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九珠速算汇报课1
国培老师听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复习及熟练掌握55以内直加直减——听数拔珠,看数拨珠,听数空拨珠,看数空拨珠,教学准备:PPT及一组数字,大小算盘 教学过程:
一,导入:小朋友,让我们一起为我们的好朋友——小算盘唱支歌吧。《小小算盘》导入。二 拨珠练习:
师:小算盘呀拿出来,桌子上边摆一摆。
幼:小手小手变变变,变出九珠小算盘,轻轻拿,轻轻放,我把绿珠朝上放,清盘,放好,手放好。1,听数字拨珠:(1)听叫声
(2)听词组(54把小椅子,32只花蝴蝶等等)
2,看数字拨珠:出示一组数字,老师用小棍点到快速离开,请幼儿拨出来,锻炼手眼脑结合能力。
3,听数拨珠:连加连减练习(请一名幼儿到前边演示)4,看数拨珠:游戏《火车几点开》 老师老师出示题卡,请一列幼儿当火车。师:小朋友告诉我,这列火车几点开?(54-33)幼:王老师告诉你,这列火车X点开。(21点)
师:小算盘呀收起来,书包里边放一放。
幼:小手小手变变变,变回九珠小算盘,轻轻拿,轻轻放,我把算盘包里放,放好,坐好,我坐好 三,空拨珠练习:
游戏:村长打来电话,小羊们被灰太狼抓走了,经过多方打探得知,灰太狼最害怕鞭炮声,但这个鞭炮用火点不着,只有说对鞭炮上的算式结果才能点燃它(看数空拨珠)。当鞭炮声把灰太狼彻底吓倒时,小羊才会被营救出来,孩子们你们想不想去救呢?好。游戏开始前先选一名小裁判到前边来拨珠验证,当小朋友在下边报出答案,小裁判要用小算盘验证一下,正确时,说:“对”其他小朋友大声发出“嘭,啪”的声音。表明鞭炮被点燃,错误时,说“错”其他小朋友发出“嗤…”的声音,表明这是个哑炮。连续的鞭炮声还没有把灰太狼吓倒怎么办,对了,后边听课的老师那里还有题,我们请他们读给我们听一听,我们一起算算,并继续点燃鞭炮好不好(听数空拨珠)。最后出示灰太狼被彻底吓倒的图片,营救成功
四,延伸:小羊们受了一场惊吓,我们一起用好听的歌声来安慰一下它们,《小手小手真奇妙》结束。
第二篇:九珠速算汇报课2
国培老师听课教案
(二)教学目标:让幼儿清晰加减法的意义并能简单运用。教学准备:大小算盘及图片若干 教学过程:
一,儿歌《猴子吃香蕉》引入。二,1,用提问的形式引起幼儿注意
师:儿歌中唱到有三只猴子爬到树上吃香蕉,又有一只猴子跑来,现在是几只,哪位小朋友能用一个算式的形式把这句话表示出来呢?谁能用九珠小算盘把算式计算出来呢?再听老师说句话:五只猴子在树上荡秋千,嘲笑鳄鱼被水淹,鳄鱼来了,鳄鱼来了,嗷——。现在哪位小朋友能用一个算式的形式把这句话表示出来?在九珠小算盘上如何拨出来呢?
2,看图编应用题并计算练习:
老师出示多幅图片,请幼儿编题并计算。三,游戏《破解电话号码》
出示图片——火警,匪警,急救,交通事故,请幼儿说出它的电话号码。在羊村也有一张这样的电话号码示意图,当发生紧急情况时,大家能及时对照示意图打电话求助。可是有一天早晨醒来,大家发现示意图变成这个样子(电话号码变成算式)原来是灰太狼夜晚来到羊村,破坏了示意图,现在村长又打电话来求助,想请我们蕾二班的小朋友破解电话号码,让它恢复原来的模样,你们想不想帮助村长呀?一起看数空拨珠。
四,歌曲《小手小手拍拍拍》结束。
第三篇:珠心速算
珠心速算
幼儿智能珠心算教学教案(四个月)版图目录
(第一期)
一、认算盘、学姿势
1---1 :森林幼儿园;
1---2 :珠姐姐、珠弟弟卡通图;
1---3 :1~5珠像图。
2---1 :6~9的数字卡; 作业 :练习1~4
二、拨珠6~10 作业 :练习5~7 三、一位数直加 作业 :练习8~10
四、1---2位数直加 4---2 :1~99珠像图 ; 作业:练习11~14
五、2---3位数直加 作业:练习15~17
六、凑数概念
6---1 :鸵鸟下蛋; 作业:练习18~20
七、1---2位数满五加 作业:练习21~24 八、二位数满五加
8---1 :小狗妈妈买面粉; 作业:练习25~27
九、补数概念
9---1 :收白菜; 作业:练习28~30
十、1---2位数进位加 作业 :练习31~34
第一讲
认识算盘
学姿势
目的: 认识算盘各部分的名称、学会打算盘姿势; 内容:
1、认识算盘各部分名称;
2、会正确拨珠姿势;
3、学会拨1、2、3、4、5。难点:珠姐姐与珠弟弟的意义。
准备:大算盘一个;珠姐、弟的卡通图、1、2、3、4、5珠像图;《森林幼儿园》 过程:
一、认识算盘
10---1 :拔萝卜
7---1 :猪八戒吃西瓜; 5---1 :小熊过桥; 4---1 :谁的水果多;
3---1 :摘苹果;
3---2 :1~49珠像图 2---2 :1~10珠像图。
1、发算盘;师生自我介绍;
2、引出算盘,介绍算盘的作用;
3、引出《森林幼儿园》,通过故事,向幼儿介绍房子的结构,认识珠姐姐珠弟弟,并了解其意义;
4、《森林幼儿园》与老师的大算盘比较,引出框、梁、档、珠,强调珠姐弟的 意义;
5、儿歌《认识算盘》“一把算盘四边框``````````”,并让幼儿在小算盘找框、梁、档、珠;
6、教幼儿认识个位点和个位档。
让幼儿上厕所,休息,手指操(手指变变变)
二、打算盘的姿势
表演交警动作引出主题——打算盘也有正确的姿势,姿势正确了打算盘才会又快又好
1、盘的位置(算盘放在桌子的中间,距离桌沿一拳头远。)
2、身体姿势:(有动作);练习:可用角色游戏(司令与士兵);教儿歌(打算盘,并不难````````)
三、练习拨1——5 单拨数 1、1——4的指法:右手放在个位档,左手放一旁,右手大拇指拨入1,食指拨去 1、2、3、4拨入拨去同1的指法,边教边让幼儿跟着练习。可练习听拨、说拨,老师巡视检查。2、5的指法:右手食指拨入,拨去。连拨数
3、游戏:打机关枪“啪、啪、啪。”(注意4变5的指法)
4、出珠像图,并认识,注意区分1和5。作业:练习1——4。
第二讲
6~10的拨法 目标:学会6~10
的拨法 内容:
1、复习上一讲的内容;
2、学习6~10的拨法; 3、1~10的珠译数。难点: 1、9变10的指法;
2、掌握合拨、分拨
3、区别1、5;
2、6;
3、7;
4、8;
9、10珠像图。准备: 6~10数字卡; 1~10珠译数卡片。
过程:
一、复习
1、熟悉算盘:算盘的组成,珠姐弟的意义;
2、打算盘的姿势:听口令练习三次;
3、拨1——5
二、学习6~10的拨法
1、学习拨入6、7、8、9
用5引出6,演示:6的拨法,强调合拨、分拨的指法。练习:拨入6,拨去6 用数字卡引出7、8、9,指法同6
2、练习拨6、7、8、9,听拨,看拨;
3、儿歌:(上一下一就是6,``````)4、6~9的连拨
5、认识0
上厕所,休息,手指操(复习)
三、学习10的拨法
1、认识10,一根油条加一个鸡蛋是10;
2、盘上拨10;(认识十位档,强调左右手的位置),拨入10,拨去10;
3、幼儿拨10;
4、学习9变10的拨法,指法:右手分拨9,左手进1。练习:游戏:打十响机关枪 珠译数,数译珠,试用空拨盘拨珠
作业:练习5—7
第三讲
一位数的直加
目标:学会拨珠1~49,一位数的直加 内容:
1、学习拨珠1~49;
2、一位数的直加。难点:小数加大数 准备:
1、《摘苹果》 2、49以内的珠译数卡片; 过程:
一、学习拨珠1~49
1、复习拨珠1—10;
2、写出11、15等数让幼儿认,引出11—49。
3、认数,数数;幼儿念,老师拨,到14停住,注意14到15的指法变化;到19注 意20的变化,直到49。
4、练习拨珠1—49。(听拨,看拨)休息,上厕所,手指操(一个手指点点``````)二、一位数的直加
1、加法:加法就是增加、越来越多了。
2、“+”号的意义:医院、医生的标志;和数字放在一起,就表示加法,增加了、越来越多了。
3、举例:1+1(加小数)(注意用竖式),幼儿练习;
4、举例:1+6(加大数),幼儿练习
三、游戏:小红摘苹果
四、珠译数,数译数
五、空拨盘练习作业:练习8—10
第四讲
1~2位数的直加 目标:学会1~2位数的直加 内容:
1、拨珠49~100 2、1~2位数直加 难点:
数位对齐的理解 准备:
1、《谁的水果多》 2、50~100的珠像图 过程:
一、学习拨珠49~100(强调99变100的指法)
二、游戏:《小白兔的耳朵》(主要是要求幼儿掌握左右手拨珠的分工)
上厕所,休息,手指操(复习、弹水)
三、两位数加一位数的直加
1、举例:11+3,(强调数位对齐),幼儿练习;
2、举例:3+11,幼儿练习
四、游戏:谁的水果多
五、心算练习
