吗?开那个干什么?”,这就是一个实际的例子,我的母亲有这个想法,就有机会成功,有机会站在别人肩膀上,就有机会用自己的智慧赚得比别人更多的钱,我的父亲思路就无法做到这一点,正所谓行行出状元,不去做怎么知道结果,没有自己创业的志向怎么会去想着自己去创业,让别人给自己打工,而不是自己躬身给别人赚钱,这就决定了你对于这50%的选择,这就是一个思路性的志向取决。
如果有能够不断需要挖掘机的工程,你会不会拿身家去贷款买一台挖掘机,如果你妻子或者丈夫的大伯家女儿是县长的儿媳妇,二大伯家的儿子在县里是响当当的处长,三大伯是交通道路局的原局长,五叔也是承包道路工程多年的老板,你有这样的关系网你会不会毫不犹豫的去买台挖掘机呢?这是又是一个观念性选择,假如你选择不买,那么祝贺你,你的未来不会为生活奔波,你这样的人不会挨饿,但是也不会有足够的钱去炫耀挥霍,如果你选择买,那么也为你感到悲哀,你以后的生活有极低的可能会因为还不起贷款而暂时陷入窘迫,另一种可能就是在这两年内把挖掘机的钱全还上,然后在剩下的十年内可以相继买下至少4台以上的挖掘机,15年内你的个人资产至少在1000万以上,这就是一个观念取决而造成的两个不同结局。
如果有一个爱你的女人,她外貌并不出众,身材并不魁伟,肤色也不晶莹剔透,但是她深爱着你,她有着一颗善良的内心,她可以为你排忧解难,她可以为你着想,她可以替你孝敬父母,她可以为你生儿育女,那么你会不会因为别人的舆论而抛弃她呢?如果你也深爱着她,那么如果你因为家庭压力放弃她,即便是和一个相对条件好的结婚,那么迎接你的将会是无休止的抱怨,你也不会真心的去和她好好过日子,如果这样就不如不结婚的好。如果你娶了她,你们将会去为了你们共有的那份执着去奋斗,人总会上岁数,外貌并不重要的,再说她不是还有大伯家女儿是县长的儿媳妇,二大伯家的儿子在县里是响当当的处长,三大伯是交通道路局的原局长,五叔也是承包道路工程多年的老板这样的关系网吗?这足够你们去挣足够的钱去孝敬父母了,钱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你们说呢!
第四篇:坚守志向
坚守志向
我们都有梦想,每一个梦想都各不相同,但这不并防碍我们分享同一个梦:国强民富、国泰民安,社会和谐,人人都过有尊严的生活。前段时间和一位反对专制独裁推崇民主自由的老共党谈这个问题,联系当下所有人都崇拜金钱和权力的现实,颇有同感,希望能与朋友们讨论。
一是要读书:千万不要以为现在是信息大爆炸的互联网时代,过去几个世纪的知识都能浓缩在指头大的磁盘里,看几眼微博就无所不知了。我常常被胸怀大志却又胸无点墨的一些人弄得有些难堪。人类发展到今天,很多东西已经发明,很多理论已经产生,很多经历前人都重复过,读点书吧。
二是“行万里路”:就是要联系实际。一般来说,我们由于阅历不足,很容易受书中观点左右,如果钻了牛角尖,一本书会影响我们的一生。联系实际的好处是,你会自己思考,不至于性格偏激走极端。
三是会处理个人、家庭及社会之间的关系。梦想与现实是有差别的,追求梦想不应该与现实生活太脱节,也不应该脱离家庭与周围的社会,有时,也要学会,或者不得不去妥协。这不是自私,不是圆滑,也不是对梦想的玷污,而是在艰难的环境下,让我们的梦想能够夹缝里生存。特别是要孝顺父母。
四是要有乐观和宽容的品质:缺少了乐观,你在追寻梦想的时候会困难重重,失去希望以致绝望;缺少了宽容,在你追寻梦想中,会伤害很多你原本想要去帮助的人,而当你的梦想实现的时候,往往变成了他人的噩梦。
五是认识自己,找到位置:我们生活在一个缺乏梦想,但又极其需要梦想的时代。对于那些不甘沉沦,胸怀大志,忧国忧民的人来说,这是一个最糟糕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选择并坚守理想的时代。让我们坚定信心,拿出勇气,让我们重新点燃希望与梦想。
最后,告诉自己:坚守梦想,最难的就是持之以恒!
第五篇:论志向
成功贵在坚持
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出自明·王骥德《韩夫人题红记·花阴私祝》:“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其意为只要有志向,有毅力,没有什么办不到的事情。与有志者事竟成有异曲同工之妙。
何为有志者,有心人。有志者自有千方百计,无志者只有千难万难 有心人可谓坚持不懈,永不言败之人。
司马迁,遵从父亲遗嘱,立志要写成一部能够“藏之名山,传之后人”的史书。就在他着手写这部史书的第七年,发生了李陵案。贰师将军李陵同匈奴一次战争中,因寡不敌众,战败投降。司马迁受刑之后,曾因屈辱痛苦打算自杀,可想到自己写史书的理想尚未完成。于是忍辱奋起,前后共历时18年,终于写成《史记》。开创我国纪传体通史的先河,史料丰富而翔实,历来受人们推崇。鲁迅曾高度评价《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为李陵辩白,触怒汉武帝,被捕入狱,遭受残酷的“腐刑”。
志向其为高远,通往成功的路总是布满荆棘的。意志薄弱的人见到如此的艰难险阻,往往退而避之。同时也不乏那些只会嘴上功夫之人。所以并非有志就可以成功,不踏上征途,不经历过战场上的厮杀,又有何资格去摘取胜利的桂冠。有目标,有志向,但不可空说。要为此付出行动,当然其中的艰辛会百般的阻挠你,不断地削弱你的意志,让你的身心伤痕累累,让你再没有迈出下一步的勇气。以前的我被他绊倒过无数次,含着泪光心存不甘的我软弱的选择了放弃。从哪里倒下就该从哪里爬起来,我却没有爬起来的勇气,如同丧家之犬,任人宰割。我又何尝不想去品尝成功的滋味,但因为自己内心的软弱,总与成功失之交臂。我害怕失败,害怕跌倒,害怕看到被讥笑的面容,然而这好像成了个诅咒,不断地这样想,不断地小心翼翼,可总会跌倒,而且越跌越重。
古人王国维曾言道: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匡衡凿壁偷光,屈原洞中苦读,范仲淹断齑划粥。无论外界如何的恶劣,他们都不放弃自己的志向,再苦再累他们都能苦中作乐。这就是凡夫俗子所不可涉及的境界。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由此而言,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