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班水墨画:蘑菇房子
大班国画:蘑菇房子
执教:刘晓璐
一、活动目标:
1.学习用简单的图形,尝试大胆地表现蘑菇房的基本特征。2.会用浓淡墨来涂颜色。
3.鼓励幼儿按照故事提供的线索大胆想象,激发幼儿的创造思维。
二、活动重点:房子屋顶的绘画
活动难点:房子内部的装饰,颜色的搭配
三、活动准备:蘑菇房子、颜料、宣纸、笔、墨汁
四、活动过程: 1.故事导入:
师:小兔子在草地里种了一个小蘑菇。小兔说:“你这么小,等你长大了,我再来采吧。”
蘑菇长到了苹果那么大,小兔说:“再长大一些我来采。” 蘑菇长到像凳子那么大了,小兔说:“再长大一些我来采。” 蘑菇长到像雨伞那么大了,小兔子说:“再长大一些我来采。” 蘑菇长到像桌子那么大了。小兔子说:“再长大一些我来采。”
最后,蘑菇长到像房子那么大了。小兔子说:“蘑菇这么大,我不能采它了。我还是把它做成一间房子吧。”小兔子在蘑菇上开了一个门,又开了两扇窗。小兔子住在蘑菇房子里,好开心啊!
师:故事讲完了,我们知道了小兔子住的是? 幼:蘑菇房子。
师:小兔子住在了蘑菇房子里面,她舒舒服服的睡上了觉,醒来的时候可以在周围找萝卜和青菜吃,可是她还是不开心,因为它没有朋友,于是就在草地上有种下许多许多的小蘑菇,等他长大了就可以有好朋友愿意住进来了,你们愿不愿意住进蘑菇房子呀?
幼:····
师:今天呀刘老师就和小朋友一起画一画我们小朋友自己的蘑菇房子好不好?
幼:······
2.认识蘑菇房子的特征(1)观察蘑菇房子
师:小朋友和老师一起看一看房顶是什么形状的?(三角形)房子又是什么形状的?(长方形)蘑菇房子上还有什么?(窗户和门)房顶上有什么?(烟囱)师总结:1.蘑菇房子房顶是半圆形的,房子是长方形的。房子上有窗户门。
(转谈谈房子应该画的如何才能住得下我们小朋友?(房子应该画的大,才能住得下小朋友。)
幼儿想象你想画怎样的门窗?(可以是正方形、半圆形、圆形等等)
2.教师示范画蘑菇房子
蘑菇屋顶:勾线笔蘸墨汁用中锋勾画出蘑菇屋顶和蘑菇上的花纹; 蘑菇房子和门窗:勾线笔蘸墨汁用中锋勾画出蘑菇房子和门窗; 给蘑菇房子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侧峰给蘑菇房子涂上颜色,换颜色是记得洗一洗、舔一舔。3.教师指导画前工作。4.幼儿练习、教师下位指导 5.展示与评价
本节课是由中班语言《蘑菇房子》改变,因为我们现在没有相应的国画课程,所以我和尤老师都在生活中,幼儿园中寻找灵感,找小朋友感兴趣的课题。
今天的主要内容是绘画小蘑菇房子,通过绘画主题物很好的锻炼了咱们孩子的手腕灵活性,并且通过观察主体物的绘画让孩子了解到房子的外形特征,在绘画蘑菇房子的过程中孩子对房子的上半部分屋顶的绘画,掌握的不是很好,主要是手腕放不开,回家时还要多练习,多锻炼一下手腕的灵活性,今天的重点就是蘑菇房子的整体绘画,以及能够学会运用线条和图形来漂亮的装饰小蘑菇房子,主要装饰蘑菇房子的屋顶,有的小朋友装饰屋顶的时候很容易就装饰的太多了太小了,导致的效果不是很好。下次多注意一下。
第二篇:蘑菇的房子
蘑菇房子
知识点:三原色 对象:涂鸦班
一、教学目标:
1、通过绘制蘑菇房子,进一步学习渐变。
2、尝试用半圆形和长方形表现蘑菇房子的主要特征。
3、体验在砂纸上作画,享受创造的快乐。
二、教学重点: 学习并认识三原色。
三、教学难点:
绘制出不同形状的蘑菇房子。
四、教具准备:
砂纸、油画棒、蘑菇图片
五、活动过程:
1、故事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故事《蘑菇房子》:小兔子看到地里长了一颗小蘑菇,小兔子说:“你这么小,等长大了,我再来采吧。” 小兔子走了,蘑菇开始长大。第一天,蘑菇长到像苹果那么大了。小兔子说:“再长大一些我来采。”第二天,蘑菇长到像凳子那么大了。小兔子说:“再长大一些我来采。”第三天,蘑菇长到像雨伞那么大了。小兔子说:“再长大一些我来采。”第四天,蘑菇长到像桌子那么大了。小兔子说:“像桌子一样大的蘑菇我可采不动”最后,蘑菇长到像房子那么大了。小兔子说:“蘑菇这么大,我不能采它了,我还是把它做成一间房子吧。小兔子在蘑菇上开了一个门,又开了两扇窗。小兔子住在蘑菇房子里,好开心啊。
2、图片观察,认识蘑菇房子的特征。
引导幼儿观察蘑菇,说说:蘑菇是什么样子的?房子是什么样的?蘑菇房子是什么样的?蘑菇房子房顶是什么形状的?房子又是什么形状的?蘑菇房子上还有什么?
