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5号文库

教案音乐大全

教案音乐大全



第一篇:教案音乐大全

设计理念:

《拔萝卜》这首音乐游戏很特别,它是一个有人物和动物串连起来的故事。这个故事小班幼儿很喜欢听,老公公种了个大萝卜,要拔拔不动,结果大家一个接一个地一起来帮忙,终于拔起了萝卜。故事中的语言非常简明而又口语化,出场的角色又都是幼儿比较熟悉的,所以,整首乐曲性质鲜明,节奏清晰,富有游戏性的特点,适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因此,我设计了《拔萝卜》这一音乐游戏,想让幼儿在感知游戏情节的同时,模仿歌曲中各个角色的行走动作,并能懂得人多力量大的道理。活动目标:

1、记住歌词,学唱儿歌。

2、欣赏儿歌,体会唱儿歌带来的快乐。

3、通过学唱儿歌,学会如何团结合作。

教学重点:学唱儿歌,初步感受儿歌带来的快乐。教学难点:学会用轻快的节奏去唱儿歌。活动准备:课件、音乐、大萝卜道具、头饰 活动过程

一、小朋友同教师先一起玩一个手指游戏,让小朋友的情绪跟着教师活跃起来。

二、播放歌曲《拔萝卜》

小朋友跟着教师的节奏,一起打拍子。提问小朋友,在这首歌里你们都听到什么呢?(表扬)那我们再来听一遍,听听他们到底在做什么!

三、欣赏音乐《拔萝卜》

学唱《拔萝卜》,跟着教师,用轻快的节奏去唱歌曲,记得把歌曲里的每一个人物、动物都唱出来。

四、角色扮演,进一步学唱儿歌。老师提问:

1、师:小朋友,刚刚我们在歌曲里听到了都有谁呢?(老爷爷,老奶奶,小黄狗,小花猫)老师请小朋友们来演一下他们好吗?(好)

2、师:小朋友,想要把萝卜拔出来的话得先唱一下我们神奇的咒语哦!是什么呢?(拔萝卜拔萝卜.嗨吆嗨吆,拔萝卜)

3、师:老师请一位小朋友来扮演老爷爷,老爷爷先来拔萝卜(拔萝卜拔萝卜.嗨吆嗨吆,拔萝卜)小朋友们,老爷爷拔得怎么样了?(拔萝卜拔萝卜.嗨吆嗨吆,拔萝卜.嗨吆嗨吆,拔不动)

4、师:那老爷怎么办呢?他喊了谁来帮忙呢?(老太婆,快快来,快来帮我们拔萝卜)

5、师:再请一个小朋友扮演老奶奶,两人一起唱咒语,结果呢?他们又喊了谁来帮忙?(拔萝卜拔萝卜.嗨吆嗨吆,拔萝卜.嗨吆嗨吆,拔不动.小黄狗,快快来,快来帮我们拔萝卜.)

6、请出一位小朋友演小黄狗,哎呀,这个罗卜太大了,结果……(拔萝卜 拔萝卜.嗨吆嗨吆,拔萝卜.嗨吆嗨吆,拔不动.小花猫,快快来,快来帮我们拔萝卜.)

7、师:小花猫来了。好,让我们大声的把咒语给唱出来。(拔萝卜拔萝卜.嗨吆嗨吆,拔萝卜.嗨吆嗨吆,拔出来了)

8、师:哇!真厉害!终于拔出来了!小朋友们拔得开心吗?(开心)最后这个大萝卜需要几个人才能拔出来呢?(四个)如果自己一个人,拔得动吗?(拔不动)拔不动你开心吗?(不开心),如果遇到更大的萝卜怎么办呢?老师告诉你哦!我们可以请多几个人来帮忙,对吗!(对)嗯,我们可以请小朋友来帮忙,也可以请小动物来帮忙!

9,、小结:一个人办不到的事情,依靠大家的力量就能办得到,人多力量大。所以我们小朋友们平时也要互相帮忙,团结合作!

四、带领孩子学唱《拔萝卜》

幼儿集体和教师一起听着音乐,唱起来!教师可以带领小朋友一起做着拔萝卜的动作唱歌,让幼儿更能感受到儿歌带来的快乐!

五、小结,结束活动。

第二篇:音乐教案

音乐教案《爱的人间》

发稿人:凌秀娟

发稿时间:2008年3月21日

22:09

CLICK:1857  教学内容:

1、学唱《爱的人间》

2、欣赏舞蹈《千手观音》

3、复习哑语表演《感恩的心》

教学目标:

1、在演唱中让学生体验人与人之间互相关怀的美好情感。

2、感情投入的演唱歌曲《爱的人间》。

3、通过听、唱、看、动等音乐活动来表达对身边亲人、残疾人的理解和关爱。教学重点:歌曲情感的处理。

教学难点:休止符和节奏的变化演唱要准确。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与相关设备。荧火棒若干。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学生排队进教室。播放音乐《爱的人间》

二、欣赏导入

1、导入:同学们,你们爱看中央台的动画城吗?老师也爱看,而且非常喜欢一首在动画城中经常播出的歌曲。说不定你也会唱呢!是不是很想知道是哪首歌曲如此惹人喜爱?那先请你来看看最敬佩并值得你学习的几个人物。猜出他们是谁,我就告诉大家这首歌曲的名字和由来。

2、播放图片和背景音乐(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张海迪没有沮丧和沉沦,她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做斗争,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对人生充满了信心。她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门,却发愤学习,学完了小学、中学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这是她撰写的著作,这是她描绘的油画,栩栩如生,令人敬佩。谁来谈谈你对张海迪的了解?

我们接着看下去这——就是震撼了整个中国乃至世界的一个舞蹈!千手观音)

三、学唱体验

1、师:同学们,他们都是身体上的残疾人。但他们的生活依然多姿多彩,因为,总有温暖的手牵着他,总有温暖的话送耳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颁布10周年之际,张海迪姐姐在晚会上唱了一首令所有人都感动流泪的歌曲《爱的人间》。

2、初听歌曲《爱的人间》。说出歌曲情绪。

师:歌曲带有怎么样的感情令所有人都感动了呢?接下来你可以边听边小声地跟唱,体会其中的感情。

师:总体情绪是温馨而甜美的。但有一处地方显得激动,是哪里?为什么这一处这么激动?跟老师一起唱唱。这四句话为什么如此激动?(因为这里充满了对人间真情的感激。唱完这里后,我们就沉浸在幸福之中,回味美好世界的甜蜜。)

3、师范唱歌曲,生打好拍子小声的跟唱。在休止处和弱起处用动作表示。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唱第一段,请同学们小声的跟唱。在休止处和弱起处用动作表示。

学唱过程中的指导: 第一段:情绪温馨而甜美。第二段:情绪激动,充满感激之情。第三段:给人以沉浸在幸福之中的宁静感。最后四小节是补充终止,仿佛在细细回味美好世界的甜蜜滋味。注意附点的时值和休止的停顿。

4、接唱歌曲

师:现在我们用接唱的方式把第一段完整地唱一唱。你们先唱还是老师先唱?我们的歌声的情绪和音量可要保持一致哦!

