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戏曲大舞台》写作指导
《戏曲大舞台》
社戏的角色分四大类:生旦净丑,是按胡须的颜色分的。“生”分为老生(须生)、小生、武生、娃娃生;“旦”分为正旦、花旦、闺门旦、武旦、老旦、彩旦(摇旦);“净”分为做工和唱工;“丑”是扮演喜剧的角色。我国讲究用“唱念做打”四种艺术手段和“手眼身法步”五种技术方法来表现人物。
“戏曲”对我来说是个陌生的词,只是一个上代人爱看的节目,远远不及现代的动画片,所以我从来没有看过,根本不了解“戏曲”的所有相关资料。
小时候,在沉闷的假期里,按动电视遥控器,不时地会发现有一些关于“社戏”的节目,但我却毫不犹豫地跳过了,看那些有趣的动画片。
小荷作文网 www.feisuxs
很多熟悉歌曲,都来自社戏。比如黄梅戏《天仙配》中的歌,常常在我妈妈嘴边挂着,不时还会哼两下: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从今再不受那奴役苦,夫妻双双把家还,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你我好比鸳鸯鸟,比翼双飞在人间。
小荷作文网 www.feisuxs
我非常需要认识“社戏”,恰好我上了一节关于“社戏”的课。
课上,我们先听了一首歌叫《唱脸谱》,我觉得很有趣,因为歌里有现代的音调,也有古代的唱法。接下来是交流资料,因为我准备充分,自然也会学得很好。
社戏的角色分四大类:生旦净丑,是按胡须的颜色分的。“生”分为老生(须生)、小生、武生、娃娃生;“旦”分为正旦、花旦、闺门旦、武旦、老旦、彩旦(摇旦);“净”分为做工和唱工;“丑”是扮演喜剧的角色。我国讲究用“唱念做打”四种艺术手段和“手眼身法步”五种技术方法来表现人物。
我们还欣赏了几种戏曲剧的简介:昆剧——中国戏曲之母;京剧——东方“歌剧”;黄梅戏——芬芳的泥土气息。我们欣赏了我最熟悉的黄梅戏《天仙配》、粤剧《分飞燕》、豫剧《花木兰》。
我们还学了京剧的脸谱:在人的脸上涂上某种颜色以象征这个人的性格和性质、角色和命运。红脸含有褒义、代表忠勇;黑脸为中性,代表猛智;蓝脸和绿脸也为中性,代表草莽英雄;黄脸和白脸含贬义,代表凶诈;金脸和银脸是神秘,代表神妖。脸谱起源于上古时期的宗教和舞蹈面具,今天许多地方戏中都保留了这种传统。
“戏曲”这个词突然变新鲜了,我真想回到从前,看那古代的戏曲表演。作 文
(第1课时)写作题目:
以“中国戏曲”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学习目标:
1、叙述清楚,详略得当。
2、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
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以“中国的戏曲”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板题:中国戏曲)
2、(投影显示)题材选择:可以介绍你所知道的某一种剧种(最好是作的家乡戏)的历史发展概况和基本特点,要做到条理清楚,言简意明。可以选择你喜欢的一出戏,就其主要情节发挥想象,编写一个小故事。也可在在你看戏、听戏、学戏的过程中,你一定些感想或者有趣的经历,把它们写出来。
3、题目自拟。
二、(投影显示)出示目标:
1、叙述清楚,详略得当。
2、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
(过渡语)老师相信同学们一定可以写出一篇很好的文章,对不对?好,下面开展写作竞赛。
三、学生列提纲,打草稿:
1、下面,先请同学们根据写作内容和要求列提纲,比谁5分钟内能够列好。
2、学生列提纲,教师巡视,了解学情。
(1)师:已经列好提纲的同学举手。(完成的少再延长2分钟)(2)师:大多数同学完成了,下面我们进行提纲交流。
3、当堂交流:
指一名好生,一名差生读他所写的提纲,其他同学认真听,然后指名同学点评。对说得好的教师给予表扬。
4、教师小结。
5、学生打草稿,教师巡视。(30分钟)教后记:
作 文
(第2课时)
一、修改草稿(10分钟)。
好生给差生改,好生给好生改。
二、眷写作文(30分钟)。
要求:格式正确,书面整洁,字体端正。教后记:
综合性学习指导] 戏曲大舞台
一、活动目标
1.了解中国戏曲的基本知识,了解属于自己家乡的地方剧种,关心中国戏曲的发展。2.学会通过分工而又合作的方式去获取大量的信息。
3.无论是口头还是书面,要敢于而且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二、活动设想
1.指导学生通过良好的分工与合作,大量获取有关戏曲方面的知识与信息。2.引导学生关注中国戏曲的现状与未来,深入了解地方戏曲的现状。3.组织好一场与戏曲有关的报告会。4.写好一篇与戏曲有关的作文。
三、活动指导
