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5号文库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教案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教案



第一篇:《珍爱生命,远离毒品》教案

珍惜生命,远离毒品

金五小学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懂得“珍惜生命,远离毒品”,培养禁毒意识,提高学生拒绝毒品的心理防御能力和自觉性;

2、自觉远离毒品,增强他们防毒、拒毒的意识和能力

3、认识吸毒成瘾的途径;认识吸毒成瘾的原因

4、认识毒品的种类;认识毒品的危害;如何预防 教学重难点:

1、认识毒品及毒品的危害

2、认识吸毒行为,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世界禁毒日

1、每年的6月26日是什么日子?

2、你知道为什么要设立世界禁毒日?

二、什么是毒品:

了解毒品的种类: 各类毒品,根据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划分方法。联合国麻醉药品委员会将毒品分为六大类:吗啡型药物(包括鸦片、吗啡、可卡因、海洛因和罂粟植物等)是最危险的毒品;可卡因、可卡叶;大麻;安非它明等人工合成兴奋剂;安眠镇静剂(包括巴比妥药物和安眠酮);精神药物,即安

3、不结交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

4、不结交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如发现亲朋好友中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一要劝阻,二要远离,三要报告公安机关。

五、小结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珍惜生命,也要正确地认识毒品,远离毒品。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寻求刺激,赶时髦。时刻记住,一旦惹上毒品,必将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毒品这东西一碰都不能碰。所以,我们要拒绝毒品,保护自己远离毒品,如果你遇到了有不法的毒品交易,一定要向告诉大人或报警,不能臵之不理,因为禁毒、防毒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让我们时刻记住:“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第二篇:珍爱生命远离毒品教案

珍惜生命 远离毒品教学设计

山家湾子小学 张志强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有关毒品的知识。

2.教育和引导学生远离毒品,提高拒毒防毒意识。3.从自身做起,远离毒品,珍爱自己的生命。教学手段:借助图片、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形式:师生互动,讨论、交流。教学过程:

一、展示《禁毒图片》,在中国的近代史上,毒品曾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如今毒品问题已成为全球性问题,它与恐怖主义、艾滋病并称为当今世界三大公害。以此导入新课。

二、毒品知识知多少?

(一)毒品的种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二)毒品的危害:(学生自己讨论,老师归纳小结)1.毒品毁人毁健康。

2.毒品令人倾家荡产,家破人亡。3.吸毒导致堕落、犯罪。4。吸毒危害社会,成为世界公害。

三.青少年已成为毒品的主要受害者,据国家禁毒委员会统计,目前我国的吸毒者中,35岁以下青少年占全部吸毒者的85.1%。青少年吸毒的原因复杂多样,如不健康心理、好奇、同伴和朋友的劝诱、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等。但对毒品无知,是他们误入毒海的一个最常见的原因。

(1)对毒品无知、好奇。

(2)经受不住他人、特别是“朋友”的劝诱,青少年易受群体影响,盲目结成“哥们儿”或“姐们儿”关系,相互效仿。

(3)不健康的逆反心理 有的孩子对老师、家长的告诫置若罔闻,越说毒品不能沾,他就越要去尝尝,最后是自食其果。

(4)家庭成员的不良影响 父母吸毒的不良环境使子女吸毒者明显增加,小小年纪便对 生活失去信心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5)寻求解脱 有些人因承受不住环境的压力,便想用毒品来麻醉自己,结果落进万丈深渊不能自拔。

四.讨论,交流体会

了解了有关毒品的知识以及危害性,请同学们谈谈远离毒品的打算。(1)认清毒品的危害,坚定禁毒决心,积极参加禁毒斗争。(2)遵纪守法,认真履行受教育的义务,自觉规范日常行为。(3)从日常小事做起,杜绝吸烟、泡吧等不良行为习惯,自觉抵制毒品侵蚀。

