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班社会教案认识筷子
大班社会教案《认识筷子》
锁阳城镇中心幼儿园 赵 静
活动目标
1.通过感官观察不同材料的筷子的特征,知道筷子都是成双使用的。
2.了解筷子的用途,学习掌握和使用筷子的正确方法,发展小肌肉动作。
3.发展幼儿的小肌肉动作和手眼协调的能力。
重点:认识筷子的特点和作用,了解不同材料的筷子。难点:学会正确地使用筷子。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筷子,谈话导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教师出示筷子,幼儿观看。
2.提问:
(1)这是什么?
(2)它有什么用处?
3.组织幼儿自由讨论回答。
4.师:这个是筷子,我们吃饭的时候会使用它来夹东西。
二、结合实物筷子,引导幼儿运用感官感知筷子的不同特征。
1.教师出示准备好的各种不同种类的筷子,幼儿观看。
2.提问:(1)这些筷子是什么形状的?
(2)它们都是用什么做成的?
(3)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和不同的地方吗?
3.组织幼儿通过摸一摸、看一看等形式自由讨论回答。(重点引导幼儿从颜色、形状、长短、粗细、材料等方面观察发现它们的不同。)
4.小结:原来有的筷子是竹子做的,有的筷子是木头做的,有的筷子是塑料做的,它们都是长长的、直直的,摸起来是硬硬的,而且都是一头粗一点,一头细一点。
5.组织幼儿再次根据筷子的特征进行感知、探索。
三、游戏“夹夹乐”,帮助幼儿巩固掌握使用筷子的正确方法,发展小肌肉动作。
1.提问:
(1)你们会用筷子吃饭吗?
(2)你们是怎么握筷子的呢?
2.组织幼儿展示自己握筷子的方法,教师纠正幼儿的错误姿势。
3.教师介绍游戏“夹夹乐”玩法,幼儿倾听。(请幼儿练习分组用筷子夹弹珠、木珠或泡沫板,看谁在指定时间内夹得又快又好。)
4.教师示范用筷子夹东西,幼儿观看。
5.请个别幼儿上前示范,教师及时进行筷子握姿的指导。
6.组织幼儿分组进行游戏、比赛,教师巡回指导。
活动延伸
1.请家长在家督促幼儿使用筷子吃饭。
2.宣传使用筷子时的注意事项,引导幼儿注意安全,学会安全、正确使用筷子,如不把筷子打到别人,不把筷子放在嘴里咬……
第二篇: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认识筷子》及教学反思
大班社会教案《认识筷子》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社会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了解筷子的用途,学习掌握和使用筷子的正确方法,发展小肌肉动作,通过感官观察不同材料的筷子的特征,知道筷子都是成双使用的,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社会《认识筷子》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通过感官观察不同材料的筷子的特征,知道筷子都是成双使用的。
2、了解筷子的用途,学习掌握和使用筷子的正确方法,发展小肌肉动作。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筷子,谈话导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教师出示筷子,幼儿观看。
2、提问:
(1)这是什么?
(2)它有什么用处?
3、组织幼儿自由讨论回答。
4、师:这个是筷子,我们吃饭的时候会使用它来夹东西。
二、结合实物筷子,引导幼儿运用感官感知筷子的不同特征。
1、教师出示准备好的各种不同种类的筷子,幼儿观看。
2、提问:
(1)这些筷子是什么形状的?
(2)它们都是用什么做成的?
(3)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和不同的地方吗?
3、组织幼儿通过摸一摸、看一看等形式自由讨论回答。(重点引导幼儿从颜色、形状、长短、粗细、材料等方面观察发现它们的不同。)
4、小结:原来有的筷子是竹子做的,有的筷子是木头做的,有的筷子是塑料做的,它们都是长长的、直直的,摸起来是硬硬的,而且都是一头粗一点,一头细一点。
5、组织幼儿再次根据筷子的特征进行感知、探索。
三、游戏“夹夹乐”,帮助幼儿巩固掌握使用筷子的正确方法,发展小肌肉动作。
1、提问:
(1)你们会用筷子吃饭吗?
(2)你们是怎么握筷子的呢?
2、组织幼儿展示自己握筷子的方法,教师纠正幼儿的错误姿势。
3、教师介绍游戏“夹夹乐”玩法,幼儿倾听。(请幼儿练习分组用筷子夹弹珠、木珠或泡沫板,看谁在指定时间内夹得又快又好。)
4。教师示范用筷子夹东西,幼儿观看。
5、请个别幼儿上前示范,教师及时进行筷子握姿的指导。
6、组织幼儿分组进行游戏、比赛,教师巡回指导。
【活动延伸】
1、请家长在家督促幼儿使用筷子吃饭。
2、宣传使用筷子时的注意事项,引导幼儿注意安全,学会安全、正确使用筷子,如不把筷子打到别人,不把筷子放在嘴里咬……
教学反思:
幼儿的兴趣非常浓,能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但在幼儿讨论的这个阶段,我应该创设情景,让幼儿体验。我会多看看多学学,让以后的教学活动能够更好。
本文扩展阅读:筷子,是指中国常用的饮食工具,通常由竹、木、骨、瓷、象牙、金属、塑料等材料制作。华夏饮食文化的标志之一,是世界上常用餐具之一,发明于中国,后传至朝鲜、日本、越南等汉字文化圈。
第三篇:大班社会神奇的筷子教案
大班社会《神奇的筷子》
王娅丽
活动目标: 1.了解筷子的用途,认识不同的筷子,知道筷子是中国独特的发明创造;2.让幼儿掌握正确使用筷子的方法, 在游戏比赛中进行练习。
3.体验游戏的乐趣,增强“我长大了的”自豪感。活动重点:能正确使用筷子。
活动难点: 在正确使用筷子的基础上,开展各种游戏活动。教学法有观察法,提问法,示范法,游戏法。活动准备:
1.每人准备一双筷子。每人一个小碗。2.每桌一个不锈钢水果盘,放入豌豆粒。活动过程: 1.出示手工作品,仔细观察这几样手工什么东西制作的?筷子是用来干什么的?
