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宁明帅音乐教案
大 风 车
教学内容:
一、学唱歌曲:大风车
二、节奏游戏
三、为大风车创编舞蹈动作。教学目标:
一、通过节奏游戏,使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学会歌曲节奏的重难点节奏,并能把节奏与生活中的声音联系起来。有利于对歌曲更好正确的掌握。
二、能用轻巧、纯真的声音整齐的演唱《大风车》,并体会天真、欢快的情绪。蓬莱市大辛店镇遇驾夼完小 宁明帅
三、紧密结合歌曲内容,边唱边进行风车转的律动。
四、鼓励学生表演歌曲,激发其表演力和创造力。教学重点:
一、用轻巧纯真的声音唱出歌曲的天真、欢快的感情。
二、切分节奏八分休止符的掌握。教学难点:
一、引导孩子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并创设活动,给予儿童表现自己的空间和手段。
二、激发学生的表演力和创造力。教学准备:
《大风车》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接到了中央电视台大风车栏目的邀请,去参加本期的大风车节目。大家高兴吗?我们一起坐火车去好吗?
一、节奏游戏
(一)、师:小朋友们坐过火车吗?大家坐火车时的心情怎样?今天我们来做个与火车有关的游戏先请看这些节奏
节奏一:4/4 ×0 ×0 ×0 × × | ×0 ×0 ×0 × × | 轰 隆 隆 轰 隆 轰 隆 隆 轰 隆 节奏二:4/4 × × × × × × | × × × × × × | 轰 隆 隆 轰 隆 隆 轰 隆 隆 轰 隆 隆 节奏三:4/4 ×·× × - | ×·× × - | 轰 隆 隆 轰 隆 隆 节奏四:4/4 × - - 0 | × - - 0 | 呜 嚓!呜 嚓!(每出示一条节奏,都请学生先读节奏再用轰隆隆的节奏来读)
(二)、师:小朋友们,你们如果细心观察生活,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充满了音乐。火车在启动、开的过程当中、减速、到站时所表达出来的节奏是不一样的。下面请小朋友们讨论一下,看看这四种节奏哪一列是火车启动;哪一种是火车正在开;哪一种是火车减速;哪一种是火车到站。生:讨论。总结得出: 节奏一:4/4 ×0 ×0 ×0 × × | ×0 ×0 ×0 × × | 轰 隆 隆 轰 隆 轰 隆 隆 轰 隆
(火车启动)
节奏二:4/4 × × × × × × | × × × × × × | 轰 隆 隆 轰 隆 隆 轰 隆 隆 轰 隆 隆
(火车正在开)
节奏三:4/4 ×·× × - | ×·× × - | 轰 隆 隆 轰 隆 隆
(火车减速)
节奏四:4/4 × - - 0 | × - - 0 | 呜 嚓!呜 嚓!
(火车到站)
(三)、师:小朋友们,让我们来演示一段火车从启动到火车到站的整个过程,好吗?
师:火车火车准备开喽,呜!„火车启动了(学生读“火车启动”节奏);火车正在开(学生读“火车正在开”节奏);火车减速了(学生读火车启动节奏);火车到站了(学生读火车到站节奏)。(游戏时,老师和学生边拍节拍边读)
二、学唱歌曲《大风车》
师:火车到站了,听,演播室里的歌声已经响起了!
