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5号文库

三年级复习教案 (5篇)

三年级复习教案 (5篇)



第一篇:三年级复习教案

Recycle(复习)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4-6 单元所学的有关表述自己喜爱吃某种食品、询问某物或某人在哪里以及含有简单形容词的句子等日常用语的表述。

2、实际情景中运用Do you like...? What about...? Where is...? Look at the....It's too big.等句型。

3、步培养学生大胆开口,勇于用英语交际的能力。

教学重点:复习有关表述自己喜爱吃某种食品、询问某物或某人在哪里以及含有简单形容词的句子等会话。

教学难点:Let’s read部分的故事情节的理解。教学过程:

1、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1)教师播放英文歌曲“They Are in the Zoo”“An Apple a Day” ,师生共同边演唱边拍手打节拍。(2)学生日常口语练习。

2、呈现新课(Presentation)(1)教师播放录音,展示Let’s read部分的内容,并让学生了解人物关系和故事的大概含义。

(2)听录音,跟读故事。3)教师带读故事中的各个句子,并译中文。

3、趣味操练(Practice)(1)教师播放录音,并根据故事向学生提问,检查学生对故事了解情况。如:How many animals are there in the party? Can you say some fruit in the story? Who can get the apples? …

(2)教师找3名学生,一起戴上bird, monkey, duck,的头饰或面具,按故事中的人物进行对话表演。为全体学生的小组练习做准备。(3)小组练习,角色扮演。将学生按3人一小组,按角色进行练习。(4)将头饰和面具发给表演的小组,让表演的小组到讲台前展示。

4、课堂小结

5、布置作业: 板书: 课后反思: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有关水果类、动物类、玩具类、颜色类的词汇以及一些常见的形容词,要求能听懂会说这些单词。

2、在学生复习所学知识的同时,初步认读Listen and draw部分的内容。

3、听懂录音,并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Listen and draw 内容。

教学重点:复习本单元所学水果类、动物类、玩具类、的词汇以及一些常见的形容词。

教学难点:主动复习意识的培养和认读能力。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1、复习有关水果类、动物类、玩具类、颜色类的词汇以及一些常见的形容词,要求能听懂会说这些单词。

2、在学生复习所学知识的同时,初步认读Listen and draw部分的内容。

3、听懂录音,并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Listen and draw 内容。

教学重点:复习本单元所学水果类、动物类、玩具类、的词汇以及一些常见的形容词。

教学难点:主动复习意识的培养和认读能力。教学过程:

1、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1)日常口语练习。

(2)教师播放Unit 6 B Let’s chant 的录音,学生边听边读歌谣,复习字母。

(3)教师播放第一册Unit 3 “Colour Song” 的歌曲录音,师生共同拍手演唱。、呈现新课(Presentation)(1)教师播放Listen, colour and say部分的录音,让学生边听边用手指课本上的文字,做到“眼到、手到、口导、心到”。(2)按照书上的要求,给找到的物品涂上颜色。游戏:比一比,找一找,画一画。

按照课本上“Find and draw ”部分的内容让学生找找小动物们爱吃的水果,并画出来。比一比,谁找得又快又准。表扬每组的前两名。(3)请果。如:The elephant likes… The rabbit likes… 3、趣味操练(Practice)(1)游戏:BINGO 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本单元所学动物、水果等单词的图片,将图片随意选取9个,摆成每行3个图片,共摆3行的形式。

(2)学生俩人一组,以问答的形式练习教室内的物品或图片的样子。如: A: What colour is the bus? B: It’s orange.Or: A: Is the desk yellow? B: Yes, it is./ No, it isn’t.(3)让几组学生上讲台前指着图片或物品进行以上练习。

4、课堂小结

5、布置作业: 板书: 课后反思:

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字母,让学生学会制作键盘。

2、学唱英文歌曲“shor t vowel song ”。

3、步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唱英文歌曲“ short vowel song” 教学难点:复习过程中的兴趣培养 教学过程:

1、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1)师生之间进行英语对话或进行日常口语活动。

(2)教师播放Unit 6 B Let’s chant 的录音,让学生边拍手边说歌谣,复习字母。

(3)游戏:Silent Speech 教师换一种方法说字母------唇说,说字母的时候不发出声音。学生看教师的口形,猜教师“说”的内容。说的字母为Aa----Zz。2、呈现新课(Presentation)(1)教师播放歌曲“short vowel Song ”,告诉学生“试一试”“比一比”,看看谁能通过自己试唱学会歌曲。

(2)学生间相互练唱,再次让学生掌握歌词和节奏。

3、课堂小结

4、布置作业: 板书: 课后反思:

第四课时

【四会单词】 Unit 1 Uk 英国

Canada 加拿大

USA 美国

China 中国 she 她

he 他

boy 男孩

girl 女孩 teacher 教师 student 学生 pupil 小学生 my 我的 and和;并且 new 新的 friend 朋友 today 今天 Unit 2 father 父亲;爸爸 dad 爸爸 口语 mother 母亲;妈妈 mom 妈妈 口语 man 男人 woman 女人 grandmother 外/祖母 grandma(口语)外/祖母 grandfather(外)祖父 grandpa(口语)(外)祖父 sister 姐 brother 兄妹 let’s=let us 让我们 great 太好了 really 真地;确切地 how 多么;怎么样 family 家;家庭 Unit 3 thin 瘦的 fat 胖的;肥的 small 小的 big 大的 long 长的 short 短的;矮的 so 这么;那么 children 儿童(child的复数)tail 尾巴 tall 高的 giraffe 长颈鹿 deer 鹿 Unit 4 on 在…上 in 在…里 under 在…下面 cap 帽子 desk 课桌 chair 椅子 ball球 car 小汽车 boat 小船 map 地图 toy 玩具 box 盒;箱 Unit 5 peach 桃 pear 梨 orange 橙子 watermelon 西瓜

apple 苹果 banana 香蕉 strawberry 草莓 grape 葡萄

buy 买 fruit 水果 thanks 多谢 Unit 6 eleven 十一 twelve 十二 thirteen 十三 fourteen 十四

fifteen 十五 sixteen 十六 seventeen 十七 eighteen 十八

nineteen 十九 twenty 二十 kite 风筝 beautiful 能够;可以

第五课时

【三会句型】 Unit 1

1、Hi!/Hello!你好!——用于比较熟悉的人打招呼

2、I’m Amy.我叫埃米。——用于自我介绍

3、Where are you from? 你来自哪里? ——用于问别人是哪儿人时 I’m from the UK/ USA/Canada /China.我来自英国/美国/加拿大/中国。——用于介绍来自哪个国家

4、Welcome!欢迎 Unit 2

1、Who’s that woman? 那个女人是谁?

She’s my mother.她是我的妈妈。

2、Who’s that man? 那个男人是谁? He’s my father.他是我的爸爸。

3、Is she your sister? 她是你的妹妹吗?

Yes,she is.No ,she isn’t.是的,她是。不,她不是。

4、Is he your brother? 他是你的弟弟吗?

Yes, he is.No, he isn’t.是的,他是。不,他不是。

5、This is my family.这是我的家庭。Unit 3

1、Wow!It’s so big./It’s so tall!哇!它是如此的大。/它好高啊!

2、Come here , children.到这里来,孩子们。

3、It has a long nose.它有长鼻子。

4、It has small eyes and big ears.它有小眼睛和大耳朵。Unit 4

1、Mom, where is my car ? 妈妈,我的小汽车在哪里? On your desk ? 在你的课桌上吗? In the toy box ? 在你的玩具箱里吗?

It’s under the chair.它在那把椅子下面。

2、Silly me!我真傻!

3、Is it in your bag ? 在你的包里吗? No, it isn’t./Yes, it is.不,不在。/是的,在。

4、Who are you? I’m … 你是谁? 我是…… ——用于询问别人的名字

5、What’t in your box? 你的盒子里是什么? ——用于询问盒子里有什么物品 Unit 5

1、Do you like peaches? 你喜欢桃吗?

