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5号文库

比喻在电子教学中的应用

比喻在电子教学中的应用



第一篇:比喻在电子教学中的应用

比喻在电子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比喻是用某些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比喻想要说明的某一事物,以便表达得更加生动鲜明的一种手法。在教学中使用可以是学生听得明白,记得清;同时也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专业信心。

【关键词】比喻;电子教学;听得明;记得住;气氛活

比喻又叫打比方,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是用某些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比喻想要说的某一事物。电子类学科大都理论性很强,抽象难懂,枯燥无味。如果在电子教学中,大量使用比喻可使抽象的理论形象化、具体化、简单化,学生听得明白、记得牢;同时也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建立专业信心。

一、具体简单听得明

人们获取知识大都是从生动的直观开始,生动鲜明的直观形象能给学生提供具体的感性认识。在电子类课程中有很多理论和概念枯燥无味,抽象难懂,如果采用比喻的教学方法可使教学内容变得具体化、直观化,符合学生的认知习惯,使老师说得清楚,学生听得明白。如在讲信号发射与接受过程中,传统讲法是:用低频信号控制高频振荡的过程称为调制;从高频已调波中检出调制信号的过程称为检波。这两个概念用演示实验来讲授是非常困难的。但如果我们用恰当的比喻来讲授,就会容易得多、形象得多。音频信号的传播可比喻成人去远方办事,人的脚力是有限的,去远的地方比较困难,人可以借助交通工具,比如汽车、火车或飞机。音频信号由于频率较低不能传播到远方,音频信号也可以借助高频信号这个能传播到远方的“交通工具”。于是调制的过程可以叫做“上车”;传播的过程可叫做“坐车”;检波的过程可叫做“下车”。这样就把抽象的理论形象化,具体化,学生们很容易听得明白,并能够清楚地理解“调制”和“检波”的概念。再如,在讲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时,我们可以用打气筒的阀门来比喻,空气只能从阀门的一侧流向另一侧,反过来就流不通,这就是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这样的比喻形象具体,易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二、生动形象记得住

在电子教学中还有一些公式、概念很难记,易混淆,如果使用比喻形象生动,回忆公式概念时是就想一种场景,很容易记起来。比如电容定义公式:C=Q/U。有时搞不清Q和U哪一个在上边。我让学生建立这么一个场景:在一个杯子上搭一块木板,木板上放一个鸡蛋,把木板迅速抽掉,鸡蛋掉进杯子里。学生很容易记住鸡蛋(Q)在上边,杯子(U)在下边。在讲电容和电感对信号波形有移相作用时,学生总记不住,电感和电容哪一个使波形超前,哪一个滞后。于是我说了一句话:“赶鸭超前,绒鸭落后”。并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在赶鸭子的时候,赶的鸭子在前面,而毛绒绒的笨鸭子在后边,然后再双手放在腰间,做一个笨鸭子走路的动作,学生哄堂大笑,一下就记住了:感压(赶鸭)超前,容压(绒鸭)落后。在讲授有PN结的形成过程时。只简单告诉学生:在半导体中,由于P型半导体空穴浓度高,N型半导体自由电子浓度高,当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紧密相邻时会引起扩散运动,在交界面形成空间电荷区,即PN结。这样讲解学生既不能理解也记不牢固。在讲课过程中,我把一滴墨水滴入清水中,墨水慢慢四周散开,清水逐渐变黑。若将这个过程描述或加以实验,学生会形成对扩散的印象并很难忘却。这样用同学们身边的事物说明电子技术中的深奥道理,把理论生动化、具体化,学生在回顾理论知识时就会把相关的身边熟悉的情景回忆起来,既能使教学流畅自如、简洁明了,又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激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能够听得明白记得牢。

