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2



第一篇:教案2

中班科学活动——有趣的声音

活动目标

1.在玩易拉罐活动中,体验探索声音的乐趣,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

2.主动探究易拉罐内装入东西后发出不同声音的秘密,积极表达自己的经验和想法。

3.感知易拉罐装入不同东西后发出的不同声音,尝试用不同的办法让空易拉罐发出声音。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塑料筐五个,塑料盆子八个;装有石子、沙子、黄豆、报纸团等的易拉罐若干;空易拉罐人手一个;石子、沙子、黄豆、报纸团等。

经验准备:幼儿已认识石头、黄豆、沙子、纸团等,听过有些物体发出的声音,玩过让纸发出声音的游戏。活动过程

1.用不打开瓶盖的方法寻找空的易拉罐【听音游戏------找空罐】

指导语1:老师的筐子里有一些罐子是空的,你有什么办法把空罐子找出来?

教师出示装有易拉罐的筐子,请幼儿想一想,说一说找出空罐的办法。

指导语2:如果不打开瓶盖,你会用什么办法呢?

在幼儿讨论的基础上,教师为幼儿提供装易拉罐的塑料筐,要求用不打开瓶盖的办法找出空罐子。

2.尝试用各种办法让空罐发出声音【发音游戏---玩空罐】

指导语1:小朋友真棒!用摇一摇、听一听声音的办法找到了空的罐罐,请你和找到的空罐罐玩一玩,想办法让它不装东西也能发出声音,看谁想的办法多。

教师鼓励幼儿用多种办法让空罐罐发出声音,请幼儿示范玩空罐的办法,并说出不同的玩法。

过渡语:你们真会动脑筋,想出这么多让空罐罐发出声音的办法,现在请把空罐罐放在椅子下面,让它休息一会儿。

3.探究空罐罐里装入不同东西后发出不同声音的秘密,并将罐子进行分类【辩音练习-----找秘密】

指导语1:剩下的这些空罐罐发出的声音一样吗?请你再仔细听一听,告诉大家你听出了什么秘密?

请几个幼儿依次拿出罐罐摇一摇,并分别猜测罐子里装的实物,猜出来后教师依次出示相应的图片贴在黑板上。

和幼儿讨论:为什么罐罐发出来的声音会不同呢?(共同小结,因为罐子里装的东西不同,发出来的声音就不一样。)

指导语2:你们能不能用小耳朵帮忙,把这些装有不同东西的罐罐进行分类?

全体幼儿自主操作,将罐罐分类并摆放在贴有相应实物图片下的筐子内。

指导语3:到底这些罐罐有没有放对地方呢?老师请几个检验员来检查一下(请幼儿分别进行检查)。

4.再次操作,动手制作声音响筒。

指导语: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些材料,你们能不能制作更好听的声音响筒呢?你要选哪种材料?放多少才会好听呢?请你们每个小朋友选一种去试一试。

5.播放乐曲,用做好的声音响筒进行配乐演奏。

桑植县蓓蕾幼儿园

授课教师:陈娟

电话:***

第二篇:教案2

Unit 1 Cultural relics The Second Period

Warming up, Pre-reading, Reading Ⅰ.Teaching aims 1.Ability aims To have the students be able to express their own opinions.To have the students be able to do inpidual work, group work and pair work.2.Language aims Get the students to practice their ability of talking about cultural relics.Get the students to know the main idea about the amber room.Get the students to know the history of the amber room.3.Cultural awareness To have the students be able to know what is a cultural relic.To have the students be able to discern the cultural relic by showing them pictures.4.Emotional aims To motivate the students participate the teaching process.To encourage the students express their own ideas.Ⅱ.Teaching important points 1.2.3.4.The definition of the cultural relics The features of cultural relics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 The practice about the passage Ⅲ.Teaching methods

Students-center teaching method

Group work

Play a game Ⅳ.Teaching aids

Computer and projector, PowerPoint Ⅴ.Teaching procedures

Warming up: 10 minutes

Pre-reading: 5 minutes

Reading: 25 minutes

Group work: 5 minutes Ⅵ.Teaching contents

Step 1: Lead in

Good …boys and girls, nice to see you again.Do you think today is in good weather? So today we will do something interesting.Step 2: Warming up

1)Show the students some pictures and ask them some questions

T: Look at the picture, what is this?

