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5号文库

例举兴山方言骂词的隐蔽性(杂文)

例举兴山方言骂词的隐蔽性(杂文)



第一篇:例举兴山方言骂词的隐蔽性(杂文)

例举兴山方言骂词的隐蔽性

文/百无一用

骂人固然要讲究痛快,也须考虑其含蓄性。而一些方言骂词由于接收和传播者不加分析,披上了“中性词”的外衣,年长日久,导致谬种流传,贻害无穷。笔者试举两例兴山方言加以分析:

一、个杂 表示感慨 其实这并非一个完整的词汇,省略了“个”前面的“你”或“这”等字、“杂”后面的“种”或“种的”等字。也有人直接表述为“个杂种的”,其粗俗显而易见;如果完整表述“你这个杂种!”势必会触怒接受者;而“个杂”这个词则很难带给听众不悦之感。

二、妈的个皮鞋 表示感慨 貌似一句“无厘头”的感叹语,其实也大有文章:“皮”乃兴山方言,意即“破烂”,如“我的鞋破了”用兴山方言表述则为“我的鞋皮了”。“破鞋”是对女性的一种侮辱和蔑称,固然在兴山方言语法中“皮鞋”与“破鞋”二词不可通用,但放在“妈的个皮鞋”的语境中,则变成了“你妈这个‘破鞋’”这个足以令人闻之暴跳如雷的不雅骂词。

方言本系民间产物,骂词更是难登大雅之堂,而流传广泛的“方言骂词”的始作俑者虽然有令人不得不佩服的小聪明,文明和谐的现代社会却期待它历史生命的终结。

——草就于202_年2月16日正午

附录:

dongtianwuxue

补充说一下楼主的文章。

1、个杂:这个词应该是“个杂伙儿”词的地道简用,而并非“个**”的简用。当然“个**”方言中也是有这个用法的,但不能简用成“个杂”。

个杂有两种意思:1)等于“个**”的意思。例如“你个杂伙儿的翻天了”,但这种情况下是不能简用表达,必须全用了才能表达出意思和气势。2)语气词,加重一下语气,一般用于句子的开头,表示一下心情,加重一下语气。例如“个杂,这么重要的事情搞忘哒”或“个杂伙儿的,这么重要的事情搞忘哒”。

2、**皮鞋,这个词真不好说,如果说是兴山的方言我个人觉得有点牵强,至少我还没听到过兴山的70岁以上的老人用这个词来骂人,到时候有点象后来的年轻人创造出来的,有点“妈的个疤子”的变种,或者是某个特定的地方的说法。“皮”这个次在方言中到是骂人的词,例如,蒋介石的口头禅“娘西皮”,“西”,“皮”两个字都是骂人的,特别是“西”在外地方言中也是骂人的,不知道兴山方言中是否有。看过周星驰的电影的人都用印象,有句台词叫“不要叫我闻西,叫我达闻西”。原来不知道这句话有什么搞笑的,一直觉得多余,后来才知道,在粤语中,西是指的是女性的生殖器,闻西的意思也就出来了。

看了楼主的贴子,觉得很好。很多方言,如果不是上了年纪的人会人,很多的方言词汇在年轻的后辈中几乎很少用,也许根本就不知道。后辈们,也是将普通话的语法及说法,换成兴山方言的语调来说的。加之普通话的全国推行下去,现在懂得方言的人老去或逝去,以后原生态的兴山方言估计就不会在有了。

说了这么多,如果有不正确的地方请楼主和大家见谅。

百无一用

202_春节期间,岳母一次在我面前念叨:痴嘎嘎(外婆)引外孙,好事的是外人!我听后立即反驳:孩子是引亲的,经常亲近才有感情。我们隔得远,您身体又不好,我们根本没要求您帮我们带孩子。但这句话有严重的毛病,什么叫“好事的是外人”?我们是一家人。您的亲家是外人?您的姑娘、女婿难道在您心目中都是外人?!岳母争辩道:老话都是这么说的!我回答:什么叫“老话”?难道流传下来的“老话”都是真理?第一个讲这句话的人可能是个乡下秀才、学究之类的人物,但他绝不是一个明白事理的贤良智者!

