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保险法教案(第一章绪言)
保险法教案
主讲人:庾晋鹏
教 材:贾林青著《保险法》,中国人民出版社2011年3月第4版 周学时:2
第一章 绪 言 基本要求:
1.了解保险法的概念、调整对象及其渊源 2.掌握保险法的调整对象和适用范围 教学重点:
保险法的适用范围 教学方法:理论教学 本章课时:4课时 教学内容:
请谈谈:
你为什么要选修保险法课程? 【实例枚举】
甲实业公司于2004年5月15日以其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为保险标的向乙保险公司投保了一份“财产保险综合险合同”。按照该合同的约定,保险金额为300万元,保险责任期限自2004年5月16日至2005年5月15日。同年11月25日夜间,因与其相邻的某塑料制品厂的锅炉工处置炉渣不当引起大火,火灾殃及甲实业公司,导致其资产付之一炬,损失共计380万。
数日后,甲公司向乙保险公司递交了索赔申请书,要求乙保险公司赔偿损失380万元,乙保险公司不同意。甲实业公司遂以乙保险公司和某塑料制品厂为被告提起诉讼。诉讼中,双方争议的焦点为:乙保险公司是否应当按照被保险人的损失380万元赔偿,某塑料制品厂是否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参考书目
1.《保险法新论》 韩长印著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10年版第1版 2.《保险法论》 郑云瑞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年第1版
3.《保险法学案例教程》 李玉泉编 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5年第1版 3.《保险法案例分析》 贾林青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年3版
第一节 保险概述
明确基本概念,法律关系主体:投保人、保险人(保险公司)、被保险人、受益人(只有人身保险中有)
一、保险及其制度分析
(一)保险(insurance)的概念
1、概念
经济制度:通过多数经济单位的共同集资,以合理计算为依据,对特定危险事故发生所导致的损失予以补偿的经济制度。法律制度: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商业保险行为。(我国《保险法》第2条;教材p4)
2、保险的要素
(1)必须以存在的不确定的危险为前提——保险事故 “无危险则无保险”
(2)必须以多数人的互助共济为基础——众多的投保人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3)必须以对危险事故所致损失进行补偿为目的 非人寿保险——损失补偿 人寿保险 ——合同约定
(二)保险的特征
1、保险是一种商事法律行为
2、保险。、住房公积金
五险一金:加: 工伤保险、生育保险 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的区别
第一,保险目的和性质不同
第二,保险对象不同
第三,营利性不同
第四,保障水平不同
第五,法律依据不同
第六,管理体制不同
二、保险制度的发展
(一)近代保险制度的形成在保险制度形成过程中,财产保险制度先于人身保险制度形成,海上保险先于陆上保险形成。1.海上保险的形成 ① 共同海损
② 海上借贷(冒险借贷)一般认为,近现代保险制度始于14世纪的海上保险,其发祥地为当时海上贸易最为发达的包括伦巴弟地区的意大利北部地中海沿岸各城市。1384年 比萨保单
1384年,在佛罗伦萨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份具有现代意义的保险单。这张保单承保一批货物从法国南部阿尔兹安全运抵意大利的比萨。在这张保单中有明确的保险标的,明确的保险责任,如“海难事故,其中包括船舶破损、搁浅、火灾或沉没造成的损失或伤害事故”。在其他责任方面,也列明了“海盗、抛弃、捕捉、报复、突袭”等所带来的船舶及货物的损失。英国海上保险的形成,对现代保险制度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17至19世纪,英国的海上保险一直雄踞世界第一。
劳合社----爱德华•劳埃德
总之,我国保险界普遍认为:海上借贷是海上保险的雏形;意大利是海上保险的发源地;英国伦敦是海上保险的中心。2.火灾保险的形成
1666年伦敦大火事件:1666年9月2日,在英国伦敦发生了一场大火,烧毁了全城的一半,起因是皇家面包店的烘炉过热,火灾持续了5天,有13000 幢房屋和90个教堂被烧毁,20万人无家可归,造成了不可估量的财产损失。尼古拉斯•巴蓬创办火灾保险公司:独创性地依据房屋的结构和租金收取保费,例如,砖石建筑的费率定为年房租的2.5%,木质结构的房屋费率则提高至5%,这种差别费率制为日后保险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样板,巴蓬本人也被誉为“现代火灾保险之父”。3.人身保险的形成
