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5号文库

4年级朝读经典教案

4年级朝读经典教案



第一篇:4年级朝读经典教案

一、解题

《白马篇》又名《游侠篇》,作者曹植(192—232),字子建,三国时魏诗人,曹操第三子,封陈王,谥思,世称陈思王,是文学史上五言诗的奠基人,自如地运用乐府体裁,大大地开拓了五言诗的境界,宋人辑有《曹子建集》。《白马篇》是乐府歌词,以开头二字命名。诗中塑造了一位武艺高强的少年英雄形象,歌颂他“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爱国精神。同时寄托了作者欲报效祖国、建功立业的凌云壮志。

二、研习课文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①读诗,扫除文字障碍。

②内容和形式总理。

再次读全诗,讨论后明确:

诗分前后两部分,前半部分先写少年的装束,再写少年的不平凡的经历,然后写“游侠儿”超群的武艺。板书:装束、外在美。

后半部分先写参战之快,再写作战之勇,然后揭示其内心美。板书:征战、内心美。

(解说:先概括,为下一步的具体品味打下基础。)

2.具体品味,把握重点难点

前半部分赏析分四步:

①起句奇特:“白马”“金羁”,一白一黄,色彩鲜艳。“连翩”“驰”,马又是何等英姿。看似写马,实则写人。骏马配英雄,英雄驭骏马。

②“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仅此一句,写出了少年不平凡的经历。

③重点赏析:“宿昔秉良弓„„勇剽若豹螭”八句。

A.内容概括:写“游侠儿”超群的武艺。

B.表达作用:?税司浼仁恰把锷衬埂钡闹匾颍治蟀氩糠中础坝蜗蓝薄熬枨肮选钡挠⒂滦形骱昧似痰妗?

C.艺术手法及其作用——铺陈。

④重点句吕味: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写少年英雄身手比“猴猿”还要“狡捷”,气势像“豹螭”那样“勇剽”。后半部分赏析:

①“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对偶句的使用,增强了诗句的表达效果,“蹈”“凌”写出了少年英雄长驱直入、排山倒海之势,尽现为国征战、蹈死不顾之勇。为什么能为此左凌右蹈呢?自然过渡到原因的分析,揭示少年英雄纯美的内心世界。

②赏析“弃身锋刃端”以下八句:

A.此段铺陈,淋漓尽致,极写少年英雄精忠报国的英雄肝胆。

B.连用两个反问句,把舍身为国、不顾家庭的爱国感情表现得更强烈,显示义无反顾的气概。可试着改用陈述句,让学生比较表达效果的差别。

三、课堂训练

熟读全诗,当堂成诵。

四、课堂小结

本诗结构谨严,环环相扣,气势宏伟,酣畅淋漓,铺陈和委婉含蓄的艺术手法的运用,大大增强了语言的表达效果,使人物形象有血有肉,栩栩如生。尤其是少年英雄的忠勇报国之心、建功立业之志,值得我们学习。

五、布置作业

1.通过本诗的学习,以“爱国”为话题写一篇文章,体裁不限,题目自拟,700字以上。

2.①默写《迢迢牵牛星》和《饮酒》;②默写《白马篇》中描写少年装束、精湛射骑技术、赫赫战功的句子。

第二篇:朝读经典教案

2016秋三年级朝读经典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1.初步培养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为将来的厚积薄发创造条件。

2.诵读经典,积累丰富的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3.直面经典,汲取中华文化的精髓,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4.诵中感悟,感受经典蕴含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陶冶情操,净化心灵。

二、教学内容:

本学期诵读内容为六部分:

1、中华源

2、九州同

3、人文兴

4、立诚信

5、谨守时

6、恕之道

三、教学时间:

每周一、三、五早读时间,朝读经典20分钟。

四、课程计划:

1.每周的朝读经典课及每天的晨间诵读时间进行诵读指导。2.每天语文课上用1-3分钟进行复习巩固。3.学生课外复习背诵。

五、教学策略:

1.教师范读为主,辅以讲解部分知识点。2.学生反复朗读为主,要求背诵积累。

3、检查落实

(1)开辟“古文诵读园地”评出每月的诵读明星。(2)每月统计学生的背诵进度。(3)集体展示,评选班级明星。六、三年级课外阅读推荐书目:

(一)必读书目

1、《语文经典读本》

2、《爱的教育》

3、《稻草人》

4、《宝葫芦的秘密》

(二)选读书目

1、杨红樱系列

2、《周恩来》

3、《雷锋的故事》

4、《岳飞传》

5、《小学生十万个问不倒》

6、《中国节日故事》

7、《中华美德故事》

1、始祖神话

一、作者简介

应劭(约153-196年),东汉学者,字仲瑗,汝南郡南顿县(今河南项城市南顿镇)人。父名奉,桓帝时(147-167年)名臣,官至司隶校尉。劭少年时专心好学,博览多闻。平生著作11种、136卷,现存《汉官仪》、《风俗通义》等。《风俗通义》存有大量泰山史料,如《封泰山禅梁父》篇记述泰山封禅轶事,《五岳》篇详载了岱庙,都有很高的史料价值。辑入《后汉书·祭祀志》,为应劭所引用的马第伯《封禅仪记》是中国最早的游记文学作品之一。