在我年幼时生活在农村,一天与一群表姊妹在乡邻家玩耍,乡邻问我们是姑老表还是姨老表,然后说了一句话:“姑老表叠叠儿亲,姨老表外乡人”令我印象深刻。当时的我懵懂无知,现在分析,这也是一句农村“老话”,姑、舅、姨本同属血缘至亲,如此甄别,分明是“男尊女卑”、“烟火继承”的封建思想流毒!

抛砖引玉,对优良传统我们应该继承,对文化垃圾我们理当扬弃!

第二篇:串词例举

开场白:

主持人女:尊敬的各位领导,主持人男:各位老师

主持人女:以及现场的所有同学们

合:大家,上午好

主持人女:春风传喜讯

主持人男:蛟龙踏歌来

主持人女:当时间老人敲着钟声离我们越来越近时,我们惊喜地发现,又一个新年到来了。

主持人男:今天我们相聚在这里,让我们把一年的辛勤耕耘化作歌声和舞蹈。主持人女:今天我们相聚在这里,让我们把一年的丰收业绩化作祝福和欢笑。主持人男:在这辞旧迎新之际,首先祝福我们中村乡民族学校继往开来,越来越好。

主持人女:在这激情飞扬的时刻,祝愿辛苦工作的老师们,新年快乐,万事如意。主持人男:中村乡民族学校202_年元旦文艺晚会

合:现在开始

《盘校长致辞》

主持人男:首先,请大家以热烈的掌声欢迎盘校长做新年致辞:

刘:谢谢盘校长的致辞

93班 《好运来》舞蹈

刘:一年有三百六十五天,在这里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天天都有好运气!请欣赏93班给我们带来的舞蹈《好运来》

三(2)《快乐宝贝》韵律操

郭 串词:我们都是爸爸妈妈的宝贝,我们也都想做一个快乐的宝贝,下面请欣赏我们三(2班)的小朋友给我们带来的韵律操《快乐宝贝》

91班《纪念我们的三年》之歌曲大串烧

刘 串词:初中生活是青春的乐章,跳跃着最闪烁的音符。回首初中三年,这里有快乐,这里有梦想,这里还有专属于我们的骄傲和希望!下面请欣赏91班为我们带来的歌曲大串烧《纪念我们的三年》

五年级 《牛仔很忙》舞蹈

刘:串词:西部牛仔曾经是自由的代名词,现在请欣赏由一群活力四射的五年级的女生带来的舞蹈《牛仔很忙》大家请欣赏

94班《给力青春》 舞蹈

郭 串词:青春,是一个美好的字眼,现在的我们正值青春年少,风华正茂,想做的事情很多,能做到是也很多,青春既是短暂的,又是美好的,让我们带着激动的心情一起来欣赏由94班为大家带来的《给力青春》

一年级 歌曲串烧 《两只老虎》 《小星星》《新年好》

串词:男:刘媛,在我们小的时候你都记得哪些歌曲了?

女:哇,那就太多太多了,《小兔子乖乖啊》《新年好啊》

男:那你还想不想再回味一下了

女:当然

男:好的,下面啊,我们来欣赏一年级的小朋友为我们带来歌曲串烧

四(2)班《快乐小天使》舞蹈

刘 串词:耶!耶!耶!大家一起来。一群活泼可爱的小天使,用优美的舞姿伴着欢快的旋律向大家走来啦!

二年级舞蹈《欢乐中国年》。

郭串词:欢乐欢乐中国年,欢声笑语连成遍,欢乐欢乐中国年,红红火火到永远。请欣赏二年级的小朋友为我们带来的舞蹈欢乐中国年

92班《又来招聘》 小品

串词:甲:你见过招聘吗?

乙:招聘,这我肯定见过啊

甲:是吗?那你见过疯子招聘吗?