1、珠译数,数译数
2、空拨盘练习:2+5 21+2 6+3
3、看盘心算练习:1+7 6+3 2+2
作业:11~14
第五讲
2~3位数的直加 目的:学会2~3位数的直加 内容:
1、定数1的练习;
2、三位数的拨法; 3、2~3位数的直加
难点:数位对齐,高位加起的理解 准备:《小熊过桥》 过程: 一、一二位数分得直加
1、打定数1的练习,定时30秒
2、复习两位数加一位数(34+5教师打,故意打错得数为84,请幼儿指出)
3、练习:23+5
22+55
46+3
96+3
82+6
4、学习两位数的直加,5、举例:22+55 强调数对齐,高位加起。幼儿练习:11+73
53+45
28+51 二、三位数的拨法:
1、提问:111,只有两只手,三位数怎么拨呢?(幼儿讨论)
2、认识百位档,左右手分别放在百位档与十位档,同时拨入1,然后右手在个位档 拨入1。
3、练习:123
768
444
962
743
休息,上厕所,手指操(大拇指是爸爸``````)三、三位数的直加
1、举例:22+11引出222+111 指法:数位对起,高位加起,左右手同时在百位档和十位档加2,然后,右手在个位档再加2,够加直加。
2、练习:151+333
329+120
456+543 特例:104+250
350+108
四、游戏:《小熊过桥》
五、心算:
1、进行珠译数训练
2、空拨盘:例:12+5
3+16
3、看盘心算:例:11+6
5+12
4、心算:例:5+11
4+5 作业:练习15~17
第六讲
凑数概念
目的:掌握凑数概念;学习2~3位数不齐头加 内容:
1、凑数概念;
2、凑数游戏;
3、不齐头加 准备:《鸵鸟下蛋》
过程:
一、打定数1,30秒,记数
二、复习三位数的直加 三、三位数的不齐头加
1、由三位数223+265引出223+65
2、老师演示:数位对齐,高位加起,左右手分别在十位与个位加6、5
3、幼儿练习:305+24
345+54
21+678
四、凑数:
1、用游戏介绍凑数
“那小朋友会算这么多题,老师再出道简单的,看看谁能算出来,“4+3”由此引出凑数。什么叫凑数?两个数合起来是5,那么这两个数就互为凑数。游戏:《鸵鸟下蛋》,由故事引出凑数对:1-4
2-3
3-2
4-1
休息,上厕所,手指操(复习)
2、用儿歌记忆凑数(1、2、3、4互凑数``````)
3、游戏:找朋友
4、打凑数电话
14233241
五、心算:
1、进行珠译数练习
2、空拨盘算:65+3
30+15
111+222
3、看盘心算:12+6
5+13
51+23
4、心算:2+7
10+5
33+55
作业:练习18~20
第四篇:珠心速算活动总结
第一学期
在幼儿园中开发幼儿智力的方法和途径很多。本学期,我们在开展全语言、英语等特色课程外,还增添了珠心速算特色课程。“珠心速算”主要是针对3-13岁儿童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开发幼儿左右大脑的潜能,进一步开发幼儿智力系统和非智力系统的发展。通过学习帮助幼儿多动手、多动脑、促进幼儿潜能发展。让孩子在玩中学习珠心速算,把学习珠心速算当做是一项有趣的游戏活动。通过按照珠算的算理模式,运用大脑中算盘的映象和内化了的拨珠动作进行加、减、乘、除运算。
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幼儿通过珠心算教学活动,促进对於数的理解和培养学习兴趣,并且为以后的小学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我对珠心算教育工作总结如下:
一、教师本身必须有珠心速算的良好素质
为了更好地让幼儿学习珠心速算,首先从自己做起。一开始,我们对珠心速算的认识不了解。在活动开展前,园领导为教师们请来专业老师指导我们。我们学习了珠心速算的基本活动设计与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仍然会遇到许多以往不曾有过的问题,使得我们需要不断研究和探索。园领导为我们安排了每周专家示范课,让我们不断自我学习和自我提高,以满足孩子多求知和掌握技能的愿望。
二、珠心速算全面发展幼儿
