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5号文库

健身拳图解

健身拳图解



第一篇:健身拳图解

健 身 拳 图 解

预备势:并步直立,目平视前方(图10-1)。要点;挺胸、收腹、两腿央紧。

(1)起势:两手在胸前相合成“抱拳礼”(图10-2)。紧接上动,两手握拳迅速收回腰间;同时头向左转,目平视左前方(图10-3)。

要点:拳掌变换要准确。

(2)戳掌冲拳

①右脚向右后撤一步,同时右拳变掌向左前方戳出,目视右掌(图10-4)。

②接上动两腿成马步;同时右掌变拳收至腰间,左掌变掌摆至右肩前;目视左掌(图10-5)。③接上动右腿跪膝前跟步;同时右拳向前冲出,左掌收至右臂内侧,掌指向上;目视前方(图10-

6)。

要点:戳掌要伸展有力,跪步要平稳。

(3)抽拳弹踢

左腿支撑,右脚向前弹踢;同时两臂回抽至腰间,目视前方(图10-7)。要点:抽拳、弹踢要同时,动作要有力。(4)进步蝶掌

①右脚向前落步,脚尖外展;同时两手如图;目视前方(图10-8)。

②接上动左脚向前上一步成半马步(图10-9)。然后右腿蹬地成弓步,同时双掌向前推出;目视

前方(图10-10)。

要点:连续上步要连贯,蝶掌推出要有力,两掌根上下相对。(5)转身按摔

①右脚向前上一步成弓步;同时两手如图;目视左掌(图10-11)。

②接上动身体向左后方拧转,右腿屈膝下跪;同时左手平掳变拳收到腰侧,右勾手变掌随之下按;目

视右掌(图10-12)。

要点:上步勾手要迅速,转身下按要用腰。(6)提膝架推

身体右转站起,右腿屈膝上提;同时右掌变抓(zhǎo)架于头上,左拳变爪向前推抓;目视前方(图10-13)。

要点:架推双爪,两肘均要微屈。(7)分拳前撞

①右脚向前落步成弓步,同时两臂如图;目视两拳(图10-14)。

②接上动弓步不变,双拳直臂后摆,同时上体前俯,用头前撞;目视前下方(图10-15)。要点:双拳后摆要有力,前撞要收下颌。(8)托撞双肘

弓步不变,上体直起;同时两臂屈肘前摆,向上托撞;目视前方(图10-16)。要点:双拳握紧,两臂夹紧。

(9)跳步顶膝

①左腿屈膝前摆;双拳变掌向前;目视前方(图10-17)。

②接上动左脚落地的同时右腿屈膝跳顶;同时双掌拍膝;目视前方(图10-18)。

要点:跳起要轻,下拍前顶要有力。(10)转身横打

①右脚向前落步的同时,两手变拳,左拳直臂向前,拳心向下,右拳拳心向上收至腰间(图10-19)。②上动不停,以右脚为轴,身体向左转体270度成马步横打(图10-20)。要点:转身与横打拳要同时完成。(11)转身插掌

身体向左后转成弓步,同时右拳变掌向前下斜插,掌心向上;左拳变掌附于右前臂;目视右掌(图

10-21)。

要点:转身、插掌要同时完成。(12)收势

①身体向右转的同时,两掌经头上分摆至两侧;头向右转,目视右掌(图10-22)。②右脚内收并步,双掌变拳收至腰间;目视左侧(图10-23)。③两拳变掌下落,眼平视前方(图10-24)。要点:分掌要舒展,收拳、转头要迅速。

第二篇:健身拳》说课稿

《健身拳》说课稿

一、指导思想:

本课依据新课程标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根据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采用富有竞争性和趣味性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欲望,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主动体会教学要领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的“认识灵敏、动作协调、速度力量”等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二、学情分析:

1、教学对象为中学二年级学生,这一年龄段的学生有一定模仿能力,但对武术教材的基础较差,了解较浅。在知识的理解、技术的掌握和学习的方法、兴趣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2、学生身体素质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力量、动作、协调等各方面都有欠缺。对于武术多是爱看不爱练,基本功较差。对此,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巩固、强化基本功练习,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3、学生心理素质处于思维的活跃期,思路比较敏捷,“英雄”“功夫”等词汇在学生脑海里已经是根深蒂固了。怎么调动起来,必将是教学的重要环节。

三、教材分析: 武术教材是中学阶段的基础教材,是我国传统的民族体育形式和健身方法。具有独特的技击性和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磨炼意志等特点,对强身健体、防身祛病。发展速度、力量、灵敏、协调、耐力等素质。培养勇猛、顽强、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具有积极地促进作用。健身拳是武术中的长拳类型。整套动作结构比较复杂动作幅度大有一定的运动量,因此对肌肉、韧带、骨骼、循环呼吸、神经等系统均有较高的要求。同时在协调用力方面,也给学生带来了一些困难。本次课是单元教学中的第一次课,从前三节的动作要领和基础的手型步伐练习来看,本课在单元四个课时中起着引路的作用。

重点:动作协调用力的方法 难点:体现武术的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特点/自创动作

四、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武术的起源与发展,增强学生对武术的兴趣。

2、通过本次课,使学生基本掌握健身拳前三个动作的名称及动作要领。

3、在学练中磨练意志品质,提升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意识,增强自信心。

4、通过练习体验乐趣、表达情感。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五、教法与学法 教师主要采用:(1)讲解示范法。(2)程序教学法:将动作分解为几步逐一进行最后完整练习。(3)启发引导法:如在整堂课中先让学生学习基本动作后启发引导自编动作。

学生主要采用:(1)观察法(2)小团体练习法:如几位同学之间相互配合,通过相互之间的探讨完成老师的课堂练习的内容。(3)小团体评价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通过观察同伴的练习情况,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及我讲解的动作要领,对动作优劣作出评价,加深对动作的印象,提高动作质量。

六、教学过程:

根据以上教材分析,教学重点与难点,以及教法与学法的确定。我把整个教学过程分成四个阶段组织实施。

(一)激发兴趣、活跃情绪 教学步骤:

1、课堂常规

2、准备活动搏击操——分为二列横队成“v”字站立,教师随音乐领作。

教师先采用慢节奏音乐带领学生熟悉脚步及基本手型。然后用快节奏音乐提高心率达到热身效果。

目的:加强组织纪律,明确教学任务,集中学生注意力,提高兴奋性。

(二)合作探究、发展能力 主要内容:新授—健身拳 教学步骤:

1、教师先引导学生针对自己已学过的动作进行武术专门性练习。如:手型变换、马步出拳、弓步冲拳等。教师随音乐领作并观察、纠正。

2、教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讲解健身拳整套动作的方向和路线。让学生有一个直观的体会。

3、用程序教学法将示范1-3节动作,然后分节传授。每节动作分解演示,让学生体会单个动作的要领。

4、积极引导学生注重动作的规范性与节奏感。学生练习健身拳2-3次。

1、教师巡回观察学生动作,集中队伍对普遍存在的技术问题进行讲解,强调动作协调用力的方法。在观察学生练习过程中,发现学生动作做得比较好的,就马上让他为同学做示范,使他获得成功的喜悦。鼓舞士气并且用“做得非常好”“太棒了”等词语来激励他们。

6、教师巡回观察后对普遍并较为突出的问题进行集中讲解。学生对照自己的动作体会得失。

目的: 教师先示范动作让学生产生表象,在教师的言语激励下让学生主动的进行练习,在练习中让学生感悟动作,通过老师的讲解动作要领后,能让感悟动作要领的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使练习中存在不足的同学能找到原因。通过再次练习及教师的巡回辅导,使每一位学生都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达到激发学生练习兴趣的目的。

(三)导学自创、培养兴趣 主要内容:健身拳练习的延伸教学步骤:

1、在学生完成练习后,引导学生了解武术简单组合的创编,从新授的三个动作中选出一式进行延续创编——戳掌冲拳之后可以接什么招式呢?