S: Vase

T: Yes, it is Ming Dynasty vase.Very beautiful, right?

T: So, do you know the name of this building?

S: …

T: This building is Taj Mahal, located in India.This building has a beautiful story;do you want to know it? When we finish our tasks, I will tell you.Ok,next,what’s this?

S: ….T: No one knows, right? This is an ivory dragon boat.Ok ,lets come t next one.Mogao Caves, located in DunHuang, GanSu province.This is another story.Ok ,do you think the pictures I show you have something in common? Anyone can tell me?

S: …

T: Yes ,they are beautiful, they are old.And , they are all cultural relics.So what is a cultural relic? What’s the definition of a cultural relic? Ok, you please.In your opinion, a cultural relic means what?

….T: Thank you, very good.What’s you opinion?

….T: Yes, well done, thank you.Look at the screen, here is the definition of cultural relics.A cultural relic is something that has survived for a long time, often a part of something old that has remained when the rest of it has been destroyed;it tells people about the past.Look, here are the symbols of cultural relics, these two are China cultural relics symbols, and this one is the world cultural symbol.Now, I will show you some other pictures, and then you can tell me whether they are cultural relics or not, ok? This is an ancient building, next, an ancient village.Ok , let’s go on.Handcrafts, what’s this? Folk culture, and this, natural environment.Ok, do you think they are cultural relics? …

In a common sense, people might think that cultural relics should be concrete objects such as ancient buildings, paintings, historical sites.Actually, cultural relics can be viewed as natural environment, folk culture, handcrafts, traditional custom, including the performance and festivals.From the what we learnt above, what words can you use to describe a cultural relic? ……

2)A guessing game

Step 3 Pre-reading

1)Look at the picture.Is this beautiful? Do you know what’s this? Yes, it’s amber.Tell students something about amber.2)Other pictures to show something made of amber.3)Ask the students: Have you ever seen a piece of amber? What do you know about amber?

4)Can you imagine a room made of amber?.....Do you want to know more about the amber room? Please open your books on page 1.Let’s come to reading part: In search of the Amber Room.Judging from the title, what do you think happened to the Amber Room?

Give the students 3 minutes to read the whole passage to see to happened to the Amber Room.Step 4 Reading

Fast reading: What’s the main idea of this passage?

It tells us the strange history of the Amber Room, a cultural relic of two countries: German and Russia.The clue of this passage: characters

Careful reading:

Read para.1 to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1 minute)1.How much amber was used to make the Amber Room?Several tons of amber were used to make it.2.How was the design of the room?The design of the room was in the fancy style popular in those days.3.What else was used to make it? Gold and jewels.Read para.2 to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1 minute)Who built the Amber Room? Frederick I

Read para.3 to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1 minute)1.What did she do with the room?She had the room moved to a palace out-side St Petersburg and told the artists to add more details to it.2.When the six hundred candles lit, what did the room look like? Its mirrors and pictures shone like gold.Read para.4 to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1 minute)

1.What did the Nazis do with the Amber Room in September 1941? They secretly stole the room.In less than two days 100,000 pieces were put inside twenty-seven wooden boxes.2.Where were the boxes put on a train for? Konigsberg, which was at that time a German city on the Baltic Sea.Read para.5 to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1 minute)1.Who have built a new Amber Room?The Russians and Germans.2.How old is St Petersburg now? 310 years old now.Summarize the man idea of each paragraph, and then answer the questions.How did the Amber Room become one of the wonders of the world?

How was a new Amber Room built? How did the Amber Room get lost? How was the Amber Room made? Why did the King of Prussia give the Amber Room to the Czar of Russia as a gift? Group work Is it worth rebuilding lost cultural relics such as the Amber Room or Yuanmingyuan in Beijing?