(一)、初听歌曲《大风车》 师:这首歌曲小朋友们是不是很熟悉呀?它叫什么名字啊?对了,它是我们小朋友最爱看的《大风车》节目的主题曲《大风车》,它表达了小朋友们看节目时快乐的心情。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好听的歌曲。
(二)、再次听范唱《大风车》
1.师:下面请小朋友来听一听,边听边体会歌曲情绪。
2.师:这首歌曲用怎样的情绪演唱的?(欢快地)你还能说出跟欢快相近的词语吗?(高兴地、愉快地、兴高采烈地、愉悦地„)。
(三)、第三次听范唱《大风车》
师:让我们用欢快的心情跟着音乐一起轻声地演唱《大风车》。
(四)演唱歌曲《大风车》并解决重难点。
1.师:小朋友们唱得很不错,在演唱过程中有没有觉得哪些乐句比较难唱的。
(生说出难唱乐句,大家一起来学一学)。
2.师:小朋友们,这首歌你们学会了吗?让我们连起来把这首歌曲唱一遍。
(生跟音乐完整演唱歌曲。)师提醒生用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师:请大家跟着伴唱唱一遍,把每一小节的第一拍强拍唱出来。
(五)、为歌曲声势伴唱。
师:小朋友们,我们现在为这首歌曲加点伴奏,好吗?一部分小朋友唱歌曲;一部分小朋友用啦为歌曲伴唱;一部分小朋友用转转吱悠悠的转为歌曲伴唱,我们一起跟音乐来试一试。
三、舞蹈创编:风车舞
(一)、师:我们今天唱起来了,老师还要请小朋友跳起来呢!师讲解动作说明。
(二)、请8位小朋友到前台来排列成图形状,跟音乐做动作,其他的小朋友为他们伴唱。老师引导学生唱的节奏要准确,跳的队形不能乱,动作尽量不错。)
(三)、师总结:小朋友跳得很不错,由于时间关系其他小朋友课后可以和小伙伴一起玩“风车舞”。
四、学习风车的作用,欣赏风车之国—荷兰的大风车。
五、拓展延伸。
集体欣赏动画歌曲大联唱。猜一猜这些歌曲是哪一部动画片的主题曲。请同学们以后看动画片的时候,多学习一些动画歌曲,我们可以比一比谁唱的最好!
六、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又唱又跳,大家开心吗?课后大家亲手做一个大风车好吗?这节课就到这里,小朋友们,再见!
第二篇:大辛店镇遇驾夼完小教师读书演讲稿宁明帅
我读书我快乐演讲稿
书香让我醉
大辛店镇遇驾夼完小 教师宁明帅
仿佛只是一夜之间,我们诧异地发现,世界变了,生活变了,人变了:汽车代替了行走,电视代替了观察,网络代替了交流……人们似乎忘记了许多生命最原始的本能和需求。
代替,代替,再代替。但我们深深地知道,那种流淌情感,洋溢智慧的生命是永远不能替代的。也许我们还执着于那种皓月执卷的清幽,把酒当歌的豪情。也许,我们无法丈量自己生命的长度,但我们可以拓展自己生命的宽度,一本让人受益的好书,也许就是一次生命的拓展……
书,让简单的人变得丰富;书,让喧嚣的人返璞归真。
于是,我们让自己的心灵启程,在一本又一本的书里,从一个地方走向另一个地方。我们学校迎来了又一届校园读书节,缕缕书香传遍了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古人讲,布衣暖,菜根香,还是读书滋味长。一本好书,如美食佳酿,令人回味无穷,流连忘返。这让我感受到,快乐莫过于读书。读书之乐,乐在大开眼界。古今中外,皆浓缩于尺牍;千山万水,尽了然于卷帙。一卷在手,我们可以穿梭时空,尽情沐浴先贤智者思想的惠泽;我们可以遨游天下,悠然领略种种极致的风景。
读书之乐,乐在悦心。好书是心灵的钙片。读书,可以抒发纠结缠绕的情绪,可以拨开犹豫彷徨的迷雾,可以培养纯真高尚的情操。
潜移默化之中,我们的心胸更加宽容豁达。读书让我汲取了战胜困难和挫折的勇气和力量。
读书之乐,乐在读书!