1.确立活动主题:了解戏曲,关注戏曲。2.分组。
(1)“戏曲常识”组:戏曲的历史与现状、戏曲相关知识、主要流派、代表人物及其代表曲目等。
(2)“地方戏曲”组:地方戏曲的历史与现状、唱腔特点、代表人物、代表曲目、精彩选段(学唱或搜集音像资料)等。
(3)“人物采访”组:至少采访一位在当地有影响的戏曲演员和地方文化官员,了解他们对戏曲的看法;采访戏曲爱好者和反对者若干,了解大众对戏曲的看法。
(4)“道具服饰”组:力所能及地绘制一些戏曲表演中常用的服装、道具,也可以去收集或租借一点。
(5)“宣传报道”组:从以上各组收集的资料中,精选一些,举办一个小型展览。3.安排活动程序。
(1)分工:以自愿为主,结合个人特长。
(2)前4个组开展活动(与本单元的学习同时起步,大约7—10天完成)。(3)“宣传报道”组负责办好展览,以黑板报为主。
(4)组织一次“了解戏曲,关注戏曲”的报告会(一课时)。各组选派代表,将本组的成果向全班同学汇报。
(5)作文。以“了解戏曲,关注戏曲”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文体不限。对学生没有接触过的文体(如调查报告、人物访谈等),教师要作指导。
4.活动总结与评价。对那些积极参与、善于合作、敢于创新、勤于探究的同学要给予表扬,并作为平时成绩记载下来。对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要认真分析。对同学的评价应是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和同学互评相结合。
巧用动作描写,鲜活人物形象——《戏曲大舞台》单元写作指导
巧用动作描写,鲜活人物形象 ——《戏曲大舞台》单元写作指导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七下第四单元《戏曲大舞台》写作指导 【单元教学目标】
通过讲练结合、自写自评再师生互评的方式,使学生掌握通过动作描写能表现人物的性格以及心理的方法和技巧。【教学过程】
导入:
请读下面的句子,猜猜写的是我们班的哪位同学?
他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捏着额前的那一小撮刘海,轻轻地拨弄着,还时不时地往下拉一拉,好像一下子要把那刘海拉长似的。
问题:为什么你能够一下子就猜出是这位同学?
明确:因为句子中抓住了这位同学平时富有特征性的拨弄头发的动作的描写。
问题:句中用了人物描写中的动作描写,什么是动作描写?(板书出人物描写的四种方法,再展示动作描写的定义)。
明确:描写人物富有特征性的动作,以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质、身份、地位、处境、状态,叫做动作描写。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如何通过学习描写人物富有特征性的动作,表现出人物的性格以及内心世界,从而鲜活我们笔下的人物形象。
讲练结合:
(一)动作描写类型一
单一动作:重笔特写凸现人物个性
问题:《欧也妮。葛朗台》作品中的这段文字写得好吗?其中的动作描写好在哪里? 明确:这个“抓”的动作,十分传神,寓意深刻,形象地勾勒出葛朗台贪婪、爱财如命的拜金主义者的典型特征
。这种动作描写是属于一个准确而生动的动词勾画出人物鲜明的个性特点。
口头练习:我们身边的同学,你一定很熟悉吧?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位,想象他(她)平时有什么习惯性的动作,用一句话描绘出来,注意要用上一个准确而生动的动词,表现出这个同学的性格特点。
(二)动作描写类型二
动作群:浓墨泼写体现人物性格
问题:“猪八戒到河边喝水。”这个句子里面也有一个动词,这个动词得好吗?
明确:不好。
试试看:你可以扩充一下这个句子,用一系列的动词写出猪八戒喝水的具体动作,而且突出猪八戒的性格及心理吗?
明确:猪八戒急急忙忙跑到河边,也不管水黑不黑、脏不脏,趴下身子,撅起屁股,张开大嘴就‘咕噜咕噜’喝起来。(类似即可)
分析:句子中的“跑、趴下、撅起、喝” 等一系列动词把猪八戒“渴不择水”的喝水动作具体描绘出来,因而形象生动传神。
小结:有时候一个动词并不足于表现出一个人物的个性及心理,这时候需要用到一系列的动词这种动作描写叫做浓墨泼写体现人物性格的动作群。我们再来欣赏一段精彩的动作群的人物描写句子:
唉,又考砸了!”她接过那张“鲜血淋漓”的试卷,眉头紧锁,深深地长叹一声,便把沮丧的脸塞进书堆,伤心地趴在书桌上,默默地对视着那不争气的分数。一会儿,她直起身子,把试卷摊开,看了几眼,又快速地把试卷合上,狠狠地扔进抽屉里。只见她又一次把头藏进书堆,肩膀微微颤动,却听不见她的哭声,这就是她的性格——要强。又一会儿,她又一次抬起头,拭干泪,弯腰找出试卷,小心地把试卷抚平,认真地思考更正起来。
问题:请问这段文字写得好吗?好在哪里?