第三篇:教案2

活动名称:糖果店

活动目标:

1、知道10作为一个整体,另增加几就是十几。

2、认识个位、十位,能够看实物写出十进制的数字,并理解其意义。

活动准备:

1、教师自制图片。

2、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复习10以内的数。

1、教师出示数字卡请幼儿认读。

2、幼儿看数接数。

(二)教师引导幼儿学习十进制的计数。

出示12根小棒,请幼儿数数有几根小棒。

(三)通过操作活动,感知以10为单位的计数。

1、请幼儿把带来的火柴,先数10根,用皮筋绑起来,再数数剩下的火柴有几根。

2、教师:你带来几根火柴?你是怎样数出来的?一捆火柴里有几个十?有几个一?

3、请幼儿与同伴交换材料,数数同伴的火柴数量是多少。

(四)认识个位、十位。

1、教师出示计算器的图片。

2、板书数字15.3、幼儿看图写数。

(五)游戏听音乐取玩具。教师拍手,幼儿取相应数量的玩具。

(六)请幼儿翻开幼儿用书,指导幼儿做幼儿用书上的练习。引导幼儿采用以10作为一个整天的计数方法。

活动名称:爱说话的小麻雀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随便打扰别人是没有礼貌的坏习惯。

2、了解在哪些情况下不应该打扰别人,培养尊重他人的意识。

活动准备:

1、记录纸一张。

2、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欣赏故事。

1、翻开幼儿用书,教师讲述故事。

2、说一说。

(1)为什么大家都不喜欢小麻雀?

(2)小白兔讲故事时,你认为小麻雀应该怎么做?

(3)合唱团排练时,小麻雀应当怎么做?

(4)捉小偷时,小麻雀是怎么做的?

(5)小麻雀是怎样找回朋友的?

3、小结:随便插嘴打扰别人,是没有礼貌的坏习惯。

(二)讨论:哪些情况下不应该打扰别人?

1、教师提问,请幼儿分组进行讨论。

2、请各组幼儿派代表,讲述讨论的结果,大家评价哪组的办法好,并说出为什么。

3、说一说,演一演,还有什么时候不能打扰别人。

(三)制定“我不打扰别人”行为规范。

师生总结。活动名称:数一数

活动目标:

1、理解10逐个添1就成为11—15,知道15里面有1个10,1个5.2、能进行数物对应。

3、学习在田字格中书写数字11—15。

活动准备:

1、教具:图片,数字卡。

2、人手15根小棒。

3、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以谜语的形式说出数字1—10,复习巩固10以内的数。

教师说数字外形幼儿猜,把猜出的数字卡片放在黑板上。

(二)出示图片。

教师:

1、观察每一排的红绿珠子,数量有什么变化?

2、每一排的红珠子有多少个?又添上一个绿珠子是多少个?

3、出示数字卡片11、12、13、14、15,引导幼儿认读。

4、游戏:拍手问答歌。巩固11—15的形成。

(三)引导幼儿观察幼儿用书,感知数物对应,做练习。

(四)操作活动,感知15与10、5的包含关系。

1、看数卡取出15根小棒,感知15里面有几个10,几个5.2、每人取出15根小棒,感知15里面有几个10,几个5?

(五)学习在练习册上书写数字11—15.活动名称:花儿朵朵

活动目标:

1、不受物体大小、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判断10以内数的多少(大小)。

2、在两组物体比较多少的过程中,感知物体体积与数量的关系。

3、帮助幼儿建立数量守恒概念。

活动准备:

1、图形图片4张。

2、花生和瓜子若干。

3、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目测数群。

1、教师出示4张图形图片,提问:每张图片上有多少图形?你是怎样数的?怎么很快数清楚?

2、引导幼儿相互学习快速计数的方法,进一步练习目测数群,提问:你认为谁的方法数得快?请你按照他的方法试一试。

3、请幼儿根据图形数量按从少到多的顺序给图片排序。

(二)摆一摆,比一比,数一数,感知物体体积与数量的关系。

1、桌子有两堆花生和瓜子,请幼儿比较判断:看一看,花生、瓜子谁多?