5、齐唱歌曲

师:让我们感情投入的齐唱歌曲,把你的爱分享给所有周围的人。

6、再次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分演唱形式演唱。(伴唱)师:让我们加入一个语气词,进行歌曲的伴唱。请你来选择一下最合适的语气词。。U 就象沉浸在幸福中一样,LA作为高潮部分的伴唱也非常贴切。

你们的歌声能不能感动今天的客人老师?注意情绪的变化和音量的控制哦。

四、深刻体验

1、师:同学们,你们深情的歌声感动了我。在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最让全世界人民感动的就是聋哑人表演的舞蹈《千手观音》,让我们一起再来欣赏他们美妙的舞姿。并在欣赏后说出你的感受。(播放《千手观音》片段。)

生:自由回答。

师:作为我们正常人跳起来都有很大困难的舞蹈。在他们无声的世界里,居然能伴随着音乐舞得那么整齐、那么富有韵味。可见他们是以怎样的毅力来克服自身的障碍,她们超越自我的人格魅力让我们深深的感受到残疾人的身残志坚的顽强斗志。身体健康的我们,更应该怀着一颗感恩的心面对这个世界。让我们拿起荧火棒,齐唱《感恩的心》。全体起立。

2、全体深情的齐唱《感恩的心》和老师一起用哑语表演。

五、情感升华

师:同学们,伸出友谊之手去关心周围需要帮助的人们。我相信同学们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将成长自我。祝愿同学们的生活永远精彩!

张海迪五岁时因患脊髓血管瘤,高位截瘫。她因此没进过学校,童年起就开始以顽强的毅力自学知识,她先后自学了小学、中学和大学的专业课程。张海迪十五岁时随父母下放聊城莘县一个贫穷的小村子,但她没有惧怕艰苦的生活,而是以乐观向上的精神奉献自己的青春。在那里她给村里小学的孩子们教书,并且克服种种困难学习医学知识,热心地为乡亲们针灸治病。在莘县期间她无偿地为人们治病一万多人次,受到人们的热情赞誉。

第三篇:音乐教案

水乡歌儿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水乡歌儿多》

教学目标:

能用优美的声音和恰当的感觉演唱歌曲

教学重难点:

准确地演唱歌谱中的节奏、装饰音、休止符等内容。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在前段课的学习里,我们共同了解了北方的民歌。老师这里就有两首歌曲,我想考验一下大家,这两首歌中哪一首是北方民歌呢?

生:音域宽广、豪放粗犷(写黑板)师:你能猜出另外一首歌是哪个地区的民歌吗? 生:江南

师:你们都感受到了什么? 生:小桥、流水、人家……

师:我们看到了江南风情的蓝印花布,仿佛感受到了清新的空气,来到了滋润秀丽的水乡。

二、感受歌曲:

师:有水就有船,我们坐进了船里。河水波浪荡漾,我们坐在船上也会有什么样的感觉?

生:起伏

师:三拍子的强弱规律是什么? 生:强弱弱

师:三拍子就有一种荡漾的感觉。我们一起感受一下,右、这时,对面远处好像有一只船,船上一个女孩子,在向我们打招呼,听听她是怎样和我们打招呼的?

生:哟罗罗喂

师:考验一下你们的音乐记忆能力,听我的音高,你们来模仿,当主人呼唤客人的时候唱:

师:听到问好后,你用这样的旋律回答 “哟罗罗喂” 你们来——“哟罗罗喂”

师:我们来试一试,我当主人,你们做客人,你们可以加上你们的肢体语言,把你们嘹亮的歌声展现出来。

师:我请第一组的最右排的同学当主人和第四组的最左排同学做客人,用最投入的状态,互相之间打招呼

师:听到你们友好的声音,对面船上的女孩不由唱起了优美的歌曲,我们听一听,她唱了几个哟罗喂?

师:唱了几个?

三、学习歌曲:

1、理解歌词:

师:多么美的一首歌呀,下面我们再听一边,听一听她的歌声里唱了些什么?

生:歌儿、小河、莲花

生齐声有感情朗读:水乡歌儿多,一条小河一只歌,歌声飘进湖塘里,催开莲花一朵朵……

2、解决节奏难点:

师:我们来配合一下。老师唱其它部分,你们来唱“哟罗喂”。我要提两个要求,首先,我唱的时候,你们拿出你们的手,划一划旋律线,一会儿告诉我,在旋律中,作曲家用了哪些方法着重展现了歌曲的婉转悠扬。第二个要求就是,请同学们唱的时候把刚刚呼唤的感觉带进歌声中,投入地唱,好吗?

师:在旋律中,作曲家用了哪些方法着重展现了歌曲的婉转悠扬?

生:用了一字多音、连音线、波音、休止符…… 师:节奏节拍!我们一起来把五线谱唱一下。

师:下面我们带上歌词。注意摇曳感觉和每个哟罗喂带领的音乐情绪。

师:我想问一个问题,像这样有休止符的连线,我们究竟应该唱连还是应该唱断呢?

生:声断气连。

3、体会歌曲风格特点:

师:如果我们不用他们行不行,就很直白的每个字只唱一个音好不好?我来唱两句,你们来对比一下。

生:不好…… 师:为什么不好?

师:原来呀,作曲家不是随意创作的,这和江南人民的性格特点是有关系的。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舞蹈

师:南方女孩子不仅说话音调抑扬顿挫,而且肢体语言也非常丰富。江南女孩子也经常会害羞,比如你们受到了表扬,不好意思了,你们会怎么做?

师:南方的女孩子说话也比较矜持,会停顿一下再说。

4、完整学唱歌曲:

师:下面我们一起回过头来,再次欣赏一下这首歌曲,我们来感受一下,刚才我们说到的作曲家运用的哪些手法,是江南女孩在撒娇,哪些地方是害羞矜持的地方。在心里轻轻的带上歌词。

师:下面,请同学们翻开书本,我们三段歌词加在一起唱一唱。注意歌谱上的反复记号,每段歌词中间都有间奏。边唱边思考,歌曲中有描写了哪些景象?

生有感情的演唱。

我 爱 米 兰

教学目标:

1、学习用优美的声音,富有表情的演唱歌曲《我爱米兰》。

2、学生能够把对老师热爱、尊敬的感情在歌声中充分表现出来。

教学重难点:

1、歌曲的副歌部分节奏变化较大,指导学生唱准歌谱的时值。

2、歌曲的力度处理。

3、激发学生有感情地歌唱,做到以情带声,声情并茂,避免喊唱。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好,很高兴认识你们,你们还不认识我吧,我就先自我介绍一下吧。(多媒体出示自己与学生的照片,同时轻声播放《我爱米兰》的伴奏音乐)这是我和我的学生,这些可爱的孩子现在都已经上大学了,有的已经工作了。毕业前他们对我说:老师,我们希望能和最喜欢的老师照张照片,可以吗?我很幸运成为他们喜欢的老师之一,所以有了这张珍贵的照片。

(2)师:他们有时会在教师节给我寄张贺卡,今天我带来了一张,(多媒体出示贺卡)里面有一首小诗,请一名同学有感情的朗诵小诗。(轻声播放《我爱米兰》伴奏音乐)

师:读了这首诗你感受到了什么?是用什么赞美老师的?(出示米兰图片)米兰和老师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师:作曲家曹俊山给这首小诗谱了曲,变成了一首好听的歌曲,我们一起来欣赏。(播放视频《我爱米兰》)