二、初读正音,理解词意。

抟tuán:把东西揉成球形。

全文大意是:据民间传说,开天辟地时,大地上还没有人类,女娲用手抟了黄土创造了人类。

三、赏析

《女娲造人》是一篇创世神话,神话是在科学水平不发达的远古时代产生的,那时的人们无法对人的诞生做出科学的准确的解释。但是,人类又想要探求自身起源,所以,只好借助于想像来解决这个问题了,而这种大胆而奇特的想像恰恰就是神话故事中的亮点,这种想像体现了远古时代人们那种强烈的探求欲望。

女娲是本篇的核心人物,她是神通广大的“神”,一天当中能变化七十次,能抟土造人、洒泥成人,但是她也有人的孤独感。她走在莽莽榛榛的原野上,感到“在这天地之间,应该添一点什么东西进去,让它生气蓬勃起来才好”。她也有人的喜怒之情,她会笑,她会假装生气,她甚至会灵机一动,“世间各种各样的生物都有了,单单没有像自己一样的生物,那为什么不创造一种像自己一样的生物加入到世间呢?”就是她的这种创造力,世上诞生了人类。她得到了做母亲的天伦之乐,她忙忙碌碌,像母亲一般勤劳智慧。同时,女娲的行为洋溢着一种天真的新鲜感,女娲完全是在一种极自然的、无意识的状态下萌发了造人的念头。带有原始洪荒时代的稚拙与朴素,读者通过字里行间,仿佛看到女娲本身就是一个活泼、充满活力与创造力的孩子。

四、熟读成诵。

2、华夏之号

一、作者简介

孔颖达(574年-648年10月10日),字冲远(一作沖远、仲达、沖澹),冀州衡水(今河北衡水市)人。孔安之子,孔子三十二代孙。唐朝经学家。孔颖达八岁就学,曾从刘焯问学,日诵千言,熟读经传,善于词章,隋大业初,选为“明经”,授河内郡博士,补太学助教。隋末大乱,避地虎牢(今河南省荥阳汜水镇西北)。入唐,任国子监祭酒。曾奉唐太宗命编纂《五经正义》,融合南北经学家的见解,是集魏晋南北朝以来经学大成的著作。卒于贞观二十二年(648年),终年75岁。

二、初读正音,理解词意。

服章:泛指服饰、衣冠。谓:称呼。

全文大意:从字义上来讲,“华”字有美丽的含义,“夏”字有盛大的意义,连起来的确是个美好的词。“华”意为“荣”,“夏”意为“中国之人”,即中原之人。春秋以后,又称诸夏。

衣必精美,物必丰盛,人必礼学,国必利益,君臣必称吾国吾民,此才能是真正的华夏啊!

三、赏析

这是“华夏”一词的一种说法来源

华,服章之美为之华!汉族的民族服饰在世界上最为美丽,华美,几千年以来被万邦推崇~ 夏者,家继礼法圣贤之学,国从利益相承之出,家有千年源流圣贤传,而国家继吾国吾民之利益而世代传承,这也是真真正正的夏章。

古人是以服饰华采之美为华;以疆界广阔与文化繁荣、文明道德兴盛为夏。

四、熟读成诵。

3.华夏民族

一、作者简介

梁启超(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清朝光绪年间举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

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1] 幼年时从师学习,八岁学为文,九岁能缀千言,17岁中举。后从师于康有为,成为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宣传家。维新变法前,与康有为一起联合各省举人发动“公车上书”运动,此后先后领导北京和上海的强学会,又与黄遵宪一起办《时务报》,任长沙时务学堂的主讲,并著《变法通议》为变法做宣传。

二、初读正音,理解词意。诸:众,各个。错:交错。交通:交往。渐:慢慢地。

三、赏析

中华民族的形成非一族所成,从古至今,远古时期的部落交错者,互相来往,排除各自之间关于习俗,语言,文化等等方面的差异,而是趋向于走向同一文化认同,在这个过程中,逐渐走向融合,形成了统一民族。我们后世人称呼为诸夏民族.四、熟读成诵。

4.泱泱中华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知识新授

1、原文试读。

中华者,中国也。亲被王教,自属中国,衣冠威仪,习俗孝悌,居身礼仪,故谓之中华。

2、注释讲解。

3、文章意思。

中华,就是指中国。既然亲身接收了王道教化,自然就是中华儿女了,穿衣戴帽有威仪,风俗讲究孝悌,立身处世追求礼和义,所以称之为中华。

4、文章内涵。三.知识拓展。四.指导背诵。

5.中国历史朝代歌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知识新授。

1、原文。

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2.注释讲解。

3、文意。4.知识拓展

三、知道背诵。

6、九州起源

一、作者简介

《幼学琼林》是中国古代的儿童启蒙读物。《幼学琼林》是骈体文写成的,全书全部用对偶句写成,文字简炼,对仗工整,易诵易学、易懂易记。全书内容包罗广泛,诸如天文地理、人情世故、婚姻家庭、生老病死、衣食住行、制作技艺、鸟兽花木、神话传说等等,无所不包,几乎囊括了过去人们日常生活中较常用的知识与词汇,象一部微型百科辞书。

