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书



第一篇:买书

买书

今天下午,当我写完最后一个字放下笔,感到一阵轻松。我和姐姐要到新华书店去买老师布置的书:《红鞋子》,《丁丁历险记》,《格林童话》。我跨进新华书店的大门,里面的书让我眼花缭乱,有历史类的,有科普类的,也有文学类的„„

我在柜台右边的漫画专区找到了《丁丁历险记破损的左耳朵》,姐姐对我说:“《格林童话》是少儿文学。”所以我来到少儿文学专区,找到了格林兄弟所着的《格林童话》,我对姐姐说:“《红鞋子》在哪里呀?”姐姐也不知道,没办法,我只好壮着胆子去问书店的工作人员,原来在柜台那。

姐姐付了钱,我们依依不舍的离开的书店。以后要是有机会,我一定会再畅游在书的海洋中!

瑞安新纪元实验学校二年级:苏志豪

第二篇:读后感李清照买书

俗话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阅读各种各样的书籍,总能带给我很多收获:有的书给我自信和勇气,有的书使我感动得热泪盈眶,有的书坚定了我的理想和信念,有的书为我的写作提供了大量的素材……优秀的书籍像一座宝库,一走进去,你会被里面的“奇珍异宝”吸引住。

《李清照买书》就是其中一个让我喜欢的“宝贝”。有一年清明,我国著名的女词人李清照来到书市,仔细翻看,希望找到一本中意的书。忽然,一套几乎失传的、用篆字写的《古金石考》吸引了她。她马上拿起书,认真地读了起来。过了好久,想起此书是卖的。求书心切的李清照问:“此书卖多少钱?”老者答道:“家道中落,此书至少也得三十两吧……”未等老者说完,李清照担忧地说:“出门急促,没带那么多银两,明日可否?”“我与家人约好,日落时,不管是否卖出,都要出城回家。”老者无奈地说道。这可怎么办呀?求书心切的李清照脑筋一动,让老者稍稍等下,说她去去就来。

原来,李清照想到的办法是,将自己的新衣典当了,换了钱来买《古金石考》,最后终于成功地买到了书。

读完这个故事,我被女词人对书籍的热爱所感动。没想到,她对书籍竟然这样痴迷,在她的心中,书籍比美丽的新衣服宝贵得多。也正因为她博览群书,开阔了视野,积累了知识,后来成了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女词人,写出了无数精彩的作品。我想,这与她对知识的热爱、对书籍的痴迷是分不开的。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应当保持对生活和学习的热情,不断地吸取能够使自己快乐成长、健康有益的东西。让我们一起爱上读书吧,像李清照那样,做一个热爱阅读的人!

[读后感李清照买书]相关文章:

第三篇:美国买书纪实

美国买书纪实(为什么美国图书那么贵而物价却很低?)我来美国快一个月了,这星期终于开始上课了。上周末去学校书店买书,结果让我大跌眼镜:总共才8本书,价钱却达到了425美元,折合人民币2700多元!这才是仅仅一个学期的书,我们一学年总共有3个学期呢,一年算下来的钱可以买一台高级电脑了。我当时就纳闷了,美国为什么物价这么便宜而书却这么贵?

后来我听一个朋友说他的一个亲戚送小孩到美国读书,那孩子去了没两天就买了辆二手路虎代步,说是因为路虎在国外“太便宜”。美国纽约州一辆顶级路虎览胜,含税不过卖约人民币83万元。同样这款车,在国内报价273万,还要加价20万再等仨月才能提到车。那个小孩说:在美国,买路虎的不一定家里有钱,但是买新教科书的一定是富二代。原来,在美国书卖得比中国贵得多。《国际经济学》教材,美国卖97.99美元。在国内,清华的翻译版只卖49元人民币。花300万元买路虎,美国人没听说过;花1000元买教材,中国人也想不通。为什么中国的路虎特别贵,书却特别便宜?路虎,不过是辆工业化生产的汽车。其产能可以极快速扩张,理论上不会长期产生供不应求。教科书,那是学者毕生的智慧浓缩。因此一本教材卖100美金,不为贵也。作为13亿人口的大国,只要财富分配上不合理一点,少数人聚敛财富的速度就会让人吃惊。钱来得太快太容易,花起来难免像个暴发户。别墅豪车,名画珠宝,只要最贵,不需最好。正是这些暴发户们捧高了路虎们的价格。但是,为什么中国生产不出自己的路虎呢?书卖得比汉堡包便宜,偷专利的人总能把发明者搞垮,谁还去自己搞

研究?