二、教唱歌曲《我爱米兰》

(1)师:今天老师还带了几朵花,每一朵花都有自己的歌,你们听一听是哪朵花在唱歌?(师范唱,同时点击花朵上的歌谱)我们连起来再唱一唱。

(2)师:花朵的歌声来自歌曲《我爱米兰》,你能找到在哪儿吗?(出示色块)我们一起用lu来哼唱,我唱黑色的主歌部分,你们唱红色的副歌部分。

(3)师:加上歌词就更好听了,(出示第一段歌词),老师唱主歌部分,你们唱副歌部分,轻声演唱。

(4)师:0是什么符号?休止符应该是安静,没有声音的,我们听听这首歌曲是不是这样演唱的呢?(播放歌曲)出现了什么样的感觉?(生:回声)我们也来唱唱回声。你们唱,我来做回声;我唱,你们来做回声;男生唱,女生做回声;女生唱,男生做回声。把回声加进歌曲唱一唱,生随钢琴轻声演唱。

(5)师:你们唱的真好听,如果再加一些变化会更好听,你们觉得是改变速度好,还是力度好呢?你们帮老师出出主意(生答)。我们一起来设计,我先来,我准备把前面两行主歌部分用较弱的力度演唱,就像米兰花还是花骨朵的感觉。后面的就交给你们了,你们来设计一下,同座互相交流。(生答)(在歌曲中出示力度记号)带着这种感觉我们演唱这首歌曲,随琴演唱。

(6)师:你们优美的歌声让我想起了我的老师,你们也有自己喜欢的老师吧!闭上眼睛想一想,谁是自己最喜欢的老师呢?发生了什么让自己难忘的事情?用我们用最美的歌声送给我们心中最喜欢的老师。(播放伴奏视频)

三、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歌曲《我爱米兰》第一段歌词,第二段我们将在下一节课继续学习。今天老师和同学们虽然只相处的了短暂的二十分种,但这将成为老师最美好的回忆。谢谢你们!同学们再见!

踏雪寻梅

教学目标:

1、能生动地演唱歌曲,用富有表现力的声音唱出歌曲的意境。

2、能在演唱中充分体现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的表现作用。

3、通过学唱歌曲,简单了解词曲作者、及歌曲的相关背景。教学重点:

用富有表现力的声音唱出歌曲意境。教学难点:

1、弱起拍处的演唱。

2、跳跃记号的演唱。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同学们,今天的音乐课,我想给同学们听一段大家很熟悉的音乐,看谁最先说出这首曲子的名字。(学生聆听《铃儿响叮当》伴奏音乐,举手抢答。)

学生:《铃儿响叮当》。(学生回答时暂停音乐)教师:这位同学,反应真快。其他同学听出来了么?我们继续听听看。(继续播放,教师带领学生和着音乐演唱。音乐中叮叮当当的铃声是那么欢快、活跃。接下来,我们再来听一段很短的音乐,我想考考同学们的音乐模仿能力,看看哪位能用嘴巴模仿这段声音。(播放《踏雪寻梅》中的铃声,学生模仿。)

教师:这位同学听得很仔细,而且学得很像。让我们再来听一次。(再次播放,出示曲谱),我们一起来唱一唱曲谱。(出示曲谱,用稍慢的速度跟琴声视唱曲谱。引导学生注意曲中的八分休止符以及最后一小节的音准。)

教师:铃铛声清脆,悦耳,我们的演唱还不够跳跃?老师给它加上记号,请同学们再来唱一唱。(出示跳音记号,让学生说出记号的名字,再唱一唱。)

教师:这叮叮当当的铃声来自哪里呢?学了今天的歌曲大家就明白了。

二、歌词欣赏

教师:还是让我们先来看一看歌词。(教师配乐朗读歌词,并解释生词雪霁、坝桥。)

教师:同学们找到答案了吧!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诗中骑驴人的心情是怎样的?

学生:愉悦、悠闲、心旷神怡、怡然自得……

教师:同学们说的都非常好,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老师来自江苏南京,梅花是我们南京的市花。(出示梅花的图片,视听结合配乐朗诵,营造情景)很多人都喜爱梅花,在寒冷的冬天,一支支梅花傲立雪中,幽香阵阵。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在用他们的笔描绘它、赞美它,瞧,那骑驴的老者看着雪中的梅花好像在想些什么?咦!这位小朋友好像在呼唤我们,一起去踏雪寻梅呢!同学们,让我们在音乐声中一起来读这首《踏雪寻梅》。(学生齐读)好花采得瓶供养,伴我书声情韵共度好时光。多么美好、多么令人向往的生活呀!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首词的作者——刘雪庵(介绍词作者刘雪庵)。后来,这首词由刘雪庵的老师黄自谱曲,我们再来来认识一下黄自(介绍词作者黄自)。教师:接下来老师就来我大家演唱这首由刘雪庵作词、黄自谱曲的《踏雪寻梅》。(教师范唱,学生感受)

三、听音练习

教师:同学们可能已经发现,歌曲的曲谱中缺少音符,老师想请同学们帮老师找回这几个音,我们来玩一个听音游戏——踏歌寻音:下面的旋律中缺少一个或两个音符,你能根据听到的旋律,从所给的八朵梅花中找出这些音符吗?(出示八朵梅花,唱音阶,构唱音程)教师:请同学们看红框的乐句,请仔细听。(教师弹奏旋律,学生听辨。)

教师:恭喜你答对了,但是你能告诉老师,你是怎么听出来的?

学生:我是凭感觉,一下就听出来的。教师:有没有什么方法能帮助我们来听呢?

学生:我是通过对比的方法,一二小节与三四小节其实中有这个音不同,它比原来的sol要高一点,所以它是la……我是通过后面的音符听出来的,它比后面的sol高一点……

教师:同学们说的方法都很好,让我们再来听一听另外的两个音。

四、学唱歌曲

教师:同学们真的很不错,很快就找出了这三个音符,有同学运用了对比的方法,发现了红色方框的乐句是基本相同的。那么,这首歌曲中还有相似的乐句吗?让我们跟着琴声,完整地唱一遍曲谱,并找一找。(学生用稍慢的速度,轻声演唱曲谱)教师:同学们说的非常正确,让我们跟着琴声用lu完整地哼唱歌曲。(教师注意关注学生演唱,及时纠正)

教师:同学们唱的真不错,现在老师再为大家演唱一遍歌曲,请同学们心中默唱歌词。

教师:同学们唱得真好,现在我想邀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演唱这首歌,我把这种演唱叫做接龙填空。同学们一定要集中注意力,当老师唱完一个乐句,请同学们延续老师的情绪继续演唱下一个乐句,依次交替。明白了吗?

教师:同学们唱得真棒!现在请大家跟着老师的琴声完整地演唱歌曲。

五、表现歌曲

教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你觉得,那一个乐句应该唱的强一些,为什么?

学生:“好花采得瓶供养”这一句。

教师:这一句,发自内心地感叹。抒发作者对梅花由衷的热爱。在曲谱中,强用f表示。

2、师:曲中四次“响叮当”上方加了断音记号,表现驴儿清脆活泼的铃声。要唱得短促、跳跃。如果要表现驴儿从远处慢慢走近的铃声,怎么演唱?

