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5号文库

树真好 绘本

树真好 绘本



第一篇:树真好 绘本

书真好

教学内容:树真好 教学目标:

1、知道树有许许多多的好处,激发植树、爱树、护树的意识。

2、朗读训练。

教学重点

1、积累语言,赞美树。

教学难点

1、知道树有许许多多的好处,激发植树、爱树、护树的意识。

教学设计

一、看封面,猜测

1、说一说:树真好,都有哪些好处?

二、听故事,作者想的和你一样吗?

三、交流分享

1、你记住了文中的哪些画面?

2、生交流。

3、你印象中树还有哪些好处?(交流)。

4、诵读散文诗《树真好》。

5、仿说

四、总结

1、树如此之好,我们要多多植树!

第二篇:小班绘本:在一起真好

小班绘本综合活动《在一起真好》

活动目标:

1、感知画面中色块的大小、多少和相对位置的变化,以及对颜色的认知,大胆想象故事的情节。

2、体验和朋友们在一起的快乐,喜欢上幼儿园。活动准备: 大图书、音乐 活动过程

一、1、师生问好,向客人老师问好,渗透朋友处事之道。

2、观察封面提问,引出故事内容。

猜猜故事讲的是谁呢?她是什么颜色?叫什么名字呢?

二、阅读绘本,了解故事内容

(一)出示图1,根据图片的大小进行图片与称谓的匹配

小蓝家里有谁?你从哪里看出这是爸爸呢?爸爸和妈妈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呢?请你亲一下爸爸,妈妈!(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中人物形象的特征并进行推理,进行逻辑思维训练的。亲一亲,让孩子学习如何表达爱。)

(二)出示图2,观察图片,找出空缺位置,进行数数及颜色的认知

1、小蓝长大了,要上幼儿园了。小蓝今天起迟了,上幼儿园迟到了,它坐哪里合适呢?(磨磨蹭蹭上幼儿园的情形就是小班孩子的写照。从画面整齐的座位排列中让孩子确定小蓝的座位,空间知觉的培养。)

2、数一数,有几个小朋友呢?(渗透了数数的教育)

3、谁是老师呢?(渗透了比较大小的教育)

4、它们各叫什么名字呢?(颜色的认知)

(三)出示图3,观察图片,自由想象故事情节:

1、现在它们在干什么??

2、请幼儿一起跟着音乐唱《幼儿园像我家》的歌。

3、数一数,少了谁?小蓝到哪里去了?(引导幼儿关注细节小蓝被树叶遮住大半了)

4、小蓝为什么不来唱歌?原来怕唱的不好听,没关系,我们一起帮它唱。

(四)出示图4,根据图片内容加强幼儿方位感:

1、现在颜色宝宝来躲猫猫了。他们躲哪里呢?,幼儿找到后,教师把宝宝一个个贴成整齐的两列,呈现一一对应的形态。

2、啊呀,整齐排列后明显发现少了一个颜色宝宝,原来是小蓝摔倒了,腿刮破了,怎么办?(进行了健康自我保护的教育)

(五)出示图5:

要放学了,颜色宝宝两个两个抱在一起干什么?原来在亲嘴、拥抱、说悄悄话。请个别幼儿来抱老师,亲老师。学习抱的紧才是爱的深。

我们也用一种特别的方式和老师再见!

第三篇:爱心树绘本教案

《爱心树》绘本教案 导读目标:

1、借助绘本阅读,在观察,想像,游戏中,让学生享受阅读的情趣,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2、通过阅读,使学生感悟大树的无私奉献,了解爱的真谛。导读过程:

一、谈话导入,赏读封面

孩子们,你们一定认识许许多多的树吧,你知道吗?每一棵树都有一个故事,今天,老师带你们去认识一颗特别的树,是一棵什么树呢?出示封面。学生读课题。仔细观察,你都看到了什么?看谁的发现最细致、精妙。(学生自由说说发现了什么)(主要是题目、作者)