乙:啊?疯子招聘啊,那我还真没见过

甲:哈哈,没见过吧,下面还真有这么一群人要表演疯子招聘,要不要看?意:当然,接下来我们掌声欢迎92班的全体学生为我们带来小品《又来招聘》

三(1)舞蹈串烧 《和尚摆乌龙》《可爱的蓝精灵》

郭 串词:下面请欣赏三(1)班的小朋友为我们带来的两支可爱的舞蹈

96班舞蹈 《樱花十分》

刘 串词:也许你的心里一直珍藏着最纯净的感动,是月光皎洁摇曳的一池荷叶吧?或是冬日纷扬的落雪,总会有一些感动,一些暖暖湿润了你的心,樱花盛开时分,请细细的聆听,带给我们的是最纯净的感动,看他们如何演绎樱花时分,请欣赏96班的女生为我们带来的舞蹈《樱花时分》

四(1)班《大树爷爷笑了》 童话歌舞

郭 串词:在大森林里住着许多的小动物,还生长着许多的花草树木。今天啊,我们舞台上来了一群可爱的小朋友,他们要给我们讲述一个在森林里发生的故事,下面请欣赏由四(1)班为我们带来的童话歌舞《大树爷爷笑了

六(1)舞蹈 《奔跑》

刘 串词:下面请六(1)班11个聪明可爱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同学带来的舞蹈《奔跑》

六(2)《感恩妈妈和爸爸》

串词:女:常怀感恩之心的人是最幸福的,男:常怀感激之情的生活是最甜美的女: 请欣赏现代诗朗诵《感恩妈妈和爸爸》

95班舞蹈《爱的抱抱》

串词:男:浓浓的情感,动人的心弦,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爱的世界里。

女:与父母之间有真挚的爱,与师长之间有美好的情,新年即将来临,预祝大家在爱的怀抱里度过个愉快的节日,男:下面请欣赏95班给大家带来的舞蹈《爱的抱抱》

师生节目《同一首歌》

串词:

女: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歌声将美妙的旋律带到每一个地方,飞进每一个人的心,总能够引起我们的共鸣。

男:飞扬青春是我们不变的信念,放声歌唱是我们永恒的精彩。今天,是我们全校师生的欢乐节日,下面有请我们可爱的张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带来的合:《同一首歌》

主持人女:快乐的时光匆匆而过,主持人男:我们的心情依依不舍

主持人女:花如海,歌如潮,主持人男:让我们站在新的起跑线上,再铸新的辉煌!

主持人女:202_中村乡民族学校元旦文艺晚会到此结束

主持人男:再次祝大家新年快乐,合家幸福

主持人女:再次感谢光临晚会的各位来宾,祝您身体健康,合:我们明年再见

第三篇:骂女人的方言

我到现在都没明白,为什么妓女会有那么多称呼;只知道,自古至今,中国特色的情色消费都是那么含蓄和文化,说明文化人泡妞的时候是多么虚伪,在泡妞的时候用隐语暗指妓女,说明自己泡的不是妞,是诗情画意。

这充分证明了,流行无病呻吟和有病呻吟的地方,就会有情色文化,必然是妓女繁荣之地。

后来我才从故纸堆里知道,原来男人泡妞能泡出文化味道——

1.【青楼女子】谁都不会有歧义,都知道是妓女。最早出现的应是南朝徐陵所编《玉台新咏》中所录萧梁时诗人刘邈《万山见采桑人》诗:“倡妾不胜愁,结束下青楼。逐伴西蚕路,相携东陌头。”青楼在历代文人墨客的引用中极多,都是指妓女的。

2.【暗娼】这是当代出现的词汇,我们这里完全是借代,因为中国目前不存在合法的妓女,只有那些取得官方许可的国家和地区才会有暗娼,我们拿过来,本土化了,用暗娼指妓女,北京土话叫暗门子。

3.【卖淫女人】卖淫职业化最早可追溯到夏朝后期,春秋时齐国设“女间七百”,是最早的官办妓院。

4.【神女】晚唐李商隐诗:“神女生涯不是梦”,此“神女”即暗指妓女。和西方的女神是类似的,女神原初的含义不是说对女人多么敬仰,而是对女人用心不专,乱投男人怀的总结,但并不是所有的女人都用女神来形容,只有那些从事妓女职业的女人有这个共同的特征。曾有一部阮玲玉主演的电影《神女》,描写的就是妓女生涯。