Yes, I do./ No, I don’t.是的,我喜欢。/ 不,我不喜欢。

2、What about pears? 梨怎么样?

I like them very much.我非常喜欢它们。

Sorry , I don’t like grapes.抱歉,我不喜欢葡萄。Me,neither.我也不喜欢。

3、A: Can I have an apple , please? 请问我能吃一个苹果吗? Can I have a watermelon , please? 请问我能吃一个西瓜吗? Can I have some orange juice , please? 请问我能喝一些橙汁吗? B: Certainly./ Sure.Here you are.当然可以。/当然可以。给你。

4、Have some more ? No , thank you.再吃一些吧? 不,谢谢。Unit 6

1、How many kites do you see? 你能看到多少只风筝呀? I can see 12.我能看到十二只。

2、How many crayons do you have? 你有多少支蜡笔? I have 16.我有十六支蜡笔。

3、The black one is a bird.那个黑色的是一只鸟。

4、Look at my new crayons!看我的新蜡笔!

5、Oh, how nice!噢,真漂亮!

6、Open it and see!打开它看看!

7、That’s right!答对了!

8、Let’s pick up the apples.让我们摘苹果吧!Let’s have a race.让我们来比赛吧!

9、Good idea!好主意!Recycle 2

1、I’m tall.I can get the apples.我很高。我能摘到苹果。

2、I’m strong.I can carry the fruit.我很强壮。我能运送水果。

3、Let’s count.让我们数数吧。

4、Look!It’s there / here.看!它在那里/ 这里。

第六课时

【缩写】

完整形式 缩写形式 完整形式 缩写形式 完整形式 缩写形式

I am I’m we are we’re is not isn’t they are they’re you are you’re are not aren’t she is she’s there are there’re has not hasnhe is hehave not havenit is itcan not canTom is Tomthat is that

’t

’s what is what’t

’s who is who’t ’s where is where’s there is there’s ’s ’s ’s

第二篇:三年级复习教案(DOC)

第一课时

复习目标:

1、复习掌握第一、二单元的生字生词,能用“康复”、“意外”等词造句。

2、重点了解背诵情况,要求能背诵第一课、第三课和第七课,并能默写重点段落。

3、加强阅读理解,提高阅读分析能力。

4、能把句子补充完整,能修改病句。复习内容:

一、听写词语。

1、听写词语:

蜿蜒 民族 驾驶谱写 奴隶 曲折 不朽 岛屿 海域 宝库 水天相连星罗棋布起伏 询问 固定 顿时 传递 快慰 哀伤飘飘悠悠

2、同桌互批

3、提出易错字,师生共同修改,加深印象。

4、齐读。

二、能用“康复”、“意外”造句。

1、出示词语。

2、指名说说这两个词的意思。

3、明确要求:用这两个词语造句时,分别将这两个词用于句子的中间和最后。

4、指名交流。

5、师生评价。

三、把句子补充完整,并加上标点。

1、六一联欢会开始了,我仿佛()。

2、(),我很自豪。

3、中国载人航天飞船试飞成功的消息像()。指名交流,师总结。

四、修改病句。

1、出示句子。

(1)我捡起了地上的。(2)吸引住了我的目光。(3)小明从小就养成了讲文明。(4)今天到公园去赏花。

2、指名上黑板修改。

连绵

3、共同批改。

4、说说这个什么病句,进一步强调正确的修改符号。

5、齐读正确的句子。

五、复习课文。

1、采用齐读、听读、分组读、开火车读等多种方式复习两单元的内容。

2、指名背诵课文。

3、默写第一课。

4、同桌互批,各自订正。

5、出示填空:

(1)桑兰在她美好人生刚刚开始时,就发生了天大的不幸,然而她用()的毅力,()的精神,()承受(),赢得了海内外人士的敬佩。

(2)爸爸说雪儿是一只信鸽。信鸽是不怕(),它能飞越(),忠实地为人们(),所以人们称它是“()”。

(3)啊,我为雪儿欢呼!你看它那双翅膀(),在蓝天中()……

六、阅读分析。

1、齐背《雪儿》一文中的第二自然段。

2、师出示要求。(1)照样子,写词语。雪白雪白()()()飘飘悠悠()()()

(2)用横线画出“我”对刚到家的客人的做法。

(3)读一读最后一句话,说说“蓝天白云”跟雪儿有什么关系,跟“我”又有什么关系。(4)我天天和雪儿一起到阳台上去看蓝天白云,我们还会看到(),看到()。

3、逐条按要求完成。

5、指名说,师生共同评议。

6、再一次齐背课文。

第二课时

复习目标:

1、复习掌握第三、四单元的生字生词,能用部分词造句。

2、重点了解背诵情况,要求能背诵第十课、第十一课、第十四课,并能默写重点段落。

3、加强阅读理解,提高阅读分析能力。

4、能正确修改病句。复习内容:

一、听写词语。

1、听写词语:

自豪 镜子 疼爱陷进 变幻 增添 姿态 笼罩 遮挡 酿蜜 槐花飘香瑞雪初降 铺天盖地 糊涂 警惕 翻译 据说 同胞 边境惊呆 神勇无比 热火朝天平平盏盏

2、同桌互批

3、提出易错字,师生共同修改,加深印象。

4、齐读。

二、写出带有下面偏旁的字各三个,并组成词语。犭()()()氵()()()辶()()()艹()()()纟()()()土()()()

1、练写。

2、交流。

3、说说规律,帮助记忆。如“犭”与动物名称有关,“氵”与水有关等。

三、复习成语。

1、读一读练习三和练习四上的成语积累。

2、同桌互背。

3、听写成语。

4、同桌互批。

5、点出易错字,帮助记忆。

四、修改病句。

1、出示句子。

(1)这幅山水画多么美丽而漂亮啊!(2)我们从小就培养了讲卫生的好习惯。(3)我对学校每个地方都非常熟练。(4)同学们被解放军叔叔的英勇事迹感激了。(5)今天开家长会,所有的各位家长都到齐了。

2、指名上黑板修改。

3、共同批改。

4、说说这些句子属于什么病句,进一步强调正确的修改符号。

5、齐读修改后的句子。

五、复习课文。

1、采用齐读、听读、分组读、开火车读等多种方式复习两单元的内容。

2、指名背诵课文。

3、默写《塞下曲》。

4、同桌互批,各自订正。

5、出示填空:

(1)小骆驼原来挺()的,因为()。通过沙漠之旅,他明白了,那两个肉疙瘩能();两个又大又厚的脚掌能防止();眼皮上长着两层眼毛可以(),从此,他为自己感到()。(2)庐山的景色十分(),那里有(),有(),有(),有(),尤其是(),更给它()。

(3)孩子们跑来了,篮儿挎走(),心里装着()。中午,桌上就摆出了(),()、()、(),这时候,连风打的旋儿都(),整个槐乡都浸在()中了。

六、阅读分析。

1、齐背《庐山的云雾》第二、三自然段。

2、读一读,分别画出这两个自然段的中心句,再齐读。

3、第二自然段中介绍了庐山云雾()的特点,第三自然段介绍了()的特点。

4、找出其中的比喻句读一读,说说分别把什么比作什么。

5、想一想,庐山云雾还会变化出什么样子?用“一会儿……一会儿……”将文中省略号的内容补充完整。

(1)先说一说,再写下来。(2)指名交流。

第三课时

复习目标:

1、掌握第五单元的生字词。

2、会背诵《古诗两首》,并能默写。

3、能用“果然”、“如果……就……”造句。

4、灵活运用字词。

5、进一步练习加标点。

6、继续进行阅读训练,加强阅读能力。复习内容:

一、听写词语。

1、听写词语:

瀑布 黄鹂 浪费关键 评理 可惜 整顿 分析 思索 肺结核 聚精会神两全其美

2、同桌互批

3、提出易错字,师生共同修改,加深印象。

4、齐读。

二、默写古诗。

1、限时默写古诗,指四人上黑板默。

2、共同批改,订正黑板上的古诗。

3、同桌互相批改,各自订正。

4、齐背。

三、造句。

1、出示词语:果然,如果……就……。

2、说说应该注意什么。

3、试着用两个词造句。

4、师生共同评议。

四、练习加标点。

1、出示句子:

(1)哥哥不以为然 在声争辩道 你这话不对 大雁就该煮了吃 烤了吃 烟熏火燎的 能有什么好味道

(2)弟弟很不服气 鸭子不是可以烤了吃吗 皮香肉嫩的 味道多美呀 为什么大雁就不行了呢

2、试填。

3、指名交流。

4、进一步强调引号的用法。

5、结合对话习作,说说如何把提示语写完整。

6、齐读。

五、复习课文。

1、采用齐读、听读、分组读、开火车读等多种方式复习两单元的内容。

2、出示填空题:

(1)“两个黄鹂鸣翠柳,()。(),()。”这是()代诗人()写的古诗《 》。在这首诗中,作者前两句写了(),后两句写了()景,()、()、()、()四种色彩相互映衬,表达了诗人()。

(2)《争论的故事》中故事的起因是兄弟俩想()充饥,经过是兄弟俩为怎样吃大雁(),并跑到村里找人(),结果是他俩找到了一个()的办法,可惜这时候大雁()。

3、指名回答。

4、师读,生听,并把答案记下来。

5、交流,订正。

6、齐答。

六、阅读分析

1、齐读课文《争论的故事》第三大段。

2、联系上文说说“赞许”的意思。

3、为“聚精会神”换上适当的近义词。

4、说说盛老师为什么不时向同学们投去赞许的目光。

5、读到这里,你有什么感想,请说一说,再写下来。

6、交流,指名说。

7、师生评议。

第四课时

复习目标:

1、掌握第六单元的生字词。

2、灵活运用词语。

3、进一步练习修改病句。

4、按课文内容填空。

5、进行关联词的练习。

6、阅读训练,进一步提高阅读水平。复习内容:

一、听写词语。

1、听写词语:

必须 泛起 坚定上钩 神秘 凶猛 匕首 货轮 输送 佩服 救援 望而生畏展翅高飞

2、同桌互批

3、找出易错字,师生共同修改,加深印象。

4、齐读。

二、复习成语。

1、读一读练习上的成语积累。

2、同桌互背。

3、听写成语。

4、同桌互批。

5、点出易错字,帮助记忆。

6、齐背成语。

三、修改病句。

1、出示句子。

(1)经过努力,王丽做作业马虎的现象比以前进步了。(2)老师讲的知识,我基本上全懂了。(3)我国有世界上没有的万里长城。(4)乌云和大雨从空中倾泻下来。

2、指名上黑板修改。

3、共同批改。

4、说说这些句子属于什么病句,进一步强调正确的修改符号。

5、齐读修改后的句子。

四、复习课文。

1、采用齐读、听读、分组读、开火车读等多种方式复习本单元的内容。

2、出示填空:

(1)海上救护机可以迅速救援海上遇难的船只,它还有许多兄弟,有的();有的();还有的()……

(2)恐龙大多以吃()为主,也有专门()。霸王龙就是非常()的()恐龙,它(),牙齿就像()。

3、生听答。

4、把听到的内容写下来,同桌互批。

5、齐答。

五、关联词练习。

1、说说你所知道的关联词。

2、出示句子:

(1)()我认真听讲,()我的成绩进步了。(2)隔壁老奶奶()给我弄吃的,()教我读书。(3)()不注意用眼卫生,我们的眼睛()会近视。(4)()他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他一点儿也不骄傲。3、说说应该填上什么关联词。4、齐读句子。

六、阅读分析

1、齐读《恐龙》第二自然段。

2、联系上下文,说说“庞然大物”和“望而生畏”的意思。3、用波浪线画出本段的中心句。

4、这一自然段主要介绍了哪四种恐龙,指名交流。

5、说说文中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向我们具体介绍了这些恐龙的特点。6、师总结。7、齐读本段。

第五课时

复习目标:

1、掌握第七单元的生字词。2、学会把句子补充完整。

3、能按课文内容填空,背诵《荷花》 4、进一步练习修改病句。5、进行阅读分析,提高阅读水平。复习内容:

一、听写词语。1、听写词语:

蜜蜂 俘虏 蜻蜓伸缩 功绩 肌肉 暑假 舅舅 满载而归舞蹈 饱胀 莲蓬2、同桌互批

3、找出易错字,师生共同修改,加深印象。

翩翩起舞 4、齐读。

二、复习成语。

1、读一读练习上的成语积累。

2、同桌互背。

3、听写成语。

4、同桌互批。

7、点出易错字,帮助记忆。

8、齐背成语。

三、修改病句。

1、出示句子。

(1)那晚的情景一直在我心中铭记。

(2)经过小华努力,使成绩有了很大进步。(3)我们有总共四十一个人。(4)这是鲜艳的一面国旗。

2、指名上黑板修改。

3、共同批改。

4、说说这些句子属于什么病句,进一步强调正确的修改符号。

6、齐读修改后的句子。

四、把句子补充完整,并加上标点。

1、荷花()

2、(),多开心啊

3、下课了 老师对我说()。

指名交流,师总结。提醒一定不能忘记加上标点。复习引号的用法。养成好的习惯,句子填完后要再用心读一读。

五、复习课文。

1、采用齐读、听读、分组读、开火车读等多种方式复习本单元的内容。

2、指名背诵《荷花》

3、出示填空:

(1)海底的各种各样的声音:有的像蜜蜂一样(),有的像小鸟一样(),有的像小狗一样(),还有的像人在()……

(2)这时,沙滩上已经有好多人了,他们()螃蟹,()海鱼,()贝壳……

9(3)一阵微风吹来,我就(),(),不光是我一朵,()。风过了,我停止舞蹈,()。蜻蜓飞过来,()。小鱼在脚下游过,()……

4、听答。

5、把听到的内容写下来,同桌互批。

6、齐答。

六、阅读分析

1、齐背《荷花》第二三自然段。

2、联系上下文说说“挨挨挤挤”、“饱胀”的意思。

3、说说刚开的、全开的、未开的花的姿态。

4、默写这些句子。

5、“我”把眼前的一池荷花当作一大幅活的画说明了什么?指名说。

6、画家是谁?从中你可以看出什么?指名交流。

7、齐背。

第六课时

复习目标:

1、巩固第八单元的生字词。

2、整理错乱的句子,练习用“渐渐地”和“越来越……越来越……”造句。

3、能背诵《小露珠》,并按课文填空。

4、学习修改病句。

5、进行阅读分析,进一步提高阅读水平。

一、听写词语。1、听写词语:

简直 仿佛 捕杀喇叭 精神 疑惑 疯长 挥舞 葱绿 威胁 欢天喜地生机勃勃病

2、同桌互批

3、找出易错字,师生共同修改,加深印象。4、齐读。

二、整理错乱的句子

1、出示句子:

()有一次,一条小金鱼游到我的身边。()文文家有个小水池,养着许多金鱼。

()我常常趴在池沿上,睁大眼睛看它们在水里游来游去。

传染()它尾巴一摇就游跑了,可我差一点掉进水池里。()我探着身子,伸手想抓住它。

2、说说看到这种题目,应该怎么做。

3、指名说。

4、师总结:先读一读,了解大意。再根据其中的联系,找出句子的前后顺序。一般的都有是按时间或地方的顺序来写的。整理好了后,一定要再读一读,看看是否通顺。

5、按上述方法,练习做。

6、指名交流。

三、修改病句。

1、出示句子。

(1)经过三个月的锻炼,小明的身体。

(2)车子开到一个南京市区宾馆门口停了下来。

(3)第一堂课,沙老师就给我留下了永远不能忘记的难忘的印象。(4)我断定这个好主意可能是聪聪想出来的。

2、指名上黑板修改。

3、共同批改。

4、说说这些句子属于什么病句,进一步强调正确的修改符号。

5、齐读修改后的句子。

四、造句。

1、出示词语:渐渐地,越来越……越来越……。

2、说说应该注意什么。

3、试着用两个词造句,要求如下:(1)渐渐地:(写天气的)(2)渐渐地:(写人物活动的)

(3)越来越……越来越……:(学习方面)(4)越来越……越来越……:(生活方面)

4、师生共同评议。

五、复习课文。

1、采用齐读、听读、分组读、开火车读等多种方式复习本单元的内容。

2、指名背诵《小露珠》

3、出示填空:

11(1)()降临了,()、()、()出现了()小露珠。小露珠(),(),越来越大,越来越亮,到()的时候,已经()。

(2)经过王大伯的修剪,枝条是大大地()了,但来年的桃子产量却大大()了。“()”是为了“()”,这里面还真有学问哩!