3、交代主题,老师示范。
1)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在黑板上画出简单的形象。
2)我们今天要画三座蘑菇房子,一座是红色,一座是黄色,一座是蓝色,为什么是这三种颜色呢?这三种颜色叫三原色,是世界上所以颜色的爸爸妈妈,是调和不出的,但它们可以调和世界上其它颜色。
4、学生创作表现,教师巡视指导。
1)在砂纸上用黑色油画棒绘制三所蘑菇房子。有大有小、有高有低。突出其一。
2)用三原色分别给房子屋顶涂上颜色,墙壁涂与其屋顶相近色,门与窗不涂色。
六、展览作品,相互评价。
幼儿相互观摩蘑菇房子。教师组织幼儿说说自己喜欢的房子,为什么?
七、教学反思。
第三篇:大班水墨画
大班水墨画“紫藤”活动设计及反思
活动目标:
1、听音乐用浓墨、淡墨画出粗细不同的流畅线条。
2、继续练习手指点画花骨朵,能仔细地画出花蔓。
3、体验水墨画、合作画的乐趣。
活动过程
1、教师逐一介绍宣纸、墨、浓墨、淡墨、毛笔。示范听音乐带着毛笔在宣纸上散步,提醒:音乐停,毛笔就休息。
2、幼儿听音乐画粗细不同的线条。
3、教师示范画紫藤花:
观察线条,像什么?(出示紫藤背景图)像我们幼儿园里的紫藤条。
春天到了,紫藤花开放了。紫藤花是什么样子的?(紫藤花一串串的,远远看过去,就像一片花的海洋。)走近了仔细看,紫藤花是什么颜色的?这些紫色一样吗?(淡紫、深紫)这一串串、有深有浅的紫藤花是怎么排列的?(左右)教师示范:手指亲亲紫颜料,一朵两朵三四朵。亲亲淡紫一二三,亲亲深紫一二三,我的紫藤花开啦。黑笔轻轻画花蔓,细细长长点一点,紫藤花开一串串。
4、藏起浓墨和淡墨,拿出调色盘,幼儿点画紫藤花。
5、展出幼儿作品,共同欣赏。
6、一起欣赏欣赏画家笔下的紫藤。
《紫藤小猫》、《紫藤金鱼》,教师小结:静静的画面添上少许小生灵,就显得更有活力更有生机了。
反思:
1、玩
我们印象中的水墨画一定是有画家的风范,有一定的用笔技能,但是这样的画孩子掌握起来不那么容易。那么是否可以在玩中习得技能,在玩中不知觉地完成作品呢?于是我尝试让孩子带笔散步、手指点画紫藤花,在玩中用最简单的方法享受到水墨画的成功。如,点画紫藤花,运用了儿歌,轻松化解了紫藤花左右的排列及花蔓的画法。
2、巧
两人组图:体验到合作构图的特别长处及乐趣。两人一起画线条,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起点画紫藤,错落有致。
多元化组合:语言简洁明了,赋予美的语句,并配以音乐,小提琴协奏曲流畅的乐句,班得瑞纯音乐的纯净,在这轻松自然的氛围中画画,那是美的享受。经验的逐层递加:活动环节清晰,逐步提高孩子画的技能。如,带着毛笔散步,在宣纸上留下线条,紧接着欣赏紫藤花、点画紫藤花,再欣赏大画家笔下的紫藤,看似简单,但是是老师的用心,旨在欣赏中让孩子感受到静静的画面添上少许小生灵意就显得更有活力更有生机了。我们要善于让孩子发现自己无意中创作出来的东西居然这么美,并在这样的一种美中享受和体验成功的乐趣。
3、美
活动中的教具设计是为了更好地让孩子们在活动中感受到艺术的美。如,活动结束的评价,让孩子将作品在展板上一一展示,虽说只是贴了几个字:又见紫藤花开,但形成了一种整体美,让孩子更能体验到作品的美。特别是美术活动中的教具,我们要用心设计,无一不显示出它的艺术美,从而让孩子享受艺术美。因此,在美术活动中,我们要善于巧妙地让孩子感受自己作品的美,关键在于我们要设计一个容纳孩子作品,并让之更美的环境和条件;关键在于我们要善于引导孩子发现自己作品的美。
以上是我的一些思考,还请大家多指教,谢谢!