[意] 洛伦佐•佟蒂在1656年起草完成了《联合养老保险法》(简称《佟蒂法》),1689年法国路易十四推行《佟蒂法》获得巨大成功。
使人身保险制度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的,是 [英] 埃德蒙•哈雷。他在1693年制成了第一张人口死亡表。
[英] 多德森和辛普森在1762年创办了相互保险组织“公平人寿保险公司”,简称“老公平”。人寿保险公司已成为仅次于商业银行的投资机构
4、责任保险的起源和发展
责任保险是对无辜受害人的一种经济保险,它的起源更晚于人寿保险。
责任保险其产生基础是健全的法律规定,早在19世纪初,法国就在《拿破仑法典》中作出了有关赔偿责任的规定,并率先开办了责任保险,其后,德、英、美国等也相继创办了责任保险
现代保险:
起源于海上保险
成长于火灾(陆上)保险
扩展于人寿保险
完善于以责任保险为核心的工业保险
(二)现代保险业的发展状况和特点(重点)1.新的保险种类日益增多,保险范围不断扩大 2.保险基金的投资运用进一步加强 3.综合保险获进一步的发展
4.各国加强对保险企业的监督管理 5.各国保险事业发展迅速且竞争激烈 6.福利性的人身保险比重增加
7.责任保险成为各国普遍重视的业务 8.再保险进一步发展,保险管理现代化 9.保险金额巨大,索赔增多
(三)新国保险业的发展
1.1979年4月,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行长会议纪要》,作出了逐步恢复国内保险业务的重大决策;
2.1979年11月,全国保险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使我国停办了20多年的国内保险业务重获新生;
3.1980年底,除西藏以外的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恢复了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的分支机构;
4.1982年,香港民安保险公司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在深圳设立了分公司;
5.1987年,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交通银行及其分支机构设立保险部,1991年,为执行中国人民银行关于银行、保险、证券分业经营的政策,在保险部的基础上组建了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 6.1988年,深圳蛇口工业区招商局、中国工商银行等单位合资创建了我国第一家股份制企业——平安保险公司,1992年9月更名为中国平安保险公司;
7.1992年9月,美国友邦保险有限公司经批准在上海设立分公司,标志着我国保险市场跨出了对外开放的第一步; 8.1994、1995年,两家区域性保险公司——天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和大众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相继在上海成立; 9.1995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简称《保险法》)正式实施,我国保险业走上了法制化发展道路;2002年10月、2009年2月两次修订。10、2001年4月,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获准营业许可证; 11、1996年,中国人民银行批准设立了《保险法》颁布后的首批5家股份制保险公司,即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华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永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和华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12、1998年11月18日,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标志着我国的保险宏观管理体制日渐成熟。
请看几张图片
在民族保险业蓬勃发展之时,洋商仍在继续吞噬着中国保险市场的份额。一战前英商凭借在华特权、雄厚的资金、丰富的技术经验和再保险实力的优势,率先占据中国市场。但一战后,美商保险乘英国休养战争创伤之际,逐渐渗入中国。到了20世纪30年代,美商保险已能与英商平分秋色,其中尤以美商美亚保险公司发展最为迅猛。