有一句谚语叫“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讲的是知识是无价的。而书是知识的载体,所以你学到知识可以创造财富,别看一本书卖100美元,如果读完,你能赚1千美元,甚至1万美元!

第四篇:小学生买书作文

精选小学生买书作文三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生买书作文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生买书作文 篇1

我第一次自己买书,因为那个时候下着大雨,所以妈妈不想去买书。我说:“是我自己的书,我自己去买书,您就在车里等吧。”然后我接过妈妈给我的15元钱,走进新华书店。

我走到二楼,我不知道《新华字典》在哪里,就问服务员:“新华字典在哪里”?她就帮我拿到了这本书,我回到一楼付钱,收银员不相信地问我:“是你自己来的吗?”我说是的,她说“你真厉害”。我拿着字典高高兴兴地回到了车子上。妈妈也夸我能干。

小学生买书作文 篇2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到小寨的汉唐书城去买书,到了书城,人好多啊,我和妈妈去二层看儿童读物,我看了《脑筋急转弯》和《巴巴爸爸走迷宫》,很好玩。

爸爸去三层给我买了一本《西游记》,逛完了书店我们就回家了,爸爸说只要晚上有时间就给我读一点《西游记》。

小学生买书作文 篇3

一天,我们班老师推荐了一本《倍速学习法》,说是可以作为工具书用。

当天晚上,妈妈就立刻给我去买那本书。可是过了好久,妈妈两手空空地回来了,无奈地对我说:“我去过晨阳书店和别的几家书店,她们都说,书已经卖光了,如果要,等两三天才可以进来货。”我失望地去睡觉了。

第二天早上,妈妈给我送到学校门口之后,就骑着自行车又去别的书店寻找了。下午,我正在学校里上课,妈妈气喘吁吁地来到教室门口,只见妈妈拿着两本《倍速学习法》书。大家都向我投来羡慕的目光。事后我才知道妈妈在北仑没买着,吃完午饭,又坐公交车到了柴桥,跑了许许多多的书店,都没有。最后妈妈无意中走进了一家小书店,在小书店中找到了最后两本《倍速学习法》。于是妈妈买下了他,说另一本也许我的同学需要。她马不停蹄地又坐公交车送书到我学校来。我心里想:“妈妈为了给我买这本《倍速学习法》跑了这么多的书店,我不能辜负了妈妈的希望,我一定要好好学习。”

每当我看到这本书时,就仿佛看见了妈妈四处奔波的身影,看见了妈妈的爱心……

第五篇:《买书》教学设计

《买书》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统计整理的方法,经历统计过程,初步感知简单的条形统计图及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进行简单分析。

教学难点:掌握统计整理的方法,能快速、准确地完成统计。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① 能根据简单的问题,使用适当的方法收集数据并整理数据,并将数据记录在统计表中。

② 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2)能力目标:

①培养学生收集整理数据并根据数据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能力。②提高学生表达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③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以及分析、比较和推理的能力。(3)情感目标:

①感受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了解一些实际中获取数据信息的途径。②结合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参与统计活动的愿望,培养他们的统计意识。

二、教学设想:

围绕教学目标,我在设计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时,力求体现以下理念: 1. 教学内容生活化。

“数学的生活化,让学生学习现实的数学”是新课程理念之一。小学生学习的数学应是生活中的数学,是学生自己的数学。应该让学生从生活中感受到统计的必要性。所以我在起初就创设了一个组织全班同学设立图书角这样一个情境,力图从真实的学校生活中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因为这是一个孩子们比较感兴趣的话题,所以能吸引学生,将学生迅速的引入情境之中。“为班级买什么书好呢?请你为学校提建议。”这一问题的提出,更增强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学生能为学校提建议感到兴奋,各抒己见,想法不一,当大家意见不同意的时候,大家领悟到需要调查大家的意见。使学生从内心感受到有必要去进行统计,很自然的进入了调查统计的环节。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他们实际的生活素材来进行教学,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与数学知识的密切联系,变传统的“书本中学数学”为“生活中作数学”使数学课富有浓浓的生活气息。2.教学过程活动化

