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5号文库

大班分享阅读:《聪明的小鸡》

大班分享阅读:《聪明的小鸡》



第一篇:大班分享阅读:《聪明的小鸡》

大班分享阅读:《聪明的小鸡》

活动目标

1、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能大胆的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讲述,并尝试续编故事。

2、在生活中遇到危险时,能设法保护自己。

活动准备

《聪明的小鸡》PPT、故事结构图表、音乐

活动过程

一、阅读大书,复习巩固。

1、教师和幼儿一起通过PPT复习《聪明的小鸡》。

2、引导幼儿加上动作和表情,自己阅读大书。

二、梳理结构,理清思路。

1、小朋友,谁能告诉老师:小鸡今天一共经历了几件事?

2、出示故事结构图,帮助幼儿梳理结构。

三、教师总结提升。

1、小鸡和狐狸的比赛谁赢了?可结果呢?

2、教师小结:小鸡有幸逃脱了,狐狸失败了,可狡猾的狐狸会不会甘心呢?接下来狐狸又会做什么呢?

三、创设问题情境,续编故事。(音乐)

1、原来狐狸逃走后,非常不服气,就又想了个办法,回来找小鸡报仇了。如果你们是狐狸给怎么办?

2、如果你们是小鸡该怎么应对?

3、谁能把狐狸的主意和小鸡的对策编成一个故事讲一讲?

4、教师提升:为什么这个故事叫做《聪明的小鸡》呢?小鸡提出比赛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四、迁移生活,移情教育。

1、在生活中会有很多我们意想不到的危险,比如:你自己在家时有陌生人敲门怎么办?你和爸爸妈妈逛街时走丢了怎么办?你在游乐场玩时,有个阿姨给你好吃的东西,你该不该接受?

2、教师小结:虽然我们很弱,但是遇到危险时,我们要像聪明的小鸡一样学会保护自己,做个聪明的孩子。

第二篇:聪明的小鸡

聪明的小鸡

在一个美丽的村庄,有一只可爱的小鸡。那只小鸡今年两岁,它是只母鸡。但它并不像其他母鸡一样,它有漂亮的、五彩缤纷的尾巴,它有一双大大的、明亮的眼睛,而且它能听懂所有动物包括人说的话。

一天,这只小鸡去找它的好朋友小鸭,发现小鸭并不在家,小鸡很奇怪,但它又想:“有可能小鸭去游泳了”,小鸡没有去找小鸭就回去了。因为它想:“小鸭非常听它主人的话,是不会走丢的”。

第二天,小鸡又去找小鸭子,可还是找不到。小鸡开始担心小鸭了。它下定决心去找小鸭。

第三天的凌晨三点,小鸡带上火把以防小鸭是被狼抓走了,小鸡还带上迷蛇笛以防小鸭被蛇带走。小鸡把准备好的手电筒、火把、迷蛇笛装到它的双肩背包里之后,就马上出发去找小鸭了。

小鸡先走出村庄,走到距村庄约两三里路外的蛇窝旁边,拿出迷蛇笛,吹出能把蛇迷到的曲子,一只只蛇从窝里钻出来,一动不动的,小鸡趁蛇还是晕乎乎的时候,赶紧到蛇窝里去找小鸭,可小鸭不在蛇窝里。小鸡心想:“小鸭不在这儿,就肯定在狼那里”。小鸡又跑到狼窝旁,拿出火把,用打火石把火把点燃,就进去了,刚好狼不在家,小鸡看见了被绑住的小鸭,就在小鸡要带小鸭出狼窝的时候,突然狼回来了,它们俩吓坏了。可谁知道在这关键时刻,有个猎人刚好从这儿路过,把狼给抓住了。小鸡带着小鸭悄悄的逃回了村庄。

从此以后,小鸡和小鸭都懂了不要到处乱跑,并且快乐的生活在那个美丽的小村庄里。

第三篇:大班分享阅读《聪明的小鸡》教学反思

针对本次开展的教学活动,我进行了下反思。《聪明的小鸡》是一个故事读本,情节生动有趣,满足了幼儿的求知欲。对大班小朋友来说是一个既有亲切感又有挑战性的读本,画面里的信息远远超过了文字所要表达的信息。活动的一开始,我设计了和幼儿一起去开心农场的场景深深地吸引了孩子们参与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幼儿对活动的兴趣。而整个活动我积极的投入其中和孩子们一起开心的玩、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图画信息,仔细的倾听幼儿的表述,及时的回应幼儿,由于第一阶段的活动容易枯燥,因此我在活动中不时的增添趣味性,呈现了一个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

1、创设宽松的语言环境,让幼儿大胆想象猜测

在活动中,我所设计的每个提问都给孩子们提供了想象猜测的空间,如:小鸡和狐狸的性格是什么样的?当小鸡遇到狐狸时会发生什么事情?小鸡和狐狸会比什么呢?最后小鸡用什么聪明的办法战胜了狐狸?每个问题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孩子们的回答更是出其不意,有的说:小鸡和狐狸比跳舞、小鸡和狐狸比打架,还有的说:“小鸡和狐狸比聪明。”当孩子们得到我积极的应答后对活动的兴趣就更高了。