4、听答。

5、把听到的内容写下来,同桌互批。

6、齐答。

六、阅读分析

1、齐读《剪枝的学问》最后一自然段。

2、找出其中的一个比喻句,说说把什么比作什么。说明了什么。

3、“我”看到桃树上又多又大的桃子又惊又喜。喜的是什么?惊的是什么?

4、在我们生活中也有许多事例隐含着“减少”是为了“增加”这个道理,你能举出

一、两个例子来吗?

5、齐读课文。

第七课时

复习目标:

1、综合修改病句。复习内容:

1、出示病句:

(1)桑兰是海内外人士敬佩的。(2)我们要不断新的知识。(3)艰难地向高峰攀登。(4)我决心改掉作业马虎。(5)他把小女孩一口气背到了医院。(6)我们把教室里的打扫得整整齐齐。(7)宽敞的草原是牛马的乐园。

(8)这是两个四(2)班的同学做的好事。(9)海峡两岸人民都愿望着祖国早日统一。(10)听了校长的报告,受到了深刻的教育。(11)在同学们的帮助下,我克服了错误。(12)大家积极体育活动。

(13)商场里有各种各样种类繁多的儿童玩具。(14)一小时后,我们到达了。(15)妈妈说明天可能不一定下雨。(16)我们要专心致志老师讲课。(17)李方详细地检查了作业。

(18)我接受了老师的批评,但是我犯了错误。(19)森林里,小兔的房子造得坚固结实。(20)李川特别喜欢踢足球和排球。(21)花园里的花很美丽极了!(22)语文这门功课对我很感兴趣。(23)书架上各种各样的摆着图书。(24)老师讲的知识,我基本上全懂了。(25)爱迪生试制电灯,不知多少次做了实验。(26)我在公园里看到奇异的一种花草。(27)我断定这个好主意可能是聪聪想出来的。

2、复习我们学过哪些形式的病句。

3、回忆分别应该用什么修改符号。

4、试着修改。

5、全班校对,同桌互批。

6、师重点指导易错的题目。

7、生对调订正。

8、师批改。

第三篇:三年级复习教案(范文)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复习计划

一、指导思想

1 通过复习旨在考察检测学生对所学基础知识基本能力、技能掌握的程度,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归纳,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2 本着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宗旨,让学生通过复习综合提高认知水平、理解能力。

二、复习目标 汉语拼音: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能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识字写字:能准确认读409个生字,并能按笔顺正确书写、默写238个生字,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能正确理解、运用这些生字。口语交际: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其基本内容,能较完整的复述课文内容,做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的时候,态度大方,口语情楚,有礼貌。阅读: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熟练背诵指定的课文,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的大意。习作:能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做过的写明白;会写“留言条”、“请假条”;在写话过程中能正确使用逗号、句好、问号、感叹号、冒号和引号。

三、复习重点 正确书写、默写238个生字。2 朗读、背诵课文 3 阅读训练 4习作练习

四、复习措施

学困生:力求扎实基础知识,加强训练,落实课本知识的复习。

中等生:进一步扎实基础知识与课本知识,加强课外阅读训练。

优等生:拓展知识面,加深难度,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

五、复习时间

第十八周 复习1——4单元

第十九周 复习5——8单元

第二十周 综合复习

复习教案设计 第一课时

复习目标:

1、复习掌握第一、二单元的生字生词,巩固古诗中单字的理解,会用“犹如”“仿佛”“宛如”“像”造比喻句。

2、重点了解背诵情况,要求能背诵第一课、第三课、第五课和第七课以及第六课部分内容、练习中读读背背的内容。

3、加强阅读理解,提高阅读分析能力。

4、能把句子补充完整,能修改病句。

复习内容:

一、听写词语。

1、听写词语:

2、同桌互批

3、提出易错字,师生共同修改,加深印象。

4、齐读。

二、巩固古诗中单字的理解

1、出示古诗句。

2、指名说说这几个字的意思。

3、写一写。

4、教师检查评价。

三、会用“犹如”“仿佛”“宛如”“像”造比喻句。

1.读读书上的带有这些词语的句子

2.模仿造句。

3.师生共同评议

4.书写。教师检查。

四、修改病句。

1、出示句子。

(1)我们从小要做到讲究卫生的习惯。

(2)爸爸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员。

(3)看了《宝莲灯》这部电影,激动得流下了眼泪

2、指名上黑板修改。

3、共同批改。

4、说说这个什么病句,进一步强调正确的修改符号。

5、齐读正确的句子。

五、复习课文。

1、采用齐读、听读、分组读、开火车读等多种方式复习两单元的内容。

2、指名背诵课文。

3、同桌互批,各自订正。

4、出示填空:

(1)月光下的西湖,又是一番景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默写本学期学过的描写秋江夜泊图的诗。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能概括《北大荒的秋天》课文内容的一句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分析。

1、小院的西面是花圃,一年四季花开不断,唱主角的是紫色的月季和各色玫瑰。北面有个挺大的葡萄架。夏天,孩子们在葡萄架下乘凉、下棋,大人们在这里看报、休息。一只只蝴蝶上下飞舞,显得非常热闹。到了秋天,一大串一大串的葡萄挂在葡萄架上,不时发出醉人的香味。院子的东面种着几棵高大的白杨,它们像巨人一样守卫着小院。院子南面是一片碧绿的小菜园。地里种着黄瓜□茄子□西红柿□还种着绿油油的青菜□一眼看去,个个漂漂亮亮,惹人喜爱。

1.填空。

这段话是按________ 顺序写的。先写小院西面是________,北面_________,院子东面种着____________,南面是__________。其中写得最多、最详细的是___________,这段话中的第_____ 句到第_____句,都是写这里景色的。

2.读句子,想想带点词的意思,给合适的说法打“√”。

一大串一大串的葡萄挂在葡萄架上,不时发出醉人的香味。这句话写了:

①葡萄长得多,有时香味会使人像喝醉酒一样糊里糊涂。„„()

②葡萄不但长得多,而且香味使人陶醉。„„„„„„„„„()

③葡萄成熟了,很可爱。„„„„„„„„„„„„„„„„()

3.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高大()

热闹()

4.照样子写词语

绿油油____ ___ ___ ____ 漂漂亮亮___ ____ _____ __

5.用“”划出打比方的句子。

6.给文中画□的地方加上标点。

7.文中的“青菜黄瓜茄子西红柿”总的名称是()类。

七、复习作业(见试卷)

第二课时

复习目标:

1、复习掌握第三、四单元的生字生词,能用部分词造句。

2、重点了解背诵情况,要求能背诵第十课、第十一课、第十四课,并能默写重点段落。

3、加强阅读理解,提高阅读分析能力。

4、能正确修改病句。

复习内容:

一、听写词语。

1、听写词语:

2、同桌互批

3、提出易错字,师生共同修改,加深印象。

4、齐读。

二、写出带有下面偏旁的字各三个,并组成词语。

犭()()()

氵()()()

辶()()()

艹()()()

纟()()()

土()()()

1、练写。

2、交流。

3、说说规律,帮助记忆。如“犭”与动物名称有关,“氵”与水有关等。

三、复习成语。

1、读一读练习三和练习四上的成语积累。

2、同桌互背。

3、听写成语。

4、同桌互批。

5、点出易错字,帮助记忆。

四、修改病句。

1、出示句子。

(1)这幅山水画多么美丽而漂亮啊!