5.【北里女子】袁枚有句诗:北里空销旅客魂。很多人解释是,北方的天空,旅客黯然神伤。纯粹是驴唇不对马嘴。北里暗指妓院,该语起源于唐代,唐朝的“平康里”位于唐长安城丹凤街,为妓院汇聚之处,又称“平康坊”。因地近北门,故又称“北里”。6.【平康女子】同5。7.【女校书】唐代名妓薛涛懂诗文,多与当时文士交往。有人赠诗,诗中有“万里桥边女校书”的句子。后世因称有才学能诗文的妓女为“女校书”或“校书”。

8.【吃腿儿饭的】杭州土话,卖淫的女人。9.【摆地盘子】湖南土语。又指女流氓。10.【彩旗】河南土语,又指女流氓。

11.【娼马子】妓院中的妓女。解放前北方江湖话。

12.【章台人】战国时秦在今长安县故城建有“章台”,其下街名“章台街”。唐人孟启《本事诗》记,唐代诗人韩翃与妓女柳姬相稔。安禄山反叛,二人离散。别后,韩翃寄诗给柳云:“章台柳,章台柳,往日依依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后即以“章台”为妓馆别名。

13.【勾栏美人】李商隐《倡家诗》有“帘轻幙重金勾栏”句,诗中所写的“倡家”,就是擅长歌舞的伎艺人。到了宋代,中国城市的戏曲剧场已基本形成,也称勾栏。明代以后,又把妓院称做勾栏。宋元则有“勾栏”之名,是城市中的游乐场所,能供戏剧演出。北宋、南宋两京,官妓散处于市,以招徕客人,勾栏时有妓女出入。南宋临安瓦舍有十七处,“取其‘来时瓦合,去时瓦解’之义”,其中多有妓女。

14.【旧院女子】“旧院”古时则为秦淮河上妓院集中之处。

15.【南院女】明初,南京妓院又有“南院”、“北院”、“旧院”之称。16.【北院女】同15。

17.【河房女】江南一带,特别是南京、苏州、杭州,及江北的扬州等地,因多河流,所以妓院多临河而筑,称“河房”。

18.【教坊女】唐代,有教坊之制,为教习歌舞之所,教坊内人数众多,其实即“宫妓”,为“官妓”之一种。

19.【河船女】苏浙杭一代江南有游船画舫载妓行于水上,称“河船”,实际上就是流动的妓馆。20.【灯船女】同19。

21.【烟花女子】元代李邦佑散曲《转调淘金令》有“花衢柳陌,恨他去胡沾惹;秦楼榭馆,怪他去闲冶游”。后代又有“烟花柳巷”等俗称,烟花女子代指妓女。22.【风尘女子】在古代,风尘女子和游侠有点类似,在外漂泊,四海为家。这些女子和固定青楼卖笑的女人是不同的。“风尘”最初比喻纷乱的社会或漂泊江湖的境况。后来,人们逐渐把风尘女暗指妓女。《聊斋志异·鸦头》:“妾委风尘,实非所愿。”

23.【窑姐】“窑”是烧制砖瓦瓷器等的大容器,它留有很大的门供进出烧制品,进出方便。比喻女人的生殖器像窑洞那么大,进出随意。窑子指妓院是从北宋开始的,当时的色情场所最初的称呼是“瓦舍”或者“瓦子”,是古时消费层次比较低的色情场所,妓女和嫖客的档次都不太高。24.【操妹】四川骂女流氓的土话。

25.【垫工】四川、甘肃、山西骂女人的土话,又说“电工”。

26.【公共汽车】女流氓、野妓。比喻无论哪个男的来了都让上,发生两性关系,是北京的土话。

27.【野鸡】野鸡的鸡取自妓女的谐音。暗喻和良家妇女(家养)不同,是在外面和男人乱搞的野鸡。

28.【私窠子】区别与官办妓女,明谢肇淛《五杂俎·人部四》:“又有不隶于官,家居而卖奸者,谓之土妓,俗谓之私窠子。”