三、妙趣横生气氛活

传统的课堂枯燥无味,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上课是一种“受罪”;如果我们运用丰富教学语言,妙趣横生、妙“比”生花,一堂课下来,学生就会感觉津津有味、回味无穷,上课就会变成一种“享受”。我们在讲电容充放电时,电容的充电电流逐渐减小,两端的电压越来越大,充电结束后充电电流变为零。学生难以理解,也枯燥无味。在讲课过程中,我们把电容的充电过程比喻为人的吃饭过程,充电电流比喻为某人的吃饭速度,把电容比喻为人的肚子,人在刚吃饭时,由于胃里严重缺货饥饿难耐,强烈想进食,所以吃饭速度很快,随着吃饭的进行,胃里的东西越来越多,吃饭速度越来越慢,当吃饱后,吃饭速度为零,胃里东西恒定;电容在放电时,由于放电电流逐渐减小,电容两端的电压逐渐减小,放电结束后电路的放电电流为零,电容的电压为零。我们可以把电容放电过程比喻成人的花钱过程,放电电流比喻为某人的花钱速度,把电容电压比喻为某人拥有钱的数量,在人们有钱时,由于钱较多花钱速度很快,随着花钱进行,钱越来越少,花钱速度越来越低,直至把钱花光。通过这样的比喻学生既能够把问题听明白,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鼓足勇气信心足

通过在教学中大量使用比喻可以使学生感觉学得会,记得牢,有意思。同时在学生专业教育中我也常使用比喻,我用“天使的翅膀”和“点石成金”形容了专业的作用。任何一个传统的领域和电子专业结合起来,就变得先进和神奇了,比方说:普通的水壶加上一个温控开关,就变成了全自动热水壶了;普通的一扇门加上一块线路板(单片机)就变成自动门,有人来了他就开,人走了它又闭上了。再有照明、汽车、轮船等领域都是因为有了电子技术这双“天使的翅膀”,才变得先进和神奇的;SI是地球上含量最多的元素之一,是粘土、玻璃、水泥、石头的主要成分,可是经过提取、切片、掺杂等工艺,一个像手指甲大小的SI片,做上几十万个元器件变成集成块,可以买到几十元甚至几百元,所以电子专业是一个“点石成金”的专业。学生听了热血沸腾,信心百倍,充满了对专业的信心和热爱。

五、几点问题要注意

比喻虽好但不是万能的,使用不好也会弄巧成拙,适得其反。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比喻要注意以下三点:首先比喻要确切,不能生搬硬套。比喻在教学中固然有生动、形象的作用,但比喻得不确切,非但起不到好的作用,反而会弄巧成拙,使学生更加迷惑不解。其次,比喻使用时既要强调相似的一面,也要指出不相同的一面,否则,容易引起学生的误解。最后就是比喻切勿以学生为对象对人身进行攻击,否则会伤害学生的感情,造成不良影响。

参考文献

[1]才家刚.电工口诀[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2]崔允?t.有效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作者简介:严顺枝,男,河北武强人,大学本科,衡水职业技术学院电子教研室副教授,研究方向:应用电子技术。

第二篇:浅谈比喻在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比喻在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谭邦应

(湖北省秭归县职教中心

443600)

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当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时,学习起来就会积极主动、精力充沛、信心百倍。高中生物学教材中有很多概念性的知识表述往往比较抽象枯燥,显得深奥难懂,如果在教学中引用一些恰当的比喻,就可以使这些知识变得形象生动、通俗易懂,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面举几个例子间要说明比喻在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1用储蓄存款比喻人体内的能源物质

人体内的能源物质有ATP、葡萄糖、肝糖元、脂肪等,它们为机体供能时有先后顺序并且高协调。可以这样比喻:

ATP——零花钱。其特点是数目不多,但可以随时利用存折向银行支取。葡萄糖——活期存折。当机体内ATP含量下降,可立即由葡萄糖分解补充。

肝糖元、脂肪——定期存折。如机体内能量过多,会合成糖元和脂肪等大分子物质储存起来。肝糖元则属于定期较短的存折,脂肪相当于定期较长的那种,在饥荒年月(如动物冬眠)就可排上大用场了。2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程好比是医生在给病人注射

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对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容易误认为是整个噬菌体都侵入了,通过以下比喻可以让学生一次性记住。

蛋白质外壳——注射器,医生给病人注射时,注射器自然是留在外面的。注射液——DNA,噬菌体侵染细菌以后,只有DNA进入到细菌内部去了。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可以比喻为人们织毛衣

氨基酸——毛绒,毛绒是构成毛线的基本单位,氨基酸则是构成蛋白质基本单位。

多肽链——毛线,把氨基酸脱水缩合成多肽链比作是用毛绒纺成毛线。蛋白质——毛衣,由多肽链折叠盘旋而成蛋白质就好象是用毛线编织成的毛衣,有它独特的空间结构。DNA的空间结构很象是一架螺旋状的梯子