二、初读正音,理解词意

黄帝画野:传说中的黄帝时代,由于天下很大,百姓又多,难以管理,黄帝就画野分州,有百里之国万余。据道教典范《洞天记》云:“黄帝画野分州,乃封五岳”。

都邑:古代行政区划的名称,各代划分标准不同,后以都邑指代城市。夏禹治 水:相传在尧时期,洪水滔天,百姓困扰,尧命鲧治水,九年无功。后来舜代天子之责,将鲧流放到羽山,并起用鲧的儿子禹继续治水。禹不顾劳累,身先士卒,传说他为了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最终他采用疏导的策略,凿山导河,开挖沟梁,引导洪水流向大海,不仅消除了洪水之灾,还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创造了较好的条件。

翻译:黄帝划分了中国的疆域,才有了都邑的界限,夏禹平治了洪水,才奠定了山川的位置。

天地间的山川河脉虽然不曾更改,自古以来它们的称呼却各有不同。

三、熟读成诵。

7、九州山河

一、作者简介

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号香涛、香岩,又号壹公、无竞居士,晚自号抱冰,人称张香帅,河北南皮人,清朝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张之洞先为清流以敢谏闻名,号称“牛角”,其战斗力非常生猛。后任山西巡抚和各地学官,后来长期任总督,1907年后任大学士,军机大臣,1909年死,谥号“文襄”。张之洞一生主要做了三件事:一办新式教育,二办实业,三练新军。他办新军办新式学堂,大力引进人才,特别是留学生,对于留学生,张之洞一直优礼有加。他热心向日本学习,经他派往日本留学的学生达数百人。他还是南京大学前身——三江师范学堂的创始人,中国高等师范学堂之鼻祖,中国幼儿园创始人。

二、初读正音,理解词意

泰山:五岳之首,古名岱山,又称岱宗,位于山东省中部,济南、长清、肥城、泰安之间。

华山:五岳之一,位于陕西省西安以东120公里,历史文化故地渭南市的华阴市境内,北临坦荡的渭河平原和咆哮的黄河,南依秦岭,是秦岭支脉分水脊的北侧的一座花岗岩山。

衡山:又名南岳,位于湖南省衡阳市南岳区,海拔1300.2米。由于气候条件较其它四岳为好,处处是茂林修竹,终年翠绿;奇花异草,四时飘香,自然景色十分秀丽,因而又有“南岳独秀”的美称。

恒山:人称北岳,亦名“太恒山”,又名“元岳、紫岳、大茂山”,主峰天峰岭在浑源县城南,海拔2016.8米,被称为“人天北柱”,“绝塞名山”,“天下第二山”。嵩山:古名为外方、嵩高、崇高,位于河南省西部,属伏牛山系,地处登封市西北面,是五岳的中岳。

译文一: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这是中国著名的五大高山。

译文二:中国的河流,有三大水系,他们是黄河、黑龙江和长江。淮河流入长江,济水流入黄河,古代的四大河流,今天只有长江、黄河长流入海。

三、熟读成诵

8、古风

一、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2月8日—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汉族,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二、初读正音,理解词意

前段从篇首至“骋望琅邪台”,颂扬秦王之雄才大略和统一业绩。头四句极力渲染秦始皇消灭六国平定天下的威风。不言平定四海,而言“扫”空“六合”(包天地四方而言之),首先就张扬了秦王之赫赫声威。再用“虎视”形容其勃勃雄姿,更觉咄咄逼人。起二句便有“猛虎攫人之势”。紧接着写统一天下的具体情事,也就有如破竹了。三句“浮云”象征当时天下混乱阴暗的局面,而秦王拔剑一挥,则寰区大定,一人“决”字,显得何其果断,有快刀斩乱麻之感。于是乎天下诸侯皆西来臣属于秦了。由于字字掷地有力,句句语气饱满,不待下两句赞扬,赞扬之意已溢于言表。

三、赏析

这是李白《古风五十九首》中的第三首。全诗共有24句,全面评价了秦始皇的功过。据《资治通鉴·天宝九载》记载,唐玄宗“尊道教,慕长生,故所在争言符瑞,群臣表贺无虚月”。李白此诗主旨是借秦始皇之求仙不成,以规讽唐玄宗之迷信神仙。就思想内容而言并不算李白一人之特见卓识,但就其动荡开合的气势、惊心动魄的艺术效果而言,实堪称独步。全诗大体可分前后两段,前段为宾,后段为主。主要手法是欲抑先扬,忽翕忽张,最后盖棺论定。

全诗史实与夸张、想象结合,叙事与议论、抒情结合,欲抑故扬,跌宕生姿,既有批判现实精神又有浪漫奔放激情,是李白《古风》中的力作。

四、诵读成诵 示儿

一、作者简介

陆游(北宋宣和七年十月十七-南宋嘉定二年十二月廿九,公元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南宋诗人、词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陆佃之孙。绍兴三十二年进士,官至宝章阁待制。中年曾在川陕一带参加军旅生活,先后九年。诗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齐名,称南宋四大家,有《剑南诗稿》、《放翁词》。后人每以陆游为南宋诗人之冠。陆游是现留诗作最多的诗人。陆游曾经请求废除凌迟,《请除凌迟刑》云:“肌肉已尽,而气息未绝,肝心联络,而视明尤存。感伤致和,亏损仁政,实非圣世所宜遵”,但未被朝廷接受。