出生在加利福尼亚的史带,1919年来到“冒险家的乐园”——上海,在美丰银行老板鼎力相助之下,成立美亚保险公司。史带的脚跟尚未在他的新办公室踩实,1920年美亚承保的上海一些堆栈就发生火灾,损失惨重。美亚还没赚到多少保费,就要赔出一大笔,许多灾户都谣传,美亚要赖账了。但是出乎众人意料之外,史带甚至不惜负债,迅速处理了赔款事宜。美亚公司“被灾户深为满意,从此获得社会人士的信任,业务日有起色”。小小的美亚很快就从众多保险公司中脱颖而出。1921年后,史带在上海陆续创建友邦人寿保险公司和友邦水火保险公司,甚至利用保险资金开设了友邦银行。美亚还与英商、法商、华商合办保险公司,同时还代理了26家保险行的业务。在业务最发达的时候,史带旗下的公司占中国保险总收入的30%以上。史带只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就在中国创建了一个庞大的保险帝国,被人们称作“远东保险王”。他的发迹史也成为旧上海津津乐道的经典故事。1939年由于中国局势不稳,美亚总公司由上海迁至纽约。在经历了中国抗战、解放战争之后,1951年美亚停业,撤离上海。史带在中国古庙向客户介绍保险业务(图略)上海外滩的扬子保险大厦。当时于仁、保家、保宁、中华等十几家保险公司都租用该楼办公,为当时著名的保险大楼。(图略)
外商--于仁洋面保安行 于1908年5月15日签发的汉口到上海货物运输保险单。(图略)1877年安泰保险公司在香港成立。(图略)
图为光绪11年(1885年)5月10日,香港安泰保险公司签发的水险保单。(图略)1912年成立的华安合群人寿保险公司安家保寿险保单(图略)中国天一保险公司保费收据(图略)1949年9月25日至10月6日,由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组织的第一次全国保险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期间,薄一波亲笔函告南汉宸总经理“中央同意搞保险公司”,极大地鼓舞了与会者。(图略)
1979年12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在大光明电影院举行的“贯彻国务院决定‘恢复国内保险’大会”(图略)
中国再保险(集团)公司成立庆典(图略)2003年12月17日上午9点30分,王宪章在纽约证交所交易大厅,为当天股市鸣响开业钟,这时,拥有210多年历史的纽约证交所外飘扬着五星红旗。随着中国经济的强劲发展,全球投资者看向中国。(图略)
2005年底,全国共有保险机构93家(07年,102家)。
课下作业:
阅读教材、阅读法条 第一节内容回顾:
一、保险及其制度分析
(一)概念
保险的概念法律制度: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商业保险行为。
第二篇:绪言教案
作品同时由两个侧面组成:一方面是他渴望万里从戎、以身报国的豪壮理想,另一方面则是他壮志难酬、无路请缨的悲愤心情。这两者相互激扬:愈是悲愤,他对理想愈是执着;对理想愈是执着,他的悲愤也愈是强烈。
陆游与唐婉的爱情 ◆
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一生遭受了巨大的波折,他不但仕途坎坷,而且爱情生活也很不幸。
宋高宗绍兴十四年,二十岁的陆游和表妹唐婉结为伴侣。两人从小青梅竹马,婚后相敬如宾。然而,唐婉的才华横溢与陆游的亲密感情,引起了陆母的不满,以至最后发展到强迫陆游和她离婚。陆游和唐婉的感情很深,不愿分离,他一次又一次地向母亲恳求,都遭到了母亲的责骂。在封建礼教的压制下,虽种种哀告,终归走到了“执手相看泪眼”的地步。
陆游迫于母命,万般无奈,便与唐婉忍痛分离。后来,陆游依母亲的心意,另娶王氏为妻,唐婉也迫于父命嫁给同郡的赵士程。这一对年轻人的美满婚姻就这样被拆散了。
十年后的一个春天,陆游满怀忧郁的心情独自一人漫游山阴城沈家花园。正当他独坐独饮,借酒浇愁之时,突然他意外地看见了唐婉及其改嫁后的丈夫赵士程。
尽管这时他已与唐婉分离多年,但是内心里对唐婉的感情并没有完全摆脱。他想到,过去唐婉是自己的爱妻,而今已属他人,好像禁宫中的杨柳,可望而不可及。
想到这里,悲痛之情顿时涌上心头,他放下酒杯,正要抽身离去。不料这时唐婉征得赵士程的同意,给他送来一杯酒,陆游看到唐婉这一举动,体会到了她的深情,两行热泪凄然而下,一扬头喝下了唐婉送来的这杯苦酒。然后在粉墙之上奋笔题下《钗头凤》这首千古绝唱。
陆游在这首词里抒发的是爱情遭受摧残后的伤感、内疚和对唐婉的深情爱慕,以及对他母亲棒打鸳鸯的不满情绪。
陆游题词之后,又深情地望了唐婉一眼,便怅然而去。陆游走后,唐婉孤零零地站在那里,将这首《钗头凤》词从头至尾反复看了几遍,她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便失声痛哭起来。回到家中,她愁怨难解,于是也和了一首《钗头凤》词。唐婉不久便郁闷愁怨而死。
此后,陆游北上抗金,又转川蜀任职,几十年的风雨生涯,依然无法排遣诗人心中的眷恋,他六十三岁,“偶复来菊缝枕囊,凄然有感”,又写了两首情词哀怨的诗:
采得黄花作枕囊,曲屏深幌闷幽香。
唤回四十三年梦,灯暗无人说断肠!