3、师:之前我们就讲过,在歌曲的演唱中,曲谱上的记号非常重要,它能够告诉演唱者,如何唱好歌词。我们再来看一看,还有哪些记号?

4、师:歌曲开始部分以叙述性的口吻来演唱,表现轻松、悠闲骑驴赏花的情趣。用中弱的力度演唱。让我们一起唱唱看看。教室点评,示范。

5、师:用中速稍快的速度完整演唱歌曲,表现出活泼、怡然自得的情绪。同学们演唱时注意观察曲谱中的记号。及时点评,纠正。

六、小结:

在童声合唱《踏雪寻梅》的音乐声中结束本课。

让我们荡起双桨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本歌曲,能够用情绪饱满、优美亲切的声音演唱。

2、培养孩子们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情感,使学生感觉到生长在社会主义祖国无比幸福。

3、指导学生唱好二声部歌曲,在均衡、和谐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演唱、培养集体观念。

教学重难点:

1、弱起节奏OX XX。

2、二声部的合唱部分。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同学们在悠扬的《生长在祖国的怀抱中》的乐曲声中拍手走进教室。

2、采用音乐,师生问好。(略)

3、放录音《采茶扑蝶》片断,老师带领做律动。

二、节奏训练

板书:①4/4 O X X X

②2/4 O X X X

脚手脚手

脚手 脚手 教师示范,学生模仿。同时比较两种节奏区别与联系。(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比较中领会)

三、导入新课

1、师放录相,屏幕上出现一群孩子在碧波荡漾的湖面上一边欢笑、一边划桨,尽情地、幸福地唱着《让我们荡起双桨》,至歌声消失、关闭。

师:同学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划船小朋友们唱的歌曲好听吗?(生答略)。既然好听,那么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这首歌。教师出示大歌页。

2、作品及作者简介:歌曲创作于50年代中期。词作者乔羽是中国音乐文协主席,著名词作家。曲作者刘炽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

3、教师边弹琴边充满深情的范唱第一段词。

4、请三位同学分别有表情的朗读歌词。

5、教师先分别教唱二个声部的曲谱。

方法:教唱法与听唱法及随琴跟唱法。在较熟的基础上按谱填唱第一段歌词。

6、重点练习合唱部分。

方法:①一声部唱,二声部默唱。(相互交换)②二声部合唱(教师伴奏可跟随二声部)

四、巩固练习:

1、竞赛唱。

分男女生唱、分小组唱、个人组对唱等形式。

2、跟伴奏带唱

教师指挥,要求唱得优美、动听、充满热情和自豪的感觉,启发培养学生表现美的能力。

3、表演唱

跟随录音,手握笔或尺作桨,启发学生想象在湖面上划船的情景,创造性的表演,活跃气氛,使音乐课堂进入高潮。

五、课后小结:

1、今天我们唱演的真高兴,但高兴的同时要思考“是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我们怎样去做才能报答党的恩情?

2、下课后,请同学自己填唱最后两段歌词。

牧民的一天

教学目的:

1、欣赏音乐,学习用点、线和色彩画感受,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

2、通过听音乐,画感受,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进教室

二、师生问好

三、听记:(简单的旋律)1=F2/4 1 12┃(32 3)┃5653┃2 —┃

(2532)┃(12 3)┃2161┃5-║

方法:A、师奏F大调音阶(上引、下行)生仔细聆听,并分析拍号。

B、师旋律奏一遍,生随音乐用手指划拍(学生应规定速度)C、师重复弹,生记下各音

D、师再次弹奏,生同时默唱、校正、纠错

E、将听记内容唱一唱

四、念念拍拍:

导入:刚才老师测查了同学们的听音导入:刚才老师测查了同学们的听音考考大家。

(出示小黑板)(1)X XX┃XXX┃XXX XX┃X-║

(2)X〃X XX┃XX X┃XXXX XX┃X-║

A、分析拍号后,生自行准备,1-4组第一条,其余的第二条。

B、请个别生念念拍拍,(注意:XXX,XXX XXXX较难),后集体评议

C、要求匀速进行节奏练习,整体的可由慢到快。

对照下面三组节奏,按老师所拍的先后次序,把序号填写在括号里:()XXX XX┃X-║

()X XX┃X X X║

()XXXX XX┃X-║

方法:A、请个别学生上面拍打,其余评议是否正确。

B、生自由练习

C、听老师打节奏,将序号填在相应的小括号中。

D、按序号连起来练习

五、欣赏歌曲《天堂》。

1、播放歌曲。

2、讨论:这首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你从歌曲中感受到了什么?

3、第二次播放歌曲,讨论:A、歌曲具有哪个民族特色? B、歌曲曲调由两部分第一部分优美、深情表现了对家乡的赞美,第二部分高亢、充满激情,表现了对家乡的无比热爱,这种变化是怎么表现出来的?

4、第三次播放音乐,让学生边听边用曲线画,感受音乐的起伏变化。

5、完成17页填空练习,并练习唱一唱。

六、欣赏歌曲《牧民的一天》。方法同上。

七、小结。

音乐中的故事教案

教学内容:欣赏交响童话《彼得与狼》。

教学目标:

1、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验各项音乐活动。

2、通过实践活动——欣赏、摸唱、摸奏、再创造等方式,牢固地运用已学过的乐器知识。

3、通过此活动培养学生大胆的想象力和勇敢的表演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西洋乐器可以分为哪几大类?每一分类各举两种乐器。

弓弦乐器:大提琴、中提琴、小提琴。

木管乐器:长笛、双簧管、大管、单簧管。

铜管乐器:小号、长号、圆号

打击乐:定音鼓、大鼓、小军鼓

2、揭示课题。

3、故事梗概。问:有谁知道这个故事的内容?

4、人物介绍。

二、分段欣赏。作品中每个人物和动物的主题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1、片段一,彼得出场。

5、老爷爷出场

2、片段二,小鸟出场

6、狼出场

3、片段三,鸭子出场

7、动物们的反映

4、片段四,猫出场

8、智斗

9、放绳

10、捉狼、11、猎人出场

三、总结人物的个性与音乐的关系

彼得—弦乐四重奏——勇敢坚定

小鸟——长笛——灵巧活泼

鸭子——双簧管——笨拙

猫——单簧管——狡猾的 狼——、圆号——穷凶极恶的 老爷爷——大管——絮叨

猎人——定音鼓和大鼓——枪声、四、分角色进行表演

五、根据每个小组的表演情况进行评奖。

三峡的孩子爱三峡

教学目的: 1、让学生初步了解和感受中国音乐的品种及其基本风格。

2、能够用圆润而有弹性的声音、轻快活泼的情绪演唱《三峡的孩子爱三峡》。

3、教育学生应热爱祖国大家庭,努力学习,将来把我们祖国建设的更美丽。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首先我们来做一 个游戏:播放一 段“少数民族服饰展”片断,请同学们抢答他们分别属

哪个少数民族?将学生说的各种答案总结归纳,并对积极举手发言的同学以充分地肯定、鼓励

表扬。

二、引入新课:

1、由学生的回答引入:

师:我们的祖国是一 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那么谁知道三峡在哪儿呢?