五.教你几招:防毒的几种办法

1、直截了当法——坚定直接地拒绝引诱:“吸毒会上瘾的,害人害己别害我。

2、金蝉脱壳法——情况若不许可。或者受到威逼利诱,可以借口婉转拒绝:“我,我肚子痛,我要去厕所。”然后溜之大吉。

3、主动出击法——立刻提出反建议,例如相约一起游泳、看球赛等,借以转换话题:“这些东西有什么好吸的,我有两张票,不如一起去看电影。

4、秘密报案法——如果实在无法脱身,趁人不注意时,偷偷告诉你依赖的人,或者拨打110,警察叔叔会迅速给予你帮助。

5、及时告知家长法——当毒贩毒友逼你吸毒并威胁你,不许你告诉家人老师,否则就要对你或家人下手时,一定不要被他们威吓住,要第一时间告诉你的师长。

六.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了解了有关毒品的知识及防范措施,也知道了毒品对家庭、社会的危害。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一发现有人吸毒,立即举报;为了自己的健康,为了家人的幸福,为了社会的安定,请你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第三篇:《珍爱生命 远离毒品》教案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柏梓完小 肖娟

教育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有关毒品的知识,深刻认识毒品对个体、社会和国家造成的危害。

2、加强毒品预防教育,增强小学生的禁毒意识和提高低御毒品的能力,知道拒绝毒品的方法,懂得在危急时刻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3、弘扬禁毒精神,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学重点:了解毒品知识及其危害,了解拒绝毒品的方法;

教学难点:加强毒品预防教育,增强小学生的禁毒意识和提高低御毒品的能力,知道拒绝毒品的方法,懂得在危急时刻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教学过程:

一、认识毒品。

1、导入:同学们,知道今天国际禁毒日是哪天吗?(6月26日)

2、同学们,我们一起来欣赏一组图片。(播放图片),说说你有什么感想?你们知道吗?这种花的名字叫罂粟。在它美丽的外表下隐藏着一张可怕的面孔。(出示图片)

3、请同学回到:你知道有哪些毒品?

海洛因、罂粟、吗啡、摇头丸、可卡因,冰毒,鸦片、大麻等等,二、像我们小学生,是不是离毒品遥远呢 ?(播放视频,了解未成年人吸毒数据的惊人。

三、吸毒对人类有哪些危害?播放视频显示吸毒案例给家庭、社会带来的危害。

总结出毒品的危害:

1、吸毒摧残人生

对身体的危害

自伤、自杀、自残

加速死亡

2、吸毒毁灭家庭

倾家荡产、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贻害后代

3、吸毒危害社会

诱发刑事犯罪

败坏社会风气

四、告诉孩子们:吸毒、贩毒都属于违法行为,会受到公安机关的制裁。

五、我们平常在电视里、网络上看到的因吸毒发生的悲剧、惨案是不是离我们遥远?(播放凤冈佳佳宾馆惨案)

六、在生活中遭遇毒品时,你应该怎么做?

小组讨论,拒绝毒品的方法,然后全班汇报,总结。(1)直截了当法----坚定直接地拒绝引诱。

(2)金蝉脱壳法----根据不同情况找借口委婉拒绝。(3)主动出击法----立刻提出反建议。

(4)秘密报案法----寻找机会偷偷告诉你依赖的人,或者秘密拨打110报警,民警叔叔会迅速给予你帮助。

(5)及时告知师长法----当毒贩毒友逼你吸毒并威胁你时,一定不要被他们威吓住,要在第一时间告诉你的师长。

七、全体起立,齐读预防毒品十戒 齐读《青少年预防毒品十诫》:

1、不要因追求刺激而吸毒。

2、不要因好奇而吸毒。

3、不要因贪图享受而吸毒。

4、不要因解愁而吸毒。

5、不要听信吸毒者的话。

6、不要结交有吸毒行为、贩毒行为的人。

7、不在吸毒场所停留1秒钟。

8、不接受与毒品有关人员传递的香烟。

9、不要听信毒品能治病的谎言。

10、发现吸毒,贩毒者,速向公安机关报告。

八、宣誓

面对毒品的诱惑和挑战,我们要坚决说不,主动预防,积极宣传,让我们和我们身边每一个人都能远离毒品!全体学生集体宣誓,(全班起立:宣誓)珍爱生命,拒绝毒品; 抵制诱感,永不沾毒。

尽我所能,参与禁毒; 敢于斗争,敢于行动; 九: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了解了有关毒品的知识及防范措施,也知道了毒品对家庭、社会的危害。请大家珍爱生命,拒绝毒品。

第四篇: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教案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教学目标设计 一知识与能力

1、初步了解毒品的种类以及对个人、对家庭、对社会的危害。

2、懂得一些远离毒品自我保护的常识,自觉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痛斥毒品带给人类的危害。

2、愿意远离毒品,过健康美满生活。

三、教学准备

1.关于毒品危害的电子视频和图片说明资料。(ppt)2.关于毒品知识的资料。(ppt)3.关于吸毒受害者的案例资料。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视频导入,认识毒品。

1、同学们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虎门销烟电影片段,同学们一定很想看。(播放多媒体电影《虎门销烟》片段)同学们,看了这个场面,你想到了些什么?你们知道毒品有多大的危害吗?