明确:这段文字通过一系列动词的运用,刻画出一个因考试失败而伤心的性格好强的女中学生的形象。所以,不管是用一个动词还是一系列的动词进行人物描写,都是为了表现出人物特有的个性和心理,我们在具体运用中要灵活掌握。
笔头练习:我们通过练笔来体会一下第二种方式的动作描写。
题目:请观看刘翔2004年雅典奥运会夺冠的视频,以:“____的刘翔”为题目,准确运用一系列的动词,进行50字左右的人物动作的片段描写。练习分为四个步骤: 1.准确运用一系列动词进行片段描写。
2.添点亮色:修改一下,给刚才的文段恰当地用上比喻等修辞手法。
3.再添亮色:再修改一下,把刚才的动作描写文段恰当地和其它人物描写方法结合起来。
4.请问,通过刚才的一改再改,能使你笔下的人物形象鲜明地出现在我们面前吗?请对照下面的评分准则再一次修改自己的作品,并给自己打分,然后我们共同来欣赏一下你的佳作。对照评分准则给自己打分,然后展示自己的佳作,师生共评。评价标准:准确运用动词,突出人物个性及心理(50分)
结合其它人物描写手法
(30分)
结合修辞手法
(20分)
字体端正,语句通顺
(10分)
(三)教师小结:
从我们刚才的练习当中,我们可以总括出进行人物动作描写的要点有以下几点: 1.能准确地用一些形象而生动而表现人物性格及心理的动词。2.可以结合比喻等修辞手法。
3.可以和其它人物描写的方法相结合。
三、结语
写作来源于生活,无论用哪一种方法去描写人物,都是为了表现出人物鲜明的个性。我们平时要善于观察,多进行尝试,还要勤于修改文章,才能写出更好的作品来。
戏曲大舞台,有你更精彩 ——第四单元写作指导与训练 李仰臣
写作讲坛
戏曲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它体现生活中一切美好事物,演绎人生中的悲欢离合,歌唱天地间的大爱与正气„„
具体写作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立意要新颖。
立意新颖,能给人耳目一新之感。或表现对传统文化的自豪之情;或体现对戏曲的现状的忧思;或抒发对戏曲美好未来的祝愿。作文时任选其一作为贯穿始终的主线,让深情在字里行间自然流淌。
选材要恰当。
材料是文章的血肉,具体选材时要使文章内容生动丰满。譬如可以写戏曲的历史悠久及其深邃的文化内涵;可以写戏曲现如今的状况;也可以憧憬戏曲的美好前景。
语言要得体。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我们可根据不同的内容而定下相应的感情基调。如在介绍自己喜爱的戏曲时,可以引用几个相关的精彩小故事,运用一些充满地方特色的方言俚语,采用形象活泼的修辞方式,让作文鲜明生动起来。习作选登
【师生总结】
吴亚飞:学习了“戏曲大舞台”综合实践课后,我知道了,因为戏曲“顺”民意,“得”民心,所以才能流传甚广。
应允丽:我的妈妈是个黄梅戏迷,或许是受她的熏陶,我只要看到电视中有黄梅戏节目必定要听个究竟。春夏秋三季的晚上,我家附近常有戏迷聚会,伴随着那悠扬唱腔,我在屋内看书做作业,感觉十分惬意。
邢凯悦:我打小就喜欢听豫剧、曲剧或是越调,可以说每个晚上如果没有戏曲的陪伴我是很难入睡的。有时候,我静静地聆听着,听久了,我还能唱上几句呢!
家乡的年戏
我的家乡在每年春节后,常要在村中唱十几天的戏,直到元宵节过后才罢。不过,这已经是六七年以前的事了。
那时候,每天太阳一偏西,村里的孩子们便三五成群地向村东头空旷的大晒场跑去,因为戏台就搭在那里。戏台很简陋,只是垫起个土堆,木板一铺,几块大布一围,便搭了起来。往往戏还没有开始,来到戏场里的孩子们便像《西游记》里花果山上的小猴子们一样,把整个戏场吵翻了天,不时还放响几个鞭炮吓人一跳。然后又围在那些摆在戏场内外的卖甘蔗、糖葫芦和玩具的摊子前,拿出手里攒着的压岁钱,不多时吃的玩的塞满了口袋。
夜幕降临了,村里的人们三三两两地来到戏台前,我就被父母喊着坐到怀里。“咚咚锵——锵咚锵——”的声音响起来之后,场子里顿时安静了。我便伸长脖子,瞪着眼睛,等待着演员出场。若出场的是个旦角,除了对她穿的衣服好奇之外,不久便在她的“咿咿呀呀”的唱腔中,依偎在爸爸的怀里进入梦乡了。只有武生在筛豆似的锣鼓声中出场的时候,我才被妈妈喊醒,但只盯着演员手中的一杆带红缨的长茅或是一柄闪亮的大刀。其次是等着他们翻跟头、鲤鱼打挺、耍枪舞棒、对打之类的动作。不过,戏场里的孩子大都是直到戏演完了,才被父母们吆喝着催醒,然后高一脚低一脚趔趔趄趄地被牵着回家„„
如今的家乡过年后,已经不再唱年戏了。人们不是看贺岁片,就是上网玩网游,还有的就是出门旅游。
我真想再看一场难以忘怀的年戏。【同窗视点】