2、请幼儿把花生和瓜子一一对应摆成两排,然后数一数。

3、讨论:为什么同样是10个,花生看上去比瓜子多?

4、小结:我们在判断物体的多少时,不能受物体的大小和排列的影响,而要准备地数一数,才能知道谁多谁少。

(三)正确感知物体的数量。

请幼儿翻开幼儿用书。

(四)指导幼儿做幼儿用书上的练习。

1、引导幼儿把小蜜蜂和花蝴蝶,红花、粉花和黄花的数量写出来。

2、判断数的大小,在两数中间添上相应的符号。

活动名称:垃圾变变变

活动目标:

1、知道乱扔垃圾会污染环境、危害健康。

2、初步了解“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尝试制作相应的标记。

3、鼓励幼儿变废为宝,初步建立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1、用废旧饮料瓶、纸盒等做玩具或工艺品1—2件。

2、白纸、记号笔若干。

3、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谈话:生活中的垃圾。

1、说一说。

(1)你见过哪些垃圾?

(2)不及时清理垃圾,会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什么影响?

(3)你家的垃圾是怎样处理的?你们小区的垃圾是怎样处理的?

(4)你知道哪些出来垃圾的好办法?你有什么建议?

2、小结:在我们的生活中会产生许多垃圾,如果不及时处理,就会带来很多污染,影响人们的生活。

(二)垃圾分一分。

1、说一说:哪些垃圾可以重新利用?哪些不可以再利用?

2、结合幼儿的讲述,教师帮助幼儿理解“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的感念;知道将垃圾分类既能减少污染,起到环保作用,还能方便地进行垃圾的进一步回收处理。

3、请幼儿分组设计“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的标记,画好后进行讲评,并向幼儿介绍人们惯用的标记图形。

4、引导幼儿做练习。

(三)垃圾变变变。

1、请幼儿翻看幼儿用书,介绍垃圾处理的一些简单方法。

2、生活中一些看似没有用的东西,经过我们的小手,可以变成很多有用的东西。

3、教师出示用废品、纸盒等做好的玩具或工艺品,请幼儿近距离欣赏,激发幼儿兴趣,引导幼儿自己动脑筋。

活动名称:小猴的食物

活动目标:

1、能从不同的方法辨别20以内物体的位置是第几。

2、进一步理解基数和序数的关系。

3、在日常活动中寻找自己的物品的位置,并做记录。

活动准备:

1、不同形式的几何图形图片。

2、记录纸。

3、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进一步理解基数与序数的意义。

1、出示图片。

2、理解序数的相对性。

3、感知序数在生活中的运用。

(二)感知序数在活动中的运用。

1、教师示范讲解如何记录。

2、幼儿去查找,做记录。

3、做完记录后,幼儿相互交流、检查自己的记录结果。

(三)指导幼儿做幼儿用书上的练习。

第四篇:教案2

§12.1平方根与立方根(2)

目标

1.正确理解平方根的概念的意义和平方根的表示方法

2.对于a表示的算术平方根中的a的条件和a的本身的意义作合理性的说明 教学重点与难点

1.理解算术平方根的概念,掌握它的求法及表示方法

2.体会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这两个概念的联系和区别,进一步熟练地进行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的运算

3.用计算器求一个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在(-5)

2、-

52、52中,哪个有平方根?平方根是多少?哪个没有平方根?为什么? 2.0.49的平方根记作____=____ 3.25/16的算术平方根记作 = 4.说出平方根的概念和性质.

二、探究归纳 1.算术平方根:

9的平方根是,9的正的平方根是

正数a的正的平方根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记作a,读作“a的算术平方根”. 强调两点:

(1)这里的a不仅表示开平方运算,而且表示正的根.

(2)a中有两个“正”字,即被开方数必须为正,算术平方根也是正的. 0的平方根也叫做0的算术平方根,因此0的算术平方根是0. 例1求100的算术平方根.

注意 100的平方根是±10,而100的算术平方根是10. 例2 求下列各数的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1)36(2)2.89 说明 求一个数的平方根时,根号前的“±”号一定要写,它是区别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的主要特征.

