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安全优质课教案
《防火自护、自救安全教育》教案
作者单位:淇滨区牟山小学 任教学科:语文 年级:三年级 姓名:熊丽楠
联系电话:1503926959《防火自护、自救安全教育》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对火灾事件的了解,知道发生火灾的主要原因,提高学生的防火意识,明确防火自救的重要性。
2.认识各种灭火设备,掌握一些消防安全常识及灭火、防火自救的方法,学会本领,化险为夷。提高学生的自救意识,培养应变能力。3.能够主动关注身边的火灾现象,形成初步的消防安全意识;养成对自己生命安全负责的态度,形成自我保护意识;理解和尊重消防武警的劳动;自觉遵守消防法规。
教学重点:树立火灾自护、自救的观念、增强安全意识。教学难点:掌握自救、自护方法,学会自我保护。教学方法:直观演示法、活动探究法、归纳总结法。教学用具:投影仪.幻灯片或制作课件.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
一、事例导入:
2005年4月5日上午,山西省某煤矿第二小学四年级共195名学生,在10名老师带领下,到七、八里外的山上春游,发生因学生野炊引发大火,当场烧死学生29名,重伤1名,轻伤3名的恶性事故。
2008年11月14日早晨,上海商学院徐汇校区一学生宿舍楼发生火灾,4名女生从6楼宿舍阳台跳下逃生,当场死亡。
„„
同学们,看到这些,你们想说点什么?
同学们生活在幸福、温暖的家庭里、受到父母和家人的关心、爱护、似乎并不存在什么危险。但是、家庭生活中仍然有许多意外事情需要备加注意和小心对待、否则、很容易发生危险、酿成事故,我们不得不提高警惕,引以为戒、今天我们就来更深入的了解火灾,并学会必要的自护和自救方法,从而更好地保护自己。(板书:防火自护
自救安全教育)
二、进入新课 :火,给我们带来了光明,也给我们带来了灾难!
(一)、让学生带着“对于消防安全方面你想了解些什么?”这个问题思考。让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全班汇报,满足学生作为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心里需要,让学生体验学习内容的丰富性。
(二)、用幻灯片展示各种火灾实录,从中学习安全用火用电的必要性,学习防火自护、自救知识。
(1)认识了解电源总开关,学会在紧急情况下关断电源。
(2)不用湿手触摸电器,不用湿布擦找电器。
(3)电器使用完毕后应拔掉电源插头。
(三)、认识基本的灭火工具和标志 同学们,在我们的身边,防火标志与灭火器材无处不在,只要你是个有心人,到处都可以看到,看看这些灭火工具和常用标志,你认识哪些呢?
(1)出示常见灭火器材,指名说。
(2)考考你。
(四)、校园防火常识与疏散逃生
(1)出示相关图片。
(2)要求学生仔细观察,说说疏散逃生时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3)你参加过紧急疏散演练吗?说说你的演练经历。
(五)家庭防火常识与逃生
出示相关图片,同桌互相说家庭火灾如何逃生。
(六)师生共同总结逃生方法
保持镇静,明辨方向,迅速撤离。
不入险地,不贪财物。
简易防护,蒙鼻匍匐。
善用通道,莫入电梯。
缓降逃生,滑绳自救
避难场所,固守待援。
缓晃轻抛,寻求援助。
火已及身,切勿惊跑。
跳楼有术,虽损求生。
(七)、火灾报警须知:
1、牢记火警电话“119”、事发时可用任何一部电话拨打、无论欠费与否。
2、火灾地址要报详细:
XX市XX村XX路XX号、如:(什么东西在燃烧、火势很大、请速来扑救、我的电话号码是XX)
3、要派人来主要路口迎接消防车。
(八)竞赛活动,巩固要点。(设立主持人,四小组记分比赛。)
1、抢答题。(老师提供部分问题,学生可适当补充。)
(1)生活中的哪些因素会引起火灾?
(2)一旦发生火灾,要迅速拨打什么电话号码?
(3)扑救时是先救人还是救物?先断电还是先救火?
(4)电话报警时要注意报清、报全哪些信息?
