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一化学下册《乙醛》教案
辽宁省锦州市锦州中学高一化学下册《乙醛》教案(2)
“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的核心是:在课堂教学中教授新知识之前首先为学生设置一个能把握所授知识本质、对新知识具有引导性、起到纲举目张作用的知识构架—“组织者”,因为组织者必须在正式教授新知识之前呈现给学生,因此称为“先行组织者”,它是由美国教育学家奥苏伯尔提出并大力推广的一种教学策略。
课堂教学中“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的实施过程可分为四个环节,下面 以“乙醛的化学性质”教学内容为例分别说明: 1.“设计”组织者,建立新构架
“先行组织者”的设计是四个环节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它直接关系到 对新知识的同化过程和学习效果,具体设计方法有两种:
(1)提炼、概括学生原有知识,形成“先行组织者”;
(2)适当引伸、拓宽原有知识,形成“先行组织者”。
在乙醛的化学性质教学过程中,通过分析乙醛的分子结构特点及反应中 可能发生的化学键断裂方式,引导学生得出乙醛化学性质教学的“先行组织 者”:
(1)醛基中的碳氧双键可打开一个π键,所以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加成 反应;
2.围绕“组织者”,探究新知识
“组织者”出现,使学生思维有了明确的导向,同时激发了学生急欲一 探究竟的意愿,在乙醛化学性质的教学中,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做了乙醛与 弱氧化剂(银氨溶液、新制氢氧化铜)反应的实验,并阅读教材有关内容,归纳得出乙醛的主要化学性质:
(1)乙醛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氢气、氢氰酸等物质发生加成反应;
(2)乙醛能被弱氧化剂、氧气等氧化;
(3)乙醛与氢气加成时表现出氧化性,与弱氧化剂或氧气等反应时表现 出还原性,以上结论验证了“组织者”导向的正确性,体现了实践上升为理 论,而理论又可以指导实践这一唯物主义的认识规律。3.总结新规律,完善新构架
这一环节在完成对新知识的探究后回头重新审视“组织者”,以教学大 纲、教学内容的特点为依据,对“组织者”内容加以限定,使之更为具体、明确,上升为学生必须掌握的新的知识构架,作为以后分析问题的工具和同 化其它新知识的构架,在乙醛化学性质的教学中,得出乙醛的主要化学性质 后,便引导学生重新回到乙醛的分子结构上,分析得出乙醛分子结构与性质 的关系:
(1)乙醛分子中的碳氧双键易打开,所以能发生加成反应,但碳氧双键 有极性,与氢氰酸加成时,氰基加在碳原子上,氢原子加在氧原子上;
(2)乙醛的醛基上碳元素为+1 价,所以乙醛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乙醛被氢气还原成乙醇,也能被银氨溶液或新制氢氧化铜、氧气等氧化成乙 酸盐或乙酸;
(3)除了上述讨论的性质外,乙醛中的羰基还可能发生加聚、缩聚等反 应,乙醛中的烃基在羰基影响下易发生取代反应等,但高中阶段学习不作要
求,有兴趣的同学可参阅有关大学有机化学,上述讨论对“先行组织者”中 的分析、推理作了进一步的升华、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从事物的变化本质 角度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在头脑中建立了新的完整的知识构架,并在学习过 程中学会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4.练习巧变式,应用新构架
通过多种变式练习,使学生从各种角度、各种认识层次(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上应用新的知识构架,起到巩固知识、加深理解、掌握规律的作用,乙醛化学性质练习如下: A.识记、理解层次:
(1)实验室配制少量银氨溶液的方法。写出乙醛发生银镜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加热乙醛和氢氧化铜的混合物,生成砖红色沉淀,决定此实验的关键。B.应用、分析层次:
(3)丙烯醛的结构简式为CH2=CH—CHO,它能不能与氢气、氧气、溴水、银氨溶液、新制氢氧化铜溶液反应?写出可能发生的反应方程式。
(4)某乙酸溶液中可能混有乙醛,如何利用银镜反应加以验证,写出简 要的操作步骤。C.综合层次:
(5)已知某些醛类之间可以缩合成羟醛,羟基受热很容易脱水生成不饱和醛,试写出以乙炔为原料(无机试剂可 以任选),合成1—丁醇的化学方程式。
在上述四个环节的教学过程中,经过提出问题、建立构架、实验验证(探 索)、总结归纳、认清本质、完善构架、练习巩固,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 明确的学习方向,并准确地把握学习内容,锻炼了分析推理能力,在课堂中 始终处于愤、悱的积极探究状态。