陈曦的这篇文章,语言十分生动形象。譬如他写孩子们的玩耍时,巧妙地联想到“《西游记》里花果山上的小猴子”,凸显孩子们的调皮可爱;又如写看戏的神态:“伸长脖子”、“睁大眼睛”,十分传神逼真。(应允丽)【教师点评】
本文的写作角度,选得很准确。对一个五六岁的孩子来说,他看戏的目的不是看戏曲的内容,而是新奇的、好玩的还有好吃的东西吸引了他。所以文章写了戏台、小商贩、锣鼓声、武生的动作及其道具。稍显不足的是没能表现出当年的孩子们对戏曲喜爱的程度,比如模仿表演等方面。
我爱京剧
中国的戏曲艺术博大精深,而京剧以其别样的魅力,在其中独占鳌头,成为中国的国粹。被称为“东方歌剧”的京剧,让我喜爱不已。
我爱京剧,爱它五颜六色的脸谱!每一张脸谱都有一番讲究,红脸象征忠勇率直,如关羽;黑脸象征正直忠义,如包拯;白脸象征奸诈狡猾,如曹操„„每种颜色依据人物性格特点而定。我尤其喜欢琢磨脸谱上细细碎碎的花纹,如美猴王脸上画着一只大桃子,包公眉间有一弯小小的新月等。
我爱京剧,爱它的道具行当!它很有看头,分为衣、盔、杂、把四箱,极有讲究。戏中传统的人物分为生、旦、净、末、丑五大类,大类之下还有小类,单单“生”一类即可分为小生、老生、武生、红生等。小时候,我对戏词只是感到懵懵懂懂的,只听得懂两三句,但戏台上这些精细雅致,却早早地装入了心底。
我爱京剧,爱它的表现形式,在戏曲舞台上,尽管没有崇山峻岭,没有河流湖泊,没有狂风骤啸,没有似火骄阳,但是演员却可以用艺术完整地表现出来。演员表现骑马,长袍一撩,长袖一甩,一转身,上一个马步就是上马了,看起来真有趣!
我爱京剧,爱名角的精彩演唱!我爱听于魁智的《空城记》:“我本是卧龙散淡人,凭阴阳如反掌保定乾坤。先帝爷下南阳御驾三请,算就了汉家的业鼎足三分„„”我也喜欢旦角的婉转回扬,如荀慧生的《红娘》,也喜欢他唱《荀灌娘》柔中有刚„„
我爱京剧,也希望你能同我一样爱上京剧!【同窗视点】
本文选材集中而明确,字里行间,无不让人感受到作者对京剧那份浓浓的爱意,颇能激起读者的共鸣,称得上一篇佳作。不足之处是:应加一些京剧的文化内涵,这样主题才会有所升华。(吴亚飞)【教师点评】
本文采用总分总结构形式构架全文,层次清楚,主体部分以“我爱京剧,爱它的„„”的并列段落开头,整齐匀称,赏心悦目。
第二篇:戏曲舞台
戏曲
戏曲指的是中国传统的戏剧。戏曲的内涵包括唱念做打,综合了对白、音乐、歌唱、舞蹈、武术和杂技等多种表演方式,不同于西方将戏剧分为歌剧、舞剧、话剧。中国六大戏曲剧种: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秦腔。
生:男性角色。以其表演的人物的年龄、身份、性格特征和表演特点,分为小生,老生,红生、娃娃生.旦:女角色的统称。按其表演的人物的年龄、身份、性格特征和表演特点,分为正旦、花旦、贴旦、闺门旦、武旦、老旦、彩旦
净:俗称花脸。脸上勾勒脸谱,音色洪亮,表现性格豪放粗旷的人物形象,如张飞、包拯
丑:喜剧角色,俗称小花脸。用白粉在鼻梁、眼窝勾画脸谱。
脸谱:红忠紫孝,黑正粉老,水白奸邪,油白狂傲,黄狠灰贪,蓝勇绿暴,神佛精灵,金银普照
中国五大戏以集汉族古典戏曲艺术大成的京剧为例,一是男扮女、女扮男;二是划分生、旦、净、丑四大行当;三是有夸张性的化装艺术--脸谱;四是“行头”(即戏曲服装和道具)有基本固定的式样和规格;五是利用“程式”进行表演。
京剧具有综合性、虚拟性、程式性三大艺术特征,生、旦、净、丑;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每一曲戏都有一则故事,看后让人明善恶、冶情操、振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有益身心健康。2006年5月20日,京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京剧四大行当:
京剧四大行当是生,旦,净,丑。
生有小生,老生,红生、娃娃生.旦有青衣、花旦、武旦.净俗称花脸,又分大花脸、二花脸和武花脸,也叫铜锤花脸、武花脸、架子花脸 丑有文丑和武丑。
(二)京剧的四功五法:
京剧的四功是指唱、念、做、打。
京剧五法是指手、眼、身、法、步。
京剧四大名旦是指梅兰芳:《贵妃醉酒》、《霸王别姬》和《穆桂英挂帅》;程砚秋:《二进宫》、《祭塔》、《昭君出塞》、《梁红玉》;尚小云:《荒山泪》、《英台抗婚》、《窦娥冤》、《锁麟囊》;荀慧生:《红娘》、《金玉奴》、《红楼二尤》、《钗头凤》。
黄梅戏,旧称“黄梅调”,产生于湖北黄梅县。名家:严凤英、吴琼,名剧:《天仙配》、《女驸马》。
豫剧 也称河南梆子、河南高调。名家:常香玉。名剧:《穆桂英挂帅》、《花木兰》。
第三篇:戏曲大舞台
综合性学习——《戏曲大舞台》教案5
作者: 加入日期:06-04-09
综合性学习——《戏曲大舞台》教学设计
一、活动目标:
二、1、通过了解中国戏曲这种传统艺术,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感情,提高艺术修养。
2、了解中国戏曲的基本知识,鉴赏中国优秀戏曲。
3、引导学生对舞台艺术产生兴趣,培养学生高雅的艺术情趣。
4、以了解中国戏曲为中心,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
三、活动准备:
1、制定活动计划;
2、师生收集相关资料;
3、教师制作教学课件;
4、指导排演戏曲唱段。
四、活动安排:设计四课时,(一)指导搜集材料;
(二)戏曲知识漫谈
(三)戏曲知识竞赛;
(四)戏曲演唱比赛。
第一课时 指导搜集材料
一、布置活动安排:让学生明确整个活动的目的、要求。
二、指导学生通过图书馆、网络、社会调查等手段搜集有关中国戏曲 的相关材料。
三、学生分组,选定负责人,制定活动计划,安排课外活动时间。
四、教师要参与指导好活动计划的制订,协调人员安排、落实责任,指导搜集材料的具体方法。
第二课时 戏曲知识漫谈
本课时拟采用师生以佳宾访谈的形式进行。
一、介绍下列戏曲知识:
1、戏曲的起源和形成;
2、几种较常见的戏曲种类(京剧、越剧、豫剧、黄梅戏等);
3、京剧(行当、脸谱、唱腔);
4、戏曲名剧、名家等。
二、戏曲名段赏析
1、京剧《玉堂春》(苏三起解);《铡美案》(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
2、越剧《红楼梦》(天上掉下个林妹妹);
3、黄梅戏《女驸马》(谁料皇榜中状元);
4、豫剧《花木兰》(谁说女子不如男)等。
第三课时 戏曲知识竞赛
在前两课时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知识竞赛。
竞赛分必答题和抢答题两类,基础分100分,每答对一题加10分。根据答题成绩记活动得分。
附:竞赛题目
一、小组必答题
第一组:
1、与古希腊的悲喜剧、印度的梵剧合称世界三大古老戏剧的剧种是——(中国戏曲)
2、享有“中国戏曲之母”雅称的剧种是—— 昆剧(昆曲)
3、我国戏曲的角色分为哪四大行当?——(生、旦、净、丑)
4、发源于湖北,发展壮大于安徽庆安一带的戏曲剧种是——
(黄梅戏)
5、京剧“四大名旦”是指——(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
第二组:
1、享有“东方歌剧”盛誉的中国剧种是——(京剧)
2、中国戏曲发展中“南戏”的形成是戏曲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请问“南戏”产生于哪个年代?——(宋代)
3、中国戏曲表现生活的基本手法是——(虚拟——没有实物的表演)
4、据统计,中国现有戏曲剧种大约是多少?——(360多种)
5、“没见过那五色的油彩愣往脸上画”唱的是戏曲表演中的一个什么特点?(脸谱)
第三组:
1、1790年,安徽的四大地方戏班先后进京献艺,获得空前成功。后来他们兼收其他地方戏的精华,诞生了被称为“国粹”的剧种是——(京剧)
2、戏曲表演艺术有哪些技术方法?(手、眼、身、法、步)
3、京剧有哪两种主要唱腔?(西皮、二黄)
4、“三五步行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说的是戏曲表演中成队的随从或兵卒在台上表现大场景的演出特点,这些演员被称为——(龙套)
5、到了十三世纪的金代,表明说唱艺术在文学上和音乐上都发展成熟的作品是——(董解元的诸宫调《西厢记》)
第四组:
1、中国戏曲起源于哪几种艺术形式?(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
2、中国戏曲主要采用哪些艺术手段表现人物的?(唱、念、做、打)
3、起源于浙江嵊州一带的剧种是——(越剧)
4、戏剧脸谱中的红色代表的是——(代表忠勇,含褒义)
5、古代的滑稽戏是从“优”发展而来的,在古代“优”是指——
(古代帝王贵族的弄臣,专以讽刺调笑为职务)
选答题:
1、说唱对戏曲发展的影响主要有哪两个方面?
(说唱文学对剧本创作的影响,说唱音乐对戏曲唱腔的影响)
2、“参军”是曹操创建的一种官职的名称。魏晋南北朝多设置“参军”一职,是一种相当县一级的重要幕僚。著名诗人陶渊明和鲍照都做过“参军”。参军戏是唐代一种重要的戏剧形式。它是继承古代的“优”的滑稽戏谑、巧言善辩的传统发展而来的。表演发展到由两个角色,一个叫“参军”,一个叫“苍鹘”,请问:表演中被戏弄的角色是——(参军)
3、元杂剧是中国戏曲发展的黄金时代,产生了大量的优秀剧目(今存一百多种)和优秀剧作家,你能说出作家中最杰出的是谁吗?