多核苷酸链——扶手,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而成,一共有两条,共同构成梯子的骨架。

碱基对——梯板,碱基对间的氢键相当于给两块木板间上的销,G和C之间有三个,A和T之间有两个。

这架梯子的扶手之间、梯板之间以及上下螺旋之间的距离都很规则,不仅外形美观,而且结构牢固,从而保证了遗传物质的稳定性。5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好象是不同的人过河一样 顺水自由漂流——自由扩散,会游泳的人可采用这种方式。

顺水乘船漂流——协助扩散,不会游泳的人需要借助船(载体蛋白质)才能完成。

逆水行舟——主动运输,不会游泳的人从下游到上游时,他必须乘船(需载体蛋白质),需奋力划船(消耗ATP)方可完成。这样,把原本很抽象的知识形象化,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且容易记住。6 遗传信息的表达就象是邮局发电报

电报密码——遗传密码,电报密码由阿拉伯数字组成,而遗传密码则由碱基组成。

电报文字——氨基酸,用电报密码可翻译成中文汉字,氨基酸则是通过遗传密码翻译而成的。

电报语句——多肽链,用文字可以组成语言,由氨基酸脱水缩合而形成多肽链。染色质与染色体的关系简直就是钢丝与弹簧的关系

纲丝——染色质,呈细丝状,比较长。

弹簧——染色体,是由染色质螺旋化缩短变粗而成的,与染色质是同一物质,只不过形态不同。把细胞比喻为我们生活中的电视机

若把细胞比喻为电视机,那么构成电视机的电子元件就是细胞器,各种电子元件不具备收看电视的功能,必须组装成电视机才能收看电视。细胞也是这样,它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其实生活中与生物学有关的比喻还有很多,教师在平时要注意加强积累,并灵活地应用于教学,可以让书本知识化难为易、化繁为简,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第三篇:比喻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比喻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 数学教学;比喻;应用;生活实

际;理解;记忆;激励;自信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

12―0101―01

我国著名的教育改革家魏书生先生指出,每堂课都应充满学生的笑声。良好的课堂气氛不是鸦雀无声,而应是充满笑声,学生在一堂课中感受的不是压抑和沉闷,而应是轻松和愉快。数学教师要改变过去那种板起脸孔说话、语言呆板枯燥的陋习,充分发挥语言的作用。教师的教学语言既要准确、严密,又要声情并茂、幽默风趣,使学生听起来轻松而又记忆深刻。而把抽象、深奥、生疏的数学知识用具体、浅显、熟知的实例叙述说明,用有关类似的实物来比拟叙述说明,就可以激活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比喻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巧用比喻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知识当中,有不少抽象的内容,对部分学生来说是理解的难点,也是难以产生兴趣的内容。但若巧用比喻,联系生活,则可使学生容易理解,也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给学生讲授“集合”、“子集”、“交集”这一系列内容时,笔者先给学生简要地介绍“:把一定范围的、确定的、可以区别的事物,当作一个整体来看待,就叫集合。简称集,其中各事物叫集合的元素或简称元”。然后运用比喻,向学生讲,比如全世界的人可以构成一个集合,每个人就是组成这个集合的元素。世界上的男人和女人也可以各自构成一个集合,因为“全世界的男人”与“全世界的女人”这两个集合都包含在“全世界的人”内部,所以“全世界的男人”与“全世界的女人”都是“全世界的人”的子集。另外,从另一个角度讲,世界上的每个国家的人,也都可以独立构成一个集合,并且也都是“全世界的人”这个集合的子集。比如“美国人”、“中国人”等等,都是“全世界的人”的子集。而“美国人”之中的男人,又可以构成一个集合。“美国男人”这个集合既包含于“美国人”,又包含于“全世界的男人”,所以“美国男人”便是“美国人”与“全世界的男人”这两个集合的交集。

二、巧用比喻加深理解,强化记忆

我们面对的是陌生的世界,学习就是为了认识陌生的世界。如何化“生”为“熟”也是数学教师永恒的研究课题。教师要用熟悉的事物去说明、比喻还不熟悉的事物,使学生易于理解。