(5)列举几种逃生方法。如:关门求生、从窗户逃生、安全出口逃生等。
2、判断题。(学生也可补充题目。)
(1)禁止学生携带烟花、爆竹、砸炮、火柴等易燃易爆物品。
(2)有一天,某小学四年级学生到某山林去野炊。
(3)报警时报警人的姓名和电话号码可以不说明。
(4)发生火灾时,不要盲目开窗开门,用湿毛巾、衣服等衣物包住头脑,尤其是口鼻部。
(5)家用电器起火,应马上关掉电源开关,千万不要往电器上泼水。
3、游戏:编一编防火的拍手歌。如:
你拍一我拍一,拍完南北拍东西。
你拍二我拍二,咱俩宣传做伙伴。
你拍三我拍三,禁火场所别吸烟。
你拍四我拍四,用火不当会出事。
你拍五我拍五,烟囱坏了快修补。
你拍六我拍六,风大失火不好救。
你拍七我拍七,不要玩火做游戏。
你拍八我拍八,电线不能随便拉。
你拍九我拍九,火警电话一一九。
你拍十我拍十,人人防火要落实。
三、总结:
只要我们处处小心、注意安全、掌握自救、自护的知识、锻炼自己自护自救的能力、机智勇敢的处理各种异常的情况或危险、就能健康的成长。
第二篇:小学安全优质课教案
《自然灾害有哪些》(一年级)
青介学区
波斯猫呦呦
教学目标:
1、认识常见的自然灾害名称和现象。
2、学生乐意去了解不同的自然灾害,知道一些简单的自救方法。
2、学生在面对自然灾害面前能做到不害怕。教学准备:教学ppt《常见的自然灾害》。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教学目标,学生读,明白本节课的重点。请同学们说说什么是自然?什么是灾害?你知道的自然灾害有哪些?
1、出示地震时的图片,让学生明白地震的危害。
请学生说说地震的危害,继续出示图片让学生明白地震的危害。
讲解我国是一个多震国家,每年发生的地震有几千起,但是像汶川、唐山大地震这样的7、8级地震很少发生。
让学生回忆地震时我们应该怎样做?
地震的危害有:房屋倒塌,桥梁断落、水坝开裂、铁轨变形、地面裂缝、塌陷、喷水、冒沙等。
2、认识泥石流并了解泥石流的特点。
泥石流:具有爆发突然、来势凶猛、迅速的特点。
泥石流的危害:石流冲进乡村、城镇,摧毁房屋、工厂及其他场所设施。发生泥石流时如果你在山上应该怎样走?(往山上走)
对公路、铁路的危害:可直接埋没车站、铁路、公路等设施,导致交通中断,还可引起正在运行的火车、汽车颠覆,造成重大的人身伤亡事故。
3、分别认识暴风、洪水、山体滑坡。
暴风:暴风经过居民点天空中便飞舞着砖片、断木等碎物,因风速很大也能使人畜伤亡,树木和电线杆破环,给人们造成很大的伤害。
洪水:是最常见的并且危害最大的一种。一年中出现的次数多,波及范围广,来势凶猛,不仅淹没房屋和人口,造成大量人员伤亡,而且还会卷走我们的粮食、衣物等物品,并淹没农田,毁坏农作物。
山体滑坡: 不仅造成一定范围内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还会对附近的道路交通造成严重威胁。
4、雷电天气的认识。
雷电天气:在雷电现象发生时,产生强大的雷电电流,由人的头顶一直通过人体到两脚,流入大地。
在雷电天气我们应该怎样做呢?(远离树木,高压线、电线杆等危险物品,躲到空旷的地方)
5、冰雹的认识。
在冰雹天气应该减少外出,严重的冰雹会对汽车、窗户、庄稼进行危害。
二、小结:
1、请同学区分不同的自然灾害,面对自然灾害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怎么做? 外出之前看天气预报,如果遇到恶劣天气尽量不外出; 地震时,雷电天气避免外出,如果在外面就要远离大树在空旷的地方。
冰雹天气躲在房屋里。遇到洪水、山体滑坡、泥石流这种情况如果你在山上就要往山顶上跑。
第三篇:优质课教案
《八音和鸣》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湘版七年级音乐上册第三单元
教学目标:
1、能够说出一些常见的民族乐器的名称及其分组,能够辨别它们的音色;
2、了解八音分类法,以及一些民族乐器的制作材料与音色;
3、聆听一些民族器乐曲,让学生感受民族器乐曲的韵味和魅力; 教学重点: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和比较、欣赏、讨论、直观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参与音乐学习活动。
教学难点:
如何有效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组织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教学准备:课件,乐器图片,打击乐器,曲谱等。教学设想: 本单元以“八音和鸣”为题,目的在于让学生感知传统民族器乐的魅力,从而喜欢上中华民族音乐,所以,让学生在四十分钟内通过听赏一些作品,让学生充分感受民族器乐的魅力是我本节课教学的重点。为力求达到这个目的,在教学设计中,我首先利用课件的优势,丰富教学内容,加大信息量,为学生营造美的氛围。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我选择了一些经典的民族器乐曲,如《欢欣的日子》、《空山鸟语》、《喜相逢》、《阳春白雪》等,让学生感受二胡、笛子、琵琶等乐器的韵味和魅力。此外,在学习方法上,我改变以往欣赏课一听到底的方法,采用了让学生给乐器分类的方法让他们能够加深印象,以便能更好的掌握所学的内容。
教学方法:讨论法、欣赏法、观察法,自主探索法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课前播放箫演奏的《美丽的神话》
2、上课礼仪。
二、导入新课
同学们刚才都是踩着音乐声走进课堂的,课间老师放了一首乐曲,这首乐曲的名字是什么?(美丽的神话)大家有没有注意听刚才这首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箫)那同学们觉得用这样的形式去表现流行歌曲好听吗?