(关汉卿,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一生写有60多个剧本,现存18种,有很高的国际影响。)
4、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中称赞“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的中国古代戏曲作品是?
A《西厢记》 B《窦娥怨》 C《汉宫秋》 B
5、唐玄宗时大力鼓励戏剧,在宫中设立了“优伶”习艺班,自己有时也参与演出,旧时代的戏曲界把他视为戏剧的祖师爷,至今中国和日本都把戏剧界称为“梨园”。请问:把戏剧界称为“梨园”是因为——
A习艺班当时设置在梨园殿;B习艺班周围种植着许多梨树;C唐玄宗给习艺班定的名称。
6、大文学家欧阳修在编撰《新五代史》时,专为“伶官”立传,并在《五代史伶官传序》中写下这样一段著名的话:“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请问“伶官”是指——
A 聪明伶俐的官员;B 宫中的戏剧演员
7、中国戏曲表演人物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把角色归为若干行当。“旦”角是女性角色,请说出 “旦”角可分为哪几类?(三种即可)
正旦、花旦、武旦(刀马旦)、老旦、闺门旦、彩旦等。
8、“生”和“净”都是扮演男性角色,请问在包公戏中,包公这个角色属于“生”角还是“净”角?(净角)
9、脸谱是我国戏曲一项富有特色的夸张性的化妆艺术,它设色鲜明,勾绘精巧,富有图案美,是把绘画和表演统一在演员一张脸上的独特艺术。不同颜色的面部化妆,有着不同的象征意义。请问含有贬义,代表凶诈的是——
A 黄脸和白脸 B 蓝脸和绿脸 C 金脸和银脸
10、下列对京剧唱腔的描述正确的是—— B
A 西皮是一种较舒缓、深沉的曲调;
B 西皮是一种比较明快、活泼的曲调;
C 西皮唱腔适合表现忧郁、哀伤的情绪。
11、《红楼梦》第二十三回写贾宝玉向林黛玉称赞“真是好文章!你要看了,连饭也不想吃了呢!”的古代戏曲作品是——(C)
A 《窦娥怨》 B 《牡丹亭》 C 《西厢记》
12、元杂剧一般分为四个大段落,称为四折。“折”基本上相当于现代话剧的“场”或“幕”。描写发生在西湖边上,充满浪漫色彩的传奇故事的戏曲剧目《白蛇传》,也是由四折戏构成。请问下面哪一折戏不属于《白蛇传》?
A 《游湖借伞》 B 《盗仙草》C 《断桥》D 《劈山救母》(D)
13、连线题:将下列剧种和著名演员用直线连接起来
越剧 严凤英
京剧 袁雪芬 豫剧 梅兰芳
黄梅戏 常香玉
14、连线题:将下列京剧流派与表演风格用直线连接起来
梅派 天真、活泼、热情的少女形象,具有柔媚娇婉的风格
程派 以气与力取胜,有阳刚之美,具有刚健婀娜的风格
荀派 善良、温柔、华贵、典雅而具有正义感的古代妇女形象
尚派 遭遇悲惨,具有外柔内刚性格的中下层女性形象
15、京剧曲目有几出戏连演的,如“失”“空”“斩”,就是表现的三国故事。你能说出它们是指哪三个剧目吗?
《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
16、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表现的是解放战争时期,东北剿匪的故事。扬子荣烈士的英雄形象早已家喻户晓,请问这部戏改编自作家曲波的哪部长篇小说?
《林海雪原》
17、脸谱辨识题。说出画面上四个脸谱是哪四个戏曲人物。
18、视听题:看一段表演,说出是哪种戏曲剧种和曲目名称。
19、视听题:看一段表演,说出是哪种戏曲剧种、剧中人物名称。
20、视听题:看一段表演,说出是哪种戏曲剧种和人物扮演者的名字。
第四课时 戏曲演唱比赛
学生自备伴奏带(光盘),有条件的可自己准备服装、道具。在班内演唱自己喜爱的戏曲唱段。最后评出最佳演员,表扬加活动分。
第四篇:戏曲大舞台
综合性学习•戏曲大舞台
班级:姓名:编写人:陈英执行时间: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戏曲的有关知识。
2.了解赏析戏曲的方法。
3.学会搜集和整理资料。
4.培养学生热爱中国戏曲的感情和振兴国粹的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学生能通过各种途径搜集资料,并能整理资料。学生通过资料的搜集,了解中国戏曲的基本知识,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教学过程
一、漫谈中国戏曲师:中国戏曲源远流长,是一门古老的艺术,那么你对她有多少了解呢?你看过、听过哪些戏?你知道哪些著名演员的名字?