比如,高中第一册“函数”,化解函数式,很多学生忽视了未知量x的定义域,导致化解出现错误。后来笔者在其他杂志上看到关于此内容的一个比喻,觉得非常形象,就将之引用过来。笔者是这样告诉学生的:如果未知量“身体健壮”(没有任何条件约束),就可以直接进行各种“锻炼”(各种运算);如果体质虚弱,进行锻炼前,还必须穿各种保暖的衣服以防冻感冒。所以,未知量能否直接进行“锻炼”,我们还要看他身体怎么样(有没有各种约束条件),即要考虑未知量的定义域。笔者话音刚落,学生就开怀大笑。而学生也在笑声中理解和掌握了知识的内涵,在以后的解题应用中印象更为深刻,出错的几率自然也就少了。

三、巧用比喻激励学生,增强自信

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比较而言,难度增大了,内容更加抽象了。许多学生一升入高中,就感到学习数学时力不从心。其实,他们其中的很多人只要稍加努力,还是可以达到目标的。但是大部分学生却不愿意深入挖掘与探索,而是直接向困难低头认输。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就巧用各种比喻激励学生,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增强自信,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进而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比如,教育学生:“困难其实是个纸老虎,并不可怕,只要我们迎难而上,就一定能把它打趴下。”、“困难不是铁、不是钢,困难是弹簧,你强它就弱,你弱他就强。”、“困难是光明来临之前的黑暗,大家咬咬牙,使使劲,曙光马上就要来临了。”总之,教师要像黑暗中的灯塔一样引领学生,为他们照亮走向成功的路,使他们越来越自信。

总之,对目前依然陌生的事物,教师要用熟悉的事物进行比喻,按照熟悉事物的性质、判定,加以类比研究,会有新的发展、新的创造,可减少学生学习随意性、盲目性,提高学习效率。

编辑:谢颖丽

第四篇:电子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范文模版)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通信与电子学院2012级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职教师范)社会调查

选题:电子在场生活中的应用

姓名:赵保松

学号:2012253

3指导老师:刘玉莹

标题:电子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系别:通信与电子学院

班级:电子信息工程1班(含职教师范)姓名:赵保松

摘要:本次暑期社会调查我主要调查了家乡附近的各大家电商场电子产品的销售情况以及附近的区民区电子产品种类等情况。在这过程中,我通过网络搜集有关的的销量情况,到商场采访销售员,串门到邻里家询问,对生活中电子的应用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同时,根据邻里家电的使用情况总结出了部分家电发展的趋势和前景,对我以后的发展方向的指导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调查目的:了解电子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调查时间:2014年8月20-2014年8月25日

调查地点:贾汪区耿集镇部分民居、附近各大家电商场

调查人员:初中同学及自己

调查方式:实地考察、网络信息采集、采访相关人员

调查结果: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变得愈加广泛,小到一个个的电阻元件,大到复杂的集成电子电路。可以说,电子已经渗透到了我们每一个人的衣食住行每一方面。我本次的社会实践题目是“电子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针对本次的社会实践内容,我主要调查了生活中经常出现的电子电器产品。我的调查地点主要有电子市场、苏宁电器、国美电器等家电及小家电产品市场。调查的途径包括在网络搜索有关各类电子的相关内容以及实际前往调查地进行实地调查。

我从网络上查找的数据得到,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了解到,2012年1~11月,我国电子信息产品进出口总额1068

5亿美元,同比增长4.1%,增速比1~10月提高0.8个百分点。其中,出口6273亿美元,同比增长4.5%,增速比1~10月提高0.6个百分点,占全国外贸出口的33.9%;进口4412亿美元,同比增长3.5%,增速比1~10月提高1.0个百分点,占全国外贸进口的26.7%。11月当月,电子信息产品出口676亿美元,单月出口额创全年新高,增长

9.2%;进口488亿美元,增长4.3%。由此可见,在我国,人们对电子产品的需求量表现出增大的趋势,而对由各类电子所组成的衍生品类似于智能手机,各类家电的需求量更是超过了世界上许多其他的国家。随之反映的内容是多方面的,首先是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对更加方便高效的生活有了更高的追求。当然,这就从侧面反映了我国的电子产业前景广阔。我将从网络上得到的几组数据加以论证:家电高端产品占比持续提升。在消费升级和更新需求的驱动下,2009年全年变频空调、三门冰箱、滚筒洗衣机零售量占比为16%、16%、20%,零售额占比为22%、41%、39%,且连续3年呈快速提升趋势,12月占比创新高。在节能补贴政策的驱动下,定频1/2级空调已成市场绝对主流。