少日曾题菊枕诗,囊编残稿锁蛛丝。
人间万事消磨尽,只有清香似旧时!
在他六十七岁的时候,重游沈园,看到当年题《钗头凤》的半面破壁,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又写诗感怀:
枫叶初丹桷叶黄,河阳愁鬓怯新霜。
林亭感旧空回首,泉路凭谁说断肠。
坏壁醉题尘漠漠,断云幽梦事茫茫,年来妄念消除尽,回向蒲龛一炷香。
后陆游七十五岁,住在沈园的附近,“每入城,必登寺眺望,不能胜情”,写下绝句两首,即《沈园》诗二首。
唐 婉窗外细雨霏霏,室内寂静安然,电视中正播放着华夏著名风景片——《沈园》。古老的沈园,风采依旧,美景依然。八百年凝结的爱的相思泪啊,使那小桥流水缓流不停,绵绵不断。随着日月的转换,那动人的爱情故事和历经沧桑的陆游与唐婉,被人们日复一日的传颂,年复一年的传唱,一直传颂到八百多年后的今天,不知还要流传多少年?脍炙人口的《钗头凤》,已成为多少年来不朽爱情绝唱的见证。母命不能违的昨天,把一对恩爱夫妻分散在两边。八百年前陆游和唐婉邂逅在绿水东流的映波桥畔,红房碧瓦的宫墙边,相视有泪,相对无言。空悲切的场景,想象着生活在陆游诗词里的悲切病恹唐婉,就在这样的一个春日,面对着一池绿水,面对着千行垂柳,面对着自己一直深爱着的表兄,却再也无法走近,那是一种怎样的幽怨和不甘?烟雨凄迷的沈园中,亭台楼阁,小桥流水,花木扶疏,只有一池绿水在蒙蒙烟雨中浅唱低吟着。轻轻的离愁,淡淡的怨幽,恰似那“病魂长似秋千索”的缠绵。迷蒙间,我恍惚看见“美人终作土”的宋词女子,从八百年前不堪的幽梦中缓缓走来。病恹恹面无华彩,目痴痴满腹幽怨,向人们倾诉着她的千种痴情和万般怨哀。那位千载情悲的丽人正是唐婉含泪倚门亭立,望天而诉:“苍天啊!无故的好姻缘竟成覆水,纵相爱也只能各在一边,看起来命生成我难把他人怨,只留那万种思愁伴我芳心去远,只叹我唐婉女只有终生陪伴着无尽的相思泪入眠。”而此刻的苍天在听到唐婉那如泣如诉的哀怨时,只能为她那凄美的故事落泪却无力回天,帮不上薄命红颜!而陆游正在沈园蒙蒙的细雨中,无声的凝望着他深爱着的唐婉,却无缘再执子之手,泪如雨下。那一池碧水啊,倾听着江南烟雨里缠绵幽怨的宋词故事,让沈园也如凄美的爱一样,留下了几多咽泪的欢颜和刻骨的痛楚。看到表妹那纤细的双手递送过来的黄藤酒,双目垂泪,面向碧瓦的朱墙写下了: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邑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一句悲切的“错、错、错”是如何的追悔,何等的无奈?一句痛心的“莫,莫,莫”又是怎样的不堪回首与好梦难圆?陆游慨然题下这首《钗头凤》时,可曾想过这首悲剧色彩的爱情绝唱,就让那个怨幽的表妹唐婉从此忧郁成疾,最终化作了沈园的梅骨香魂,从此只活在表兄的诗词里,与沈园一起成为后人感伤的一滴泪水。看了陆游的题词,唐婉那弱不经风的身体晃了两晃,在一素绢方帕上,和上了表兄的那首《钗头凤》。当时的唐婉怎么会想到,她的这一和,这竟成了八百年后所有爱情悲剧的代表佳章。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一个“难”字的无奈,一声“瞒”字的轻叹,十足的女性情思的味道,一个感伤女人的情怀。无论如何艰难与轻叹,还要把心爱的人好言相劝:“劝表兄,我与你原不是美满姻缘,好男儿志在四方,不可儿女情长英雄气短,休再把我来怜念,少些忧郁多一些欢颜。”这正是:整日奄奄人瘦损,灯前背坐拭啼痕。夫妻聚合如泡影,痛断肝肠用碎心。仕途坎坷、婚姻悲怆的陆游,一生都无法忘却那聪慧的表妹唐婉,古稀之年的陆游再游沈园时,见到已被人雕刻在石上竖立在沈园中的《钗头凤》,再次潸然泪下,题下《沈园》二首。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伤心桥下的水依然碧绿缓流,你可知那是唐婉别你以后相思泪的积聚啊!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香消玉殒四十载的唐婉,在孤冢下独饮了多少幽泪与哀怨啊!陆游在沈园怀念着他永远的唐婉。离世前一年,八十多岁的陆游终是“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五十多年的追悼终于随着陆游的离去化成不朽的篇章,五十年的相思化成一个句号,凝结成陆游永远的心痛。那只是他一个人的心痛吗?还有唐婉的哀怨呢?后人的感叹呢
第三篇:绪言教案
绪 言
(2课时)
一.知识教学点
1.化学研究的对象。
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3.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一)明确目标
1.常识性介绍化学研究的对象。