二、初读正音,理解词意

首句“死去元知万事空”。“元知”,本来就知道;“万事空”,是说人死后万事万物都可无牵无挂了。但接着第二句意思一转:“但悲不见九州同”,唯独一件事却放不下,那就是沦丧的国土尚未收复,没有亲眼看见祖国的统一。诗的第三句“王师北定中原日”,表明诗人虽然沉痛,但并未绝望。他坚信总有一天宋朝的军队必定能平定中原,收复失地。有了这一句,诗的情调便由悲痛转化为激昂。结句“家祭无忘告乃翁”,情绪又一转,无奈自己活着的时候已看不到祖国统一的那一天,只好把希望寄托于后代子孙。于是深情地嘱咐儿子,在家祭时千万别忘记把“北定中原”的喜讯告诉他。

三、赏析

这首诗是陆游的绝笔。他在弥留之际,还是念念不忘被女真贵族霸占着的中原领土和人民,热切地盼望着祖国的重新统一,因此他特地写这首诗作为遗嘱,谆谆告诫自己的儿子。从这里我们可以领会到诗人的爱国感情是何等的执著、热烈、真挚!无怪乎自南宋以来,凡是读过这首诗的人无不为之感动,特别是当外敌入侵或祖国分裂的情况下,更引起了无数人的共鸣。

这首诗用笔曲折,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

四、诵读成诵

第三篇:四年级朝读经典-教案.doc(推荐)

15、君子之道

教学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初步理解文意。教学重难点:重点是朗读,难点是背诵。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板书课题。读课题,释意。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

2、检测预习,生字词教学。

3、小组汇报:词语理解、通假字“见”等。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带上生字新词大声读文。

2、划分节奏,正确、流利朗读。

3、思考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

四、深入读文,理解文意

1、结合图片,朗读课文。

2、理解文意。

原文:君子之道也,贫则见廉,富则见义,生则见爱,死则见哀;四行者不可虚假,反之身者也。藏于心者,无以竭爱;动于身者,无以竭恭;出于口者,无以竭驯。

翻译:君子的言行准则包括如下四个方面:贫穷时表现出廉洁,富足时表现出恩义,对生者表示出慈爱,对死者表示出哀痛。这四种品行不是可以装出来的,而是必须从内心表现到行为上的。存在于内心的,是无穷的慈爱;体现在行为上的,是无比的谦恭:出自口中的那些言语,是非常的典雅。

3、教师归纳、总结。

五、感悟诗情,尝试背诵

1、按节奏,有感情读文。

2、思考文章表达的情感。

3、尝试背诵

六、拓展延伸,感情升华

学了本课你有什么启示?你打算怎么做?

16、律己爱民

教学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初步理解文意。教学重难点:重点是朗读,难点是理解文意。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能激趣导入 读课题,理解课题意思。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自由读课文,圈出生字词,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2、自主识字,小组内交流,班内展示,展示自己预习内容。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尝试划分节奏,大声读文。(个别、小组、集体读等)

2、结合注释,边读边思考,文章主要讲了什么。

3、小组合作,整合语言,派代表发言。

四、深入读文,理解文意

1、深入读文,结合图片,想象情景。

2、查字典、结合注释理解文意。

出:出仕,出任官职。

关:密切相关

3、小组合作交流,互相补充,班内展示。

原文:严于律己,出而见之事功;心乎爱民,动必关夫治道。

翻译:严格要求自己,这样在出任官职的时候,其效果就能体现在事业成就上;心里要想着爱护百姓,一举一动都要与治理之道密切相关。

五、感悟诗情,尝试背诵

1、正确、流利、按节奏有感情读文。

2、根据对课文的理解,思考文章表达的情感。

3、尝试背诵,互相比一比谁是背诵小能手。自背、互相背、比赛背等

六、拓展延伸,感情升华

结合生活中的实际,写一小段感想。

第四篇:教案4年级(推荐)

第10课 做年历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设计应用 课时:1课时

一、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四年级上册《做年历》。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有关年历的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认识年历的艺术特点,年历的作用及组成部分。

3、学习设计、绘制年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想象、协作学习和动手能力,教育学生珍惜时间和合理安排时间。

三、教学重、难点:年历的设计和制作

四、教学方法:、讨论探究、小组合作

五、课前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挂历、自制年历学具:彩色绘图颜料、彩纸、剪刀、胶水等

六、教学过程

一、揭示主题:(5分钟)

1、导入新课: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静静地感受这时候有一种非常珍贵的东西从我们每个人身边永远逝去,大家说说是什么?(生:时间)古今中外有很多名人都在感叹时间的珍贵和一去不复返,同学们能说出一些关于时间的名言名句吗?(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2、在人类早期只能通过太阳的升降,四季的变化等来辨别时间,现在人们呢?比如说大家都喜欢过“六.一”节吧,谁知道今年“六.一”是星期几?你是怎么知道的?(看年历)