(2)我们从小就培养了讲卫生的好习惯。

(3)我对学校每个地方都非常熟练。

(4)同学们被解放军叔叔的英勇事迹感激了。

(5)今天开家长会,所有的各位家长都到齐了。

2、指名上黑板修改。

3、共同批改。

4、说说这些句子属于什么病句,进一步强调正确的修改符号。

5、齐读修改后的句子。

五、复习课文。

1、采用齐读、听读、分组读、开火车读等多种方式复习两单元的内容。

2、指名背诵课文。

3、齐背课文。

六、造句练习:

1、出示“嘱咐”“如果„„就„„”“果然”

2、指生说说这三个词的大概意思。

3、学生试口头造句,师生共评

4、学生书面造句。教师检查。

七、回顾课后习题中问答题内容。

1、逐课朗读问题,指名读题。

2、指名回答问题

3、师生共同补充,教师总结。

八、阅读。

许多种动物能到很远的地方去,还能认路回家。蜜蜂采蜜,能飞出去几公里,还能飞回来。有许多鱼能够远游,路程比蜜蜂远得多。鸟类远游的能力更加惊人。我国早就有鸿雁传书的故事。燕子 雁 布谷 黄莺都是期迁徙的候鸟。著名的季节性游客

燕子飞了差不多一万公里还能飞回原巢。

1、给片断补上标点符号。

2、根据片断的意思填空:

这个片断是围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来写的。列举了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都具有_______本领。这种写作方法是先______后______。

3、这个片断的主要意思是__

九、作业(见试卷)

第三课时

复习目标:

1、掌握第五单元的生字词。

2、会背诵14、15课课文和读读背背中的内容。

3、能用“越来越„„”口头造句

4、灵活运用字词。

5、进一步练习加标点。

6、继续进行阅读训练,加强阅读能力。

复习内容:

一、听写词语。

1、听写词语:

2、同桌互批

3、提出易错字,师生共同修改,加深印象。

4、齐读。

二、复习课文。

1、采用齐读、听读、分组读、开火车读等多种方式复习两单元的内容。

2、指名背诵课文。

3、齐背课文。

三、造句。

1、出示词语:“越来越„„”“倾听„„”“闪耀„„”。

2、说说应该注意什么。

3、试着造句。

4、师生共同评议。

四、练习加标点。

1、出示句子:

(1)哥哥不以为然在声争辩道你这话不对大雁就该煮了吃烤了吃烟熏火燎的能有什么好味道

(2)弟弟很不服气鸭子不是可以烤了吃吗皮香肉嫩的味道多美呀为什么大雁就不行了呢

2、试填。

3、指名交流。

4、进一步强调引号的用法。

5、结合对话习作,说说如何把提示语写完整。

6、齐读。

五、复习课文。

填空:

1、一到夜晚,整个()就成了()。()里灯光,像()。马路上()的车灯,如同()。

2、铜锣湾是全港()。()鳞次栉比,商店里的各种商品琳琅(),宽阔的()。

3、“东方之珠”指的是(),那里有迷人的(),著名的()和繁华的()。

4、()降临了,()、()、()出现了()小露珠。小露珠(),(),越来越大,越来越亮,到()的时候,已经()。

问答:

为什么大家都喜欢小露珠?

写片断:

1、仿造《石榴》一文的第四段写一段话,来描写你品尝过的一种水果

2、仿造《东方之珠》一文第五段,围绕“一到假期,街上就热闹起来”写一段话。

六、阅读片断,回答问题。

一天,太阳公公把大湖当一面镜子,照着自己通红的脸。照着照着,太阳的眼睛模糊起来了。它揉揉眼睛,睁大细看,可还是看不清。

这时候,有一块云遮在它眼前。太阳公公问:“你是哪儿来的?”云迅速地飘动了一下说:“你很热,晒在地上,把水变成了水蒸气,升到空中,碰到冷,又变成小水点,我就是许许多多的小水点聚在一起变成的。”

1、短文中第一自然段讲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反义词:

模糊()

迅速()

3、云是怎么形成的?(可用文字描述,也可画图表示)

七、复习作业(见试卷)

第四课时

复习目标:

1、掌握第六单元的生字词。

2、灵活运用词语。

3、进一步练习修改病句。

4、按课文内容填空。

5、会用“纷纷”“激烈”造句

6、阅读训练,进一步提高阅读水平。

复习内容:

一、听写词语。

1、听写词语:

2、同桌互批

3、找出易错字,师生共同修改,加深印象。

4、齐读。

二、复习成语。

1、读一读练习上的成语积累。

2、同桌互背。

3、听写成语。

4、同桌互批。

5、点出易错字,帮助记忆。

6、齐背成语。

三、修改病句。

出示句子。

1、同学们学乐器的积极性很大。

2、我们要做到讲卫生的习惯。

3、考试前,我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4、我们要爱护时间,不要浪费一分一秒。

2、指名上黑板修改。

3、共同批改。

4、齐读修改后的句子。

四、复习课文。

1、采用齐读、听读、分组读、开火车读等多种方式复习本单元的内容。

2、多音字组词

省、落、间、胖、称、兴、行、盛、传、好、干

五、填上适当的词语。等第

()的叶子

()地登高

()的掌声

()地漂浮

()的湖面

()地演唱

六、阅读分析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等第

走进大豆田,如同走入画一般的境界。一阵秋风吹过,眼前豆棵上挂满的豆英就像美人的耳坠似的,微微摇晃,铃铃作响。像春风吹过树林,像春泉淌过小涧,像海浪轻轻拍击岸壁。俯身收割,眼前的一株株豆棵,瞬间幻化成佩环丁当的姑娘,手携着割豆人奔过来。此时,割豆人能听到她们的欢笑声、喧闹声、呼吸声和她们低低的絮语,声音在豆棵的枝丫间荡漾,也在割豆人的心里荡漾。

1.这篇短文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画出来。

2.读课文,说说文中把豆棵上挂满的豆荚比作什么?写出句子。

3.根据课文填空。

豆棵上挂满的豆荚,秋风一吹,_______摇晃,________作响。像春风_________,像春泉________,像海浪________。

七、复习作业(见试卷)

第五课时

复习目标:

1、掌握第七单元的生字词。

2、学会把句子补充完整。

3、能按课文内容填空

4、进一步练习修改病句。

5、进行阅读分析,提高阅读水平。

复习内容:

一、听写词语。

1、听写词语:

2、同桌互批

3、找出易错字,师生共同修改,加深印象。

4、齐读。

二、复习成语。

1、读一读练习上的成语积累。

2、同桌互背。

3、听写成语。

4、同桌互批。

5、点出易错字,帮助记忆。

6、齐背成语。

三、按事情发展顺序,把下面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在括号里标上序号。

()小船顺着水流向前漂去。

()看着一只只小船漂远了, 我们心里在说:“ 小纸船, 希望你漂到大海去。”

()星期天,我和几个小伙伴一起来到小溪边。

()我们拍着手,沿着小溪追着小船。

()我们用五色彩纸折成一只只小船,放在水里。

四、把句子补充完整,并加上标点。

1、荷花()

2、(),多开心啊

3、下课了老师对我说()。

指名交流,师总结。

提醒一定不能忘记加上标点。

复习引号的用法。

养成好的习惯,句子填完后要再用心读一读。

五、复习课文。

1、采用齐读、听读、分组读、开火车读等多种方式复习本单元的内容。

2、回答《掌声》一课课后习题四的内容。

3、出示填空:

沃克医生失声喊道:“了不起!你是一个真正的(),一块会说话的()!你不是普通的军人,你是一位了不起的()!