2、学生发言引入教学。

三、激情参与(视唱):

1、播放歌曲。

2、接下来就请同学们轻声哼唱:

注意:(1)强调正确坐姿。

(2)可先放慢速度练习,较熟练后将速度还原。

(3)老师将其有休止符的地方用连音来弹奏,请学生感受效果有何不同?因此,演唱时应把握好连音与休止符的细致要求。

(4)唱“啦”,演唱时注意声音的弹性及气息的支持。

四、学唱歌曲: 1、师:除了我们以前了解过的汉族歌舞音乐之外,还有许许多多的少数民族歌舞音乐等待着我们去了解,那么首先我们就来完整欣赏一 首歌曲《三峡的孩子爱三峡》,想不想听老师为大家演唱一遍啊?(1)歌曲的演唱形式:领唱、齐唱

(2)歌曲的风格特点:少数民族音调

2、师:请同学们试着跟琴轻声哼唱一 遍(或者二到三遍),可分为三部分哼唱,注意:a、休止符b、装饰音。

3、引导学生发现前面的发声练习就在歌曲之中,由此分析此首歌曲的结构。

4、教唱《三峡的孩子爱三峡》一 歌

(1)完整视唱旋律。

(2)根据感觉分析的歌曲结构特点,分段学习此歌,特别注意B段衬词的演唱。

(3)全体学生完整演唱此歌,(4)完全熟练以后,三段作对比,进行力度、表情、速度变化。让学生感觉力度、表情、速度变化。对音乐表现的影响。

(6)通过学习《三峡的孩子爱三峡》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第四篇:音乐教案

古典音乐 百科名片

古典音乐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是指西洋古典音乐,那些从西方中世纪开始至今的、在欧洲主流文化背景下创作的音乐,主要因其复杂多样的创作技术和所能承载的厚重内涵而有别于通俗音乐和民间音乐。狭义指古典主义音乐,是1750-1820年这一段时间的欧洲主流音乐,又称维也纳古典乐派。此乐派三位最著名的作曲家是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

古典音乐丛书

CLASSICAL MUSIC,中文翻译成“古典音乐”,有人认为“古典”给人的感觉有古董、古板的味道,故改称“经典音乐”。也有人根据牛津英文辞典里对古典的定义,in traditional and serious style,而称其为“严肃音乐”。于是,“古典音乐”又被戴上了“严肃”的帽子,让人更不敢靠近。但下此定义的人一定没有好好查字典,因为serious的第二条义项是这样给出定义的:(指书、音乐等)启发思考的,不仅为消遣的。因此我们知道原来古典音乐不同于流行音乐的地方是它内涵深刻,能发人深思,更能使人高尚,免于低俗。再来看一下朗文辞典对古典音乐的解释:music that people consider serious and that has been popular for a long time。可见,古典音乐是历经岁月考验,久盛不衰,为众人喜爱的音乐。古典音乐是一个独立的流派,艺术手法讲求洗练,追求理性地表达情感。

古典音乐的感受

当人们听到贝多芬、莫扎特、舒伯特等古典音乐家的音乐作品时,它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优美的旋律,充满意趣的乐思,还有真挚的情感,或宁静、典雅,或震撼、鼓舞,或欢喜、快乐,或悲伤、惆怅……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格里高利时期

古典音乐丛书

说到欧洲古典音乐,不能不提到中世纪伊丽莎白时期,格里高利时期的音乐,其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宗教音乐!当时的人们对基督的信仰与崇拜,直接影响到了当时社会的政治与音乐,当时的音乐,只是纯粹的宗教用途,只限于在教堂中演唱,没有乐器,但是,却对今后的音乐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文艺复兴的影响

到了1450年,欧洲音乐开始进入了文艺复兴时期,因为当时的欧洲政治的不稳定,教廷的威信与势力开始衰弱,资产阶级萌芽,为了适应当时社会的发展与人们的新思想,音乐开始宣扬以人为本的思想,所以在各个领域里都开始了文艺复兴运动,也就是在那时,欧洲传统的大小调式逐渐形成!

欧洲到了1600年开始,进入了一个大发展的时期——巴洛克时期,那时候不仅产生了象大家所熟知的巴赫,亨德尔等伟大的作曲家,歌剧,协奏曲,奏鸣曲等题材相继被创造发展出来。

乐风转变

当欧洲音乐进入古典时期后,也就是在1750年巴赫逝世后,欧洲复调后继无人,乐风转向简洁实用的主调,那时候,出现了三位音乐大师:“交响乐之父”海顿,“神童”莫扎特,以及“乐圣”贝多芬!音乐的主题也从延续几个世纪的宗教音乐,逐渐变成富有丰富哲理内涵的古典音乐!

在1827年贝多芬逝世后,结束了严谨的古典主义时期。当时的欧洲正在接受浪漫主义的洗礼,当时的作曲家把作曲当作抒发内心情感的手段,对音乐的审美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产生了炫技等音乐表现手法!如当时的帕格尼尼,李斯特等就是那时红极一时的演奏家!音乐表现,风格也日趋丰富,出现了一些以民族音乐语言进行创作的民族作曲家,如芬兰的西贝柳斯,挪威的格里格,俄罗斯的五人强力集团等,都是民族乐派的伟大作曲家。

古典音乐丛书

时间进入19世纪,出现了以德彪西为首的印象派音乐!音乐表现极具色彩化,和当时的绘画风格有相同之处!

在浪漫主义后期,也就是欧洲调性体系发展到了最辉煌也是最后的时期,我不得不提到拉赫马尼诺夫,马勒等作曲家,他们把欧洲传统作曲法发展到了极致,当然也包括新的尝试,出现了象马勒第八交响曲《千人合唱》这样的宏大的作品。再者,就是斯特拉文斯基,他的新古典主义崇尚复调和对位法,采用多调性,为以后的传统作曲法到先锋音乐的过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时间到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音乐又有了突破性的发展,以韦伯恩为开始的作曲家打破十二音作曲法,抛弃了近400年的欧洲调性体系,发明了十二音序列,之后无调性等音乐形式出现,如当时的勋伯格就是代表!在世界大战之后,科技更加发达,人们的思想也更加丰富,出现了电子音乐,以及国家间的文化交流不断融合,产生了更加丰富的音乐形式,更加多元化!在1945年后的音乐被称为先锋音乐,这时候的音乐已经动摇了人们对音乐的美的看法,也更加理论化,产生了象无声音乐,噪音,微分音等人们无法理解的音乐形式!