我们中国的民族音乐有着几千年的灿烂历史,有着许多好听的乐曲。今天,就由老师带领同学们一起走进中华民族音乐的殿堂,一起去感受它那迷人的风采和独特的魅力。
三.民族乐器
1、游戏分组
(1)现在咱们来做一个游戏,屏幕上有许多乐器的图片, 以组为单位给这些乐器分类,比一比哪组分的又快又好。(课件展示)
(2)请同学们说一说你是按什么方式进行分类的?发表见解
(3)学生认识民族乐器中主要演奏乐器的分类按照演奏的方法分为四类:吹管乐器、弹拨乐器、拉弦乐器、打击乐器,并介绍乐器。(课件展示)课前给学生发放乐器的图片及简介,上课时可以让拿到这样乐器图片的同学来做介绍。(4)介绍民族管弦乐队排列示意图
2、猜一猜
(1)出示八音的代表乐器,请学生猜一猜各种乐器的名称及制作材料,集体讨论,举手回答。(课件展示)
(2),“八音”指的是我国民族乐器以制作材料为依据,可以分为八大类别,分别为:“金、石、土、革、丝、木、匏、竹”。
四、音乐欣赏
1、听一听,辨一辨
认识了这些乐器,下面,老师要播放一些民族器乐独奏曲的片段, 让我们一起来听赏它们发出的美妙声音,相信大家一定会一饱耳福的,不过可别忘了老师屏幕中提出的问题哟。(播放《空山鸟语》、《喜相逢》、《阳春白雪》的片段)问题:这首乐曲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并谈谈你在听这首乐曲是你感受到了什么?(用笔记下来,用简单的词语即可)
(1)讨论并互相交流你们听完的感受。
(2)出示所听音乐感受的提示,将音乐的名称和音乐感受的提示连线。(课件展示)(3)介绍音乐家刘天华
2、民乐合奏《欢欣的日子》
刚刚我们一起领略了乐器独奏时的魅力,真是音色各异,情趣各有不同。这些乐器除了用于独奏外,还经常用来共同演奏一支乐曲,形成齐奏或合奏。这样就组成了多种形式的民族乐队。今天,我们就来共同认识一下。
1、初听全曲
2、介绍欢欣的日子以及组曲家朱践耳(课件展示)
3、复听全曲
下面我们就再一次来感受一下欢欣的日子,大家可以轻声哼唱音乐主题,并辨别一下,这支乐曲由几个段落组成?(播放音乐)
五、活动与练习
同学们,听了别人演奏的乐曲,你们想不想试一试呢?(发放打击乐器)
就让我们一起来为欢欣的日子伴奏吧
六、爱与振兴
1、今天我们的民乐之旅马上就要结束了,通过今天的旅行,你对中国民乐有了怎样的了解呢?
2、这么美的音乐,可是,我们许多年轻人都不了解它,面对这种现状,我们作为中华文明的继承人,又该怎么办呢?
3、下面,老师给大家推荐一支乐队,西望他们的演出能给大家一些启发。(播放女子十二乐坊的演出片段)
第四篇:优质课教案
《多彩的纸巾》(美术、科学)
活动目标:
1、初步让幼儿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和手工制作的方法。
2、通过看看,做做等方法表现自己所见,所想事物,激发幼儿丰富的
想象力与创造愿望。
3、探索浸染的特点以及油水分离的特性。
活动准备:
餐巾纸
调色盘 颜料 黑板
音乐律动
纸盒
信封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播放音乐律动《魔术王国的节奏》,对幼儿进行热身活动进入主题。
二、过程
1. 老师以魔术的形式从盒子里变出3封信,让幼儿看看信封上写的什么?再让幼儿猜猜信封里装的什么?(餐巾纸)。2. 小朋友都很不错,那小朋友们知道纸巾能做什么吗?(擦鼻涕,擦屁股等)
3. 出示第二个信封让幼儿摸摸看,感觉一 下信封里是什么?(彩色餐巾纸)请幼儿说一说 餐巾纸是怎么变成彩色的?(画上去的......)。
4. 老师进行演示,请小朋友们注意看好了,老师首先是怎么做的,(把纸巾折叠好)接着是怎么做的,我的手怎么样(双手捏住纸巾的两侧,去操作盘沾染料)让幼儿仔细观察老师手中餐巾纸是怎么变成彩色的?(用颜料浸染出来的)。5.操作:请幼儿有秩序的到桌子前自由操作把纸巾变成彩色,教师指导。让幼儿把染好的餐巾纸展示到桌面上,让幼儿欣 赏。
6.请幼儿说一说在浸染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不知道怎么拿纸巾......)