2、让同学们以小组形式互相讨论、练习。拿出自己的一套拳法招式。

3、教师巡回观察学生练习,并适时给予一定的指导与启发。

4、教师集中队伍,指挥各组派代表到中间展示自己的动作,通过对动作的观看给学生进行打分。

5、教师引导学生是否能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能不能把武术组合再改进一下呢?

6、学生根据其他同学的练习组合得到启发后,再次对自己的动作进行改进,并面向全体进行展示。

目的:

采用步步深入的方法引导学生,激励学生。通过对健身拳的练习,把以前学过的动作加以综合,让学生有充分发挥自己才智的空间。让他们在创编中巩固练习内容,复习以前学过的内容。通过各组展示,同学们能在观看中得到启发,同时产生新的想法,在下一次的练习中表现的更为出色。教师的示范为学生作新一层次的提高,让他们感悟动作,为课堂练习在课后的延伸作铺垫。

(四)总结评价、课后延伸

教师:评价在本堂课的练习中最有价值的动作组合,引导学生平时多注意观察,多动脑思考,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学生:虚心接受老师的引导,自我评价,谈自己的感受。教师:随音乐讲解放松操并口令指挥。学生:听清老师的讲解内容随口令一起练习。教师:课后延伸让学生创编一套自己完整的拳法。师生:相互道别,收拾归还器材,结束本课。

(五)场地器材 a)场地:30*30m b)器材:录音机一台、多媒体一套

(六)预计教学效果

1.预计平均心率 115次左右/分 2.最高心率 140次左右/分 3.运动密度 40%运动负荷中等

(1)起势:两手在胸前相合成“抱拳礼”(图10-2)。紧接上动,两手握拳迅速收回腰间;同时头向左转,目平视左前方(图10-3)。

(2)戳掌冲拳:①右脚向右后撤一步,同时右拳变掌向左前方戳出,目视右掌(图10-4)。:②接上动两腿成马步;同时右掌变拳收至腰间,左掌变掌摆至右肩前;目视左掌(图10-5)。③接上动右腿跪膝前跟步;同时右拳向前冲出,左掌收至右臂内侧,掌指向上;目视前方(图10-6)。要点:戳掌要伸展有力,跪步要平稳。

(3)抽拳弹踢:左腿支撑,右脚向前弹踢;同时两臂回抽至腰间,目视前方(图10-7)。要点:抽拳、弹踢要同时,动作要有力。

(4)进步蝶掌:①右脚向前落步,脚尖外展;同时两手如图;目视前方。②接上动左脚向前上一步成半马步(图10-9)。然后右腿蹬地成弓步,同时双掌向前推出;目视前方(图10-10)。要点:连续上步要连贯,蝶掌推出要有力,两掌根上下相对。

(5)转身按摔:①右脚向前上一步成弓步;同时两手如图;目视左掌(图10-11)。②接上动身体向左后方拧转,右腿屈膝下跪;同时左手平掳变拳收到腰侧,右勾手变掌随之下按;目视右掌(图10-12)。要点:上步勾手要迅速,转身下按要用腰。(6)提膝架推:身体右转站起,右腿屈膝上提;同时右掌变抓

架于头上,左拳变爪向前推抓;目视前方(图10-13)。要点:架推双爪,两肘均要微屈。(7)分拳前撞:①右脚向前落步成弓步,同时两臂如图;目视两拳(图10-14)。②接上动弓步不变,双拳直臂后摆,同时上体前俯,用头前撞;目视前下方(图10-15)。要点:双拳后摆要有力,前撞要收下颌。