读书是发展的起点,读书是睿智的源泉。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更应该以书为友。前苏联教育大师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读书、读书、再读书,——教师教育素养的这个方面正是取决于此。”我还记得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中,那位成功的历史教师的话:“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不过,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只用了大约15分钟。”突然之间,我明白了为什么有的特级教师能在课堂上得心应手、左右逢源、游刃有余,让人觉得听课是一种享受,而有的教师上课时尽管精心准备,教学环节可谓设计得天衣无缝,但在课堂上却往往显得捉襟见肘,让人感到语言的贫乏,感染力的缺乏。原来,这就是用一辈子来备课和用课前的几小时来备课的差别呀。那一刻,我告诫自己:读书吧,不要再找出任何理由为自己辩解,你有那么多的时间花在一节节课上,又怎么会没有时间读书,丰富自己,启迪心智呢?那一刻,我告诫自己:一定要用一生备课,在一节课中浓缩教育大师的风采,现代教育的理念。于是,我知道我沉醉于书香之中,我爱上了读书……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2009年8月,我以笔试第一名的优异成绩,通过了教育局组织的教师考试。我由一个彷徨无措的小姑娘,一下子蜕变成令人尊敬的人民教师。我深深地知道,若非
十年寒窗苦读,怎得今朝金榜题名!是读书赋予我的人生以新的起点,是读书为我的人生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于是,我更加酷爱读书……
在《教师人文读本》中,我清楚了课堂是有生命的,孩子是生命的个体,只有有生命的课堂,才能让他们发展。在《教育的问题与挑战》一书中,解读了素质教育的诸多问题;在《细节决定成败》一书中,树立了“学校无小事,处处是教育”的理念……
书告诉我,爱教育吧,是教育让我们的生命成为一个只有起点而没有终点的航程;爱孩子吧,做一个享受教育快乐的教师;爱书吧,是书带给我们丰富的人生和教育的智慧。和书对话,我知道了应如何对待那些犯了错误的学生;和书对话,我领会了应如何运用书中的理念和方法……哦,它多么像一场及时雨,滋润着我干渴的灵魂;它又多么像指路灯,消除了我的苦恼与困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如果没有书香滋润,我们的生命将是何等乏味与孱弱,我们的教学将是何等的死板与无趣。只有经过书香的沐浴与熏陶,才能充实丰盈我们健康的生命和一颗恒抱希望的心,我感谢这么多年书籍对我的滋养与磨练,它是我人生道路上一个不可多得的知己,它见证了我成长的脚步。
关于读书,清高者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实用者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培根总结得最好:“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在以后的日子里,书籍在我生命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我无从知晓。但重要的是,它带给我欢乐与充实,理解与感动。也许当生命之舟行驶完最后一段旅程,当自己躺在病榻
上将行就木之时,回忆起自己看过的书如此广泛,而自己的人生被这些书感染着,你便会感到不虚此生……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功成名就非一时之功。诗仙李白,天资聪慧,而他的成功也来自那“三万六千日,夜夜当秉烛”的勤奋;诗圣杜甫,生性睿智,而他的神来之笔也来自那“读书破万卷”的积累。同仁们,为己达人,请热爱读书吧!当你高兴时,忧伤时,快乐时,甚至繁忙时,都去读书。只有这样,我们的工作才会别开生面,活到老,学到老,紧跟时代步伐,我们才能真正成为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才会不辱国家和社会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
第三篇:宁明联华易燃易爆物品管理制度
易燃易爆物品管理制度
一、公司内有顾客活动的房间以及相信房间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二、公司使用燃油、燃气锅和器具的,其燃油、燃气应按有关规定存放(见技术标准)。
三、不准客人带入易燃易爆物品进入公司,工作人员应主动提示客人勿带易燃易爆物品进入公司,已经携带的,规劝客人由公司代为寄存,否则不准进入公司。
四、公司应设立代客人存放易燃易爆物品的寄存处。
××超市有限公司
第四篇:袁帅帅
个
人
简
历
姓名 生日 籍贯 政治面貌 学历 联系电话 联系地址
袁帅帅 90.04.14 安徽阜阳 团员 大专 ***
性别 民族 毕业院校 专业 QQ 电子邮件
男 汉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 报关与国际货运 124633239 124633239@qq.com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 在校期间受聘为经济贸易系团总支副书记、院演讲与口才协会会长 2012 年 9 月 到 2013 年 元 月 在 芜 湖 励 德 公 司 做 销 售 专 员
工作经历
主修课程
经济学原理、报关基础、报检基础、单证、商务礼仪、经贸口语
在校期间学习和工作期间取得优秀社团干部、第五届大专辩论赛优秀 所获奖励 手、院演讲比赛一等奖等奖励
我是一名应届毕业生,在校学习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曾担任我们经济贸易系团 总支副书记,院演讲与口才协会会长,喜欢与人沟通,拥有一定的沟通交际与管理能 自我评价 力,希望能与贵公司合作,互惠互利!
