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5号文库

中班音乐活动:数蛤蟆(精选五篇)

中班音乐活动:数蛤蟆(精选五篇)



第一篇:中班音乐活动:数蛤蟆

【活动方案】中班音乐活动:数蛤蟆

原创 2017-05-15 农丽芳

活动目标:

1.感受在音乐中表演是种快乐的事。2.学习小组合作,敢于展现自己。3.锻炼思维能力。活动准备:

一台录音机、4个小鼓、若干根小木条。活动过程:

1.出示青蛙的图片玩抢答游戏,引出主题。(1)幼儿分成4小组,每小组4个人。

(2)每组放有一个小鼓,发给每个小朋友每人一条小木条。

(3)指导语:小朋友,你们都见过青蛙了,那你们有没有注意去观察过它们呢?下面我们来玩抢答游戏好不好呀?游戏规则是,老师提问小朋友来抢答,你们哪一组的小朋友知道答案就赶紧敲一下你们面前的鼓,哪一组先敲响鼓哪一组就先回答老师的问题,答对了就奖给小红旗一面,看哪一组得的红旗最多。(4)教师给幼儿提问。

① 蛤蟆有几张嘴?

② 蛤蟆有几只眼睛?

③ 蛤蟆有几条腿?

④ 蛤蟆都吃些什么东西? 2.引导幼儿创编有趣的青蛙动作。

(1)指导语:好了,小朋友们现在你们都知道一只蛤蟆,一张嘴,两眼睛,四条腿,那我们把这些句子连起来编成一首儿歌好不好呀?(2)引导幼儿边拍手,边念编好的儿歌让幼儿熟悉理解歌曲。(3)跟随音乐,边唱歌,边跟老师表演创编的动作。3.引导幼儿用不同的蛤蟆形象反复演唱歌曲。(1)学蛤蟆爸爸的声音唱(2)学蛤蟆妈妈的声音唱(3)学蛤蟆宝形容词的声音唱 4.引导幼儿玩《蛤蟆捉害虫》的游戏

(1)进一名幼儿闭上双眼,原地慢慢自转,其他小朋友排圆圈绕着该幼儿向相反方向边唱边跳跃前进,当大家唱到最后一个“呱”时,全体幼儿停下,中间的幼儿伸出一只手向前指,指向哪名幼儿,他就是“蛤蟆”其他幼儿都是害虫。(2)蛤蟆捉害虫,害虫逃回家。(放音乐,音乐一停小朋友就不准再跑)结束部分:

蛤蟆宝宝,我们今天捉的害虫可真多,拿回家去喽!

第二篇: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数蛤蟆》及教学反思

中班音乐教案《数蛤蟆》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音乐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在问答游戏活动中,学习记忆歌词内容,初步熟悉旋律及歌词,用对歌的形式较清楚地学唱歌词,唱准6 1 6 1 2之处,在学歌过程中,体验与教师对歌的乐趣,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音乐《数蛤蟆》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初步熟悉旋律及歌词,用对歌的形式较清楚地学唱歌词,唱准6 1 6 1 2之处。

2、在问答游戏活动中,学习记忆歌词内容。

3、在学歌过程中,体验与教师对歌的乐趣。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蛤蟆图片。

活动过程:

1、幼儿观察图片,进一步感知蛤蟆的外形特征,在教师的提问引导下,对歌曲有初步的兴趣。

师:小朋友,看这是谁?再仔细看看,蛤蟆长得什么样?

师:那老师出几个问题,看看你们能不能回答出来。

2、幼儿与教师玩问答游戏,初步学习有节奏地念歌词。

(1)师:一只蛤蟆几张嘴?(幼儿答:一只蛤蟆一张嘴)

师:接下来我会提什么问题?

幼儿猜测问题。

师:几只眼睛几条腿?(幼儿答:两只眼睛四条腿)

还会有什么问题呢?

幼儿继续猜测。

师:蛤蟆怎样跳下水呀,蛤蟆跳下水叫的啥,蛤蟆跳下水叫的啥?