2.初步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本质区别,并能运用概念会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3.初步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问:化学是研究什么的?
[讲解]:以空气、水为例说明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
[板书]:一.化学是研究什么的? 1.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
[讲解]: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化学概念、化学实验知识都是通过实验形成的,因此必须学会观察实验的方法。
[演示实验]:演示[实验1]:水的沸腾、[实验2]:胆矾的研碎、[实验3]:镁带的燃烧、[实验4]:加热碱式碳酸铜(实验过程中边实验边讲解仪器的名称)
[板书]:2.观察实验的方法:
变化前的颜色、气味、状态,变化时发生的主要现象(如发光、发热等),变化后生成物的颜色、气味、状态。
[提问]:实验1、2有什么共同特征?实验3、4有什么共同特征? [板书]:二.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2.化学变化:变化时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讨论]:这两种变化有什么本质区别和联系? [板书]:(1)特征:变化是生成其他物质。
(2)现象:发热、发光、变色、发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等。(3)与物理变化的联系。
(4)用文字表达式表示化学变化:
a.镁在空气中燃烧:
点燃
镁和氧气 ———→ 氧化镁 b.加热碱式碳酸铜:
点燃
碱式碳酸铜 ———→ 氧化铜 + 水 + 二氧化碳 [讲解]:在化学变化过程中除生成其他物质外,还伴随发生一些现象,如发光、放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这些现象常常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化学变化发生,但不能作为判断一个变化是不是化学变化的根据。
[讨论]:判断一个变化是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应依据什么? [讲解]:通过四个实验.我们知道水沸腾时能变成水蒸气,而水蒸气遇冷又能凝结成小水滴,胆矾是蓝色的晶体,镁带在空气中能燃烧,碱式碳酸铜受热能转化成三种物质,这些都是物质本身特有的属性,即物质的性质,引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
[板书]:三.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1.物理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气味、状态、沸点、硬度、密度、溶解度等。
2.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热稳定性、氧化性等。
[讨论]:判断下列描述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
A.铜绿受热时会分解;
B.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氧化镁; D.氧气不易溶于水且比空气重; E.木棒受力折断。(四)总结、扩展
区别一种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关键(依据)是看在变化中是否生成了其他物质。物理变化只是物质的状态或外形发生改变,没有生成其他物质;而发生化学变化的特征是在变化中生成了其他物质。
第四篇:初中化学绪言教案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教材分析:
在小学自然中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些化学知识,现在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学习,大家会提出什么是化学,化学有什么作用,以及怎样学习化学等问题。绪言从大家的亲身感受,提出了很多饶有趣味,并带有一定想象力的问题,指出这些并非都是一些美好的愿望,它们正在通过化学家的智慧和辛勤的劳动逐步实现,从而引导大家了解化学是一门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的科学,它们的任务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接着教材以丰富多彩的化学学科和现代科技成果,概述了人类认识化学、利用化学和发展化学的历史和方法,以及化学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展示了化学的魅力和学习化学的价值。重点难点:
围绕着什么是化学,化学有什么作用以及怎样学习化学等问题,注重对学生进行化学学习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熏陶和培养。
教学思路:
教材创设了一些情景,从殷实的史实出发,展示了化学与人类进步以及社会发展的关系,我们要仔细地阅读认真的品味,初步从化学、技术、社会这三者的密切关系中领悟化学学习的价值,建立学习化学的兴趣和责任感。
中考分析:
本课题重点引入了什么是化学,为什么学化学,这是学习化学必须弄清楚的最基本知识,并贯穿了学习的全过程,是中考必考的重点。中考热点为化学研究的对象、作用及发展史。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2)了解化学研究的内容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查阅资料、分析讨论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围绕着什么是化学,化学有什么作用,以及怎样学习等问题,对学生学习化学的情感进行熏陶和培养。
(2)通过我国化学成就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和学习化学的紧迫感和热情。
二、教学重点
1、什么是化学
2、化学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
四、课时设计一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引入新课:(魔术操作)1.“顿变鲜血”(氢氧化钠能使无色的酚酞变成红色);2.“魔棒点灯”;3.“烧不坏的手帕”
学生对此会感到神秘、奇怪,然后引导学生去看书上提出的几个为什么。
讲述:我们会在生活中发现许多类似的问题,而这些有关物质及变化的问题在化学课里可以得到初步的解释,因为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
如果说,数学使人精细;哲学使人深邃;艺术使人浪漫;„„。那么我要说,化学使人梦想成真!
在古代,人们梦想像鸟儿一样,身生双翅,翱翔于蓝天白云之间;
在近代,人们梦想像千里眼、顺风耳一样,与远方亲人“天涯若比邻”;梦想能够亲眼观看,微观世界的奇异景象„„
化学就是帮助人类实现梦想的“魔法石”!
金属的冶炼,使人们拥有了制造飞机、汽车等崭新代步工具的材料,让人们 “周游世界”的梦想成真;光导纤维的制造,使人们体验到“视频聊天”的快乐,让人们 “天涯若比邻”的梦想成真!
同学们,你有怎样的梦想呢?
学生:(在现代,我们梦想天更蓝、水更清,物质更丰富,生活更美好;我们渴望揭开生命的奥秘,改变人类的基因,使人类更聪明、更善良;梦想发明新药物,解除病人的痛苦,使人类延年益寿、长命百岁;梦想变废为宝,让废弃的塑料垃圾变成燃料,让汽车在天空翱翔;)我也曾梦想有一件特殊材质制成的衣服,它可以自动调节温度,冬暖夏凉,它可以随着光的强度改变颜色,在烈火中它是避火衣,在大海中它是救生圈„„!
我们这些美好的愿望和看似奇异的梦想,正在通过化学家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逐渐实现!化学正以其独特的方式,使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板书: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同学们,你们想体验梦想成真的快乐吗?请跟我一起走进化学的殿堂,为我们的梦想成真而努力学习!
学生:愿意!
教师:化学离我们并不遥远,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自然界的蓝天、白云、绿树、红花„„每时每刻都在演绎着化学的神奇变化;人世间的衣、食、住、行„„每分每秒都在展示着化学的无穷魅力!没有化学变化的发明创造,就没有当今世界的五光十色、包罗万象;没有化学变化的千百万化,就没有当今世界的多姿多彩、神奇无限。„„
教师:大家看大屏幕,这是什么?