学生自由回答,漫谈中国戏曲。
(这一环节意在激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从感情和知识上走近戏曲,为下面活动的展开作好铺垫。)
二、课堂展示——交流与探究
(一)戏曲知识擂台1.必答题。
答题规则:每组连续回答五题,每题十分,答错不扣分,时间30秒。
(1)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是?(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中国戏曲。)
(2)享有“中国戏曲之母”雅称的是?(昆剧。)
(3)戏曲的角色分为哪四大行当?(生、旦、净、丑。)
(4)中国戏曲采用哪些艺术手段表现人物?(唱、念、做、打。)
(5)享有“东方歌剧”盛誉的是?(京剧。)
(6)戏剧表演艺术有哪些技法?(手、眼、身、发、步。)。
(7)戏曲表现生活的基本手法是?(虚拟——没有实物的表演。)
(8)发展于安徽安庆一带的剧种是?(黄梅戏。)
(9)京剧四大名旦是谁?(尚小云、梅兰芳、荀慧生、程砚秋)
(10)“旦”可分为哪几类?(正旦、花旦、闺门旦、武旦、老旦、彩旦。)
(11)南派京剧的代表人物是谁?(周信芳。)
(12)四大徽班是指什么?(三庆班、四喜班、春台班、合春班。)
(13)请你说出锡剧的一个经典曲目?(《珍珠塔》。)
(14)绿脸代表什么性格的人物?(草莽英雄。)
(15)“净”这个角色又可以分为什么?(大花脸和二花脸。)
(16)京剧诞生于什么时候?(清代乾隆时期。)
(17)丁是娥是哪个剧种的著名演员?(沪剧。)
(18)“阿庆嫂”是哪一部样板戏中的人物?(《沙家浜》。)
(19)“变脸”是哪一种戏曲特有的艺术表现形式?(川剧。)
2.抢答题。
答题规则:听到开始后才可以抢答,否则取消本题答题资格。答对加十分,答错扣十分,时间30秒。
出示不同脸谱,要求学生根据脸谱,猜测人物。
3.连线题。
(1)红脸代表猛智
黑脸代表凶诈
绿脸代表忠勇
白脸代表草莽英雄
(2)越剧严风英
京剧袁雪芬
豫剧王彬彬
黄梅戏常香玉
锡剧梅兰芳
(二)听一听唱一唱
1、欣赏以下戏曲:
(1)京剧《玉堂春》(苏三起解);
(2)越剧《红楼梦》(天上掉下个林妹妹);
(3)黄梅戏《女驸马》(谁料皇榜中状元);
(4)豫剧《花木兰》(谁说女子不如男)等。
2、唱一唱(1)请学习小组同学上台,每组一人。分别播放或范唱一个段子,看谁学唱得最好,由学生举手评出唱得最好的。(要唱得有板有眼,有声有色,有滋有味)
(2)家乡戏大展台
你的家乡有些什么地方戏?向大家推荐一曲。
(三)说一说,议一议 现实生活中,随着流行歌曲的火爆,影视文化的传播,戏曲艺术日趋衰弱,曾经人才辈出的剧团青黄不接,曾经广为传唱的曲子曲高和寡。那么,戏曲的出路在何方?我们如何来振兴中国戏曲?请大家出谋划策。
三、学(教)后反思:
第五篇:戏曲大舞台
《戏曲大舞台——综合性学习活动》教学设计
《戏曲大舞台》是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活动。
开课导语
中国的戏曲源远流长,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是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全国许多地方都拥有自己的剧种,可谓是:“百花齐放、异彩纷呈”。每个地方的戏曲,都具有自己独特的地域文化风情,如京剧的雍荣华美,昆曲的典雅精致,梆子戏的高亢悲凉,越剧的轻柔婉转,可以说一方水土造就一方戏曲。这次活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民族文化的瑰宝——戏曲天地之中,去感受它博大的内涵,去品味它悠长的韵味。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
(1)了解中国戏曲的基本知识,鉴赏中国戏曲。
(2)以了解欣赏中国戏曲为中心,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
2.过程和方法目标
学生能通过各种途径搜集资料,并能整理资料。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了解中国戏曲这种传统艺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感情,提高艺术修养。
(2)引导学生对舞台艺术产生兴趣,培养学生高雅的艺术情趣。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新课程标准还指出学生要有较丰富的积累,从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出发,我把“搜集并整理资料,了解中国戏曲知识”作为教学重点。
2.教学难点:在具体的活动中,既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活动感受,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思维水平的有限,所以我把本课的教学难点设定为“通过活动,感悟人生”。
活动设想
《戏曲大舞台》是让学生体验和感悟中国戏曲文化的综合性活动。要让学生真正理解难度很大,一方面因为流行音乐、街舞、劲舞已成当今时代文艺之主流,另一方面由于学生对戏曲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本来就很陌生。为了突破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兴趣,要求学生们在预习阶段,回家听老人说说戏,唱唱戏,有兴趣的还可以学唱两段,也可鼓励美术爱好者画画花