第五篇:许帅
为民甘做孺子牛——追记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安阳市
救助管理站原站长许帅
2018年07月02日16:43 来源:河南日报
原标题:为民甘做孺子牛
许帅为流浪儿童过生日。李杉摄
许帅接受助人员回站里。李杉摄 我会牢牢记住我是一名中国人,是一名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我会在工作中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作贡献,以我的实际行动来报效祖国。
——摘自许帅入党志愿书
引言:回家
6月30日上午,安阳市韩陵山脚下,哀乐低回,素花环绕,泪飞如雨,气氛凝重。阳光照射在安阳天寿园墓地,一方特别的墓碑分外耀眼。
碑上没有墓志铭,只印有5张墓主生前照片;碑旁栽有一棵玉兰,满树翠绿;碑前,一尊石雕“孺子牛”静静卧着,似其主人精神化身。
墓碑主人,名叫许帅,生前为安阳市救助管理站站长,6月27日被中共中央追授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这天,许帅回“家”了。
献身医学研究590天,今年4月,许帅遗体在郑州火化,父母将其骨灰安放在这里。年轻而帅气的许站长将长眠于此。
犹记得2013年初夏,他在风华正茂之时,毅然走进安阳市救助管理站,埋头俯身,心甘情愿做流浪乞讨者的依靠。任职短短三年间,他像一头不知疲倦的“孺子牛”,围绕“救助”主轴,把受助人员当亲人,将一位位流浪乞讨者送上回家的路,直到36岁的生命戛然而止。
生为难者解困扰,死为他人送光明。一生虽短,但许帅谱写了无比壮丽的人生诗篇,树起一座不朽的丰碑。
无悔抉择——
“我愿意把受助人员当作亲人,把救助工作作为我毕生的事业。” 2002年秋,大学毕业的许帅,走进民政队伍。本来他在科室工作,环境舒适。
2008年,汶川大地震,许帅作为志愿者,赶赴抗震救灾第一线。回单位之后,他立刻找到领导,执意要调动到救助站工作。
很多人不理解:别人都想坐办公室,他为何非要下基层。面对质疑,许帅的回答是:在汶川,我亲身感受到救助别人的意义。
“我愿意把受助人员当作亲人,把救助工作作为我毕生的事业。”第一天到救助站上班,许帅就许下诺言。
许多人对救助站并不十分了解。这里的服务对象多是癫痫、智障患者,救助时不仅困难多,还面临被感染传染病的风险,因此被公认为是件“苦差事”。受人员、设施等因素限制,当时的安阳救助站也和全国大多数救助站一样,将滞留的智障类特殊救助对象交由站外代养机构照料。
2013年5月,经过竞争上岗,许帅被聘为安阳市救助管理站站长。上任后,他就到托养机构查访。那里条件简陋、环境污浊,他当即决定:把40多名在外托养人员统统接回。
站里意见不统一。因为这些人员长期在外乞讨流浪,存在疾病传染、死亡赔偿等诸多社会问题。一旦出了事,恐怕会“吃不了兜着走”!