4、听答。

5、把听到的内容写下来,同桌互批。

6、齐答。

六、选词填空。

宽阔

辽阔

广阔

1.南沙群岛位于我国()的南海之中。

2.一辆宝蓝色的小汽车奔驰在()的公路上。

3.牛羊在()的草地上嬉戏玩耍

强烈

热烈

剧烈

1.她的歌声刚停,音乐厅里就响起一阵()的掌声。

2.课间,我们不能玩太()的活动。

3.中午,()的太阳光刺得我们睁不开眼

七、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0分)

蜂鸟

世界上最小最小的一种鸟,叫蜂鸟。它的身体像一只黄蜂那么大,体重只有1.5克—2克。不过它飞得很快,在花间飞翔,好像花丛中的颗颗流星。你刚想看清楚是什么东西时,它却一闪就不见了。

凤凰、孔雀在人们的心中是世界上最美丽的鸟。但是,蜂鸟比它们更美丽。它那羽毛,简直就像戏台上仙女的衣裳一样,五光十色,变幻无穷。

1、短文写了蜂鸟的三个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画出文中打比方的句子,是把比作。

3、“五光十色”形容颜色多,你还能写出与“五光十色”意思相近的词吗?、4、你喜欢蜂鸟吗?为什么?

八、复习作业(见试卷)

第六课时

复习目标:

1、巩固第八单元的生字词。

2、整理错乱的句子,练习用“重阳”“兴高采烈”和第24课成语造句。

3、能理解成语意思,会填空。

4、学习修改病句。

5、进行阅读分析,进一步提高阅读水平。

6、会默写《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复习内容

一、听写词语。

1、听写词语:

2、同桌互批

3、找出易错字,师生共同修改,加深印象。

4、齐读。

二、整理错乱的句子

1、出示句子:

()有一次,一条小金鱼游到我的身边。

()文文家有个小水池,养着许多金鱼。

()我常常趴在池沿上,睁大眼睛看它们在水里游来游去。

()它尾巴一摇就游跑了,可我差一点掉进水池里。

()我探着身子,伸手想抓住它。

2、说说看到这种题目,应该怎么做。

3、指名说。

4、师总结:先读一读,了解大意。再根据其中的联系,找出句子的前后顺序。一般的都有是按时间或地方的顺序来写的。整理好了后,一定要再读一读,看看是否通顺。

5、按上述方法,练习做。

6、指名交流。

三、修改病句。

1、出示句子。

A过三个月的锻炼,小明的身体。

B堂课,沙老师就给我留下了永远不能忘记的难忘的印象。

C特别喜欢踢足球和排球。

D园里的花很美丽极了!

E与这门功课对我很感兴趣。

F架上各种各样的摆着图书。

G老师讲的知识,我基本上全懂了。

H爱迪生试制电灯,不知多少次做了实验。

T我在公园里看到奇异的一种花草。

J我断定这个好主意可能是聪聪想出来的。

2、复习我们学过哪些形式的病句。

3、修改。

全班校对,同桌互批。师重点指导易错的题目。生对调订正。

7、师批改。

四、造句。

1、出示词语:“重阳”“兴高采烈”和第24课成语造句

2、说说各成语的大概意思,造句时应该注意什么。

3、试着用造句

4、师生共同评议。

五、复习课文。

1、采用齐读、听读、分组读、开火车读等多种方式复习本单元的内容。

2、指名背诵、默写《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3、教师检查

六、阅读分析

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思考题:

“丢沙包”是同学们十分喜爱的活动。操场的西墙边,这一组,那一组,玩得多带劲!两头丢包的同学密切合作,向中间的同学发起猛攻。中间躲包的同学非常沉着,眼睛盯着沙包飞来的方向,左躲右闪,蹦来跳去。沙包飞来了,只见他轻巧地一抬腿,沙包“嗖”地从裤腿边飞了过去。沙包又从背后飞来了,他猛一转身来个“海底捞月”,抓住了沙包。他们蹦啊跳啊,玩得多么欢畅!

1、给短文加个题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惊慌()

讨厌()

3、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请在文中用“~~”画出来:

4、文中的“他”指__________________,写“他”的动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找四个)

七、复习作业(见试卷)

第四篇:三年级数学复习教案

三年级数学复习教案

第一课时 复习时、分、秒 复习内容:第一单元的知识点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加深学生对时间单位的认识,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增强学生的时间观念。

2、通过对时、分、秒的整理和复习,使所学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提高计算的熟练程度。

3、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学会归纳、整理和应用。教学重点:对各知识点的知识的整理与复习。教学过程:

一、回忆梳理构建网络

1、师:第一单元学了哪些知识呢?(板书:时分秒的复习)

2、师:时分秒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内容呢?

二、知识结构:

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2、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1)圈,秒针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3、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小时)。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分钟)。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秒钟)。

4、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正好成直角的时间有:(9点整)、(3点整)。

5、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

6、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小格是(1)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5)秒钟,走1小格是(1)秒钟。

7、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分针走1圈是(60)分,也就是(1)小时。时针走1圈,分针要走(12)圈。

8、公式。(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1时=60分 1分=60秒

半时=30分

60分=1时

60秒=1分 30分=半时

9、师:你能用你所学的知识,解决下列问题吗

二、巩固练习

1、在()里填上“〉”“<”或” “=” 9分()90秒

3时()100分 5时()500分

150秒()2分

2、填写合适的时间单位。(1)一节课的时间是40().(2)看一场电影要2().(3)小明跑100米要用16().(4)工人叔叔每天要工作8()(5)张勤洗两块手帕要用10()。(6)李勇做50道口算题要用5()

三、知识应用能力拓展

(一)判断题(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每题2分)

1.分针走一圈经过的时间是60秒.()2.时针走一圈经过的时间是12小时.()3.妈妈上午7:30上班,11:30下班,她上午工作了4小时.()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1.分针从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经过的时间是().A.1分钟 B.5分钟

C.1小时 2.秒针走一圈经过的时间是()。A.1秒

B.1分 C.1小时 3.小红1分钟写5个字,6分钟可以写()个字。A.6 B。5

C. 30

(三)解决问题

1、.广播电台播讲小说的时间是在下午4:00到4:30,播讲了()分钟.

2、.从上海乘火车到无锡需要2小时,火车上午9时从上海站开出,上午()时到无锡.

四、小结:师:刚才同学们表现得真不错,谁再来说说刚才我们都复习了哪些内容。

第二课时复习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复习内容:

第二、四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复习教学目标:

1、复习万以内数加减法的有关知识。

2、让学生进一步理解验算的意义,能熟练地进行加减法的验算,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4、培养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复习重点和难点:

1、正确计算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和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的计算。

2、熟练地进行加减法的验算。复习过程:

第一课时

复习笔算加减法

复习内容:复习笔算加减法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计算方法,从而提高计算能力。

2、联系生活情境进行加减法估算,培养估算意识

3、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复习重点、难点:

正确计算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和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的计算 复习过程:

一、回忆梳理:

1、师:同学们,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第二单元的知识,好吗?师:谁能告诉同学们,这一单元我们一共学习了哪些内容?生:描述。师:对了,本单元一共学习了三部分的知识,分别是:万以内数的加法、减法以及加减法的验算。

2、首先,我们来复习第一部分的知识:

3、笔算加减法的运算步骤:①列竖式时相同数位一定要对齐;②从个位算起;

③加法时,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减法时,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作10;如果前一位是0,则再从前一位退1。