这幅画其实是一本书的封面。书本的封面告诉我们这么多讯息,以后我们看书时,可别忘了看封面哦!这本书名叫《爱心树》。树上写着英文——意思也是爱心树。书本里面有图画有文字,它们共同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在这里,图画是图书的生命,也就是说图画自己也会讲故事。这样的书叫绘本。我们看绘本的时候可别忘了一定要观察图画哦。一本好的绘本会让我们越看越想看,百看不厌。(2)(翻书)书本的第一页叫扉页

三、互动讲故事

1. 故事开始了,“从前有一棵大树”(指着大树)同学们你们看,这是棵什么样的大树? 这是一棵枝叶繁茂的大树,这是棵高大的树,这是棵挺拔的树,这是棵…… 2.(不出示字)这棵树怎么样了?

这棵树弯下了腰(真会观察)——枝叶不再伸向天空,好象张开了手臂。一个小男孩来了(真细心)——树就弯下腰和他打招呼。师轻声念(点击):大树之所以弯下了腰,是因为它喜欢上一个男孩儿。

3.师念:男孩儿每天会跑到树下,你看出来了什么?(说一说,演一演,进入情境)大树的枝叶好象是手臂,它伸开手臂在欢迎小男孩。——看来大树很喜欢男孩。

我觉得男孩也很喜欢大树,因为他舞着手臂向大树跑来。——是呀,看他脸上带着笑,一边跑还一边和大树打招呼。

大树微笑着,好象在说:“到我身上来吧。”

4.师:他会来这里玩些什么呢?(看图先猜一猜,然后说一说,演一演)(1)采集树叶(2)爬树(3)荡秋千(4)吃苹果(5)捉迷藏

(师生一起玩玩捉迷藏游戏,师做大树)

(6)师:累了的时候,就在树阴里睡觉。看这棵大树怎么样了? 树干歪向一边,撑开枝叶象一把伞,不让男孩儿被太阳晒到。大树的树叶沙沙沙,给男孩唱起摇篮曲。大树抖动身体,为男孩送来徐徐清风。

师:男孩静静地躺在大树的怀里,被大树关怀着,舒服地睡着了。

(7)小结。师:小男孩在大树身边可真幸福啊,无聊的时候,大树陪他荡秋千、捉迷藏、让他当森林之王;肚子饿的时候,大树给他吃果子;玩累了,大树让他躺在自己身上。我好爱你!孩子!你呢?(8)学生说说自己对大树的感受(大树,你真好)树是怎么做的?(伸出枝条紧紧地抱着男孩)

(9)师:男孩非常非常爱它。大树很快乐。

(10)小结:孩子们,大树为什么这么快乐?(因为男孩喜欢他,常去陪他)

四、师配乐讲述后半个故事。

1.讲到:“孩子逐渐长大”,怎么树下有四只脚?

2.讲到:“大树常常感到孤寂”。问:你感受到大树的孤寂了吗?从哪发现的?(他的枝条交叉着,好象是他紧锁的眉头,象他那颗孤寂的心,好象在说:__________________)

3、有一天,小男孩又来了(继续讲故事)

大树还是很快乐!你知道为什么吗?大树很抱歉,又是为什么呢?小男孩坐在树墩上,他在想什么呢?

(师生一起重温大树和小男孩一起游戏的画面)

4.师:大树把什么都给了小男孩,可它还是很快乐,你知道为什么?因为大树爱他!谁就像大树一样爱我们呢?出示下一张PPT,听老师读小诗,跟着老师读读。

说说妈妈怎样爱我们的,说说还有谁像大树吗?说说我们应该怎样回报他们?

绘本 作业:

妈妈就是这棵亲爱的大树,我想对妈妈说…… 我想为亲爱的妈妈做一件事…… 画一画,写一写吧!