2、把握好重难点,抓住教育契机

整个活动活动重点的把握较好。幼儿不仅能用动作来表现,还能通声音、表情来表现小鸡和狐狸的比赛场景。在观察狐狸和小鸡比赛跳高时玉玉小朋友认为狐狸会赢,虽然只有他一个人这么认为,可我没有忽略他的想法,而是提出我和他来扮演狐狸小鸡进行跳高比赛,让故事的情节真实化帮助幼儿了解高大的动物比矮小的动物跳得高。这个活动的小插曲不仅起到了教育的作用,更让我的活动充满趣味性,拉近我和孩子们之间的距离,一举两得。

不足之处:

活动一开始我和幼儿分析了主人公的性格特征,狐狸高大狡猾和小鸡小小可爱,如果能够将这个性格特征衔接到接下来的猜图环节中,我想幼儿就能更好的了解狐狸赢的原因。其次我忽略了小结:为什么小鸡最后能战胜狐狸?延伸到生活中如:幼儿遇到困难、危险以及突发状况时,能想办法应对。活动难点突破还不够。

第四篇:聪明的小鸡 教案

聪明的小鸡

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用标记来表示相邻两个图形的差异个数。

2、引导幼儿学习按标记表示的差异个数找图形。

3、培养幼儿分析、综合和解决总是的能力。

教学准备:

1、录音机、磁带2、60—70CM长的绳子若干根

3、小鸡衣服若干件、老鹰衣服一件

4、小鸡笼2只

5、鸡妈妈胸饰一只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引起幼儿的兴趣和情绪

1、T:看,你们穿上衣服后都变成了谁?我变成了谁?我们来玩个《老鹰抓小鸡》的游戏,好吗?

2、介绍游戏规则,教师与幼儿玩游戏,并在游戏的过程中教师抓住四只小鸡。(放音乐与幼儿游戏)

二、引导幼儿用标记来表示图形差异的个数

1、引导幼儿观察图形

T:你们看,我一共抓住了几只小鸡?现在我要用绳子把它们绑起来。(两只小鸡辶间绑上一根绳子,另外两只小鸡辶间绑上两根绳子)

提问:小鸡们,请你们动动脑筋想想看,为什么这两只小鸡辶间我只绑了一根绳子?而这两只小鸡辶间我却绑了两根绳子呢?

2、引导幼儿认识绳子是用来表示图形差异个数的标记

T:我们来看这两只小鸡,它们有什么地方不同?(区别只有一个地方不同的两个图形)因为它们辶间只有一个地方不同,所以我就绑了一根绳子。

T:我们来看这两只小鸡,它们有什么地方不同?(区别有两个地方不同的图形)因为它们辶间有两个地方不同,所以我绑了两根绳子。

T:两个图形辶间要是只有一个地方不同,就用几根绳子来表示?有两个地方不文档仅供参考

同呢?三个呢?(找出三个地方不同的图形请幼儿区别)

提问:请你们想一想,这两只小鸡辶间应该绑几根绳子?

3、幼儿操作

T:现在我们来玩个游戏,请你找一只和你有不同地方的小鸡抱在一块儿,可以大小不同、方向不同、颜色不同。请你仔细看一下,你和你的好朋友辶间有几个地方不同,需要用几根绳子来表示?自己可以去拿绳子,把你和你的好朋友绑在一块儿。

3、教师巡指并讲评。

三、引导幼儿学习按标记表示的差异个数来找图形

1、学习按标记表示的差别数目找图形。

A、通过和鸡妈妈的对话,出示3只做好标记的小鸡。

B、教师和幼儿分别替3只鸭宝宝找朋友。

2、幼儿操作,教师巡指。

四、结束部分

带好找到的朋友跳舞离开教室。

7的组成(数学)

活动目标

1、通过尝试,操作学具,让幼儿杆子将7分成两份,有6种分法,并作记录。

2、通过讨论、分析,理解一个数分成两个部分,如一个不风增加1,另一个部分就要减少1。

活动准备

塑料小鸭学具人手42只。

活动过程

一、复习6的组成

玩“碰球游戏”,出现数咔,师问:这数是几?答“6”。师:今天玩碰游戏,教师与小朋友的数合起来是6。(例如),师:我的1球碰几球?答:你的1球碰5球)教师问,小朋友可集体回答,也可小组回答,也可个别回答。

二、集体尝试活动

出现小狗、小兔家的图象。

师:今天小狗请几只小鸭到它们家做客?(幼儿答:7只)小兔也请小鸭去做客,怎么办呢?(幼儿答……)请小朋友在桌上拿7只小鸭,分成两份,一部分到小狗家,一部分到小兔家,(小朋友操作)要求小朋友分的数与别人不一样。(第一次尝试)