第二篇:乙醛详细教案
第三章
烃的含氧衍生物
第二节
醛
详案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乙醛的分子结构和物理性质;
2.掌握乙醛的主要化学性质及醛基检验方法;
3.通过实验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4.应用化学知识解释一些简单问题的能力;
5.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关注与社会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教学重点:乙醛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乙醛的银镜反应和与新制Cu(OH)2及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学情分析:高二学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但是缺乏社会实践,对自然界的认识有限。本节课主要通过学习醛的结构与性质及应用,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将理论知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的能力。
教学方法:1.通过乙醛分子的比例模型及乙醛的实物展示,学习乙醛的分子结构及物理性质;
2.采用对比分析、演示实验、边讲边实验,并适时设疑,进行启发引导的方法学习乙醛的化学性质;
教学过程:
[引入] 通过列举人喝酒的事例联系前面学习了乙醇的知识,乙醇在加热和Cu做催化剂的条件下,氧化成什么物质呢?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提问投影]
学生回忆,思考,回答并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2C2H5OH+O2
[意图] 使学过的知识在学生头脑中复现。[板书] 第三章
第二节
醛
一.醛基和醛
[投影] 醛基及其结构、列举生活中常见的醛 [练习] 下面哪些是醛?
[板书]
二、乙醛的分子组成、结构及核磁共振氢谱 [投影] 乙醛的结构及核磁共振氢谱
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总结
[思考] 乙醛的结构简式为什么不能写成CH3COH?——碳不能满足四个价键 [过渡] 乙醛有哪些性质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乙醛的性质 [板书]
三、乙醛的性质
1、物理性质
[展示] 展示一瓶乙醛,让同学们观察并指导阅读教材P56进行总结
[过渡]
同学们,我们了解了乙醛的物理性质后,下面我们重点来看看它的化学性质有哪些?
[指导分析] 乙醛的分子结构中含有甲基和醛基,它对乙醛的化学性质起决定作用。
[思考]
请同学们想一下乙醛的结构除了可以看成甲基和醛基外,还可以看成什么?——官能团。
[讨论提问] 请同学们推测一下乙醛有哪些化学性质? 请人回答!
[板书]
2、化学性质
(1)加成反应(碳氧双键上的加成)
[设问]
哪位同学能说出乙烯和H2的加成反应是怎样发生的?
CH3CHO+H2
CH3CH2OH [指导] 分析该反应,得出有机化学反应中,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概念。[投影] 氧化反应:加氧或去氢的反应。还原反应:加氢或去氧的反应。[板书](2)氧化反应
①银镜反应——乙醛被银氨溶液氧化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57页(实验3-5)
[投影] 实验过程及现象,同时向同学们介绍一下乙醛的工业应用
[设问] 试管中的银镜怎样除去?——用稀硝酸处理
[指导学生] 根据实验步骤写出化学方程式。先要学生在黑板上写 [投影]
①AgNO3+NH3·H2O= AgOH↓+NH4NO3
②AgOH+2NH3·H2O=[Ag(NH3)2]OH+2H2O ③CH3CHO+2[Ag(NH3)]OH=CH3COONH4+2Ag↓+3NH3+H2O [启发]
如何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CH3CHO+2[Ag(NH3)2]++2OH-→CH3COO-+NH4++2Ag↓+3NH3+H2O [板书]
②乙醛被另一弱氧化剂——新制的Cu(OH)2氧化 [指导]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58页实验3-6并写出反应式。
CH3CHO +2Cu(OH)2 +NaOH→ CH3COONa + Cu2O + 3H2O [投影]
该实验反应过程及现象、注意事项 [提问] 帮助学生分析上述两个实验的共同点是什么?说明乙醛有什么性质?如何检验醛基?——乙醛能被弱氧化剂氧化,有还原性,是还原剂。可用银氨溶液或新制的氢氧化铜检验醛基的存在。
[拓展] 乙醛能否使酸性KMnO4溶液和溴水褪色?——先猜想,后分析得出结论:能!