(8)托撞双肘:弓步不变,上体直起;同时两臂屈肘前摆,向上托撞;目视前方(图10-16)。要点:双拳握紧,两臂夹紧。

(9)跳步顶膝

①左腿屈膝前摆;双拳变掌向前;目视前方(图10-17)。②接上动左脚落地的同时右腿屈膝跳顶;同时双掌拍膝;目视前方(图10-18)。要点:跳起要轻,下拍前顶要有力。

(10)转身横打:①右脚向前落步的同时,两手变拳,左拳直臂向前,拳心向下,右拳拳心向上收至腰间(图10-19)。②上动不停,以右脚为轴,身体向左转体270度成马步横打(图10-20)。要点:转身与横打拳要同时完成。

(11)转身插掌:身体向左后转成弓步,同时右拳变掌向前下斜插,掌心向上;左拳变掌附于右前臂;目视右掌(图10-21)。要点:转身、插掌要同时完成。

(12)收势:①身体向右转的同时,两掌经头上分摆至两侧;头向右转,目视右掌(图10-22)。②右脚内收并步,双掌变拳收至腰间;目视左侧(图10-23)。③两拳变掌下落,眼平视前方(图10-24)。要点:分掌要舒展,收拳、转头要迅速。

第三篇:健身拳动作图解

健身拳动作图解

健身拳动作图解

一、动作名称:

1.预备式 2.弓步冲拳 3.并步撩拳 4.炮拳 5.歇步压打 6扑步架打 7.捋手扁踩 8.分掌侧踹 9.插打法 10.炮拳 11.提膝压打 12.并步冲拳 13.转身弓步冲拳 14.收势

二、动作图解

1.预备式:并步抱拳,两脚并步站立,如图1-1;然后左转90°,仍成并步,同时两手握拳,屈肘抱于腰侧,拳心向上。目向前平视,如图1-2。

图1-1 图1-2

2.弓步冲拳:右脚向前上一步成右弓步。同时右拳向前上方冲出,拳眼向上,目视右拳,如图2。

健身拳动作图解

攻防含义:攻击对方胸部。

图2

3.并步冲拳:(1)左脚向前上一步,同时右拳直臂向上、向后方抡摆;左拳由下、向前摆动,如图3-1。

图3-1

(2)上动不停,右脚向左脚并步,屈膝半蹲。同时右拳继续向下、向前直臂抡摆至于肩平,拳眼向上;左掌附于右肘处。目向前平视,如图3-2。

健身拳动作图解

图3-2

4.炮拳:右脚向右前方上一步,左脚随之跟进半步成三体式(两腿均稍屈,重心在后)。同时,左拳屈肘前冲,拳眼向上;右拳屈肘上架,目视左拳,如图4。

图4

5.歇步压打:上体左转90°,后撤半步,如图5-1,左脚随之退步,两腿屈膝全蹲成右歇步。同时右拳向前压打后回收右腰侧,拳心向上,左拳向前冲出,拳心向下,目视左拳,如图5-2。攻防含义:退步的同时压打反击。