在珠心速算活动,由于幼儿要运用到耳听、眼看、口读、手动等动作,所以能较好的培养幼儿的注意力、感知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等因素。教学中,我们非常注重常规教学,每次活动我们都会严格要求幼儿听数拨珠、看数拨珠这些技术训练。经过学习,幼儿无论是听心算还是看算,都能集中注意力,幼儿的注意力越集中,计算的速度就越快。如活动认识指令条,幼儿要通过认真的看,然后读,最后拨珠等常规训学习,才能拨出正确的答案。较好的提高思维里运动速度和准确性。为了让幼儿更喜欢珠心速算,我们还配合故事进行教学,如《小蝌蚪找妈妈》,生动好听的故事情节,充分调动幼儿各器官的运用,激发了幼儿学习兴趣。
三、使幼儿的计算能力提高
珠心速算的主要作用是提高计算能力。经过学习后,幼儿脑袋里已经有了一个小算盘,每次计算幼儿能自觉的使用脑算盘进行运算。现在我们的小朋友已经能用心算进行4以内的4、5笔直加直减。如丁飞宇小朋友,她学了珠心速算后,已经能老师边念算时她边计算,计算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幼儿不但能较快计算,对于三类生来说,还较好地理解了加减运算的数概念。
珠心速算的开展,又让我们的孩子在数学方面有了一定的提高。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会继续研究、探讨更好的教学经验,让幼儿学得更好。
第五篇:九珠数学教案
第二级教案
第一单元
1、复习基础知识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复习九珠的基础知识。
2、通过学习承接上学期和本学期的内容。教学重点:熟悉复习算盘的基础知识。教学准备:九珠大算盘一个
小算盘若干
教学过程:
1、稳定幼儿情绪——唱数1—20.2、复习算盘的各部分名称:
A、教师边用手指边以提问的方式问幼儿算盘的各部分名称。B、请个别幼儿上台当小老师向台下小朋友介绍算盘各部分的名称。
1、幼儿在小算盘上进行听数拨珠的练习。
①、给小朋友们发小算盘,并告诉幼儿要爱护小算盘。
儿歌
小手小手变变变,变出九珠小算盘。轻轻拿,轻轻放,我把绿珠朝上放。
教师检查幼儿坐姿。
(1)教师对坐姿非常到位的幼儿给予肯定和表扬。
(2)教师对坐姿不到位的幼儿给予指导和帮助。
②、进行1—5的听数拨珠练习。
4、幼儿收起小算盘进行听数空拨珠练习。
5、活动结束。
2、按自然数口头数数(略)
注:本课内容为一学期要求幼儿掌握的内容,所以教师可参考第一级教案中的教学方法。当孩子有了唱数的基础后,老师可根据孩子的能力逐步添加数字,例如可以先唱数1—25,熟练后,再唱数1—30,依次进行。
3、认识大小
教学目标:幼儿学会比较物体的大小,能用“大”或“小”来表述物体,体验物体的相对性。
教学准备:各种实物,每种大小各一个、积木大的,小的和幼儿人数相等、大小皮球各半,大小筐各一只。
教学过程:
1、稳定幼儿情绪——复习唱数。
2、比比哪个大,哪个小:
①、逐一出示各种实物,每种大小各一个,教师问:“这是什么?哪个大?哪个小?”
②、再出示大小篮子各一只,请幼儿按大小给实物分类,大的放在大的篮子里,小的放在小篮子里。
3、玩“听口令找积木”的游戏。
发给幼儿积木,每人大小各一块,听教师的口令找积木,如举大的积木,举小的积木,握紧大的积木,捏出小的积木等等。
4、玩“拣花朵”的游戏
①幼儿围在老师周围念儿歌。“小花小花真漂亮,大大小小开满地”念完儿歌后,教师把大小花朵向四周撒去,幼儿分散捡花朵,捡到花朵后说,“我捡到一朵大(或小)花儿。”
②出示大小筐各一只,请幼儿先想一想自己的花朵应放在哪个筐里,然后把自己的花朵放到筐里。
5、操练——幼儿用书第5页。
4、最大和最小
教学目标:
1、创设游戏情景,鼓励幼儿大胆运用感官来感知同一物
体中的“最大”和“最小”。
2、通过学习锻炼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在游戏中体验
学数学的快乐。
教学准备: 背包图片(大中小各一个)、水杯图片(大中小各一张)
幼儿人手一份、自制帽子(各色)、卡卡的一家
教学过程:
1、故事导课——卡卡一家去郊游,初步感知“最大”和“最小”
①、认识卡卡的一家,说说谁是最大的?谁是最小的?
