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圆柱体的写生练习
教案 圆柱体的临摹练习
刘 勇
课型:综合课
教学方法:讲解、欣赏、观察、比较和练习相结合。一.教学目的
通过线造型素描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运用结构线表现物体之间的比例、轮廓、体积、对比、远近、方法和透视等的作画方法,培养学生对形体结构的理解能力,发展造型想象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掌握用线条表现圆柱体的结构关系。
难点:运用结构线刻画圆柱体的造型特征。并同时表现出圆柱体的明暗关系。
教具:1.线造型的素描作品数幅。
2.石膏圆柱体;
学具:软芯铅笔、橡皮、课本、素描纸。
一导入新课:
(1)组织教学检查学生课堂常规及学习用具的准备。(2)导入新课线造型素描作品数幅和明暗素描作品数幅,(3)给学生欣赏、鉴别、然后讲解。
二 讲授新课
设问: 线造型素描的特点及线的造型功能。
线造型的素描图是通过线结构的运用,直接体现和暗示物体的体积、远近、方位和对比等特性,表现出物体内外部组合关系及前后左右的空间状态。
线造型素描剔除或减弱明暗色调层次,强调物体本质的实在的形体结构,所以表现物象的效果明确、肯定、清晰和刚劲有力。石膏圆柱体的绘画步骤:
(1)画出长方形和中轴线,并找出上下两个面所在的长方形。(2)画出上下两个椭圆形,注意椭圆形的切角法画法。(3)找出明暗交界线,画出大体的明暗色调对比效果。(4)深入刻画,画出三面五调的虚实变化。注意线条的排列组合。
线造型素描不但可以在美术专业方面方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而且以图解形式适用于各个专业中,作为幼儿教育的一种必备技能服务于设计,在建筑、园林、工业设计等图纸绘制上,结构线的绘画已成为工程技术人员的一种设计手段,广泛适用到现代建设的各个产生领域中。
三、学生课堂练习,教师巡视辅导。
1、临摹课本圆柱体范画。
2、用2B、和HB铅笔作画。
3、要求表现物象透视准确。
4、结构清晰。
四、作业要求
学生在课堂上按正确的方法、步骤完成圆柱体的临摹练习
第二篇:第一课圆柱体静物写生(一)
第一课 圆柱体静物写生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教师通过实物演示,引导学生直观感受和了解平置圆透视现象的规律。
2.能力目标:通过写生,学习描画生活中的圆柱体。3.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生活中的美。教学重点:通过写生,学习描画生活中的圆柱体。教学难点:了解平置圆透视现象的规律。教具:素描书。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相互问好。
二、复习导入。
讲评作业情况。
三、新授。师出示圆柱体: 师讲解其形体特点。生观察并讨论。
四、巩固练习。
生观察并试写生组合体。
五、小结:
总结生练习情况。
第三篇:圆柱体体积练习教案
2016-2017学第二学期 句容市××片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2-5《圆柱的体积》教案(练习)
主 备:宗和杰 主备研讨人:蔡永祥 严兵 宗和杰 审核人:许 娟 个案修改人: 个案修改审核人: 个案修改审核时间: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7-18页4——9题。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能准确计算圆柱体积。2.能解决与圆柱体积计算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能准确计算圆柱体积。教学难点:能解决与圆柱体积计算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教学过程:
一、温故预习。1.填空:(1)把圆柱体切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后,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长方体的高等于圆柱的(),长方体的体积等于圆柱的()。因为长方体的体积=(),所以圆柱的体积=(),用字母表示是()。2.求下面各圆柱体的体积。(只列式不计算)①底面积是9.42平方分米,高5分米 ②底面直径是8厘米,高5厘米 ③底面周长是6.28分米,高10分米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汇报,集体评价、订正。
二、基本练习。
1.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2分米,高5分米,求它的: ①底面周长 ②底面积 ③侧面积 ④表面积 ⑤体积
引导学生对照手中的实物模型小组里说一说方法和过程。2.P17 第4题
(1)引导学生看图明确要求哪个杯里饮料最多,应看哪个杯里饮料的体积最大。
2016-2017学第二学期 句容市××片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2)要求学生猜一猜结果。(3)学生独立列出计算。
(4)汇报、讨论结果。引导学生思考:怎样灵活的比较计算结果?