几年前,我们附近的居民区还用不起甚至没有见过“高端家电”,在消费者眼中还只是社会少数群体能够享受到的奢侈品。其中原因自然是“高端”与“高价”基本等同。随着家电下乡并伴着“高端家电”商品的多样化、系列化,特别是消费者在收入增加的同时开始关注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与品位时,“高端家电”似乎也走下了“神坛”,进入越来越多的普通消费者的家中,更多的消费者成为了“高端家电”商品的消

费群体,开始享受“高端家电”生活。截至2010年1月24日,累计销售五大类新家电520.3万台,销售额达205.6亿元。日均销量从1月上旬的6.1万台快速上升到1月中下旬的7.2万台,增长势头迅。

另外一方面,人们对电子产品需求量的增大,促进了我国电子产业的发展是毋庸置疑的,各种具有自主研发,自护知识产权的国产家电大有取代进口产品的趋势。在手机芯片行业,华为海思系列芯片更是打破了高通、猎户座、联发科的垄断市场的局面。这一点是喜闻乐见的。我国的电子产业起步晚但是大有迎头赶上的趋势。我们都知道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电子分类繁多,其主要分类有陶瓷电容器:片式电容、中高压、安规电容、可调电容、排容、高能电容;正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高精度可调电位器、高压电阻;片状电感线圈:高频电感、功率电感、天线线圈;静噪元件/EMI静噪滤波器(EMIFIL)、片状磁珠、磁珠排、DC/AC用共模扼流线圈、军工用复合型静噪滤波器;陶瓷振荡器(Resonators):插脚、贴片谐振器(KHz、MHz)、汽车用谐振器、声表振荡器;通讯设备用滤波器、声表滤波器、射频滤波器、中频滤波器、鉴频器、介质/天线/收发共用器、介质带通滤波器;高频元件:高频用微型片状电容器、片状介质天线、介质谐振器、射频开关、同轴连接线;高频组件(Microwave Modules)PLL组件;射频开关;微波振荡器VCO,Bluetooth蓝牙模块;电源(Power Supplies)开关电源,高压电源,超薄型电源,C&D 电源模组;传感器元件(Sensors):陀螺仪,超声波、冲击、旋转、磁性识别、热电型红外、温度等传感器压电元件(Piezoelectric

Sound Components)蜂鸣器,蜂鸣器振动板等。这些器件在周围的电器中有些是非常常见的。例如电源是每一个基本家电中必不可少的,而电阻及各种传感器之类的更是组成家电电子产品的不可缺少的部分。

在对附近的居民的调查以及对电器商场销售员的调查,我发现许多电子产品凭借着其卓越的稳定性,低廉的价格,较长的使用周期,简单的使用方法得到人们的青睐。其中很好的一个例子就是电子温度计,我们知道普通的温度计利用的是物质的热胀冷缩原理,其使用方便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其玻璃结构却是极易破损的,并且其液体在一定程度上对人体也会造成伤害,而电子温度计与之相比,热电温度计以热电偶作为测温元件测得与温度相应的热电动势由仪表显示出温度值。它广泛用来测量-200℃~ 1300℃范围内的温度,特殊情况下,可测至2800℃的高温或4K的低温。它具有结构简单、价格便宜、准确度高、测温范围广等特点。由于热电偶将温度转化成电量进行检测,使温度的测量、控制以及对温度信号的放大、变换都很方便,适用于远距离测量和自动控制。在接触式测温法中,热电温度计的应用最普遍。与之类似的广泛应用于医疗方面的还有许多,例如电子称、电子肺活量测试仪等。随着手机行业的发展,电子应用在智能手表身上,可以随时测量监测人们的血压、睡眠情况、心率等健康指标。这是电子给人们的健康带来的诸多福利的一小部分体现。

当然,电子在日常生活中不仅体现在医疗方面的应用。几乎每一家每一户都是三件以上的家电产品,根据商场销售员的反映,各个商

场的家电近年来销售尤其火爆,这也就是说家电相比于医疗器械应用更是广泛。其中明显的代表就是电饭锅、电磁炉、煤气灶、电风扇,这些家电给人们的“食”带来了无比方便的同时也减少了煤炭等燃料的燃烧,对减少污染气体的排放,自然环境的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各类汽车电子的应用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安全、舒适、方便。智能家电的应用让人们住的更加舒适,高科技给人们日常生活带来的享受得益于各类电子的发展和应用。