②、游戏“我是卡卡爸爸,我是最大的。”、“我是卡卡,我是最小的。”
2、游戏“给卡卡一家送背包”,在游戏中学习运用“最大”和“最小”进行操作。
①、出示三张背包图片,说说哪个是最大的?哪个是最小的?并让幼儿找一找,说一说。老师示范,引导幼儿边送边学说“最大包送
给卡卡爸爸”、“最小的包送给卡卡”。
游戏:“送包”,提醒幼儿会边送边说一句话。
②、集体验证,帮助幼儿巩固对“最大”和“最小”的认识。
3、游戏“送水杯”。
①、每人三张水杯图片(大中小各一张),请幼儿找找哪一个是最大的?哪一个是最小的?提问:哪一个水杯送给卡卡爸爸?哪一个水杯送给卡卡?并请幼儿将三个水杯排排 队。
②、幼儿操作,提醒孩子能边送边说一句话。
③、集体验证。
4、操练——幼儿用书第6页。
第二单元 1、6的认识
教学目标:
1、认识数字“6”。
2、理解“6”的含义。
教学准备:
大算盘一个、小算盘若干、6顶礼帽的图片、6顶棒球帽的图片。教学过程:
1、稳定幼儿情绪——复习听数空拨珠1、2、3、4、5.2、认识数字6.(1)故事导课——九九虫和蓝莹莹来到了红鲤先生家,红鲤先生最喜欢搜集帽子,我们看看他都搜集了哪些帽子。(2)认识数字6.师:这是什么帽子?(出示6顶礼帽的图片)这是几顶礼帽?在算盘上怎么表示。(等孩子说出答案后,在算盘上演示。)用数字怎么表示?
同样演示6顶棒球帽的图片等。
(3)听数拨珠练习;
A、拨珠儿歌:
儿歌 我有一双小小手,一只左来一只右。
加用拇指向上拨,减用食指向下拨。左手只拨最高位,右手来拨其它位。这样计算不会错!
B、教师报任何数量为6的实物,幼儿在算盘上进行拨“6”练习。注意:让幼儿分别清盘、拨珠。
C、教师说儿歌,幼儿进行听数拨珠。
5、听数空拨珠(心算)。
A、准备工作:
小手小手拍一拍,我把右手伸出来,右手变成小蜗牛。预备(幼儿闭眼)-------开始!
B、教师开始报数量为“6”的任一物品,幼儿在空中进行空拨“6”练习。
6、数字临摹——幼儿用10书页。
2、点数说总数
教学目标:
1、感知6以内的数量,学习手口一致地数,并说出总数。
2、通过幼儿自己的探索、操作,体验6以内的数序。
教学准备: 一只蜜蜂、两只小鸡、三只小狗、四只小猫、五头小猪、六只小鸭的图片。
教学过程:
1.集体活动分别出示6以内的图片6张,引导幼儿观察图片,感知动物的数量,说出动物的总数。
(1)出示小蜜蜂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说说:谁来和我们玩了?有几只?
(2)出示小鸡图片说说:又有谁来了?有几只?请幼儿分别说出总数。
(3)出示小狗图片说说:看看这次是谁来了?有几只?你是怎么知道的?请个别幼儿上来手口一致地逐一点数,说出总数。
(4)出示小猫图片说说:谁知道有几只小猫?教师带领幼儿手口一致地点数,并说出总数。
(5)出示小猪图片说说:谁知道有几头小猪?幼儿手口一致地点数,并说出总数。
(6)出示小鸭图片说说:谁知道有几只小鸭?教师带领幼儿手口一致地点数,并说出总数。最后,引导幼儿观察室内环境,说一说:教师里有什么?数一数他们有多少?
2、操作活动。
数玩具拨算珠。
教师出示玩具(不超过6个)。引导幼儿幼儿点数数量?启发幼儿根据玩具数量拨算珠。
3、幼儿操作——幼儿用书第11页。
4、活动结束——幼儿律动《扭扭屁股,弯弯腰》。
3、序数
教学目标:
1、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让幼儿认识序数第一至第三。
2、发展幼儿思维的逻辑判断能力。
教学准备:数字卡片、小旗人手一套、火车图片(车厢上有小鸡、小鸭和小狗)教学过程:
1、让幼儿学会用第几名的形式来表示不同顺序的运动员是第几名。
A、师:好消息,好消息!海底世界要举行运动会了,小朋友们看看有多少运动员。(出示比赛图片)你是怎么数的?(幼儿自由发挥/从左往右)
B、师:小鱼是第几名?
幼儿回答:第1名。
C、师:小鱼是第一名,我们用数字几表示? 幼儿:数字1。在算盘上用几颗算珠表示?
D、小虾是第几名?(第2座)用数字几来表示?(2)在算盘上用几颗算珠表示?
E、海马是第几名?(第3座)用数字几来表示?(3)在算盘上用几颗算珠表示?
2、用举小旗游戏帮助幼儿巩固序数第一至第三。
A、每个幼儿人手一组小旗。(标有1、2、3的三杆小旗。)B、出示比赛图,指着小动物,让幼儿举出相应的数字。
例如:老师指到小虾,问:小朋友们,小虾是第几名?答:第二名。师:那应该用数字几表示出来?举起你的小旗吧!