[学与问](1)、写出甲醛发生银镜反应,以及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2)乙醛与氢气的加成反应,也可说乙醛发生了还原反
应,为什么?
(3)结合乙醛的结构,说明乙醛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有
什么特点?
[指导学生] 对乙醛的性质进行小结。[科学视野] 丙酮,拓宽学生的视野 [巩固练习] 见投影 [作业布置] P59 1、2、4
〔板书设计〕
第三章
第二节
醛
一.醛基和醛
二、乙醛的分子组成、结构及核磁共振氢谱
三、乙醛的性质
1、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
(1)加成反应(碳氧双键上的加成)
CH3CHO+H2
CH3CH2OH(2)氧化反应 ①银镜反应
②乙醛被另一弱氧化剂——新制的Cu(OH)2氧化
四、乙醛性质的小结
[教学反思]
教学中抓住结构决定性质这一宗旨,从结构分析醛的化学性质,用实验来验证,这样学生容易掌握知识。
第三篇:乙醛教案
化学公开课教案
乙醛(第一课时)
扬州市第一中学
高杰
知识目标:掌握乙醛的结构式、主要性质及用途。
能力目标:通过物质的结构、性质、用途三者之间的关系,提高形成规律性认识的能力。情感目标:通过乙醛银镜反应实验现象,点燃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的火焰,活跃学生思维,产生对化学现象本质的探索欲望。
科学思想: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实验习惯和科学态度,增强学生对化学知识在实际生产中的重要作用的认识,并增强学生对化学现象与化学本质的辨证认识。
教学重点:乙醛的分子结构、化学性质及有关化学方程式的正确表示。教学难点:对乙醛分子结构及重要化学性质的理解。教学过程:
[引入] 以工业如何制镜及如何生产热水瓶胆问题引出新课。
[讲述]在学习乙醇的性质时,我们知道了乙醇氧化可生成乙醛。(请一位学生写出乙醛的结构简式,后对乙醇氧化生成乙醛的反应机理作适当回顾。)
一、乙醛
1、结构
结构简式:CH3CHO
分子式:C2H4O
结构式:
[展示]乙醛结构模型和比例模型
(指出:乙醛是有甲基和醛基结合而成,提出醛基概念)
[展示]乙醛样品,讲解乙醛物理性质。
2、乙醛物理性质
[演示]乙醛在水中的溶解性
引导学生阅读P140—P141总结物理性质。
[讲述]从乙醛结构分析,乙醛分子中含有—CHO,它对乙醛的化学性质起着决定作用(结构决定性质)。
(引导学生再看乙醛的结构)乙醛结构中有C=O双键,乙醛中C=O双键也有不饱和性,所以乙醛也能起加成反应。(结合乙烯中C=C双键)
3、化学性质
(1)加成反应(碳氧双键上的加成)[讲述]乙醛加成原理
+H—H
[讲述]C=O双键与C=C双键又有不同。分析该反应(从反应物氢气分析),得出有机化学反应中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概念。
[过渡]醛基中的C—H键在一定条件下也能断裂。(2)氧化反应
①与新制Cu(OH)2反应 学生阅读:P142[实验5—6](边讲实验注意点边演示)
化学公开课教案
[演示]实验[5—6]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描述实验现象。
CH3CHO+2Cu(OH)2
CH3COOH+Cu2O↓+2H2O(医院用此反应来检验病人是否患有糖尿病)②银镜反应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142[实验5—5] 实验注意点:
1、试管内壁应洁净
2、必须用水浴加热,不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
3、加热时不能振荡和摇动试管
4、配制银氨溶液时,氨水不能过量(会生成易爆物质)[演示]银镜实验
[讲述]工业制镜及生产保温瓶胆的原料和原理。
[指导学生]根据实验步骤写出化学方程式(师生共同进行)①Ag++NH3·H2O=AgOH↓+NH4+
②AgOH+2NH3·H2O=[Ag(NH3)2]+ +2H2O
——③CH3CHO+2[Ag(NH3)2]++2OH→CH3COO+NH4++2Ag↓+3NH3+H2O [设问]如何除掉试管壁上的银?