注:按广义的古典音乐定义:从17世纪到19世纪的专业音乐创作来看,印象派音乐和现代音乐皆属古典音乐之类;若按严格的古典音乐定义,则古典是指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等人的音乐作品。

中世纪时期

(Medieval Period)(1450年前)

这一时期主要是罗马天主教会所保存的在教堂中广为演唱的单声部歌曲集。大多用于两种礼拜仪式:一是弥撒,歌词为纪念基督最后晚餐及其献身事迹,这是教 堂仪式的中心;二是日课,就是修道院每天咏唱的八课圣事,主要以诗篇为主。推荐:GREGORIAN CHANT 巴洛克时期

(Baroque)(约为公元1600—1750)

这一时期的音乐是现代演奏会的先河。作曲家手下的巴洛克音乐带有显见的特性: 华丽、复杂、藻饰、扭曲, 著重于超现实和雄伟宏奇, 这些特质都能彼此融会贯通。如果说文艺复兴时代(以及后来的古典时代)代表著井然的秩序和澄澈的表现, 那么巴洛克时代(及后来的浪漫时代)就是代表著骚动、不安和疑虑。四声部的和声, 以及加上文字指示和弦的「数字低音」(figured bass)都产生于巴洛克时代;旧有的教会调式消逝, 大小调音阶系统和沿用至今的相关调性之崛起, 是巴洛克时代大事。另外, 节奏思想也在这个时代萌芽, 也就是在音乐曲谱中加入小节线。这些形式日后直接衍生为奏鸣曲、交响曲、协奏曲、前奏曲与变奏曲。不过巴洛克时代也不乏一些自由的曲式--如触技曲、幻想曲、序曲和主题模仿(古幻想曲)。

古典主义时期

(Classical)(约公元1750—1820)

因为这一时期的三位代表性人物: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的生活与创作主要都在维也纳,因此又被称为“维也纳古典乐派”或“维也纳古典主义音乐”。此时期作家中,莫扎特的小夜曲、嬉游曲等都很具亲和力。海顿的第一、二号大提琴协奏曲也会是很适合入门者欣赏的曲目。至于贝多芬的作品,轰轰烈烈的音响俯手可得,个人比较欣赏他的小提琴奏鸣曲《春》、钢琴奏鸣曲《悲怆》、《热情》、《月光》。

浪漫主义时期

(Romanticism)(约为公元1820—1900)

这一时期的音乐更注重表达人的精神境界与主观感情,对自然景物的表现也愈加突出,创作上对民族和民间音乐的利用更加重视与频繁。19世纪中后期出现了以振兴本民族音乐为己任的民族乐派。在音乐体裁上出现了新的器乐独奏体裁,如夜曲,即兴曲,叙事曲,谐谑曲,幻想曲与无词歌等。此时期作品风情万种,各自独具特色,入门曲目有舒伯特艺术歌曲精选、《美丽的磨坊少女》;肖邦夜曲、钢琴协奏曲第二号;门德尔松小提琴协奏曲、钢琴协奏曲第一、二号;华格纳歌剧序曲集;布拉姆斯交响曲第一、三号;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协奏曲、钢琴协奏曲第一号;拉赫曼尼诺夫钢琴协奏曲第二号、《帕格尼尼主题与变奏》;拉罗《西班牙交响曲》;拉威尔钢琴协奏曲G大调。

20世纪的作品有布列顿的《青少年管弦乐指引》、《小交响曲》,斯特拉文斯基的《保钦奈拉》、《彼得洛希卡》,以及普罗科菲耶夫的钢琴奏鸣曲第七号、钢琴协奏曲第一号。在此推荐德国作曲家亨德密特的《韦伯主题交响变奏曲》、《画家马席斯》交响曲,以及美国作曲家科普兰的《马术竞技会》、《一个平凡人的号角》。

编辑本段巴洛克时期代表作品 蒙特威尔第

蒙特威尔第(1567~1643):由文艺复兴时期跨越到巴洛克时期的意大利作曲家。)

1.牧歌选辑

2.晚祷(1610年)。

3.歌剧《奥菲欧》。

柯瑞里

柯瑞里(1653~1713):意大利小提琴家、作曲家。

1.十二首大协调曲OP.6。

2.小提琴奏鸣曲集OP.5(包括著名的《佛利亚》)。

浦赛尔

浦赛尔(1659~1695):英国作曲家。

1.歌剧《狄多与阿尼亚斯》。

2.歌剧《仙后》。3.歌曲选辑。4.颂歌选辑。

其他

(4)斯卡拉蒂(1685~1757):意大利作曲家。

推荐曲目:奏鸣曲集(钢琴、大键琴、风琴均有选)。

(5)塔替尼(1692~1770):意大利小提琴家、作曲家。

曲目:1.《魔鬼的颤音》小提琴奏鸣曲。2.柯瑞主题变奏曲。

(6)裴高赖西(1710~1736):意大利作曲家。

曲目:圣母悼歌。编辑本段古典时期代表作曲家 德国作曲家

莫扎特

葛路克(1714~1787):由巴洛克后期跨越到古典时期的德国歌剧作曲家。

曲目:歌剧《奥菲欧与幽丽狄彩》。

贝多芬(1770~1827):德国作曲家,有“乐圣”的美誉。

曲目:1.交响曲第一~九唬(第五号命运)(第三号英雄)。2.钢琴协奏曲第一~五号。3.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4.钢琴奏鸣曲第八号《悲怆》、第十四号《月光 》、第二一号《华德斯坦》、第二三号《热情》、第二六号《告别》、第二九号《汉马克拉维亚》、第三十~三二号。5.小提琴奏鸣曲第五号《春》、第九号《克罗采》。6.大提琴奏鸣曲第三号、第五号。7.弦乐四重奏第七~十号、第十三、十四号。8.钢琴三重奏学五号《幽灵》、第七号《大公》。9.序曲选辑。10.浪漫曲(G大调与F大调)。11.三重协奏曲OP.56。12.歌剧《费黛里奥》。13.庄严弥撒曲OP.123。14.给爱丽丝。15.绮想轮旋曲。

奥国作曲家

海顿(1732~1809):奥国作曲家,有“交响曲之父”的美誉。

曲目:交响曲第四十五号《告别》、第八十三号《母鸡》、第八十八号、第九十二号《牛津》、第九十四号《惊愕 》、第九十六号《奇迹》、第九十九号、第一○○号《军队》、第一○一号《时钟》、第一○三号《鼓声》、第一○四号《伦号 》。

莫扎特:(1756~1791):奥地利作曲家。

曲目:1.第三五~四一号交响曲。2.钢琴协奏曲第一九~二七号。3.小提琴协奏曲第三~五号。4.长笛协奏曲(二首)。5.长笛与竖琴协奏曲K.229。6.竖笛协奏曲K.622。7.低音管奏曲K.191。8.法国号协奏曲(四首)。9.交响协奏曲(K.364和K.297b)。10.钢琴奏鸣曲K.310、K.330~333(331)、K.457、K.545。11.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任选)。12.弦乐四重奏第一四~二三号。13.竖笛五重奏K.581。14.法国号五重奏K.407。15.小夜曲K.239、K.320、K.525、K.361。16.歌剧《女人皆如是》、《费加洛婚礼 》、《魔笛》。17.C大调弥撒曲《加冕》。18.安魂曲K.626。19.长笛四重奏(共四首)。20.钢琴三重奏(共八首)。

编辑本段浪漫主义时期代表作曲家 意大利

古典音乐唱片封面

帕格尼尼(1782~1840):意大利小提琴家、作曲家。

曲目:1.二十四首无伴奏小提琴随想曲。2.第一、二号小提琴协奏曲。3.摩西幻想曲。4.《心中类乱》主题变奏曲。

罗西尼(1792~1868):意大利歌剧作曲家。

曲目:1.歌剧序曲选辑。2.歌剧《塞维亚的理发师》。3.歌剧《赛米拉密德》。4.歌剧《灰姑娘》。5.弦乐奏鸣曲(共六首)。

多尼采蒂(1797~1848):意大利歌剧作曲家。推荐曲目:1.歌剧《拉默摩的露西亚》。2.歌剧《唐?巴斯瓜雷》。3.歌剧《爱情灵药》。4.歌剧《联队之花》。5.歌剧《宠姬》。