5、在做题时,我们要注意中间的0,因为是连续退位的,所以从百位退1到十位当10后,还要从十位退1当10,借给个位,那么十位只剩下9,而不是10。(两个三位数相加的和: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例:603-329 67、估算:结合实际,把试题中的数分别看作与它接近的整百或几百几十的数,再用口算确定它们的得数范围。

二、随堂练习

1、口算下面各题

24+9= 17+8=

88+2=

15+65= 9+58=

15+55=

23+17= 66+32= 50+60= 40+56=

18+45=

56+23=

2、列竖式计算

467+354 563+761 158+280 365+918 816-347 400-109

3、估

98+25≈

376+284≈

517—348≈

500—185≈

4、解决问题(1)、电影院一共有406个座位。一年级有197个学生,二年级有208个学生。他们要一起看电影,能坐下吗?(2)、科技园上午有游客852人,中午有265人离去。下午又来了403位游客,这时园内有多少游客?全天园内一共来了多少游(3)、商店运来410千克鸡蛋,上午卖出152千克,下午卖出174千克,还剩多少千克?(两种方法解决

三、课堂总结: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 补充练习:

一.填空:

1、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桌面约长7()。大楼约高()。

小汽车每小时行驶()。数学课本封面长20()

公交车大约长7()一个鸡蛋大约重50()

小方的体重大约是25()5吨=()千克 3000克=()千克

5米=()米

140厘米=()分米

13千米=()米

40毫米=()厘米

2、在括号里填上“>、=、<” 375+250○375+270 465-340○465-380 582+106○106+582 522-220○500-220

3、用竖式计算(后面两题要验算)738-359 345+789

506-179 383+268 950-589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1.在加法算式中,和一定比两个加数都大。

()

2.最小的四位数减去最大的三位数差是1。

()

3.计算减法时,可以用加法验算。

()

三、(一)加法的验算步骤::(1)交换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看和是不是相同。(2)用和减去其中的一个加数,看结果是不是等于另一个加数。

(二)减法的验算步骤::

1、用差加减数,看和是不是等于被减数。

2、用被减数减去差,看得数是不是等于减数。

三.解决问题。

1、张大爷养了两头大猪,其中有一头重189千克,另一头重174千克,这两头猪一共重多少千克?

2、商店买来上午运来1048袋面粉。下午运来2809袋,下午比上午多运了多少袋?

3、李老板买来500条金鱼,送给员工236条,还剩下多少条金鱼?板书设计:

口算、列竖式计算、万以内的加减法:

估算解决问题

第四课时

复习测量

复习内容:第三单元的知识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千米和质量单位吨,牢记单位之间的进率。

2、能联系生活,理解生活中处处存在这些数学知识。

3、培养学生学会观察生活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能联系生活,说出生活中的数学。教学过程

一、复习长度单位:

1、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厘米、分米)做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做单位;测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做单位,千米也叫(公里)。2、1厘米的长度里有(10)小格,每小格的长度(相等),都是(1)毫米。3、1枚1分的硬币、尺子、磁卡、小纽扣、钥匙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4、在计算长度时,只有相同的长度单位才能相加减。小技巧:换算长度单位时,把大单位换成小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添加0(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添几个0);把小单位换成大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去掉0(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去掉几个0)。

5、长度单位的关系式有:①进率是10: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0分米=1米 10厘米=1分米 10毫米=1厘米②进率是100: 1米=100厘米

1分米=100毫米 100厘米=1米

100毫米=1分米③进率是1000: 1千米=1000米 1公里= 1000米 1000米=1千米 1000米 = 1公里

二、复习质量单位

1、当我们表示物体有多重时,通常要用到(质量单位)。在生活中,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可以用(克)做单位;称一般物品的质量,常用(千克)做单位;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做单位。小技巧:在“吨”与“千克”的换算中,把吨换算成千克,是在数字的末尾加上3个0;把千克换算成吨,是在数字的末尾去掉3个0。

2、相邻两个质量单位进率是1000。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1000千克= 1吨

1000克=1千克

三、梳理知识,总结升华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四、课

检测1、3厘米=()毫米

6千米=()米 9000千克=()吨 1米-3分米=()分米

6吨-2000千克=()千克

2、在下面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机场跑道长约3()课桌高85()大头针长约22()卡车载重8()一个鸡蛋约重60()

3、判断对错(1)一支铅笔长18米。()(2)数学书宽约17厘米。()(3)一座三层楼房高约10分米。()(4)一辆汽车的载重量是8千米()(5)小玲体重31千克。()(6)1千克的棉花比1千克铁重()

2、在()里填上“=”、“<”、“>”。2吨()960千克 4千米()4200米 100毫米()1分米 2050克()2049千克 15吨()15千克板书设计:

1000 10 10

千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1000

1000

千克

第五课时三单元 四边形

复习内容:复习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

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能正确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并学会初步的运用。

2、通过对四边形周长的整理和复习,使所学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提高知识的熟练程度。

3、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学会归纳、整理和应用。复习重点:对周长知识的整理与复习。复习难点:如何有序整理知识

二、复习四边形

1、有4条直的边和4个角的封闭图形我们叫它四边形。

2、四边形的特点:有四条直的边,有四个角。

3、长方形的特点:长方形有两条长,两条宽,四个直角,对边相等。

4、正方形的特点:有4个直角,4条边相等。

5、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6、平行四边形的特点:①对边相等、对角相等。②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三角形不容易变形)

三、随堂练习

(一)认真读题,谨慎填空。

1、四边形有几个边(),几个()角,四个边是怎样的()。

2、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条边,()个角。

3、四边形有哪三个特点()。

4.长方形()边相等,四个角都是()。5.正方形的四条边(),四个角都是()。6 你认识的四边形有()、()、()等图形。

一、回忆梳理

1、问: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什么?就是它的周长吗?。

2、复习公式。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长方形的长=周长÷2-宽

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

长方形的宽=周长÷2-长

二、课堂练习

(一)、填空。)

1、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这个图形的()。

2、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条边,()个角。

3、一个长方形长4厘米,宽2厘米,它的周长是()。

4、边长4分米的正方形相框,它的周长是()。

5、生活中长度大约是1分米的物体有()、()。

(二)、判断:(1)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一定是正方形。()(2)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3)长方形的周长一定比正方形的周长大。()(4)用一根长12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只有一种围法。()

(三)、反复比较,慎重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下面三个图形中,()不是四边形。【①

2、教室里黑板长大约是4()。【①厘米

②分米

③米】

3、平行四边形的()相等。【①四条边

②四个角 ③对边和对角】

4、长8厘米,周长20厘米的长方形,它的宽是()。【① 12厘米

② 2厘米 ③ 4厘米】

5、左图甲的周长和乙的周长比,()。【①甲>乙

②甲=乙

③无法比较】

6、下列3个图形中,每个小正方形都一样大,那么()图形的周长最长。【①

(四)、算一算下列每个图形的周长。

(五)、解决问题:

1、有一个长方形的喷水池,长是6米,宽4米,这个喷水池的周长是多少米?

2、妈妈买回来一块方形的桌布,边长是10分米,现在要给这块桌布缝上一圈花边,请问要准备多长的花边?

3、一张方桌的边长是2米,用一条90分米长的彩带能够围一圈吗?

4、用两个长是8厘米,宽是4厘米的长方形分别拼成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它们的周长分别是多少厘米?

5、用四个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周长是多少? 边长

7米

正方形的周长

24分米

32厘米

6、一个正方形的鸡舍,一面靠墙,三面用篱笆围起来。(1)需要准备多长的篱笆?(2)如果现有篱笆长是12米,能围成边长是几米的正方形鸡舍?