29.【清吟小班】清吟小班和窑子不同,是旧时上等妓院的别称。《孽海花》第三五回:“至于妓女,只有那三等茶室,上流人不能去。还没有南方书寓变相的清吟小班。”

30.【茶室女】有点档次的妓院,表示妓院内有茶水喝。

31.【内人】“内人”指教坊中能歌善舞的妓女,因为常在皇帝跟前服侍,所以也叫“前头人”。32.【前头人】同31。

33.【录事】指妓女。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六曾记载过苏东坡的一段话:“前辈谓妓曰酒纠,盖谓录革也,相蓝之东有录事巷,传以为朱梁时名妓朱小红所居。”后用录事暗指妓女了。

34.【酒纠】由于饮酒时“酒纠”多由妓女担任,后遂称妓女为“酒纠”。掌管诸妓的头目称“都知”。

35.【破鞋】旧时形容女性阴道像靴子,因而称同嫖一个妓女的嫖客为靴兄靴弟。后转称作风不正派的女人为破鞋。“破鞋”一词据说来源于旧北京著名的八大胡同。那些没有字号的出卖肉体者,在住宅兼工作室的大门外,挑挂一只绣花鞋,作为幌子。日久天长,风吹日晒,那只绣花鞋就成了“破鞋”。

36.【角妓】宋代娼妓名目中,有所谓“角妓”。徐渭《西厢记眉批》说:“宋人谓风流蕴藉为‘角’,故有‘角妓’之名。”“角妓”,犹风流美貌,才艺出众的名妓。《大宋宣和遗事·享集》称名妓李师师说:“这个佳人,名冠天下,乃是东京角妓。”

37.【鸨儿】妓女古时又俗称“鸨儿”。鸨本为鸟名,喜欢交合,没有止境。明代朱权《丹丘先生曲论》记:“妓女之老者曰鸨。鸨似雁而大,无后趾,虎纹。喜淫而无厌,诸鸟求之即就。”后因称妓女为“鸨儿”,妓女养母名“鸨母”、“老鸨”。

38.【倚门卖笑人】妓女靠在门边,满脸笑意招揽生意。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刺绣文,不如倚市门。”

39.【大喇】北京江湖话,是洋野妓的意思。40.【计件】广州暗娼的江湖话。

41.【尖子】天津、沈阳、黑龙江一带江湖黑话,是指卖淫的女流氓。42.【土炕老妈】档次比较低的妓女,土炕上接客,而且年纪较大。

43.【清倌人】清倌人即是只卖艺不卖身的娱乐场所女子。有知识,有技能,如吹拉弹唱,但她们不出卖肉体。身份依然是妓女。44.【小先生】同43。

45.【红倌人】红倌人即是卖艺又卖身的女子。46.【清水货】清水货是指没有性病的妓女。47.【浑水货】浑水货是指有性病的妓女。

48.【乐户】清初“官妓”沿明朝制度,亦称“乐户”。顺治、康熙时,两次裁减乐户,延续千余年的官妓制度基本被取消。古时犯罪的妇女或犯人的妻女,她们没入官府,充当官妓,从事吹弹歌唱,供人娱乐。《魏书·刑罚志》:“诸强盗杀人者,首从皆斩,妻子同籍,配为乐户;其不杀人,及赃不满五匹,魁首斩,从者死,妻子亦为乐户。”《醒世恒言·第三十六卷》:“径载到武昌府,转卖与乐户王家。”

49.【宫妓】供皇帝及诸王享乐的“宫妓”,又称“御妓”、“宫娃”,主要从事歌舞娱乐,兼有提供性服务的义务。50.【三陪小姐】陪吃陪喝陪睡的女性。

51.【小姐】“小姐”最初是指宫女而言;南宋洪迈撰的《夷坚志》记载:“傅九者,好使游,常与散乐林小姐绸缪。”“林小姐”是个艺人。苏武也有《成伯席上赠妓人杨小姐》诗,此诗是赠给妓女的。可见宋代妓女也称为“小姐”。宋、元时姬妾也常被称为“小姐”。今天,“小姐”在特定语境中被指称为操皮肉生意的女人。