健身拳动作图解

图5-1 图5-2

6.扑步架打:(1)上体左转90°,左脚向前上一步,左腿屈膝;右脚扣于左膝后,同时,右拳变掌向前撩击,左拳变掌附于右掌侧,掌心向下,目视右掌,如图6-1)。

图6-1

(2)右脚后撤成左仆步,同时左掌变拳向左冲出,拳眼向上;右掌变拳架于头上方,目视左拳,如图6-2。攻防含义:撩击后,顺势架打

健身拳动作图解

图6-2

7.捋手扁踩:(1)上体直立,左脚屈膝、提起,同时右拳变掌分别向左横砍,掌心向上;左掌附于右肘处。目视右手,如图7-1)。

图7-1

(2)上动不停,左脚向前踩落,上体左转,同时右掌抓握变拳,右臂内旋,使拳心向右;左掌变拳停于胸前,目视右拳,如图7-2。攻防含义:横砍后,随即前踩对方小腿。

健身拳动作图解

图7-2

8.分掌侧踹:(1)上体左转90°,左腿直立;右脚向右侧踹出,同时两拳变掌向左、右平推。目视右掌,如图8。攻防含义:侧踹对方腹、肋。

图8

9.弓步插打:右脚落步,上体随之转体90°;左脚随即向前上步成左弓步。同时,左掌经上、向前抓握收于右胸前;右掌变拳收经腰侧再向前冲出,拳眼向上。目视右手,如图9。攻防含义:前抓对方,用拳击之。

健身拳动作图解

图9

10.炮拳:右脚向前上一步成三体式,同时左拳屈肘向前冲出,拳眼向上;右拳屈肘架于头上方。目视左拳,如图10。攻防含义:右拳上架的同时,左拳前击。

图10

11.提膝压打;右脚在左脚内侧震踏,左脚随即提起。同时右拳向前下压收抱腰侧;左拳回收经右拳上向前冲出,拳眼向上。目视左拳,如图11。

攻防含义:右拳下压防守,左拳前击。

健身拳动作图解

图11

12.并步冲拳:左脚向前落步,随即右脚向前并步成半蹲。同时,右拳向前冲出,拳眼向上;左拳变掌附于右肘处,目视右拳,如图12。攻防含义:前冲对方胸部。

图12

13.转身弓步冲拳:上体右转180°,右脚向前进一步成右弓步。同时,右拳随转体向前冲拳,拳心向下;左掌附于右腋下,掌心向下,目视右手,如图13。

攻防含义:右拳前冲对方胸部。

健身拳动作图解

图13

14.收势:(1)上体转体90°,右脚向右后方退撤一步。同时,两掌抱紧经上向脸两侧分开,如图14-1。

图14-1

(2)左脚向右脚并步,同时两掌变拳收抱于腰侧,拳心均向上。目向前平视,如图14-2。

健身拳动作图解

3)两拳变掌落于体侧,目向前平视,如图

图14-2

14-3。

图14-3 10

第四篇:健身拳说课稿

《健身拳》说课稿

七年级《健身拳》 水平四

本单元共6次课,本课为第四次课

开发区二中

王龙帅

七年级

人数:30人

一、教学设计理念

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在教与学的关系上,既强调教师“教”的重要性,又突出学生“学”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模式上,本课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学生的实际,自己选择练习的手段、难度、伙伴。在教学方法上,本着全面提高,突出个性发展的思想,力求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学有不同的提高。

二、教材分析

武术教学内容不仅有徒手的健身拳、太极八动;而且还有健身棍等器械练习。健身拳可以有效的发展爆发力、柔韧、协调、灵敏等身体素质和满足青少年探究、好胜、搏击、防身等心理要求。本次课在健身拳教学单元当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使学生能基本掌握全套动作、方法正确,路线基本清楚,动作协调连贯,精神饱满。培养学生尚武崇德、见义勇为的良好品德。

三、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为七年级的学生。他们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年龄特征是:模仿能力强;好动、好奇心强;敢于表现自我。在运动参与能力上;部分女生有些会略显腼腆,而男生则会酣畅淋漓的表现自我,因此,一些带有模仿性、表演性的练习,很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武术恰恰是一项刚、柔兼备的项目,既能表现出男生的刚强,又能体现出女生的柔美。本课大部分学生已经很好的掌握了健身拳前九动基本技术动作,这为本课次教学打下良好基础。

四、教学目标

1、运动技能目标:使80%的同学能基本完成整套动作、理解动作的攻防含义,20%同学能达到动作连贯、形神兼备的效果。

2、运动参与目标:通过本节课,是同学主动参与到健身拳的学习中,形成积极参加体育活动,自主锻炼的好习惯。

3、身体健康目标:通过本节课,让学生提高协调性,柔韧性,灵活性及反应能力。

4、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通过本节课学习使学生对自己有信心,学会控制情绪,更加适应社会生活中各种角色。