教师揭示歌词:乒乒乓乓跳下水呀,蛤蟆跳下水叫爸爸,蛤蟆跳下水叫妈妈。

(2)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学习有节奏的念歌词:乒乒乓乓跳下水呀,蛤蟆跳下水叫爸爸,蛤蟆跳下水叫妈妈。(.本文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教师完整的提问,幼儿完整的回答)

(3)在教师的提问引导下,明确蛤蟆叫声处的歌词及节奏。

师:蛤蟆是怎样叫的呢?呱呱,咕儿呱。

幼儿有节奏地念蛤蟆叫声:呱呱,咕儿呱。

(4)教师请个别幼儿进行问答游戏。

3、完整地演唱歌曲让幼儿欣赏。教师先完整地演唱第一段,再完整地演唱第二段。

教师唱到“蛤蟆跳下水”的地方与幼儿互动,让幼儿跳进手做成的水里。

4、幼儿用对歌的形式学唱歌曲。

(1)、唱着问,幼儿唱着答,练习对歌。

(2)、师生跟随琴声,练习问答式对歌。

5、幼儿分组随琴声练习对歌。

幼儿两两商量,一问一答。

6、与客人老师进行互动。

幼儿问,老师们回答。

教学反思:

活动中为了达到第一个目标:唱准6 1 6 1 2之处。我设计了一个小游戏,与幼儿一起玩青蛙跳水的游戏。请每个幼儿用手指来做蛤蟆跳水的动作,我的手做湖面,与幼儿互动,幼儿一个个的跳的同时,我在唱着“蛤蟆跳下水”的乐句。帮助幼儿在游戏中保持倾听的兴趣。因此幼儿在演唱过程中,基本上都能唱准这一乐句。由于幼儿在平时习惯了用一些简单的语句回答问题,因此幼儿在回答第一句时“一只蛤蟆几张嘴”时总是会忘记“一只蛤蟆一张嘴”中的“一只蛤蟆”而用“一张嘴”来代替,在歌曲中间部分的3、4两句乐句后面和前面部分都是“蛤蟆跳下水”,幼儿又只唱一句,这是我预先没有猜测到的。如果在这里我的提示性动作能够明确些,能够帮助幼儿比较完整地演唱歌曲了。

当我请许恩琦上来和我一起对唱时,他在第4乐句停顿了一下,而刘宇轩马上用太好的口气帮助其纠正,第二次当我请刘宇轩来演唱时,他同样也范了相同的错误,而同伴没有纠正他而是耐心地等待他想出正确的歌词。我抓住时机让他体会这种感受。本次活动也因此升华了教育的价值。

本文扩展阅读:蟾蜍(读chán chú),也叫蛤蟆há ma(蟆单独读má)。两栖动物,体表有许多疙瘩,内有毒腺,俗称癞蛤蟆、癞刺、癞疙宝。在我国分为中华大蟾蜍和黑眶蟾蜍两种。从它身上提取的蟾酥以及蟾衣则是我国紧缺的药材。

第三篇:幼儿园教案:大班音乐活动:数蛤蟆

数蛤蟆

——中班歌唱活动

活动目标:

1.感受在音乐中表演是种快乐的事。

2.学习小组合作,敢于展现自己。

3.锻炼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一台录音机、4个小鼓、若干根小木条。

活动过程:

1.出示青蛙的图片玩抢答游戏,引出主题。

(1)幼儿分成4小组,每小组4个人。

(2)每组放有一个小鼓,发给每个小朋友每人一条小木条。

(3)指导语:小朋友,你们都见过青蛙了,那你们有没有注意去观察过它们呢?下面我们来玩抢答游戏好不好呀?游戏规则是,老师提问小朋友来抢答,你们哪一组的小朋友知道答案就赶紧敲一下你们面前的鼓,哪一组先敲响鼓哪一组就先回答老师的问题,答对了就奖给小红旗一面,看哪一组得的红旗最多。

(4)教师给幼儿提问。

① 蛤蟆有几张嘴?

② 蛤蟆有几只眼睛?

③ 蛤蟆有几条腿?

④ 蛤蟆都吃些什么东西?

2.引导幼儿创编有趣的青蛙动作。

(1)指导语:好了,小朋友们现在你们都知道一只蛤蟆,一张嘴,两眼睛,四条腿,那我们 把这些句子连起来编成一首儿歌好不好呀?

(2)引导幼儿边拍手,边念编好的儿歌让幼儿熟悉理解歌曲。

(3)跟随音乐,边唱歌,边跟老师表演创编的动作。

3.引导幼儿用不同的蛤蟆形象反复演唱歌曲。

(1)学蛤蟆爸爸的声音唱

(2)学蛤蟆妈妈的声音唱

(3)学蛤蟆宝形容词的声音唱

4.引导幼儿玩《蛤蟆捉害虫》的游戏

(1)进一名幼儿闭上双眼,原地慢慢自转,其他小朋友排圆圈绕着该幼儿向相反方向边唱边跳跃前进,当大家唱到最后一个“呱”时,全体幼儿停下,中间的幼儿伸出一只手向前指,指向哪名幼儿,他就是“蛤蟆”其他幼儿都是害虫。

(2)蛤蟆捉害虫,害虫逃回家。(放音乐,音乐一停小朋友就不准再跑)

结束部分:

蛤蟆宝宝,我们今天捉的害虫可真多,拿回家去喽!