例3 求下列各式的值:

2.用计算器求一个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 例4 用计算器求下列各数的算术平方根:(1)529(2)1225(3)44.81.

三、实践应用

1.下列各式中哪些有意义?哪些无意义?

2.求下列各数的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

3.求下列各式的值,并说明它们各表示的意义:

4.用计算器计算:

(1)(2)(3)(精确到0.01).

四、小结

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的区别和联系.

五、作业

第五篇:教案2

我爸

【绘本文字内容】

这是我爸爸,他真的很酷!他什么都不怕,连大野狼都吓不倒他。他一跳可以飞过月亮,还会走钢索(而且不会掉下来)。他敢和巨人摔跤,参加父亲运动会时,轻轻松松就跑了第一名。这就是我爸爸,他真的很酷!

我爸爸吃得像马一样多,游泳时像鱼一样灵活。他像大猩猩一样强壮,也像整天笑咪咪的河马一样快乐。这就是我爸爸,他真的很酷!

有时他又很温柔,就像我的泰迪熊一样。他像猫头鹰一样聪明,不过,有时候也会做点傻事。这就是我爸爸,他真的很酷!

我爸爸是个伟大的舞蹈家,也是个了不起的歌手。他踢足球的技巧棒呆了,还常常逗我哈哈大笑。我爱我爸爸。而且你知道吗?他也爱我。(永远爱我。)

【教学目标】

1.能读懂故事,感受孩子眼里的爸爸丰富多彩的个性,增强孩子对爸爸的爱。

2.学习图画书的写法,能用

一、两句话介绍自己的爸爸妈妈。3.增强学生阅读的兴趣,感受阅读的快乐。【教学准备】 1.课件、图画书

2.写话纸

3.签字笔、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阅读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本图画书(出示封面)学生读:我爸爸

这本图画书是一位曾获得过国际安徒生大奖的作家——安东尼布朗特别为我们奉献的。

想看吗?老师看到许多同学的眼睛睁得好大呀。那就让我们打开书,一起去看一看。

二、整体感知故事

1、(出示第1页图)

师:快看呀!哎哟同学笑了,(你笑什么?)谁来说说。(这个爸爸怎么样?)(这个爸爸傻呆呆的,穿着一件睡衣;爸爸正在家里喝茶,脸上笑嘻嘻的。)师:是呀,这个爸爸虽然看上去傻呆呆的,但就像刚才同学所说的,有一种可爱在里面,脸蛋脸红扑扑的,在家里悠闲地喝着咖啡、喝着茶。你们说他穿着睡衣,但是瞧瞧,他连里面的衣服领子都没有好好整理一下,就这么随便、自然。但这就是我爸爸,(出示“这就是我爸爸”)在我的眼里,他真的很酷。(出示“他真的很酷!”)

想知道我爸爸怎么酷吗? 好,我们就一页一页往下看吧!2.看第一组图

师:看看图,读读句子,想怎么读就怎么读。(依次出示五幅图)(学生自读)(出示五张合并图)师:你觉得这个爸爸怎么样?

(这个爸爸很勇敢,他敢在高空走钢绳;他敢和比他强大的巨人搏斗;他连凶恶的大野狼都不怕;爸爸很厉害,跑步跑得可快了。)

师:是呀,我爸爸真酷!3.看第二组图(出示第二组图)

师:你们看(咦),有什么发现?

(爸爸变成了马、鱼、大猩猩、河马了。)师:哦,你看懂了。师:为什么呢?请你看图想一想,说一说。

学生讨论交流:爸爸像马一样跑得快;爸爸胃口很大,吃得就像马一样多;爸爸游泳游得很棒,就像鱼一样;爸爸力气可大了,像大猩猩一样强壮;爸爸和河马一样整天手舞足蹈,非常高兴。

师:这个爸爸可真有趣呀!想自己看看、读读吗? 学生看图读读文字(一幅一幅读)

4、看第三组图

师:爸爸还有什么特点呢?在他的眼里,爸爸还像什么呢?继续往下读。(依次出示第三组图)学生看第三组图,读文字 师:爸爸的温柔、聪明,甚至干傻事,在他眼里都是很酷的。4.师:爸爸还会干什么呢?(依次出示第四组图)学生看看图,读读文字。

5.师:爸爸真是多才多艺,什么多会,什么都能做得那么好。

所以(出示最后两幅图)学生看图,读“我爱爸爸,而且你知道吗?他也爱我,永远爱我。”

三、回读故事,分享经典情节

(一)回读故事

师:你们觉得这个故事有趣吗?想不想再来读一读这个故事?