第四篇:绘本教案《爱心树》

《爱心树》绘本教案 导读目标:

1、借助绘本阅读,在观察,想像,游戏中,让学生享受阅读的情趣,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2、通过阅读,使学生感悟大树的无私奉献,了解爱的真谛。导读过程:

一、谈话导入,赏读封面

孩子们,你们一定认识许许多多的树吧,你知道吗?每一棵树都有一个故事,今天,老师带你们去认识一颗特别的树,是一棵什么树呢?出示封面。学生读课题。仔细观察,你都看到了什么?看谁的发现最细致、精妙。(学生自由说说发现了什么)(主要是题目、作者)

这幅画其实是一本书的封面。书本的封面告诉我们这么多讯息,以后我们看书时,可别忘了看封面哦!这本书名叫《爱心树》。树上写着英文——意思也是爱心树。书本里面有图画有文字,它们共同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在这里,图画是图书的生命,也就是说图画自己也会讲故事。这样的书叫绘本。我们看绘本的时候可别忘了一定要观察图画哦。一本好的绘本会让我们越看越想看,百看不厌。(2)(翻书)书本的第一页叫扉页

三、互动讲故事

1. 故事开始了,“从前有一棵大树”(指着大树)同学们你们看,这是棵什么样的大树? 这是一棵枝叶繁茂的大树,这是棵高大的树,这是棵挺拔的树,这是棵„„ 2.(不出示字)这棵树怎么样了? 这棵树弯下了腰(真会观察)——枝叶不再伸向天空,好象张开了手臂。一个小男孩来了(真细心)——树就弯下腰和他打招呼。师轻声念(点击):大树之所以弯下了腰,是因为它喜欢上一个男孩儿。

3.师念:男孩儿每天会跑到树下,你看出来了什么?(说一说,演一演,进入情境)大树的枝叶好象是手臂,它伸开手臂在欢迎小男孩。——看来大树很喜欢男孩。

我觉得男孩也很喜欢大树,因为他舞着手臂向大树跑来。——是呀,看他脸上带着笑,一边跑还一边和大树打招呼。大树微笑着,好象在说:“到我身上来吧。”

4.师:他会来这里玩些什么呢?(看图先猜一猜,然后说一说,演一演)(1)采集树叶(2)爬树(3)荡秋千(4)吃苹果(5)捉迷藏

(师生一起玩玩捉迷藏游戏,师做大树)

(6)师:累了的时候,就在树阴里睡觉。看这棵大树怎么样了? 树干歪向一边,撑开枝叶象一把伞,不让男孩儿被太阳晒到。大树的树叶沙沙沙,给男孩唱起摇篮曲。大树抖动身体,为男孩送来徐徐清风。

师:男孩静静地躺在大树的怀里,被大树关怀着,舒服地睡着了。

(7)小结。师:小男孩在大树身边可真幸福啊,无聊的时候,大树陪他荡秋千、捉迷藏、让他当森林之王;肚子饿的时候,大树给他吃果子;玩累了,大树让他躺在自己身上。我好爱你!孩子!你呢?(8)学生说说自己对大树的感受(大树,你真好)树是怎么做的?(伸出枝条紧紧地抱着男孩)

(9)师:男孩非常非常爱它。大树很快乐。

(10)小结:孩子们,大树为什么这么快乐?(因为男孩喜欢他,常去陪他)

四、师配乐讲述后半个故事。1.讲到:“孩子逐渐长大”,怎么树下有四只脚? 2.讲到:“大树常常感到孤寂”。问:你感受到大树的孤寂了吗?从哪发现的?(他的枝条交叉着,好象是他紧锁的眉头,象他那颗孤寂的心,好象在说:__________________)

3、有一天,小男孩又来了(继续讲故事)

大树还是很快乐!你知道为什么吗?大树很抱歉,又是为什么呢?小男孩坐在树墩上,他在想什么呢?(师生一起重温大树和小男孩一起游戏的画面)4.师:大树把什么都给了小男孩,可它还是很快乐,你知道为什么?因为大树爱他!谁就像大树一样爱我们呢?出示下一张PPT,听老师读小诗,跟着老师读读。

说说妈妈怎样爱我们的,说说还有谁像大树吗?说说我们应该怎样回报他们? 绘本 作业:

妈妈就是这棵亲爱的大树,我想对妈妈说„„ 我想为亲爱的妈妈做一件事„„ 画一画,写一写吧!