3、了解年历的相关知识及用途。(教师展示旧年历)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旧年历,看看它还能告诉我们一些什么知识,有什么用途?(它可以帮助我们查找节假日、生日、农历等,方便人们计划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工作„„)

4、那好,让我们抓紧时间,学习新的知识。我们每个同学家里的年历几乎都是买的,父母单位发的或者朋友送的,我们能不能自己亲手设计制作一本年历呢?那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亲手做年历。课件出示课题: 做年历

二、讲授新课:(12分钟)时光不能倒流,但我们可以从旧的年历上学到新的知识。我们先看看(出示两幅不同主题、不同表现方法的挂历,让学生观察、讨论、发言,教师结合学生的发言小结)

(一)年历上一般有些什么内容? 1.月份、日期表:(1)为什么有些日期是用不同颜色标注?(用不同颜色表明节假日,休息日)(2)时间表上还有一些什么内容?(24个节气)2.图像:观察两副年历,看看每副年历的图像有什么共同点?(1)、主题统一:如:风景、花卉、动物、人物等。(课件出示不同主题的年历,让学生欣赏)(2)、表现方法统一:如:剪纸、线描绘画、摄影等。

(二)、年历的种类有哪些?(有挂历、台历、撕历等)

(三)怎样做一副有特色的年历: 怎样做一副与众不同、有特色的年历呢?(出示几副自制的年历)

1、从年历的外形上创新: 看看这几副年历你喜欢哪一副年历,说说为什么喜欢? 和一般你见过年历的外形有什么不同?想一想,你还可以做什么外形的年历?(各种动物的外形、几何形、心形、花朵形„„)

2、从年历的制作方法上创新: 除了新制作年历,我们还可以充分利用旧年历,台历进行改装:改到现有的日期,改掉原有的图像

3、从年历的实用价值上去创新: 制作年历时,我们还可以利用身边的材料,制作出一幅即美观又实用的年历。(如扇子年历,即可以查时间,又可以扇凉。)

4、为各种人群的需要定做年历: 为了方便各种人群的需要,我们为了方便携带设计袖珍年历,你能为视力不佳的老人、不识数字的幼儿、定做一些特殊的年历吗?(将数字放大,用太阳或花朵代表休息日„„)

三、动手制作:(17分钟)同学们已经欣赏了这么多精美又独特的年历,现在是不是小手特别痒痒了,那么就珍惜时间,开动脑筋,用我们的巧手来制作年历吧!

1、学生自由组合合作或独立完成一副年历的制作.制作要求:(板书)(1)巧妙利用(2)与众不同(3)美观、实用

2、教师巡回辅导:(1)注意学生年历外形和图像,日期的比例;制作的精美;表现风格是否统一;学生分工是否合理等。(2)注意在学生制作的时候,要强调怎样合理分配时间,利用节约时间的巧妙方法。

四、作品展示:(3分钟)将小组合作或自己的年历展示在教室里,老师与学生相互交流意见。评出与众不同的、美观实用的年历。

五、全课小结:(2分钟)

1、课件出示《今日歌》: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师生共同朗诵)

2、小结:今天我们已经学会了制作年历,希望同学们以后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做时间的主人。

六、课后整理:(1分钟)整理学具,并把废纸片等收拾干净,保持桌面、地面整洁。

七、拓展: 回家自己做一整年的年历,挂在家里,圈上父母的生日。

板书设计:做 年 历

制作要求

1、巧妙利用

2、与众不同

3、美观、实用

第11课:星座的联想

课时:2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观察、讨论,感受太空的奥妙,了解星座形成的有关知识和命名规则。认识自己的星座图。

2、利用适合自己的各种材料、工具绘制自己的星座图。

3、通过欣赏、感受、体验不同星座的图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学重难点:

1、根据星座进行想象并画出各种图型。

2、有关星座意境的想象和创造。教具学具: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导入:

(1)展示宇宙星空的图片,在宁静幽雅的音乐中将学生的思维、想象引到太空。(2)闭上眼睛,展开想象的翅膀在太空中遨游。想象能看到什么?有什么样的景色?

(3)星座的知识:天上的星星会按时间顺序出现。如果把同时期出现、比较亮的星星群连在一起,就形成了不同的星座。人们还根据它们不同的形状,命名成了不同名称的星座。今天我们要来根据自己的星座进行联想和想象,把自己的星座图画出来。(板书:《星座的联想》)

2、欣赏课本的图片:

(1)大熊星座;(2)天龙星座;(3)天蝎星座;(4)处女星座;(5)水瓶星座。

3、拓展:(1)你知道太空还有哪些星座吗?(白羊座、金牛座、双子座、巨蟹座、狮子座、处女座、天蝎座、射手座、魔蝎座、水瓶座、双鱼座、天瓶座„„)(2)你想知道自己属于哪个星座吗?说说你是属于哪个星座的。03/2105/20金牛座 05/2107/22 巨蟹座 07/2309/22处女座 09/2311/21天蝎座 11/2201/19 魔羯座 01/2003/20双鱼座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四、学生作品展示:表扬优秀作业

五、课后拓展

1、用泥塑、彩纸折叠等其他材料制作星座图。

2、表现立体的星座图。

第12课:美丽的画盘

课时:1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观察、记忆以及构思、造型用色等绘画的综合能力。

2、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审美感受能力或丰富的想象。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制作窗外的景色。教具学具:手工工具、彩纸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学生欣赏,导入本课题。

2、学生回忆自家窗外的景色,并在小组中进行交流。

3、自己家里窗外的景色好看吗?有什么特色?