林则徐虎门销烟过去了169年,在当今社会,有没有类似于鸦片并使人成瘾、危害生命的毒品呢?

今天,老师带大家去认识一下毒品的危害到底有多大。(播放电子相册视频)

2.出示关于毒品危害的图片说明ppt,通过文字说明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3.学生感悟:说说现在你的感受。

(二)交流学习、了解毒品

1.同学们都知道毒品的危害,那么,你们知道什么是毒品吗?毒品都有哪些呢?哪位同学能给大家介绍一下?

①学生将收集到的关于毒品的资料向全班展示。

②教师小结:毒品一般指我们知道的吗啡、杜冷丁、海洛因、大麻、可卡因、冰毒、摇头丸;它的来源也很广,既有天然生长的植物,又有从天然植物中加工提炼的化学药物以及人工合成的化学药品。这些毒品长期吸食都会成瘾,对人体产生危害,而且易感染疾病。如果服用过量,则可导致死亡。

2.学生了解毒品的危害。播放医生介绍 师:听了医生的忠告你有什么想法?

生:这些不起眼的东西给全世界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已成为人类共同的敌人。

(三)感知危害,痛恨毒品。

师:媒体视屏展示《案例一》

可惜呀!谈起小陈(化名)一家,宜昌市公安局平湖分局的民警一声叹息。小陈现在沙洋农场劳教,他母亲离家出走,而他父亲早已离开人世。

1989年,小陈出生于葛洲坝一个幸福的家庭,他父亲很早就买了中巴车自己跑生意,而母亲则在幼儿园工作。但谁也想不到,1996年这个幸福的三口之家开始走上一条“不归路”。1996年3月,在一些“铁哥们”的怂恿下,小陈的父亲第一次尝试毒品,从此不可自拔。5次戒毒未成的小陈被再次收容劳教。开始时父亲还是偷偷吸毒,生怕家人发现,可过了不久,已成毒瘾的父亲公然在家里吸毒。1998年1月,母亲在父亲的影响下也开始吸毒,事发后被单位除名。师:看了有关毒品的知识以及危害性,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感受。生:毒品摧残人的身体 生:毒品破坏家庭生活 生:毒品危害人类社会。

师:结合学生回答归纳:毒品摧残人的身体,毒品破坏家庭生活,毒品危害人类社会。我国吸毒者中青少年吸毒人数比重较大。(四)远离毒品,健康生活

师:我们刚才认识了毒品的危害,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预防和抵制毒品呢?

1.坚决不要吃第一口。毒品有时会穿上特殊的外衣,有些居心叵测的人会说这不是毒品,是一种另外什么东西,诱惑大家品尝。或者通过前几次免费提供的方式,让你染上毒瘾后,他就可以源源不断的销售毒品。因此我们拒绝毒品必须要从第一口开始,甚至要从不抽陌生人的香烟开始。所以奉劝大家最好连香烟都不要抽。

2.时刻告诫自己,不要心存侥幸。一日吸毒,终身戒毒,吸毒必然毁灭一生。毒品找到你第一次,必然会有第二次、第三次。只要你沾染了毒品,你的人生将会改变,不会变得前途似锦,而是被“鬼魔缠身”。在拒绝毒品的问题上,一定要时刻告诫自己,一日吸毒,终身戒毒,一旦染上毒品必然毁灭一生。

3.机智地与毒品违法犯罪做斗争。毒品问题就在我们身边。我们生活中可能会直接发现并面对毒品,应该怎么办?作为一名学生,不要与违法犯罪分子正面斗争。要装出没看见或根本不懂的样子,设法脱身报警,报警后最大限度的协助警方抓获涉毒犯罪分子。这才是同学们智勇双全的表现。

4.在日常生活中拒绝毒品,还须注意:慎重交友,少结交社会中有劣迹人员;尽量不要涉足公共娱乐场所,特别是可能涉毒的场所;尽量不抽香烟,特别是不要抽陌生人的香烟与不吃来历明白的食物;健康生活态度,正确对待人生,遇挫折不气馁,遇成功不骄傲。拒绝毒品,预防第一。