3、操练——开火车
出示火车图,问:小鸡在第几节车厢,举起相应的小旗。
4、身体律动结束活动。
1、7的认识
教学目标:
1、认识数字“7”。
2、理解“7”的含义。
教学准备:
大算盘一个、小算盘若干、6顶礼帽的图片、6顶棒球帽的图片。教学过程:
1、稳定幼儿情绪——复习听数空拨珠1、2、3、4、5、6.2、认识数字7.(1)故事导课——九九虫和蓝莹莹来到了豚婆婆家,豚婆婆有个漂亮的水晶球,这个水晶球不仅漂亮而且很神奇,只要豚婆婆念上一句咒语,水晶球里就能显示出你想知道的事情。你们想知道什么?豚婆婆问九九虫和蓝莹莹。我想知道海底的小动物们都在做什么?蓝莹莹抢先回答。于是豚婆婆念动咒语,只见水晶球里出现了一幅幅小动物们嬉戏的场景,我们和蓝莹莹九九虫一起来看看 吧!(2)、认识数字7。
师:这是谁啊?(出示7条金鱼的图片)这是几条金鱼?在算盘上怎么表示。(等孩子说出答案后,在算盘上演示。)用数字怎么表示?
同样演示7只小乌龟的图片等。
(3)听数拨珠练习;
A、拨珠儿歌:
儿歌 我有一双小小手,一只左来一只右。加用拇指向上拨,减用食指向下拨。左手只拨最高位,右手来拨其它位。这样计算不会错!
B、教师报任何数量为7的实物,幼儿在算盘上进行拨“7”练习。注意:让幼儿分别清盘、拨珠。
C、教师说儿歌,幼儿进行听数拨珠。(4)听数空拨珠(心算)。
A、准备工作:
小手小手拍一拍,我把右手伸出来,右手变成小蜗牛。预备(幼儿闭眼)-------开始!
B、教师开始报数量为“7”的任一物品,幼儿在空中进行空拨“7”练习。
3、数字临摹——幼儿用书第16页。
2、比较多少(目测)
教学目标:
1、学习用目测的方法比较物体多少。
2、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教学准备:九九虫图片一张
卡卡图片一张
蛋糕图片10张
小鱼图片10张
积木10块
教学过程:
1、稳定幼儿情绪——复习唱数。
导入:“今天九九虫要和卡卡比赛钓鱼,它们让我们来做裁判比一比谁钓的鱼多?”
2、目测比多少:
A、出示小鱼图片。(分成两组,一组3条,一组7条,三条的放在卡卡图片下方,七条的放在九九虫的图片下方。)“这是卡卡和九九虫钓的鱼,小裁判们,谁钓的鱼多?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导幼儿说出比较的方法!)“我来看看小裁判们说的对不对!”(教师用一一对应的比较方法来验证孩子们目测的结果。)
B、操练——卡卡九九虫吃饭了。(老师把蛋糕图片分两组分别贴在卡卡和九九虫图片下,让孩子们判断谁多谁少?)
卡卡和九九虫做游戏了。(把10块积木分成两组,让幼儿判断多少。)
3、说一说——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的事物来比多少!例如,小朋友们,说一说咱们班老师和小朋友谁多谁少?
4、幼儿操作——幼儿用书第17页。
3、最多和最少(目测)
教学目标:
1、学习用目测的方法比较物体最多和最少。
2、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教学准备:大象图片一张
蚂蚁图片一张
兔子图片一张
蛋糕图片三张(三张图片上的蛋糕数量分别是7、4、1)
苹果图片三张(三张图片上的苹果数量分别是6、4、2)
香蕉图片三张(三张图片上的香蕉数量分别是7、3、1)
教学过程:
1、2、稳定幼儿情绪——手指操
情景导入——我的餐厅开张了。小朋友们,我的餐厅开张了,看,来了三位客人,我们看看都是谁?(出示大象、小兔、蚂蚁)大象伯伯说,给我最多的食物快点快点快点。小蚂蚁说,给我最少的食物快点快点快点。诶呀呀呀,这可把我急坏了,我怎么知道哪个最多哪个最少?小朋友们你们来帮帮我吧!
3、目测最多和最少:
(1)、出示蛋糕图片,请小朋友说一说哪个最多,哪个最少?并说出为什么?
(2)、出示苹果图片,请一名小朋友把最少的苹果送给小蚂蚁,把最多的苹果送给大象伯伯哦,剩下的送给小兔子。(3)、同样的方法,请孩子们送出香蕉。
4、操练——幼儿用书第18页。
第四单元 1、8的认识
教学目标:
1、认识数字“8”。
2、理解“8”的含义。
教学准备:大算盘一个、小算盘若干、8本书的图片、8支笔的图片。教学过程:
1、稳定幼儿情绪——复习7以内数的听数空拨珠。
2、认识数字8.(1)故事导课——九九虫和蓝莹莹来到了蟹博士的家,蟹博士特别爱做实验,所以他有许多的书和实验器材,我们一起来蟹博士家看看吧!(2)认识数字8.师:看我们在蟹博士的书柜上发现了什么?(出示8本书的图片)这是几本书?在算盘上怎么表示。(等孩子说出答案后,在算盘上演示。)用数字怎么表示?
