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巍巍井冈
巍巍井冈
【教材目标】
1、了解白描竹子的画法。
2、了解山水画的表现方法。
3、激发学生对革命历史旧址和当年斗争历程的向往和缅怀之情,加深学生对美术与生活的关系的认识。【教学过程】
一、导入序言:井冈巍巍,赣水苍茫。我们的先烈以他们的鲜血和生命,谱写了气壮山河的革命史诗,铸就了一代又一代人的信念和理想;我们的画家,以他们对先烈的崇敬,用饱含激情的笔墨记录了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播放序曲)
对学生说明这节课的内容:欣赏红色摇篮井冈山、白描竹子的画法、完成作业。
二、欣赏,红色摇篮井冈山,播幻灯片。深情的……
三、学生谈谈对井冈山的认识和感情。
同学们,看了这么多美丽的图片,听了这么有感情的歌曲,不知道你们是怎样的感受呢?(发言)井冈山这么辉煌的历史,又有这么多的先烈,这样美的山山水水,我们在欣赏风景、缅怀先烈的同时,还要认真的学习,才能对得起先烈们,因为是他们用鲜血换来今天的幸福生活。(特产)井冈山有什么特产呢?引出竹笋,话出竹子。我们井冈山人要像井冈翠竹一样挺拔、虚心、向上。
四、了解竹子,提问:
1、竹子的特征是什么?
2、竹子的气节有什么呢? 观看幻灯片(并讲解)
五、竹子的画法,1、用线条表现,要流畅、自然
2、竹叶的画法
3、竹竿的画法
4、竹笋的画法
5、组合
6、同学们动手练习一下,老师指导。
六、作业,较简单的竹子图,两幅任选一幅,也可全画。
七、布置课外作业,观察竹子并创作一幅竹子图。
第二篇:巍巍井冈
巍巍井冈(第一课时)红色摇篮
教学目标 :
1、使学生初步掌握山水画基本技法,加深对中国优秀传统艺术的了解和喜爱之情。
2、了解和初步掌握简单山水画的画法。
3、增强学生对革命摇篮井冈山的向往之情,感受井冈山自然景观的审美价值。
教学重点:初步掌握简单山水画的画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增强对革命摇篮井冈山的向往之情。
教学设计:
1、欣赏讨论导入:有去井冈山旅游过的同学吗?同学们体会一下:井冈山的风景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感觉?老师这里有一组真实图片,我们边看边讨论。(教师点击幻灯片)教师总结:在图片中,我们感受到了气壮山河的革命气势。教师点击幻灯片: 出示典型的中国画作品,学生讨论真山真水与摄影作品的区别。教师总结:中国山水画既有抒发画家主观感情的一面,也有表现对自然美关注的一面。画家试图在纯真朴实的自然中,创造一种可居、可游的理想化境界。
2、山水画技法讲解 教师示范:
A、石的画法E、树干的画法 B、树叶的画法 F、瀑布的画法 C、山的画法 D、云的画
3、欣赏完老师的作品,同学们是不是对山水画的技法有了一定的了解?请每个小组讨论一下。教师预测学生存在的问题:材料特点上:宣纸的特性、毛笔的特性等。
4、学生初步尝试山水画技法
A、导入:
有的同学早已按捺不住试一试的冲动,给同学们一次实现自己想法的机会,现在就开始尝试吧!教师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作辅导。
B、展示导入:
刚才同学们画得非常认真,成果也非常得显著,谁先上来展示一下作品?生生互评、教师点评。
5、教师总结:
这些作品能够基本达到山水画技法的要求,下节课我们要把这些小的技法运用到一张大的山水画作品上,完成一张完整的山水画作品。
教后札记:
使学生初步掌握山水画基本技法,加深对中国优秀传统艺术的了解和喜爱之情。了解和初步掌握简单山水画的画法。增强了学生对革命摇篮井冈山的向往之情,感受井冈山自然景观的审美价值。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习山水画的一些基本技法,进一步体会笔墨趣味。
2:培养学生对传统艺术的感情,激发对自然美的热爱。
教学重点:学习山石的详细画法。
教学难点:山石质感的表现。
教学准备:课件、示范工具、毛笔、墨汁、国画颜料、调色盒等。