第四篇:中班语言蘑菇房子
中班语言教案:蘑菇房子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能清楚地说出蘑菇的成长过程。
2、鼓励幼儿按照故事提供的线索大胆想象,激发幼儿的创造思维。活动准备:
录音带、教具:小兔子、大小蘑菇6棵、背景图一张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看,老师带来了一棵小蘑菇;你们爱吃蘑菇吗?
谁也爱吃蘑菇呢?(小兔子)
二、分段理解故事内容:
1、小兔子看见地里长了一棵小蘑菇。提问:小兔子会怎么做呢?(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并讲述自己的观点。)
2、小兔子说:“你这么小,等你长大了,我再来采吧。”小兔子走了。蘑菇开始长大。第一天,蘑菇长到像苹果那么大了。提问:小兔子会不会去采它呢?
3、小兔子说:“再长大一些我来采。”第二天,蘑菇长到像凳子那么大了。提问:小兔子会不会去采它呢?
4、小兔子说:“再长大一些我来采。”提问:第三天,蘑菇会长
到多大呢?像什么?小兔子会怎么做?(通过“前两天蘑菇变化”的提示,引发幼儿对蘑菇形态的想象。)
5、第三天,蘑菇长到像雨伞那么大了。小兔子说:“再长大一些我来采。”提问:第四天,蘑菇又会长到多大呢?像什么?小兔子又会怎么做?
6、第四天,蘑菇长到像桌子那么大了。小兔子说:“再长大一些我来采。”
提问:第五天了,蘑菇还会变大吗?长得像什么呢?小兔子有没有把它采下来呢?(幼儿举手表决采或没采)
7、最后,蘑菇长到像房子那么大了。小兔子说:“蘑菇这么大,我不能采它了。我还是把它做成一间房子吧。”小兔子在蘑菇上开了一个门,又开了两扇窗。小兔子住在蘑菇房子里,好开心啊!
提问:小兔子最后是怎么做的?
三、完整地欣赏一遍故事(播放录音):
提问:
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2、小兔子去看了蘑菇几次?
3、第一天/第二天„„/最后去看蘑菇,看到蘑菇长到像什么了?
4、每次看到蘑菇,小兔子都是怎么说的?
5、小兔子住在蘑菇房子里,会是什么样的心情呢?(好开心啊!)它在蘑菇房子里会做些什么事情呢?
四、活动延伸:
小兔子搬进了新房子,可家里还却点家具,我们画一些送给它好吗?(幼儿离场)
故事《蘑菇房子》
小兔子看见地里长了一棵小蘑菇。
小兔子说:“你这么小,等你长大了,我再来采吧。”小兔子走了。蘑菇开始长大。第一天,蘑菇长到像苹果那么大了。小兔子说:“再长大一些我来采。” 第二天,蘑菇长到像凳子那么大了。小兔子说:“再长大一些我来采。” 第三天,蘑菇长到像雨伞那么大了。小兔子说:“再长大一些我来采。” 第四天,蘑菇长到像桌子那么大了。小兔子说:“再长大一些我来采。” 最后,蘑菇长到像房子那么大了。
小兔子说:“蘑菇这么大,我不能采它了。我还是把它做成一间房子吧。” 小兔子在蘑菇上开了一个门,有开了两扇窗。小兔子住在蘑菇房子里,好开心啊!