威尔第(1813~1901):意大利歌剧作曲家。

曲目:1.歌剧《茶花女》。2.歌剧《阿伊达 》。3.歌剧《奥泰罗》。4.歌剧《麦克白》。5.歌剧《游唱诗人》。6.歌剧《命运之力》。7.歌剧《纳布果》。8.歌剧《假面舞会》。9.歌剧《唐卡罗》。10.歌剧《法斯塔夫》。11.序曲与前奏曲集(任选)。12.安魂曲1 2 6。

德国

小提琴与吉他的奏鸣曲

韦伯(1786~1826):德国作曲家。

曲目:1.第一、二号竖笛协奏曲。2.钢琴曲《邀舞》。3.降B大调竖笛五重奏。4.《磨弹射手》序曲、《奥伯龙》序曲、《尤里安得》序曲。5.歌剧《魔弹射手》。

麦亚白尔(1791~1686):德国歌剧作曲家。

曲目:加冕进行曲(选自歌剧《预言家》)。

舒曼(1810~1856):德国作曲家。

曲目:1.交响曲第一~四号(No.3莱茵交响曲第一乐章、第二乐章、第三乐章、第四乐章)。2.儿时情景OP.15(之第七首梦幻曲)。3.C大调幻想曲OP.17(第一乐章、第二乐章、第三乐章)。4.狂欢节OP.9。5.克莱斯勒利纳OP.16。6.交响练习曲OP.13。7.幻想小品OP.12。8.森林景色OP.82。9.第二号钢琴奏鸣曲OP.22。10.A小调钢琴协曲OP.54(第一乐章、第二三乐章)。11.钢琴五重奏OP.44。12.竖笛与钢琴幻想小品OP.73。13.三首双簧管浪漫曲OP.94。14.《童话画册》(中提琴与钢琴)。15.五首民谣式作品(大提琴兴钢琴)。16.A小调大提琴协奏曲。17.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18.联篇歌曲集《诗人之恋》、《女人的爱与生涯》。19.小提琴奏鸣曲(二首)。20.钢琴与法国号的慢板与快板OP.70。

勃拉姆斯(1833~1897):德国作曲家、钢琴家。

曲目:1.交响曲第一~四号。2.第一、第二号钢琴协奏曲。3.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4.小提琴与大提琴复协奏曲。5.匈牙利舞曲(共二十一首)。6.《大学庆典》序曲、《悲剧》序曲。7.竖笛五重奏OP.115。8.竖笛奏鸣曲(二首)。9.小提琴奏鸣曲(三首)。10.大提琴奏鸣曲(二首)。11.第三号钢琴奏鸣曲。12.韩德尔主题变奏与赋格曲OP.24。13.帕格尼尼主题变奏曲OP.35。14.OP.76、OP.79、OP.116~119的钢琴小曲集(喜欢布拉姆斯的人这些曲子一定要听,它包括了间奏曲、随想曲、狂想曲、叙事曲等)。15.钢琴五重奏OP.34。16.弦乐四重奏(三首)。17.弦乐六重奏(二首)。18.钢琴三重奏(三首)。19.钢琴四重奏(三首)。20.法国号三重奏OP.40。21.竖笛三重奏OP.114。22.海顿主题变奏曲OP.96a。23.小夜曲(二首)。24.德意志安魂曲。25.歌曲集(任选)。

奥国

舒伯特(1797~1828):奥国作曲家,人称《歌曲之王》。

曲目:1.第五、第八、第九号交响曲。2.钢琴与弦乐五重奏曲《鳟鱼 》。3.弦乐四重奏《死与少女》。4.即兴曲D.899、D.935、D.946。5.乐兴之时D.780。6.钢琴奏鸣曲D.557、D.571 D.556、D.784、D.845、D.894、D.850、D.958、D.960。7.《阿贝鸠尼》奏鸣曲D.821。8.第一号、第二号钢琴三重奏。9.流浪者幻想曲D.760。10.联篇歌曲集《美丽的磨坊少女》、《冬之旅》、《天鹅之歌》。11.歌曲集(任选)。12.八重奏D.803。13.弦乐五重奏D.956。14.小提琴奏鸣曲(四首)。15.小提琴幻想曲D.934。

小约翰 史特劳斯(1825~1899):奥国作曲家。

曲目:1.圆舞曲:《蓝色多瑙河》、《南国玫块》、《维也纳森林的故事》、《醇酒、女人与歌》、《艺术家的生涯》、《皇帝》、《一千零一夜》。2.波卡舞曲:《拨奏》、《雷鸣与闪电》、《闲聊》、《狩猎》、《爆炸》。3.《蝙蝠》序曲、《喜普赛男爵》序曲、《威尼斯之夜》序曲。4.轻歌剧《蝙蝠》。

其他

柏辽兹(1803~1869):法国作曲家。

曲目:1.幻想交响曲。2.序曲集(包括《罗马狂欢节》、《李尔王》、《海盗》等)。3.哈洛德在意大利(包含中提琴主奏的主题交响曲)4.歌曲集《夏夜》。5.罗密欧与茱丽叶(戏剧交响曲)。

肖邦(1810~1849):波兰钢琴家、作曲家。

曲目:1.第一、二号钢琴协奏曲。2.练习曲(二七首)。3.前奏曲(二六首)。4.圆舞曲(十四首)。5.夜曲(二一首)。6.钢琴奏鸣曲第二、三号。7.《军队》波兰舞曲OP.40NO.1、《英雄》波兰舞曲OP.53、《幻想》波兰舞曲OP.61、沉着的行板与大波兰舞曲OP.22。8.马厝卡舞曲(任选)。9.即兴曲(四首)。10.叙事曲(四首)1 2 3 4。11.诙谐曲(四首)。12.幻想曲OP.49。13.摇篮曲OP.57。14.船歌

贝多芬

李斯特(1811~1886):匈牙利钢琴家、作曲家。

曲目:1.第一、二号钢琴协奏曲。2.交响诗第二号《塔索》、第三号《前奏曲》、第四号《奥菲欧》、第六号《马捷帕》。3.匈牙利狂想曲(十九首)No1、No2、No13、No15。4.匈牙利民谣幻想曲。5.B小调钢琴奏鸣曲OP.45。6.第一号梅菲斯特圆舞曲。7.帕格尼尼主题大练习曲OP.67(共六首、其中第三首最著名)。8.超技练习曲(十二首,任选)。9.巡礼之年。10.第三号《爱之梦》。11.死之舞(钢琴与管弦乐)。12.《浮士德》交响曲。

柴可夫斯基(1840~1893):俄国作曲家。

曲目:1.交响曲第四号、第五号、第六号《悲怆》。2.降B小调第一号钢琴协奏曲OP.23。3.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OP.35。4.芭蕾音乐《天鹅湖 》、《睡美人》、《胡桃钳 》。5.《罗密欧与茱丽叶》幻想序曲。6.意大利随想曲op.45。7.交响幻想曲《暴风雨》op.18。8.《一八一二年 》序曲。9.斯拉夫进行曲OP.31。10.交响幻想曲《黎米尼的富兰契斯卡》OP.32。11.《哈姆雷特》幻想序曲。12.罗可可主题变奏曲(大提琴与管弦乐)。13.A小调钢琴三重奏。14.弦乐四重奏(三首)。15.管弦乐组曲第一~四号。16.歌剧《尤金?奥涅金》。17.弦乐小夜曲OP.48。18.交响曲第一~三号(第三号)。19.《曼弗列德》交响曲。20.钢琴曲集《四季》。21.忧郁小夜曲(小提琴曲)。