第五篇:《电工基础》教学中比喻的应用论文

浅谈《电工基础》教学中比喻的应用

引言:随着职业中专学校招生制度的改革,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文化层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个班级里,他们中有部分学生的学日基础较好,有一部分的学日基础很差,因此学校电子专业的部分学生在学日《电工基础》这技术基础时,大多数认为难学、难记、难理解,产生畏难心理因而影响了学日兴趣,这给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同时也对专业课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本人在几年来的教学实践中深刻体会到:在讲解概念的教学过程中适当地运用比喻,使枯燥乏味的知识兴趣化,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理论形象化不但能减少教学难度,而且使教学内容直观、易懂、易记,更有助给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拓展学生的思路,调动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积极性。因此,在《电工基础》的教学中,能够灵活多样恰到好处地运用比喻,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电工基础》教学比喻应用

一、现阶段中职学生的基本情况

现阶段中职学校学生的基本情况和以往有了较大的不同。首先,他们当中有的初中尚没毕业,有的已在社会上参加工作好几年,基础知识比较薄弱,易出现畏难情绪和自暴自弃情况。其次,学生层次不平衡,对知识的接受程度、快慢差别很大。这给教师把握教学带来了困难。最后,由于现在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受到全家人的宠爱,造成他们面对困难时缺乏勇气,对待学习存在懒惰厌学情绪。我在教学中发现如果严格按照大纲讲解知识,由于学生的基础薄弱在理解时较为困难会让学生产生抵触情绪。我根据大多数学生接受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保证所有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所提高,并达到“应知应会”底线。对学习较好的学生采取用另外布置作业促使他们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对学习较差的学生适应降低难度要求,要多鼓励,保护其学习积极性,掌握一些总比放弃强。

二、比喻在实际教学中的实例与讲解

(一)比喻能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增强学生的记忆

在《电工基础》中常碰到的日题是抽象的概念,难记的定义,难懂的结论,在讲解这些知识时,不可能全部用实验得出所有的概念,定义等。加上学校教学设备的限制及学生物理基础不牢固,对学过的概念,定义模糊不清,似懂非懂。

(1)电位和电位差的理解

在讲授“电流”这节内容介绍导体内电流产生的条件时,电位对学生是很难理解接受,但如果讲“水位”每位学生都会明自,我就以水位作比喻来解释:家中养鱼的璃璃缸的水混浊了,缸底有不少废物现在需要清理换水,那么我们得使用一根胶管一头插在鱼缸里,另一头插在比鱼缸低的盆子上。这时只要给胶管一定的吸力,鱼缸里的水(上水位)便会向盆子处(下水位)流,“水往低处流”。但如果我们把盛废水的盆子放到与鱼缸同一水平位置上的话,鱼缸里的水是无法流到盆子处的。上水位与下水位的差值就是水位差,有水位差的两水位之间才会有水流动。此时便自然引出电位差的概念:在电路上两电位之间的差值便是电位差,有电位差的两电位就有电流产生。从而得出结论:导体内产生电流的条件是导体两端必须有电位差。又如在学日电位与电位差的时候,我就以高度和高度差作比喻来解释,零高度点选择不同,空中不同点的高度就不同,但空中任意两点间的高度差却不会随着零高度点的选择而有所改变,电路中的电位和电位差与之相似,即电路中的零电位点选择不同,电路中的电位将发生改变,但电路中任意两点间的电位差却不会改变。这些直观、具体的比喻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学生能够看得见,摸得着,加强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客观上压起到帮助学生记忆的作用。

(二)比喻使枯燥乏味的知识趣味化,生活化,活跃课堂气氛

教学中适当运用比喻,能够激发学生的学日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使死板呆滞的教学内容变活。在讲授磁场与电磁感应这章内容中的磁滞现象及磁场对载流导体的作用时,便运用日常生活的现象作比喻去解释和启发。