教师请幼儿回答,你是怎么分的,幼儿回答,教师操作小鸭到小狗,小文档仅供参考

兔家,并列出分合式(),幼儿回答一种,教师列出一种,功写出6个分合式。

师:分成两份,共有几种分法?答:共有6种,集体朗读7的分合式。

师:刚才小朋友每人分一种,但是7有6中分法,小朋友再试试你能否分出6种,幼儿操作“塑料计算小鸭”,教师把黑板上的分合式擦掉。(第二次尝试)

师:现在我请某某小碰哟来告诉大家,你是怎么分的,幼儿回答,教师在黑板上写出7的分合式,如图。教师请幼儿回答时要注意请有代表性意见的,一是有重复的,实际没有6种;二是虽有6种,但没有按顺序分;三是有顺序地分清6种。请幼儿看看,这三种分法,谁的方法好,谁的对。幼儿通过讨论,明确按顺序分的方法好。

教师把黑板上的分合式全擦掉,请幼儿在作业纸上写7的6种分合式。(第三次尝试)

师问:7可以分成,幼儿答:7可以分成1和6,师问:7可以分成,幼儿答:7可以分成2和5。

师问:2比1,幼儿答:2比1多1。

师问:5比6,幼儿答:5比6少1。

用这种方法讲清7得6种顺序奋发,最后得出结论:7分成两份,这边增加1,那边就减少1。

第五篇:聪明的小鸡

大班上学期分享阅读教案嵩阳西关幼儿园:2014年10月

活动内容

分享阅读《聪明的小鸡》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发展的过程和结局,体会故事的幽默与乐趣。2.大胆猜测故事情节,能用适当的语气表演对话。3.感受故事中小鸡的聪明、机智、勇敢。活动重点

理解故事发展的过程和结局,并表演对话活动 活动难点

感受故事中小鸡的聪明、机智、勇敢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大书(遮挡标题和文字),狐狸、小鸡头饰、粗细棍子各一根。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两位客人,你们看看是谁?(逐一出示小鸡和狐狸手偶)小小的小鸡遇上大大的狐狸会发生什么事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看图猜测,引出故事。

(1)出示第1页观察画面,猜测故事,主要提问:“小鸡在什么地方?树后的狐狸在看什么?”“你觉得会发生什么事情?”(幼儿很快发现了躲在树后的狐狸,孩子凭着以往阅读故事的经验觉得狐狸想要大班上学期分享阅读教案嵩阳西关幼儿园:2014年10月

吃掉小鸡。)(2)出示第2页,主要提问:“小鸡出门后,发生了什么事情?”“小鸡和狐狸的表情、动作是怎样的?”(3)出示第3页,“猜猜狐狸会对小鸡说什么?小鸡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幼儿观察小鸡的眼睛、嘴巴、翅膀、脚)

(二)出示第4、5、6、7、8、9、10页,讲述比赛过程,并表演对话。

1.出示第4页,“猜猜小鸡在说什么?”“他们的表情和刚才一样吗?”师:小鸡准备向狐狸发起挑战,它们要开始比赛了。你们猜猜它们会比什么?

2.出示第5-10页,师:它们进行了三轮比赛,瞧!

“谁来说一说它们比了什么,最后又是谁赢的?你可以随便挑一项比赛来说。”(引导语:他们在干什么?谁赢了?他们的表情有变化吗?)教师利用书中语言进行小结。

3.表演对话师:现在我们变身为小鸡和狐狸,也来比比赛!

请3组幼儿进行对话表演。

(三)揭示最终结局

1.猜测结局师:三轮比赛小鸡都输了,你们猜最后会怎么样? 2.出示第11页观察画面,“你看到了什么事情?结果怎么啦?”(幼1:猎人在追赶狐狸,小鸡在嘿嘿地笑。师:你怎么看出他是猎人的?再想想他到底是不是猎人? 幼2:他不是猎人,他没有枪!师:恩,那他是什么人呢?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幼3:有个拖拉机,是农民伯伯。)“你觉得小鸡现在的心情怎么样?为什么?” 大班上学期分享阅读教案嵩阳西关幼儿园:2014年10月

3.出示第12页,提问“狐狸被吓跑了,小鸡很得意,你们猜猜小鸡在说什么?”教师带着小鸡的语气,利用书中语言总结:狐狸跑得比我快。力气比我大,跳得比我高,嗓门比我大,可我小鸡更聪明。

4.看完全书回到封面,请幼儿为故事取个名字。

师:你们知道农民伯伯为什么会出现了吗?(原来是小鸡故意和狐狸比声音,响响的声音就把农民伯伯引来了。)你们觉得小鸡聪明吗?那我们可以给这个故事取一个什么名字呢?

(四)教师小结:

小鸡是聪明的,在紧要关头它不慌不忙,沉着冷静地想办法战胜了狐狸,解救了自己。顾老师希望小朋友们也能像小鸡一样,如果遇到困难了,也能不慌不忙,沉着冷静的想办法救自己。活动反思: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