3、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讨论:这道题让我们求的是什么?怎样列式计算?应注意什么?
4、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方法。
小结两种方法:①先算出50枚1元硬币的体积,再算1枚1元硬币的体积;②先算出1枚1元硬币的厚度,再算出1枚1元硬币的体积。
三、综合练习。1.对比练习
①一个圆柱的体积是62.8立方分米,高是5分米,底面积是多少? ②圆柱的体积是50.24立方分米,底面直径是4分米,高是多少分米? ③圆柱的体积是12.56立方分米,底面周长62.8厘米,高是多少分米? 这三道题有什么共同点?解题方法和思路各是什么?引导学生列出综合算式,不计算。
2.一个圆柱形钢材,底面直径和高都是4分米,已知每立方分米钢重7.8千克,这块圆柱体钢重多少千克? 引导学生讨论:要求这块圆柱体钢的重量,先要求出什么?怎样列式? 3.一个圆柱的侧面积是4710平方厘米,高15厘米,它的底面半径是多少?体积是多少? 引导学生结合实物模型指一指、说一说根据侧面积和高这两个条件怎样求出底面半径。
4.探讨:(P18页第7题)
把一张长5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纸分别绕它的长和宽旋转一周,(如下图),形成两个圆柱。
2016-2017学第二学期 句容市××片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注:出示第一个图,第二个图让学生想像后画出来。
哪个圆柱的体积大,先估一估。再列出算式,灵活计算、比较。
四、全课小结。
(1)怎样求圆柱的体积? V=Sh=πr²h=π(d÷2)²h
(2)在解决求圆柱体积实际问题中应注意些什么?
五、当堂检测。
1.求体积。(1)底面直径8cm,高10cm;(2)底面半径5cm,高8cm。(3)底面周长18.84dm,高5dm。
2.有一个圆柱形蓄水池,底面半径2米,池深20分米,现往池内注入1.5米深的水,求注入多少立方米的水?
3.一个圆柱形水桶,底面直径40厘米,桶高50厘米,若每升水重1千克,这个桶最多能装水多少千克
第四篇:球体和圆柱体
伊旗第四幼儿园教案
授课教师: 杨乔博 授课班级:大三班 授课时间:10月 活动内容:《球体和圆柱体》 领域:科学 活动目标:
1.认识球体和圆柱体的特征。
2.比较球体和圆柱体的异同。3.辨识球体和圆柱体的实物。活动准备:
皮球、激光光盘、易拉罐。
球体、圆柱体、长方体、正方体等积木。活动难点:
能说出球体和圆柱体的特征。活动过程:
1.给幼儿介绍皮球的特点,皮球四周摸起来都是圆圆的,可以向前后左右滚动。像皮球这样的物体,不管从那边看都是圆的,不管从哪滚,都能滚动,这样的物体就是球体。
2.拿出光盘,让幼儿感受光盘和皮球有什么相同与不同。3.给幼儿多个皮球和多片光盘,请他们按自己的想法操作,两种物体,感受它们的特征。皮球四周摸起来都是圆圆的,光盘只有两面摸起来是圆的。皮球可以向前后左右滚动,光盘只能向前面滚动。皮球是鼓鼓的,光盘是平平的。
4.教师将皮球和光盘放在一个高的桌子上(高于幼儿的视线),请幼儿发现能看到皮球确看不到光盘,进一步理解球体占据更大空间这一特点。教师总结,皮球这种形状叫球体,光盘这种形状被称圆形。
5.出示易拉罐,请幼儿摸摸玩玩,请他们想想它们是不是球体?为什么?它和球体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圆柱体有两个平面,只有中间的部分摸起来是圆圆的。圆柱体只能朝前方滚动,不能向四周滚动。
教师总结,易拉罐的这种形状叫圆柱体,两个平面是圆形,中间摸起来圆圆的。两头是圆的,上下圆一样大,上下一样粗。5.请幼儿在多种形体的积木中找出球体和圆柱体的积木。活动延伸:
请幼儿说说日常生活中圆形、球体和圆柱体的实物有哪些?