五、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的重点:健身拳三个动作(歇步压打、仆步架打、捋手扁踩)动作路线 难点:动作力度,手型、步法正确到位,形神兼备

六、教法与学法

教法:

1、用讲解示范法,以正确优美的示范动作感染学生,激发学生‘我要学’的情感,为学生能更快、更好的掌握组合动作要领打下基础,让学生学得活,练得活;

2、学生分组练习法:平时我利用课下时间,培养了四名体育骨干,他们能认真负责的组织好学生正确的进行练习,并予以指导和纠正,学生之间还可进行自评互评改正提高。

3、教师分层指导法:通过分层练习时的巡回观察,把动作掌握欠规范的同学作为重点辅导,动作较连贯、较有力到位的同学做提高辅导,从而有效的提高了课堂效率。学法:

1、分组练习法:由组长进行组织练习,把对比练习,重复练习渗透当中,并予以指导和纠正。

2、小组合作练习法:通过组内练习,组内同学通过自评互评改进不足,探究如何使动作更加规范有力且连贯。

3、分层练习法: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学习较慢的同学做基础练习,动作完成较好的同学做提高性练习。目的: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自由组合展示自己,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以自学为主、以练习为主的主要目的。

七、教学程序

1、开始部分:课堂常规(2’)整队、师生抱拳礼问好、宣布本课内容

目的:加强组织纪律,明确教学任务。

2、准备部分:热身(10’)

①队列练习:四面转法、队形变换; ②小游戏:动物“模仿秀”。

组织形式:四列体操队:方法 :老师叫出动物名称,学生模仿动物的体态并配合声音。老虎、鹤、螳螂、猴等

目的: 通过情绪激励法及情境教学法进行教学,主要是为了调节活跃课堂气氛为课堂后半部分的教学打下基础。有可以起到做准备活动的作用。

③热身运动(4×8)拍:

1、头部运动

2、肩绕环

3、体转、体侧运动

4、下叉练习

目的: 学习、演练武术,对学生的柔韧性要求很高,重点做好腿、腰、肩的活动,防止出现韧带拉伤和扭伤,同时也提高学生的兴奋性,为学习武术做好身心准备

3、主体部分:(30’)

主教材:复习健身拳1-4动,学习健身拳5-7动

准备活动结束后,接下来复习健身拳前4动。复习前,先由教师示范健身拳全套动作。在示范的过程当中,还要将每动的动作名称及动作要领给同学们复习一遍(2’)组织形式:扇形队形。要求学生边观看边听讲解边模仿老师的动作。

目的:通过教师的示范讲解激发起习武的兴趣和欲望。以教师自身刚劲有力的示范动作来感染学生。进一步激发学生“我很想学”这些武术动作的欲望。使学生的求学兴趣到达最高点。

示范结束后,由体委带领同学们复习健身拳1到4动两遍。要求速度略慢,但动作有力规范到位;同时教师巡回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4’)

目的:复习已经掌握健身拳动作及名称改进不足,为下面学习做好热身。

下面开始学习本课内容健身拳10-12动;学生尝试三个武术动作依次学习,过程如下:(15’)

1、教师做正面示范。(5′)

组织形式:扇形队形。要求学生边观看边听讲解边模仿老师的动作。多次重复,为解决本课的重点:学习转身横打、转身插掌、收势三个组合动作奠定了基础。

目的: 武术属于肢体语言,每一招一势代表着学生的内心世界。模仿教师的动作很重

要。先模仿下肢,再模仿上肢,最后整体模仿。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随时用语言提示,以强化学生的模仿更加逼真。

2、学生分组练习、体验动作(5’)

组织形式:让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分为四组,由小骨干担任组长,学生通过慢动作的演练,在尝试练习中发现自身动作的问题所在,教师巡回指导指正不足。