许帅则说,这些人生活在社会底层,如果连救助站都不去关心,又有谁会来管?“出了事我一人承担。”
一天都没多等。为确保救助对象得到妥善照料,许帅几乎跑遍安阳市内所有医院、养老院、托老机构,实地体验,反复比较。
2014年,安阳市救助管理站在全国率先设立医疗安置区。他们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引进一家专业护理机构,走出一条“医养结合”新路。
有了专业护理机构后,进站的受助人员先进行体检和传染病筛查,接受分级护理,得到精准救助。不少受助人员经过精心照料和治疗,恢复正常,重返社会。自医疗安置区设立以来,安阳救助管理站仅在许帅任职期间,就收治智障、癫痫等特殊受助人员200余人,其中有138人病情得到缓解和好转,128人被顺利护送回家。
护理机构负责人吴青山清楚地记得,许帅迎接第一批30多名救助对象回站时的情形。有位下肢瘫痪的救助对象,被工作人员抬上车时,懵懵懂懂地问许帅:“这是去哪儿呀?”许帅拉着他的手说:“回家!”对方疑惑地问:“家?”许帅微笑答:“对!回咱家!”那一天,许帅开心得像个孩子。
2013年8月,为进一步改善救助环境,许帅又瞄准了一个新目标——创建国家级救助管理机构。
在近一年的创建过程中,许帅每天吃住在站里,不分工作日和节假日,饿了吃泡面,困了睡沙发,从各项制度修订到站容站貌施工改造,他都坐镇指挥,单是整理的创建资料文件就有半米多高……
辛勤耕耘迎来收获。2014年5月,经民政部验收,安阳市救助管理站顺利晋级为“国家二级救助管理机构”。
这一年,一名怀孕的受助女子在救助站里产下女婴,之后救助站通过采集DNA血样帮孕妇找到家人。这是我省首例通过DNA血样比对寻亲成功的案例。此后,许帅安排工作人员把母女二人送回广西玉林,与亲人团聚。意外的是,时常神志不清的母亲,竟清晰地向乡亲们介绍护送她们的工作人员:“这是安阳救助站的,他们都是好人……”
许帅主动与警方对接,开通“救助专线”,为受助人员采集DNA血样,及时输入公安部门“走失人口库和人口信息管理系统”,进行DNA血样比对。他任职期间,共有114名受助人员的DAN血样信息,被推送到全国救助寻亲网。
为民情怀——
“我相信只要我们共同努力,他们的人生就能改变。”
诗人惠特曼有句名言:“没有信仰,就没有名副其实的品行和生命;没有信仰,就没有名副其实的国土。”
早在大学期间,许帅就埋下信仰的种子,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2016年5月,安阳市电视台录制“两学一做”教育节目,要求许帅宣读入党誓词。读完之后,他饱含真情地加上一句:“我为我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员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同年7月,许帅被授予民政部最高荣誉——“孺子牛”奖。俯首甘为孺子牛,终其一生为人民。这是共产党人的信仰,更是许帅孜孜以求的目标。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信仰的力量。
医疗安置区成立后,许帅对受助人员康复训练特别关心,时常躺在治疗床上体验,带上治疗仪试试。他对医生说:“他们和正常人不太一样,所以治疗时,你们要随时注意病人的反应,及时调整方案!”
他把“换位思考”做到极致:救助站所有床头改为无棱角床头,所有可拆卸床铺被固定,所有风扇装上保护网,所有电源开关移到工作人员控制室,所有暖气片改成地暖,就连拆除铁窗时留下的钢筋茬子,也全都被打磨平整……
一次,许帅和采购科科长董鸿军一起检查刚购置的牙刷。许帅拿出两支,问:“你发现这两个样品有啥区别没?”董鸿军观察半天,也没看出哪儿不同。
许帅用牙刷往自己脸上扎了扎,说:“你看,这两个牙刷柄,一个是圆头的,一个是尖头的。对救助对象来说,尖头牙刷是不是不安全?”