教学步骤:
一:课件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中国画在绘画题材上分为人物、山水、花鸟三大类。山
水画在表现自然风貌上有其独特的表现手法,是祖国传统绘画艺术结晶。
二:技法讲解,突破难点 山石是中国山水画基础,画好山水画首先要学好山石的画法,先从石的练习入手。
1:教师笔墨演示,综合讲述
画石法:中国画画石主要是通过线条干湿浓淡来表现。先蘸淡墨再点浓墨,要求得墨色上的浓淡变化,要求毛笔含水量不能多水多不能表现石的质感。画岩石的运笔方向可自上而下,或自左而右,以中锋或侧锋线条勾画出石头的内外结构,转折有力,有背光部用短笔、短线条染以表现岩石的体积感。
画山法:山如同扩大了的石头,与石头画法相似,一般有两种表现手法。
(1)勾线法(2)点垛法
2:小结:石分三面生阴阳,干湿浓淡要变化,山有高低写好峰,上实下虚自然成。三:作业要求 把握好山石大形和气势,大胆落笔,小心收拾,用多种变化的笔墨练习画山石。
四:学生作业,教师行间指导。
五:作业展评小结。
教后札记
学习山水画的一些基本技法,进一步体会笔墨趣味。培养学生对传统艺术的感情,激发对自然美的热爱。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 学习中国画树的画法学习:对以前学过的笔墨表现方法进行综合训练,培养学生的知识综合能力.教学重点难点:学习树干和树叶的详细画法
教学准备:课件、学生作品和教师范画、中国画绘画工具
教学步骤:
一:课件欣赏揭题
二:讲解示范
1:了解树的结构 树是由树根、树干、小枝、树叶组成。一般从上往下画,先画树干和主枝,再添画小枝,最后画树叶。
2:示范中国画画树的画法
(1)课件分析用笔用墨方法
(2)画树干:画树干宜用中锋,以使其树干圆劲有力,用逆锋又可表现老树苍劲的质感运笔注意顿挫转折。对于不同的质的树干,可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表现。
(3)画树叶:表现不同的树有不同的点叶法,教师示范胡椒点、介字点、平头点 等点叶法。小结,点叶法不外乎圆、尖、横、直。
(4)提醒学生注意:树叶的点画,都要有墨色变化,无论哪种树叶形,都要围绕难点:由笔墨变化画出不同形,绕着主枝一团团、一组组、一丛丛来画,要有整体感又要生动而有变化。
三:学生练习和体验 不要拘泥于树形,在宣纸上反复用干湿浓淡笔墨表现各种树形。四:优秀作业展示,小结
中国画艺术源远流长,画树技法多样,今天我们学习画树的基本步骤和方法,以后可利用业余时间多练习和体验,老师相信每个同学都会有进步。
教后札记
学习中国画树的画法学习,对以前学过的笔墨表现方法进行综合训练。培养学生的知识
综合能力,学习树干和树叶的详细画法,由笔墨变化画出不同形状的树。
第四课时
教学目的:
1:巩固树和山石的画法
2:学会将树和山石的画法融于画面中,提高画面的组织能力.3:感受中国山水画的笔墨情趣.教学重点:巩固画树和山石的画法
教学难点:将树和山石以及其他景物恰当地组织于描绘井冈山的一幅画面上
教学准备:课件、中国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请两位同学上台表演山石和树木的画法
2:其他同学在台下练习,然后讲评表演作品,先请学生之间评,再由老师点评。
二;新授 山石和树木息息相关。秃山不美,山、树同在,可显出山的生机,也可显出树 的秀美,同时又可显出山的雄伟。
1:课件欣赏范画黄秋园的作品《井冈山》,分析其用笔用墨的方法
2:看井冈山山水风景录像,引导学生拓展思路,寻找自己将要描绘的小景记忆3:学生思考,再谈构思,教师点评。
三;学生练习,教师行间指导
四:展示优秀作品,学生谈感受,教师小结。
教后札记
巩固树和山石的画法学会将树和山石的画法融于画面中,提高画面的组织能力,感受中国山水画的笔墨情趣。
第三篇:巍巍井冈 教案
巍巍井冈 教案
课前交流:同学们,喜欢旅游吗?今天我就带领大家去一个景色优美的地方去看一看。
