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游标卡尺的原理和使用
教案:游标卡尺的原理和使用
教学设计说明:
1、游标卡尺是高中操作中最重要的测量仪器之一。如何让学生正确读数,常规手段难以讲解清楚。本节课利用多媒休计算机辅助教学,充分利用其放大性好,交互性强的特点,很好地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2、本节课设计成 “学、议、导、练”的模式,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探求知识的欲望,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
3、本节课从学生已有的长度测量知识着手,通过问题的设置,学生的观察、思考,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和实际操作,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总结出游标卡尺的读数要点,了解游标卡尺的测量原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游标卡尺的构造及种类,知道其各部分的用途及用法。(2)会正确判读游标卡尺的读数.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的交流与分析,了解游标卡尺的测量原理,总结游标卡尺的读数要点。(3)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培养观察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
(1)在操作的过程中,通过学生的交流与评价,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质量意识。(2)做好仪器整理工作,养成对工作积极,认真负责,严谨的行为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测量并准确读数。
2、难点:准确读数
[教学过程]
一、复旧迎新
问题1:什么叫测量?长度的单位有哪些?
问题2: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某一物体的长度,应注意些什么?其毫米刻度以下的数怎么读?
二、新课教学
(一)让学生了解游标卡尺的构造、用途及用法
1、要求学生阅读,并结合游标卡尺自学。
2、学生讨论并小结构造和用途
3、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归纳:游标卡尺的构造(主尺、游标尺、深度尺、外测量爪、内测量爪、紧固螺钉)和用途(测长度、测外径、测内径、测深度)。
4、实际操作:测实际物体的长度、外径、内径、深度。
(二)游标卡尺的读数方法
1、要求学生观察10分度游标卡尺主尺、游标尺的刻度,说出游标卡尺主尺、游标尺刻度所对应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2、教师启发、讲解、归纳并小结(同时用多媒体投影展示,以说明读数方法)
①、米尺的测量精度为1mm,为了使米尺测得更准一些,在米尺(主尺)上附加一个能够滑动有刻度的游标尺,利用游标可以把米尺估读的那位数值准确地读出来。(错位放大法)
②、0.1精度游标卡尺的读数原理:
让学生观察游标主尺,10等分长度是10毫米,而游标尺的10等分长度是9毫米,因此游标尺的每一刻度比主尺每一刻度小0.1毫米(游标尺的每一刻度值为0.9毫米)。
③、游标卡尺的读数方法
测量前,查看零刻度。从游标尺的零刻度线对准的主尺位置,从主尺读出毫米刻度值(取整数),再加上游标上与主尺对齐的第几根和游标尺零刻线之间的格数乘以精确度,则为游标卡尺的读数。
3、学生讨论、思考、知识拓展
要求学生找出游标卡尺的主尺刻度与游标刻度的区别,并讨论得出20分度和50分度游标卡尺的原理,并学会读数。
(三)读数练习:
1、模拟测量:多媒体投影展示,利用课件展示题目,分别请学生读数。
2、教师归纳:测量值=主尺上毫米整数部分+格数×精确度
三、课堂小结及作业 板书设计:
游标卡尺的原理和使用
一、游标卡尺的构造:
二、游标卡尺的用途:测长度、测外径、测内径、测深度
三、读数方法:
测量值=主尺上毫米整数部分+格数×精确度
第二篇:游标卡尺的使用及原理教案
《游标卡尺的使用及原理》教案 授课教材:《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 授课班级:11机械加工 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
游标卡尺的结构形式。游标卡尺的测量范围。
游标卡尺的制线原理及读法。能力方面:
通过设置问题情境,提高叙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分组学习提高培养学生与他人沟通交流分工合作的能力,通过上台讲解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教学重点:
学会正确使用游标卡尺进行测量。教学难点:
游标卡尺的制线原理。授课类型:新授法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组织
师生问好清点人数。
二、导入