董鸿军恍然大悟。从此,他采购物品的标准多了安全考量。经过一年多努力,许帅带领同事们把救助站从原来戒备森严的收容遣送站,改造成卫生整洁,有地暖和热水器等生活设施,有大型投影仪等文教娱乐设施,有图书室、电脑室、活动室等19个功能区的“家庭式”救助站。许帅还把救助站打造成流浪儿童的家。2014年5月,救助站救助了14岁聋哑流浪儿童小宫。许帅帮他联系了安阳市特殊教育学校,希望他能和其他孩子一样接受教育。
没想到,入学不到一周,校长打来电话,要求小宫退学。因为小宫在社会上流浪久了,一些习惯严重影响其他同学。
许帅第一时间赶到学校,央求校长再给孩子一些适应时间。校长被许帅的诚恳打动:“你这样心疼流浪孩子,太难得了!” 许帅说:“如果我们不帮他,他的一生可能就毁了。我相信只要我们一起努力,他以后的人生就能改变!”后来,小宫与同学相处越来越融洽。在他的入学登记表里,“家庭住址”一栏写的是救助站,家长是许帅。
“拼命许郎”——
“就算我的生命只剩一分钟,我也得回救助站。”
就在许帅的救助事业风生水起时,病魔却开始悄悄“侵蚀”他。由于长期超负荷工作和不规律生活,2014年开始,许帅出现腹痛、便血等症状。后来病情越发严重,不得不住进医院,医生检查后建议他转入北京协和医院做进一步检查。很快,诊断结果出来——胃癌四期,医生说可能只有3至6个月的生命。
拿到诊断书,许帅双手捂脸,泪流不止。他对父亲说:“爸爸,我要回去,回去后可以边工作边治疗。”
“你都病成这样了,咋还想着工作?”父亲许宏刚又急又气。为这事儿,父子俩在病房里争执了一上午。最终,许宏刚拗不过儿子,只得同意他回家。
在安阳市肿瘤医院,病人许帅的“不听话”一度让医生护士头疼不已。
“上午输完液,下午就不见了人。起初,医护人员不了解情况,还以为病人不配合,都很生气。”许帅的主治医生王俊生说,后来才知道他是“溜”回单位上班了。这让他们十分震惊。随后院方不得不按照许帅的工作时间,专门“订制”了一套治疗流程表。
那年冬至,许帅输完液,就和站里职工一起去给街上的流浪乞讨人员送饺子。每到一处,他都亲手把保温桶里的饺子舀出来,盛在碗里,双手递给受助人员。冽冽寒风中,许帅手捂腹部,咬牙坚持。同事问他为啥不留在北京治疗,他说:“年底有很多受助人员需要送回家,我放心不下。就算我的生命只剩一分钟,我也得回救助站。”
随着化疗次数增多,许帅身体日益衰弱,开始小便失禁。为此,他每天穿纸尿裤去上班。
由于药物副作用大,他的血压急速升高,导致手脚满是裂口,脚疼得不能着地。他只得拄双拐去上班,晚上下班回家就瘫倒在床上,被血浸透的袜子粘在脚上脱不下来。
病情再次加重,许帅腹腔内产生大量积液,导流管每天要引出10余斤液体,他就插着管子、带着药盒上班。
恨不得一分钟掰成八瓣儿用的“拼命许郎”,将自己“燃烧”到极限。身高1.76米、原本体重80公斤的他,瘦到不足百斤,昏倒的频率也更高了。同事劝他赶紧回医院,他总以“我能顶住,忙完就去”推脱……
“每周一早上开例会,他从不缺席。有时开会肚子疼,他就一边揉一边开……”救助站副站长杨瑞红说。
在许帅参加的最后一次会议纪要上,详细记录着其后的工作安排:成立救助站青年志愿服务队;救助科做好“夏日送清凉”专项活动准备;未成年人保护中心提前一个月部署“蓝精灵”志愿服务队开展活动;总务科负责购买蚊帐等用品…… 杨瑞红记得,那天是2015年6月13日。两天后,许帅再次昏倒,从此再也没能离开病房。
病床上的他,只要意识清醒,就会叮嘱同事一定要把救助站医疗安置区二期规划落实好,装上顶棚,让受助人员在恶劣天气里也能锻炼身体……
赤子之心——