第五篇:大班水墨画 教案
大班水墨画“紫藤”活动设计及反思
活动目标:
1、听音乐用浓墨、淡墨画出粗细不同的流畅线条。
2、继续练习手指点画花骨朵,能仔细地画出花蔓。
3、体验水墨画、合作画的乐趣。
活动过程
1、教师逐一介绍宣纸、墨、浓墨、淡墨、毛笔。示范听音乐带着毛笔在宣纸上散步,提醒:音乐停,毛笔就休息。
2、幼儿听音乐画粗细不同的线条。
3、教师示范画紫藤花:
观察线条,像什么?(出示紫藤背景图)像我们幼儿园里的紫藤条。
春天到了,紫藤花开放了。紫藤花是什么样子的?(紫藤花一串串的,远远看过去,就像一片花的海洋。)走近了仔细看,紫藤花是什么颜色的?这些紫色一样吗?(淡紫、深紫)这一串串、有深有浅的紫藤花是怎么排列的?(左右)教师示范:手指亲亲紫颜料,一朵两朵三四朵。亲亲淡紫一二三,亲亲深紫一二三,我的紫藤花开啦。黑笔轻轻画花蔓,细细长长点一点,紫藤花开一串串。
4、藏起浓墨和淡墨,拿出调色盘,幼儿点画紫藤花。
5、展出幼儿作品,共同欣赏。
6、一起欣赏欣赏画家笔下的紫藤。
《紫藤小猫》、《紫藤金鱼》,教师小结:静静的画面添上少许小生灵,就显得更有活力更有生机了。
反思:
1、玩
我们印象中的水墨画一定是有画家的风范,有一定的用笔技能,但是这样的画孩子掌握起来不那么容易。那么是否可以在玩中习得技能,在玩中不知觉地完成作品呢?于是我尝试让孩子带笔散步、手指点画紫藤花,在玩中用最简单的方法享受到水墨画的成功。如,点画紫藤花,运用了儿歌,轻松化解了紫藤花左右的排列及花蔓的画法。
2、巧
两人组图:体验到合作构图的特别长处及乐趣。两人一起画线条,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起点画紫藤,错落有致。
多元化组合:语言简洁明了,赋予美的语句,并配以音乐,小提琴协奏曲流畅的乐句,班得瑞纯音乐的纯净,在这轻松自然的氛围中画画,那是美的享受。经验的逐层递加:活动环节清晰,逐步提高孩子画的技能。如,带着毛笔散步,在宣纸上留下线条,紧接着欣赏紫藤花、点画紫藤花,再欣赏大画家笔下的紫藤,看似简单,但是是老师的用心,旨在欣赏中让孩子感受到静静的画面添上少许小生灵意就显得更有活力更有生机了。我们要善于让孩子发现自己无意中创作出来的东西居然这么美,并在这样的一种美中享受和体验成功的乐趣。
3、美
活动中的教具设计是为了更好地让孩子们在活动中感受到艺术的美。如,活动结束的评价,让孩子将作品在展板上一一展示,虽说只是贴了几个字:又见紫藤花开,但形成了一种整体美,让孩子更能体验到作品的美。特别是美术活动中的教具,我们要用心设计,无一不显示出它的艺术美,从而让孩子享受艺术美。因此,在美术活动中,我们要善于巧妙地让孩子感受自己作品的美,关键在于我们要设计一个容纳孩子作品,并让之更美的环境和条件;关键在于我们要善于引导孩子发现自己作品的美。
以上是我的一些思考,还请大家多指教,谢谢!
秋游
活动目标:
1、启发幼儿用绘画表现秋游的快乐情景。
2、培养幼儿的想像力和组织画面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录音机和《秋游》的磁带。
2、《秋游》的一段录象。
3、幼儿绘画工具:纸、记号笔、蜡笔等。
活动过程:
一、听录音边唱边走进活动室,激发幼儿兴趣。
1、师:让我们唱着歌去郊游吧。(听音乐边唱边走进活动室)
2、师:大家开心吗?唱着这首歌,你们会想到什么?
3、师:哎,ⅹⅹ小朋友想起了去秋游。这次秋游我们到过哪些地方?
二、看秋游的一段录象,回忆秋游最开心的事。
1、师:你们真了不起,还记得秋游的事情,可是我有点忘了,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录像吧。看看秋游时什么事情让你最开心、最难忘?
2、看完录象后提问:谁愿意告诉大家秋游时什么事情让你最开心、最难忘呢?(多请几位幼儿回答)
3、教师小结:小朋友说得都很棒,怎样把秋游的快乐留下来呢?(画出来)对把它画出来和好朋友一起分享。刚才有小朋友说:“和好伙伴坐在汽车里有说有笑,看着外面的风景真开心,你就把它画下来;有的说在蠡湖中央公园一边休息一边和好朋友分享食物很开心,你也把它画下来;还有的人说到桔子园里采桔子特别难忘,你就画下来。
三、提出作画要。
1、秋游时让我开心的事情很多,今天只要把最开心、最难忘的一件事情画下来。
2、我们先想一想画哪些人?画什么景色?该画在纸的哪里,想好了再画。
3、比一比谁画得和别人不一样?
四、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1、鼓励幼儿大胆想像,合理布局。
2、帮助能力差的幼儿组织画面。
3、引导先画好的幼儿轻轻走下去欣赏别人的作品,或画好的同伴之间互相讲讲自己的图画,鼓励大胆的幼儿走下去讲给客人老师听。
五、作品欣赏与讲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