同学们,我们上节课讲了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测量工具,比如钢直尺、卡钳、卷尺等,这些测量工具应用非常广泛,几乎我们人人家里都有,这些测量工具以经可以满足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测量需要。
但是在工业生产中很多的测量往往要求精度很高,这时我们的钢直尺卡钳就不能用了,比如我们知道,在用钢直尺测量时如果物体长度在两个刻度之间,我们就要估读,对吧,估读就代表不准确,不适合工业生产中要求精度较高的场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种新中等精密的测量工具:游标卡尺,我们使用游标卡尺往往是不估读的。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的来学习一下游标卡尺。(书写标题)
游标卡尺按精度可以分为:0.1 mm精度
0.05mm精度
0.02mm精度三种 其中0.02mm精度的游标卡尺应用最广泛,今天我们就以0.02mm精度的卡尺为例来学习游标卡尺的相关知识。
三、任务
下面同学们打着这三个任务去看书,我把游标卡尺分发给各个小组,大家先看书,看完书后结合实物物讨论出着三个问题的结果,然后每组派代表上台讲解。任务 1:游标卡尺的结构形式。
2:游标卡尺的测量范围。
3:游标卡尺的制线原理及读法。
四、学生展示
下面请两位学生上台来讲解一下他们通过看书对上面三个任务的理解。
五、教师点评
好的,展示完毕了,首先对两位同学勇于锻炼自己进行表扬,大家要向他们学习。我在给大家详细的总结一下。
1、游标卡尺的结构形式 大家看这个游标卡尺,它主要由尺身和能在尺身上移动的游标两步分组成。游标卡尺上面的内卡爪可以用来测槽或者内径,下面的外卡爪可以测外径和长度方向的物体,深度尺可以测物体深度。
2、游标卡尺的测量范围
我们这款游标卡尺的测量范围是:0-150 mm
3、游标卡尺的制线原理
主尺上50mm对应50个刻度格,每小格1mm,游标尺上49mm对应50个小格,每个小格0.98mm,所以游标尺上每个刻度格和尺身上每个刻度格相差0.02mm,即测量时移动了多少个小格就相差多少个0.02mm。
4、游标卡尺的读法 读数步骤
第一步:在主尺上读出位于副尺零线前的读数作为测量结果的整数部分。
第二步:在副尺上寻找与主尺刻线相对齐的刻数数值,用此数值和间隔差值i相乘即为小数部分。
第三步:把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相加得测量结果。
5、游标卡尺的使用方法
测量外径和宽度的方法:测量前,应使卡口宽度大于被测直径或宽度,然后轻推副尺,使卡口平面和被测直径垂直或与被测平面平行接触,尽量减小操作误差。测量内孔直径时,应把游标卡尺的卡脚放在直径位置处放止偏斜。
在测量孔距时,除保证正确方法测量外,还应该只有总想距数值的计算。
6、游标卡尺的保养
卡尺作为较精密量具不得随意乱作别用,以避免造成损坏或降低精度。移动卡尺的尺框时不要忘记松开紧固螺钉。
测量结束后要把卡尺平方,尤其是大尺寸规格的卡尺,否则会造成尺身弯曲变形。
带深度的游标卡尺,用完后要把量爪合拢,较细的深度尺若露在外面容易变形甚至折断。卡尺用完后要擦拭上油放到卡尺盒内,注意防止锈蚀或弄脏。
六、课堂练习
请三名学生到黑板前画出下列测量尺寸:(单位mm)
3.60,6.36,12.38
七、总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讲的就是游标卡尺的结构、原理及使用方法。本节课学习后要求大家学会使用游标卡尺进行测量并正确读数。为有疑问同学释疑。
八、布置作业
复习本课,预习下一课。
第三篇:《游标卡尺的使用和读数》教学设计
《游标卡尺的使用和读数》教学设计
本课例是游标卡尺的使用和读数,它是高中物理选修3-1附录的内容,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一)地位和作用
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科学测量。游标卡尺使用和读数方法,是学习使用刻度尺之后的一个重要的长度测量工具,学会正确使用游标卡尺、学会游标卡尺的读数方法十分重要。长度测量时需要的认真、细致等严谨的科学态度也是中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科学素养。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游标卡尺的构造及种类,知道其各部件的用途,掌握游标卡尺的读数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演示实验,学生动手操作,规范游标卡尺的使用方法,掌握读数要点和注意事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和严谨的行为习惯。
(三)教学重点、难点的确立
1.教学重点:游标卡尺的结构与分类;游标卡尺的正确读数。2.教学难点:游标卡尺的正确读数。
游标卡尺的正确读数既是本节内容的重点也是本节内容的难点。因为游标卡尺的刻度比较多,主尺上有刻度,游标上也有刻度,学生容易混淆。加之游标卡尺刻度比较密,老师在示范讲解时学生不一定能听得清,所以 正确对游标卡尺进行读数应该是本节的难点。
二、学情与实验方法指导
(一)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虽然是已经学过一年高中物理课程的高二年级学生,但他们初次接触这么复杂的测量工具,所以在学习过程中还是有一定难度,当务之急就是要教会学生怎样正确对游标卡尺读数。