生命是短暂的,生命是宝贵的。为了自己的健康成长,为了家庭的和睦幸福,为了社会的安定团结,为了国家的繁荣强盛,我们必须严格要求自己,远离毒品,一起行动起来,全力打击毒魔。让我们拥有一方净土,让我们拥有美丽的生命!师:同学们刚才学习了不少的知识,下面我就来考考大家,遇到下面的情景,你会怎么办?课件创设情景,学生讨论。

生:生命是宝贵的,为了我们的健康。我们一定要拒绝诱惑,远离毒品,过健康的生活。

生:把你的想法和做法写在宣传画上。

师生:播放网络禁毒歌曲《从现在开始,珍爱生命吧!》(学生跟唱)

②每组选出代表在全班交流,并将图片等资料粘贴在教师周围的墙壁上,以备稍后集体共享。

③教师相机板书毒品的危害性。

(五)总结升华 1.学生说说这节课的收获。

2.教师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了解了有关毒品的知识及防范措施,也知道了毒品对家庭、社会的危害。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一发现有人吸毒,应该立即举报;为了自己的健康,为了家人的幸福,为了社会的安定,请你远离毒品,珍爱生命。(揭示课题: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3.播放网络禁毒歌曲《远离你》,学生跟唱。4.学生观看刚才在教室内周围粘贴的图片等资料。

(六)课外小活动。

请同学们和自己的好朋友一起做一份关于预防毒品的手抄报。

第五篇:《珍爱生命,远离毒品》教案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教案

----毒品的认识与预防教育

贵州省正安县第二中学 任 军

一、指导思想

毒品预防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为此教育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学生的毒品预防教育工作的通知》和《中学生毒品预防专题教育大纲》,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情趣,增强预防毒品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掌握自我保护的知识,珍爱生命,拒绝毒品。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成长阶段,他们单纯,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敢于实践。然而他们涉世不深,又由于受心理年龄特点的制约,使他们辨别是非能力、自我防范能力、自控能力、抗拒诱惑的能力不强,易于偏执自信、好冲动、爱冒险,最容易受不良行为、习惯侵蚀,对毒品的无知、好奇,是许多青少年走上吸毒道路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毒品的种类以及对个人、对家庭、对社会的危害。

②懂得一些自我保护的常识和远离毒品的方法,自觉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2.过程与方法

①首先使学生认识毒品;

②然后通过媒体、案例等,让学生感知毒品的危害,痛恨毒品; ③最后使学生在行动上远离毒品,过健康生活。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学会自我保护,培养禁毒意识和社会责任感。②发现可疑情况能够及时报告。三.教学重点

知道毒品伤害人的心灵,摧残人的身心健康,给家庭、社会带来灾害。在学习毒品种类和毒品危害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情趣。掌握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做“珍爱生命、拒绝毒品”的人。四.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毒品预防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五.课时安排

2课时 六.教学方法

老师运用多媒体课件、资料、图片、事例等给学生讲解;学生通过观看、思考、合作探究、小组研讨等,达到教学目标。七.教学对象

高二年班全体学生 地点:多媒体教室。八.教学时间: 2014年6月9日 九.教学过程

1.认识毒品

【导入新课】大家好!我是高三(4)班班主任---任军,很高兴由我来为大家上这一堂毒品预防教育课。我们人类往往在面对许多科学发现或科学发明的时候,常常处于一种非常尴尬的境地。一方面我们为每一次重大科学发现或科学发明促进社会文明进步而感到欣慰和鼓舞,另一方面又往往由于无法预料其危害的一面,或者没有有效控制其成果的合理使用,给人类自己造成灾难而感到无奈和沮丧。众所周知的核能问题、毒品问题都是这样。现在我们所知道的许多毒品,它最早被人类发现或发明的时候,大多是为人类祛除病

痛,保障健康的药品。因为人类没有有效控制和合理使用而成为当今世界的“三大公害”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每年全世界约有10万人死于吸毒,另有约1000万人因吸毒而丧失正常的智力和工作能力。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毒品吗?

生: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等对人体有毒的物质。

师:回答的不完全正确。下面让我们来看一下《刑法》上是怎样规定毒品的。师:幻灯片。《刑法》第357条的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它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师:大家知道毒品有多少种吗?