第四篇:数蛤蟆音乐教案及反思

二年级音乐教案《数 蛤 蟆》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数蛤蟆》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准确地把握节奏和表现歌曲的情绪。

(2)能用轻松愉快的声音演唱童谣《数蛤蟆》

(3)采用多种形式,学习歌曲并把握歌曲的情绪。

二、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打击乐器(木鱼、三角铁)、哨子、音乐记号图片

三、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动一动:

师:小朋友们好!生:郭老师你好!师:首先,我要和大家玩一个节奏游戏,看谁拍的最准确。(板书X 0 ︱X 0 ︱)这里有我们学过的一个音乐符号,它的名字? 生:休止符。

师:见到休止符,我们要用什么表示呢? 生:握拳。

师:那你能不能试着拍拍我们的节奏呢? 生:„„

师:太棒了。老师今天也准备了两个小乐器,你们认识他们吗? 生:木鱼和三角铁。

师:那谁想来用小乐器打我们的节奏呢? 生:„„

师:真不错,那小乐器就有你来保管了。师:那过了这一关,老师要带领大家乘着我们的音乐列车去参观一个小动物的家,那请你打着拍子,乘着我们的音乐列车,准备出发吧。(放音乐伴奏)

师:好了,到目的地了,那让我们看看是哪个小动物吧?哎,它先我们来猜,满身一头绿疙瘩,眼大嘴大肚更大,此君若是张大口,哪个虫儿不害怕。生:青蛙,蛤蟆。

2、算一算:

师:小蛤蟆真是的,还不让我们参观它的家,还要让我们算数。(一只

蛤 蟆

几 张

几只

眼 睛 几 条

腿)

(板书 蛤蟆 嘴 眼睛 腿)我先来问你们,打着拍子来告诉我。生:一只蛤蟆一张嘴„„

师:都过关了,小蛤蟆愿意让咱们参观它的家了,让我们一起走进小蛤蟆的世界吧。(范唱音乐加图片)二:新歌教学

师:这些小蛤蟆可爱吗? 生:可爱。

师:小蛤蟆经过自己的努力,都骑上摩托车了,那老师就看看你们今天能不能把这首歌唱好?

师:下面老师来唱,然后你告诉我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表现了“蛤蟆”怎样的心情?

生:活泼„„

师:那你们想不想学这首歌? 生:想。

师:那首先要过我们的歌词关,按我们刚才打的节奏,一起来读一下歌词。生:„„

师:下面我们一起跟伴奏来读歌词,注意速度。我们的小乐器手准备。生:读歌词。

师:刚才我们说了,歌曲的情绪是活泼,怎么用声音表现活泼呢? 生:声音有弹性,跳跃感。

师:那我们再跟着伴奏来读一遍,注意你们的声音,要有跳跃感。生:读歌词。

师:读歌词时你有哪些地方听不懂? 生:“荷儿梅子兮,水上漂”

师:解释:“荷儿梅子兮,水上漂”。因为这首歌曲是四川民歌,所以它采用了地方方言。这句是歌曲中的“衬词”,没有任何意义。有了这个“衬词”以后,歌曲就更加的生动,形象,更有地方特色和民歌的味道。生:蛤蟆不吃水,太平年什么意思?

师:蛤蟆不吃水,它是因为吃害虫了。庄稼没有了害虫,自然就是一个丰收的太平年。

师:下面请同学们跟着范唱来一遍,你可以选择默唱,当然也可以小声唱出来。生:演唱。师:再来一遍,把你会唱的地方大声一点,不会的地方或者唱不准的地方小声点。生:演唱。

师: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的小眼睛,歌曲中的旋律有没有相同的地方? 生:水上漂、一只蛤蟆„„

师:请同学们跟着老师的琴声来唱一唱相同的地方。生:演唱。

师:那下面请同学们跟着老师的琴声完整的演唱一遍。生:演唱。

生:好,接下来我们再跟着里面的小朋友一起唱一遍,我们就跟伴奏自己唱了。生:演唱。

师:好,那我们跟着伴奏来一遍。生:演唱。

师:下面请我们的小乐器手准备,你们来给我们大家伴奏,我们再来一遍。生:演唱。

师:接下来,我更要考考大家的智慧。为歌曲加伴唱,当我们唱到“嘴”“腿”“水”的时候,我们加一个小伴唱------呱呱。下面你们先唱,我来伴唱。

1、师生合作。

2、生生合作。

三、歌词创编

师:一只蛤蟆、两只蛤蟆我们都知道它们有几张嘴、几条腿和几只眼睛了,那3只呢、4只呢、5只呢?