学生:水!
教师:我们已经学习了语文、英语、数学、物理、政治等学科。现在就请同学们想一想!如果你是语文、英语、数学、物理、政治等老师,你将以水为主题,根据各自学科特点,跟同学们说些什么?
学生:语文老师说,水体现的是一种奉献精神。“洗净了别人,洗脏了自己。”
学生:英语老师说,Water。
学生:数学老师说,通过水可以计算出不规则容器的容积。
学生:物理老师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学生:政治老师说,“一个人不能两次走进同意条河水 ”。
教师:你们猜一猜,作为化学老师的我,又会说些什么呢?
教师:认真观察物质的变化,是学习化学重要方法之一。对物质变化的观察应注重观察变化前的物质、变化中的现象、变化后的物质。
化学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地球的“成长史”,就是一部人类的发展史;(边放课件边讲)
教师:化学在给人类带来惊喜的同时,也埋下了祸根。现在由化学引起的污染,遍及全世界,是全世界共同面临的重要问题。你知道由于应用化学不当、对化学常识的无知,而引起的污染吗?
学生:白色垃圾。
学生:松花江水变得混沌、恶臭。
学生:滚滚黑烟,污染空气。
学生:空中“死神”——酸雨。
学生:臭氧层空洞。
学生:光化学烟雾
阅读“绿色化学”。科学技术是一柄双刃剑
(欣赏空气家族成员的特异功能)
学生:小结本节课的知识。
教师:化学,使我们变得更加聪明!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没有化学就没有生命、没有这鸟语花香的世界。
化学是人类力量与智慧的结晶;是人类为了生存,与自然界中种种灾难进行抗争的过程中总结的经验与成果;是促进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改善生活质量的重要依据。
不学化学不知道,物质世界真奇妙、物质世界真精彩!
走进化学、了解化学、学习化学、掌握化学,为保护我们美丽的家园——地球,为实现中国的“诺贝尔”梦,我们要努力学习化学„„
巩固习题: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及的科学。
2.食盐除可以用作调味品外,还可以用它制造,和,并进而制造,,和等。
3.1869年,门捷列夫发现了和,使化学学习变的有规律可循。
4.以下物质或用品的发明,研制与开发,属于化学对人体健康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的是()
A.不锈钢B.人造血管C.农药和化肥D.电话和电视
5.钢铁是我们生活中使用最广泛的金属,下列有关铁的问题不属于化学研究对象的是:
A.如何把铁矿石变成铁B.钢铁为什么会腐烂生锈
C.如何将钢铁制成零件D.钢铁是由什么组成的6.自然界中很多的化学现象都与化学有关,你认为下列现象与化学无关的是()
A.铁生锈了B.节日里灿烂的烟花
C.熊熊燃烧的大火D.夏季的白天比冬季要长
布置作业:(略)
板书设计:(略)
第五篇:绪言课
《绪言课》教案
一、教学说明:对于学生来说,这是一门全新的学科,所以很有必要在正式进入课程内容前,让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心理学,以及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明确在新的学期,新的课程面前该怎样跟随老师一起学习。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吸收,更好的去接受这门学科,喜欢上这门学科,有利于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产生兴趣。
二、教学目的:(1)初步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大概内容,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学习这门课的方法。
(2)意识到这门学科的科学性,趣味性,实用性。让学生接受这门学科,甚至对这门学科产生兴趣。
三、教学准备:(1)课前调查学生对这门学科的看法,以及认识程度。
(2)积累关于心理健康教育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实例,加以
推敲,分析。
(3)对学生的心理状态做一些调查
四、教学重点:让学生接受这门新学科,对这门学科有初步的科学性的认识。
五、教学难点: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的抽象性与实际生活的具体性相结合,举出形象生动具体的实例,让学生对这门课产生科学的认识,从而接受这门新的学科。
六、教学过程:(1)导入校训。
(2)讨论环节。
(3)举例并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探讨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4)展示一篇小短文,心理图片与音乐,让学生初步认识什么是心理学。
(5)总结学习这门学科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