生:我们听说过有鸦片、海洛因、冰毒、吗啡、大麻、神仙水、可卡因、摇头丸、白粉等。

师:回答很好。我们来看看毒品到底有多少种。

国务院颁布的《麻醉药品管理办法》和卫生部公布的《麻醉药品品种目录》,属于我国麻醉药品管制范围的包括:阿片类、可卡因类、可待因类、大麻类和合成麻醉药类及卫生部指定的其他易成瘾癖的药品、药用原植物及其制剂等,共118种。国务院颁布的《精神药品管理办法》和卫生部公布的《精神药品品种目录》,属于我国精神药品管制范围的包括:兴奋剂、抑制剂和致幻剂等,共119种。

师:下面我们来认识几种常见毒品。多媒体放映各种新型毒品的图片、名称。

2.认识吸毒的危害

案例1:马某出生在一个富有的家庭,她在读中学的时候就开始吸毒。那年她才16岁。在学校读书时,她的成绩一直很好。由于吸毒剂量逐渐增大,她开始忘掉一切,学习成绩一落千丈。从学校进入社会,她常常靠迷幻麻醉药来打发时间。有一天,正在吸冰毒的她,看到一群鸽子在天上飞翔,她觉得很愉快,兴冲冲地爬上十几层高的楼顶,站在那里,看着鸽子在飞,她想着自己在飞,自己在飞„„一步一步走向危险处,脚一凌空,她真的飞起来了,可落到地面时,如摔碎了的瓜,血肉飞溅开去。这是一个多么可悲的结局啊!

案例2:一位年近50岁的母亲,在广东深圳一家集团公司上班。吸毒的儿子20岁,从上中学即开始吸毒,天天过着醉生梦死的“白粉”生活。从开始吸毒至今,已花掉20多万元。母亲在家帮儿子戒毒,用尽各种方法,可最后还是复吸。儿子每次毒瘾发作,就大喊:“死八婆,快给我钱,我要吃白粉。”每次母亲都哭着说:“钱,我没有一分,要死咱们俩干脆一起死,我也不想活了。”家里的电器被他卖了。母亲把他锁在屋里,他就用钓竿从楼下贩毒者手中把“白粉”钓上来。这个吸毒儿子已经丧心病狂。

案例3: 2009年12月初,南宁市公安局良庆公安分局禁毒大队民警接到群众举报,在良庆区某个娱乐场所有人贩卖新型毒品。民警立即展开调查,12月16日凌晨1时许,嫌疑人程某进入了民警的视线,其在江南区“罗马假日KTV”门前,将3瓶“神仙水”以1800元的价格贩卖给吸毒人员时,被伏击守候的民警当场抓获,随后民警从其随身携带的挎包内又查到了另外3瓶“神仙水”。据了解,程某2003年从某艺术学院毕业后,一直在一家私人公司从事舞蹈表演工作,2007年在一次聚会中,他接触了新型毒品K粉,从此一发不可收拾,甚至认为是K粉给他带来了创作灵感,因此对毒品产生了依赖,每次只要有演出,他都会事先吸食K粉。2009年初,当他偶然吸食了“神仙水”,更觉得此“水”比K粉感觉更好。2009年5月开始,他将“神仙水”介绍给他所谓“一起搞艺术”的朋友们,并从中获取每瓶100至300元不等的差价。目前,程某已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

案例4:1997年,内地演员朱洁因吸毒过量而死。在反映戒毒的电影《长大成人》中饰演女主角的朱洁,因体验生活而导致吸毒成瘾并最终身亡,年仅25岁;1998年7月15日,在南京转机的女歌手罗琦毒瘾发作,神志不清的她让出租车司机带她上街买毒品,结果被司机带到了公安局,后进戒毒所;2001年10月,根据演员贾宏声的吸毒经历改编的 2

电影《昨天》上映,该片讲述了贾宏声从颇有前途的演员如何走上吸毒道路,而自毁前程的故事;2002年苏永康吃摇头丸而被捕,随后被勒戒。此后,苏永康事业开始停滞不前,台湾工作证被扣,形象大打折扣,至今其唱歌事业一直跌至谷底,没有任何起色;2002年年底,曾在《少爷的磨难》、《起步停车》等影视作品中有过出色表现的演员姚二嘎因吸毒而死;2002年12月25日,香港歌星杜德伟在香港一家卡拉OK酒吧遇警员查牌,被揭发涉嫌身揣一支大麻烟遭拘捕,后获准担保。2003年6月27日,杜德伟被裁定藏毒罪名成立,罚款4000元兼留案底;2004年吴浩康吸毒被抓,判罚5000港元。2007年5月26日晚间,歌手谢东及其女友因吸食毒品被抓,昨天,警方对两人作出治安拘留10天的处罚决定。张元曾是电影圈成功范本,2008年因吸毒才华横溢的艺术生涯由此被毒品黑洞吞没。