第五篇:彩色圆柱体
蒙氏数学:认识圆柱体 目标:
1、帮助幼儿巩固走线,发展幼儿的身体平衡能力。
2、引导幼儿认识圆柱体。准备:CD,圆柱体积木 过程:
1、走线
1)、幼儿倾听音乐,请男女小朋友分批走线。
2)、教师从旁提醒幼儿注意重点,双手张开,脚尖顶脚跟,目视前方。
2、摸一摸
1)、幼儿人手一个圆柱体积木,问:这是平面图形还是立体图形?
2)、幼儿左手拿圆柱体积木,右手食指中指摸一摸。问:积木有几个底?是什么形状的?
3)、幼儿回答教师总结
积木的底是圆形的,像根柱子。
3、找一找
请小朋友找找看,我们教室里有什么东西是圆柱体的?
固体胶,灯管小鼓„
4、总结
圆柱体有上下两个底面,都是圆形的,像根柱子。
5、延伸
请小朋友回家找找看,家里有什么东西是像圆柱体的,第二天来幼儿园告诉老师。
反思:让小朋友认识圆柱体,先要让幼儿了解圆柱体是立体图形的,与平面的圆形是有区别的。然后通过摸让幼儿知道圆柱体的的组成,初步了解圆柱体,有上下两个圆形底面,像根柱子,能站起来的,让小朋友只是看着这个积木,小朋友会感觉枯燥,让小朋友找找什么东西像圆柱体,很好的激发了小朋友的学习兴趣,更好的加深了小朋友对圆柱体的认识。
活动名称:彩色圆柱体(基本操作)
教具构成:
1、工作毯
(1)共有大中小,选颜色浅的,尽量不要有花纹,软硬适中
(2)勿踩工作毯,表示尊重,直角,培养秩序感,以毯为中心,打开工作毯要抚平
2、彩色圆柱体
教学目标:
1、培养幼儿辨别大小、粗细、高低的视觉能力
2、通过引导幼儿观察培养各种比较方法,如:面积及高度的相同。
3、培养序列与配对的概念。
操作步骤:
1、把彩色圆柱体放在桌子上,把圆柱体逐一拿出散放在工作毯的右边。
2、拿出最粗的和最细的圆柱体放在工作毯上展示,然后放回原处。
3、将盒子房子工作毯的右下角,在盒盖子上造塔。
4、从最粗的一根开始在盒盖上造塔,直到全部完成,并用双手掌心有上到下触摸感知。
5、从最细的一根开始,依次将红色圆柱体按照由左到右,由细到粗的顺序排列在盒盖的右侧。
6、由最粗的一根开始将圆柱体依次收回到盒子中,盖好盒盖放回教具柜中。
变化延伸:
1、将两组、三组或四组放在一起搭建。
2、将彩色圆柱体组按 图片搭建。
适用年龄:2岁半至4岁
错误控制:不同颜色的盒盖及盒子。
兴趣点:
1、与带插座圆柱体对应。
2、每盒圆柱体的尺寸、颜色不同并可以混合搭建。
注意事项:注意遵守彩色圆柱体的介绍示范的顺序。
活动名称:彩色圆柱体。
教具构成:彩色圆柱体,颜色分别为蓝、红、黄
教育目的:
1、培养幼儿通过视觉正确的辨别大小的能力,具有不同的颜色和立体空间的感受。
2、通过观察能够确认相同的面积及高度。
3、锻炼手眼协调能力及手臂肌肉的控制力
操作过程:
1、介绍活动名称(说出今天是几年几月几日,星期几,今天我们的工作是彩色圆柱
体的三组搭建,在上课之前老师提要求)
2、将红色圆柱体取出散放与工作毯上,盒子盖好放在毯的 右上角
3、询问幼儿:“比一比,那一个是最粗的?把最粗的圆柱体
摆在这里。”在请幼儿找出剩下圆柱中最粗的一个,摆在前
一个的旁边,如此类推,完成序列操作。(黄色蓝色按照类
似方法进行操作)
4、下一步进行三组圆柱体搭建,要求三种圆柱体搭在一起
后要垂直积高与水平横排。
5、配对的延伸——同高低、同粗细、同大小的圆柱配对 变化延伸:其他的图形结合在一起搭建,给予孩子足够的自由空间,发挥出自己的想象!
兴趣点
:组合成不同的图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