52.【出台小姐】是改革开放后,南方娱乐场所出现的职业妓女,可以随嫖客外出。

53.【婊子】民间骂女人粗语,是指妓女的。目前没查出“婊子”一词文献出处。54.【串女】广西和江西等地江湖称呼,大致意思是四处流窜的妓女。55.【海马子】黑龙江一带对妓女的称呼。

56.【马子】江湖黑话,以前指妓女,后用来指年轻女子。

57.【尖嘴子】天津、沈阳、黑龙江一带江湖黑话。“尖嘴子”原指小鸡,因“野妓”俗称“野鸡”,故这里借用。

58.【姐们儿】原来是北京一带妓院妓女之间相互称呼用语,后来姐们儿暗示妓女的色彩消失了。

59.【扛板凳的】老北京下等妓女,在犄角旮旯的板凳上卖淫。60.【苦窑】沈阳对妓女的江湖黑话。

61.【苦窑丽式】妓院的妓女。解放前北方江湖语。62.【拉彩】女流氓。上海语。63.【拉三】女流氓。上海语。64.【拉山】女流氓。上海语。65.【拉索】女流氓。东北地区语。66.【烂大姐】女流氓。重庆语。67.【烂番茄】青年女流氓。广州语。68.【烂事儿】女流氓。重庆语。69.【老阿姨】老女流氓。上海语。70.【流阿烙】女流氓。贵阳语。71.【搂子】女流氓。长沙语。72.【麻子】女流氓。广西语。73.【马达】女流氓。广州语。74.【马儿】女流氓。青岛语。75.【挑炉的】暗娼。沈阳语。76.【挑裸的】暗娼。黑龙江语。

77.【挑三招子的】以卖淫为生的女流氓。黑龙江语。78.【粉子】粉子是妓女的名称,《水浒传》中叫“粉头”。79.【跳台】暗娼。上海语。

80.【土车】充当女招待的野妓。福建莆田语。81.【生鸡肉】海南黑话,对卖淫为生妇女的代称。

82.【褥子】解放前对活动在宾馆、饭店里的女流氓、野妓的称呼。83.【骚圈子】女流氓。20世纪60年代北京语。84.【烂货】骂人的粗话,暗指对方是妓女。

85.【女猱】“女猱”又称“猱儿”。“猱”是一种动物,类似猿,这种动物喜欢吃老虎的肝脑,偏偏老虎又很喜爱猱,因为猱会捉虱子,老虎便让猱爬到它身上搔痒捉虱子,猱便趁机把尿撒到老虎头上,老虎便中毒而死,猱就吃掉了老虎的肝肠脑。古人以此来比喻嫖客和妓女,少年犹如老虎,妓女如猱,老虎贪猱之色,结果反被猱吃掉了。

86.【条子】“条子”是清代对妓女的别称,因为那时召唤妓女,先要写好条子,后便以“条子”借称妓女。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第24回写贾大少爷问黄胖姑道:“近来有什么好条子没有?”黄胖姑道:“有有有,明天我荐给你。” 87.【援交妹】以援助交际形式进行性交易的称为援交妹。

88.【站街女】台湾街上兜搭嫖客的妓女称为站壁,香港叫企街等。流行到大陆,这类沿街拉客的妓女被称之为站街女。

89.【舍果】江湖黑话。暗喻卖乳房之意。江湖人用舍果代指妓女。90.【雄西】江湖黑话。“西”代指女性生殖器。雄西指妓女。91.【莺花】妓女相对比较文雅的称呼。孔尚仁《桃花扇·访翠》一折有这样的句子:“闲陪簇簇莺花队,同望迢迢粉黛围。”故而妓院又称莺花市、莺花寨、莺花巷。

92.【个中人】苏东坡《浣溪沙·徐州藏春阁园中》有这样的句子:“红玉半开菩萨面,丹砂浓点柳枝唇,尊前还有个中人。”“个中人”便指妓女。93.【夜度娘】指娼妓。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江城》:“渠虽不贞,亦未便作夜度娘,成否固未必也。”