开展活动,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体验统计的过程。低年级增加统计教学,是增加了统计的活动。统计教学的重点不是教知识点,也不是教技能,而是让学生经历丰富的活动,经历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过程。本着这个原则,我在设计上,通过学生分组调查、合作交流、小组汇报、解决实际问题来展开教学活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和学生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如:先让学生说一说用什么方法调查才能知道大家的意见呢?你想怎样调查?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体现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如有的同学可能采用逐一访问的方法,举手表决的方法等)为了促使每一位同学都参与到统计活动的过程中来,我设计了先在小组内调查统计,全班再汇总收集信息的过程。研究统计方法交给学生,在各组调查时可能会出现不同的的统计数据的方法,如画√、○及画“正”字的方法等,教师肯定每一种方法,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小组上前汇报时,可以运用实物投影展示自己的统计结果,另一个同学在黑板上进行记录,这样充分尊重了每个小组的意见。这样教师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给学生充分的展示机会,让学生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教师提问:有什么方法能让大家一下字就看出喜欢哪种图书的人数多呢?在引发学生探讨的同时,让学生自我选择,各小组设计的方法哪种比较好。从而总结归纳出示统计图。这样由原始的统计记录的形式过渡到表象的条形统计图上。再进一步的整理信息,形成统计表。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学会读图、读表,在图表中获取信息。“从统计图中,你发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这一开放性的问题,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然后相机问学生:“如果让你为班里去买书,你怎么买?说说你的想法。”让学生根据统计结果做出决策,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体会到统计的作用。如果以上过程进行的比较顺利,还有一定的时间,可以再引发学生思考,班级中设立了图书角以后由谁去管理,放手让学生根据学过的知识再次分组进行统计,进一步巩固统计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3.师生关系民主化

课堂上注重师生间的情感交流,营造一个和谐、民主、愉快的学习氛围。教师不以权威者自居,通过自己的语言、动作、情感传递给学生亲切、信任、平等的信息。使学生感到教师是自己朋友,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敢说敢想,敢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使学生自觉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

三、教学过程与意图:(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 师:我们班是读书活动特色班,老师想在班级中设立一个图书角,这样我们就能看到更多的书了,你们觉得这个主意好吗?

那老师想知道你们都喜欢看什么类型的图书呢?

2. 这么多不同的意见,到底听谁的好呢?你们有没有好办法帮老师解决?(意图: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体会到统计的必要性)

(二)小组开展活动,解决问题

1.师:你想用什么方法进行调查,才能知道大家的意见呢?(学生发表不同意见。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2.小组调查:先在小组里调查,每人只能选择一种你最喜欢看的图书,由组长负责记录。

3.小组汇报:你们组是怎样进行调查记录的?组里共有几名同学?调查结果是什么?

小组长汇报(调查记录在实物投影仪上显示),另一名同学在黑板上的方格里用自己组表示的符号记录。

小结:刚才同学们出现了这么多调查记录的方法。有的组是用画△、○、√的方法来表示,一个符号表示一个人,还有的组用画正字的方法来记录,一个正字表示5个人。这些方法都很好,你喜欢哪种就可以用哪种方法。

4.在各组调查统计的基础上,汇合成了全班的调查情况。形成同学们喜欢图书情况的统计图。

师:有什么方法能一下子让人看出喜欢哪种书的人数最多呢?

教师在图旁边出示数字坐标。并用彩条来表示。我们还可以把张统计图换成统计表的形式,大家能更加清楚地看出调查的结果。

5.进一步认识统计图及统计表。

师介绍:其实我们刚才的活动是做了一项重要的工作----统计(板书)。用图来表示统计结果的是统计图,用数字来表示统计结果的是统计表。

6.分析统计结果:观察统计表,你发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如果让你为班里去买书,你怎么买?说说你的想法。

(意图:由小组调查的方式再汇总成全班调查情况,在活动操作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统计图和统计表,使学生经历了搜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统计意识,感受到了统计的作用。)

(三)应用实践,提高认识

师:刚才我们通过统计,对我们要买的书做出了选择,图书必须要有人来管理,那么我们选择谁来管理图书呢?

学生纷纷提名,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小组进行统计,最后汇报结果。

(意图:通过统计学生心目中的图书员,巩固所学的统计知识,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四)师生小结、课后延伸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课下请你们合作调查一下你们组的同学每天睡多长时间,明天老师来听听你们的汇报。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wenku/jingpin/15/2368407.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