现代时期

拉赫玛尼诺夫

(1)杜卡(1865~1935):法国作曲家。

曲目:交响诗《魔法师的徒弟》。

(2)西贝流士(1865~1957:芬兰作曲家。推荐曲目:1.交响曲第一~七号(二、五两首尤其著名)。2.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OP.47。3.交响诗《芬兰颂》OP.26、《传奇》OP.9、《黄泉的天鹅》OP.22NO.3、《海洋女神》OP.73、《塔比奥拉》OP.112。4.《卡列里亚》组曲。5.悲伤圆舞OP.44。6.夜骑与日出(管弦乐曲)。

(3)拉威尔(1875~1937):法国作曲家。

曲目:1.钢琴曲:《水之嬉戏》、《镜》(五曲)、《夜之加斯巴》(三曲)、《库普兰之莫》(六曲)、《死公主的巴望舞曲》。2.G大调钢琴协奏曲和D大调钢琴协奏曲《左手》。3.管弦乐曲:《波烈露》舞曲、《西班狂想曲》、《鹅妈妈》组曲、《圆舞曲》、《达芙尼与克罗伊》芭蕾组曲、《高贵而感伤的圆舞曲》、《库普兰之墓》组曲。4.小提琴曲:《哈巴奈拉》、《吉卜赛》。5.F大调弦乐四重奏。6.小提琴奏鸣曲。7.序奏与快板。8.钢琴三重奏。

(4)布劳克(1880~1959):瑞士作曲家。

曲目1.希伯莱狂想曲《所罗门》(大提琴与管弦乐)。2.小提琴协奏曲。

(5)巴托克(1881~1945):匈牙利钢琴家、作曲家。

曲目:1.钢琴协奏曲第一~三号。2.管弦乐协奏曲。3.弦乐、打击乐与钢墙琴的音乐。4.芭蕾音乐《奇怪的满州官吏》。5.第二号小提琴协奏曲。6.舞蹈组曲。7.罗马尼民俗舞曲。8.弦乐四重奏(六首)。9.小提琴奏鸣曲(二首)。10.双小提琴二重奏(共四十四首)。11.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12.双钢琴与打击乐奏鸣曲。13.嬉游曲。14.歌剧《蓝胡子公爵的城堡》。15.两首狂想曲。

(6)柯达伊(1882~1967):匈牙利作曲家。

曲目:1.《哈利雅诺斯》组曲。2.孔雀变奏曲。3.格兰达舞曲集。4.马罗许塞克舞曲集。5.无伴奏大提琴奏鸣曲。

(7)斯特拉文斯基(1882~1971):俄国作曲家。

曲目:1.芭蕾音乐《火鸟 》、《彼得洛希卡》、《春之祭 》。2.《诗篇交响曲 》和《三乐音交响曲》。3.《敦巴顿橡园》协奏曲。4.士兵的故事。5.《普钦涅拉》组曲。6.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7.管乐交响曲。8.舞蹈协奏曲。9.单簧管协奏曲《黑檀》。

(8)肖斯塔科维奇(1906~1975):俄国作曲家。

曲目:1.交响曲第一、五、十号。2.芭蕾组曲《黄金时代》。3.小号与钢琴协奏曲。4.G小调钢琴协奏曲OP.57。5.降E大调大提琴协奏曲。6.A小调第一号小提琴协奏曲。7.大提琴奏鸣曲OP.40。8.中提琴奏鸣曲OP.147。9.第二号钢琴三重奏。10.第十五号弦乐四重奏。11.钢琴五重奏OP.57。

(9)布里顿(1913~1976):英国作曲家。

曲目:《法兰克·布瑞基主题》变奏曲。战争安魂曲。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第五篇:音乐教案

鸭妈妈和鸡阿姨(音乐)目标

让幼儿尝试创作不同的节奏,掌握几种节奏型,培养其节奏感。

准备

鸭子、母鸡、小鸭、河水及鸭子驮母鸡的教具。舞板、碰钟、三角铁、铝板琴或木琴。

过程

1.教师给幼儿讲“鸭妈妈和鸡阿姨”的故事(故事大意见后)。请幼儿说一说故事里有谁?学一学小河流水的声音。

2.请幼儿尝试自编节奏来表演这个故事。

① 启发幼儿分别编出故事中角色、情节的节奏。(见附图)

②请幼儿学拍以上节奏型。学会后,自己选择角色,按故事中出现的角色先后及情节进行表演。熟练后,角色可互换。

3.让幼儿讨论故事中的角色用那些节奏乐器表现合适。选择与角色相符的打击乐器表演故事。

4.表演歌曲《鸭妈妈和鸡阿姨》,让幼儿进一步感受歌曲的内容和节奏,有表情地进行演唱。幼儿可用打击乐器齐奏给歌曲伴奏。

附故事大意:

一天,鸭妈妈带着一群小鸭出门,路上遇到了鸡阿姨,它们一起高高兴兴地走着、说着。没走多久,遇上了一条小河。小河水不停地流着。鸡阿姨不会游水,怎么办呢?她心里非常着急。鸭妈妈和孩子们一起商量帮助鸡阿姨过河的办法。最后,鸭妈妈当小船驮着鸡阿姨,由小鸭们护送着游过了小河。大家上了岸真高兴啊!

建议

1.教师讲故事时,可边讲边出现图片,帮助幼儿记住角色、情节。

2.用节奏乐器伴奏可以增强节奏感。如:鸭子选用舞板,母鸡选用碰钟,小鸭选用三角铁,河水则用铝板琴或木琴刮奏从而打出相应的节奏型。所选的乐器应在让幼儿比较音色,讨论哪种乐器适应故事中的角色后进行确定。

小班音乐活动——新疆舞

2013年06月

-活动目标:

1、熟悉乐曲的节奏,了解维吾尔族的生活习惯和特点。(重点)

2、教幼儿在掌握屈膝动作的基础上,学会合拍地做踮步动作。(难点)活动准备:钢琴。

活动过程

一、律动:《学做解放军》、《好朋友》、《头发、肩膀、膝盖脚》。

二、练声:《小鸟醒来了》、《大猫和小猫》、《小树叶》。

三、学习乐曲《新疆舞》。

1、出示葡萄和哈密瓜,你知道什么地方盛产葡萄和哈密瓜?

2、维吾尔族人穿什么衣服?喜欢做什么?

3、幼儿欣赏《新疆集体舞》音乐,教师示范跳《新疆舞》

4、请幼儿跟随音乐拍手,熟悉音乐节奏

5、幼儿再次欣赏教师随音乐完整示范跳新疆舞。重点引导幼儿观察教师的舞步——踮步。

四、学习踮步

教师示范,讲解踮步的跳法,并教全体幼儿练习。

幼儿跟随音乐完整练习踮步。

五、复习歌曲《猫和老鼠》。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