94.【下番】在酒楼中当值陪侍酒客的官妓。95.【行首】“行首”专指那些上等妓女。

96.【花娘】娼妓。唐李贺《申胡子觱篥歌》序:“朔客大喜,擎觞起立,命花娘出幕,裴回拜客。”

97.【花魁】青楼女子每隔一段时期便会选出一个最出色的女子,来充当门面,被当选的女子即为花魁。

98.【挑山招】“卖屁股”的野妓。因“山招”在隐语中指屁股而言。解放前北方江湖语。

99.【私科子】在元朝,“私科子”就是没有在官府登记的妓女。

100.【开盘卖铺】我们现在所用的开盘,其实是对江湖地下隐语的挪用,在解放以前,开盘是对妓女行为的暗指,卖铺,就是那些下等妓女的吆喝。开盘卖铺可理解为下等妓女的招揽生意,一些跑江湖的经常光顾。101.【包婆】嫖客出差、旅游、休假期间被包租的妓女。102.【在家女】以自己的住所为营业场所的妓女。103.【住店小姐】自己在宾馆里租房,独立营业的妓女。104.【工棚女】在民工集中的地方营业,兼做其他活的妓女。

105.【鬼樊楼妇人】樊楼,宋时汴京里的妓院。由于五大名妓荟萃此楼,故而樊楼名冠京都。由于宋朝都城附近的沟渠很多,而且很深,所以江湖上的一些亡命之徒藏匿其间,自称为“无忧洞”,甚至把骗来的妇人藏在此处,自称为“鬼樊楼”,由于樊楼是东京有名的酒楼兼色情场所,“鬼樊楼”有山寨妓院之意。鬼樊楼妇人就在不见天地的暗处苟且偷生。

106.【省差行首】贵族身边的妓女。金贵族出身的大将牙虎带,歧视文人,军营中养很多妓女,牙虎带让身边的妓女佩带银符,到各地求贿赂,各地将军和夫人要到远远的地方去迎接这些权贵身边的妓女,这些妓女号称“省差行首”。

第四篇:常州方言标准骂人话

常州方言标准骂人话(堪称经典市骂)

常州方言标准骂人话(堪称经典市骂)

1.次里哈欠

(某人疯颠颠地)2.舌个了盘

(说话啰里巴索

3.老卵涩千

(某人很嚣张,自以为是)4.大兴

(某事物不靠谱,比较另类,或者形容某事物是虚假的,不真实的)5.十头乖脑

(鬼鬼祟祟地)6.辣册

(做事泼辣凶狠)7.袅比达欠

(某女子打扮妖艳)8.些咧措落

(整理东西杂乱无序)9.赤佬马子

(骂人的话,小赤佬)10.娘个来来

(相当于“妈了个*的)11.搭B欠的(说话胡搞,瞎说八道)12.阿乌卵(形容某人不上路,不靠谱)13.措卡的么

(做事太阴险)14.贼留穷(顽皮)15.肉头西西

(太小气,不果断)16.字头麻子

(不受欢迎的人,喜欢小捣乱的人)17.大天不对五六(相差太远)18.危灶猫(没有精神)19.燕杀坯(非常顽皮的,多形容孩子)20.噶拼头(乱搞男女关系,指婚外情)21.细狗

(相当于“狗日的”)22.席相

(形容某人犯贱)23.表将

(该词语褒贬意都有)24.拉局皮(耍赖)25.十哈则你眼睛的(你眼瞎了啊)26.嗲撒花(什么情况)27.末雪雪

(傻)28 洋嗨嗨

(神兜兜地)29.节棍

(厉害地)30.狭比精

(吹牛)

第五篇:拯救方言杂文随笔

我大姐有两个孙子,大的十三岁,小的五岁,两个小家伙只会说普通话。大的一直在杭州,没有人与他说方言,他几乎听不懂常山方言。小的一直在老家,可现在乡下也是从小学说普通话,家里无论奶奶、爷爷,外公、外婆打孩子出生说的都是普通话。无论标准不标准,小孩子反而带动起老人学说普通话了。