(二)实验方法指导
1.观察法: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观察演示,在观察过程中掌握技巧,学会技能。
2.实际锻炼法:在通过观察后,学生头脑中已经对操作技能有大致的印象,再通过实际锻炼的方法,加深、巩固技能,以达到真正掌握的目的。
三、教法
(一)教学方法的选择
我在上课时,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采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努力让课堂活起来。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利用实物演示,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把学生不容易看清,老师很难表达清楚的地方通过多媒体进行展示,帮助学生理解。
3.讲授法:把那些学生“看不到”的关键点,通过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帮助学生对关键点的理解。
(二)教学重难点的突破
游标卡尺的教学内容主要放在游标卡尺的使用和读数上,如何让学生正确读数,常规手段难以讲解清楚,因此我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充分利用其放大性好的特点来突破教学难点。
四、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我主要分为五个过程。
(一)导入:初中时学过长度测量,测量我们课本的长宽高可以用刻度尺,而测量下列工件怎样测量。(通过课件给出工件图)
(二)讲授新课:
1.通过课件结合游标卡尺实物,给学生介绍游标卡尺的结构,示范游标卡尺的使用方法,并归纳用法和强调注意事项。
2.分析游标卡尺的刻度原理,总结10分度、20分度、50分度三种游标卡尺的特点及读数规则。
3.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地给学生演示游标卡尺的读数方法。(三)动手实验:学生每两个人组成一个小组,利用游标卡尺测量物体的尺寸,教师巡回指导。检查学生能否用刚才所讲的方法进行测量
(四)反馈、总结:请部分小组把本组的测量过程和结果通过实物展台展示出来,其他小组指出测量过程中做得较好的方面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教师告诉学生游标卡尺测量出的数据的特征,教会学生自己怎样判断读数是否正确,让每位同学尽快掌握游标卡尺的使用。最后总结本节学习的内容。
(五)板书设计
游标卡尺的使用及读数
一、游标卡尺的构造用途
二、游标卡尺的刻度原理及读数
三、游标卡尺的读书步骤:
1.使用游标卡尺首先看种类(10分度、20分度、50分度)2.找精度(0.1mm、0.05mm、0.02mm)3.带入公式:Ι=X+n×精度
(Ι为测量长度,X为整毫米数,n为游标上第几刻线对齐)
五、教学反思与自我评价
从课堂整体来看,传统教学法与现代教学法相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很浓的,教学思路清晰流畅,学生学得比较轻松,完全能达到之前提出的三维目标。但由于本节课设计游标卡尺的使用和读数方法,跟以后其他的物理教学内容联系得很少,加上生活中使用游标卡尺机会不多,学生课堂上学懂了,时间一长很容易遗忘。我认为课后应加强对游标卡尺的使用练习,加深学生对游标卡尺的使用印象。
第四篇:游标卡尺实验报告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实验报告
姓名: 专业: 年级(班级): 学号: 课任教师: 批阅时间: 分数(等级):
实验名称:游标卡尺的使用
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器材:
四.实验过程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实验报告
五.数据记录与处理
1.数据记录
2.数据处理:
六、实验总结
第五篇:游标卡尺教学反思
《游标卡尺的读数及使用》教学反思
《游标卡尺的读数及使用》是公差配合及技术测量第三章的内容。本节课是通过让学生想办法提高测量精确度,逐步进行探究,从而理解并掌握游标卡尺的刻线原理、读数及使用。
本节课的成功之处:
1、使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学生学习更积极主动:原理分析更直观易懂:教师指导更科学从容。
2、课堂实物测量PK赛的实施,有效提高了教学效果。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
1、进行学生分组测量的时候,虽然进行了简单的演示,但是为节约时间,没有详细交代步骤,使得有些小组在实验时,操作不够规范。
此次教学效果比较理想,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同时渗透了探究过程中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这节课和传统的游标卡尺教学课相比有很大的变动,重点突出了原理的理解,从而使得学生使用起来更加游刃有余。在今后的教学中,也要不断地根据本班学生特点,选择适合本班学生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学生自主性。