师:根据上述案例,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分析毒品的危害。师:吸毒对个人的危害。生:吸毒严重摧残人的身体。吸毒破坏人体正常生理机能和新陈代谢并导致多种疾病,如果吸毒过量还会造成突然死亡。

生:吸毒扭曲人格,自毁前程。吸毒者毒瘾发作时,大都会不顾廉耻,丧失自尊,无法进行正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从而毁掉自己的生活和前途。

生:吸毒引发自伤、自残、自杀等行为。

生:吸毒容易感染爱滋病等传染性疾病。吸毒会导致人的免疫功能下降,使人容易患上肝炎、皮肤病等,特别是共用注射器、静脉注射毒品的危险行为,极易导致爱滋病的交叉感染,据统计,在我国现有爱滋病毒感染者中,有超过63.7%的患者是通过静脉注射毒品感染的。

师:吸毒对家庭的危害。

生:吸毒对家庭成员的精神摧残。

生:吸毒导致倾家荡产,家破人亡、众叛亲离。

生:吸毒贻害后代。吸毒不仅危害自身的健康,还影响人类的生育能力,父母吸毒对胎儿和儿童生长将造成严重损害。许多先天性呆痴、残疾的婴儿就是由父母吸毒而引起的。

师:吸毒对社会的危害。吸毒不仅危害个人和家庭,而且也会给社会带来严重的危害。吸毒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威胁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消极因素。

生:吸毒诱发犯罪,影响社会稳定。吸毒与犯罪是一对孪生兄弟,吸毒者在耗尽个人和家庭钱财后,为了维持吸毒,往往就会铤而走险,走上犯罪道路。据统计,在一些地区抓获的犯罪嫌疑人中,有60%-70%与吸毒有关。多媒体:播放前足球队员谢东的新闻。

生:吸毒吞噬社会巨额财富。吸毒不仅不会创造任何意义上的社会财富,而且严重损耗社会财富,纯粹是一种恶性消费。

生:吸毒影响国民素质。吸毒者在吸毒成瘾后,身体消瘦,体力和智力水平下降,使得吸毒者不能进行有益于社会的活动,不能为社会创造财富,成为社会废人。

师:毒品危害这么大,我们应该远离毒品。

3.远离毒品

师:观看多媒体——卡通片“五毒招”骗你没商量。图片一:谎称毒品吸一两次不会上瘾。图片二:免费尝试。图片三:称吸毒治病。

图片四:吸毒可以炫耀财富,现在有钱人都吸毒。图片五:吸毒可以减肥。

师:大家如何看待以上五幅图片?

师:图片一:谎称毒品吸一两次不会上瘾。但众多吸毒者的亲身经历是:一日吸毒,永远想毒,终身戒毒。

师:图片二:免费尝试。几乎所有吸毒者初次吸食毒品,都是接受了毒贩或其他吸毒人员“免费”提供的毒品。此后,毒贩们再高价出售毒品给上瘾的青少年。

师:图片三:声称吸毒治病。毒贩们利用人们对毒品的无知和对疾病的恐惧,引诱青少年吸毒。但实际情况是吸毒会严重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损害人的大脑,影响血液循环和呼吸系统功能,还会降低生殖和免疫能力,甚至导致死亡。

师:图片四:鼓吹吸毒可以炫耀财富,现在有钱人都吸毒。毒贩们瞄准一些青年通过自己努力取得成功,积攒了一定财富的机会,向这一群体的人们兜售吸毒是有钱人的标志这样极其荒唐的错误观念。

师:图片五:利用女青年爱美之心,编造吸毒可以减肥的谎话。实际情况是,吸毒不仅损害面容和身体,还摧残人们的意志。

师:拒绝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态度,生活中如果我们遇到不良诱惑,我们该如何拒绝呢?请每位同学想出三种你认为最有效的拒绝方式。