我到杭州外甥那儿,与外甥孙说话,有意无意地就要与他说方言。一句方言说出来,说得外甥孙像鹅一样的呆看着我。外甥媳妇在一旁就会要我与小孩子说普通话,说是大家都说普通话,你说方言,别人听不懂,又老土。

我只能哑然地笑笑。

我还是固执地坚持自己的观念,在全民学说普通话,也要将方言传承下去。

方言是一个生命根须的维系。我说的是江西方言。我的祖先是在康熙年间从江西迁徙到浙江常山的,几百年来古老的方言没有被吞没的迹象,一代又一代生命,口传身教,传承着祖先的语言。我也不知道祖先这种语言起源于何朝何代,何时何人。就是江西方言其间也是多彩多姿的。常山有许多说的是江西方言。我在中学里念书时,说江西方言的,就一个“吃”字,就有多种发音。我熊家庄的人“吃”发音为“恰!”干脆利索,语音宽厚。而有人说“食!”翘舌音,有点饶口。还有人说“稀!”只是从牙缝中挤出来的。所以我在中学里念书,那怕一群说江西方言的同学汇在一起,也可以分辩出不同的村庄,不同的祖先,显得五彩缤纷。

而常山音我听上去比较单一,只是县城里的与乡下的发音有所不同。有些乡下人崇拜县城里的发音,以为县城里的常山音文雅。可我从小觉得城里人的发音造作,没有乡下人那种带土味的宽厚。

我的外婆是衢州廿里人,我从小还会说“西安腔!”1977年我在我舅舅家住了三个月,那时西安腔我说的非常的顺溜。有一回无意间走到外婆的墓前,查看着墓牌上的名字,我的外婆叫“吾村南!”我当时还以为我的外太婆是住在村庄的南边,就将女儿取名为“村南!”后来才发现其实“村南”是方言,“南”音就是西安腔中的“娜你”的意思。

方言看上去只是在很狭窄的范围里相传,外人很难明白其深藏的意境。而恰恰方言地域的狭窄性,而隐含着生命多彩的秘码。这种秘码就像大地上的野草那样千姿百态。大地上如果只长一种杂草,我想人类望着单一的野草,心灵可能就黯然失色了。

我小时候听到江山人说“曰,”还要笑话江山人说话难听,后来才知道“曰”是古汉语的发音,现在肯怕只有江山人还保留着这古老的发音,应当是异常珍贵的。

语言会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转变与失传,而一当所有的方言失传时,我难以想象一百年之后,中国人只会说普通话,心灵上是否会过于格式化与模式化,但至少,走到天涯海角,只听到:“你好!”“你吃了吗?”会让人感叹曾经丰富的那浓浓的乡音,那怕几百年,越千年,生命只要凭着简单的发音就可以寻觅到曾经的故乡的情结。

有一年我贩了一车桔子到上海松江,在水果市场上遇上一个妇女,她说她是江西人,我说我也是江西人。她要我说一句江西方言她听一听,她一听就知道我是不是江西人。我就说“你恰了吗?”她大笑着说,我是正宗的江西人,两人间的距离就因为那片故土的音质而拉近了。有一年我在杭州用三轮车叫卖胡柚,几个江西女子过来买胡柚,她们说的方言,我听懂了。她们抬头奇怪地盯着我看,问我为什么听得懂她们说话?我说我不仅听得懂,还会说。我就用方言与她们交流了起来。

她们没有想到我一个浙江人会说江西方言。我与她们说起了祖先就是从江西迁徙到浙江的,几百年了方言也没有失传。

方言就像根须一样让我的思绪顺着那须子沿伸到遥远的时空中,让我感到我的生命的来时的路径。

忽然之间,庄上的小孩已经不会说方言了,也没有人向他们传承方言,大有将方言掷而永远弃之之势。

我感到方言可能失传的危机,心中不觉生起些许担忧与茫然!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wenku/jingpin/15/2589373.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