(2)磁滞现象的理解

在体育课上,体育老师对同学进行集队训练把体育老师的哨子声比作磁场强H,同学比作铁磁材料,队形比作磁感应强度B。体育老师每次以哨子声号召同学紧急集合,但同学的集合行动总是难以与老师的哨子声同步,其原因是一班同学6 0多人,在集合过程中同学之间各自的行动反应程度不同,会不可避免发生碰撞而影响了集队的速度和时间,从而引出结论:铁磁材料在反复磁化过程中,磁感应强度B的变化总是滞后于磁场强度H的变化,这现象称之磁滞。磁滞的产生原因是自于铁磁材料中磁分子的惯性与摩擦造成的。

(3)影响安培力大小因素的理解

在介绍载流导体在磁场中所受电磁力的大小除与磁感应强度、导体中电流的大小、导体在磁场中的有效长度有关外,还与其所处磁感应强度方向的夹角有关时,便引入生活中的事物作比喻:乡村家庭晾晒衣物较多使用竹杆晾晒,天下雨

了,此时横置着的晾衣杆一下子便被淋湿(因为它与雨缝垂直)但如果晾衣杆是竖置的话,那它就不易被淋湿了,(因为它与雨缝平行,并以笔杆作示范说明)。现在把均匀磁场当作雨线,把载流直导体当作晾衣杆,自然引出结论:当载流导体垂直于磁感应强度的方向放置时(90度),导体所受到的电磁力最大,当其平行放置时(O度)不受力。如载流直导体与磁感应强度方向成a角时,那导体与磁感应强度垂直方向的投影L为导体的有效长度,即导体所受的电磁力F=BILsina。

(4)磁通的理解

在介绍磁通量的教学中,可以把雨线比喻成磁通量,而把雨伞比喻成个平面,可以提问学生,在什么情况下接到的雨线最多,何时最少。让学生自己去讨论,去总结,最后得出结论。这些比喻生动有趣,知识中有兴趣,兴趣中有知识,比喻事物来源生活,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易于接受。这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搞活了课堂,教学收效好。用形象的比喻来描述难以掌握的的教学内容,能使学生从感性都理性认识的飞跃,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5)楞次定律定义的理解

楞次定律是电磁感应中的重点内容,亦是重点。对于确定感应电流的方向涉及到原磁场的方向,磁通的变化(增强或减少)和感生电流的磁场之间的关系。,定律本身所包含的内容复杂,加上定律文字叙述概括,理沦意义丰富且深奥,使学生常常理解错误。定义内容:感应电流的磁通总是阻碍原有磁通的变化不少学生把阻碍原有磁通的变化理解为和原磁通方向相反,混淆了阻碍与阻止的含义。为了让学生把握阻碍、变化四个宇,以一个性格内向但又好客双重性格的孩子作比喻:家中有客人来时,他总觉得不自在,不想别人到他家作客。但当客人真的到来了,而且客人见多识广、健谈风趣,此时他又愿意让客人多呆些时间,不想让客人离去。可讲是“来时拒之,去时挽留 ” 这比喻较准确地描述了定律的含义,又使定律拟人化,降低了教学难度,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当然,运用比喻,并不是以浅显的道理代替较深的理论,更不是滥用玩笑代替耐心细致的讲解,而是要求教师紧密结合教材内容,根据具体情况,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物,言之有据。不过,比喻到底是比喻,拿任何两个事物做比喻,总是有一部分属时相同或相似,而不可能全部属性全部相同。因此在解释概念时,应进一步把它的本性讲清楚,并把新概念与用来比喻的例子进行必要的比较,使学生通过联想,想象,既能理解新概念又能从比较中认识它们的区别

在生动,形象、有趣的比喻中,讲解《电工基础》中的抽象概念,能够做到把抽象的事物具体化,把深刻的道理浅显化,通过深入浅出,使学生比较容易地从相似联想中悟出道理,掌握方法,激发兴趣,增强记忆,从而最终达到全面、深刻理解和牢固地掌握教学内容的目的。

结束语:职业学校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面对新时代的学生,我们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都在面临着改革的必要。现在的教育已经不仅仅是把课本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那么简单。怎么样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已经是当下十分现实的问题。通过实践发现在课堂中合理运用比喻引导学生,并加以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辅助能极大改善课堂,提高教学效率。社会对教学的要求只会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探索新方法,新技术,只有不断进步,我们的教育才会有竞争力。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