(1)你们谁知道筷子是哪国人发明的?(筷子由来的故事)(2)引导幼儿观察了解筷子的特点(3)出示各种筷子,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它们的不同,了解筷子的种类
颜色不同、长短不同、形状不同,粗细不同、图案不同、材质不同
2.学习正确使用筷子的方法(1)请两位小朋友比赛夹大枣。
(2)正确使用筷子的动作要领:两根筷子放在右手大拇指和食指的中间(准许个别幼儿习惯用左手),大拇指在两根筷子的上面,食指、中指、拇指尖夹住外面一根筷子,无名指和拇指内侧抵住里面一根筷子,小拇指在无名指的下面。夹东西时,食指和中指向内弯曲,使第一根筷子靠紧第二根筷子。
3.游戏活动:比赛夹豆子(1)使用筷子是要注意什么?
(2)请六位小朋友玩夹豆子的游戏,在规定的时间里看谁夹的豆子多。
(3)请全班的小朋友一起比赛,看谁在规定的时间里夹的豆子多。
4.延伸活动 神奇的筷子有多种玩法,除了比赛夹豆子,还可以做手工、拼摆城堡,机器人等,还可以跳舞。现在咱们拿着筷子到外面探索更多的筷子游戏吧!
第四篇:幼儿园认识筷子教案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认识筷子》 2015-07-23 出处:其他 作者: 佚名
关键词: 幼儿园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 幼儿园大班教案 幼儿园大班 幼儿园社会教案
【活动目标】
1、通过感官观察不同材料的筷子的特征,知道筷子都是成双使用的。
2、了解筷子的用途,学习掌握和使用筷子的正确方法,发展小肌肉动作。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筷子,谈话导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教师出示筷子,幼儿观看。
2、提问:
(1)这是什么?
(2)它有什么用处?
3、组织幼儿自由讨论回答。
4、师:这个是筷子,我们吃饭的时候会使用它来夹东西。
二、结合实物筷子,引导幼儿运用感官感知筷子的不同特征。
1、教师出示准备好的各种不同种类的筷子,幼儿观看。
2、提问:
(1)这些筷子是什么形状的?
(2)它们都是用什么做成的?
(3)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和不同的地方吗?
3、组织幼儿通过摸一摸、看一看等形式自由讨论回答。(重点引导幼儿从颜色、形状、长短、粗细、材料等方面观察发现它们的不同。)
4、小结:原来有的筷子是竹子做的,有的筷子是木头做的,有的筷子是塑料做的,它们都是长长的、直直的,摸起来是硬硬的,而且都是一头粗一点,一头细一点。
5、组织幼儿再次根据筷子的特征进行感知、探索。
三、游戏“夹夹乐”,帮助幼儿巩固掌握使用筷子的正确方法,发展小肌肉动作。
1、提问:
(1)你们会用筷子吃饭吗?
(2)你们是怎么握筷子的呢?
2、组织幼儿展示自己握筷子的方法,教师纠正幼儿的错误姿势。
3、教师介绍游戏“夹夹乐”玩法,幼儿倾听。(请幼儿练习分组用筷子夹弹珠、木珠或泡沫板,看谁在指定时间内夹得又快又好。)
4。教师示范用筷子夹东西,幼儿观看。
5、请个别幼儿上前示范,教师及时进行筷子握姿的指导。
6、组织幼儿分组进行游戏、比赛,教师巡回指导。
【活动延伸】
1、请家长在家督促幼儿使用筷子吃饭。
2、宣传使用筷子时的注意事项,引导幼儿注意安全,学会安全、正确使用筷子,如不把筷子打到别人,不把筷子放在嘴里咬……
第五篇:大班社会健康教案《筷子兄弟》
幼儿园大班教学活动:筷子兄弟
(健康、社会)
一、设计意图
筷子是由汉族发明的非常具有民族特色的餐具。以筷进餐少说已有3000年历史了。筷子看起来只是非常简单的两根小细棒,但它有挑、拨、夹、拌、扒等功能,且使用方便,价廉物美。
筷子是中国餐桌上的重要餐具,筷子在使用和摆放时,包含了一些重要的文化和礼仪规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到4-5岁幼儿能够用筷子吃饭,5-6岁幼儿能熟练使用筷子。今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筷子的文化吧!
二、活动目标
1、会姿势正确地使用筷子吃饭。
2、知道筷子在摆放和使用时的一些简单的礼仪规范。
三、活动过程
(一)儿歌导入,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筷子兄弟》
小小筷子本领强,手握中间对齐棒。拇食中指来帮忙,先张开再合拢。反反复复夹菜忙,饭菜吃完味更香。
(二)错误的用筷方式有哪些
出示图片,分别讲解错误的用筷礼仪。
(三)观看正确用筷子的视频,学习正确的用筷姿势和礼仪
(四)活动延伸
亲子游戏:小小筷子送货员
大班的宝宝多进行筷子使用的练习,还能锻炼手指灵活性,发展手指肌肉耐力,为升入小学握笔写字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