下面老师放着音乐,同学们就用你们的数学知识进行创编吧。生:分组合作。

师:下面我要找学生把你们的答案写到黑板上来。生:每组一人去黑板上写答案。

师:非常正确,看来同学们的数学非常过关。那我们一起来唱唱吧。生:演唱。

四、德育渗透

出示图片:被捕捉的蛤蟆,餐桌上的蛤蟆。点题:小动物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教学反思:

《数蛤蟆》是一首四川民歌,《数蛤蟆》是一首四川民歌,它选取了生活中一种常见动物,表现了它们可爱的形象和四川民歌丰富、幽默的表现手法。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体会民歌的特点及四川民歌特有的风格。

在这节课中我能够结合学生生活实际,通过学生平时对蛤蟆的观察,并结合图片、音像等资料来使学生加深对蛤蟆形象、特征的认识,使他们更好的理解歌词,特别是很直观形象地认识蛤蟆在跳水时扑通扑通活泼的样子,使学生很自然的模仿了蛤蟆跳水的可爱动作,为本课增添了不少色彩。在本课中,我请学生对《数蛤蟆》进行了充分的聆听,通过听赏、律动、歌词创编、打击乐伴奏等多种形式来增强学生对歌曲的感受,使学生积极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学生在我的引导下进行了充分的演唱,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准确地找出了歌曲中相同的乐句和四川民歌的特色。

总体来讲,学生在本课的中学习兴趣高,对这首歌有好奇心,喜欢听,喜欢唱,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掌握了旋律,唱的很到位,声音嘹亮,并且能按提示的要求创编两段歌词甚至更多段落的歌词。本课中的不足是缺少评价。本课设计内容教多,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在歌词创作这一环节,我没有做到让学生为自己或别人的创作做评价,让他们在评价中学会修改。这样不仅少了对学生评价能力的培养,而且使创作过于形式,学生不易理解。在以后设计本课时我还要设计到这样一个环节,在为学生介绍四川地理位置时应该结合“汶川地震”对学生进行一下爱国的思想教育,而且告诉学生在地震到来之前,像蛤蟆这样的动物就会出现反常的自然现象„„

第五篇:小学音乐二年级教案《数蛤蟆》

《数蛤蟆》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激发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在演唱、朗读、歌表演、游戏等各项音乐活动中为学生提供多方面的感受,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和创作能力。

2.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学生积极大方地表现自己,乐于用音乐的形式表达自己多生活的热爱之情,通过创编歌词和歌曲创编、表演动作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3.通过学习歌曲提高环保意识,让学生从小爱护小动物。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用轻松愉快的声音演唱童谣歌曲《数蛤蟆》

难点:连续十六分音符的节奏运用,吐字的清晰灵巧,课前准备:电脑课件、钢琴等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歌曲(出示谜语)

1、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出一个谜语,请小朋友们猜一猜,谜底是什么? 师:“水中有位歌唱家,一天到晚叫呱呱。穿件绿色花衣裳,伸出舌头把虫抓。”猜一种动物。生:青蛙。

2、师:真聪明!青蛙还有一个好朋友,你知道是谁吗?

生:蛤蟆

二、新授内容

1.师:小朋友们了解的还真多,关于蛤蟆还有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听完后告诉老师你的心情怎么样?(播放动画《数蛤蟆》)生:快乐„„

2. 读歌词:(出示歌谱)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小蛤蟆爱吃害虫,它每年要吃掉近万只害虫,它是保护庄稼的小能手,也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咱们一起来夸夸它们吧!(跟教师有节奏地朗读歌词,读一遍。)

师:读得真好,你们自己能够完整的有节奏的朗读歌词吗?不过要加入拍手来伴奏。请看第一条节奏。(根据不同的节奏学生自己读2遍。另外一组学生拍手伴奏,出示节奏谱)

师:读得真好,伴奏的小朋友也非常的整齐,歌词中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蛤蟆不吃水,太平年,„„„„师:蛤蟆不吃水吃什么?它们正在告诉人们,害虫已经被它们吃完了,今年又是丰收年!解释衬词乒乓更加有趣)师:多么能干的蛤蟆啊!让我们一起用美妙的歌声来赞美它吧!3. 学唱:(出示歌谱)

(1)老师领唱,学生跟唱一遍。纠正音准,节奏

(2)学生跟琴模唱歌曲一遍。老师弹一乐句,你们跟唱一句。(3)师生接口唱各一遍;(4)齐唱一遍;放慢速度

(5)想一想,用怎样的声音演唱才能够表达数蛤蟆的快乐心情呢?(加快一点速度,用自然、有弹性的跳跃的声音,听老师对比范唱)(6)就用自然,跳跃的声音来唱一唱。完整唱(7)3组比一比哪一组唱的最好?