4、有时候当你倚着窗户向外望还会有什么感想?

5、欣赏儿童优秀美术作品学习别人绘画优点:(1)看看内容。(2)画面的构图。

(3)画面的艺术效果如何(用什么表现手法处理的)

6、作业:本节课用纸制作可以打开的窗户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四、小结:表扬优秀作业

第13课:我心中的未来

课时:1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用多种绘画形式表现出想象中的未来。

2、培养学生的构图、造型、色彩等综合美术能力。

3、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表达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4、联系实际生活,想象未来生活变化,激发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构思、想象、构图及造型的表现。

2、构思、构图新颖、独特、能充分体现心中的未来。教具学具: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导入:同学们,你们幻想过未来吗?你们幻想的未来是什么样的?谁来描述给大家听?

师小结:刚才同学们都大胆想象,幻想出与众不同的未来。这节课我们要来表现的是《我心中的未来》

2、引导阶段:

(1)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科幻资料和图片(2)引导学生欣赏范图:

详细说明作品:在构思、构图、色彩上的独特应用; 作品借助哪些因素幻想出对未来的向往? 你可以借助什么东西来描绘对未来的向往?

3、发展阶段:

学生结合自己收集的资料进行构思,绘制《我心中的未来》的草图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四、小结:表扬优秀作业

第14课:假如我是汽车设计师

课时:2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设计 应用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汽车结构、功能的初步认识,指导学生设计汽车的草图,或运用各种综合材料创作汽车。

2、引导学生富有创意地运用各种类型地材料,在创作中体验设计汽车美感,在创作与探索中,捕捉创作灵感。

3、通过讨论交流,互相启发,培养学生地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教学重难点:

1、通过对汽车结构、功能地初步认识,指导学生设计汽车的草图。

2、创造性的利用各种材料,设计制作出有新意的汽车。教具学具:绘画工具、手工工具、制作材料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导入:

在学生设计汽车之前,先让学生欣赏汽车图片(1905年生产的蒸汽汽车),让学生了解汽车的结构和功能,激化学生兴趣。

2、新授:

(1)学生观察自己带来的玩具汽车(公共汽车、火车、铲土车等等),请同学们说说这些汽车的共同点,它们的基本造型是什么样?都有什么用途? 师小结:都有车头——掌握方向。轮子——圆形——行走,车身有长方形或不规则形状等。它们可以用来载客或铲土等(2)欣赏其他同学作品

师:在当一名小设计师前,我们先去看看其他小朋友是怎样设计自己的汽车(他们设计的汽车根据用途都做了什么样的不同改变,并进行说明在哪些地方富有创意)。师:假如你是汽车设计师,打算用什么方法、材料设计?

3、作业:自己设计一款汽车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四、小结:表扬优秀作业

第15课:欢聚游乐园

课时:2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设计 应用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培养学生造型表现力及构图能力。

3、培养学生动力操作能力。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想象、构思、创作

2、取材新颖、独特,构图完美,造型生动。教具学具: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导入:同学们是否到游乐场玩过?你们都玩了些什么呢? 导出课题:梦幻之国

2、新授:

师:同学们你们大胆发挥想象自己设计出有趣、新颖的游乐设施,我们比一比谁相象出的设施最棒。

3、欣赏:引导学生欣赏优秀作品。

4、归纳作画步骤:(1)思取材(2)构图

(3)确定表现技法(4)完成作品

4、布置作业:用绘画等形式表现儿童游乐园的场面。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四、小结:表扬优秀作业

第16课:纸带穿编

课时:1课时 课堂类型:设计 应用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了解纸艺穿编的规律,运用常见的穿编方法,设计制作简单的生活、装饰用品。

2、在学习中体会穿编工艺制作的实用及装饰功能,感受纸艺穿编的乐趣,培养看图动手操作能力及设计、工艺制作能力。

3、感受穿编的乐趣。教学重难点:用纸带穿编的方法制作简单的生活用品(小方篮)及纸带穿编工艺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教师展示作品导入新课

2、新授:

师:这些生活用品是用什么工艺制成的?你认为这些工艺品有什么价值?