在江西西南部有一座传奇的山脉,这里是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会师的地方,他们生活战斗在这里,建立了第一支武装政权。这里有巍巍的五指峰,有革命烈士鲜血染就的十里杜鹃长廊,有飞流直下的龙潭瀑布,还有令人敬仰的革命烈士陵园。这里有茨坪革命旧址,有雄伟壮丽的笔架山,还有曾经炮声隆隆的黄洋界。在这里云雾缭绕,山峦起伏,群山竞秀,一年四季景象各异,春来绿水淙淙,夏天云霞灿烂,秋来层林尽染,万山红遍,冬天一是一派北国风光。同学们,你知道有这么多红色景点,有这么美丽的地方是哪里吗? 生:井冈山
师:对,这里就是井冈山,在这里不仅山峰巍巍,高耸入云,更因为这里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是一块浸着烈士鲜血的圣地,是令人敬仰的地方。井冈巍巍,赣水苍茫,让我们怀着崇敬之情学习第6课《巍巍井冈山》——红色记忆。我们的先烈以他们的鲜血和生命,谱写了气壮山河的革命史诗;我们的画家以他们对先烈的崇敬,用包含深情的笔墨记录了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下名家笔下的井冈山吧!黄秋园的《井冈山》,一幅高远的山水把井冈山的巍峨之象表现地淋漓尽致,层层的积墨塑造了一座山峰,又一座山峰,连绵不断,而且把山画得特别高,有一种顶天之势,充分表现了井冈山的巍巍气象。如果说黄秋园的《井冈山》塑造的是井冈山的山水气势,那么下面几峰也包含了红色的主题,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来谈一谈画家是怎么表达的? 陆俨少《朱砂冲哨口》
师:它是阻挡敌军的最前沿的一个阵地,此地十分险要,在这里发生过多次激烈的战争。
生:下面的江水两岸是红色的。寓言是革命烈士的鲜血染红了它。
师:是的,红军在这里阻挡住了敌军的围剿,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保住了政权,这种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师:下面这幅呢?
生:魏紫熙的《黄洋界》。
师:他为什么把山都画成红色的呢? 生:象征着是革命的鲜血。
师:是的,革命烈士的鲜血不仅染红了井冈山,也红遍了全中国。师:《三湾》钱松岩的作品,能看出什么内容吗? 生:记录了毛泽东带领秋收起义的队伍在这里进行休整改编,把山水与历史融合在一起。
师:说的真好。我们欣赏了名家笔下的山水作品,同学们想不想用中国画的形式来创作一幅山水作品呢? 生:想
师:那我可就考考大家对中国画有哪些了解呢?先来做几道选择题。
1、中国画把描绘大自然的作品称为什么? 生:山水画。
师:回答非常正确。
2、中国山水画作为独立画种有多少年的历史? 生:一千多年。
师:对,在唐朝时期,山水画已作为独立画种出现了。展子虔游春图,最古的卷轴山水画。
3、中国山水画采用的是什么透视法? 生:散点特色。
师:中国山水画是采用的散点透视法,古人经常是采集奇峰打草稿,在寸纸上写千里江山。
在回顾了一些基本知识后,我们再来尝试一下笔墨。下面请两位同学到讲台前,给我们演示一下中国画的基本墨法和笔法。哪位同学敢来尝试?
(表扬踊跃上台学生。)下面的同学一起来画好吗?
第一题:请你用毛笔在宣纸上表现出焦、浓、重、淡、清五种墨色。学生演示,不正确的地方给以改正。老师可以进行帮助修改。请谈一下体会。
生:如果不掺水的话,墨是焦的,掺的水越多,墨越淡。墨色变化很丰富。师:第二题,请你演示不同的笔法。如中峰、侧峰、逆峰。
学生谈体会:中峰是毛笔竖直,笔尖在中央,墨色均匀;侧峰用笔肚着纸,线条宽,墨色不一样;逆峰,是呛着笔尖,线条苍劲有力。表现散峰、拖笔、点厾。
学生谈体会:散峰是毛笔打散了,线条散乱,墨色不一;拖笔是横拖着毛笔,线条柔细。点厾是随意点,富有变化。
师:同学们,刚才尝试的墨法和笔法,接下来我们就能发挥他们的作用了。大家请看中国山水画的表现方法。中国山水画独特的表现方法是:勾、皴、染、点。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谈一下自己的理解。生:勾是用线勾山石的轮廓。