绘本教案《爱心树》

教学目标:

1、引领学生置身绘本情境,展开丰富想象,激活言语思维,强化言语表达,丰厚绘本内容。

2、培养学生边读边思的阅读习惯。

3、在阅读中,理解“给予”的崇高含义,感受爱与被爱,懂得感恩。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超前悬思

1、今天的课,胡老师给大家读一本书,一本会让人会记住一辈子的书。这是一本怎样的书呢?让我们先来看看人们对这本书的评价:(出示ppt)

2005十佳童书

美国教育部评选的百部最受教师和孩子喜爱的书之一

这本书,胡老师读了好几遍了,每一次都感动的热泪盈眶,这样的一本书,你们想读吗?

2、这本书的名字就是——《爱心树》,指名读课题。(出示ppt)画面上画了些什么呢?在你眼里,这是一棵怎样的大树呀?

3、就是这样一棵大树,他会和这个小男孩发生些什么故事吗?你能猜一猜吗?(生猜)(师相机点评)

4、读书啊,就得这样一边读一边想读着读着,想着想着,你能从文字中,画面上读出更多的东西。让我们一起边读边思,走进这个故事。

二、讲述故事,边读边思,把书读厚

(一)感受快乐

1、师讲述:从前,有一棵树,他喜欢上一个小男孩。看,小男孩来了。他在哪儿呢?(看图ppt)想一想,这会是一个怎样的男孩呢?小男孩来了,他会同大树玩些什么游戏呢?

2、师讲述:男孩儿每天会跑到树下采集树叶,做成皇冠,想象自己就是森林之王。他也常常爬上树干,在树枝上荡秋千,吃树上结的苹果。同大树捉迷藏。累了的时候,就在树荫里睡觉。小男孩爱这棵树,非常非常爱他。大树很快乐。(1)大树为什么会这么快乐呢?(生答)(2)小朋友们,这是一本图画书,阅读的时候,咱们就得边看图,边读文字。仔细看看图,你一定能体会到大树此时此刻心情的快乐。(出示大树的形态图)

孩子跑到了树下,大树那柔嫩的枝条,就像„„

小男孩采集树叶做成王冠,大树的枝条„„

小男孩爬上了树干,大树的枝条„„

小男孩和大树玩起了捉迷藏,大树的枝条„„

小男孩累了在树下睡觉,大树的枝条„„

小结:透过这一幅幅画面,我们走进了大树的内心,感受着在它心底流淌着的快乐。边读边思,就得这样借助画面插上想象的翅膀。(板书。)

(二)品味“给予”

1、师讲述:但是,时光流逝,孩子逐渐长大,大树常常感到孤寂。画面上只有这孤零零的大树了,小朋友们,看看图画,说说你所看到的所想到的吧。(生交流)大树的树枝交叉着下垂,那么落寞,枝条底下的树干上,分明是男孩小时候与大树最亲密时刻画的爱心,然而爱心仍在,却惟独不见男孩的踪影。

2、师讲述:有一天,男孩来看大树,大树说:“来吧,孩子,爬到我身上,在树枝上荡秋千,吃几个苹果,再到阴凉里玩一会儿,你会很快活的。”孩子说:“我想买好玩的东西,我需要些钱,你能给我一些钱吗?”“很抱歉。”大树说,“我没有钱。我只有树叶和苹果。把我的苹果拿去吧,孩子,把他们拿到城里卖掉,你就会有钱,就会快活了。”于是,孩子爬上大树,摘下了树上的苹果,把它们拿走了,大树很快乐。很久很久,孩子没有再来看望大树······大树很难过。后来有一天,孩子又来了,大树高兴地摇晃着肢体,对孩子说:“来吧,孩子,爬到我的树干上,在树枝上荡秋千,你会很快活的!”“我有很多事要做,没有时间爬树了。我需要一栋房子保暖。我要娶个妻子,还要生好多孩子,所以我需要一栋房子,你能给我一栋房子吗?”“我没有房子,森林就是我的房子,但是你可以把我的树枝砍下来,拿去盖房,你就会快活了。”于是,男孩就把大树的树枝砍下来,把他们拿走,盖了一栋房子了。大树很快乐。孩子又有很长时间没有来看望大树了。当他终于又回来的时候,大树非常高兴,高兴得几乎说不出话来。“来吧,孩子,”它声音喑哑地说,“来和我玩玩吧!”“我年纪已经大了,心情也不好,不愿意玩儿了。”孩子说,“我需要一条船,驾着它到远方去,离开这个地方。你能给我一条船吗?”“把我的树干砍断,用它做船吧。”大树说,“这样你就可以航行到远处去,你就会快活了。”于是孩子把树干砍断,做了一条船,驶走了。大树很快乐,但是心坎里却有些……(1)小朋友,男孩来了,他没有再和大树一起玩耍,他来干什么了呢?(师边讲述边擦去大树:大树上那红通通的苹果没有了,碧绿青翠的枝条没有了,挺直的树干也没有了,这时它剩下了一截矮矮的老树墩了)