生:小组讨论5分钟。师:学生回答,进行总结。

生:语言表达:①坚定地说“不”②说“不”并加以重复③说“不”,并说出几条理由。

生:④说“不”,并说出一种借口⑤说“不”,并给出另外一种选择⑥说“不”,并以一句玩笑了之。

生:非语言表达:①沉默拒绝②后退,摇头③皱眉,并做出厌恶的面部表情④赶快离开他。

师:如何远离毒品?首先应牢记“四知道”一要知道什么是毒品;二要知道吸毒易成瘾,难以戒除;三要知道毒品的危害;四要知道涉毒违法,要受法律制裁。

师:拒绝毒品要坚持做到以下几条:

①接受毒品基本知识和禁毒法律法规教育,了解毒品的危害,懂得“吸毒一口,掉入虎口”的道理;

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寻求刺激,赶时髦; ③不听信毒品能治病,毒品能解脱烦恼和痛苦,毒品能给人带来快乐等各种花言巧语; ④不结交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如发现亲朋好友中有吸、贩毒行为的人,一要劝阻,二要远离,三要报告公安机关;

⑤进歌舞厅要谨慎,决不吸食摇头丸、K粉等兴奋剂。

⑥不要随便接受别人给你的饮料及其他食品,尤其是陌生人的东西。

⑦即使自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引诱、欺骗吸毒一次,也要珍惜自己的生命,不再吸第二次,更不要吸第三次。

4.增强社会责任感

师:染上毒瘾的人一般有哪些迹象? 生:学生讨论。

师:让一位学生回答,其余学生补充,教师总结。

生:①无故旷工、旷课,学业成绩、纪律或工作表现变坏。②偷窃钱财、物品或突然频频地向父母、朋友索要或借钱。③长时间躲在自己房间内,或远离家人、他人,不愿见人。④外出行动表现神秘鬼崇。⑤藏有毒品及吸毒工具。⑥遮掩收缩的瞳孔,在不适当场合佩戴太阳镜。⑦为掩盖手臂上的注射针孔,长期穿长袖衣服。⑧面色灰暗,眼睛无神,食欲不振、身体消瘦。⑨情绪不稳定,异常的发怒、发脾气、坐立不安。⑩经常无故出入偏僻的地方,与吸毒者交往。

师:请大家思考一下,作为高中生,如果我们发现我们的同学、朋友、邻居或亲戚等是吸毒者,我们仅仅和他们保持距离就可以了吗?如果不是,该如何办?

生:发现自己周围的人吸毒,应及时向老师或家长报告。生:打110向公安机关报告。

师:大家回答的很好。因为吸毒是违法行为,公民有义务向有关部门举报,同时,吸毒会诱发犯罪,对他人、对社会造成伤害。举报毒品违法犯罪现象也就是青少年保护自己不受毒品侵袭。同学们,我们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和希望,我们一定要珍惜青春,努力学习,积极要求进步,不断提高身体素质,共同担负起历史和时代的重任。让我们行动起来,从我做起,抵制毒品,做到不吸食毒品,不参与毒品违法犯罪活动。做到注意学习,历练品格,强劲体魄,立志做一名有益于人民、有益于国家、有益于民族的人。请大家一起大声朗诵下面几句话:

毒品是祸根,害人害己不利身!接近毒品就是走向死亡!贩毒是杀人,吸毒是自杀!毒品猛如虎,生命贵如金!珍爱生命,拒绝毒品!抵制毒品,参与禁毒!

禁绝毒品,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每人写一篇关于毒品的小论文,字数不少于800字。

十.教学反思

1.本案例设计层层深入,循序渐进。学生经过“认识毒品——认识吸毒危害——远离毒品——揭发吸毒人员——参与禁毒”的认识过程,把知识内化为素质。可以达到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重点,理解难点,教学效果良好。

2.本案例所选知识完全适合高中学生的学习。站在一定的高度进行毒品教育。选择的四个案例活泼生动,有很好的代表性和说服力,案例1代表吸毒危害自身;案例2代表吸毒危害家庭;案例3代表吸毒危害社会;案例4代表名人吸毒自毁前程。

3.结尾达到了课堂高潮:让学生激情焕发,大声朗诵,掌握知识,提高素质。

4.知识介绍显得枯燥,适当穿插一些有趣的内容。如禁毒故事、禁毒电影视频,禁毒歌曲等。这样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wenku/jingpin/15/2239427.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