生:皴是根据山石的纹理结果,用淡墨辅以各种线条,加强其凹凸起伏与质感。生:染是根据山石的阴阳向背,用淡 渲染,使山石体积感进一步加强。生:点是根据山石所处的环境与季节,点上各种浓淡墨点,使山石表现更加充分。师:对,勾就是勾轮廓,皴是表现纹理结构,染是阴阳向背,点是表现植被。下面老师就来演示一下。
1、勾:外形、以及结构关系,大体的内部结构。
2、皴:注重石头的纹理,突出石头的质感。
3、染,把石头的亮面、暗面表现出来,突出“石分三面”的体积感。
4、点:给石头以生命,小石点苔,大石点植被。
师:刚才老师所画的几块小的石头,但山水不仅包括山石,还有树木、云水、瀑布等等,我们可以举一反三,利用这些基本技法进行表现。在接下来的时间内,同学们临摹书中山、石、云、水的画法。学生尝试绘画,教师进行指导,点评,修正。
同学们刚才所画的云水、树木、山石很漂亮,我们可以把他们进行组合一下,这样就成为一幅比较完整的山水作品。请看......我们把石头放在前面,旁边有树,树上生叶,远处是一个清泉顺流而下,再远处是山,山西大云雾飘荡,一幅美景展现在我们面前,这幅画近景、中景、远景层次分明,不就是井冈山的美景吗?!老师也创作了井冈山的两幅山水画,分别表现了夏景和秋景,看勾皴染点的技法都在里面得到了运用。我们再来欣赏下我们的同龄人画的山水作品,虽然并不是多么成熟,但表达了自己的感情,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创作井冈山的山水画吧!请看作业要求:
1、创作一幅山水小品。
2、充分利用本节所学勾、皴、染、点进行创作。
3、注意分清层次,构图合理。
在展示与评价时,我们要每组推选2——3幅进行展示。自评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画?互评时注意说出优点和缺点。下面请同学们大展身手,请注意不要弄脏衣服哦!展评环节: 学生自评 互评
教师点评。
也许短短的一节课,我们稚嫩的笔触绘不完井冈山的苍劲,但那一草一木,一份革命情怀也许已深留你的心底。井冈山的美景等待我们用笔墨来描绘,井冈山的革命精神更需要我们继承和发扬。巍巍井冈山,满满映山红,当我们用画笔描绘革命圣地,一份悠悠爱国情也一定会在你心中涌动,那一幅幅从笔尖流淌而出的美丽画卷就是我们的民族梦,更是我们的中国梦!热爱祖国,从热爱家乡做起,我们山东的革命老区沂蒙,也有着令人难忘的革命故事和美丽的景色,希望同学们有机会去那里去写生,去创作,用我们的画笔来描绘可爱的家乡!
第四篇:巍巍中华魂
庆元旦演讲比赛演讲稿
舞钢市第六小学六年级二班孙竞达
巍巍中华魂
舞钢市第六小学六年级二班孙竞达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我是六二班的孙竞达,十分荣幸我能站在这里为各位演讲。我演讲的题目是《巍巍中华魂》。
巍巍中华,有白雪皑皑的喜马拉雅山,有大气磅礴的昆仑山,有巍峨雄壮的祁连山„„那是我们的脊梁;也有奔腾的长江,咆哮的黄河,平静安祥的松花江、黑龙江„„那是我们每个中华儿女身体里流淌的血液!五千年的历史,像一首古老的诗篇,也像一幅长长的画卷„„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孕育了五千年的辉煌。千百年来,她缔造了我们民族至高的美和至深的爱。祖国有着无比灿烂的辉煌,但也经历了无数磨难,饱受欺凌。侵略者的魔爪,将你的每一寸肌肤都烙上深深地血痕。可曾听见,山河在呜咽,松涛在哀鸣。然而英雄的中国人民并没有被敌人的刺刀吓倒,那悲壮的《义勇军进行曲》给我们民族注入了无穷的力量,为了挽救祖国,多少仁人志士,多少英雄豪杰,血染疆场。
南湖的红船吹响了革命的号角,井冈山的红旗点燃了燎原的星星之火。1949年10月1日,伴随着雄壮的国歌和天安门广场上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每个中华儿女,无不热血沸腾、壮志激昂。
国旗,是那样鲜艳,他使每个中华儿女都充满力量,在国旗指引下,勇往直前。
国歌,是中华儿女的呐喊,她的每一个音节都凝聚着中华民族的骨气,她的每一个音符都蕴含着咆哮的力量!