[师生共同活动]引导学生分析上述两实验的共同点,得出乙醛具有还原性,是还原剂,可用银氨溶液或新制的氢氧化铜检验醛基存在。[设问]乙醛能否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演示]在乙醛溶液中滴入少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小结]化学性质:①乙醛能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②乙醛能被弱氧化剂氧化,更能被强氧化剂氧化
练习(略)
第四篇:乙醛[最终版]
“乙醛、醛类”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教材分析
乙醛是在学习乙醇性质之后接着学习的一种新的烃的衍生物。所以,在本节的学习中,首先,需要在学生的脑海中初步建立有机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其次,本节需要突破的难点内容有:乙醛的加成实质及银镜反应(包括实验操作、反应实质及方程式的书写和识记)。其中乙醛的加成实质因为有以前的烯烃的加成作铺垫,故学起来较为简单,而银镜反应则是学生学起来感觉较难的。
二、设计理念
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采用了层层递进的原则。首先,让学生理解氧化还原的概念;其次,介绍了乙醛与氧气反应的实质(断键位置);最后,根据实验观察及理论推导和分析,让学生理解和掌握银镜反应的实质。
三、教学目标
1.了解乙醛的物理性质,掌握乙醛的结构式、乙醛的加成反应及乙醛的氧化反应。
2.通过物质的结构、性质、用途三者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形成规律性认识的能力。
3.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实验习惯和科学态度,增强学生对化学现象与化学本质的辩证认识。
4.通过乙醛银镜反应的实验现象,点燃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活跃学生思维,产生对化学现象本质的探索欲望。
5.训练学生重视运用化学实验手段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对具体化学事物从感性认知到理性思维的科学学习方法。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
【教师】今天先在同学们中间做一个健康调查:请问近期你是否常感到食欲旺盛且容易饥饿?身体日渐消瘦同时伴有口渴、多饮、多尿等症状?
【学生】有!(笑)很像啊!(气氛很活跃)
【教师】太不幸了!你可能患有糖尿病!
【学生】(惊奇、议论、哄笑)
【教师】那么我们赶快去医院检查一下吧!如何检查呢?等我们学习了今天的内容之后,在座的各位同学就都可以做糖尿病的检测了!
【学生】(兴奋、期待、议论纷纷)
【教师】今天我们将学习乙醛的结构与性质。
(二)探究
1.乙醛的结构。(向学生介绍醛基的结构)
让学生写出乙醛的结构式、结构简式及分子式(课件演示)。
【纠错并设问】乙醛的结构简式为什么不能写成CH3COH?
【学生】因为乙醛结构中没有羟基。
【学生】这样写不满足碳的四价结构。
【教师】分析得很好!那么,乙醛有怎样的物理性质呢?
展示一瓶纯净的乙醛溶液,打开瓶盖,观察乙醛溶液的色、态及嗅一下气味。
【学生】(观察、闻味)学习课本第164页乙醛的物理性质。
2.乙醛的物理性质。
【教师】同学们看到乙醛的能团是醛基,那么乙醛的化学性质应当取决于醛基了!请同学们推测乙醛可能有哪些化学性质?可能的断键位置在哪里?
【学生】(观察、讨论、分析)有碳氧双键,能加成!
【学生】醛基上有氧氢键,能取代!
【教师】那么是不是同学们理论上分析的那样呢?我们下面来一起探讨。
3.乙醛的化学性质。
【教师】哪位同学能说出乙烯和H2的加成反应是怎样发生的?请一位同学到黑板上写出化学方程式,引导学生写出乙醛与氢气的加成反应。同学们能不能总结出加成反应的特点?
【学生】(讨论、积极发言)打开不饱和键,“加而成之,只进不出”。
【教师】太好了!那么同学们看看乙醛加成之后的产物,你们熟悉吗?
【学生】(仔细观察、恍然大悟)是乙醇!
【教师】乙醇和乙醛在结构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学生】同碳数、同碳架!
【教师】观察很仔细!那么通过乙醛的加成实际上实现了同碳数、同碳架的醇、醛之间的转化。有机化学中将加氢或去氧的反应叫还原反应,加氧或去氢的反应叫氧化反应。
【教师】结合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概念,从乙醛与氢气的加成反应中分析乙醛有什么性质?