(8)看来三组是不分上下,哪一组能背唱呢?

三、创编活动:数蛤蟆

1.师:真厉害,小朋友们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已经背唱出来了。小蛤蟆们可高兴了,它们还有问题要考考小朋友们,大家愿意接受挑战吗?(出示数蛤蟆)2.师问:一只 蛤蟆 | 几张 嘴 |几只 眼睛 | 几条 腿|乒乓 乒乓|跳下 水|„„

生答:一只 蛤蟆 | 一张 嘴 |两只 眼睛 | 四条 腿|乒乓 乒乓|跳下 水|„„ 3.看来问题已经难不倒你们了,那你们能不能把三只蛤蟆也唱一唱呀?

4.这么难的问题都被你们通过了,小蛤蟆们甘拜下风,它们为大家献上了自己最喜欢玩的游戏。不过要表现好的小朋友才能玩这个游戏,请听老师说游戏规则。今天我们玩的音乐游戏名字叫 “青蛙传球”,先看老师给大家做个示范,(提出传球时的要求,球传到你手中,要学青蛙叫两声,边跳边学青蛙叫,再传给另一位小朋友,音乐结束球在谁的手中谁就可以上来领唱第一句,随便你唱几只蛤蟆,比一比谁领唱的最好?(音乐一开始游戏就开始传,以歌曲《数蛤蟆》伴奏为背景音乐)

四、拓展:

1.师:这么多的蛤蟆数都数不清了,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其实,今天我们学习的歌曲又叫童谣,这些流传在小朋友中间的歌谣和儿歌都叫童谣。(歌谣是可以唱的,儿歌琅琅上口,是可以读的。)那你还知道哪些童谣呢?能读出来或唱出来给别的小朋友听吗? 2.老师还给大家准备了一首童谣,仔细听,这首歌曲与我们学唱的《数蛤蟆》有什么不同?(播放数鸭子)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师:今天,咱们学习了一首歌曲,大家知道了蛤蟆是庄稼的好朋友,也是我们的好朋友。所以,我们以后要爱护它,保护它。还一起欣赏了好听的童谣,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有趣的童谣,课后请小朋友去留意我们身边的童谣,比一比谁找到的童谣最多,我们到下一节课一起交流,好吗?

教学反思:

《数蛤蟆》是一首四川民歌,它选取了生活中一种常见动物,表现了它们可爱的形象,歌曲具有一定的“启智性”,帮助学生熟悉量词的用法。衬词的运用也很有特色,不仅增添了民歌风味,而且使歌曲结构更加完整。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体会民歌的特点及四川民歌特有的风格。

我以猜谜导入本课内容,从一开始就紧紧抓住学生的心,使其注意力高度集中。以猜谜语导入新歌,衔接自然生动,有创新,让孩子们在无意识中接触歌曲。让学生在熟练演唱的基础上,体会歌曲的风趣幽默,并找出歌曲旋律的相同处,让学生初步学会分析歌曲,采用多种演唱形式,在情感上起到了把歌曲推向高潮的作用,避免演唱的单一性。

本课的一大特色是创编歌词环节,把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作为了音乐教学的总目标。通过学生互助解决疑难及共同演唱, 从一只蛤蟆到两只蛤蟆、三只蛤蟆不同歌词的创编,遵循了儿童认知发展的规律,学生既复习了歌曲,又充分展开想象,开动脑筋,极大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在充满情趣的音乐实践活动中增强学生表现音乐的自信心。

我在设计本课时,选择孩子喜欢的童谣进行拓展教学,这些童谣以儿童的视角和语言来描述对事物的认识,表现儿童对社会生活现象的观点和感情,形式活泼,用词简练、韵律响亮,符合孩子的心理,乐于被孩子接受。让学生通过竞赛的形式,通过说唱和表演的方式来完成对童谣的收集与改编。并且可以鼓励学生发散思维,运用自己所积累的生活经验进行创编童谣,使学生体会集体创编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注意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wenku/jingpin/15/2396105.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