好,老师发给同桌两位同学一本书。看看通过你的仔细观察,还会有什么新的发现,有新的发现你还可以和同桌交流交流。等会儿你选一幅你最喜欢的或是爸爸留给你印象最深的那幅图来说一说。

(二)分享经典情节

师:哪幅图让你印象深刻(你最喜欢哪幅图)?(徐老师特别喜欢这几幅)1.大野狼(学生讲)

 我看到大野狼很生气,眼睛斜着看爸爸,气呼呼地走了。

(你看得真仔细,从大野狼的眼神和走路的样子就看出他很生气,很不情愿。) 我看到小红帽和小猪躲在树后面。师:为什么躲在树后面?

(因为他们看到大野狼可害怕了;他们害怕大野狼把他们吃了。)师:可是爸爸一点都不怕,他就像太阳一样给了我们安全。师:图画中的这个细节都被你发现了,你的眼睛真像放大镜。

师小结:图画书中虽然没几个字,但图画中有许多东西,同学们能把看图思考与读文字结合起来,这是一种读图画书的好方法,真棒!2.小袜子(学生讲)

生:我喜欢这幅图,因为在爸爸后面还跟着一双儿子的小袜子,说明儿子很羡慕爸爸,也很希望像爸爸一样能在高空走钢丝。

师:是呀,爸爸多了不起,儿子多么羡慕爸爸呀,所以悄悄跟着爸爸。你们不仅会观察,还会思考,你们也真了不起。3.运动会

生:“参加父亲运动会时,轻轻松松就跑了第一名。”爸爸肯定很高兴。师: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爸爸眉开眼笑的,翘着大拇指,张开双手在欢呼胜利。)

师:爸爸很得意,他跑得太快了,你猜猜看他会比谁都跑得快?(会比刘翔、杰克逊、刘易斯都要快)

师:爸爸跑得真是太快了,连汗水都变成(指白云)白云了。4.聪明

师:你看,发现了什么?爸爸好像在说什么?

(爸爸拉着衣角,好像在自豪地说:“我什么都会,什么难题都难不倒我。”)师:爸爸聪明会表现在哪些事情上呢? 5.唱歌

师:你知道站在爸爸旁边的是谁吗?

师:他们是世界最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大胡子是帕瓦罗蒂、满头银发的是多明戈。我们来认识一下他们。(课件演示两位歌唱家的图片和歌声)

师:他们唱得好不好啊?爸爸唱得比这两位世界最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都要棒,真是一位天才歌手,站在旁边的两位歌唱家也都愣住了。

师:“爸爸真是个(生读)了不起的歌手。”

6.其他

(1)爸爸是舞蹈演员,舞跳得可棒了。跳舞一般女孩子跳得比较好,而爸爸比女孩子都跳得好。(爸爸跳得很投入,舞姿很优美,神采奕奕,就像一个光芒四射的明星。)

(2)爸爸踢足球的技巧棒呆了!师:棒呆了就是棒极了,非常的棒。师:他踢足球的技巧会比谁棒呢?

(马拉多纳、贝克汉姆、罗纳尔多、小罗纳尔多、齐达内,爸爸踢得比这些世界名将都强。)

(3)爸爸很幽默,会做怪相逗我笑。(爸爸真好玩,爸爸这么一逗,我们的烦恼马上烟消云散了。)

(4)爸爸有时还会做点傻事。师:他会做哪些傻事?(5)他敢和巨人摔跤。

师:面对比自己高、比自己强的对手,爸爸一点儿都不害怕,有了这样的爸爸,我们特别有安全感。

(三)揭示主题

1.师:所以安东尼说,(学生读)我爱我爸爸。而且你知道吗?他也爱我。(永远爱我。)

(课件:第20页)

2.师:你从哪儿感受到了爸爸的爱?