【学生】氧化性!加氢还原。
【教师】很好!同学们刚才还分析醛基上还可能发生取代反应,是不是这样的呢?
【演示实验】乙醛与高锰酸钾及溴水的褪色试验。
【教师】从褪色实验中分析乙醛应当有什么性质?
【学生】还原性!
【教师】好极了!那么一些氧化剂是怎样氧化乙醛的呢?
【课件演示乙醛的催化氧化】请同学们写出乙醛的催化氧化方程式。
4.乙醛的氧化反应。
【教师】乙醛催化氧化时断什么键?此反应是取代反应吗?
【学生分析、讨论】断碳、氢键!(一部分学生说)不是取代反应;(另一部分学生说)是取代反应。
【教师】取代反应的特点是怎样的呢?
【学生】(观察、思考、恍然大悟)不是取代反应!是氧化反应!加氧氧化!
【教师】看来同学们对取代反应和氧化反应区分得很好!那么乙醛的还原性强弱如何?我们通过实验来分析。
【实验注意事项】①银氨溶液的配制方法(试管内壁应洁净;氨水不能过量)。②必须用水浴加热,不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③加热时不能振荡试管和摇动试管。
【教师】请同学们告诉我你看到的实验现象。(学生观察、分析、讨论)
【学生】试管内壁上有银镜产生!
【教师】 银氨溶液是一种弱氧化剂,它也可以氧化乙醛,氧化原理与乙醛的催化氧化原理一样。请同学们结合实验现象与原理写出此反应的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
【学生讨论、练习】氧化产物是乙酸,还原产物是银。
【教师】分析得很好!那么请同学们思考在碱性环境中酸能稳定存在吗?
【学生】(思考、讨论)最终的氧化产物是乙酸铵!不是乙酸!
【教师】非常好!我们一起来写写这个反应的方程式。(口诀:醛基氧化变铵盐,一水二银三氨气)
银镜反应——乙醛被银氨溶液氧化
CH3CHO+2[Ag(NH3)2]OH→CH3COONH4+H20+2Ag↓+3NH3
指导学生根据乙醛的性质推断其用途,介绍工业制镜及生产保温瓶胆的原料。
五、教学反思
1.用实验去探求化学反应原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结合理论进行分析,效果较好。
2.用探究、发现法教学,充分体现了教学活动中学生作为主体,教师作为参与者和引导者的新理念,体现了将课堂还给学生,重视学生的体验过程,使学生在体验探索的过程中快乐学习,从而也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了创新素质。
3.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理性归纳,这一过程在整个教学过程和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循环使用,使学生对乙醛的化学性质及相关反应原理的理解呈螺旋式上升,从而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和良好的知识结构,也优化了课堂。
4.拓展学生思维方面做得不够好,教学活动中不应该以自己的想法代替学生的思考。
5.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感和学习态度不够。
第五篇:高二化学 乙醛醛类 教案
《乙醛 醛类》集体备课教案
高二化学备课组
卜昌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了解乙醛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能掌握乙醛与氢气的加成反应。(主要目标)能掌握乙醛银镜反应和与新制氢氧化铜的反应。(主要目标)掌握醛类的通式。(主要目标)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同时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及实事求是的观点。(同时目标)
对学生进行严谨求实、认真仔细的科学态度教育。(同时目标)
教学内容:
1、乙醛的结构
2、乙醛的物理性质: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易挥发,能与水、乙醇、氯仿等互溶。
3、乙醛的化学性质: 加成反应,氧化反应: a.乙醛的银镜反应
b.与新制Cu(OH)2溶液的反应
4.饱和一元醛的分子通式:CnH2n+1CHO或CnH2nO 教学重点:乙醛的加成反应和乙醛的氧化反应。教学难点:乙醛银镜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材料: “软”
1、导入材料:写出化学方程式:(引出乙醛)
H2C═CH2 →
C2H5OH → CH3CHO
2、揭示材料:乙醛的比例模型和球棍模型(PPT)、乙醛的结构式
3、强化材料:a.乙醛的样品(物理性质)
b.乙醛与氢气的反应:
c.乙醛的银镜反应:
CH3CHO + 2Ag(NH3)2OH → CH3COONH4 + 2Ag+ 3NH3 + H2O d.乙醛与新制Cu(OH)2溶液的反应: CH3CHO + 2 Cu(OH)2 CH3COOH + Cu2O↓ +2H2O
4、延伸材料:甲醛
醛类:饱和一元醛的分子通式为CnH2n+1CHO或CnH2nO