3、师生共同学习制作穿编工艺品

4、作业:用纸条穿编一件生活用品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的运用。纸带穿编方法及小方篮的制作。教具学具:纸带、剪子、胶带纸等 教学过程:

四、小结:表扬优秀作业

第17课:电脑美术

课时:1课时 课堂类型:设计 应用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掌握拉伸扭曲翻转旋转等电脑变形的基本方法。

2、培养学生对电脑美术的兴趣,了解美术中变形在设计与生活中的应用。

3、应用电脑变形的方法设计一张有趣的图画。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掌握几种电脑变形的基本方法。

2、如何用变形后的基本形组织画面。教具学具:电脑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导入:

学生欣赏动漫课件并说说其变化特点(一会儿变大一会儿变小一会儿扭曲一会儿翻转一会儿拉长一会儿缩身,小熊就象站在哈哈镜前,有趣极了。)师;谁来说说生活中在哪还可看到变形的现象?师:同学们说得很好,今天我们就来学学电脑大变身的游戏。

2、打开图画板,教师演示,让学生用图画板上的基本形复习放大缩小与复制粘贴

3、出示正常基本形与变形基本形,(拉伸扭曲翻转旋转的小人等共八图,)师:请同学们想想用什么操作方法能让小人变得生动起来

A、出示六张正常基本形,学生两人一组尝试把六个小人进行变形处理 B、教师出示图解,小结操作程序方法,并演示

方法1:选定基本形——图象菜单——拉伸扭曲[翻转旋转]——水平垂直拉伸扭曲[翻转旋转]。

方法2:选定基本形——击右键——拉伸扭曲翻转旋转

方法3:选定基本形——鼠标放在选定框的任意点,当变成箭头即可拉伸变形

4、画背景——粘贴基本形——复制拼摆——变形——调整构图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作业要求:每人设计一个基本形,如:小鱼或小鸟,汽车,花等,复制若干,进行变形练习。学生应用电脑变形的基本方法设计一张有趣的图画

四、小结:表扬优秀作业

第18课:会走的玩具

课时:1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设计 应用

教学目标:

1、通过用硬纸或卡纸制作玩具的练习,培养学生由平面到立体的形象思维能力。

2、掌握玩具会走的原理及会走的玩具的制作过程。教学重难点:

1、使原先站立玩具的变成立体的会走的玩具。

2、会走的玩具各部位的安排。

教具学具:自备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导入:我们小朋友经常去玩具店,肯定认识了不少玩具,老师知道你们一定非常喜欢,告诉老师你最喜欢什么玩具?

除了这些,我们还能在许多书上看到许多小玩具图片,比如蓝精灵、机器猫、唐老鸭,还有什么?

老师也喜欢玩具,而且我也会做各种各样的小玩具,今天我把它们都请过来了,小朋友想见见它们吗?

2、欣赏:

师: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这些玩具与我们平时做的,画的有什么不同?对了,那我们就叫它们“会走的玩具”好吗?(板书课题:会走的玩具)

3、新授:

我的玩具为什么会走呢?你发现了吗?

学生:因为车子有轮子、人有脚。还要有推力或外力的作用。

4、引导学生欣赏会走的玩具:

5、教师讲解会走的玩具的制作方法:(以会走的玩具公鸡为例)(1)设计草图。

(2)选择合适的色彩卡纸,剪出各部分—身子、翅膀、嘴巴、鸡冠等。(3)将各部分进行粘贴组合,完成作品。

(4)将做好的玩具涂上颜色花纹。

(5)把手伸进身子裸空位置,指头当脚进行行走。

三、学生制作,教师辅导

四、小结:表扬优秀作业

五、拓展:最后我们再欣赏一些玩具,这些都玩具厂商专门为小朋友做的。同学们你会做吗?除了它你还能设计一个新的会走的玩具吗?回去做一个拿给大家看好吗?

六、收拾学具,打扫卫生。

第19课:我们的生日聚会

课时:2课时 课堂类型:综合 探索

教学目标:

1、向家长了解自己的成长过程,通过收集自己成长过程中的照片,制作成长记录卡。

2、引导学生用绘画、手工等方法,创作出富个性特点、形式新颖的工艺品。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制作出形式新颖富有个性的艺术作品。

2、围绕生日聚会进行制作方法的启发和创新。

教具学具:彩笔、彩纸、卡纸、盒子、毛线、双面胶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导入: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日,小朋友喜欢过生日吗?现在请小朋友们来谈谈生日时的趣事吧!

2、新授:

老师出示制作的成长记录本,引导学生观察制作。

(1)上面要有照片、图片,可以是生日或生活中的一些有趣片段,另外附加一些文字的说明。

(2)注意版面的设计要有美感,色彩丰富。

3、教师展示各种工艺品引导学生用剪、折、画、泥塑等制作方法发挥想象创作出各种富有个性,新颖有趣的工艺品。

4、欣赏课文图例,鼓励学生大胆创作。

三、学生制作,教师辅导

四、展示作品,让制作者自已设计的作品进行描述。

五、举行生日聚会,互赠自己所作的礼物。

第20课:漫画与动漫欣赏

课时:2课时 课堂类型:欣赏 评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漫画与动漫的一些艺术特点。

2、指导学生搜集漫画与动漫的图片资料和文字资料。

3、鼓励学生根据一幅漫画或动慢的内容,写一篇短文;也可鼓励学生创作一幅漫画或动漫。

教学重难点:根据动漫或漫画写短文。教具学具:动漫或漫画作品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漫画是一种具有讽刺性或幽默性的绘画。通过夸张、比喻、象征和寓意等手法,表现幽默、诙谐的画面,用来讽刺、批评或歌颂某些人和事。

动漫是动画与漫画的合称。动画也称“卡通”,含义是活动漫画,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动画片。

三、欣赏动画与漫画作品

四、课后作业,画一幅自己喜欢的动漫形象。

第五篇:4年级教案

一、教材分析:

课文详细地记叙了《义勇军进行曲》的诞生、传唱,定为国歌的过程,突现了其为“中华民族的最强音”的社会价值,课文浅显易懂,密切结合实际,切合学生的语言习惯,是一篇介绍经典音乐作品的说明文。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独立学习语文的能力,对文本的理解与感受逐渐接近作者的情感。同时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也越来越强,方式呈现多样化,搜集的资料内容越来越广,量逐渐增大。教学中教师可紧扣教学重点,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借助搜集的资料,从多渠道学习课文,感受中华民族最强音的深刻内涵。

三、教学目标

1.学会12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积累精彩词句。

3.体会《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现实意义,感受“中华民族的最强音”的深刻内涵。

4.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努力学习,长大报效祖国的强烈情感和愿望。

四、教学重难点

体会《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国歌的现实意义,感受“中华民族的最强音”的深刻内涵。

五、教学准备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课件

2.学生搜集国歌的相关资料

六、教学时间

2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音乐吗?今天老师请同学们欣赏一首歌。放国歌课件。

2.听了国歌,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说)

3.是呀,只要你是个中国人,无论你身处何方,一听到这歌声都会激动起来,民族自豪感就会油然而生,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篇与国歌有关的文章。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1)自己解决生字词,把课文读通顺。

(2)找出读懂和不懂的地方,做好批注。

2.小组交流:

(1)互相指读生字,检查自学生字情况。

(2)交流读懂的地方,共同解决不懂的问题。

3.全班交流:

(1)开火车读课文,评议朗读情况。

(2)交流已解决的问题,讨论未解决的问题。

(重点问题放入下节课解决)

(三)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着“中华民族的最强音”讲了哪些内容?

指名汇报,教师相机板书:诞生传唱定为国歌

第二课时

(一)细读课文,交流研讨

1.默读全文,思考:为什么说这是中华民族的最强音?为什么将《义勇军进行曲》定为国歌?

2.小组交流讨论。

3.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从以下三个方面体会中华民族的最强音的深刻内涵:

(1)从国歌的诞生中体会。

①指名读第三自然段,思考:为什么说这首歌唱出了中华民族的最强音?

引导学生找出相关的句子(这首歌曲高昂激越„„唱出了中华民族的最强音)并感情朗读。

②齐唱国歌的最后一句。从这铿锵有力的旋律中你想到了什么?有什么体会?学生可能会想到影视中所见的英雄人物或某个战斗场面,引导学生谈感受体会,深入领悟国歌催人奋进的力量和反映出的中国人民在反侵略战争中万众一心,勇往直前,誓死保卫祖国的伟大精神,从而感悟其内涵。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

教师相机板书:催人奋进

(2)从国歌的传唱中体会

①自由读第四、五自然段,思考:从哪些词句里可以体会出国歌是中华民族的最强音?

重点结合“长城内外,大江南北„„这首歌成为鼓舞人民的战斗号角”来理解。

什么叫“战斗号角”?为什么说这首歌成为鼓舞人民的战斗号角?

②还能从哪些句子里看出这首歌的“战斗号角”作用?

教师相机板书:战斗号角

(3)从定为国歌中体会

①默读第六自然段,思考:当有人对国歌词中的“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提出异议时,周总理是怎么说的?你有什么看法?

②齐读周总理的话,谈自己对这句歌词的看法。

“警钟长鸣”是什么意思?事实证明它起到警钟长鸣的作用了吗?

③引读最后一段,指导学生认识定为国歌的现实意义。

教师板书:警钟长鸣

(二)领悟聂耳及每一个中国人对国歌的感情

1.你喜欢国歌吗?为什么?

2.文中的人物对国歌怀有一种什么感情?

①引导学生找出文中描写聂耳谱曲过程的句子,抓住四个“一会儿”体会聂耳谱曲时的心情及曲子中包含的他对祖国、对人民的爱,对敌人的恨,这是谱出了他的“心”曲。

②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认识周总理、徐悲鸿、梁思成等对国歌的深厚感情,通过谈周围的人对国歌的感情,感悟我们整个中华民族、每一个中国人对国歌所特有的情感,激发学生热爱国歌、热爱祖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奋斗的感情。

(三)整合信息,深入感悟

1.引导学生介绍田汉、聂耳的相关资料及当时的社会背景。

2.老师讲关于国歌被传唱、定为国歌的故事,学生讲有关资料。

3.了解了这么多资料,你对《义勇军进行曲》有什么新的认识?

4.当你高唱着国歌时,想到了什么?齐读最后一段,领悟国歌的现实意义。

(四)品味赏读,背诵积累

1.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读给大家听,并谈谈读后的体会。

2.和小组内的同学比一比,看谁读得有感情。

3.背一背自己认为精彩的词句。

(五)巩固生字,指导书写(重点指导“陋、催、荐”的写法)

(六)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学生谈学习本课的收获。

2.全体起立,配乐齐唱国歌,再次感受中华民族最强音。

(七)作业安排:

1.把你搜集的与本课有关的其他资料和同学交流交流。

2.抄写课文中的好词佳句。

板书设计:

中华民族最强音

《义勇军进行曲》

高昂激越 催人奋进

警钟长鸣 居安思危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