(爸爸紧紧地抱着我;爸爸温柔地抱着我;爸爸闭着眼睛用他温暖的脸贴着我的脸。)

师:爸爸闭着眼睛陶醉了,他觉得自己很幸福,因为他为拥有一个世界上最好的儿子感到自豪。你们看,这一片黄色就是温暖的阳光,这时光隧道就代表永恒,让人心里感到暖暖的,感到非常的幸福,是吧!

3.师:所以安东尼也仰着头,伸开双手非常崇拜地抱着爸爸。

在他的眼里,爸爸真是无所不能,是最——(让学生说:聪明、能干、了不起、伟大、灵活、勇敢、多才多艺、幽默)

所有的词语都不能表达出安东尼眼中的爸爸,所以他就用了一个词语(课件:第1页)“酷”来表达,不仅酷,而且是“真的很酷”。

4.师:同学们,老师在这儿还发现了一个太阳,你们发现了没有?你还在哪儿也发现画有太阳?赶快找找。

出示:五幅画有太阳的图 师:为什么要画这个太阳?

(因为爸爸像太阳一样给我们带来了温暖、快乐、安全、欢笑,所以说要画个太阳。)师:爸爸给安东尼带来了温暖、快乐、安全、幸福,在儿子眼里,爸爸就是他心中的太阳,他为自己的爸爸感到非常的自豪。

5.师:同学们,你们为自己的爸爸妈妈感到自豪吗?你也能用几句话来说说你眼中的爸爸妈妈吗?

(爸爸像猴子一样灵活。爸爸像大象一样强壮。爸爸像相声演员一样幽默。爸爸的歌唱得比周杰伦还要棒。爸爸的头脑比比尔盖茨还要灵活。)

四、共同创作绘本 1.师:还有这么多同学想说,那就像刚才说的一样,用

一、两句话来写写自己的妈妈或者爸爸吧。你也可以用上“像―――一样”。还可以在练习纸上方配上有趣的图画。

2.学生创作

五、展示作品,深化主题

1.展示学生作品:学生上台介绍自己的创作(挑两个有代表性的作品大屏幕展示,并进行评价)师:你觉得他的作品怎么样?写得好吗,好在哪里?

(他写得很形象,把妈妈比作了——,他用上了“像——一样——”,妈妈成了我们小朋友最喜欢的动物了,真的很形象。)

师:而且他的字也写得很漂亮,从头到尾没有一个错别字,真是一位了不起的小作家。

2.小组间交流你的作品,把你写的读给大家听。然后贴到黑板上。

师:你们看,把你们的作品装订起来,就是一本很好的图画书,今天我们也成了一名了不起的图画书的创作者。

六、课外拓展

刚才有的同学创作了《我妈妈》,其实安东尼布朗也创作过一本图画书《我妈妈》,(课件出示:《我妈妈》的封面)写了他眼中可爱、有趣、能干的妈妈,你们也想去读一读吗?老师介绍你们一个网站,上面有许多这样精彩的图画书,小朋友们可上去阅读。好吗?(课件出示网站名)

已经学会一个看书的本领了,读故事书,有字的时候我们要去看看书上的字,没有字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自己想想猜猜,从没有字的图画里,我们也能读出字来。这是一个多厉害的本领啊!

1、教师准备工作:练习纸、课件、图画书

2、学生准备:水彩笔、签字笔

3、课前准备:(1)发言声音响亮

(2)读句子时自己管自己读,千万不要齐读,读的时候想笑就笑,想说就说。(3)能仔细观察画面,尤其是细节的地方

(4)妈妈的聪明会表现在什么地方?妈妈会干傻事,会干什么傻事呢?(5)你眼中的妈妈是怎么样的?可以用夸张的手法,也可以用打比方的方法。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