5、回归材料:
6、检测材料:写出乙醛分别与银氨溶液和新制Cu(OH)2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硬”
1、教材、黑板、PPT等
2、仪器:试管、烧杯、酒精灯、试管夹等
3、试剂:乙醛、2%AgNO3溶液、2%稀氨水、10%NaOH溶液、2%CuSO4溶 教学过程设计 I.导入知识点
[复习练习: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H2C═CH2 → C2H5OH → CH3CHO II.分析知识点
[板书:
一、乙醛的结构: [引出:乙醛
[展示:乙醛的比例模型和球棍模型 [板书:乙醛的结构式: 简式:
CH3CHO [讲解:乙醛主要用于制取乙酸、丁醇、乙酸乙酯等,是有机合成的重要原料。[设问:乙醛是怎样的一种物质呢?下面我们具体地来认识一下。[板书:
二、乙醛的性质: [板书:
1、乙醛的物理性质: [展示:乙醛的样品。
[探究式提问:乙醛具有哪些物理性质呢?让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
让学生拿起各自桌上的乙醛试样,观察其颜色、状态,并嗅其气味等。[阅读:书上Page164第一段内容。
[小结:学生自我整理:乙醛是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易挥发(沸点是20.8℃),能与水、乙醇、氯仿等互溶。[板书:
2、乙醛的化学性质:
[探究式提问:乙醛有哪些化学性质呢?
[理论预测:首先让我们从乙醛的结构来预测一下乙醛可能的化学键的断裂方式,从而可能会发生哪些反应
[讨论分析:醛的特性主要体现在—CHO上,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个官能团中有一个C=O双键,可以告诉大家,C=O的内部结构和C=C是类似的,我们再对比一下引入C=C和C=O的方法,能否推测出C=O应具有什么性质?C=O应该能发生加成反应
[讲解:实验证明,乙醛确实能在①处断裂而发生与H2加成反应。[板书:(1)、乙醛的加成反应: 该反应还属于还原反应(Page164)
我们知道,乙醇氧化得乙醛实质是一个脱氢反应,现在乙醛与氢气加成又得到了乙醇,相当于是醇氧化的逆过程。乙醛的加成发生在C=O键上,这个加成反应同时也是还原反应。有机反应中,通常把有机物分子中加入氢原子或失去氧原子的反应称为还原反应。
C=O双键的加成不如C=C容易,通常情况下C=O双键与溴水、水、HX等很难加成:通常C=O双键加成:H2、HCN C=C双键加成:H2、X2、HX、H2O [讲解:
1、醛基与H2的加成反应,是分子中引入羟基的一种方法。
2、工业上不用该反应来制取乙醇。[设问:那么②处的断裂实际也存在吗? [讲解:实验证明,乙醛确实也能在②处断裂而与O2发生氧化反应。[板书:(2)、乙醛的氧化反应:
[实验验证:采用教师指导,教师和学生共同边实验边讨论的方式进行,由学生亲手实验验证。
有机反应中,通常把有机物分子中加入氧原子或失去氢原子的反应称为氧化反应,如乙醛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①、乙醛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2 CH3CHO + O2 2 CH3COOH ②、银镜反应
[实验:乙醛的银镜反应
银氨溶液:稀AgNO3溶液中滴加稀氨水至沉淀恰好消失。Ag++NH3·H2O = AgOH↓+NH4+ AgOH+2NH3·H2O = [Ag(NH3)2]++OH-+2H2O [Ag(NH3)2]+-银氨络(合)离子
CH3CHO + 2Ag(NH3)2OH CH3COONH4 + 2Ag↓+ 3NH3 + H2O
CH3CHO + 2[Ag(NH3)2]+ + 2OH CH3COO-+ NH4+ + 2Ag↓+ 3NH3 + H2O CH3CHO +2 Ag(NH3)2OH CH3COONH4+2Ag↓+3NH3+H2O 氧化产物是铵盐不是羧酸
工业上是用含醛基的物质——葡萄糖来把银镀在保温瓶胆上的
a、做银镜反应的试管要洁净
b、往AgNO3溶液中逐滴滴加氨水直至沉淀恰好消失
c、实验条件是水浴加热,不能直接煮沸,加热时静置试管
[板书:CH3CHO + 2Ag(NH3)2OH → CH3COONH4 + 2Ag↓ + 3NH3 + H2O 弱氧化剂银镜
③、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反应 费林反应 [实验:乙醛与新制Cu(OH)2溶液的反应。[板书:Cu2+ + OH— == Cu(OH)2↓
CH3CHO + 2 Cu(OH)2 CH3COOH + Cu2O↓ +2H2O 弱氧化剂红色
[讲解:
1、上述两个反应均可用来鉴定醛基的存在。
2、氧化产物是羧酸,该反应原理可用于医院检查糖尿病。
[讨论:银氨溶液、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均为弱氧化剂,如果向乙醛溶液中滴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或溴水会有什么现象?