脸谱。这样,容易拉近学生与戏曲的距离,自小成为小戏迷,当然还可以让他们自导自演排练几个节目,以便在活动课上大显身手。而且,还要求学生搜集资料,掌握一些戏曲知识,了解我国源远流长的戏曲文化。并根据所掌握资料自行拟定竞赛题。
根据活动设计,我又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再以娱乐的形式安排两节课,将枯燥乏味的听、讲,变有声有色的说、唱、画、演。
活动方法
小组竞赛法、讨论法、实践表演法(指导学生充分体会中国戏曲的博大内涵、悠长韵味,引导他们感悟人生哲理。)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一、指导搜集材料
1.布置活动安排:让学生明确整个活动的目的、要求。
2.指导学生通过图书馆、网络、社会调查等手段搜集有关中国戏曲的相关材料。
3.学生分组,选定负责人,制定活动计划,安排课外活动时间。
4.教师参与指导好活动计划的制订,协调人员安排、落实责任,指导搜集材料的具体方法。
二、戏曲知识漫谈(拟采用师生以佳宾访谈形式进行)
1.介绍下列戏曲知识:a.戏曲的起源和形成;b.几种较常见的戏曲种类(京剧、越剧、豫剧、黄梅戏等);c.京剧(行当、脸谱、唱腔);d.戏曲名剧、名家等。
2.戏曲名段赏析:a京剧《玉堂春》(苏三起解);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甘洒热血写春秋);b.越剧《红楼梦》(天上掉下个林妹妹);c.黄梅戏《女驸马》(谁料皇榜中状元);d.豫剧《花木兰》(谁说女子不如男)等。
第二课时
一、才艺大比拼1.戏曲知识竞赛
1.在前两课时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知识竞赛。
竞赛分必答题和抢答题两类,基础分100分,每答对一题加10分。根据答题成绩记活动得分。
2.才艺大比拼同学们自己选择在演唱自己喜爱的戏曲唱段;或展示自己画的脸谱,并作简单介绍;或表演自编自演的相声、小品。最后评出最佳表演者和获胜的小组,表扬加活动分。
二、写自己的感受(该环节既是本次活动的主旨又是难点——写作训练和人生观的引导。)
1.导入写作
先让参加戏曲排练并演出的同学谈谈感受。此时学生一定会有所感悟:戏可以重演,人生却不能再来。诚然,戏排错了不妨再来一次,人生之路走错了只有悔之晚矣。所以在这里,教师要不失时机的唤醒学生的情感:再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决不能随波逐流,一定要认真思索,自主、独立地选择,走稳人生每一步。
2.布置写作任务。
经过以上活动,相信大家对中国戏曲有了一定的了解。现在请从以下话题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作文。a.介绍你所知道的某一剧种的历史发展概况和基本特点,要做到条理清楚,言简意明。b.选择你喜欢的一出戏,就其主要情节发挥想像,编写一个小故事。c.在你看戏、听戏、学戏的过程中,你一定有些感想或者有趣的经历,把它们写出来。
附:戏曲知识竞赛题目
一、小组必答题
第一组:
1.与古希腊的悲喜剧、印度的梵剧合称世界三大古老戏剧的剧种是?(中国戏曲)
2.享有“中国戏曲之母”雅称的剧种是?(昆剧,也叫昆曲)
3.我国戏曲的角色分为哪四大行当?(生、旦、净、丑)
4.发源于湖北,发展壮大于安徽庆安一带的戏曲剧种是?(黄梅戏)
5.京剧“四大名旦”是指?(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
第二组:
1.享有“东方歌剧”盛誉的中国剧种是?(京剧)
2.中国戏曲发展中“南戏”的形成是戏曲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请问“南戏”产生于哪个年代?(宋代)
3.中国戏曲表现生活的基本手法是?(虚拟——没有实物的表演)
4.据统计,中国现有戏曲剧种大约是多少?(360多种)5.“没见过那五色的油彩愣往脸上画”唱的是戏曲表演中的一个什么特点?(脸谱)
二、选答题
1.中国戏曲表演人物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把角色归为若干行当。“旦”角是女性角色,请说出“旦”角可分为哪几类?(三种即可:正旦、花旦、武旦(刀马旦)、老旦、闺门旦、彩旦等。)
2.“生”和“净”都是扮演男性角色的,请问在包公戏中,包公这个角色属于“生”角还是“净”角?(净角)
3.脸谱是我国戏曲一项富有特色的夸张性的化妆艺术,它设色鲜明,勾绘精巧,富有图案美,是把绘画和表演统一在演员一张脸上的独特艺术。不同颜色的面部化妆,有着不同的象征意义。请问含有贬义,代表凶诈的是?(A)
A.黄脸和白脸B.蓝脸和绿脸C.金脸和银脸
4.下列对京剧唱腔的描述正确的是?(B)
A.西皮是一种较舒缓、深沉的曲调
B.西皮是一种比较明快、活泼的曲调
C.西皮唱腔适合表现忧郁、哀伤的情绪
5.脸谱辨识题。说出画面上四个脸谱是哪四个戏曲人物。
6.视听题:看一段表演,说出是哪种戏曲剧种和曲目名称。(略)
7.视听题:看一段表演,说出是哪种戏曲剧种、剧中人物名称。(略)
8.视听题:看一段表演,说出是哪种戏曲剧种及扮演者的姓名。(略)
课后作业:1.写出自己知道的主要戏曲剧种。2.看一折京戏,用所学脸谱知识分析人物性格。
3.识记京剧旦角流派及其各自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