同样演示8支笔的图片等。
(3)听数拨珠练习;A、拨珠儿歌:
儿歌 我有一双小小手,一只左来一只右。加用拇指向上拨,减用食指向下拨。左手只拨最高位,右手来拨其它位。这样计算不会错!
B、教师报任何数量为8的实物,幼儿在算盘上进行拨“8”练习。注意:让幼儿分别清盘、拨珠。
C、教师说儿歌,幼儿进行听数拨珠。(4)听数空拨珠(心算)。
A、准备工作:
小手小手拍一拍,我把右手伸出来,右手变成小蜗牛。预备(幼儿闭眼)-------开始!
B、教师开始报数量为“8”的任一物品,幼儿在空中进行空拨“8”练习。
3、数字临摹——幼儿用书第22页。
2、比较长短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短;通过操作学会一般比较物体长短的方法;知道长和短是比较出来的。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准备:两支不同颜色、不同长度的铅笔。两把颜色不同、长度不同的尺子。长短不同的
多组物体。
教学过程:
1、感知物体有长、有短;引导观察
谈话:每组桌子上有两个纸袋,你们想知道里面装什么东西吗?两个人一袋把它们倒出来看一看,有什么?(两只支铅笔,一支是红色,一支是白色;两把尺子,一把是白色,一把是蓝色;)
2、比较长、短;
(1).提问:两只铅笔一样吗?哪里不一样?(引出长短不一样)哪根长?为什么?
(2)、验证——学习比较长短的方法;
A把学具横着平放在桌面上,一头儿对齐或竖着戳在桌面上,比出物体的长短。
B两头儿都不对齐。从而比出物体的长、短。
我们不管把铅笔竖着戳在桌面上或手上,还是把尺子平放在桌面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一般把要比的几个物体一端对齐。C出示铅笔图,引导学生说出谁比谁长,谁比谁短。
3、练习——发给幼儿每人一组长短不同的物体,让幼儿动手比一比、说一说。
4、巩固反馈——幼儿用书第23页。
3、最长和最短
教学目标:
1、比较长短差别明显的3~4个物体,按从长到短活从短到长的顺序排列。
2、愿意大胆描述自己的排列顺序。教学准备:幼儿每人3~4根吸管 教学过程:
1、稳定幼儿情绪——复习唱数。
2、引导幼儿复习比较长短
引导幼儿比一比、找一找,分别找出其中最长、最短、比较长的吸管。
3、按长短排序
(1)、鼓励幼儿自由探索:为3根吸管排序。
(2)、引导幼儿描述排序顺序:从长到短或从短到长。
(3)、再增添一根吸管,引导幼儿再次排序。
4、活动延伸:
1、画面条:投放绘画纸、水彩笔,引导幼儿在一组线条中添画一条最长、最短或比较长的线条。
2、操作——幼儿用书第24页.第五单元 1、9的认识
教学目标:
1、认识数字“9”。
2、理解“9”的含义。
教学准备:大算盘一个、小算盘若干、9个海螺的图片、9个贝壳的图片。
教学过程:
1、稳定幼儿情绪——复习8以内数的听数空拨珠。
2、认识数字9.(1)故事导课——九九虫和蓝莹莹来到了章鱼船长家,章鱼船长家里有很多的小贝壳和小海螺在做游戏,我们一起看看有多少海螺和贝壳吧!(2)认识数字9.师:这就是在章鱼船长家做游戏的小海螺。(出示9个海螺的图片)
这是几个海螺?在算盘上怎么表示。(等孩子说出答案后,在算盘上演示。)用数字怎么表示?
同样演示9个贝壳的图片等。
(3)听数拨珠练习;A、拨珠儿歌:
儿歌 我有一双小小手,一只左来一只右。加用拇指向上拨,减用食指向下拨。左手只拨最高位,右手来拨其它位。这样计算不会错!
B、教师报任何数量为9的实物,幼儿在算盘上进行拨“9”练习。注意:让幼儿分别清盘、拨珠。
C、教师说儿歌,幼儿进行听数拨珠。(4)听数空拨珠(心算)。
A、准备工作:
小手小手拍一拍,我把右手伸出来,右手变成小蜗牛。预备(幼儿闭眼)-------开始!