将少量Br2水滴入乙醛溶液中(注意是发生氧化反应而不是加成反应)[板书:
三、乙醛的工业制法
1、乙炔水化法:
2、乙烯氧化法
III.知识点延伸 [板书:
四、醛类
[引入:还有一种常见的物质,叫甲醛,结构式为,它也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也还能发生氧化反应,与乙醛性质很相似,你们想这是为什么呢?
然后引导学生比较甲醛与乙醛的结构的相似性,得出结论。我们把这类物质叫“醛类”。[讨论:你们能根据同系物的知识,写出甲醛、乙醛后面的几个醛类物质吗?并进而写出它们的通式吗?
[学生板演:写出HCHO、CH3CHO、CH3CH2CHO、CH3CH2CH2CHO、„„ 通式为CnH2n+1CHO或CnH2nO
1、定义:由烃基或氢与醛基相连而构成的化合物
2、饱和一元醛的通式:CnH2n+1CHO或CnH2nO
3、甲醛:(福尔马林:35—40%的甲醛水溶液)
(1)、甲醛的结构特点:
甲醛的分子式CH2O,结构简式HCHO,结构式
分析:从结构上看甲醛是H原子与-CHO直接相连,没有烃基。结构很特别,与羰基相连的 3 两个H原子在性质上没有区别,受羰基的影响,两个H原子都非常活泼。甲醛中有2个活泼氢可被氧化。(2)、甲醛的物理性质
甲醛又叫蚁醛是一种无色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
福尔马林是质量分数含35%~40%的甲醛水溶液。甲醛的水溶液具有杀菌和防腐能力,是一种良好的杀菌剂。(3)、甲醛的化学性质 a、与氢气加成
HCHO+H2→CH3OH b、银镜反应
HCHO+2[Ag(NH3)2]++2OH-→HCOO-+NH4++2Ag↓+3NH3+H2O=反应产物HCOO-中仍含有-CHO,可进一步与银氨溶液反应。c、与新制得的氢氧化铜溶液反应
HCHO+2Cu(OH)2→HCOOH+Cu2O↓+2H2O d、与苯酚发生缩聚反应
[注意](1)反应机理是酚脱去邻位上的两个氢原子,醛脱氧生成水。
(2)缩聚反应:单体间相互反应而生成高分子化合物,同时还生成(如水、氨等分子)的反应。
IV.知识点回归
[小结:
1、醛类物质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及较弱的氧化性。
2、醛基是乙醛的官能团,也是醛类的官能团。
3、醛类物质在有机合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V.知识点检测
[作业:Page166习题。
[研究性实验:用葡萄糖代替乙醛做与新制Cu(OH)2反应的实验。该实验的结果可说明什么?
[板书设计
一、乙醛的结构式: 简式CH3CHO
二、乙醛的性质:
1、乙醛的物理性质
2、乙醛的化学性质: a、乙醛的加成反应: b、乙醛的氧化反应:
CH3CHO + 2Ag(NH3)2OH → CH3COONH4 + 2Ag↓ + 3NH3 + H2O 弱氧化剂银镜
Cu2+ + OH— == Cu(OH)2↓
CH3CHO + 2 Cu(OH)2 CH3COOH + Cu2O↓ +2H2O 弱氧化剂红色
三、.饱和一元醛的分子通式为CnH2n+1CHO或CnH2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