(2)可它还是很快乐,这又是为什么?你知道原因吗?可此时,大树的心坎里还有些什么呢?

3、又过了很久,孩子又来了,在他与大树的对话中,有了这样一句话:“非常抱歉。”你猜,这句话会是谁对谁说的,为什么?

还是赶紧从故事中去找找答案吧。学生自行阅读。又过了很久,那孩子又来了。“非常抱歉,孩子,”大树说,“我没有什么可以给你的了。我没有苹果了。”“我的牙齿已经老化,吃不动苹果了。”孩子说。“我没有枝条了,”大树说,“你没法儿在上面荡秋千了——”我太老了,不能再荡秋千了。”孩子说。“我也没有树干,”大树说,“不能让你爬上去玩了——”“我很疲倦,爬也爬不动了。”孩子说。“真是抱歉,”大树叹了口气,“我希望还能给你点儿什么东西……但是我什么都没有了。我现在只是个老树墩,真是抱歉……”“我现在需要的实在不多,”孩子说,“只想找个安静的地方坐坐,好好休息。我太累了。”“那好吧。”大树说,它尽量把身子挺高,“你看,我这个老树墩,正好叫你坐在上面休息。来吧,孩子,坐下吧,坐在我身上休息吧。”于是孩子坐下了。大树很快乐。

(1)交流:在故事中哪些句子让你感动?或许说你印象中最深刻的是哪句话?评点:读书就得像你这样擦亮智慧的眼睛边读边思。

(2)故事结束了,画面定格在了这儿。男孩已经是白发苍苍,一身疲惫;他就坐在这棵原本挺拔的老树墩上。此时,男孩子也许在回忆„„此时,男孩也许在向大树倾诉„„此时,男孩也许在„„(生交流)

(3)就这么一边读一边想,把这本薄薄的故事书读“长”了,读“厚”了,读“深”了。

三、扣问心扉,掩卷深思,把书读薄

1、不过,会读书的孩子不但能把书读厚,还能把书读薄。从这本书中,你读出了什么呢?你能用一个词语或一句话来说一说吗?

2、小结:读着,想着,你看,这本书薄了,变成了一个词,一句句子,深深地印在了我们心里。老师更希望这棵满载着我们大家思想智慧的爱心树能永远留在我们心中。(板画)

四、流泻心声,笔录所思,把书读活

1、请问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一个人,像大树一样给予了我们很多很多东西,我们却还没有回报过一点点呢?在书的封底,有这样一句话,(出示)看了这本书,孩子会更爱妈妈。现在,你理解这句话了吗?(生交流。)

2、小结:或许,我们的妈妈真的就像这一棵大树,默默无闻地给予了我们许许多多的关怀,让我们感受到了幸福、温暖、快乐!

3、现在你有什么话想对妈妈说的吗?请你大声说出来吧。

4、听着大家的交流,老师也很感动,我也做了首小诗,跟大家分享一下“有这么一棵大树,春天倚着她幻想;夏天倚着她繁茂;秋天倚着她成熟;冬天倚着她沉思;这棵树就是我们亲爱的——妈妈!(师配乐朗读)

5、让我们一起来祝福天下的妈妈,用我们心底最最真诚的心声祝福天下所有的妈妈都身体健康!一生平安!