5、用2个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三、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

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和解决问题

四边形

长方形

正方形

第六课时复习六单第元

多位数乘一位数复习复习内容:第六单元

复习目标:

1、对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进行回顾和整理,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较为系统的数学认知结构,以提升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水平。

对多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及其应用进行复习巩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重点及难点:

1、对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进行回顾和整理,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较为系统的数学认知结构,以提升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水平。

2、对多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及其应用进行复习巩固,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与发散思维,体验算法多样化,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复习过程:

一 整理知识点:我们学习多位数乘一位这个单元具体包括那些内容? 引导学生回顾归纳。板书:整理和复习生:回顾本单元知识点,回答交流后归纳概括--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及估算。

二 查漏补缺,突破重点你认为本单元那些较难?或易出错?请学生指出并说出有什么好办法避免错误。

三 学习小结:(1)多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笔算方法是什么?(2)一个因数中间有0怎么办?(3)一个因数末尾有0怎么办? 四 巩固练习

(一)一填一填 1、3×5×7×9×1×0=()2、398×3时这样想:第一个因数约等于(),所以398×3 ≈()3每只小兔吃9个萝卜,69只小兔,630个萝卜够不够?(填够或不够)

4一部电话816元,买7部一共大约花()元。

(二)判断。(打“√”,错的打“×”)1、1×2×3×4×5×0 的积比0+1+2+3+4+5的和大。……………………()2、0×9 +8=17 ………………………………………………………………()

3、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可能是二位数或三位数。…………()

4、任何数与1相乘都得1。……………………………………()

5、0与任何数相加都得0。………………………………()6、300×5的积的末尾有3个0。…………………………()

7、在乘法里,积一定比其中一个因数大。………………()

9、400×8的积的末尾有3个0。…………………………()

10、一个三位数乘1,所得的积还是三位数。……………()

四、估算(6分)

69×3 309×5 901×2

615×8

7×23

497×4

(三)竖

算482×7

4×77

506×6

830×5(四玩具

机器人

汽车

洋娃娃

玩具狗单价

32元

21元

13元

23元(1)

买4个机器人需要多少钱?(2)买3只玩具狗需要多少钱?(3)老师带了80元钱,够买4辆玩具汽车吗? 板书设计:多位数乘一位数

乘法口算、列竖式计算、多位数乘一位数

估算、解决问题

第八课时:复习分数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第八单元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对分数的初步认识,理解含义,并能使学生正确、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2、使学生能用分数与他人交流,并能对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分数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学重、难点:能应用分数表达自己的见解,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这学期我们学会了分数的哪些知识?读、写分数、比较大小、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2、这些知识中哪些你有点忘记或者还有问题的?这节课我们就把这个单元的知识加以整理和复习。

二、复习梳理

1、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取其中的几份,就是这个物体或图形的几分之几。

2、把一个整体平均分得的份数越多,它的每一份所表示的数就越小。

3、①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②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就大,分子小的分数就小。

4、①相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和分子相加、减。② 1与分数相减:1可以看作是分子分母相同的分数。随堂练习:

一、填空:

1、里面有()个。

2、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三份,每份是这个苹果的()。

3、5个

是(),是()个。

4、一个分数的分子是9,分母是15,这个分数是()。

5、把一个西瓜平均分成5份,其中的一份是这个西瓜的()。

6、一瓶可乐,喝了它的,还剩下()。

7、把,、,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是()﹥()﹥()

8、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阴影部分,并比较它们的大小。()()()

()

()()()()

9、根据图形计算:

12、数一数,填一填。补充练习:

一.判断对错.(1)一个圆分成4份,每一份是它的.()(2)任何分数都比1小。

()(3)有一张纸,剪去它的25,还剩下这张纸的35。

()(4)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7根,其中的4根是它的七分之四.()

(9)有两个杯子,各装了12的水,将它们倒在一起刚好是一杯水。()

二、根据分数涂颜色。

三、1、卫生大扫除,明明负责擦玻璃,他已经擦了。请问:他还要擦几分之几才能全部擦完?

2、有两杯同样多的果汁,方方和贝贝一人喝一杯。他们谁喝得多?谁剩得多?

方方

贝贝

5.一张长方形纸的 27 涂蓝色, 37 涂红色,没有涂色的部分占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6、某小区的绿化带,39的地种了柏树,剩下的种松树,种松树的地占整个绿化带的几分之几?

第五篇:2017三年级数学整理和复习教案.doc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准确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积在100以内)和用整十数乘的口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口算.

(二)使学生准确掌握乘数是两位数的笔算法则,能够熟练地笔算两位数乘两、三位数,提高计算能力.

(三)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乘法应用题中常见的数量关系,提高学生运用数学术语的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及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四)巩固和深化本单元所学知识,使学生掌握的知识形成网络,把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培养学生的归纳、综合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乘数是两位数乘法的法则.

难点: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简便算法.乘法应用题中常见的数量关系的实际应用.

教学过程设计

启发谈话: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这一单元我们已经学完了,今天我们一起来整理和复习本单元所学的内容.

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复习课)本单元主要内容为计算部分和应用题部分.下面我们共同进行复习,自己哪一部分掌握得不够好,就要多下一点工夫.

1.集体进行口算练习.(出示口算卡片)30×40

20×50

18×50 40×60

200×30

24×20 35×

2140×6

300×10 500×7×80

50×70 2.笔算.

请同学回忆一下,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的法则.然后在作业本上计算下面各题.(同时请几名同学分别写在玻璃片或胶片上,以备订正时用)

同学做完后,集体订正.(投影出示)下面同学同座位互相交换.在订正过程中,要讲清自己怎样思考、怎样计算的,要达到练习的目的.

(1)193×27本题重点放在复习乘数是两位数乘法的法则,强调乘的顺序和积的书写位置,以及竖式的格式.

(2)182×54本题重点放在复习用乘数的十位5乘被乘数的个位2,乘得10个十,0写在十位上,向百位进1.

(3)506×43本题重点放在复习被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强调用乘数的个位、十位分别去乘被乘数时,被乘数中间的“0”都要乘.

(4)240×60本题重点放在复习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强调“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看被乘数、乘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写几个0.”

3.判断正误,并说明错误原因.

以上四小题,小组讨论,并说明原因,然后在本上写出正确算式.

复习近平似数

师:请同学回忆一下什么叫近似数?怎样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同座位同学互相说一说)1.求下面各数的近似数.

286≈300

729≈700

4090≈4000

2705≈3000

2.判断下面各数的近似数是否正确.

(学生用手势或反馈牌判断)(1)495≈500()

(2)828≈900()(3)3498≈4000()

(4)4501≈5000()3.在下面的方框内可以填哪些数字.

(1)3□5×7≈2800

(2)5□95×3≈15000

小组讨论后,共同研究,老师小结.

第(1)小题方框内填5,6,7,8,9.

第(2)小题方框内填0,1,2,3,4. 复习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1.先说出下面各题的数量关系,再解答.(投影逐题出示)(1)每个篮球32元,买5个篮球一共用多少元?学生回答,老师板书:

单价×数量=总价

(2)每棵梨树平均产梨40千克,8棵梨树共收梨多少千克?学生回答,老师板书:

单产量×数量=总产量

(3)一列火车每小时行140千米,3小时行驶多少千米?学生回答,老师板书:

速度×时间=路程

(4)修一条路,每天修 250米,4天修完,这条路长多少米?学生回答,老师板书:

工效×工时=工作总量

以上几个小题由学生独立完成.

2.编题练习.

可以请学生当小老师,到黑板指定任意一个关系式,让同学根据指定的关系式编题.采取不同的形式,个人编、小组编,请同学分别说出每题的两个已知条件是什么量,求的是哪一种量.

3.把下面相关的已知条件和问题用线连起来.

(投影出示)先由同学独立思考.

作业:第34页第7题.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内容是对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这一单元所学知识进行比较系统地整理和复习.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对本单元所学知识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同时,与过去学过的知识联系起来,形成知识网络.教师在设计练习时,注意形式多样,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体现了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己总结所学的知识,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归纳、综合能力.

在备课时,首先摸清学生对本单元知识掌握情况,结合学生的实际,有针对性地设计练习,做到查漏补缺.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