B、教师开始报数量为“9”的任一物品,幼儿在空中进行空拨“9”练习。
3、数字临摹——幼儿用28书页。
2、认识椭圆形
教学目标:
1、通过情景游戏,引导幼儿正确区分长方形、三角形、圆形、椭圆形,感知圆形与椭圆形之间的区别。
2、发展幼儿动手操作及分析判断能力。
3、培养幼儿团结合作的精神。
教学准备:椭圆形“车票”、几何图形卡片若干、大纸箱自制“小路”、设置的“猫妈妈的家”;各种形状的点心、水果等。
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活动——猫妈妈要请客,我们要去兔妈妈家需要坐车去,不过坐车可要买车票,什么样的车票呢?是椭圆形的车票。(出示椭圆形)认识椭圆形。
2、铺“小路”
(1)、出示“小路”,引导幼儿发现问题
(2)、幼儿自由操作,铺小路
A、引导解决小路上出现的两个图形组合的土坑。
B、发现并认识椭圆形,感知椭圆与圆形的区别。
C、小结、感受成功的快乐。
3、利用“猫妈妈请客”,进一步感知巩固三角形、长方形、圆形、椭圆形
(1)、“吃点心”来复习对几何图形的认知
(2)、帮“猫妈妈”喂“小猫”,正确区分几种几何图形。
(3)、师、幼共同检查喂小猫吃的点心是否正确。活动结束——告别猫妈妈,结束活动。
4、幼儿操作——幼儿用书第29页。
3、认识图形
(二)教学目标 1、加深对圆形、椭圆形、三角形、长方形的认识,能正确说出名称。
2、在此基础上对半圆形有初步的了解。
3、愿意与同伴分享食品,体验共同品尝的快乐。
教学准备 :图形卡片各
一、插有标记图的盘子四个、各种图形食品、小猫图片等
教学过程
1、情景故事导课——昨天猫妈妈请我们去做客,今天我们请猫妈妈来做客好不好?
2、认识半圆形。
我们去猫妈妈家坐车用的是什么形状的车票?(出示椭圆形。)今天猫妈妈也是坐车来的,我们来看看它用的是什么形状的车票?(出示半圆形,并用小猫的声音介绍,从而让幼儿认识半圆形。)
3、复习图形
“今天还有许多的图形宝宝来和我们做游戏,他们是谁啊?”(教师逐一出示各种图形,幼儿跟它们打招呼)
“你们知道这些图形宝宝爱藏在哪里吗?”(幼儿自由讲述)
①、感知食品形状的多种多样。
a.“图形宝宝除了喜欢藏在xx地方,还喜欢藏在哪里?”(启发幼儿说出藏在食品里)
b.出示一个桔子
提问:“桔子里藏有哪些图形宝宝呢?”
“还有哪些食品里藏有什么形状的图形宝宝?我们一起去看看”(幼儿边看边讲述)②、排排队,做游戏
a.出示贴有标记的盘子
b.请小朋友看着标记帮图形食品来分分家,并说说你把什么食品放
在什么标记的家里了。
4、第六单元
1、按规律排序
教学目标:1.学习按一定规律给四种不同的物体进行“二”向系列。
2.发展幼儿观察、推理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准备:磁性教具水果(四种)各2个、小猫
小狗
小熊
小猴
子
图片各一张 塑料小动物每人四个。
教学过程:
1.幼儿做律动,稳定幼儿的情绪。
2.故事导课-----森林运动会了,小猫小狗,小熊,小猴子进行赛跑,结果小狗第一名,小猫第二名猴子第三名,小熊第四名,小朋友们现在运动会评委请他们四个按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第四名的顺序排队,该如何排呢?谁是第一名?(引导幼儿说一说)3.请个别幼儿上台动手排一排.给小动物发水果,第一名发桃子,第二名发苹果,第三名发香蕉第四名发葡萄.请小朋友们说一说四种水鬼该如何排序,并请个别幼儿上幼儿操作——幼儿用书第30页。
台操作.4、老师示范按长短高矮多少进行排序.幼儿动手,按老师要求进行排序.5、引导幼儿操作幼儿用书中的有关排序内容。
2、找规律(循环排序)
教学目标:
1、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2、学习简单的循环排序的方法
3、寻求排序的规律、发展幼儿观察、比较、判断、推理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有关排序的挂图、动物、图形、水果、日用品的卡片多种。教学过程:
1、稳定幼儿情绪——复习1—9的听数空拨珠。
2、教师引导幼儿发现各种不同的排序方法:
A、小动物(动物的排序实列图示)也来排队了,看看他们怎么排的?你能发现什么?(此处巩固排序。A-B-A-B;AB-AB ;
ABB-ABB-ABB)请几名幼儿回答老师的问题。B、再出示图形的排序实列三幅
让幼儿说出它们排列的规律。
3、引导幼儿再次尝试,探索创造出不同的排序方法
幼儿分组操作,分给幼儿不同的材料,让幼儿自己排一排,创造不同的排序方法。
A、幼儿操作时,教师巡视,给与指导。鼓励幼儿拼出于别人不一样的。可以横排,可不可以竖排?能不能交叉着排?试试看。B、有选择的请各组代表来讲讲自己是如何拼摆的?将拚插的积木、数块、展示给大家。引导、鼓励幼儿大胆地说。
4、完成幼儿用书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