五、总结读书方法——边读边想

小朋友,这节课,我们不仅收获了一个故事,获得了一种启迪,更重要的是我们还学会了一种读书的方法,那就是边读边思。我今天把这个我很喜欢的故事于大家一起分享了,那么你们喜欢这个故事吗?请说说你的原因。

六、作业

1、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2、把你想对妈妈说的话写下来,并做成卡片,送给妈妈。

第五篇:绘本《爱心树》教案

《爱心树》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绘本有关知识,指导孩子学会观察绘本的细节。

2、体会大树为了男孩乐于奉献自己的那份爱心,引导孩子学会感恩。

二、教学重难点

学会观察,用心感受绘本,体会大树的爱。

三、教学过程

(一)了解绘本

今天,老师专门来给大家讲故事,想不想听。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一个绘本故事,什么是绘本,让我们先来看一个微视频,来了解一下“绘本”。

(二)导读第一部分

1、师读故事。

你感觉到什么?用一个词来描述一下你心里的感受。

2、活动一:品味细节,寻找温暖。

这种感动,这种温暖,是源于你对文字的感受,还是对图画的感受呢?如果我们把这一幅幅图看成一张张照片,没有文字的照片,用你的眼睛去寻找,用你的心去感受,聪明的你一定可以得到更多的温暖。

拿出手中的导读单,小组同学一起来看一看,那一幅图最能打动你,说说为什么。

是啊,图画书就是这样,用文字和图画一起讲故事,我们通过眼睛寻找到了更多的温暖。男孩如此的爱大树,大树如此的爱男孩,他们在一起相互陪伴的日子是多么快乐啊!但是,日子会一直这么快乐下去吗。

(三)导读第二部分

1、“日子一天天过去,男孩长大了。”长大了,代表着什么?

2、师读“摘苹果”部分。

3、齐读旁白,师读树,一男生读男孩。读到这里,再用一个词来概括你的感受。

可是,刚才在这一段故事中,大家明明听到得最多的一句话是“大树很快乐”这和你们的心情不太一样呀。大树到底是快乐还是不快乐?

让我们一起来讨论讨论。

活动二:思维碰撞,寻找真谛。

师总结:是啊,大树很快乐,快乐是因为他不断地付出,为他所爱的人,男孩快乐了,她就快乐了。大树又很伤心,伤心是因为他的孤独,他多想把时间定格在他们相互陪伴的日子,可是,时间总是在她望眼欲穿的守望中悄然逝去。

绘本就是这样,不同的人读有不同的感受,因此我们需要思维的碰撞,才能理解绘本的真谛。

(四)导读第三部分

一同学读旁白,师读树,齐读男孩。

故事到这里结束了,定格在这样一幅画面上,一个老得不能再老的男孩,坐在一个老得不能再老的树桩上,孩子们,如果你们用心,一定可以听得到,他们在说些什么呢?

(五)延伸

孩子们,在你的生命中,有没有这样一棵大树,是谁?

是啊,绘本就是这样,她不仅仅是故事,他总能让我们找到自己的影子。

父母对我们的爱是无私的,就像这棵大树,我们现在是无忧无虑的童年,每天陪伴在父母的身边,可是时光流逝,终有一天,你们会长大,我希望大家不要让你们的父母成为那棵孤独的大树。这让我想起一首歌,《时间都去哪了》

现在,让我们掩卷遐思,静静地,将这满满的温暖,延续到我们的生活中去,流泻在你的笔尖,此刻,你有没有什么话想你对的爸爸妈妈说,请你写在这片树叶上,贴到黑板上。

然后,让我们将这棵爱心树,变成一棵“感恩树”

同学们,今天我们的课就上到这里,但是爱是没有结束的,回家后请你和父母一起读一读这本书,你的爸爸妈妈一定会有别样的感受。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wenku/jingpin/15/2262224.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