“我是从事救助工作的,这是我救助道路上的最后一站,希望你们能够理解我、成全我。”
“死亡并不可怕,人不能延长生命的长度,但可以拓展生命的宽度。”这是许帅生前反复劝慰父母的一句话。
弥留之际,许帅口不能言。在和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用纸条交流中,被问及“愿意捐献眼角膜和所有器官吗?”许帅歪歪扭扭写下“是,不仅如此”,落笔之时甚至连句号都没能点上。
2015年7月,许帅病情接连恶化,他瞒着家人向红十字会和国家遗体捐献中心申请登记,自愿在去世后将器官捐献他人。许宏刚得知后,近乎崩溃。许帅恳求父亲:“我是从事救助工作的,这是我救助道路上的最后一站,希望你们能够理解我、成全我。”
2016年6月30日上午,许帅陷入昏迷,已无法完成遗体捐献申请登记手续。在安阳市中医院肿瘤科病室,许宏刚用颤抖的右手在《志愿捐献遗体申请登记表》上签字。泪水打湿了纸张,但他仍坚强地替儿子按下手印。许帅的母亲痛哭着瘫倒在桌前,迟迟不忍签字,她悲呼着:“这是我的孩子,我不能签字,不能签字啊……”
“儿子想要把自己的一切奉献出来,作为父母,我们应尊重他的选择。他是一名党员,他把党的事业看得比生命还重,我们完成他的心愿吧。”在许宏刚的劝说下,许帅的母亲忍痛签字。
2016年9月1日1时16分,因抢救无效,年仅36岁的许帅静静离世,神态安详。
第二天,河南新郑17岁少年朱新蕴重新见到光明;随后,郑州一家眼科医院里,39岁的驻马店人张华,也通过眼角膜移植手术睁开眼睛。
许帅遗体随即被送到郑州大学,用于科研教学及研究病源。“不仅如此”,许多人都在揣摩这四个字的含义。
有人认为,这是许帅在病入膏肓之际,希望死后将自己身体有用的部分全部捐献。
也有人解读,他希望捐献遗体不仅是一个人的事情,希望更多人把这种爱、这种精神传递下去,让这个社会更加温暖,更充满力量。
一切皆如他所愿。他的爱在默默传递,精神在静静流淌。在许帅追悼会上,一位70多岁的老人泣不成声。她说,此前她一直有捐赠遗体的心愿,只因家属不同意而搁置,当她将许帅的故事讲给子女听后,终获理解。
安阳县一位民营企业老板毅然签下“遗体捐赠书”,他说,是许帅让他坚定了死后捐献遗体的决心。
尾声:不说再见
斯人已逝,追思犹存——
6月30日,记者来到安阳市救助管理站,大院正中“温情救助大爱无疆”八个大字在阳光下依旧醒目;医疗安置区外的南墙下,许帅生前和同事们一起栽种的一排桃树枝繁叶茂;安置区内,覆有乳白色薄膜的钢结构顶棚遮住了正午阳光的炽热,受助者们在广场上自由活动,神情怡然。
他的遗愿已成为现实。
不说再见,许帅没走,同事们耳边不时响起他熟悉的声音。“工作中要有公心、爱心和善心,得了解受助对象的内心。”杨瑞红、吴青山、董鸿军……他们常常站在医疗安置区入口,仿佛在等待他归来。
不说再见,许帅没走,他的精神传遍中华大地。6月27日,中共中央追授许帅等7名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此前,安阳市组成“许帅同志先进事迹报告团”,在全国进行了为期9个月以上、覆盖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38场、直接观众达5万余人的巡回宣讲。全国多地纷纷举办他的先进事迹报告会,学许帅精神、做为民先锋的热潮久久不熄……
我们相信,这世间,必将有千千万万个像许帅一样的生命热烈绽放。(记者任国战 通讯员杨之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