正当中华民族在探索前进中不断摸索发展方向的时候,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为中国指明了道路。中国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向着小康社会一步步迈进;那南海的碧波,震动着改革开放的浪潮;那珠江的潮头,涌起了春天的气息;那扬子江畔的东方明珠,闪烁着神州迷人的色彩;那九曲黄河的浪花,勾勒出西部大开发的宏伟蓝图。
年的沧桑巨变,61 年的光辉历程,让所有中华儿女看到了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曙光。在中华儿女的努力下,中国,正以矫健的步伐稳步走向世界。“两弹一星”上了浩淼的蓝天,“神舟飞船”遨游了太空,“嫦娥一号”探月成功,“嫦娥二号”即将发射升空。三十年来的改革开放,让我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中国,让我们看到了在世人眼里成为奇迹的中国。
英雄的中国人民,永远不倒!敲响那一排铜质的编钟,浑厚而清亮的音韵由远及近,穿越五千年悠悠岁月,泛起层层涟漪,响起阵阵回响,这是炎黄子孙心中凝结的永恒:中华民族之魂。那轮喷薄而出的红日,指引着万千热血战士乘风破浪,奋勇前进,披荆斩棘,英勇斗争,鼓舞着中华儿女在疾风骤雨中顽强拼搏。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书写着她永不停息的对美好幸福的追求,展示着她永不磨灭的对民主富强的探求。
朗朗乾坤,巍巍中华。这是我的祖国,我的母亲。我愿我是一首诗、一幅画、一首歌,赞颂着你的伟大,歌颂着你的辉煌!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第五篇:巍巍中华魂
巍巍中华魂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巍巍中华魂》。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她用五千年的文明书写着她永不停息的对美好幸福的追求,展示着她永不磨灭的对民主富强的探寻。让我们翻开中国那部厚重的历史,去探索中华魂的足迹。大禹治水安天下,三过家门而不入;屈原上下求索,虽九死而不悔;人民解放军浴血奋战,筑成新的长城;灾难现场,救援人员勇敢无私的奉献;奥运赛场,中华健儿胜利的欢呼;上海世博会,五湖四海的宾朋露出的笑脸和树起的大拇指〃〃〃〃〃〃这一切的一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动,使我们震撼?这是一种抵御外侮,众志成城,团结一心,勇于拼搏的精神灵魂 ,这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民族精神。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世代相传的人民用智慧、才华和艰辛的劳动,铸就了这风雨吹不倒,坎坷打不败的永垂不朽的巍巍中华魂。这是支撑一个民族存在与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柱。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历经磨难而不衰,饱尝艰辛而不屈,千锤百炼而愈加坚强,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历史的长河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的民族精神。
敲响那一排排铜质的编钟,浑厚而清亮的左声右韵由远及近,穿越五千年的悠悠岁月,在亿万炎黄子孙的心中荡漾回声。让我们以《诗经》关雎的歌喉;以屈原《橘颂》的音韵;以古风和乐府、律诗与散曲,以京剧与秦腔、梆子与鼓词唱响您历史恢宏岁月的辉煌,唱响您壮丽的山河,亮丽的风景。让我们以岳飞的一阕《满江红》;以文天祥的一腔《正气歌》;以鲁迅的一声《呐喊》;以朱自清的一道《背影》唱响您不屈的脊梁与骨气,唱响您不屈的尊严与神圣。
让我们以瞿秋白手中的那束野花;以方志敏身上的那份清贫;以焦裕禄窗前的那盏油灯;以孔繁森雪原上留下的那串脚印;以袁隆平稻田里忙碌的身影;以汶川、玉树永远不倒的呼声;唱响您的坚韧与顽强,唱响您的灵魂与精神。
黄河猛,长江壮,泰山雄,昆仑莽,万里山河浩浩荡荡,仰望蓝天“神舟飞船”太空穿梭;俯瞰大地,三峡工程,旷世神奇;忆前朝,秦长城,鬼斧神工;看今朝,鸟巢、水立方,精美绝伦。亲爱的祖国,五千多年的蕴涵和积淀,六十多载的扬弃与继承。您,一个东方巨人,聚集当今世界上最多最广最大的人气和景气,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和谐发展是您热切表达的心声!您不卑不亢、不燥不惊,以坦荡豁达和深邃闲静阔步在新世纪的黎明。
伟大的中国精神,我为你骄傲,为你自豪。你同辉于时代,无愧于时代;你与威严的长城共存,与久远的黄河同在。
回首往事,我们雄心激荡,展望未来,我们豪情万丈。朋友们,我们是华夏儿女、炎黄子孙,黄河在我们血脉中流淌,长城在我们梦里头萦绕,“神舟”使我们天地宽广,“世博”使我们意气风发。传承了五千年的民族精神,正等待着我们发扬光大。“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我们的民族永远蓬勃向上,我们的明天更加灿烂辉煌!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