7.再请幼儿猜猜看第三个信封里装的是什么(彩色的纸巾),老师想问一下小朋友,这个彩色的纸巾和刚才的那个有什么不同。(色彩,多少等)
8.师:老师的纸巾为什么浸染的颜色多?
再次让幼儿欣赏老师的操作步骤(老师先把餐巾纸折叠的很小,所以浸染出来的颜色就越多,折叠的形状不一样,出现的图案也不一样)
9.放音乐,让幼儿再次自由操作,老师指导,展示,点评。
活动结束:
小朋友表现得都很好,那就跟着我去魔术王国学习更多的本领吧,看看哪里还有什么更厉害的。排好队跟着音乐离开活动室。自然结束活动。
活动延伸:
园内:在美工区中投入更多的材料,让我们一起来探索油水分离的过程。
家里:让幼儿想一想用彩色的餐巾纸还能做什么?请幼儿回家动脑,动手做一做。
第五篇:优质课教案
优质课教案
《我的叔叔于勒》
回族镇王西中学
我的叔叔于勒
回族镇王西中学
宁红霞
教学目标:
1.掌握生字词;
2.了解作家作品常识,掌握小说知识;
3.理解通过人物的情态、语言、动作、来揭示人物心理、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
从多方面刻画人物形象,以展现人物内心世界的方法,运用对比手法刻画人物性格。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主题,认识社会现象。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让同学们谈一谈对亲情、金钱的看法。
二:走近作者,了解作品《羊脂球》。
三: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
莫泊桑—法—《羊脂球》《项链》《我的叔叔于勒》
契诃夫—俄—《变色龙》《套中人》《万卡》
欧·亨利—美—《麦琪的礼物》《警察和赞美诗》
四:介绍写作背景
五:检查预习情况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拮据
栈桥
煞白
撬开 诧异
牡蛎
别墅
皱纹 褴褛
阔绰
女婿
嘟哝
2.小说中有哪些人物?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讨论:
1.小说的题目是《我的叔叔于勒》,但是从行文上看,对于勒仅有几笔的直接描写,多是侧面着墨,而对菲利普夫妇的刻画却用了很多篇幅,那么,本文的主人公到底是谁?
2.小说的主人公不是于勒,作者为什么用“我的叔叔于勒”这个标题?
把握情节:
根据课文情节的发展将五张插图重新排序.精要归纳:
盼于勒→赞于勒→遇于勒→躲于勒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3.找出稳重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称呼的词语,从这些不同的称呼中,可以看出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是如何变化的?
4.为什么他们热切盼望于勒归来?
于勒=金钱 5.当真遇见时,反而不认,躲开了日夜盼望的于勒,这是什么原因?
直接原因:菲利普夫妇只认钱而于勒又沦落为穷人。根本原因:金钱至上的社会制度。
思考:
1.文中吃牡蛎情节有何作用?
2.菲利甫夫妇对于勒变来变去的态度中,有什么不变的东西?造成他们的态度的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六:分析人物形象
于勒
早:行为不端,糟蹋钱。
中:正直,有良心。
后:自食其力,不拖累人。
菲利普夫妇
丈夫:自私、冷酷、虚伪,贪婪。
妻子:吝啬、尖刻,有心计。
教师小结:
小说通过菲利普夫妇对待亲兄弟于勒前后截然不同的态度的描述,表现了在现实社会里金钱关系对人、对人性的扭曲和破坏,对“金钱至上”的思想进行了批判。
艺术特色: 巧设悬念
双线交织:1.实写:菲利普夫妇
2.虚写:于勒
选材以小见大,鲜明的对比。
思考:你觉得在中国会不会发生于勒这样的遭遇?假如遇到这样的人,你会怎样评价他,你希望拥有怎样的人际关系?金钱真的是万能的么?各持己见,注意说话要有道理。
作业:假如菲利普夫妇在船上发现百万富翁的于勒,他们的表情将会怎样?他们夫妇间将会进行怎样的对话?
板书设计:
我的叔叔于勒
莫泊桑 盼于勒
赞于勒
遇于勒
躲于勒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赤裸裸的金钱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