目的:通过看图解慢速体会时,学生之间可用口令控制练习,用自己的标准纠正动作。此时小组长应发挥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的练习积极性。这个环节可多次重复。

3、自由体验、分层练习(5’)组织形式:散点

方法:在刚才的练习过程中有表现出学习比较吃力的同学由教师在本组内进行基础练习指导,剩下同学为提高组由组长组织探究学习,改进不足。让学生自己在充裕的时间里进行练习,教师重点负责学习效率较低的同学练习,保证课堂效率,不仅增加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有效的解决了使大部分同学做到动作有力,手型、步法正确到位的教学难点。

目的:课堂上应给学生一个较大的自由学习空间,自己琢磨动作、看图解学习动作、体会动作,与同伴互相学习、与教师商讨动作等。重点提示动作的连贯性及方向性,朝着一个方向做动作有助于加深记忆。另外对于学习困难的同学利用分层练习,有效的提高了课堂效率,节省了其他组的练习时间。

4、结束部分:3’

1、放松运动(2’)组织形式:散点。方法:学生微闭双眼,在舒缓的音乐伴奏下缓慢地反复舒展刚刚掌握的武术动作。

目的:既可以达到复习巩固的目的,又可以放松学生的身心,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结束本课。

2、教师点评、师生“抱拳礼”道别(1’)目的:上下课要有礼;表演前后要有礼;互相学习要有礼;师生之间要有礼。使学生真正做到“以礼始,以礼终”

八,说场地器材,预计课的效果:

篮球场、录音机一台。预计课的教学目标基本实现。完成率在85%左右,能基本掌握正确动作要领。预计课的练习密度为35%左右,最高心率大概出现在36-38',为150--160次/分,平均心率达到120--130次/分。让学生既出汗又脸带微笑,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第五篇:健身拳教学反思

健身拳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我又一次积累了一些教学经验。有好的方面,也存在许多不足,现分析如下:

一、生动有趣的游戏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参与热情,提高运动的积极主动性。

本次课设置的去少林寺学习真功夫的情境,激起了学生迫切学武术的愿望。从而使枯燥的慢跑热身运动带有了神秘的色彩,学生参与的热情和认真度都较平时高。通过“过关斩将的考验”,使得夺球竞赛游戏异常激烈,学生在此游戏中身心都得到的锻炼,并体验到了胜利的快乐。

二、简单的组合动作能够为复杂连贯的套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次课以自编武术操的形式,向学生传授简单的组合动作,学生很容易掌握了规范的动作。这使得巩固武术基本功的同时对即将学习的套路动作起到的较好的渗透作用。

三、利用直观教学手段(图谱),能够启发学生思考,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本次课在小黑板的双面贴上了进步谍掌至跳步顶膝动作图谱。学生都很感兴趣,主动观察学习,并模仿着做出动作。在要求选择做出自己喜欢的造型时,全体学生都摆出了各自选择的武术动作。

四、规范的示范动作和准确的术语引导学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良好的习惯。

本次课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灵活运用教材,启发性讲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应用动作名称进行语言强化、通过听觉感知建立动作概念,突出重点与关键环节。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学到更多的、全面的武术技能。

五、在武术教学中能够发挥学生、互教互学、合作学习、创新学习的思想。

通过学生间相互对比、交流、评价和小组探讨中悟出动作要领,理解含义等构想的实施。学生的自信心和团结协作精神都很好的树立起来。只有在教学中即让学生多练习、多体会、多思考,在实践中多应用,才能做到想、练、实践的相结合,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六、不足之处:

没能很好的突出武术独特的技击特点,没有讲解武术套路中的技击拆解,动作的演变和形成过程。应该依据武术特点进行武术教学,通过突出武术的技击特点,强调攻防部位,方法和劲力,能够促进学生合作交流,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wenku/jingpin/15/2299894.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